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游戲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8 10:30: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指游戲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膽堿能激動劑 谷氨酸 小神經膠質細胞 細胞增殖
0引言
谷氨酸的興奮毒性是急性神經損傷(包括外傷性腦病、中風及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等神經退變性疾?。┑闹匾虏∫蛩兀?],興奮毒的關鍵是谷氨酸受體的過度激活,然而,因為阻斷神經元的谷氨酸受體仍然能發生興奮毒作用,可能有非神經元類細胞間接參與谷氨酸的興奮毒過程[2]. 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炎癥,在阿耳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腦中風等進行性神經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谷氨酸能有效刺激小膠質細胞發生炎性增殖[3]. 迷走神經系統通過a7N型乙酰膽堿受體抑制巨噬細胞介導的系統炎癥反應,稱之為“膽堿抗炎通路”[4]. 小膠質細胞膜上表達a7N型乙酰膽堿受體,尼古丁可通過此受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分泌炎性介質[5-6],在胚胎發育過程的來源上腦組織內的小膠質細胞與外周巨噬細胞是一致的. 我們探索尼古丁及卡巴膽堿是否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活化增殖.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Nicotine(Sigma), Carbachol(Sigma), Glutamate(Sigma), DMEM (GIBCO), Fetal Bovine Serum (HYCLONE),MTT Solution (sigma), DMSO (sigma). BV2小膠質細胞系購自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細胞中心. 超凈工作臺(蘇凈安泰),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Olympus TH4200), CO2培養箱 (美國Forma 3111),離心機(上海802B),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us IX700),酶標儀(美國Biotek).
1.2方法小膠質細胞系傳代后,按2.5×105個細胞/cm2密度種植在96孔板,培養第2天,小膠質細胞適應條件后,觀察細胞生長良好的細胞開始加藥,加谷氨酸500 μmol/L,30 min后加入不同濃度尼古丁或卡巴膽堿,24 h后檢測不同劑量尼古丁或卡巴膽堿對谷氨酸誘導小膠質細胞增殖情況的影響. MTT法檢測細胞活性. 噻唑藍(MTT)可被哺乳動物活細胞線粒體中的脫氫酶還原成藍色甲眃顆粒(formazan),且甲眃生成量與活細胞數量及細胞活化狀態呈線性關系. 檢測前在培養液中加入MTT使之終濃度為500 μmol/L,置于CO2孵箱內,3 h后,去除培養液,加入DMSO震蕩均勻,室溫10 min左右,酶標儀測定570 nm波長的A值. 以正常對照組培養物A值作為100%,處理組培養物A值占對照組A值的比值反映細胞存活情況.
統計學處理: 各組數據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實驗數據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在確定方差齊性(P>0.05)后,各組間比較采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及LSD法,如果方差不齊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 P
2結果
2.1尼古丁減少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96孔細胞培養板培養的小膠質系(BV2)細胞,加入谷氨酸500 μmol/L和不同濃度尼古丁24 h進行MTT檢測,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小膠質細胞數目在谷氨酸刺激下顯著增多,為對照組的(247±36)%,小膠質細胞數目隨著尼古丁劑量的增大而減少,尼古丁濃度10 nmol/L時,開始出現顯著效應,至10 μmol/L時,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至100 μmol/L時,數目減少基本平穩(圖1,2).
2.2卡巴膽堿減少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96孔細胞培養板培養的小膠質系細胞,加入谷氨酸500 μmol/L和不同濃度卡巴膽堿24 h進行MTT檢測,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小膠質細胞數目在谷氨酸刺激下增多,為對照組的(236±32)%,小膠質細胞數目隨著卡巴膽堿劑量的增大而減少,卡巴膽堿濃度10 nmol/L時,開始出現顯著效應,至10 μmol/L時,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至100 μmol/L時,數目減少基本平穩 (圖3).
3討論
本實驗結果提示尼古丁或卡巴膽堿顯著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 谷氨酸可以有效刺激小膠質細胞增殖,其刺激程度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一致[3],尼古丁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小膠質細胞增多,并存在劑量依賴效應,10 μmol/L濃度為最為顯效.
炎癥和興奮毒(尤其在神經元損傷或死亡時釋放的谷氨酸興奮毒)是腦損傷及腦病包括中風和阿耳茨海默病等的兩個主要特征[7-8]. 在哺乳動物和人,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聚集在損傷的腦區周圍[9]. 增殖和抑制凋亡是維持小膠質細胞正常功能所需要的. 盡管小膠質細胞有神經保護作用,但也有很多證據提示在神經系統疾病中,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起到負面的破壞效應[10]. 在病理狀態下,比如自身免疫和過度炎癥反應時,抑制小膠質細胞的增殖功能將是有益的.
轉貼于 在內毒素血癥和休克動物模型中,副交感傳出神經系統通過釋放乙酰膽堿可以減輕巨噬細胞介導的系統炎癥反應,在內毒素血癥可以顯著減少組織巨噬細胞生成腫瘤壞死因子,降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的水平,阻止低血壓的發展[11]. 腦組織內的小膠質細胞在發育過程的胚胎來源上與外周巨噬細胞是一致的. 有研究者發現,在小膠質細胞上存在有功能的α7n型乙酰膽堿受體,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可以調節小膠質細胞分泌一些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5]和環氧化酶2、前列腺素E2等[6]. 本實驗結果顯示尼古丁或卡巴膽堿顯著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具有劑量依賴性. 為中樞炎癥參與腦中風及神經退變性疾病等腦病的臨床藥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治療靶點.
【參考文獻】
[1] Smith T, Groom A, Zhu B, et 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meliorated by AMPA antagonists[J]. Nat Med, 2000, 6:62-66. [2] DeGraba TJ, Pettigrew LC. Why do neuroprotective drugs work in animals but not humans[J]? Neurol Clin, 2000,18:475-493.
[3] Tikka T, Fiebich BL, Goldsteins G, et al. Minocycline, a Tetracycline Derivative, Is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Excitotoxicity by Inhibiting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icroglia[J]. J Neurosci, 2001, 21(8):2580-2588.
[4] Wang H, Yu M, Ochani M, et 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7 subunit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inflammation[J]. Nature, 2003, 421:384-388.
[5]Shytle RD, Mori T, Townsend K, et al. Cholinergic modula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by a7 nicotinic receptors[J]. J Neurochem, 2004, 89, 337-343.
