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31 09:2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課的一開始,體育班長就按常規要求向體育教師匯報:“報告首長,我班50人,已經集合完畢,請首長指示!”
師:同學們,聽到體育班長向首長報告了嗎?那么,你們就是,想不想當一個優秀的士兵?
設計意圖:這種開始的方式目的是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并以最積極的狀態進入到學習環節,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本課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在整隊和師生問好時,我課前安排好軍事報告方式,直接過渡到課的主題上來,拋棄了傳統那種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課的導入方法,制造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注意力集中,為本課的繼續奠定了基礎。
活動一:隊列操練
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帶學生進入情景。
師:小朋友,軍人可有很多的本領呢?請同學們跟著我練習軍人的操練:踏步、轉身、敬禮,“扛槍”“瞄準”“扛槍”“刺殺”“騎馬”等動作。
隨著音樂《閃閃的紅星》的響起,同志們,請在草地分組進行練習。
設計意圖:教師先播放《閃閃的紅星》的主題曲,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接著來模仿軍人的各種動作讓學生仿做,學生的思維會活躍起來,觀察會更加仔細,從而動作也學得更像,這種學習效果頗佳。
活動二:拋擲手榴彈
通過用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入情景。
師:咱們來玩“手榴彈”(自由拋接紙球)好嗎? 大家熟悉的玩法有哪些呢?
把學生分散開,自由組合,安全地進行練習,并讓他們動腦大膽地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拋接(自拋自接、互拋互接、背后拋接,雙手拋接等)。
設計意圖:組織方法很靈活,把學習權放給學生,由他們自己組合,自己想象學習,這樣更有利于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可以很輕松地想更多的拋接動作,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體現。同時,再通過教師的巡回指導與語言提示,以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樹立信心。
活動三:學習軍人投擲手榴彈的本領(輕物投遠)
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入
情景。
師:各位小們,要想當一名優秀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得學會投擲手榴彈的本領,這樣,我們才可以消滅敵人、保衛祖國。
師:接下來,我們比試一下看誰投得遠,大家可自由組合,相互學習,到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動作告訴老師呀!
小組長帶領本隊小朋友到自己的領地去學習本領,教師適時地參與到他們當中去,引導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比較,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投擲方法。
師:做啟發引導性示范(放慢投、快速投、向地下投、向前上方投),請學生指出
缺點。
師:前后四次有什么不同?哪次遠?
指名讓學生回答(快速投、向前上方
投遠)。
師:對,那么,同學們知道如何投的遠了嗎?
師生共同小結得出輕物投遠的動作要領:高舉過頭,揮臂有力。
引導學生按正確的方法分組練習,相互指導體驗動作。
設計意圖: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帶領學生們分散自由練習,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得到了體現。由于教師的參與和語言提示、再加上學生自主的創新學習,師生間形成一種互動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好。
活動四:情境——打擊敵機(輕物
投準)
(號聲:集合)
師:我們的同志剛剛接到電報,有敵人來了,我們做好戰斗的準備,用我們的手榴彈瞄準敵機狠狠打擊!看誰投得準!
在兩個籃球架上拉一條鐵線,掛上逼真的“敵人”“飛機”,學生在兩邊戰地的線上準備好,讓體育委員牽引“飛行”并配以聲音,以擊中多少敵機判斷勝負。
隨著游戲的進行,逐步提高要求。
師:經過戰士們的努力,我們擊落了很多敵人的飛機,你是怎么擊落的呢?說一說你的體會好嗎?
先請幾名學生說一說方法,然后師生共同小結出輕物投準的動作要領:高舉過頭,揮臂有力,瞄準目標,猛力攻擊。組織學生再次體驗練習,各小組推薦優秀選手代表本組比賽。
設計意圖:形式新穎、練習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學生當裁判,既能及時判斷勝負,又能讓學生有一定的積極性,使他們在玩中學到了技術。
活動五:游戲——炸碉堡(輕物投遠
投準)
情景:剛才我們把敵人的飛機殲滅了,打了個漂亮的勝仗。我連又接到新的戰斗任務:乘勝追擊,打敗敵人!
