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護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6 04:18: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基護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基護實訓總結

篇1

看到了護理先輩們對護理事業的專注、投進、執著及忘我奉獻。我感動的同時,也感遭到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我要和我的團隊火伴一起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努力工作,為我們的護理事業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光和熱。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護士技能培訓總結資料,提供參閱,歡迎你的閱讀。

護士技能培訓總結一

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全省第xx期護理管理職員培訓班”。經驗豐富、德高看重的護理先輩們講授的一堂堂出色課程,像暗夜里的燈塔照亮了我,使我對護理管理有了新的熟悉,更新了觀念、拓寬了思路,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通過這次培訓,我曉得了,身為一位護士長,不但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奉獻精神,還要有綜合能力,有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拓寬眼界和思路,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更好的適應不斷發展的現代護理工作需要。

護士長必須具有較強的溝通調和能力,應用本身的人格魅力來團結并影響科室成員,使我們的團隊成員工作起來,心往一處用,勁往一處使。發揮科室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并依照各人所上進行科學分工,做到人人參與管理。

社會在發展,患者的要求也在不斷進步,要進步患者對我們的滿意度,就必須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從細處進手,展開護理工作。一樣,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細節決定護理質量;細節確保護理安全;細節和諧護患關系;細節促進醫護友誼;細節決定成敗!

“無危為安,無損為全。”安全管理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安全意識,醫療糾紛就會不斷出現。護士長作為科室的領頭人,應當組織全科職員認真學習相干法律法規,加強護士責任心,進步安全意識,嚴防過失事故的發生。護士長應做好護理質量控制,特別是現場質量控制。天天對急救藥品及器材、消毒隔離、手衛生、護理措施的實施、查對制度的落實等項目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和題目,及時討論分析,查找緣由,延續改進、追蹤檢查,不斷進步護理質量。

對科內護士進行分層次培訓,并進行理論及操縱考核,協助護士做好職業規劃,建立其敬業奉獻的精神。

接受培訓的這些日子,我看到了護理先輩們對護理事業的專注、投進、執著及忘我奉獻。我感動的同時,也感遭到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我要和我的團隊火伴一起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努力工作,為我們的護理事業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光和熱!

護士技能培訓總結二

我這次通過參加了的崗前職業培訓中獲益良多。短暫的培訓結束了,可是在培訓過程中的體會、感想等卻深深地影響了我,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對醫院文化、發展歷史及醫院的概況,醫院的辦院宗旨、行為規范、服務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

這次培訓也使我們的執業素質有了提高,為我們能夠快速成長為一名有修養,有素質,有能力,有水平的護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幫助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發現專業的價值和自身的價值。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作為一名臨床護士,我們與病人接觸最密切,應該給與病人親人般的關懷,時刻了解他們的需要,滿足他們的需求,要用我們的愛心去幫助每一個患者。這不僅能提高醫的護理質量,同時給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與規程,規范我們的行為,促進人員的管理。《護士與法》這一課使我們增強了法制觀念,強化法律意識,為依法執業找到理論依據

通過護士長對護理的核心制度、護理程序的講解,我們了解了工作中各項工作的操作程序。護士工作職責為我們明確了工作內容和責任,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責任心,做好本職工作。作為護士一定要腦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細心,有愛心、耐心、責任心,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更好的服務于患者。

通過為次崗前培訓,我還認識到在醫院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關系融洽,將有利于醫囑、護囑的執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建立良好的工作與人際關系對我們個人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服務質量,服務意識的提高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做到微笑是最基本的,‘微笑可以給病人帶來溫暖、安慰和希望;同時醫務人員還應對病人予以寬容,做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要好好用所學去實踐,真心地關心他人,這樣才能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

禮儀作為一種特殊的溝通語言,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體的行為在日常交往中會讓人賞心悅目。但是,僅僅認識到其好處是不夠的,必須在這個認識的前提下,時刻叮囑自己要把禮儀廣泛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把良好的禮儀習慣從點滴做起,把禮儀融入生活。

關于舉止:處事得體,對人彬彬有理是我對舉止的認識。處事得體在辦公室生活中集中體現為對工作的態度。對于工作任務,無論其難度如何,都必須全身心地奉獻自己的能力。這樣才是正確的工作態度。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對工作只有心存責任感,在實際行動上全力以赴,而不是得過且過,才能夠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這次的培訓雖然短暫,但我所受的啟迪和教育對我以后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成為一名令人尊敬的好護士是我奮斗的目標,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護理之路,如履薄冰,因為有了醫院溫暖大家庭的支持,有了各位護理前輩的指導,我有信心做好護理工作,走自己選擇的路,而且將走穩走好,一直走下去,為廣大病患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情。

護理之路,如履薄冰,因為有了醫院溫暖大家庭的支持,有了各位護理前輩的指導,我有信心做好護理工作,走自己選擇的路,而且將走穩走好,一直走下去,為廣大病患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情。

護士技能培訓總結三

非常有幸,護理部安排我參加了__大講堂在__電子科大舉辦的《護理專業的挑戰——改變的力量》的培訓班。當我踏進__電子科大的校園看見大學生在綠樹成蔭的校園浪漫的散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全神貫注的上課、考試;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的打球、跑步;在校園里穿著學位服朝氣磅礴的照畢業照留念,唉!我真想回到二十多歲,回到校園!

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是__科技大學的張__教授,她氣質不凡、溫文爾雅、生動嚴謹,尤其是那幽默詼諧的講解和抑揚頓挫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作為一名高年資帶教組長要努力向張教授學習她的講課方式,實實在在的為實習生和低年資護士講好每一堂課。經過2天的培訓讓我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一、護理精細化管理:4個意識(細節意識、服務意識、規則意識、系統意識);2大原則(立足專業原則、科學量化原則)。

通過學習讓我感受到精細化管理就是把“精、細、實、嚴”落實到管理工作中的每個環節,作為一名責任組長應該將這種意識落實到患者實處,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耐心細致的為患兒做好服務,真正去為患者解決問題。除此之外,還要帶領好我們年輕的隊伍,同時協助護士長做好科室管理工作。

二、護理領導藝術:化解沖突、激勵部屬、溝通部屬

我不是領導,但我是一位護理專業的老同志、責任組長,我會把科室的每一位年輕人當成大家庭里的一員,關心她們、愛護她們、幫助她們。當遇到困難、委屈時我會心痛、開導她們,與她們溝通;在護理危、急、重患兒茫然失措的時候我會與大家一起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努力做到忙而不亂、緊張而有序;在生活、學習中不知所措時我會用自己的閱歷和經驗關愛她們,和大家一起面對挫折、戰勝困難。

三、提升護理管理質量——品管圈改善工具

我科在上半年開展了品管圈活動,當時還覺得不錯較滿意,但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不足。品管圈可深可淺、可復雜可簡單,其中有許多需要深思熟慮的地方。我科第2期品管圈活動已經開展了,我會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這次活動中,爭取做得更好。

四、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張教授叫我們每位學員填了一張表《樊式壓力檢測表》,我得了3分,張教授說:“3分以下的人生活在天堂里,當然是開玩笑了哦!”我工作了30多年怎會沒有壓力呢?是因為我學會了分解壓力,變壓力為動力。但是科室剛來的低年資護士感覺工作壓力較大。分析了以下原因:、

1、兒外專業病種多、家屬要求高。

2、專業技能不嫻熟,特別是小兒靜脈穿刺。

3、剛入科專業知識缺乏。

4、不知怎樣與患兒及家屬溝通、交流。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名責任組長、大家庭的一位長輩我會與她們一起提升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結合自己所管床位的病種加強??评碚搶W習,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自身內涵建設。