[6] Simone RD, AjmoneCat MA, Carnevale D, et al. Activation of 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y nicotine selectively upregulates cyclooxygenase2 and prostaglandin E2 in rat microglial cultures[J]. J Neuroinflamm, 2005, 25;2(1):4.
[7] Smith T, Groom A, Zhu B, et 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meliorated by AMPA antagonists[J]. Nat Med, 2000, 6:62-66.
[8] Block ML, Hong JS. Microglia and inflammationmediated neurodegeneration: Multiple triggers with a common mechanism [J]. Progress Neurobiol, 2005, 76:77-98.
[9]Gerhard A, Schwarz J, Myers R, et al. Evolu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A [11C](R)PK11195 PET study[J]. Neuroimage, 2005, 24:591-595.
篇2
Lesson29教案示例
課題:Unit5Lesson29
重點:句子:Where’shishomer?
詞匯:ill,see.
難點:教師對新句的導入和學生對整體對話內容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A.Tonguetwister:全班齊說第28課興趣活動中的繞口令。
B.快速回答:教師借助自己講桌或學生課桌上的實物或圖片,在學生座位空檔中走動,邊說邊向自己面前的學生提問,要求學生較快地給以回答。提的問題如:
Isthismy/yourpen?Isitblack?IsitanEnglishpen?IsitaJapanesepen?IsitaChinesepen?Whereisyour/mypen?Itisoverthere?Whatcolourisit?等,可以提問前幾課所學過的內容。
2.復習第28課的會話,可以師生會話地可以做兩人小組活動,同桌兩人問答。
二、介紹新語言項目與教學方法
1.句型教學
課前準備工作:師生準備一些文具實物。
本課四會掌握的句型有Whereishishome?教學方法建議如下:
A.實物問答:教師可以手指實物說:Thisismypen.That’syourpen.Where’shispen?使同學懂得Where’shis…?的意思和句子的音調。并在此基礎上,教師借助實物連續問答:教師Where’shispen?學生:Itsonthedesk。教師:It’snearthebook.教師:Whereshispencil?學生:It’sinthepencil-box。教師:Itsneartheruler.然后轉題,教師:Where’shishome?自答:Itsneartheschool.It’snotfar.教學本課句型,同時為會話教學鋪路。
B.問答練習:重點練習問題Whereishishome?可以做小組問答,也可以做連鎖練習。
學生A問B,B答后再問C,C答后再問D,以此類推。
C.替換練尋:做Letspractise一項中的替換練習。方法同前一課。
D.書寫句子的方法和步驟同前。
2.詞匯教學
課前準備工作:一男學生生病在家臥床休息的圖片一張。
本課四會掌握的單詞有ill和see,教學方法建議如下:
A.看圖學詞:教師手持男學生生病在家臥床休息的圖片問學生:Whosthatinthepicture?學生可以任意回答姓名。教師:Isheatschoo1?學生:No。Hesathome。教師:Yes.Heisill.He’sathome.Letsgoandseehim.教師借助圖片和自己的動作講解ill和see的詞義。并帶讀幾遍,同時給學生糾音。使學生掌握這兩個單詞的發音和詞義以及在句子中的讀法。
B.拼讀與書寫單詞,方法與步驟同前
3.會話教學
A.聽會話錄音:看圖聽錄音,即看著書中會話的圖畫,聽錄音。方法同前。
B.師生會話??梢越處焼?,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學生集體問,教師回答。
C.Pairwork.同桌兩人會話練習。
D.表演會話:找兩名同學到講臺上表演會話。
三、興趣活動
拼拼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句子,如:Whereishishome?學生同桌兩人用字母卡片
的大寫字母試拼單詞和完成句子。邊手拼邊拼讀。
四、課堂練習與家庭作業
1.聽音寫字母
錄音內容:
boxfoxseebee,bagbat
bikelikeclassglasshownow
cakelakepigbigboytoy
boatgoatparkdarkmayway
根據錄音順序,寫出相應單詞中所缺的句子。
2.讀和寫
朗讀并抄寫本課課堂練習中的單詞和句子。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已學的句型Whereis...?讓學生自發的問問題。然后,教師再詢問學生的家庭住址Whereisyourhome?自然過渡到Whereishishome?新句。再進行單獨的詞匯、句型操練。最后做一做拼拼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句子,如:Whereishishome?學生同桌兩人用字母卡片的大寫字母試拼單詞和完成句子。
情景會話的探究活動
形式:小組活動
目的: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并在一定情景中會用26課的語言項目
篇3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和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教師成長模式,這其中“注重教師自身的反思性發展是其鮮明的特色,并由于其獨特優勢而倍受推崇?!币虼朔此家庾R和反思能力是教師職業成熟的重要標準。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
一、教學前反思:
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在進行七年級合并同類項的教學時,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步是出示一幅圖片,圖片上有蘋果、梨、文具盒、鋼筆、貓、狗等,讓學生分類,并說理由;第二步是拿出六張卡片8n -7m2n 2 m2n 6xy 5n -3xy 讓學生將他們分類。上課前,我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可能有的反應做了充分的反思,對自己的教案提出了兩個疑問:①我所設定的事物和式子是否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②由于我所給的式子是提前設計好的,而平時學生見到的式子比較多,是否內化了同類項的概念,給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人為理想化?帶著這兩個疑問,我對這兩個環節做了調整。
第一個環節我設計成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事物,將其分好類,并向組里和全班介紹把它們分成同類的理由。這種形式能創造性地將生活中的分類思想自然而然的引導到數學中來,給學生提供了開際的機會,使學生對分類思想有了充分的認識。
第二個環節我不再限定,而讓學生隨意的列舉平時所見的式子,自己把它們先分類,并說出分類的理由,再全組討論,通報全班,由大家共同評議,最后形成共識,得到同類項的概念。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是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他們。教學實踐表明,經過課前反思后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教學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如在交流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中的“24”點游戲時,我發現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發現的成果,學習興致很高,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如果就這樣把游戲結束,學生勢必會留下一些遺憾,此時我想到坡的《百鳥歸巢圖》上一首詩:“歸來一只復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名?!蔽异`機一動,迅速地調整了教案,放棄了用練習來鞏固混合運算的教學設計。我就問學生:“這首詩既然是題“百鳥圖”,全詩卻不見“百”字的蹤跡,你能動動腦筋,怎樣把詩中的數字加上運算符號,使其出現一百呢?”由于學生的積極性與興奮點仍然在“24”點游戲上,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紛紛低頭數數或思考,不一會,就有學生說詩中蘊含有1、1、3、4、5、6、7、8這幾個數字,接著就有學生給出了答案:1+1+3×4+5×6+7×8=100。學生們有的邊向我報數邊用手指不停地比劃,有的干脆站起來說??吹剿械耐瑢W都在積極主動地參與,我感覺這節課非常成功。
三、教學后反思:
篇4
關鍵詞:小班美術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探索、發現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31-01
小班剛入園的孩子又哭又鬧,他們對美術活動感興趣嗎?怎樣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游戲時進行美術活動,還要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呢?……我接過以前的美術教案后,一直在思考。游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的美術活動也是一種游戲。我面對的是一批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該怎樣入手呢?選擇哪些內容比較合適呢?在我教小班美術的這幾學年里,我一邊實踐,一邊不斷反思,究竟怎樣才算“面向全體幼兒,以幼兒發展為本”?