師:我們分四組炸敵人的碉堡,由各組的小組長負責帶領好本組隊員。
學生協助教師布置好場地并分四組站到起點,教師示范講解進攻路線和方法(繞過敵人的雷區——鉆過鐵絲網——跨過壕溝——跑到電網前——對準敵人的碉堡投手榴彈)。
各小組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分組學練一次,找到通過每個障礙的最佳方法。體育教師巡回指導。
師:把同學們分成幾個組來比賽,選出最最厲害的擲彈組。
教師講解比賽的方法和規則,分四小組比賽(碉堡設置不同遠度)。
設計意圖:《體育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心理與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所以要注重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游戲時,教師沒有強調合作的方法,而是讓生生互動,通過實踐去不斷體會,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相互幫助。
活動六:慶祝勝利
情景:勝利嘍!看,群眾來慰問戰斗英雄們了……
在《打靶歸來》的音樂聲中,師生共同進行放松。
師生交流體會,進行鼓勵與表揚。
師:今天我們用手榴彈來玩,學到了很多本領,你們覺得開心嗎?
師:不光你們開心,老師也很開心,因為你們學會了投擲的技術,而且還看到了你們在學習中表現得非常勇敢,都是一名優秀的戰士。老師相信,只要大家積極參與、認真學習,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課外作業:談談手榴彈的其他玩法?
篇2
一、案例介紹:小學二年級
㈠ 學習內容:
(1)游戲:模仿各種小動物
(2)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㈡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躍的動作。
2、學生能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新活動。
㈢教學設計:
讓每個學生通過唱中游、游中練感受到愉悅,在愉悅中初步掌握"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簡單的動作方法,同時在激活思維、拓展能力過程中體驗合作
創新、成功時的心情,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㈣ 片段介紹:
1、調動情緒,激發興趣。
⑴ 課堂常規,明確學習內容和要求。
⑵ 小游戲:模仿各種小動物,隨音樂跟教師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⑴ 跳躍: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⑵ 唱兒歌進入情景探究學習自主學練知識技能評價。
⑶ 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維,拓展能力。
⑴ 小游戲:模仿各種小動物,創編各種跳的方法。
⑵ 唱兒歌分組游戲能力拓展創新能力評價
⑶ 學生展示創編內容。
4、穩定情緒,恢復身心。
⑴ 放松:聽音樂、師生共同舞蹈。
⑵ 小結:師生共同講評。
二、案例分析
這節課教案編寫的主要特點是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在技能的學習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小學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不喜歡呆板,愛模仿,也善于模仿的特點,本課用小游戲的形式出現,有利于調動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樂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覺感受,經過思維在大腦中形成表象,通過親身體驗后,教師再適當予以點撥。通過教師的引導、創造情境,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發展兒童的多種能力,使體育課在愉快、歡樂中完成。融學習、鍛煉、娛樂為一體。
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和創新意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課堂上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我表現,努力創新,從而在課堂上教學中,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學習方法上,運用了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
