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考試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3 18:28: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七年級數學考試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七年級數學考試總結

篇1

關鍵詞:總復習;系統性;方法;效率;提高

期末考試是是檢驗我們一學期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期末復習是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有力保證。那么,如何搞好數學期末總復習呢?下面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一、思想重視

總復習,一是給學生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集中復習,戰勝遺忘、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機會,三是通過復習,調動學生已經獲得的知識經驗,重組,再現,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學生把握教材基礎知識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實現將本學期系統化以后的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的目的。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總復習這一環節。

二、注重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一)制定復習計劃、注重系統性

期末復習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復習效率,要制定好復習計劃,對復習過程進行全面籌劃。也就是對復習的基本思路、方法過程、采取的具體措施和復習時間進度進行籌劃,避免出現復習時前緊后松或前松后緊的現象,影響復習的整體質量。

教材是一個整體系統,復習時應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啟發學生將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將平常所學的孤立的知識串在一起,將零散的概念匯集成塊,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做到“橫成片,豎成線”,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一目了然,便于記憶和運用,同時通過系統整理知識,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學生對于本章內容從分數的意義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分類與互化,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與應用,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有利于知識的系統化和對其內在聯系的把握。

(二)夯實基礎,查漏補缺

數學知識點較多,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查找他們的遺漏點,或者說那些不常用的非重點知識,掃清這些盲點。以七年級數學為例,像平移、鑲嵌、實數的分類等邊緣知識點很容易被一些同學忽視。復習時,首先要弄清這些知識點,其次要弄懂典型例題。

(三)辨析比較,區分易混概念。

對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義方面的比較。如質數和奇數;質數和質因數;比和比例等。又如,“ -a表示負數”是錯誤的:當a≤0時,-a為非負數,實際上-a表示任意有理數。對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質,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擾。對易混的方法也應該進行比較,以明確解題方法。

(四)規范書寫,強化重點

考試,不僅要注意知識點的覆蓋率,更注重對重點知識進行重點考察。例如,七年級數學中的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三角形的三邊、三角的關系,外角和內角的關系,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及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應用,還有平方根、立方根等都屬于必考的范疇,復習時要強化這部分內容,規范重點題型的采分點的書寫,并讓學生多加練習。

(五)注重技巧,突破難點

大型的數學考試,試題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有利于提高考試的區分度,因此,難題是必不可少的。所謂難題,即可以是讀起來不易理解的文字應用題,也可以是綜合性很強的幾何、代數綜合題。復習時首先要讓學生對教材上的難點理解透徹,其次要給學生講解、總結各類題目的解題技巧,突破這些難點。

(六)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有些題目,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題方法。一題多解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開闊解題思路,靈活解題的能力。還有些題目,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的解題方法是一樣的。如工程問題和相遇問題中的部分習題,題目的類型不同,但解題的算式是一樣的。復習時,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對各類習題進行歸類,舉一反三,這樣才能使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三、復習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基礎與提高的關系

復習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再現過程,它不是新授內容的簡單重復,也不是僅僅為了知識的鞏固,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得到提高。因此,復習課必須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落實,使學生夯實基礎,同時引導學生在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存儲與提取、重組與整合、理解與運用、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提高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如教師以某一個知識點為中心,引導學生在揭示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向四周發散,由此知彼,舉一反三,引導學生產生聯想,拓寬解題思路,發展求異思維。把思維水平和各種能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自主復習與老師指導的關系

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構建自主探究式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多給學生自主復習的機會,堅決擯棄注入式的做法,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復習興趣,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在充分的練習、討論、交流中進行鞏固和提高。教師盡可能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有效的指導,對普遍存在的問題,給以針對性的講評。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加倍關心,并進行個別輔導。復習過程中,教師考慮得最多的是哪些地方需要講解,哪些地方需要指導,怎樣指導;說得最多的話是啟發的話、點撥的話、激勵的話;做得最多的是巡視、傾聽、參與、引導和賞識。

(三)教材與教輔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