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實習自我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2 11:2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語文實習自我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積累豐富的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也一樣,我們需要在寫作之前幫助學生找到寫作的素材,能找到素材,能知道如何找素材,對于起步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很必要的。
第一,教師創造條件,通過開展活動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素材。中年級學生正處于好玩好動的年齡,他們很樂于參加活動,老師可利用這一點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帶學生做“老鷹抓小雞”等一些戶外游戲;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等。注意在活動完要讓學生回到教室,說一說我們怎樣活動的,在活動完感受是什么,可以先在小組內和同學討論交流,然后請學生在全班說一說,教師及時表揚和總結,最后讓全班學生都能有話可說,這樣再讓學生寫就容易多了。
第二,要讓學生養成記錄下生活中事情的習慣。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寫日記,把每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用幾句話記錄下來,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吧钍亲魑牡脑慈保@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作為教師,就是要教會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作文的素材,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地享受生活,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三,平時要注意積累好的詞語和句子。作為中年級的教師,要讓學生多讀書,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可以推薦一些好的課外書籍供學生選擇,學生可以準備一本摘抄本將書中的優美詞句摘抄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不斷積累語言素材,讓他們在寫作時有充分的好詞好句可以借鑒,自然也就能寫出好文章。
二、把握作文的步驟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考慮到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學時要做到打好基礎、一步一步來,讓學生在充分說之后再下筆。
我在教學三年級時,發現同年級的老師第一次的作文教學都要花很多時間。每一次都不忙著讓學生動筆,而是讓他們先說后寫。老師說因為作文剛起步,學生對于寫作文還沒有什么思路,所以要在充分的表達基礎上形成他們的寫作思路,然后才能動筆。后來在我一次寫作教學中,寫一次活動,我本以為這個課題學生很熟悉,但在教的過程中卻發現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敘述成文,指導老師告訴我,學生在這一方面雖然素材很多,但在他們腦海中也只是一個大概印象,并不能按一定的邏輯順序記敘下來。我專門安排了一節活動課,讓學生進行活動?;顒咏Y束后,我讓學生回到座位上,試著說一說剛才參加了哪項活動,是怎樣活動的,并讓學生自由討論,怎樣用語言描述好這一活動,并且比一比誰說得更好。通過這樣競賽的方式,立即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一個接一個,說得不亦樂乎,這時再讓學生動筆寫。就這樣我完成了第一次作文的指導。這一次的體驗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也了解了作文教學必須循序漸進,把握好步驟,才能事半功倍。
三、寫出真實的內心
新《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指導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所謂自由表達,首先是表達內容的自由,不限制學生的思想,讓他們寫出自己的想法,展現自我的個性。然后是表達方式的自由,給學生提供一片廣闊的天地,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怎樣有利于表達,就怎么樣寫,減少對學生的束縛,真正做到輕松作文。目前教育模式下,教師的所謂范文、框架文,讓學生在老師提供的思路中填充內容,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寫不出真情實感,還使學生逐漸喪失了寫作文的興趣。中年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甚至會有奇思妙想,所以在作文教學時不應給他們定框架,應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應該讓他們學會寫真話、實話,寫真實的事情,寫自己想寫的人,寫自己內心話;吐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可以是幾句話,也可以是幾段話,然后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打開思路,這樣學生才會真正體會到寫作文并不是一件難事,相反,讓學生真正找到寫作的樂趣,讓作文作為一個工具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