在學習方法上,本節課運用了自主學習的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用創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在主動實踐中提高能力,運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以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為主線,運用情境,回歸生活,變化場地等組織形式和手段,迎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使他們在樂中鍛煉,逐步適應群體生活,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把教材和游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提高,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三、案例反思
學生不喜歡單調枯燥重復的動作技術練習,我們只有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參與興趣,才能牢牢地“拴”住學生。在本課教學活動的實施中,為了突破學生被動接受較具常規傳統的教學模式,我特別注重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把游戲和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輕松地進入角色,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師正確示范影響下可以造成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動作技能的積極性,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小學生尤其如此,當學生看到教師的正確、漂亮示范后會情不自禁的模仿。教師的動作示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引領作用。在做示范的時候動作要準確、規范、優美,把教學重點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動作展現得淋漓盡致清楚明白。
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 面對生性活潑好動、好奇的小學生來說平淡無奇的語言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很多學生的思緒就會游離于課堂之外。體育課的學習,雖然是以身體活動為主,但教師的教,還是以語言為主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語言精練、簡明扼要,清晰準確,同時富有藝術性,有感染力和鼓動性,使學生在語言的刺激下產生良好的心理定勢和情感變化,詼諧幽默賦予情趣的語言能夠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興趣。特別是語言的生動形象,它可以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很快進入一個快樂美妙遐想的境界。教師的語言使枯燥的動作變得更形象,使學生學起來更有興趣,更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
篇3
“到校率”是最重要的指標
塔瓦庫勒鄉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一條沙漠公路連接著它與86公里外的和田市區。除此以外,它被沙漠緊緊地包裹著。
上午10時,塔瓦庫勒鄉中學的孩子們陸陸續續到達學校,開始一天的課程。兩節課后的大課間休息,孩子們會集中在學校北面的十操場上,各班班主任清點人數,統計每個班級的學生到校率。最后,由校長將數字匯報給鄉政府教育辦主任。
每每看到操場上密密麻麻的學生,塔瓦庫勒鄉中學校長阿卜力米提?麥提托合提總是有些激動。“到校率終于從以前的30%左右,提升到現在的95%以上?!币郧皩W生都不愿意來學校,老師想教學,教室里卻沒有學生。
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去學校?
當過幾年班主任的玉麥爾江?阿克木江說,孩子不來上學,多數原因在家長。
“家里勞動力本來就少,得讓孩子幫忙做家務?!薄吧蠈W有什么用?還不如直接去外地打工賺錢。”“村里有些孩子畢業回家后還不是沒事可做?”“你們憑什么強迫我的孩子去上學,我又沒犯法。”這是一些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學的說辭。
抓“到校率”是學校老師和村下部的主要任務。每周五,各班班主任和各村村委會主任組隊家訪,挨家挨戶地勸說孩子來上學。
面對這種家訪,有的家長和老師、村干部捉迷藏。一會兒說孩子不在,一會兒說孩子病了,就是不想讓孩子去學校。更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死了,結果警察去查戶口時發現這個家長在撒謊。
在老師和村干部不停地“打擾”勸說下,一些家長迫于無奈開始讓孩子們重返校園,但在上學前,必須先做完家務。
讓學生準時到校,也是一件很難的事。
22歲的李晨晨(化名)老師忘不了她在塔瓦庫勒鄉中學的第一堂課。
2013年10月初,李晨晨來到這所鄉中學任教,她的第一堂課恰好是那天的第一節。走到教室門口,門緊鎖著,一個學生也沒有。李晨晨跑去找該班班主任,班主任告訴她:“第一節課一般都沒什么人,習慣就好。”
李晨晨愣在那里,她怎么也想不通,這也叫學校?自己沒能完成這堂課,居然是因為沒有學生來上課。直到下課鈴聲響起,班里才坐了5個學生。走出教室的那一刻,她自己也困惑了,“這以后怎么上課呢?”