一、充分的準備是美術教學的有效保障
1、進行有關知識準備,提高美術方面的能力
為了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小班幼兒在我滿滿的一桶水里取到一杯水,我利用節假日學習了《兒童繪畫成功施教策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早期教育》(美術版)等有關書籍,特別仔細閱讀了小班美術教學的有關內容,從中汲取營養,提高認識。通過學習,我在小班的這一年美術教學中底氣十足。如:在小班開展第一次繪畫活動《顏色妙妙妙》時,孩子剛入園不久,哭鬧聲還此起彼伏。我利用幼兒好奇心、求知欲比較強的特點,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一盒油畫棒,我問幼兒:“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通過提問引出這是“奇妙的小畫筆”,并告訴幼兒:老師用它想畫什么就能畫出什么。我邊講邊順手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上的畫紙上畫著,我一連畫了幾樣物品,活動室里不知什么時候沒有了哭聲,一個個寶寶睜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畫……通過這次繪畫活動,我發現幼兒很喜歡畫畫,有的喜歡邊畫邊講,有的則相反。
2、慎重選擇教學內容
閱讀完以前的小班美術教案,我發現這些教案確實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但我覺得內容的選擇上有點偏,很多活動都是圍繞“色”開展的,有的涂色,有的用色,有的玩色……這些活動對于處在涂鴉期、象征期的孩子來說能激發和保持興趣嗎?能很好地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嗎?我又該換掉哪些內容呢?從閱讀過的書籍中,我很快找到了了答案:愛涂畫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喜歡的活動,孩子們常常會在美術活動中表達內心的心情和對美術的感受?!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薄皢握{的涂色練習和臨摹活動都不是孩子所喜歡的”……有了理論支持,在選擇教學內容上,我顯得理直氣壯了許多,我決定選擇各種類型的美術形式穿插安排:繪畫、涂色、手工、泥工、拓印、手指點畫、噴刷畫等,其中繪畫的次數比其他形式安排得略多。通過這一學年的實踐,我發現我沒有錯,我班的孩子美術興趣越來越高,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做到了“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
3、反復推敲教學目標
教育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指引教學活動的方向,也是最后要達到的要求,是檢驗活動是否有效的依據,它制約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因此,活動目標必須制定得明晰合理,并具有整體性和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我選擇小班美術教學內容前,學習了有關書籍,并考慮到自己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小班孩子,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制定出符合我班現狀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過程的精心開展是美術教學成功的關鍵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繪畫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游戲和審美自由之間的關系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于游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游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通過游戲來展現其潛在的精神。
2、多媒體的合理運用
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是創造性思維和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為了開闊他們的眼界,增長見識,我常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欣賞中外名家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
3、技能的傳授有必要
小班孩子雖然有繪畫興趣和熱情,可是他們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少,他們如果再缺少繪畫技能的話,就會無從下手。事實就是這樣的,在我沒有傳授繪畫技能前,給幼兒發繪畫紙和筆,多數幼兒只會亂涂亂畫,也有幼兒坐著一動不動,還有幼兒就是喊:“老師,寶寶不會畫!”……因此,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傳授簡單的繪畫技能必不可少。一旦幼兒掌握了繪畫技能,他們就會忙得不亦樂乎。
4、活動評價以鼓勵為主
篇5
一、合理規劃――制定詳細可行的教學計劃
小班剪紙特色的形成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教師應該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使得小班新生在適應幼兒園生活的過程中逐步喜歡剪紙,學會剪紙,感受剪紙的樂趣。
1.計劃的層次性 剪紙學習應該保證孩子每周都有動手和使用小剪刀的機會。從最初的隨意撕到有目的的撕貼,再到剪貼活動的設計應體現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層次性,而不是幾個剪紙活動的隨意羅列,應體現孩子小肌肉動作發展的進程。
