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1 02:20: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春曉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春曉教案

篇1

1.純硝酸是無色油狀液體,開蓋時有煙霧,揮發性酸.

2.M.p.-42℃,b.p.83℃.密度:1.5g/cm3,與水任意比互溶.

3.常見硝酸a%=63%-69.2%c=14-16mol/L.呈棕色(分析原因)發煙硝酸.

化學性質:

1.強腐蝕性:能嚴重損傷金屬、橡膠和肌膚,因此不得用膠塞試劑瓶盛放硝酸.

2.不穩定性:光或熱

4HNO3=====4NO2+O2+2H2O

所以,硝酸要避光保存.

3.強酸性:在水溶液里完全電離,具有酸的通性.

4.強氧化性: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

與金屬反應:

[實驗]在兩支試管里分別盛有銅片,向兩支試管理再分別加入濃硝酸和稀硝酸.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Ag+2HNO3(濃)==AgNO3+NO2+H2O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硝酸能與除金、鉑、鈦等外的大多數金屬反應.

通常濃硝酸與金屬反應時生成NO2,稀硝酸(<6mol/L)則生成NO.

鈍化反應: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鐵、鋁、鉻(都可呈+3價金屬化合物)表面形成具有保護性的氧化膜而鈍化.而稀硝酸則與它們反應.

Fe+4HNO3(稀)==Fe(NO3)3+NO+2H2O

王水:1體積濃硝酸與3體積濃鹽酸的混合溶液.可溶解金、鉑.

Au+HNO3+4HCl==HauCl4+NO+2H2O

M+HNO3(12∽14mol/L)↗NO2為主.

M+HNO3(6∽8mol/L)↗NO為主

M+HNO3(約2mol/L)↗N2O為主,M較活潑.

M+HNO3(<2mol/L)↗NH4+為主(M活潑)

M+HNO3還可能有H2產生(M活潑)

與非金屬反應:濃硝酸;需要加熱.

C+4HNO3(濃)==CO2+4NO2+2H2O(實驗演示)

H2S+8HNO3(濃)==H2SO4+8NO2+4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冷)

SO2+2HNO3(濃)==H2SO4+2NO2

3SO2+2HNO3(稀)+2H2O==3H2SO4+2NO

H2S、SO2以及S2-、SO32-都不能與硝酸共存.

與有機物反應:生成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

1.硝酸的制法:

[設問]生成硝酸的措施有哪些?對比優缺點.(三種)

1.實驗室制法:微熱

NaNO3(s)+H2SO4(濃)==NaHSO4+HNO3

[討論]1.反應溫度

2.反應裝置:

3.收集裝置:

2.氨氧化法制硝酸:

4NH3+5O2====4NO+6H2O(氧化爐中)

2NO+O2==2NO2(冷卻器中)

3NO2+H2O=2HNO3+NO(吸收塔)

4NO2+O2+2H2O==4HNO3(吸收塔)

過程:(1)先將液氨蒸發,再將氨氣與過量空氣混合后通入裝有鉑、銠合金網的氧化爐中,在800℃左右氨很快被氧化為NO.該反應放熱可使鉑銠合金網(催化劑)保持赤熱狀態.

2.(2)由氧化爐里導出的NO和空氣混合氣在冷凝器中冷卻,NO與O2反應生成NO2.

(3)再將NO2與空氣的混合氣通入吸收塔.由塔頂噴淋水,水流在塔內填充物迂回流下.塔底導入的NO2和空氣的混合氣,它們在填充物上迂回向上.這樣氣流與液流相逆而行使接觸面增大,便于氣體吸收.

從塔底流出的硝酸含量僅達50%,不能直接用于軍工、染料等工業,必須將其制成98%以上的濃硝酸.濃縮的方法主要是將稀硝酸與濃硫酸或硝酸鎂混合后,在較低溫度下蒸餾而得到濃硝酸,濃硫酸或硝酸鎂在處理后再用.

尾氣處理:燒堿吸收氮的氧化物,使其轉化為有用的亞硝酸鹽(有毒)即”工業鹽”.

NO+NO2+2NaOH==2NaNO2+H2O

1.硝酸鹽:

特點:外觀美麗(由金屬離子決定);KNO3無色、Cu(NO3)2.6H2O寶石藍色.

水溶性好

有明顯的氧化性,穩定性不好.分解有氧氣.

[實驗]1.KNO3的熱分解:

2.硝酸銅的熱分解并檢驗氣體.

2KNO3==2KNO2+O2

2Cu(NO3)2==2CuO+4NO2+O2

篇2

《小學生春季安全與健康教育》觀后心得

鄧凱華

剛剛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廣東南方中電視臺二套TVS-2的《中小學生春季安全與健康教育》專題節目??赐炅酥v座后,使我對避震、火災、溺水、交通事故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讓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在學校地震時,應把堅硬的東西蓋住頭部,避免發生意外,堅硬的東西可以是書本、書包……或者躲在自己的桌底下,抱住頭部,聽老師的指揮來到操場或空曠地方等待地震沒后再回教室,注意空曠地方不能太靠近樓層,避免樓層倒下來,發生命危險。在家里火災時,應該不要慌張,保持沉著,用濕毛巾捂住嘴和鼻口,盡量沿著地上的安全線離開,要是要開門逃離就應該先摸一下門的把手,如果感覺熱就證明外面有火,就應該用濕毛巾塞住門縫,接著打110電話,一條紅布或一把電筒在窗外揮舞,讓下面的消防隊員上來救你。放學后,小孩沒有家長的帶領下,不能偷偷地去游泳,看見有人溺水了,應打110電話,不能盲目去救他人,避免在救他人途中自己發生意外,在救護人員還沒有到之前,可以拋繩子、木板……給他,讓他先自救。現在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了,我們一定要做到四不:不橫穿馬路,不跨欄桿,過馬路不能闖紅燈,不能邊走路邊看書,看,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的,我還學到了不少知識呢!