我是一個急性子,我時刻牢記:解決事情先處理情緒,情緒影響判斷和行為,盛怒之下少說話、少做決定,世上讓你不快樂的人只有你自己。

以上是我學習后的一些心得體會,感謝護理部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感謝我們一起出去學習的妹妹們,特別是__x護士長、__x護士長把一切事情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真心的感謝大家一路的關照。

護士技能培訓總結四

本人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參加廣東省護理學會舉辦的《精神科??谱o士培訓班》,同時得到廣州市腦科醫院護理部的熱情接待,不僅是在平時的學習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的。培訓班通過理論講授、臨床實踐、護理個案分析、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使我們系統地了解國內外精神??瓢l展的新信息,拓展視野,更深入全面地學習和掌握精神??谱o理的知識與技能,更新護理服務理念,為廣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護理服務。

理論學習方面,培訓班通過邀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教學經驗的香港理工大學的劉銘河教授、中華護理學會精神科專委會主委許冬梅主任以及來自省內的護理專家進行理論授課,教師們既嚴謹又深入淺出的系統講授了??浦R技能,特別是反思日記的書寫、個案護理報告、護患治療性溝通技巧、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實施以及床上控制法的運用等等,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學到了先進的護理專科知識,不僅改變了我對精神科護理的認識,豐富了我的理論,同時提高了我往后護理科研的能力。

臨床實踐方面,自己在廣州市惠愛醫院江村院區進修,所在的科室為情感一區(江村九區),主要診治的是情感障礙、強迫癥和社交恐懼癥患者。在護士長的安排下,我很快熟悉了整個病區的布局結構,尤其是監護病房的設置很合理,就在護士站的對面,便于急危重癥病人的觀察和及時的搶救。在帶教老師的悉心帶教下,不僅掌握了運用風險評估工具對患者進行安全評估,而且學習了精神科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自殺、自縊、突發暴力事件、性低血壓、噎食等),特別是每周一次的醫護聯合查房,對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還有節前重點病人本,就是將在放假期間需要重點關注的病人列出來,提醒當班護士重點關注,做好病人的風險管理,可以有效保證節假日的病房安全,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借鑒學習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科室的整體業務水平。

非常感謝醫院領導和護理部對我的信任,給了我這次學xxx步的機會。通過兩個多月的進修學習,我的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和增長,學會了先進的技術,但最重要的收獲還是觀念上的改變和思維上的開闊。我決心要把學到的知識和理念帶回自己的工作崗位,為科室及我院的工作水平更上新臺階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護士技能培訓總結五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中,總是會布滿荊棘,讓我們一次次面臨失敗,有的人在失敗后也因此走上了失敗的道路,而有的人在失敗后卻走上了成功之路,而我想成為一個雖然失敗過,但是我卻走上了成功之路的人。

在__市中心醫院培訓的這些日子,讓我感覺到我成長了,因為人只有經歷了才會學會成長。所以我想講兩件我在風濕免疫科臨床護理中的經歷來闡述我的成長。

風濕免疫科的患者大都是慢性病。老人的血管很脆而且沒有彈性,對于沒有此類方面經驗的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但是因為缺乏經驗,所以我并沒有一次性給老年患者穿刺成功,我的心情焦急又懺愧,看著老師們扎實的操作技能,給每一位患者靜脈穿刺時,包括血管不好的老年患者也能一次性穿刺成功,我的內心更是懺愧,那樣的心情是無法言語的。為了能提升自己的輸液穿刺技能,我虛心的去請教經驗豐富的老師們,他們也都會很細心的給我講解,在業余時間我也會拿著一次性頭皮針在上面練習和總結經驗,再加上在工作中這方面的操作,讓我在原本的靜脈輸液技能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面對給患者輸液時,選擇血管很重要,然后要繃直所選血管,根據血管深淺選擇進針的角度,在進針時手一定要穩,其次有一個好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這是我在這些日子里,對自己給患者輸液時的一個總結,同時這也是我在操作中所欠缺的,因為經歷,所以讓我發現了自己在給患者輸液時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讓我總結了經驗。

不要怕失敗,有些事情只有失敗過才知道如何成功,我不怕失敗,而我怕的是不能從失敗中吸取經驗。人生之路充滿挑戰和挫折,我們只有勇敢和不畏懼,我們才會越挫越勇,最后在失敗中吸取經驗,并且獲得成功。

最后一件事情是有關于書寫護理記錄。今天風濕免疫科的蒲春燕,蒲老師在寫護理記錄,我就在旁邊看他們平時寫的護理記錄,當時我看的時候真的覺得挺簡單的,然后蒲老師就給了我一張護理記錄單讓我先寫寫,不寫之前我真的覺得挺簡單的,當自己寫的時候,才發覺不是所想的那樣,因為我是第一次寫這樣的記錄,內心還不免有些小緊張,以至于范一些細節上和思維上的錯誤,在寫好后蒲老師還認真的給我修改,并且指出問題所在,真的很感謝她能給予我這次鍛煉自己的機會,重要的是因為這件事情還耽誤了她正常下班的時間,我內心感到很懺愧。很感謝她給我的這次機會,正因為這次機會,讓我明白了有些事情看似簡單,當自己真正做的時候才會發覺那純粹只是自己的想象。越簡單的事情,越容易存在細節之處的問題,正因為這次的失敗才會讓我有這些的收獲。

篇2

關鍵詞:中醫護理學基礎;PDCA循環;實訓教學

護理學是一門技能型的應用學科,實訓教學在護理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又是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還是與臨床緊密聯系的紐帶。在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樣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通過實訓教學,培養學生的中醫基本護理操作技能,為進入臨床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奠定基礎。PDCA循環是一種全面質量管理的科學程序,它代表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這是一個循環改進過程,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PDCA理論就是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并制定改進措施。近幾年來隨著中醫特色護理的不斷開展,中醫護理技能在臨床上應用較為普及[1],為進一步與臨床開展的中醫護理技術相結合,提高中醫護理學基礎實訓技能的教學質量,我們將PDCA循環管理模式運用于2013級護理學專業的《中醫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推動了實訓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1研究方法

1.1計劃階段(P)

作為PDCA循環的起始階段,首先要針對《中醫護理學基礎》目前實訓教學的情況,組織教師對教學大綱進行討論,并根據中醫護理實訓技能在臨床實施的情況,了解其實際需求,同時結合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實訓教學條件等因素制定教學計劃,確定實訓教學內容、教師、授課方式,制定《中醫護理學基礎常用技術操作評分標準》、見習和實綱,使師生明確實訓教學的目的、方法、內容、重點和難點等,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各項實訓內容的課時數、難易程度等,進行有針對性、層次性的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實訓技能,使技能教學管理質量循序漸進,初步形成《中醫護理學基礎》實訓技能教學管理工作的循環體系。

1.2實施階段(D)

1.2.1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在示教課及實訓課前都要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課后均要進行復習、總結,即“兩預”“兩復”。示教課前通過預習,使學生對示教內容有一定認識,教師在示教課上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演示,引導學生逐步熟悉相關知識點、重點及難點,課后學生對示教內容進行記憶,探究不解之處。實訓課前,在復習示教課內容的基礎上,熟悉實訓相關內容,進行自我練習、組內練習,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實訓情況的觀察,發現學生的問題,對待共性問題,集中解決;對待個性問題,逐一解決;還可將臨床病例引入教學,并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小組兩人分飾“護士”“病人”,培養有效的溝通技巧,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訓知識緊密結合,使實訓不僅僅停留在表淺的認識和機械性的模仿上。課后,學生對實訓練習情況進行總結,撰寫實訓報告。1.2.2課外練習強調“三練”,指的是“開放練”“見習練”“實習練”。課堂教學的學時數相對較少,課外開放能有效地彌補這一不足,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培養個人的弱項環節,逐步掌握規律,進而使自己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我們應用“以學生為主,實訓教師為輔”的團隊管理模式[2],對實訓室進行開放管理,學生在開放練中總結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責任感,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每學期組織兩次課間見習,觀察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運用的情況,如運用中藥保留灌腸法對腸炎患者進行治療,運用耳穴埋豆技術減輕失眠患者的失眠癥狀,運用中藥熏洗法治療皮膚病患者,加深同學們對中醫護理技能的直觀認識,并可與學習階段存在的問題相對照,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之處并剖析原因,提高學習質量,為后期臨床實習奠定基礎。在臨床實習階段,通過將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與臨床病例相結合,運用中醫護理理論對患者進行辨證施護,在實際操作中學會與患者進行溝通,并懂得尊重、同情、關懷患者,能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護理服務,既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情感,又有利于完成護士職業角色的轉換。