從2014年起,鄉政府開始組織力量提升“到校率”。村主任每天早晨在廣播里大聲通知孩子們上學的時間,催促孩子們上學,或贏接到家里去叫。而鄉政府教育辦主任卡哈爾?麥麥提明每天的工作就是――保證學生按時到學校。
鄉政府的參與讓學校老師松了口氣,不必每天再為讓孩子上學跟家長吵架而煩心。
慢慢地,學校里學生多了起來,每天第一節課的情況也有了好轉。
9年級學生果海爾妮薩?麥提如孜終于可以按時上學了。因為所住村子距離學校遠,學校將她歸為免費住宿生。
沒住校時,她每天都要幫助家人種地、喂牛羊、做飯,7歲時就已能為家人做出所有飯菜。如果家里家務活吃緊,她只好曠課,她的班主任也常到家里叫她去上學,“可家里事情多,我也沒辦法”。
住校時想家了,她就跑去校旁的公用電話亭給家里打電話,或是借用同班男生的手機。學校里的男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果海爾妮薩說,她身邊沒有女孩子用手機,因為家長擔心女孩子通過手機學壞。
截至2014年年底,該中學第一堂課的準時率由以往的不到5%,上升到70%以上。
自從南疆地區推行了十二年義務教育,再加上鄉政府的不斷家訪,該中學走進高中的學生由2012年的30多人,上升到2014年的600多人。
“最怕老師請假”
上課時間,塔瓦庫勒鄉中學的教務處主任吐爾孫江?艾則孜背著手走在校園里,他要巡視校園里有沒有不按時上課的學生。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卻是他再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的――太缺老師。
吐爾孫江算了算,學校在職老師82個,另有3名中圍第十六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大學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18名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實習生。
目前兩位老師借調,兩位老師長期病假;3位老師請產假;4位老師外出進行雙語培訓;一位副校長外出培訓。
除去這些老師,目前還在學校的老師有91位。可是到今年7月,在校實習以及支教的21位老師就要離開。屆時,將只剩下70位老師。
“我現在最怕的就是有老師請假。”葉爾孫江坦言,現在每個老師每周平均上課15~18節,一旦有老師請假,那么這個老師負責的課程由誰代替就成了問題。
塔瓦庫勒鄉的自然環境惡劣,離縣城遠,很少有老師愿意長期留下來。2009年通過地區統一考試分到學校的13個老師,現在只剩下4個。
不僅不敢讓老師請假,還不敢讓老師外出學習。
34歲的阿老師從18歲起就在塔瓦庫勒鄉中學當老師。上完高中之后的她本想繼續上大學,可本鄉的老領導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回鄉里當老師,幫幫鄉里的孩子。
16年的教學生活,阿老師自考大專、上網學習,卻從來沒有外出進修過。 “沒辦法,學校老師不夠?!卑⒗蠋熋蛄嗣蜃欤撠熣Z文教學的她一旦離開,就很難再找到頂班的老師。
用漢語上體育課的維吾爾族老師
2004年,穆太力普?阿卜杜拉從和田師范專科學校畢業來到塔瓦庫勒鄉中學。他是當時學校里唯一的體育老師。
那時的塔瓦庫勒鄉,全鄉只有兩家飯館、兩個打馕店,學校里只有一排教學平房。因為地處沙漠腹地,只要天氣稍變,這里便漫天黃沙,圍在塔瓦庫勒鄉的一棵棵楊樹,盡力地阻擋著從沙漠里吹來的沙塵。
如果說鄉里的自然條件可以用“貧瘠”來形容,那么當時鄉里的漢語環境比這還要“貧瘠”。
近年來,新疆多數學校已經開始實施雙語教學。
在和田師范??茖W校上學時,穆太力普學習了漢語。來到鄉中學,他了解到這里有一個雙語班,帶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很優秀的雙語老師。
“鄉里真沒什么漢語環境。”起初穆太力普的漢語發音不標準,他怕自己不標準的發音會影響孩子,所以只要有空就會去找漢語好的老師請教,為的就是給孩子們創造漢語環境。
從2010年開始,雙語教學越來越受重視。穆太力普決定用漢語寫體育課程教案。他專門到和田市買了一本《體育詞典》,一個詞一個詞地查。那段時間,他的教案上沒有一個維吾爾文字,從上課時間到如何教孩子們立定跳遠全用漢語書寫。這一堅持就是3年。
到目前為止,塔瓦庫勒鄉中學82個教師中,共有15名漢語老師。全校近1700個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能集中接觸漢語。
在塔瓦庫勒鄉里,能用上漢語的地方少之又少。一家商店、兩家蘭州拉面館的老板是漢族人,除此以外,大家都在說維語。
穆太力普負責管理的班級上常有學生問他,“為什么要那么努力地學漢語?在鄉里又用不上!”