看完了《中小學生春季安全與健康教育》,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知道了原來我們的生活中這么危險,要防預就要做那么多的功夫呀!

篇3

一、慰問活動目的

構建和諧校園,關愛老教師。

二、參加慰問活動的領導及工作部門

慰問活動由學校牽頭,工會、校行政主要領導參與。

三、慰問對象

離退休教師。

四、慰問形式

離退休教師發給慰問品。

五、慰問費用預算

1、退休教師共5人,人均慰問品100元,共500元。

六、慰問時間安排:

七、相關要求和說明:

篇4

[關鍵詞] 尼松 腎絞痛 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9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2(b)-149-02

腎結石是中國南方多發病,可能與地理位置有關,往往以腎絞痛為首發癥狀,是急診門診常見病之一,且發病突然,疼痛難忍,坐立臥不安,以往治療的方法有多種,但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大或比較繁瑣。為尋找一種安全,療效快且不繁瑣的治療方法,我院急診門診在2009年1~12月應用肌注尼松注射液30 mg治療腎絞痛為主要手段,與肌注山莨菪堿10 mg+黃體酮20 mg及肌注哌替啶100 mg比較,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急診門診診治腎絞痛患者270例,男150例,女120例,平均年齡35歲。隨機分為3組,第1組為尼松組95例,其中,輸尿管結石55例,腎結石10例,腎結石并輸尿管結石30例;第2組為山莨菪堿+黃體酮組85例,其中,輸尿管結石50例,腎結石12例,腎結石并輸尿管結石23例,第3組為哌替啶組90例,其中,輸尿管結石52例,腎結石15例,腎結石并輸尿管結石23例。

1.2診斷方法

①有典型腎絞痛癥狀,其中,右腰痛100例,左腰痛120例,以腹痛為主有50例,②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和隱血陽性。③B超或腹平片確診,并排外其他腹部疾病。

1.3 治療方法

第1組為肌肉注射尼松30 mg,第2組肌肉注射山莨菪堿10 mg+黃體酮20 mg,第3組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觀察30~60 min。

1.4 療效評價標準

分別為顯效、有效和無效[1]。顯效:在肌肉注射藥物30 min后疼痛消失;有效:在肌肉注射藥物后30 min后疼痛減輕或60 min后基本消失;無效:有肌肉注射藥物后30 min無改善或60 min緩解不明顯,需要其他措施處理。

1.5 統計學處理

各組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尼松組的顯效率與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山莨菪堿+黃體酮組,有顯著差異性意義χ2=19.360(P0.05)。見表1。

表1 3組藥物治療腎絞痛的效果[n(%)]

與尼松組比較,*χ2=19.360,P0.05

3 討論

腎絞痛的發作主要由于結石等因素刺激輸尿管,引起輸尿管局部痙攣,尿流不完全梗阻,腎盂積水的急性形成,集合系統的壓力增高。集合系統的膨脹刺激輸尿管,繼而引起梗阻部位以上輸尿管痙攣,引起絞痛的發生,又進一步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抑制抗利尿激素釋放,進一步引起腎盂壓力增加,尿液引流障礙,甚至導致梗阻性無尿,這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前列腺素增多,也可直接使輸尿管平滑肌痙攣,引起絞痛。

黃體酮能使泌尿系統平滑肌普遍松弛,還通過競爭對抗醛固酮的作用而促進鈉、氯排出,產生利尿作用;山莨菪堿可興奮N2受體,阻滯M受體,能拮抗兒茶酚胺、組織胺、5-羥色胺,具有調節血管和平滑肌作用,使痙攣的血管,平滑肌擴張,同時具有鎮痛作用,兩者合用可加強輸尿管平滑肌松弛,有利于消除疼痛癥狀與結石的排出[2],但鎮痛效果一般,且有口干、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在本研究中其治療腎絞痛的效果明顯低于酮咯氨酸丁三醇(P

哌替啶為一常見的阿片類藥物,在臨床上做為鎮痛藥而經常使用,在本研究中,其鎮痛效果與30 mg酮咯氨酸丁三醇相當(P>0.05),但哌替啶具有引起呼吸驟停[3]、頭昏、低血壓及靜注引起靜脈炎[4]等副作用,且反復長期作用有成隱性,屬,使用時比較繁瑣。

酮咯氨酸丁三醇是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生物活性與其S-型有關,其止痛的同時,能松弛輸尿管平滑肌,解除輸尿管的痙攣,常規劑量無呼吸抑制和血壓降低,不需要監測呼吸和血壓,無惡心及嘔吐現象,無耐受性,不引起阿片類藥物的成隱,本實驗研究發現肌內注射30 mg尼松與哌替酮相當,與山莨菪堿相比,療效有統計學意義。有一部分患者療效欠佳,可能與尼松的劑量有關,這需進一步研究??傊?,酮咯氨酸丁三醇治療腎絞痛療效確切,無明顯副作用,可作為急診處理腎絞痛的一線用藥。

[參考文獻]

[1]劉加升,高峪,駱金宗,等.雙氯滅痛直腸給藥治療腎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2,23(1):52.