1.3檢查階段(C)

1.3.1課堂反演示通過在實訓課上輪流抽取學生進行實訓項目的反演示,結束后采取學生自行評價、實訓室成員相互評價及教師總評三種方式結合評價,以反映學生對實訓技能的掌握程度,并進行及時有效的、針對性強的糾正和彌補。1.3.2實訓技能競賽每個實訓項目結束后,進行實訓技能競賽,按照實訓分組(2人一組),幾個小組同時進行當次實訓項目的考核,結合學生的實訓報告進行批閱,記錄為日常成績。1.3.3期末考試每學期課程結束后,進行實訓技能考核,由學生抽取不同病例的考簽,辨證,口述操作目的、穴位定位、穴位療效,最后進行具體操作考核。1.3.4調查問卷期末考試后,發放調查問卷,從辨證施護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四個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共計12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四個等級分別賦值4分、3分、2分、1分。

1.4處理階段(A)

1.4.1課堂糾正學生實訓課上的問題通過反演示呈現出來后,教師可立即針對問題予以指導,將容易出錯的地方詳細指出,使共性及個性問題得以及時解決。1.4.2階段小結每次實訓課、實訓競賽或每個學期完成實訓課程完成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均進行認真分析,對實訓技能完成質量高或完成步驟優的學生給予表揚,同時指出完成質量低或步驟完成不佳的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對學生的實訓報告進行詳細認真地批閱,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及時有效地反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總結分析和調整,不斷完善,以提高中醫護理學基礎實訓課的教學質量。

2結果與分析

2013級護理學專業學生59人,課程結束時考核理論成績86.75±8.55分,實訓技能成績87.73±9.60分。問卷評分結果辨證施護能力9.80±1.58分,知識運用能力10.01±1.63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9.68±1.70分,溝通協調能力9.42±1.49分。與往屆比較學生的理論及實訓技能成績均有顯著提升,新的教學管理模式利于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利于學生辨證施護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感覺到教學更加充實,學到更多實用的東西。

3體會

3.1PDCA循環法能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實訓教學工作中,不斷增加的責任及與時俱進的挑戰在循環體系中逐步產生,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得以促進,更激發了不斷學習新知識、理論、技能,吸收新思想、新教學方法的熱情,進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本次研究表明,PDCA循環法使學生辨證施護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它通過定期進行總結反饋,及時有效的效果評定,教學方法的循序改進,使教學質量持續提高,為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PDCA循環法呈現的是階梯式的漸進方式,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習成效得以提高,進而推進實訓成績的穩步上升。由結果可知學生的理論及實訓考試成績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與鄧璐璐等[3-4]的研究結果一致。實訓教學使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教”與“學”,而是在真實的操作環境中體會專業理論知識的運用,通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感受學習的樂趣,認識中醫護理技能并自主地學習,逐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將臨床病案引入實訓教學,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習,在體會護患雙重角色時,既掌握了中醫護理實訓技能,又深刻體會到護理工作的真諦,有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實訓技能競賽引入實訓教學,在鍛煉思維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增加學習的趣味性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

3.2PDCA循環能促進校內外實訓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使管理行為規范化,提升教學工作效率

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制訂與教學實際情況相吻合的教學計劃,在實施階段貫穿教師、學生、學校和醫院環節,進行反復自查、自省和互查循環,不斷發現問題,繼而制訂新的教學計劃,推進護理技能教學工作,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形成互助、促進的整體[5],實現學校學習和臨床見習、實習有機結合。在PDCA循環模式下,師生都能準確把握每個教學環節,做到有的放矢??傊吨嗅t護理學基礎》作為高等中醫院校護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實訓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動手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每一位教師都應在實訓教學中不斷探索提高學生中醫護理實訓技能水平的途徑和方法,培育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的中醫護理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幼文.PDCA循環在護士中醫護理技能操作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4):670-671.

[2]張歆,陳群,許瑛,等.開放式護理實訓室的團隊管理模式初探[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7(2):131-132.

[3]鄧璐璐,范福玲,劉少鵬.PDCA循環法在《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1):100-101.

[4]李天一,柯慶,饒芳,等.PDCA循環在《醫學機能實驗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40(1):66-68.

篇3

[關鍵詞]基礎護理技術;情境教學法;實訓教學

基礎護理技術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1],也是護理崗位必備的技能課。該課程培養的目標是提高高職護生的護理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情境模擬教學法是指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并引導學生角色扮演,將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模擬或虛擬再現出來并讓學生從中領悟教學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一種體驗式教學方法[2]。情境模擬教學法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也體現了我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精神,培養“實用型”高技能護理人才。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在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教學中采用情境模擬教學法,使高職護生的溝通、應變、分析、解決問題等護理職業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6年2月~2017年1月選擇學院普通高考統一招生的2015級護理專科2個班共100名高職護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高職護生的性別、年齡、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設計選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護理專業規劃教材《基礎護理技術》,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古海榮、吳世芬主編[3]。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試驗組采用情境模擬教學法。選取口腔護理技術、生命體征測量技術、鼻飼技術、靜脈輸液技術、灌腸技術、導尿技術、吸氧技術等教學內容采用情境模擬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以靜脈輸液技術為例):①展示情景案例?;颊?,王某,70歲。因發熱、咳嗽入院。查體:體溫38.8℃,脈搏10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壓140/90mmHg,醫囑:0.9%氯化鈉溶液1000mL加青霉素800萬U靜脈輸液[3]。②提出工作任務。任務一:如何評估患者情況?任務二:如何為患者實施靜脈輸液?任務三:如何正確調節滴速?任務四:常見的輸液反應及護理?任務五:靜脈輸液應注意那些事項?③模擬演示。首先,介紹靜脈輸液技術的目的、評估內容、操作用物、操作步驟、操作要領、輸液反應的原因、臨床表現及護理和靜脈輸液注意事項。然后,創設模擬情景,通過角色扮演(教師演護士,學生演患者),模擬護理工作過程演示靜脈輸液技術,教師邊講邊做,學生邊學邊做。最后,師生共同歸納總結靜脈輸液的目的、評估內容、操作步驟、操作要領、輸液反應的原因、臨床表現及護理和靜脈輸液注意事項等。④回示。根據拓展案例,請2位學生分別扮演護士與患者角色,回示靜脈輸液操作?;厥竞?,請學生點評,教師給予糾正并歸納總結。⑤情景訓練,實踐體驗。根據拓展案例,4人為小組,模擬醫院護理工作過程,進行靜脈輸液技術練習,讓高職護生身臨其境,體驗護士與患者角色,學會在不同情景下如何有效溝通、應變、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并在課堂上巡回指導,幫助解答,糾正問題,有效地提高高職護生的護理職業能力及綜合素質。1.2.2評價指標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進行教學效果評價,采用分班進行。1.2.3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教學效果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高職護生對情境模擬教學法的教學評價(見表)。

3討論

篇4

關鍵詞:職業教育 護理專業技能抽查 外科護理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b)-0146-02