2.計劃的詳實性 計劃的撰寫除了有一個學期的整體目標,更應該包括每個階段的分目標和階段內達到目標。每個活動內容都應該有詳細的、精彩的教案。只有教師自己準備充分,心中有數,才能對孩子的剪紙教學有的放矢。
二、有效激趣――采用創新有趣的教學策略
計劃的制定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需要,在實施計劃的同時應該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采用各種新穎、有趣的方法和教學策略,激發孩子學習剪紙的興趣,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創設剪紙藝術氛圍 要讓剛入園的孩子喜歡剪紙,需要給他們最直觀的視覺沖擊,創設富有濃厚民間剪紙藝術的視覺環境必不可少。
(1)剪紙風格的主題墻。教室主題墻的創設要有鮮明的剪紙特色,可以布置一些大班孩子的作品。墻面的裝飾物也可以是立體的,比如鏤空的風車,很特別,也很好玩,符合小年齡孩子的特點,一下吸引孩子的目光。
(2)欣賞藝術家的作品。欣賞民間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讓孩子在一定的高度上感受剪紙藝術的特殊魅力。通過一些藝術欣賞活動,啟發孩子看一看、講一講,感知剪紙的風格、特點,逐步提高欣賞美的能力,激發孩子嘗試剪紙的熱情。
2.在情境中引發興趣 剪紙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對剪紙的濃厚興趣。創設的情境要適合小班孩子,讓他們所熟悉和喜歡。
(1)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小班的剪紙活動應創設他們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將情境創設貫穿于整個活動。比如剪紙《蔬菜湯》中,孩子們變成能干的小廚師,在廚師燒湯的情境中,他們不厭其煩地將長條形的彩紙剪成一片片,變成彩色的蔬菜葉,剪完了,貼在鍋子里。
(2)創設熱鬧的游戲情境。孩子愛玩游戲,教師可以創設他們喜歡的游戲情境,在剪剪、做做、玩玩中體驗剪紙的樂趣。比如學剪圓形,教師創設安裝紅綠燈的情境,孩子就會興趣十足地剪紅、黃、綠三個圓形的燈,剪好了貼在黑色的燈箱上。制作完成后玩玩紅燈停、綠燈停的小游戲,充分體驗成功的。
(3)創設有趣的動漫情境。小班的孩子特別愛看動畫片,其中動漫人物深入人心。有心的教師可以留心觀察孩子近階段喜歡什么卡通人物,創設相應的動漫情境,讓孩子剪一剪他們喜歡的東西。
3.與主題活動的融合 隨著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剪紙的內容應與主題融合。比如秋天的主題,孩子們撿落葉,觀察樹葉、畫樹葉,對樹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知道秋天了樹葉寶寶要離開樹媽媽。這時開展剪樹葉打扮樹媽媽的剪紙活動,孩子的積極性會非常高,剪出各種形狀的樹葉。
4.創新作品展現形式 孩子的剪紙作品因為技巧的局限特別簡單,上學期能剪一些簡單圖形已經很不錯了,如果簡單地展示,孩子感受不到剪紙的美,為此有必要創新剪紙作品的展現形式。
(1)道具變為展板。在剪紙中可以配合很多道具和輔助材料,比如剪紙《香香的面條》中,教師用廢舊的硬板紙剪成碗的形狀,在上邊裝飾簡單的花紋。
(2)折紙畫更立體??梢詮钠矫嫦蛄Ⅲw發展。比如剪紙《小裁縫》,孩子們剪了許多圓圓的紐扣,襯衫用折紙的方式折,非常立體形象,幼兒將紐扣貼上去,一件有意思的衣服就出來了。
三、科學指導――進行循序漸進的整體提高
興趣的激發,教學策略的運用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剪紙的主動性,但是剪紙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科學的指導。
1.練習從分散到集中 最初幼兒使用剪刀會出現剪不動的情況,這與平時缺少手指力量的鍛煉不無關系。要靈活運用好剪刀,光靠課上練是不夠的,需要增加鍛煉次數,可以分散在一日生活中。
(1)區域游戲。小班的區域游戲中有許多可以鍛煉孩子手部靈巧性的材料。比如穿線玩具、夾子造型、筷子夾小球、扣紐扣等等,都能鍛煉小肌肉的靈活性。
(2)手指游戲。手指游戲小朋友愛玩,也很適合小年齡的孩子,而且可以隨時練習,比如點名之前、吃飯前、課間活動后。“一根手指點點點、兩根手指剪剪剪……”邊念兒歌邊玩游戲,孩子的手指靈活了,剪刀的開合動作也就自如了。
2.難度從簡單到復雜 小班孩子剛入園,對他們進行剪紙活動的指導,要求應從最基本的最簡單的開始。可以讓孩子剪最容易的小紙片開始。從最初的隨意剪到剪直直的長條形,到需要剪刀轉方向的圖形,再到沿著邊剪,然后對折剪。
3.尊重個體差異 孩子的能力差異很大,在指導孩子使用剪刀的過程中必須看到孩子的能力差異,做到個別指導。有的孩子連剪刀也不會拿,這些孩子需要手把手地教,輕聲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的孩子剪得特別快,這些孩子在表揚鼓勵的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邊邊要光滑一些”“多剪幾個”等等。
篇6
課程名稱
0—3歲嬰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
課 時
1
教學目標
1.了解嬰兒運動發展的規律,學習判斷嬰幼兒的發育是否正常。
2.掌握嬰幼兒運動發展的規律及各年齡階段的發展水平,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促進嬰幼兒的運動能力的發展。
教學重點
了解嬰幼兒動作發展規律,在生活中運用親子互動、游戲等促進嬰幼兒的動作發展。
教學思路
了解受訓人對嬰幼兒動作發展的原有認識水平——通過配對游戲發現受訓人的知識誤區——幫助她們提高對嬰幼兒動作發展的認識——梳理出嬰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學習運用身邊的材料促進嬰幼兒的動作發展——鼓勵引導受訓人創新動作訓練游戲——全面促進嬰幼兒的動作發展。
教學環節
一、破冰、熱身游戲
1.辣媽酷爸自我介紹,夸夸寶貝的新成長。
培訓者:今天我們為了寶貝的健康成長相聚在一起。爸爸媽媽們可以相互介紹一下自己寶貝的月齡,最近寶貝們又有什么新鮮的動作出現了?