[2]楊興洪.山莨菪堿、黃體酮復合液聯合心痛定治療腎絞痛47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9):137.

[3]李小平.度冷丁引起呼吸驟停1例[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1,3(6):668.

[4]張霞,王培麗,王永珍.靜注度冷丁致靜脈炎1例[J].華北煤炭醫學齡前院學報,2004,6(5):621.

篇5

關鍵詞:厭氧消化 水 氨氮 濃度 乙醇發酵 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a)-0134-02

全球對石油儲備量的擔憂以及化石燃料過度消耗造成的環境問題使得開發一種可再生和環境友好型燃料迫在眉睫。生物質燃料就是其中一種化石燃料替代品(Zi et al.,2013)。而在目前,燃料乙醇是其中一種最重要的生物質燃料,主要可以用糖或淀粉原料發酵生產(Bai et al., 2008)。在淀粉質原料中,玉米由于其淀粉含量高、產量大等優點,無疑是一種很好的燃料乙醇生產原料,在美國和中國主要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黃宇彤 et al., 2002)。但是,在木薯乙醇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高COD、高固形物含量的酸性廢水(酒糟)(吳建華 et al., 2006),正在限制乙醇工業的發展。在國內的乙醇廠中,酒糟的處理工藝一般為“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好氧消化-深度處理-排放”。但是好氧消化和深度處理能耗大,而且還會產生大量剩余污泥需要額外處理,造成該工藝成本極高,降低了企業的效益(尹軍 et al., 2001)。

為了解決木薯乙醇酒糟處理面臨的問題,我們提出將厭氧消化出水回用于乙醇發酵過程配料,而不再經好氧消化處理。這樣既可降低能耗和水耗,同時可實現廢水的零排放。但是,厭氧消化出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可能會對乙醇發酵產生潛在的抑制作用。因此,有必要通過分析厭氧消化出水中潛在的抑制性物質來驗證厭氧消化出水作為乙醇發酵配料水的可行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菌種:安琪酵母。

玉米:購自南陽當地市場。

中溫厭氧消化出水:取自河南天冠企業集團厭氧消化罐。

酶制劑:液體耐高溫α-淀粉酶(20000 U/mL)、液體糖化酶(130000 U/mL),由無錫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其他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實驗方法

1.2.1 種子培養

種子培養基(g/L):葡萄糖20,酵母膏8.5,NH4Cl 1.3,MgSO4?7H2O 0.1,CaCl2 0.06,pH 6.8,0.08MPa 滅菌15min。

培養條件:30 ℃,200 r/min下培養18 h;

1.2.2 發酵培養基制備與發酵。

將玉米粉和配料水按1∶3(w/v)的比例混合,拌勻后用硫酸調節pH至6.0,以10 U/g木薯粉的量的耐高溫α-淀粉酶,于沸水浴中液化1 h;冷卻后調pH至5.0。添加去離子水以彌補液化過程損失的水分。分裝、滅菌(115 ℃,20 min)。冷卻后加入120 U/g木薯粉的糖化酶、10%種子液、氮源(氮源的量有實驗設計決定),于30℃恒溫培養箱中進行同步糖化厭氧發酵48 h。

1.3 分析方法

乙醇、總糖、甘油、乙酸、乳酸濃度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DionexUltiMate 3000,美國)測定,示差折光檢測器為日本Shodex RI-101,檢測柱為Bio-Rad HPX-87H離子交換柱,色譜條件:柱溫60 ℃,流動相5 mmol/L硫酸,流速0.6 mL/min,進樣量20μL。酵母數量用血球計數板測定。氨氮的測定采用標準方法。(APHA,1995)

2 結果與討論

2.1 厭氧消化出水對乙醇發酵的影響

為了分析厭氧消化出水對乙醇發酵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將中溫厭氧消化出水、自來水和氨溶液(添加與中溫厭氧消化出水相等濃度氨氮的自來水)分別作為配料水進行乙醇發酵,比較三種配料水發酵的效果,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自來水配料發酵與氨溶液配料發酵比較,后者的乙醇度要低于前者,說明在氨氮濃度為476 mg/L時,氨氮影響了乙醇發酵中酵母的代謝,使得乙醇產率降低。氨溶液配料發酵與厭氧消化出水比較,兩者乙醇度相當,說明厭氧消化出水中除了氨氮外,其他物質對乙醇發酵無影響。另外,還可看出,配料水中氨氮還會增加甘油的產量。上述實驗結果表明高濃度氨氮會降低乙醇產量,因此,需詳細研究氨氮對乙醇發酵的影響。