為了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切實抓好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加強質量監控監管,自2010年以來,湖南職教界以全省優秀產業、支柱產業、基礎產業、特色產業特別是戰略新型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下,每年的下學期從全省隨機抽查,抽查對象為隨機抽取的職業院校一定比例的在校學生,抽查內容為所查專業的核心技能,抽查考試結果向全社會公布,并與學校專業建設水平評估結合,從而“迫使”高職院校重新審視專業建設與優化、專業教師和設備的配備與不斷加強,促使學院高度重視作為核心內容的學生專業技能訓練,以及學生職業習慣、職業素養的養成。

護理專業作為職教界的基礎產業,湖南省教育廳也于2011年開始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開展技能抽查。通過護理技能抽查考試,以檢測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對基礎和??谱o理技能的掌握情況,檢查高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和臨床工作的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在《湖南省護理技能抽查考試標準和題庫》中,外科護理學的技能考核內容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如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外科洗手、穿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四肢繃帶包扎。

基于護理專業技能抽查,為了提高護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地展示護生的才能、提高技能抽查的平臺,加強人文關懷,以實現護理技能教學與護理臨床的無縫對接,該院外科教研室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在護理專業技能培養方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 重新修訂教學課程標準

為了貫徹護理專業技能抽查的指導思想,以護理技能抽查的要求和評分標準為指南,進行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改革,同時重新編寫考試大綱及技能操作訓練指導書,將技能抽查標準納入到實訓教學中,進行實踐性教學內容規劃,分步實施,使外科護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臨床相結合,以抽查促改進,以抽查促建設,以抽查促質量提升。

2 加強外科及相關科室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

外科護理的實踐實訓基地是護生下臨床實踐的實戰場所,也是培養符合臨床要求護士的關鍵。通過護理專業技能抽查,使各高職學校加強了護理專業的建設和實踐實訓基地設施的建設。學校按二甲以上醫院的要求,加強實踐實訓基地包括設備、工作程序、管理制度等建設,使護生在進行外科護理的各項實訓操作時有在臨床一樣的感覺。同時,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將臨床案例情境模擬化,學生操作時,進行角色扮演,真正融入角色,達到在教中練,練中教,達到“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效果。

3 將技能抽查要求融入教學過程

改革護理技能的教學,整體提高護生的專業技能,外科護理的每堂實踐實訓課都圍繞技能抽查標準和要求,以整體護理觀為指導,以情境模擬教學為主要方法。首先帶教老師將《護理專業技能抽查標準》中的相關試題作為案例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同學們相互討論,思考后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然后帶教老師講解理論、再以技能抽查為標準進行護理操作示教,護生進行情境練習,課末進行情境展示,課后師生評價總結,再強調進一步訓練。在教學中帶教老師作為引導者,提供案例給學生,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實踐實訓課,其臨床思維能力大幅度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溝通交流能力、職業道德修養、課堂參與度等各個方面也都有明顯加強。

4 實施強化訓練,為技能抽查查漏補缺

在每年的3~5月份,也就是護生下臨床實習之前,教研室會有3周時間對護生實施外科技能抽查項目的強化訓練,通過護生反復操作訓練,帶教老師查漏補缺,使護生形成技能技巧。同時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專業技能抽查,認真組織操作考核。每年的10月份,在省技能抽查之前,會按比例抽查部分實習護生回校進行專業技能抽查的“模擬抽查”,實踐證明,“模擬抽查”對檢查備戰技能抽查訓練的效果,促進護生掌握專業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 重視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護理專業技能抽查,能夠促進學校全面認識了解到臨床對護理人才培養的需求,也能促使帶教老師對護生護理操作技能訓練的重視,這就會促進帶教老師轉變傳統教學的一些觀念,為使培養的護生與臨床無縫對接,老師會經常深入臨床一線,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外科護理實踐技能水平,使“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得到了加強。

湖南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制度是全國首創,已成為湖南切實加強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和專業教學,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重要保障。2014年該院2012級護理專業30名學生參加了湖南省教育廳在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的護理技能抽查。抽查的內容為內科、外科等8個模塊和靜脈輸液、心肺復蘇等16個項目。經過嚴格的抽查考核,該院參加技能抽查的30名同學全部取得優異的成績,100%的通過技能抽查考核。由此可見,加強外科護理實踐實訓教學既是高職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順利通過專業技能抽查的客觀要求和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潘建峰.職業技能比賽與高職制造類專業內涵建設互動機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230.

[2] 蔣瑜.基于專業技能抽查 強化護理專業技能培養[J].現代醫藥衛生,2015(12):87-88.

[3] 李云義,常芳.淺談專業技能抽查的意義及對模具設計與制造教學改革的促進[J].教育教學論壇,2012(29):48-50.

篇5

【關鍵詞】護理;實訓課;技能型

一、明確護理專業技術實訓課的重要性

護理專業技術實訓課是強化護理技術操作的一門綜合課程,是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臨床為原則,以技能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現代護理模式為中心,在實訓中努力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同時,更重要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習過程中較快的適應護士這一角色,讓護生縮短崗位的距離,更能滿足社會對護理質量的要求。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一)靈活應用示教—練習—回示法:

1、示教—回示—練習:即教師示教后,任意抽取個別學生回示,之后學生展開練習。例:在穿脫隔離衣、無菌技術操作的教學中,如果采用示教—練習—回示法,在教師示教時,有的學生觀察不仔細,也有的學生由于印象不深刻很快就忘記了教師的示范。這樣,在練習中,就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做法,甚至直到回示時才被發現。如果針對這樣的操作項目,采用示教—回示—練習法,即教師示范后,隨即找一兩名學生回示,由于學生是隨機抽取,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該生出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其他學生存在的問題,老師在回示的過程中給予糾正,使學生再次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回示過程中,即便學生出現一些問題,教師也不要批評,而是從某個角度給予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學生示教—教師指導—學生練習:即由學生代替教師做示教,教師點評后學生展開練習,此法適用于相對簡單的操作項目。學生示教后,教師點評,對好的地方給予表揚,不足之處給予指正。該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鍛煉了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即由病例導出教學內容。

設置病例:王某,女,77歲,肝癌晚期,臥床4個月,請護士為該病人更換床單,在此過程中應注意什么?此病例的考察點不只局限于更換床單,也涉及了壓瘡的相關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病例模擬臨床情境,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在體溫圖的繪制、麻醉床、為昏迷病人插胃管等項目中可運用該法。

(三)角色扮演法即由學生扮演護士和病人,教師指導完成教學內容。例如:搬運法、壓瘡護理等項目,由學生分別擔當護士和病人,并在學生之間交換角色。此法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由學生扮演病人,使學生體會到病人的真實感受,從而在工作中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培養了學生在今后從事的護理工作中所應具備的愛心和責任心。

三、優化護理實訓課堂教學,注重護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一)實訓內容與臨床實際相結合

實訓內容根據臨床發展而不斷更新,護理教師經常深入臨床一線進行臨床實踐,了解臨床護理操作的項目及最新技術,使教學與臨床實際接軌,達到護理實訓教學與臨床各項操作相統一,真正做到培養出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實用型護理人才。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1.案例分析法 課前教師把操作項目案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進行預習。上課時組織學生結合所學醫學專業知識進行分小組案例討論。每個小組發表自已對案例的看法。有沒有更好的、更體現人文關懷的做法等。老師再對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要求學生掌握要點,提出實際操作中要注意的問題。最后老師對案例提問,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加以表揚、鼓勵,積極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怎么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護理實訓課的課堂教學質量。