上學時就喜歡踢足球的穆太力普,發現這個中學里的學生都把足球拿去當排球打。將足球拿來踢的他成了學生眼里的“異類”。
但是沒多久,這個“異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圍觀,漸漸地開始有學生跟著他一起踢球。他發現這里的孩子身體素質都特別好,畢竟他們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奔跑過,在玉龍喀什河的河水里游戲過。
穆太力普利用踢足球的時間,給孩子們講世界著名球星的故事,告訴他們像齊達內、羅納爾多這些球星的年薪。他想用足球把這些孩子留在學校,讓這些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穆太力普在學校里組織了一支足球隊,足球隊里的男孩、女孩在教練的影響下,上完初中后都紛紛進入高中。
那些去和田市上高中的孩子常回鄉看望他,約上穆太力普再踢場球。有的學生會找他談心,說說家里的困難,自己的困惑;有的想繼續上大學,叫家人不太同意;有的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又感覺不知所措;有的開始在外地做生意……
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的感觸――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漢語。
“雙語課會改變孩子的命運”
李晨負責的雙語班里,多數學生在小學時沒有學過漢語,更不會漢語拼音,這批孩子是從初中才開始接觸漢語,可初中的漢語課文里沒有拼音注釋。
教課方式只好是老師念、學生跟著讀,學生自己再以拼音注釋。李晨晨的班里只有兩個學生會拼音,這樣的情況使得她不得不將課堂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完成課時安排,第二部分則是拿著小學二年級的課本,給孩子們補基礎、教拼音、講句式。
這樣的教學方式總是讓李晨晨無法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學校要統計漢語及格率,可當時班里能及格的只有兩三個學生。李晨晨也總是因此而被扣獎金。
雖然困難不少,但這個努力的錫伯族女孩每天都在加緊學習維吾爾語,她認為只有自己學好了維語才能讓孩子們學好漢語。
“老師,我想上自習學漢語。”最近,有批學生專門找到她。
看到孩子們學習漢語的積極性提高,她答應每天放學后再教他們30分鐘的漢語。
一天,因學生們自習紀律不好,生氣的麥爾旦推掉了第二天的晚自習。可沒想到,孩子們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地找他。
回到自習班里時,班里靜悄悄的,有學生給他遞上了一個小紙條:“如果學生是花兒,老師就是花盆,花盆生了花兒的氣,花兒也就謝了。別讓老師生氣,我們振作起來,要好好聽老師的話。”
這就是希望的丌始,只要有希望,一切都來得及。
塔瓦庫勒鄉中學的主干道兩邊,掛著漢語詞牌,寫著“瞬間”“珍惜”等詞語,學校在盡力給學生營造漢語環境。阿老師也經常給學生們講學習漢語的重要性和好處。
有人有過這樣的擔心:維吾爾族都在學習漢語,自己的語言文化會不會受到影響?
聽到這樣的討論,穆太力普正了正身子,他舉了個例子:“就像是學英語,我們中圍入學英語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向世界學習先進知識,與世界接軌,中圍并沒有因為學習英語而丟掉自己的語言文化。同理,作為中圍人,維吾爾族應該學會大家都在說的語言,與圍家接軌,進而再與世界接軌。”
“雙語課會改變孩子的命運。”穆太力普說。
鄉政府教育辦主任卡哈爾在做主任之前是鄉里的語文老師,他的不少朋友在內地做生意,以前讓他們學漢語,他們總是說鄉里都是維吾爾族,學漢語有什么用,可等到他們去內地了,又開始跟卡哈爾說:“當初怎么沒好好學漢語呢?”
吐爾孫江說,為了給學生營造漢語環境,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辦漢語朗誦比賽。以前是為了湊數字,每個班必須有人參加,現在學校的朗誦比賽已開始注重質量,選擇漢語水平好的同學參加。過去的塔瓦庫勒鄉中學需要強迫孩子上雙語班,現在學生們一入學便會主動申請進入雙語班。更讓他高興的是,現在小學生的漢語水平要優于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