2.2 尿素對乙醇發酵的影響

在目前的乙醇生產過程,為加快酵母增殖和乙醇發酵速率,尿素被經常用來作為酵母生長的氮源,且尿素的添加量取決于酵母種類和原料類型。筆者研究了0~1100 mgl/L尿素濃度梯度對乙醇發酵的影響規律,結果發現尿素濃度為300 mg/L時,乙醇產量最大(見圖1)。如果按含氮量折算,300 mg/L的尿素相當于140 mg/L氨氮,這一結果和前面的最適濃度200 mg/L并不一致,這是因為酵母對尿素和氨氮的代謝途徑不同,因此簡單地從氮的濃度衡量兩者對乙醇發酵的影響。

2.3 中溫厭氧消化出水中氨氮對乙醇發酵的影響

采用空氣吹脫的方法制備氨氮濃度100~500 mg/L的厭氧消化出水進行配料發酵試驗,結果表明,在厭氧消化出水中氨氮濃度為300 mg/L時,乙醇發酵濃度最高。和圖2最適氨氮濃度200 mg/L的實驗結果比較,乙醇發酵對厭氧消化出水中的氨氮濃度需求提高了100 mg/L,這可能和厭氧消化出水中含有其他雜質有關。另一方面,相同濃度的乙醇產量,同樣也可在尿素濃度為300 mg/L的發酵中獲得。因此,當厭氧消化出水中的氨氮濃度為300 mg/L時,可以完全代替尿素作為發酵的氮源。而當厭氧消化出水中的氨氮濃度高于300 mg/L時,需要采取技術手段脫除多余部分氨氮。中溫厭氧出水回用,意味著可以節約300 mg/L的尿素,按照噸乙醇需要發酵液8m3計算,噸乙醇可節約2.4 kg,經濟效益顯著。

篇6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90例患者均經B超證實有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腎積水或輸尿管擴張,尿液檢查紅細胞每高倍鏡2個紅細胞以上或肉眼血尿,全部患者意識清楚,精神正常,能正確判斷和回答問題。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45例,男31例,女14例,平均(38.2±16.0)歲;對照組45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36.5±16.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和黃體酮20 mg;對照組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和山莨菪堿10 mg。兩組均同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補液1000 ml。采用VAS評分法[1]評估兩組治療后疼痛的程度,止痛持續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標準 完全緩解:治療后完全無痛VAS評分0~1分;部分緩解:疼痛較治療前明顯減輕,VAS評分2~4分;輕度緩解:疼痛較治療前減輕,但仍感明顯疼痛,VAS評分5~7分;無效:疼痛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減輕,VAS評分8~10分。

2.2 兩組治療后VAS評分結果見表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見表2。

3 討論

從表1中可看出觀察組止痛作用快,持續時間長,表2說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少于對照組。目前腎絞痛的治療手段以解痙鎮痛為主,杜冷丁聯合山莨菪堿是最為常用的藥物,由于杜冷丁可興奮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引起頭暈嘔吐,毒副作用大,鎮痛時間為2~4 h,在短時間內腎絞痛會反復發作,連續使用可能成癮,并且管理嚴格,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山莨菪堿對輸尿管擴張作用并不強,并可出現口干、心悸、腹脹、視物模糊、排尿困難等多種不良反應。黃體酮可抑制輸尿管平滑肌的腎上腺素能受體,使輸尿管平滑肌松弛,還可以抑制醛固酮分泌影響腎小管上皮細胞對鈉的重吸收,產生溶質性利尿[2],單用效果不佳,與酮咯酸氨丁三醇聯合治療腎絞痛療效滿意。酮咯酸氨丁三醇是第一個可供注射的非類固醇的解熱鎮痛藥[3],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止痛,并非作用于阿片受體或激發體內阿片肽的釋放,非常適合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療,具有起效迅速,持續時間長,不良反應少,作用強度與杜冷丁相似且不具有成癮性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張濤.控制疼痛需符合ICAHO標準.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9):418.

篇7

【關鍵詞】 吲噠帕胺緩釋片;左旋氨氯地平片;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大量研究證實,收縮壓(SBP)及脈壓(PP)的升高與心腦血管病之間存在獨立而極其顯著的相關性〔1〕,是腦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險性的重要預測因子。積極降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患者收縮壓與脈壓水平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發病率及病死率。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壓波動大、并發癥多等特殊性,合理選用降壓效果好、維持時間長且副作用小的降壓藥物顯得極為重要。本研究比較吲噠帕胺緩釋片與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老年ISH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旨在為臨床選藥、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老年ISH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齡(69.0±7.1)歲。ISH診斷參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修訂版)診斷標準:SBP≥140 mmHg,舒張壓(DBP)<90 mm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及合并心、腦、肝、腎重要器官損害的患者。2組研究對象在體重、年齡、性別、血壓水平、吸煙指數以及伴隨病癥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差異不顯著。

1.2 給藥方法

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100例研究對象分為吲噠帕胺緩釋片組(吲噠帕胺組) 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8.8±7.3)歲;左旋氨氯地平片組(左旋氨氯地平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68.1±7.6)歲。治療前均經安慰劑洗脫期2 w,然后吲噠帕胺組給予吲噠帕胺緩釋片(施維雅制藥有限公司)1.5 mg·次-1·d-1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組給予左旋氨氯地平片(吉林天風制藥有限公司) 2.5 mg·次-1·d-1,共8 w。