2.學生角色扮演 設計情景教學,讓學生運用角色扮演,如“家屬”、“病人”、“護士”等角色,模擬病房護理工作情景。然后讓學生互相總結角色扮演者做的對的,做的好的地方。讓角色扮演者自已總結哪些地方做的欠缺。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如何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變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如何更好地體現人文關懷。

(三)護理實訓考核

為了加強考核力度,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培養,我校對采取隨機抽簽方法,讓學生選擇考試內容,注重流程熟練程度,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護理程序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交流能力,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技能。

四、改進常規評價方法

(一)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中,以個人考核為主,小組考核為輔。小組考核即隨機抽取一個學生,以該生的成績代表全組人的成績。鑒于學生動手能力、學習態度的差異,采用此法可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使他們更認真,并主動向他人學習,也促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

(二)平時成績納入總成績建立平時成績冊,該成績由出勤、儀表、態度、操作考核4部分組成。教師隨時記錄學生的表現,以此督促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實訓課行為規范,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

(三)全面考評在原有單純考查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從學生對病例分析、物品準備、與病人溝通、態度情感、操作規范及回答問題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篇6

關鍵詞:五官科護理學;綜合護理技能;模式培養

護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僅掌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同時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臨床護理技能培養不但要使學生掌握正確、規范的操作技術,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包括專業技能、態度、交往能力、應變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等,使其在復雜多變的實際工作情景下,能機智、靈活地應用準確的技能完成復雜的護理操作。五官科護理學包含了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三部分內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分科較細、疾病繁多、課時偏少的實際問題。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各衛生職業學校的教師也積極開展了各有特色的教學創新和科研。怎樣既注重理論學習又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水平,經過多年的教學思考與探索,總結出一套加強五官科護理學技能培養的方法與同行探討。

1重視五官科相關解剖生理知識的鞏固

五官位于頭面部,具有視、聽、味、嗅等特殊功能,與全身各器官有緊密的聯系。學習好五官科護理學的一切知識有利于將來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最基礎的五官科應用解剖生理知識往往是學生容易忽略的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重視解剖生理的知識鞏固,在掌握疾病的臨床表現之前就必須了解正常人體結構。以眼科為例,除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外,要求學生完成正常解剖結構的識別。例如左右眼上下瞼緣、內外眥;下淚點;上下瞼結膜、球結膜、穹隆結膜;角膜的位置與特點;鞏膜的色澤、前房深淺、瞳孔大??;眼球運動的觀察等。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評估時,要求學生不是簡單地理論背誦而是熟練地指出對方實際的解剖結構并加以描述。在學習各眼科疾病護理時都首先復習眼部解剖,以期達到嫻熟、準確的應用。

2強化專科護理檢查技術

五官科??谱o理檢查操作是整個技能培養的關鍵,也是將來護理人員接觸患者后的首要基本檢查工作。眼科護理檢查中視功能檢查是眼科患者的首要檢查項目,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視力、視野、色覺、暗適應等檢查。以視力檢查為例,要反復強化檢查距離、熟悉數指、手動、光感的檢查要點;并了解世界衛生組織(WHO)低視力及盲的分級標準。教師隨時都要嚴格示范,要求學生準確操作并嚴格評估,及時加以矯正。

3熟練護理操作,提高護理質量

五官科常見護理技術操作也是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功。要發揮護理專業學生眼明、手快、心細的特點,針對??谱o理操作進行反復練習。如眼科護理中滴眼液、涂眼膏、沖洗結膜囊、眼科常用包扎法等,不僅要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務求準確,還要說出操作目的、物品準備及注意事項。在操作訓練過程中無形地使實訓室(模擬病區)形成了一種正規操作的氛圍,學生間互相促進,達到提高護生技能、提高護理質量的真正目的。

4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總要應用于臨床護理,這就要求提高學生對疾病的分析能力。對學生除了強調掌握基礎與專業理論,能夠進行護理操作外,還需要讓其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各方面的需要,主動發現健康問題并做出正確的評估,使學生將技能操作融入對患者的全身心護理中,在運用護理程序的實踐過程中,例如"白內障"章節中由學生講解晶狀體的解剖生理特點;用多媒體展示老年性白內障不同時期的照片,典型病歷,鼓勵學生廣泛參與討論,主動提出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教師適當補充總結后,又播出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合并人工晶體植入術的視頻錄像。讓學生注意觀察手術時機的選擇與手術方法,手術護理中眼部準備應重點要求,如視功能、眼壓、淚道檢查;術前滴抗生素眼液、沖洗結膜囊、沖洗淚道、散瞳、軟化眼球等技能;術后護理休息與活動、生活飲食護理,護理觀察,換藥時的注意事項、出院與健康指導。

5建立五官科模擬護理實訓室(病區)

建立模擬護理實訓室是提高護生護理實踐能力的基礎,護生認為對五官科護理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可以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授課后,指導護生在訓練中心進行模擬演練,訓練護生對五官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急救護理技能、??谱o理技能及健康評估等操作方法,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培養護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護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為護生提供良好的訓練場所。教學目標要求護生具有理論聯系實際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了實踐操作技能;不僅掌握了五官科護理技術,而且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能靈活運用人際溝通知識、健康教育方法對五官科不同疾病人群進行健康評估,從而提高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五官科護理學的技能培養有各種各樣的模式,技能培養不僅是實驗課的教學內容,而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

綜上所述,改革五官科護理技能培養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調動了護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護生創新思維能力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開展五官科護理工作培養了新型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曾令斌.PBL教學法在五官科護理學教學的應用探討[J].右江醫學,2006,34(2):213-214. [2]李忠明.嘗試教學法在五官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3):78-79.

[3]竺靜,方海飛.模擬考核法在護理技能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6:60-61.

篇7

高職護理教育屬于職業教育范疇,培養面向醫療衛生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性應用型專門人才,與普通高等醫學教育相比更強調實踐性,著眼于實際應用[1]。近幾年來,構建了以培養臨床護理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以臨床護理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然而,本應與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同步配套推進的考試改革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考試改革明顯滯后于整體改革進程,現行考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識本位”模式,與能力培養的目標存在著諸多不適應,在很多方面嚴重掣肘了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針對高職護理專業的重點專業課程――基護,進行理論和技能考試模式研究。

本文以我院2013級高職護生12-13班、14-15班共220例為研究對象,12-13班110人為實驗組,14-15班110人為非實驗組。學生年齡范圍為17~19歲,全部為高考統招生,他們在入學條件、教學環境以及授課教師方面均沒有差異。我們針對其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的基護考試進行改革和探索,14-15班非實驗組沿用傳統的期末閉卷考試方式,并且期末考試成績即為最終成績,而12-13班實驗組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革。

一、 實驗組平時成績占考試總成績的一定比例

對于實驗組來說,把學生的平時成績也記入總成績中,占該課程總成績的20%。其中,表現優秀為18~20分,表現良好為15~17分,表現一般為10~15分,表現極差為10分以下,此成績在學期末由任課教師評出。平時成績主要有兩部分構成:①學習態度占10分, 主要通過學生在課堂的聽課表現、紀律情況、回答問題等給予綜合評價。②實驗報告書寫和開放實訓課到課率占10分。實驗報告由任課教師批改,根據報告書寫情況打分。實訓課到課率通過實訓老師考勤登記。

二、理論考試改革

實驗組的理論考試由原來單一的期末考試,改為病例討論、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三項共同組成理論考試的成績,該成績占課程最終總成績的60%。其中,(1)病例討論分析占10%,主要采用2種討論形式:一種是課堂病例討論,教師針對課堂內容設計病例,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所學知識分析病例,解決問題;另一種是課后的病例討論,教師給學生下病例分析任務,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圖書館等資源查閱信息,匯總分析病例,等上課時每小組匯報病例分析結果。病例分析討論內容包括對病人的病情評估、護理目標、護理措施的實施等,最后由教師根據匯報情況總結評分。其中分析的科學準確占40%,邏輯性占40%,語言表達占20%。另外,根據小組合作情況可適當加分和扣分。(2)期中考試占20%,考核內容偏重于對基護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題型為傳統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選擇和問答題,從點到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3)期末考試占30%,護理教研室建立試題庫,期末考試時從試題庫中抽取試題,由學院教務處統一組織考試、讀卡器統一閱卷。試題均為選擇題,包括單選和多選,考查內容多且瑣碎,對學生的要求較高。結合三項的成績即為理論考試成績,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技能考試的改革

