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真題及解析
時間:2022-03-16 05:43:00
導語: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真題及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定義判斷(71~80題,每題0.5分,共5分):下列每道題給出的定義被假定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從備選項中選出最符合或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
71、種群:指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
下列屬于種群的一項是:
A、一個公園中的花卉B、一個牧場里的家畜
C、一個蜂巢里的蜂D、湘江里的魚
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題干條件:1、須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2、須為同種生物。其次進行對比,ABCD均符合第一個條件,但只有C符合第二個條件。
72、結構性失業:指由于經濟結構、體制、增長方式等的變動,使勞動力在包括技能、經驗、工種、知識、年齡、性別、主觀意愿、地區等方面的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相一致而導致的失業。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結構性失業情況的是:
A、某電子工藝廠的產品因長期滯銷而被迫轉產,職工小張因沒有合適的崗位而另謀生路
B、農民小王乘農閑之機進城務工,但一時還找不到工作
C、小趙去年大學畢業,一心想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就不成低不就,無奈之下又繼續學習準備報考碩士研究生
D、小李在某公司工作了兩年,感覺沒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今年辭去了工作,打算另謀高就
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題干條件:1、失業原因須是經濟結構、體制、增長方式等的變動;2、勞動力在技能、經驗、工種、知識、年齡、性別、主觀意愿、地區等方面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相一致。D項中經濟結構、體制、增長方式等未發生變動,也不存在技能、經驗、工種、知識、年齡、性別、主觀意愿、地區等方面供需不一致,故當選。
73、發泄:指通過激烈的情緒表達而使情緒穩定的一種方法。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發泄的行為是:
A、甲得知自己彩票中獎后,一路高歌、手舞足蹈
B、小蘭受到家長的批評后,將布藝小狗的耳朵扯下
C、甲在就餐時與餐館發生爭執,肢體沖突中高喊“打人了!救命!”
D、小丁高考落榜后,蒙頭大睡三日,不吃不喝
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題干條件:1、行為是激烈的情緒表達;2、目的是使情緒穩定。C不符合第二個條件,從其呼喊的內容可知他的目的不是使情緒穩定,而是尋求旁人的幫助。
74、刻板印象:指社會上對于某一類事物產生一種比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
以下選項中不存在刻板印象的是:
A、老板第一眼看到小李就非常喜歡他,在工作中予以重用
B、張三不想與日本人合作,因為日本人尚武、有野心
C、王五從不買溫州產品,覺得那里生產的商品質量不好
D、在人們的心目中,母親是一個偉大的形象,她們慈愛、溫柔、賢慧、為家庭盡心盡力
答案:A
解析:注意根據題干,刻板印象的對象是“某一類事物”,小李是一個人,不是“某一類事物”。
75、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理論中,指新技術、新發明在生產中的首次應用,是在生產體系中建立新的生產函數或供用函數,引起一種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經濟學強調技術創新具有非獨占性、不確定性、市場性和系統性等特點。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行為屬于經濟學范疇的技術創新的是:
A、美國的航天技術極其發達和先進,航天飛機可以在太空自由翱翔
B、日本某食品制造廠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提高了產品質量
C、海爾集團經過不斷探索,生產出適合各類人群需要的家用電器,取得極大的市場回報
D、微軟公司的技術可以查到任何一臺使用微軟軟件的計算機的內容
答案:C
解析:A項不具有市場性,B項不是首次應用,D項具有獨占性。
76、三段論:由兩個含有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前提得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為結論的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三段論的是:
A、所有的金屬都不溶于水,鉻是金屬,所以鉻不溶于水
B、所有的麻雀都有羽毛,所有的鴿子都有羽毛,所以所有的鳥都有羽毛
C、甲不是罪犯,乙不是罪犯,所以甲乙都不是罪犯
D、是偉大的政治家,是偉大的軍事家,所以是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答案:A
解析:此題較易,“所有的金屬都不溶于水”是大前提,即文中“普通性的前提”,“鉻是金屬”是小前提,“鉻不溶于水”是特殊性結論。
77、強迫癥: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征,患者明知強迫癥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復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不屬于強迫癥的是:
A、孫某想到“幸?!绷⒓闯霈F“苦難”,說到“好人”就會想到“壞蛋”,他思考問題或說話時總會去想到詞的反面,且經常會因為兩種對立的詞句反復在腦中相繼出現而感到苦惱和緊張
B、張某駕車在路口轉彎時不小心撞傷了一個路人,此后張某駕車路過這個路口總是仔細觀察路況,小心行車
C、李某出門后總是疑慮門窗是否確定已經鎖好,經常反復數次回去檢查,否則會感焦慮不安
D、趙某每次路過銀行,總會產生沖進銀行,進行搶劫的想法,因此趙某見到銀行總要繞道而行
答案:B
解析:B項中張某的行為是有意義的,合理的,因而不是強迫癥。
78、金融監管:指一國的金融管理部門為達到穩定貨幣、維護金融業正常秩序等目的,依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外部監督、檢查和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一系列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金融監督行為的是:
A、接到群眾舉報,電視臺的記者對某銀行服務情況進行了秘密采訪
B、中國銀監會對銀行業監管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并于2014年7月將清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C、湖南省銀監局督促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具體措施,支持農資部門穩定市場供應,確保春耕
D、中國證監會要求廣大稽查干部切實落實“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查處”的方針,加大證券執法力度
答案:D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金融監管的主體應當是金融管理部門,目的應當是穩定貨幣、維護金融業正常秩序等,對象應當是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行為應當是實施外部監督、檢查和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A項主體和對象均不符。B項對象和行為不符。C項目的和行為不符。
79、社會心理:人們對社會現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是對社會生活的初級的多含直覺成份的反映,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表現于人們普遍的生活情緒、態度、言論和習慣之中。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社會心理的是:
A、一階段的宣傳工作結束后,人們普遍意識到只有人人遵紀守法,才能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B、在許多歐美人眼中,中國還是清朝時的樣子
C、聽了幾個在行政機關工作的朋友的傾訴,王某感覺到在政府部門工作簡直太不自由了
D、看到有孕婦上車,公交車上有五六個青年同時站起來讓座
答案:C
解析:根據定義,社會心理的主體是“人們”,據此可排除CD,社會心理的內容是初級的多含直覺成份的反映,A不是一種直覺的反映,是經過宣傳后的反映,故D合適。
80、遺產: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范圍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其他合法財產和個人承包應得的收益。明確了遺贈財產是遺產的一部分。
下列不是遺產是:
A、死者個人承包應得的收益B、死者的著作權
C、患了絕癥的老人的圖書資料D、遺贈財產
答案:C
解析:根據定義遺產的時間條件是“公民死亡時”,C項中老人尚未死亡。
- 上一篇:公務員考試類比推理真題及解析
- 下一篇: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真題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