1.3 觀察指標

所有研究對象均每周隨訪一次,由專職醫生測量靜息時右側肱動脈血壓,取3次平均值,同時測量心率并觀察不良反應。檢測治療前、后24 h動態血壓 (MOBILOGRAPH),觀察24 h平均SBP、DBP及PP變化。檢測治療前后血糖、血脂、血肌酐(SCr)、血尿酸(UA)及血電解質(全自動生化分析儀,HITACHI 7170A)等生化指標。療效判定:①顯效:SBP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蛳陆?0 mmHg以上;②有效:SBP下降未達10 mmHg但降至正?;蛳陆?0~19 mmHg;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x±s表示,顯著性檢測用t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降壓效果及心率比較

兩組病例用藥8 w后無論是偶測血壓還是24 h平均血壓檢測均顯示SBP、DBP及PP均較服藥前顯著下降(P<0.01),但比較服藥8 w后兩組之間SBP、DBP、PP及心率指標差異不顯著(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降壓效果及心率比較(略)

2.2 降壓療效

服藥8 w后,吲噠帕胺組顯效28例(56%),有效13例(26%),無效9例(18%),總有效率82%,左旋氨氯地平組顯效30例(60%),有效12例(24%),無效8例(16%),總有效率84%。兩組總有效率差異不顯著(P>0.05)。

2.3 兩組生化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SCr、UA及鉀、鈉、氯各指標值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服藥8 w后吲噠帕胺組中血尿酸值輕微升高,血鉀輕微降低,見表2。表2 兩組血生化結果比較(略)

2.4 不良反應

吲噠帕胺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左旋氨氯地平組主要不適為頭昏(5%)、頭痛(3.5%)、面部潮紅(4.6%)、踝部水腫(5%),但均未因不適而退出治療。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結束后兩組偶測血壓及24 h動態SBP及PP水平較治療前均有顯著降低,兩組降壓效果相當。目前普遍認為,利尿劑能夠降低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生率、減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死亡率,因而被國內外高血壓防治指南所推薦。吲噠帕胺緩釋片(1.5 mg)是一種小劑量新型制劑,與吲噠帕胺普通制劑(2.5 mg)相比,其發生低鉀血癥、高尿酸血癥等不良反應明顯減少,但生物效能并沒有下降。研究顯示,該藥降壓谷峰比值高于50%,每天服用一次即可使降壓效能維持30 h,能顯著降低收縮壓〔2〕,因而更適用于老年人ISH。同時該藥亦具有逆轉左心室肥厚、減輕微量蛋白尿的作用〔3〕。文獻報道,在使用其他藥物降壓未達標時,加以吲噠帕胺緩釋片可使降壓達標〔4〕。因此,是治療老年ISH的理想藥物之一。

左旋氨氯地平是新型長效二氫吡啶類降壓藥,為氨氯地平的左旋同分異構體,因去除了右旋體,使副反應大大減少,而其鈣拮抗活性卻是右旋體的近1 000倍。其降壓作用谷峰比值高〔5〕,生物活性時間長,降壓時效可維持24 h,為同類藥中半衰期最長和生物利用度最高的降壓藥。它通過阻滯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鈣離子經細胞膜鈣離子通道進人細胞內,直接舒張血管平滑肌而發揮抗高血壓作用。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應激、抗動脈粥樣硬化及保護內皮細胞等效應。左旋氨氯地平片可高選擇性擴張冠狀動脈、腎動脈及腦動脈,對代謝影響中性,因而特別適合于伴有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老年ISH患者。

本研究對兩組血脂、血糖、尿酸、電解質等血生化指標及心率變化進行比較未發現顯著差異,說明兩藥對代謝及交感活性影響小。但從降壓效果看,單用兩組藥物降壓達標率仍然有限,提示降壓達標仍需要聯合用藥。

綜上所述,吲噠帕胺緩釋片及左旋氨氯地平片降低老年人收縮壓及脈壓臨床效果顯著,降壓效果相近,維持時間長、耐受性及依從性良好。二者均可以作為老年ISH患者的基本用藥長期選用。

參考文獻

1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289(19):256072.

2 London GM.Efficacy of indapamide 1.5 mg,sustained release,in the lowering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J〕.J Hum Hypertens,2004;18(Suppl 2):S9S14.

3 Puig JG,Marre M,Kokot F,et al.Efficacy of indapamide SR compared with enalapril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Am J Hypertens,2007;20(1):907.

篇8

是與其它課程相結合的跨領域的學習, 是應用生活、培養創新能力的活動。教師有機利用校內外的語文教育內容的來源,組織語文實踐活動,創設語文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觀察、感悟和積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性發展。

一、 語文課堂綜合性活動的特點

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和語文應用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開放,整個教學過程不能只是為了落實老師的教案,更不能以老師的思維活動來代替學生的學習過程。課堂是學生的學習場所,只有讓他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才能保證教學效果,才能有利于他們形成綜合性學習能力。語文課堂綜合性活動的教學充分體現以下“四性”。

趣味性:綜合活動設計以學生的興趣與需要為主要依據,活動本身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合性:綜合活動課涉及多種知識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實踐性:注重與生活的聯系,通過知識技能的運用,在做中學,學中做,不斷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自主性:綜合活動目標、內容及形式的確定,符合學生的意愿,活動過程主要由學生組織,教師扮演顧問和協 助者的角色。

二、語文課堂中的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類型

(一)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綜合實踐活動

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涅斯的名言“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

