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物業申請書范文

時間:2023-04-03 18:5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物業申請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給物業申請書

篇1

老高去農家樂玩時,被刺激了。種地的老農嘿嘿嘿地嘲笑他們:“你們城里人真抗折騰,俺往菜里撒那么多藥你們也沒事兒。”

他立刻決定回家種無公害蔬菜吃。至于城里寸土寸金、到哪里找地的問題,“樓下不是有地嗎?”小區圍墻和樓的夾角有塊綠地,就種了六棵冬青樹,圍上籬笆正好種菜。

考察完未來的菜地情況,老高找到物業公司經理,提出想以每月二百元錢的價格租下這片小綠地。經理不同意,他就反復強調:“我不破壞綠地,就在樹旁邊種,還能美化環境呢?!?/p>

過了幾回招,經理不耐煩了,干脆使了招“禍水東引”:“這樣,綠地是公家的,不能我一人同意;你把這事寫個意見書貼在樓廳的告示欄上,其他住戶要也同意了,我就沒意見。”

第二天早上6點,老高偷偷貼出了意見書:

“各位住戶: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需要健康的飲食,快樂的生活。可我們現在吃的蔬菜,竟是過量農藥和化肥培育出來的產物!為了保證家人的健康,我想租樓下那一小片綠地種菜,保證不動冬青樹的一根毫毛,合理利用空隙,租金每月二百元。我已和物業公司有關負責人打了招呼,還望各位住戶同意為盼……”

貼意見書的事耗完了老高最后一絲沖動,他反復琢磨大家會有的反應,越想心里越沒底,一直到深夜了腦子里還住著一窩小鳥,嘰嘰喳喳亂了大半宿。

第三天去看公示欄時,他嚇了一大跳。從來空蕩蕩的告示欄貼滿了紙,連欄外的墻上都有。老高仔細看紙上的內容,五味雜陳。

“我也想租這塊綠地。我租這塊綠地的目的是養雞下蛋?,F在我們吃的雞蛋都是雞場蛋,激素產品。我每月出三百元租金,保證不破壞冬青樹,雞糞還是植物最好的肥料……”

“我每月出四百元租這塊地養奶牛,外面賣的牛奶太讓人不放心了……”

還有人說要養豬,有人要種麥子,有人要種大豆做豆腐,最有創意的是十二樓一家,他提出全樓住戶共同出資租地種草莓,每年種一茬,每家每戶分著吃……

最后一張是物業管理處的:“按《城市管理法》規定,小區里不準種糧種菜,更不準養家禽家畜?!?/p>

宣傳成功經驗

不能租地種菜,老高就瞄上了陽臺。陽臺其實挺大,只是堆滿了雜物。該扔的扔,該收拾的收拾,空出三四平米剛好夠放“馬槽子”——這種花盆長而窄,不占地方,幾個并排著擺在一起,和菜地里的“壟”沒什么區別。

買花盆時,賣家順帶還賣了老高三盆土:“現在弄點好土不容易,農村大田的那種土都滲著農藥呢?!币慌柰廖迨畨K錢,和花盆一個價,老高卻覺得值。

最先收獲的是韭菜,菜剛長到巴掌高時,老高就吩咐老伴:“今晚韭菜炒雞蛋!”在他心中,這盤韭菜炒雞蛋絕對是全樓餐桌上絕無僅有的珍品。

再后來,西紅柿結果了,小油菜長大了,黃瓜像一彎月牙兒掛在藤上,菠菜的葉片完全展開了,韭菜又生出新的一茬。眼見陽臺上綠意盎然,他鬼使神差摘了一小盆給物業辦公室送去——死了蛤蜊一樣喝鮮湯,不租樓下那塊綠地,照樣能種菜。

經理假裝推辭了幾下就笑納了,跟著話題一轉:“老高,你這個在家種菜的事情,可不可以貼個告示,在全樓推廣一下?”物業公司想在工作報告上添點色,就像創文明城市一樣,老高的菜正是個好思路。

老高回答得很有老本行味道;“推廣全樓種菜,我沒意見。但是,種菜是小事兒,主要是精神。要想干成一件事,沒有執著精神是不行的,這一點最重要?!弊詈笏硎荆簾崃覛g迎鄰居來參觀學習。