技能測試占總成績的20%。其中,階段技能測試占10%,主要通過設置病例進行考核,例如:靜脈注射技術的操作考核、無菌操作技術的考核等。考核由基護教研室組織完成,基護技能操作學習1項測試1次,考核成績匯總取平均分為該項得分。另10%為期末綜合技能考核,把多個技能操作串連在一起演繹成小的情景劇,從而考核學生的綜合操作技能。在所有的技能操作評分標準中應加入人文關懷、病例分析判斷和操作熟練程度的分數。

實驗組經過一學期的考試改革,基護成績平均分比對照組高1.2分,雖然差距不大,但效果還是有的,除此之外,實驗組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態度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努力程度和自學能力的提高

考試改革前實驗組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前不預習,課堂聽課興頭不足,課后不復習,平時不努力,期末考試打突擊挑燈夜戰。自考試改革后,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較大變化,開始有部分學生課前預習,大部分學生上課遵守課堂紀律,注意聽講,能夠正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習努力程度明顯提高。同樣,考試改革后臨時抱佛腳的情況大大減少,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擴充課堂知識,還有部分同學去開放實訓室練習護理技能操作。這都有效的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同時也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

2.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提高

高職護理教育主要面向社會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學生具備最基本的交流與溝通能力??荚嚫母锴皩W生的學習是屬于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遇到不會的、較難的問題就跳過,很少有自己翻書查資料的情況,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討論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另外,護理技能操作考核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嚴重忽略了護生在與患者溝通交流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些都不能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而考試改革后高職護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均有了很大提高。教師在課堂中有意識的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另外,教師需要根據考試內容,把人際交往深入課堂、融入實踐。在病例分析討論環節,要求各小組討論組織好語言發表自己的觀點才能有這部分成績;實驗實訓課各小組利用現有條件模擬臨床環境[3],學生可根據不同的情景進行護患之間的交流,護士和護士之間的合作,護士和家屬之間對話等,讓學生在日常的護理學習過程中語言表達和溝通交流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篇8

摘要目的:探討實訓教學法在新護士崗前培訓護理文件書寫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2年8月進院的95名新護士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作為對照組,按照傳統的集中理論授課方法培訓;2013年8月進院的98名新護士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作為觀察組,采用集中理論授課,8~10人分為1組,以案例為依據,組長牽頭小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各自完成護理文件的書寫,老師集中點評實訓教學法培訓。結果:在兩組崗前培訓結束后,觀察組護理文件書寫理論知識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發放問卷調查,100%的新護士接受實訓教學法,認為實訓教學法提高了新護士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及護理文件書寫能力,增強了溝通和合作能力,有利于新護士適應臨床工作。兩組新護士臨床工作2個月后,觀察組的護理文件書寫質量的缺陷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訓教學法使新護士在短時間內掌握了護理文件書寫的規范要求,提高了新護士崗前培訓護理文件書寫的理論成績和臨床護理文件書寫的質量,保證了護理安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實訓教學法;新護士;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6

作者單位:225300泰州市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

楊靜雯: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通信作者:顧巧萍,女, 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pre-service training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YANG Jing-wen,GU Qiao-ping,WANG Long-feng(Taizhou People′s Hospital,Taizhou225300)

AbstractObjective: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in pre-service training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Methods:Pre-service training documents writings of 95 new nurses joined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pre-service training documents writings of 98 new nurses joined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3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raditional theory teaching training method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was taken in observation group:8-10 nurses was a group,discussed under the group leader based on the case,complete their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during the discussion,and gather commented by the teacher.Results:In th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theory examine after the two groups pre-service training,perform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100% new nurses accepte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considered that the method can improve new nurses′ learning interest, ability of thinking and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 method was good for adaption in clinical work for new nurses.Two months clinical working of the two group new nurses,th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defec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the new nurses to master the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improve the theory achievement in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and guaranteed the nursing safety.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Practice teaching;New nurses;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Pre-service training

護理文書是醫療文書的一部分,是醫院和患者重要的檔案資料,也是醫學護理學科研、教學和有關法律事務上的重要資料之一。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后,給護理文書的書寫賦予了新的法律內容,加之醫院對護理文書的重視普遍不足,文書存在的問題較多[1]。新護士雖然通過在校學習以及在醫院實習對護理文件的書寫有所熟悉,但尚不能夠準確、規范、熟練的完成書寫,因此對新護士進入臨床工作之前,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已成為護理部對新護士常規性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傳統的臨床教學受“注入式”的影響,教師“一言堂”,學生不發言,它的教學效果受到嚴重制約[2]。目前各家醫院開展護理文件書寫培訓的方法不盡相同,培訓的效果不一,如何對新護士進行護理文件崗前培訓以達到預期效果,是護理管理者、護理教學者值得探討的問題。我院護理部2013年采用實訓教學法對新護士進行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8月來我院工作的95名新護士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名,女94名;年齡19~25歲,平均(20.80±2.05)歲;學歷:本科29名,大專66名。選取2013年8月來我院工作的98名新護士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名,女96名;年齡19~26歲,平均(21.10±2.30)歲;學歷:本科31名,大專67名。兩組護士在性別、年齡、學歷、學制、在校學習情況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根據護理部新護士崗前培訓計劃,護理文件書寫是新護士崗前培訓項目之一,內容為體溫單、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因醫囑為電子醫囑,所以醫囑單不作為培訓內容。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常規培訓方法即老師采用多媒體集中理論授課2學時,講解體溫單、護理記錄單的書寫。觀察組則將新護士分成10個小組,每組8~10人,并指定1名組長,采用實訓教學法4學時,即:(1)老師多媒體集中理論授課后,提供典型病例,包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體溫單、護理記錄單上可能出現的需要繪制與書寫的內容,人手一份,由組長牽頭以小組為單位,對案例中出現的書寫情況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各自完成體溫單、護理記錄單的書寫。(2)授課老師收集各組完成的護理文件表單,進行總結,集中點評。點評的內容包括完成比較好的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正確書寫的方法。(3)老師點評完畢后,師生可互動,學員如有疑問,可以向老師直接提出,老師給予現場解答;對有爭議的書寫問題,待查閱資料后改日解答,資料以教課書和《江蘇省病歷書寫規范》第四版為參考用書。

1.3考核標準及評價(1)培訓結束后,護理部對新護士進行護理文件書寫理論知識考核,考核以試卷閉卷的形式,考核內容和形式兩組相同,考核成績為百分制,理論成績評價標準≥90分為優,80~89分為良,60~79分為中,≤59分為差。(2)2013年8月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于培訓結束后發放問卷調查表,統計觀察組新護士對實訓教學法進行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的效果評價。共發放問卷98份,回收有效問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3)護理部按照《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標準》,在新護士入科2個月后,在兩組中分別隨機抽取由新護士參與書寫的在架運行病歷100份,進行專題質量檢查,對存在的缺陷次數進行匯總包含老師修改的地方。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相應的考核數據,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新護士崗前培訓結束后護理文件書寫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表1)

2.2觀察組對實訓教學法進行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效果評價(表2)

2.3兩組新護士入科2個月后護理文件書寫缺陷發生情況比較(表3)