(設計意圖:受訓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之間互不認識,難免會有陌生的感覺。從他們最有共同語言的孩子話題入手,設計這個破冰游戲,能消除受訓人之間的陌生感,活躍氣氛,也激發了他們積極參與培訓的行為。)
2.辣媽酷爸大考場,動作、月齡來配對。
培訓者:知道了自己寶貝的最新動作發展,你們能預計寶貝下階段會有哪些新動作嗎?這里有許多標志性的動作,要考考爸爸媽媽們,看看你們是否能把寶貝月齡與動作發展相匹配。
(設計意圖:對嬰幼兒的動作發展,部分年輕父母有正確的認識,有的卻存在著認識誤區。培訓者需要知道受訓人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程度,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活動,因此設計了這個配對游戲。游戲結果表明,受訓人確實存在著認識誤區。)
二、知識傳遞
1.嬰幼兒運動的界定
培訓者:我們一起來看看寶貝們的動作發展,原來動作發展分為大動作與精細動作這兩方面。大動作包括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和跳;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功能的成熟,如抓握、捏取等,手眼協調是嬰幼兒精細動作發育的基礎。
2.0-3歲嬰幼兒大動作發展水平(詳見PPT)
3.0-3歲嬰幼兒精細動作發展水平(詳見PPT)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知識的傳遞,幫助受訓人了解嬰幼兒動作發展的各個階段,同時引導受訓人建立科學的嬰幼兒動作發展觀念。)
三、發現及運用
1.尋找嬰幼兒動作發展的普遍規律
培訓者:從剛才了解到的0-3歲嬰幼兒動作發展中,我們年輕的爸爸媽媽是否發現了其中蘊含的規律?原來,嬰幼兒的動作發育遵循著“由上而下、由近到遠、由簡單到復雜、由正面到反面”的規律。
2.遵循規律,在生活、游戲中促進嬰幼兒動作發育。
培訓者:總結出寶貝的動作發展規律,爸爸媽媽們就能根據寶貝的動作發育現狀,在日常生活、游戲中有意識的鍛煉,促進寶貝的動作發育。接下來,我們在分享一些用日常生活用品促進寶貝動作發育的案例。
抬頭:撥浪鼓游戲、餐前叮叮當
翻身:襪子新功能、做披薩餅
坐:游泳圈妙用、門上的秋千
爬:跟蹤小汽車、學學小青蛙、鍋碗瓢盆交響曲
站:圍巾新功能、小小城堡
走、跑和跳:推小車、劃小船、斜坡妙用
(設計意圖:在培訓者的幫助下,受訓人逐漸懂得嬰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并通過許多個促進動作發育的實際案例,讓受訓人理解“在寶貝需要時及時出現、用微笑和行動回應、生活無處不是教育”這些優教理念。)
四、實踐及嘗試
1.感悟培訓者傳遞的優教理念,進行毛巾實踐活動。
培訓者:剛才,我們例舉的例子都是父母們在實際養育過程中的嘗試,這些生活中的物品即使寶貝熟悉的,又在寶貝動作發育過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這都是爸爸媽媽的養育智慧。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請爸爸媽媽動腦筋,看看一塊毛巾能如何促進各個月齡寶貝的動作發展。
2.嘗試用毛巾開展創新游戲,促進嬰幼兒動作發展。
爸爸媽媽們一起學一學,如何用毛巾幫助幼兒翻身;爸爸媽媽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如何用毛巾幫助幼兒爬行、站立、走等。
(設計意圖:教無定法,受訓者們只有掌握并領悟了優教的真諦,才能讓優教無痕卻無時不刻存在,才能更好地促進嬰幼兒的發育。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受訓者發揮主觀能動性,用實際行動去體驗、實踐“生活即教育”,掌握有針對性的、就地取材的動作訓練方法。)
教學資源
圖片、視頻
參考資料
大動作發育水平
大動作包括抬頭與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方面。
0-3歲嬰幼兒各年齡階段大動作的發育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
1個月:拉腕坐起,頭豎直片刻,俯臥抬頭片刻。
2個月:俯臥抬頭,頭抬離床面。
3個月:俯臥抬頭45°,抱直頭穩。
4個月:俯臥抬頭90°,扶助腋下可站立2-3秒。
5個月:輕拉腕部即可坐起,獨坐時頭身前傾,用手撐床。
6個月:從仰臥自行翻身到側臥位。
7個月:獨坐自如,不需要用手支撐。
8個月:雙手扶物可站。
9個月:會爬,能僅用手膝動作向前爬行;拉雙手會走,可以自己用力協調地移動雙腿。
10個月:能夠拉欄桿站起,并自行扶著欄桿行走。
11個月:獨站2秒鐘以上,能扶著物體蹲下取物并能夠再站起來。
12個月:獨站10秒鐘以上,能協調移動雙腿邁步,牽一只手可走。
15個月:獨走自如,一般在15個月左右可以自己開步,停步,也能夠彎腰撿物。
18個月:能舉手過肩扔球。
21個月:能用腳尖行走數步,腳跟部著地;能手扶住樓梯上臺階。
24個月:能雙腳同時離地跳起。
27個月:不扶扶手,能穩定的上下樓梯。
30個月:不扶任何物體,可一只腳站立2秒鐘以上。
33個月:能立定跳遠超過20厘米。
36個月:可以雙替跳起,超過5厘米以上。
精細動作發育水平
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功能的成熟,如抓握、擺弄、捏取等。手的功能的發展也有一個成熟過程:全手掌抓握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拇指和食指捏取。手和眼的協調能力是嬰幼兒精細動作發育的基礎。
0-3歲嬰幼兒各年齡階段精細動作的發育水平如下:
1個月:觸碰手掌緊握拳。
2個月:能夠短暫的握住類似于撥浪鼓一類的物體。
3個月:能將雙手放在一起玩弄3-4秒鐘;能自己握住撥浪鼓類物體30秒鐘。
4個月:將手中的撥浪鼓類物體拿到眼中線注視,并能夠主動搖晃幾下。
5個月:一手拿住一塊積木,并注視另外一塊。
6個月:用雙手能將紙撕破;能拿起桌上的積木。
7個月:主動伸手抓到桌上的積木,握住一塊后成功的用另一只手取第二塊
積木;能用手指耙弄到小丸。
8個月:能用拇他指捏住小丸;拿到兩塊積木后,有要取第三塊積木的表示。
9個月:拇指、食指配合捏起小丸;能自行的將積木從杯中取出。
10個月:拇指和食指對捏,動作協調迅速,能熟練地捏起小丸;能主動拿掉杯子,取出藏在杯子里面的積木。
11個月:有意識的打開包積木的紙,尋找積木;能將積木放入杯中。
12個月:試圖把小丸投進瓶里;可以在紙上留下筆道。
15個月:能將小丸拿出或倒出;能用筆在紙上自行亂畫。
18個月:能在紙上畫出道道;能搭高四塊積木。
21個月:能將玻璃絲穿過扣眼5厘米以上;能搭高7-8塊積木。
24個月:將玻璃絲穿過扣眼,用另一只手將線拉出。
27個月:模仿畫豎道。
30個月:能模仿搭出有孔的橋;能熟練地穿口子、拉線。
33個月:能模仿畫出閉合的圓形。
篇7
課題:Lesson31
重點:句型Issheastudent?Yes,sheis.
詞匯middle
詞組middleschool
難點:發音Sheworksinamiddleschool.
Who’sthatyoungman?
理解Sheworksinamiddleschool.
過程:
一、熱身/復習
1.師生相互問好
2.師生共唱英文歌曲WhereisPeter?[使用配套錄音磁帶]
3.師生情景對話1:
Iseverybodyhere?
Yes,everybodyishere./No.…isn’there.
Isshe/heatschool?No,she’s/he’sathome.
4.師生情景對話2:[出示人物ZhouMin的圖片]Who’sshe?She’sZhouMin.
Issheastudent?Yes,sheis.
Whatschoolisshein?She’sinamiddleschool.
She’stall,yes?Yes.
學生之間就ZhouMin的圖片進行問答,教師可以不限制問答的內容,鼓勵學生創新。
5.復習Isshe/he…?Yes,she/heis.[出示人物圖片出示人物圖片MissWu、LiYan、Joe、Kate]
教師手指一張圖片提問學生:Issheagirl?Yes,sheis.