作為機關人士,即便退了休,說話還是那個腔調。

鄰里關系一下就親密了

老高家從沒接待過這么多串門的人,而且人家一走進來就變得特自來熟。

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拉著老高自我介紹:我就是前些日子在告示欄里貼字條,想租樓下綠地養奶牛的人,我住十五樓,其實我一點嘲諷你的意思都沒有,我是真想養頭牛。老高大度地與他握手,很客套地說“認識你很高興”。

一個挺漂亮的嗲聲嗲氣地問老高兩口子:“叔叔,阿姨,我可以拔一棵韭菜嘗嘗嗎?”老高說可以可以,立刻拔了兩根韭菜,到廚房洗干凈,邊吃邊嘖嘖:“真鮮!”老高后來知道,她就是想租綠地養母雞的人。

看菜的不光是大人,還有孩子。那天下午一下子進來四五個小學生,朝著老兩口甜甜地喊爺爺奶奶,說都住在這棟樓里,在同一所學校上學。他們對種菜沒興趣,一個孩子拿出了數碼相機,另外的孩子就挨個在陽臺各個花盆前或站或蹲,擺出姿式照相。老高在一旁哭笑不得。

二十一樓的老太太也來參觀。她少說也八十歲了,小腳走路顫顫巍巍,老高和妻子趕緊上前扶住。老太太彎腰看菜,伸手摸摸韭菜葉子,然后歪著頭,使勁抽動鼻子:“咦?怎么沒味兒?”

老高不明白,也抽動鼻子嗅:“大娘,你說沒有什么味兒?”

“糞味兒?怎么沒有糞味兒?”

老高笑了,說:“大娘,我種菜施的是復合肥,不用糞?!?/p>

“那怎么行?”老太太皺眉,“種菜一定要澆大糞,不澆大糞長不好。你家有廁所嘛,自己收集點,兌上水一拌,澆上就行了。”

老高不知說什么好了,老伴站在老太太身后,捂著鼻子直皺眉頭,好像真聞到了臭烘烘的大糞味兒。

老高的地位

半個月后,樓里的住戶都開始鼓搗菜園生活。老高有點失落,過去那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沒有了;但他也挺高興,自己這一舉動發揮的影響力,可比在單位時大多了。

閑下來,他就繼續琢磨菜的事,還真讓他想到了一個:每戶人家空間有限,種的品種也有限,但如果A家的韭菜與B家的辣椒交換、C家的黃瓜與D家的芹菜交換,不就豐富了?

老高的建議立刻被物業和業主委員會采納,很快就貼出通知:每周六上午為“蔬菜交換日”,大家秉承自愿的原則交換。物業公司還贊助了一臺電子秤,讓換菜的住戶們稱稱自家的菜,做到心中有數。

第一個交換日就顯示出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那天早上九點還不到,四五十個平米的樓廳里就站滿了人,每人腳下都擺著菜,“攤主們”嘻嘻哈哈,相互問候交流。老高睜大了眼睛看來看去,發現有一半的人他不認識。現代化的住宅就這樣,同住一樓好幾年甚至十幾年,卻愣是沒見過面。

老高想用自家的菠菜換茄子,好長時間沒吃茄子了。但這么多住戶,就沒一家種茄子。老高很失望,他想回家,又不甘心。把自己的菜放在那臺電子秤上稱量,菠菜三兩半,小油菜三兩。炒兩盤菜是夠了,所以要換也得換人家的兩個品種才劃算。

老高看到住十六樓的一個人,腳邊放著一小盆黃豆芽。這人他認識,是個警察,每天上下班穿著一身警服很顯眼。今天周六,他沒穿警服,脫下警服的他人好像一下子就沒那么精神了。老高在那盆黃豆芽跟前蹲下,看看豆芽,又看看那人,問:“咦?你這豆芽也是種的?”

那人笑笑說:“自己在家發的,沒問題?!?/p>

老高又問:“黃豆是在市場上買的吧?”

那人說:“是買的,可豆芽是我自己發的。咱也別太神經過敏,據我了解,豆子不會有問題,關鍵是豆芽的發制方法。外面那些豆芽,素的、放化學原料的,什么五花八門都有,今天晚上泡上豆子,明天早上就發出來了,誰敢吃?我這豆子,五天后才發芽?!?/p>

老高心里盤算著,兩斤豆芽換我六兩半菜,不吃虧,“成交。”

沒換著茄子、只換了兩斤豆芽,此事激發出另一個靈感。老高第二天向物業和業主委員提議: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樓里的住戶在種菜時避免同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