等”,從另一側面證明了語文學科課程資源的可開發性和可利用性,這也是一條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

如教學第四冊《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結合課文開展“讓我們與青蛙交朋友”的綜合實踐活動,采用“知識競賽”、“圖片展示”、“唱歌詩朗誦”、“義務宣傳員”等形式,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地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對課文內容再度創作的綜合實踐活動

在現代人的能力體系中,綜合實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綜合實踐活

動能力中,發現、創新能力,則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為學生的綜合實踐提高質量和開拓空間帶來更為有利的條件。

如學習《狐貍和烏鴉》這篇童話故事時,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帶創造性的新思考,開展“課文新創作”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時,教師熱情地鼓勵:大家根據課文的內容,小組合作,能不能把故事情節表演出來?如果能把狐貍和烏鴉當時的心里想法也說出來,那就更棒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積極性很高,在學的帶領下,大家很快進行分工,進入表演……

這種綜合實踐活動大大調動學生的生命力和思維潛力,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欲有很大的鼓舞性。

(三)對教材內容整合、研究的綜合實踐活動

在小學語文各冊課本中有許多主題近似的課文,到了一定的階段,根據

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將這些課文前后聯系起來,在整合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專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是很有價值的策略。

如《鐵棒磨成針》、《數星星的孩子》、《蘋果落地》、《小時候的故事》、《分橘子》等,這些都是中外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他們為什么會成為名人?小時候的事情與長大后成為名人有什么關系呢?為此我們開展“我與名人手拉手”的綜合實踐活動:收集故事、了解生活、積累圖象資料、背誦詩歌……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將靜態的接受學習改為動態的綜合研究。

(四)對課文延伸、拓展的綜合實踐活動

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綜合實踐的廣闊空間。它雖然

立足于文本,但又從根本上超越了文本。教材所表現的生活雖然很精彩,表現形式也會很精湛,但對學生來說,畢竟是彼時、彼地。如果能借助于教材的延伸拓展,就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

比如學習古詩《春曉》時,讓學生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畫畫春天大自然的美景,唱唱贊美春天的歌……

(五)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綜合實踐活動。

生活是語文應用的田地,鮮活的語言總是與鮮活的生活同構共建。在應

用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求學生運用多元智能去解決,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實踐體驗的時機得到成熟。

篇9

一、為學生提供心靈體驗的空間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把自己的體驗強加給學生,課堂上要求學生亦步亦趨,“配合”自己詳盡而死板的教案。在這樣的課堂上,聽不到學生的“心聲”。

學生是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發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寬松愉悅的心靈體驗的情境、氛圍;要給足時間,保證學生有參與課堂學習、自主發展的時空;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為學生的智慧火花的迸發提供催化劑。

在語文的閱讀活動中,要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自由的、主動的探究心態,要多著眼于構建活動,引導探索發現。下面以《荷花》這一課的教學為例。

師:作者為什么用“冒”字呢?再讀讀課文,告訴我們怎樣長才叫“冒”?

生1:等不及了,急著想向外透出來。

生2:因為荷花太美了,她急于想展示自己;面帶笑容驕傲地鉆出來,所以叫“冒”。

教師不只局限于“告訴”,而是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去體會,讓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閱讀原文上,進行不同層次的讀,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臺階式推進,完成全程閱讀。這樣,學生把知識變為自己的“學識”,把“他見”變為“主見”,把別人的結論變為自己的“思想”。

二、讓學生選擇心靈體驗的方式

學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的學生讀得較快,有的學生讀得較慢,有的學生速度適中,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讀法,但都能讀得入神入情。閱讀活動就是如此。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閱讀有讀、說、畫、背、唱、演等多種活動的參與,即使是讀,也有朗讀、默讀、跳讀、掃讀、略讀、瀏覽等多種方式。作為教師不應以統一的方式去要求學生,只要他們真正地與文字進行交流就應支持他們。

如教《秦兵馬俑》一課時,在讓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類型眾多、形象鮮明部分,并要求:讀了這一段,你的眼前浮現出什么樣的兵馬俑形象?想畫的就畫一畫……一會兒工夫,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上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他們富有創意的圖畫中,我已經欣喜地看到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了。

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悅的交流氛圍,引導學生體驗、理解,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交流。

三、讓學生表達心靈的獨特感受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多元感悟,獨特體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獨特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從而給學生建立一個平等的對話平臺。教學《孔子游春》一課,我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

師:同學們,“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是孔子的理解,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你覺得水還像什么?(每個小組的學生討論得很熱烈)

生1:水能沖垮大堤,它發怒時好像惡魔。

生2:水有剛強的一面,它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生3:水溫柔的時候,好像懷抱嬰兒的母親。

……

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去理解文本,發展思維。我們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他們在平等、民主、寬松的氛圍中領會文本,表達獨特的體驗。

四、讓學生體會心靈的真知灼見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要求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甚至批判的勇氣,并對學生的質疑、批判有一個積極而合理的評價。筆者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時是這樣提出問題的:

師:面對洪教頭一次次的無禮和傲慢,林沖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1:毫不客氣地打敗他。

生2:好好開導他。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再討論。你支持那種做法,為什么?

生1:林沖的做法!