Issheastudent?Yes,sheis.
IssheKate?Yes,sheis.
Isshetall?No,sheisn’t.
學生兩人一組對其他圖片的內容進行問答,問答可以仿照教師的示范,也可以在示范的基礎上進行補充。
Guessinggame:教師事先將每位學生的名字分別寫在小紙條上,疊好打亂順序后請一位學生到前面隨意抽取一張,待這位學生知道要猜的是誰時,請班內其他同學提問有關問題,以尋求答案。講臺前的學生按照實際情況予以回答。
二、介紹新語言項目與教學方法
1.小組對話[出示第31課主題圖]
A.教師對圖中內容做提示:Whoareinthepicture?
Whatarethegirlstalkingabout?
Isthisgirlastudent?
B.自愿結合小組根據圖中內容準備對話
C.小組表演3~4組(有個別小組的對話可能與書中的課文內容一樣,教師也不要批評。如有的小組自遍了新內容,教師應該及時鼓勵表揚,并適當做紀錄,也為自己的教學做積累。)
2.聽課文對話錄音兩遍,回答教師提問,強調課文中的重、難點句子[配套教材錄音]
Q:Who’sthatgirl?
IsB’sfriendastudent?
Wheredoshework?
A:She’sB’sfriend.
No,sheisn’t.
Sheworksinamiddleschool.
教師再次出示人物ZhouMin的圖片,建議教師在此時可以利用這張圖片對work一詞做適當解釋,如:ThisisZhouMin.Sheisastudent.Sheisamiddleschoolstudent.AndB’sfriendisinmiddleschool,too.Butsheisnotastudent.She’steacher.She’sanEnglishteacher.Sheworksinamiddleschool.如學生還不能清楚地明白,可以直接告訴學生work表示“工作”的意思,不必耽擱很長時間。然后帶讀Sheworksinamiddleschool.
3.全班一起跟讀課文對話[配套錄音]
4.分組分句跟讀[配套錄音]
教師強調:Sheworksinamiddleschool.
出示兩張帶有學校校名的照片,教師說:“Look,thisisourschool.It’saprimaryschool.That’snotmyschool.It’samiddleschool.ZhouMinisamiddleschoolstudent.”
教師帶讀:middleschool
Sheworksinamiddleschool.
5.重點語言項目操練[出示配套Let’spractise中的圖片]
A.教師依次出示圖片teacher、worker、doctor、nurse,先請會說這些詞匯的學生站起來給大家說一說做個示范,發音準確的學生還可以被聘為小老師,負責到講臺前傳授單詞的發音及含義,沒有提及的詞匯如worker,教師可以先說:She’saworker.并重復兩至三遍,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后,再問學生:Issheateacher?學生回答:No,sheisn’t.She’saworker.以此來鞏固詞匯worker。
B.教師板書Isshe…?,并用手試示意學生根據此線索對圖片中的人物進行提問。學生之間問答:Isshe…?Yes,sheis./No,sheisn’t.隨著學生答案的出現,教師板書答案。
6.課文對話表演
在學生表演之前,再放課文錄音一遍
同桌結合小組表演對話
三、新知識鞏固操練與教學方法
1.展示自編對話[需要教師事先讓學生準備好家庭成員的照片]
此對話內容可以部要求學生組織的語言材料太多,不必給學生過多的準備時間,練習的重點主要還是在問答上。
2.對話表演[需要教師事先讓學生準備好與Let’spractise中人物有關的道具,最好每小組準備一份、教師在提供有關職業的照片,如:salesgirl、waitress、cook]
學生根據圖片內容自遍對話
3.游戲:讓幾名學生分別扮演teacher、doctor、driver、nurse、worker、student、man、woman等。每一次讓三名扮演的學生站到黑板前,讓他們先做自我介紹,然后找一名學生到講臺前來,指著這三位學生問全班學生:Issheastudent?等等,學生們給與肯定或否定答案。
四、練一練
聽音、打勾或劃叉[配套課堂練習冊]
五、作業:朗讀并抄寫本課課堂練習中的單詞和句子
六、板書設計:
LESSONTHIRTY-ONE
Isshe…?Yes,sheis.
No,sheisn’t.
篇8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 實驗課教學設計
【摘要】本文從教學設計的創新入手,從教師應如何伴隨及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等多角度探討了教師如何更好地提高《人體解剖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及結構的學科,是醫學主要基礎學科之一,其特點是“看得見、摸得著”,運用實物標本、模型等教學,因此,在學科教學設計中實驗課占的學時數相當高,比如臨床醫學專業實驗課與理論課比例為1∶1,由此可見該學科的實驗課的重要性。
實驗教學是檢驗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驗課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整體教學效果。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到并掌握更多的知識?通常教師都是關注學生的狀態,卻很少留意自己的狀態,因而師生間的互動有時看似空談。在此我就??平處熑绾紊虾媒馄蕦嶒炚n談談一些自己的教學設計
一 備課
1 備教材、教案、備教具。教師對教材和教案的熟悉程度直接決定了教師本人的業務水平,但不代表授課水平。由于實驗課教師要利用教具不看書講解,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具非常熟悉,如不熟悉教具,即使再過硬的理論基礎也都是空中樓閣,無法講出來就無法教學,更談不上成功教學。
隨著教育理論的發展、教育思想的不斷更新,教師除了要熟悉教材、教學大綱和教具外,更要加強課堂教學設計的創新性研究。
2 備學生、備教法。要將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師就不能墨守成規,而要首先考慮到學生的現有水平。例如我校是??圃盒?我校教師就要承認并面對大多數學生的接受水平和學習習慣及狀態達不到本科院校學生的現實。另外,各專業錄取時的分數線不同,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生的整體狀態。
教師應盡可能用學生已經“明白”的知識帶出“不明白”的知識,即本節課的內容,這樣能讓學生覺得學習的過程被簡化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一流的教師應該知道如何伴隨、如何引導,并能激發學生的共鳴,如此才能有效地傳授知識。
二 上課
1 注意自己的狀態。每位教師上課都有獨特的風格,有些教師語速較慢、溫文爾雅,有些教師語速很快、激揚文字,相同點是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同一位教師同樣的教法,并不是每節課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其自身原因在于不能一直保持很好的教學狀態,也就是教師不一定能很好地掌控好自己的思想情緒,影響的客觀因素很多,例如教師在生活工作中碰到很棘手的事情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上,或是由于教學任務重而導致體力不充沛。因此,教師在上課時應該及時調節好自己的狀態。
2 觀察學生的狀態。上課初始,教師應該觀察學生是否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教學的過程是信息傳送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在于回應,如果學生沒有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就不能把自己的知識有效地傳送給學生。
大多數學生來到實驗室后會表現出聊天等未進入學習狀態的跡象,這時急需教師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調整并伴隨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通常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會靜等學生安靜下來,等學生的情緒從興奮高點下降到低點后,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講一件有趣的事情或笑話,或是做一個專注力的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情緒在低點處出現小的波動高點,然后順勢將話題轉到上課的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在我的伴隨和引導下很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