3討論

3.1短期內提高了護理文件書寫能力護理文件書寫的基本要求是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規范[3]。護生在校期間均沒有受過表格式護理文書書寫相關知識培訓,護理文書書寫水平偏低,存在問題多,大多數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對護理文書的記錄茫然不知[4],且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大部分沒有書寫護理文件的實踐經歷,同時??浦R欠缺,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于是,護理文書書寫成為她們參加工作后主要的困難之一。實訓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環節,是護生在學習多門理論課程后,對其進行的一個綜合性實際技能操作實訓[5],通過實訓教學法,將學習過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病案的護理文件書寫中,實現了崗前培訓教學與臨床護理崗位的零距離,使新護士們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在課內能夠具體操作,同學間互相討論,讓新護士們練習基本功,很快能掌握護理文件的書寫要求,短時間內提高了新護士的護理文件書寫能力。

3.2提高了護理文件書寫的理論知識水平在以往傳統的集中授課教學方法中,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只是聽教師講解,對新護士來說只是被動地接受,不能進行具體的書寫,腦子里還是一片空白。實訓教學法在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中,通過理論授課后,根據授課老師提供具體病例的內容進行實訓護理文件的書寫,采用分組進行討論,每位新護士都可以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強化了所學理論知識,使培訓內容變得貼近實際,并將理論知識用到實訓操作中,脫離了原有單一枯燥的理論授課,表2可見,100%的新護士接受實訓教學法,93.88%的新護士認為該種培訓方式提高了學習興趣;表1顯示,觀察組崗前培訓結束后護理文件書寫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3.3保證了護理安全護理文件書寫具有法律效應,讓新護士上崗前了解文書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護理文件書寫至關重要,也是保證護理安全的關鍵環節[6],護士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各階段的護理活動,已在體溫單、護理記錄單上進行了客觀記錄,構成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活動過程及結果的實據。通過實訓教學法幫助新護士在上崗前基本掌握護理文件書寫的規范,依據護理文件的記錄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同時發生醫患糾紛時,做到有據可查,保護了護士本身,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因此,在當前醫改所帶來的競爭機制、醫患糾紛日趨增加的情況下,規范新護士護理文件的書寫,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

3.4提高了護理文件書寫質量護理文件書寫是護理工作的一部分,是護士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病情變化、護理措施落實等的如實記錄,它是護理學基本操作中要求護士必須掌握的項目,但對于新護士而言,除了在校上課學習外,一般在學校沒有機會書寫訓練,在臨床實習期間老師又很少放手讓護生進行操作,導致護理文件書寫的能力相對較差,通過實訓教學法進行崗前培訓,使新護士進入醫院臨床后,能將崗前培訓所掌握的護理文件書寫方法在臨床實踐中熟練使用,提高了護理文件書寫的質量。表3顯示,觀察組新護士通過崗前培訓后護理文件書寫缺陷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5減輕了臨床帶教壓力傳統的教學,新護士進入臨床后還需要科室護士長安排老師進行具體書寫的帶教,改用課內實訓教學法在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可以使新護士有機會對護理文件書寫的各種問題進行反復練習直至掌握為止,使培訓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并通過集中點評,對實訓錯誤加以糾正并形成深刻印象,通過設置的臨床案例,新護士可提高對臨床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護理文件的書寫,從而減輕了臨床的帶教壓力。

3.6提升新護士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具備積極合作精神和有效人際交往技能是現代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標志[7]。實訓教學法通過以小組為單位,在各位小組成員的討論后由一人完成實訓病例的護理文件書寫,新護士通過從與他人的討論交流中獲得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拓寬思路;其次,新護士通過課堂發言,勇于表達自我見解,克服膽怯心理,從而使新護士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提高了新護士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表2顯示,觀察組79.59%的新護士認為此教學方法可培養合作能力,78.57%的新護士認為可提高個人的人際溝通能力。

3.7不足之處通過崗前培訓,新護士對護理文件書寫的格式雖然掌握,但是內涵質量尤其是護理記錄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由于新護士對??谱o理知識掌握不夠,醫學術語運用不規范造成的,這個現象短時間的崗前培訓是無法解決的,新護士的??浦R水平還有待提高,需加強??谱o理知識的學習和積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每名新護士不能人人發言,所有新護士的見解不能完全表達;教學效果的考核評價方法尚未進行科學論證,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需進一步對課程授課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制訂出適用、科學、可行的考核評價方法,并進一步在實踐中規范、完善。

4小結

綜上所述,加強新護士的培養是提高護理人員高素質的重要保證,而規范培訓其目的是使新護士盡快適應護士的角色、規范護理行為[8]。護理實訓是培養護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護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9]。本研究筆者認為實訓教學法進行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通過以臨床病例為載體,將護理文件書寫的內容設計成與醫院實際病例情況相一致的教學情境進行實訓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新護士的護理文件書寫技能,縮短了臨床適應期,提高了新護士的整體素質,從而更好地勝任臨床護理工作,保證了病人住院期間的護理質量,防止了醫療糾紛的發生。因此,課內實訓教學法在新護士護理文件書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崗前培訓教學方法,值得在其他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瓊.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強化訓練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2011(3):163-165.

[2]韋麗琴,韋華升.提問式教學法對提高護理教學質量的探索[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0,32(4):634-635.

[3]陳錦.護理文件書寫常見的問題與對策[J].全科護理,2012,10(1C):250-251.

[4]張敏.實習護生表格式護理文書認知狀況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9):405-406.

[5]趙亞珍,岳月娟,陳紅濤,等.臨床實習前護理學基礎操作綜合性實訓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0):108-109.

[6]湯莉偉,張愛琴,方穎,等.護理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和防范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5):74-76.

[7]高明愛,曹慶臣.新形勢下新護士崗前培訓策略與成效[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0):107-108.

[8]魏鳳玲.新護士崗前培訓規范及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17):1665-1666.

[9]汪玲,段婷,高瑩熒,等.巧妙運用綜合測評分提高中職護理實訓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104-105.

篇9

關鍵詞:中醫護理教學;護生;職業素養

R47-4;G712

教學是知識傳遞的教育途徑,教師作為教育者及教育媒介,肩負了傳授知識的重任。在中職護理專業中,中醫護理作為基本的專業課程,教師不但要注重對學生中醫護理理論知識的教育,傳授中醫操作技能,同時還要將我國傳統的醫學文化傳播,這有助于培養護生的職業素養。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當前護理工作已形成了現代化護理模式,為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而努力,因此,護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更具有時代意義。

一、重視課程教育

在中醫學中,中醫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人民經歷了漫長的疾病斗爭所積累而形成的經驗總結,在繼承與學習中醫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醫學的整體性,并突出個性化,注重實踐與應用的特點,并將豐富的辨證法思想與唯物主義應用其中,才能真正展現中醫護理理論知識,其涉及的技術包括艾灸、拔罐、中藥熏洗、按摩、刮痧等等,是精深理論的延續,都有其自成系統的技術支撐。

中醫護理同時也是護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具備了非常豐富的人文文化內涵,古人常說,醫者,仁術也。更多的醫者是以一種醫者本分從事醫治工作,扁鵲敢于直言,華佗不畏權貴,而唐朝的孫思邈由于受到《內經》中“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的影響,提出了“人命貴于千金,救濟甚德”的理念。另外,我國古代醫學行文中如《千金翼方》、《備急千金藥方》等還與《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著同工異曲之意,這些文化精髓與素養道德均是對醫護工作者道德素養的引導。再比如李時珍在數十年的時間中親歷實踐,廣收博采,皆因其有著一顆救濟于世的醫者之心,這些都彰顯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醫學傳統文化[1]。

總之,我國的中醫護理整合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含義,在現代化護生職業知識技能掌握與素養形成上均起到不可或缺的引導作用,也成為了護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載體。