生2:我不贊成林沖的做法。他處處忍受,總是為別人著想,林沖就是被活活被氣死的。該發泄的時候要發泄,不然對身體不利……

允許質疑,鼓勵批判,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的對話,要圍繞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的對話而展開,加上教師與作者、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構建多元的主體之間的對話網絡,讓閱讀成為人與人之間對話與交流的平臺。

篇10

關鍵詞:高校;學風建設;評價;對策

中圖分類號:G24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2-2485(2012)06-003-3

所謂學風,簡言之就是學習風氣,是學習者學習理念、心態、思想和行為的集中體現,也是學習者幾代人磨煉打造而積淀的無形文化資產,表現為集體或個人的學習風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傳承性、感染性及擴散性。具體而言,學風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校風,校風是一個學校的大環境體現出來的學習風氣;二是課堂紀律,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逃課現象;三是宿舍,宿舍中的每個成員的言行在無形中都會影響到他人的情緒和思想;四是學生的主體行為,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其行為容易受到社會思潮的影響。本文結合筆者近年來在所在學院推行的學風建設的實踐和困惑,對進一步改進高校學風建設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1 高校學風建設現狀分析

1.1 學習態度不端正、急功近利

現在在校的大學生多是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從中小學到大學一心讀書,衣食住行多為父母安排,進入高等學校后,面臨新環境,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差,顯得力不從心。對高校新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不適應,即從中學被動式的學習轉變為高校自由、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很不適應。有的學生受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不能夠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也有一些學生雖然也在學習,但是過于急功近利,缺乏腳踏實地的刻苦精神,忽視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一味地追求社會上出現的各類通行證件等。

1.2 學習目標不明確、動機不強

據葛春曉的調查顯示,近 45%的大學生上大

學之后學習缺乏動力與熱情,一直處于被動狀態。

能夠天天在課后主動學習的學生只有25%左右,平時很少看書,考試前臨陣磨槍的占 30%,純粹沒上過自習的占 3.3%,大學生經常逃課的占 12%,偶爾逃課的占 58%,從不逃課的只占 30%。 說明許多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缺乏明確的目標,沒有強有力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如,一些學生缺乏遠大理想,只求大學畢業后有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個溫馨的家庭,因此,他們熱衷社會活動,以找到某種可靠的社會關系或工作單位;或熱衷打工賺錢,改善生活;或交友戀愛,謀劃將來小家庭。

1.3 學習紀律松懈、缺乏自律

由于缺少約束和自覺性,高校學生學習處于一種失控狀態,嚴重地影響和破壞了校園學習風氣,有的甚至對學風建設具有極大的腐蝕性。如,極少數學生,家中長輩有錢或有勢,對學習采取無所謂的態度,不上課、不讀書、閑逛玩耍,談情說愛,作業考試找,補考留級時,通過關系或金錢擺平,混到畢業照樣有工作;部分學生過分強調自我意識和個人愛好,對自己要求不嚴,逃課、曠課、上課遲到、早退已是家常便飯;考風差,作弊現象屢禁不止。

2 高校學風建設實踐及效果評價

針對高校學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所在的公共管理學院從2009年以來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采取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學風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做法如下。

2.1 正激勵方面

主要通過制度規范、樹立學風建設先進典型等方式引導、激勵班主任和學生積極開展學風建設。

2.1.1 出臺制度,規范學風建設的路徑和目標。

在國家、學校獎學金評比的基礎上,我們結合實際,自2009年以來,先后出臺了《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學術講座與科研實踐管理辦法》、《公共管理學院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創新活動獎勵辦法》、《公共管理學院班主任量化考核評比辦法》、《公共管理學院學風建設先進宿舍評比辦法》、《公共管理學院教師指導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獎勵辦法》等制度,明確了在學習方面,學院鼓勵什么,限制什么,使師生在學風建設方面都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如在對班主任量化考核中,把班級學風建設的好壞與班主任業績得分掛鉤,同時鼓勵各班申報班級學風建設特色獎,促進了班級學風建設。

2.1.2 評比先進、樹立典型,營造爭創優良學風氛圍。

由于學生課余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宿舍中度過的,宿舍成員的言行會互相影響,通常情況,一個宿舍中多數同學喜歡學習,整個宿舍的學習風氣就好,反之亦然。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制定了《公共管理學院學風建設先進宿舍評比辦法》,每學期都開展學風建設先進宿舍評比,對宿舍中成員的學習情況、獲獎情況、參加社會活動的情況、考證過級情況等方面都進行量化打分,對曠課、違紀等進行扣分,年級得分排名前10%的宿舍授予學風建設流動紅旗,連續兩次獲得流動紅旗的宿舍授予學風建設先進宿舍稱號。從而在宿舍內營造了一種爭創優良學風氛圍。另外,學院還在學生黨員中開展了學習之星黨員評比,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

2.2 負激勵方面

主要通過成立學風建設督查組和學風問題一票否決制等措施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2.2.1強化督查、定期通報。

在學院學生會設立紀檢部,專門負責抽查監督各班學生考勤,抽查結果在每周末的班主任例會上進行通報,促使班主任加強班級考勤管理。對曠課達到一定程度的,按規定進行處理,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學生曠課現象的發生。