3 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教學。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熟悉并掌握所學內容,教師要盡可能利用教學技術引導和培養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因為“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學”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學”。教師要逐步培養學生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1],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例如,鎖骨的上方有個窩,我在教學過程中用標本示范并問學生:假如讓你給這個窩起個名兒,你們叫它什么學生回答說叫“鎖骨窩”。我說這個答案不好,為什么?因為鎖骨的下面也有一個窩,如果上面叫“鎖骨窩”的話,下面又該如何命名呢然后我告訴學生正確的名字應該是“鎖骨上窩”和“鎖骨下窩”。然后反過來問學生:什么是鎖骨上窩?答案是:就是鎖骨上面的一個窩。同樣,在講到胸椎的重要標志時,我從字面解釋給學生聽,所謂“肋凹”就是肋在胸椎上相關節的一個凹面,然后讓學生自己在胸椎標本上找出肋凹,學生發現肋凹有3對分別在椎體后部兩側的上、下和橫突末端,再讓學生立即學以致用給這3對肋凹起名字,學生回答說分別叫“上肋凹”、“下肋凹”和“橫突肋凹”。我表揚了學生的正確回答,并鼓勵學生繼續努力。通過這樣的“理解記憶法”,學生很容易記住教學內容,學生反映原本認為很陌生,會很難學的解剖學內容竟然如此簡單而有趣,因為這種記憶方法看上去就像是在玩“文字游戲”。實驗課相比理論課最大的優勢在于學生可以直接接觸標本。大多數學生對標本有很濃厚的興趣,盡管部分學生會害怕接觸尸體標本,但同時因為這種莫名的“怕”又產生了更多的好奇。曾經有女生第一次看到尸體標本被嚇哭,卻又不離開實驗室,只是邊哭邊遠觀尸體標本。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學生這種“又怕又奇”的心理引導學生親自動手與標本接觸。4 多種方法巧學妙計。例如,在講肱骨時,我讓學生分辨該肱骨是左手的還是右手的,很多學生“依據”書本對照說:肱骨頭朝向內后上方,鷹嘴窩在后面,就能分出來左右。我表揚學生掌握得非???然后請學生伸出自己的同側手掌平放在桌面上,接著五根手指由平放改為五指朝向掌心,再抬起手并在手指保持原狀的情況下微微蜷縮手掌,最后跟手里拿的肱骨相對比,學生驚奇地發現手掌跟手里拿著的肱骨下端是如此的相像。學生均反映,盡管已經能分辨了肱骨的左右,卻是死記硬背下來的,這種形態對比記憶法還是第一次知道,真的很有趣、很直觀。又如,在講到腦神經名稱時,我告訴學生用每個名稱的特別字來編成口訣記憶:“一嗅二視三動眼,滑車三叉六外展,七面前庭九舌咽,迷走副加舌下全?!睂W生只要記住了口訣,便能依次說出這十二對腦神經。5 總結重點。下課前的總結很關鍵,教師要把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復習一次(可以以提問的形式進行復習或讓學生自己講述重點內容),在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也讓學生檢驗是否仍有不懂的問題。實驗課結束,學生愉快而輕松地掌握了所學內容,教師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三 課后小結
在實驗課教學時教師不能像理論課一樣灌輸給學生很多內容,而要先給學生講重點內容(但不要占用很多時間,畢竟理論課都講過),然后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參照標本實踐所學理論知識,遇到不懂的知識再問教師。對邊講邊實習的內容,教師同樣只講解重點和難點,在講解中要不斷重復,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
參考文獻
篇9
利用學科特點和自身條件,組織部分學生參加電腦興趣小組?;顒拥某晒南踩耍簧俚膶W生電腦打字速度,電腦知識水平的很大的提高。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師期末工作匯報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信息技術教師期末工作匯報一
本學期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已基本順利地完成任務。工作中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另我擔憂的問題。以下是本人本學期的工作情況。
教學上的主要工作:
(1)做到期初有計劃,有教學進度,使教學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下去;雖然其中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如課程的臨時調整,但由于教學計劃安排的比較好,所以并沒有給工作帶來太大的影響,當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學生沒有辦法上機,缺少實踐機會,這個問題在下個學期要特別加于重視解決。
(2)按照學校工作管理規定,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節課。電腦課學校安排的課時比較少(一周每班一節)這對于學生來講的很重要的一節課;對老師來講是比較難上的一節課。所以才能上好每節課對老師對學生都是很關鍵的。除了備好課寫好教案外,我還要查閱各種資料,能上因特網時還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
(3)利用學科特點和自身條件,組織部分學生參加電腦興趣小組?;顒拥某晒南踩耍簧俚膶W生電腦打字速度,電腦知識水平的很大的提高。
對于三年級,這一學期主要學習讓學生了解信息,認識計算機并學會啟動和關閉計算機。熟練掌握鼠標操作的操作,掌握一些計算機規律。了解窗口操作,通過學習軟件摸索出學軟件的規律。學習鍵盤操作,認識鍵盤,熟練進行鍵盤的手指分工練習。在教學工作過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演示法和講解法。學生通過上機操作成就感和學習興趣。
在教學之余,我也注重自身發展進步。從思想上,利用各種機會端正自己;從行動上鍛煉自己,學電腦技術,學教學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為人師表。
我工作中的遺憾:
工作雖然做了不少,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給我流下了遺憾。如,學生人數太多,機子不夠用,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機子損壞次數太頻繁、數量太多,都來不及維修,這直接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所有這些遺憾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下個學期的工作還得關注這個問題,否則情況定不如人意。
信息技術教師期末工作匯報二
一、教學工作任務
本學期承擔三年級6個班的信息技術課和四年級3個班的綜合實踐課教學任務。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情況進行教學,主要完成了與課程內容相密切的課本知識教學,如三年級的Windows窗口操作,畫圖軟件中各種工具及命令的使用;綜合實踐課中讓學生了解新疆的地理特征,有哪些物產、特產,動手制作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1.德育目標:通過一學期的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安全使用網絡,爭做文明上網的小公民。
2.智育目標: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掌握“畫圖”軟件中各種工具及命令的用法。
三、主要教學成績及經驗
信息技術課的動手實踐操作技術指導這方面取得很大的收獲。這主要是注重了教材的鉆研,教法的合理利用。
教師對教材認真的領會,教材上提示到的操作步驟教師本人先反復的操作,然后再對學生講解。這方面具體是這樣做的:在上機課教學中盡量做到精講,把理論知識溶縮,一些很抽象的理論把它轉變成一些操作性很清楚的操作步驟或師演示操作方法;把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操作聯系起來,尤其是把自己的實踐操作得出的經驗結合起來,注重實際經驗的傳授,而且教學時采用激勵性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一些干干疤疤的理論講得很有生色。
教法上: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導入新課——設計問題——學生自讀教材尋找答案——討論實際操作過程或步驟——總結操作要領(經驗)——上機操作)。一期來,學生感覺到學到了點實在的東西,學習積極性不斷的增強。其次,上機課,組織模式得到一定的探索,逐步找到一種適合不同班級的授課方式。有的班以演示、總結操作知識為主;有的班以實踐操作為主,每節課定一個操作任務,再給學生的自主操作時間,自行摸索,形成感性經驗。