二、注重教師身教

眾所周知,教育的本質是做人,我國的文化中對“為人之道”有著深層次的解讀,如陶行知曾言“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教師不但要以學識育人,還要以德育人”。任何一名合格的教師不但要具備博學多識的文化底蘊,同時還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在行醫方面,教師同樣是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領路人。俄國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師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是什么樣的人。身教勝于言教,以身作則,以謹慎言行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

總之,教師的自身素質是護生職業素養形成的指導力量,在培養護生形成良好職業素養的工作上發揮重要作用。

三、強化理論滲透

在護生的中醫專業學習中,理論是重要的基礎性知識,也是護生職業素養培訓的源頭。中醫護理的整體觀念,包括關注自身健康、與周圍人際的和諧相處、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中醫辨證W方面,包括對事物明察辨別的能力以及公正客觀的處理能力;在學習五行之生克乘侮,則要求利用生態環境之中各種生物鏈知識,探索“制則生化”的意義,堅持“和為貴”的理念;在有關七情知識的學習時,要學會對自我心態的及時調節,減少煩惱,多些陽光;學習藥膳調護的內容時,要感受到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理解“天人相應”的含義,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境界[2]。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中醫理論知識的學習,潛移默化的起到提高護生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的目的。

四、提升技能水平

護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是在職業教育方針的引導下全面提高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我國教育部在2015年就了有關《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其中將德育作為教育的首要工作,也就是將護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與理論知識學習和技能水平提高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求當前的護生教育教學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種實習條件和實訓環節,全面培養護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具體到我國中醫的技能方面,筆者以拔火罐的操作為例分析,比如在訓練操作前,教師要求學生提前十分鐘到實訓教室,培養職業守時素養;要求以掌握實訓操作為訓練核心,滲透人文關懷教育,同時注意用火安全,這是體現職業素養中的紀律性、安全意識感,均是良好職業素養的重要內容[3]。

五、注重反饋評價

在中醫護理教學的評價環節,教師依舊要做好護生職業素養培訓的滲透工作,實現以評促學,如學生互評、教師點評,“患者”反饋等,給學生的專業操作加以一定的外界束縛,以更好地規范其職業素養的養成。尤其是在學習有關按摩、拔罐和推拿內容時,更要引入“患者”體驗環節,如做三分鐘以上肩部按摩,要求“患者”簽名,并進行評價,將其作為護生技能水平在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以外的客觀評價指標,以外力來促進學生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其在逐漸形成職業素養的同時,不斷鞏固提高專業技術,真正傳承中醫的傳統技藝,弘揚我國傳統的醫學文化,同時還可以根據反饋的評價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使其更深刻認識到自身專業技術的掌握程度、知識框架的構成情況以及職業素養的養成現狀,從學校、教師、學生以及“患者”多方位的反饋,實現中醫護理知識的傳承以及自我專業知識的發展,最終達到共同成長與發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專業的護生將來會成為一線的醫療中堅力量,不但要具備扎實的技能水平與全面的理論基礎,還要有“將患者作為服務核心”的人文意識,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積極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推動中醫傳統的順應自然模式向滿足人類身體健康及精神需求轉變,將中醫護理工作推向優質化、多元化與全面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美霞.淺談在護理技能培訓模式中培養中職護生職業素養[J].科學中國人,2015,11(12):286.

篇10

關鍵詞:啟發式 食品專業 校內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5)02-0081-01

食品科學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教學不但是食品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校內實訓是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食品專業校內實訓主要是為了提高和加深學生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和應用,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全面培養和造就食品科學專業知識基礎扎實、知識系統全面、實踐能力強、能勝任或從事食品專業技術應用的專業人才。

1 啟發式教學法在食品專業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實施

1.1 制定實訓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的制定體現教師啟發式引導教學與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關系,理論知識探索與實踐操作優化結合的教學體系,樹立專業基礎課為實訓教學服務的新觀念。教學大綱模塊化,教學內容相對靈活,圍繞“自主設計”主線,通過幾個設計環節,實現階段性培養目標和最終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目的。

1.2 實訓教材編寫與選定

校內實訓教材的編寫依據啟發式教學思想和學生自主學習為宗旨,注重學用結合,項目結合實際生產應用,突出真實性和適用性,著重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材編寫也應融入食品行業先進技術和新工藝,保證教材的實踐性和先進性,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創造性思維。

1.3 實施方案

在實施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作為主體參與者,每個實訓項目均采用以下步驟:引入項目,教師全面準備,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各小組制定實訓方案。集中討論,各小組將實訓方案進行宣講,師生共同討論糾正。學生準備器材,配制試劑,進行實訓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討論實訓結果??偨Y啟發,根據整個實訓項目,教師集中點評,并對類似項目操作方法進行啟發引導。

1.4 建立啟發式教學法進行實訓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依據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檢測和監測,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自我潛能的提高。

2《職業導向模塊2實訓(果蔬)》課程教學案例

果蔬實訓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必修專業模塊實訓課程之一,在本科大三下半學期開設,學生在此之前已經系統學習過有關食品各項指標檢測、食品感官評定、果蔬加工、貯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等專業基礎知識。本實訓課程將以項目導向模式,內容主要包括果蔬品質鑒定、果蔬制品貯藏加工質量控制、果蔬制品加工、果蔬生產加工企業實地調查參觀四個部分。

2.1 實訓目標

(1)學會對不同種類新鮮果蔬、貯藏前后及果蔬及加工品的感官指標進行鑒定。(2)掌握果蔬貯藏保鮮過程中營養品質指標的測定方法。(3)進行果蔬加工中質量控制綜合實訓,掌握影響果蔬貯藏加工品質的因素及控制方法。(4)掌握果蔬罐頭、糖制、干制等加工工藝,以及學會對果蔬加工成品進行感官評定。(5)實地調查參觀果蔬加工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加工條件、產品質量控制措施以及實施情況,并結合企業實際,學會建立HACCP計劃,GMP規范等質量控制體系。

2.2 實訓教學過程

(1)前期準備階段:該環節以教師指導為主,學生分成小組,指導每個小組選定果蔬材料,采取小組協作模式,設計各個模塊方案,包括①果蔬感官品質鑒定指標及方法,②果蔬營養指標的測定方法;③果蔬護色、酶活性和酶促褐變抑制的測定方法;④果蔬罐頭、糖制的加工;⑤HACCP計劃,GMP規范等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教師引導學生對實訓方案深入討論,包括實訓方法可行性、實訓設備的使用等。

(2)學生實訓階段:該環節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助,學生根據每個模塊實訓任務,自行準備實驗材料、試劑、儀器設備,逐個完成,針對每個實訓項目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反思總結實訓過程,修正方案。使得學生在試劑配制、樣品處理、儀器使用和數據處理的技能與實際工作進行仿真訓練,鍛煉學生獨立完成實訓操作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討論與啟發階段:各小組針對所得數據結果,查閱國標,對誤差進行分析總結,并向指導教師匯報,教師集中點評,并就實訓方案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進行啟發式引導,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

(4)總結階段。該階段由各個小組根據前兩個階段的實訓過程,寫出實訓分析報告,最后由教師結合各組查閱文獻、前期準備、實訓操作、結論數據、團隊協作的表現給出成績評定,并給出點評意見。

3 討論

以項目模塊為導向的啟發式引導教學模式以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操作為核心,訓練學生自我探索、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是食品專業校內實訓教學改革的趨勢。

依托校內實驗實訓室,構建食品專業校內職業導向模塊實訓平臺,將過程考核體系融入其中,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積極開展創新能動思維的機會;另一方面,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學生體會到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同時也對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起到督促作用。

參考文獻

[1]顧瑾,孫大躍.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實踐教學平臺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11):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