2.2.2 學風問題一票否決。

學院規定,凡是有曠課、違紀、考試作弊、課程不及格等情況的學生,在評先評優、入黨推優時實行一票否決。從而促進了學風的好轉。

2.3 效果評價

通過持續開展學風建設,學院的學風有了明顯好轉。學生參加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人數大幅增加,并在校賽、省賽和國家級比賽中都取得了較好成績;學生考研錄取率、英語四六級通過率連年上升;近三年來,每年都有班級被評為省級先進班集體;等等。學風建設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2.3.1上述正負激勵措施都是外在約束力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作為學風建設主體的內在主動性問題。

2.3.2 各個學院都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學風建設活動,但從全校范圍來看,沒有統籌協調,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標準,學風建設活動往往各自為政,不能形成合力,導致一些學風建設的成效在不同學院學生們的相互對比中被消解、甚至失效。

2.3.3 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和教學內容對學風建設的影響極大,有的課程學生極少逃課,有的課程學生到課率極低,這種學生“用腳投票”的方式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是單純的學風建設所不能解決的。

3 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在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的背景下,加強學風建設已經成為當前高校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加強學風建設必須回到教育的本質和高校的根本任務上來,就是要按照國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發展,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以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采取有效對策,使學風建設落到實處。

3.1強化制度建設,為學風建設提供長期性、根本性保障

制度建設是強化學風建設的根本保證,建立加強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對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如,完善學生學業評價制度,即對學生學業進行評價時,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各門課程的考試(核)應加強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采用平時測驗、大作業、課程論文(綜述)、基于問題(項目)學習等多種評價形式,并作為平時成績納入課程總成績,逐步加大形成性評價在總體評價中的比例;嘗試建立學位分級制度,即借鑒香港高校的做法,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的情況,授予相應等級的學位證書,學習成績優異的授予一級甲等榮譽學士學位,良好的授予一級乙等榮譽學士學位,中等的授予二級甲等榮譽學士學位,以此類推,以促使學生必須主動學習、努力學習才能獲得高等級的學位證書;實行學生成長記錄評價制度,即從學生入學時開始學生成長記錄,記錄學生行為表現,只記事實,不做分析,不做結論,學生畢業時,做出公正公開評價并得到本人認同,記入本人檔案,作為大學學習時的客觀記錄。

3.2 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

大學的學習包括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兩個重要方面。課堂學習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但同時也應看到大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相對有限的課堂來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可以說是無限的。由于自主學習的內容來源廣泛,形式多樣,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防止學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目前高等教育實施的專業教育、班級授課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響了學生其他興趣、愛好和特長的發揮,堅持“以學生為本”,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和自由發展的空間,才能引導學生多渠道成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一般可以在創設寬松、靈活、彈性的學習空間的前提下,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發掘學生自我教育的潛力。

3.3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教育管理者的作用

輔導員是學風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他們對學生的學習風氣起到直接的引導作用。輔導員在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中,都與學生直接接觸,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對不良學風能夠及時發現,并加以干預、督促、教育和管理。因此,高校應嚴格按照中央相關文件精神配好專職輔導員,并制定相應的政策保護輔導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保證學風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3.4 繼續深化教學改革,以教風帶學風

只有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通過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建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電子教案評比、多媒體教學課件評比等教學活動,大力倡導向課堂要質量要效益,促進教師研究教學規律、研究教材、更新教學內容,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才能改變學生“用腳投票”的評價方式,真正保證學生課堂學習中“教”與“學”的質量都能得到切實提高,并倡導每一位教師做到為人師表,在潛移默化地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學風建設,充分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3.5 提高宿舍文化建設推動學風建設

學生在大學階段,除了學習相應的知識外,更多的是學習人際交往,宿舍就成為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這就使得學生宿舍的功能呈現多元化趨勢。打造優良宿舍文化成為促進學風建設的重要載體,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示范作用。在宿舍這個特定場所中,成員之間相互學習、討論與交流,一方面可以激發其創造力,擴充其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宿舍成員而言,成績較好的成員具有標桿作用。二是導向作用。宿舍的整體學習氛圍可引導其成員的學習行為。據筆者調查,宿舍的整體學習氛圍與其成員的學習成績有較強的相關性。三是激勵作用。通過開展爭創“文明宿舍”、“學風建設先進宿舍”等積極向上的促進優良舍風形成的宿舍文化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高校學風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3.6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精神生活,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校園文化是學風的重要載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核心層面,要對學校的辦學理念、校風校訓、學校精神等進行梳理,讓師生真正認同并內化為自身的行動。如可以在學生中開展學校精神大討論、開展演講、征文等比賽活動,增強他們對學校精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二是中間層面,要通過學校代表人物的宣傳和制度文化建設,形成學校師生的行為規范。如積極支持、指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習競賽、科學競賽等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素質、鍛煉學生的能力,營造學術氛圍,增加校園文化的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學者開展學術報告和講座,在師生中廣泛進行學術交流,向學生傳授各學科的最新信息,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三是層面,要將核心層面和中間層面的內容物質化,形成校園人文景觀建設,通過建筑、雕像、園林等實物打造文化校園品牌,培養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1 吉廣華.高校學風建設問題探討和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策略,2011(2).

2 徐穎,宋 媛.高校學風建設多層次實踐與思考[J].社科縱橫,2011(4).

3 郭興榮,鄧雪華,彭成清.淺議學生工作在高校學風建設體系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1(23).

4 楊道武.關于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及對策的新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1(6).

5 明哲.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