四、存在的問題
本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學生在上機課中不能按要求帶腳套,使這部分人得不到上機實踐操作的目的;
2.在合作學習中,有的學生還不太會去合作、交流;
3.在評價作品環節,語言太單調。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采取強性措施,讓學生明白帶腳套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和帶腳套的作用;
2.還需要繼續培養學生的合作方法,交流問題的技巧;
3.在評價作品方面,還需要提高自己的評價多元化。
信息技術教師期末工作匯報三
又是一學期的結束,回顧這個學期所從事的三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當然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從教學上講我主要做了這一些工作:
一、主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有:
1.認識計算機、鼠標使用操作。
2.畫圖中直線工具和矩形工具、橢圓工具和文件的保存、圖的復制與粘貼、曲線工具和填充工具。
3. 認識鍵盤、抓鍵盤手指分工、字母的輸入、單詞輸入。
4.初識智能abc、詞組的輸入、整句的輸入方法。
5. 用ie瀏覽網頁、撥號上網。
6.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用ie瀏覽網頁、從網上下載游戲、ie瀏覽器的使用技巧。
7.發送電子郵件、接收并回復電子郵件。
8.遵守網絡文明公約、計算機病毒及防治。
二、主要采取的方法:
1.做到期初有計劃,有教學進度,使教學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下去;雖然其中出現一些突發事件比如:學校有活動和教學時間沖突,有時停電等;但由于教學計劃安排的比較好,所以并沒有給工作帶來影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進行,使得大量理論知識得于傳授給學生。當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學生沒有辦法上機,缺少實踐機會,這個問題在下個學期要特別加于重視解決。
2.按照學校工作管理規定,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節課。信息技術課對于學生來講的很重要的一節課;對老師來講是比較難上的一節課。所以上好每節課對老師對學生都是很關鍵的。除了備好課、寫好教案外,我還要查閱各種資料,能上因特網時還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
3.利用學科特點和自身條件,對于課堂上能力較強的學生,我額外教給他們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使得他們知識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在轉差促優上,我也注意在教學中耐心細致的對他們進行示范操作,必要時還單獨給他們開小灶,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
5.在教學之余,我也注重自身發展進步。除了聽課,參加教研活動外,我還注意到要自學。從思想上,利用行評機會端正自己;從行動上參加自考學知識,學電腦技術,學教學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為人師表。
6.開展競技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學習的習慣,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方法,能夠正確掌握指法的擊鍵方法。因為指法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開展一些活動以維持學生學習的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賽的方法進行,每過一個階段進行一次比賽活動,由每小組先進行,然后由組內評出最好的,再由評出的進行互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使用枯燥無味的練習變成有趣的活動,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個個都想爭著做個打字高手,從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發展。另外,本學期在校內開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賽,通過比賽,提高了學生的競技水平。
三、主要存在的問題:
由于打字速度跟不上教學的進度要求,導致部分學生對網絡知識的學習操作不夠扎實,語文成績偏差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也較困難;個別學生在電腦上課期間有吃零食的習慣,下學期一定能夠嚴加管理教育引導;部分學生對網絡游戲情有獨鐘,操作中也偷偷的打游戲,這些不好的行為教師一定要加以引導教育。
篇10
一、因人施教,提高學習效率
我所在學校農村學生偏多,所以學生計算機的整體水平就要低于城區學校。面對這種情況,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一本教案講到底”,而是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教學。教學內容既不能講得太簡單,那樣就會使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不能以基礎好的學生為起點來講,那樣基礎較差的學生就會覺得如同在聽天書,不知老師講的是什么。這樣久而久之,不僅會打擊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會使他們失去學習這門課的信心,所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課堂練習。例如,在講新建文件夾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先讓他們掌握文件夾新建的方法,可以不規定創建的位置,而中間部分的學生就可以給他們出幾道具體的題目進行練習,而基礎好的學生就可以讓他們在掌握了文件夾新建的方法后,舉一反三,進一步學習掌握文件的新建。如Word文檔、文本文檔的新建等。這樣每一節課都會讓學生覺得人人都有練習做,給學生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圖片處理、動畫制作等。而普通學生將重點放在基礎的知識和基本的操作掌握上,因為基礎知識掌握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以后他們對計算機知識的繼續學習。
二、增加互動,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應激勵學生積極向上,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地培養和維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但興趣從哪兒來,如何讓這位最好的教師發揮最大的作用。中學生想學習計算機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玩,而電腦游戲由于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學生來說具有擋不住的誘惑。如果在教學中我們能因勢利導,把“游戲”適時引入課堂,把學生潛在的學習勢能轉化為動能,就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根據這個特點,我在教學中引入了游戲,把它作為激發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手段。例如,學習指法是非??菰锏?,如果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得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通過《金山打字通》這個電腦打字學習軟件,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比誰的成績好。學生在“打地鼠”、“太空大戰”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我通過游戲既培養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而且促使學生自覺去練習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操作。
三、提供素材,加強練習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