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式起跑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3 01:31: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站立式起跑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站立式起跑教案

篇1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5-0042-02

一、設計思路

本課以“健康第一”櫓傅妓枷耄以“玩中學、學中玩”為教育理念,創造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緊緊圍繞發展學生快速反應能力的目標,從起動信號及姿勢的不同變化來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以游戲化的形式進行呈現,多層次的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促進目標的達成。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參與到學生的學練中,使師生融為一體,體現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選自《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水平二“跑”單元。多種形式的起動是低年級跑教材中的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發展學生快速反應和快速奔跑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追求各種姿勢的動作細節,而是讓學生在各種條件下做出快速起動的同時,向前方目標奔跑一定的距離,并初步認識自然站立式起跑。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注意力集中,快速反應。教學難點是不同條件下的快速反應。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跑比較感興趣,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和競爭意識。但他們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大,注意力不夠集中,對跑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是他們的弱點。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設計時圍繞“多種形式”進行展開,并以游戲化的形式進行呈現,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環境下感知跑的動作、提高跑的能力。

四、主要策略

1.教學內容多樣化:多樣化主要從“多種形式”展開設計,多種形式包括啟動信號和啟動姿勢兩個層面,啟動信號包括聲音(教師口令)和視覺(教師或學生動作),不同姿勢包括蹲、坐、躺以及學生的想象動作等。

2.游戲化教學:準備部分為“自由人”游戲,使學生得到熱身的同時能初步感知快速反應,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基本部分“追逐跑”和“搶收小球”游戲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信號變換條件下發展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

3.自主探究:基本部分學生先自主練習快速啟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師的引導,初步認識站立式起跑。創想各種不同的起動姿勢,在練習中探究不同姿勢下的快速啟動與站立式啟動的關系。

篇2

關鍵詞 方法 目標 反思

讓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首先教師的課堂要有效,讓學生從不了解到了解,從不掌握到掌握,從不熟練到熟練。作為體育教師,應根據傳統的教學,跑、跳、投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喜好,積極構建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低年級結合游戲上課,高年級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球類組織教學上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很高,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提高。

一、教學技能循序漸進

體育課堂教學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講解―示范―練習的程度上。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況,應用多樣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如講解、練習、發現、引導、合作等方法,運用更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方法吸引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首先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進行授課,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利用實物、圖片、投影儀、錄像及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的直觀認知,拓寬視野。

二年級上接力跑的教學中,讓學生左腳在前,右手伸出來。當傳棒人準備傳棒時,接棒人就應該提早做好準備姿勢,可學生的準備一時還不夠,需要時刻提醒他們才能記起。后來我讓學生專門進行了準備姿勢的演練,學生的手都提得酸了,我也很心疼他們,但為了讓他們記住手腳的方向,我不得已才這么做。課剩下15分鐘時讓他們回教室看接力跑的圖解動作和錄像,加深學生的印象。

到下次課時的練習過程中,卻發現還有許多學生的腳一直彎著,后面腳的腳尖踮地,腳跟翻得很高,膝蓋彎得差點碰到地面,前面腳伸得很直很直,兩腳間的距離也很大。我發現這個問題時做了及時的糾正。課后也及時地反思:為什么已經上過一遍的內容,也看過錄像了,學生就沒記住呢?上學期新授時(第一次上迎面接力跑),我記得向學生講得特別清楚,還一個個親手指導,當時學生掌握得很好,可現在還是有部分學生忘記如何迎面傳接棒了。反思幾個原因,也許當時學生的年齡還小,記東西的意識還不強,他們不知道這種技能要牢記在心里的,也許我講得也有欠缺的地方,理論講得不夠清楚,示范做得不夠到位……但接力這種技術在他們的心里已經形成了一種形象,也許當時一直接觸這個內容,學生一接觸接力棒就會反映出接棒的姿勢,但好久不用了,學生就會遺忘,但只要稍加提醒他們就能馬上反映出來。

二、運用兒歌渲染氣氛

在低年級的體育課上,兒歌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用游戲結合技能學習的效果會很好,而游戲教學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加上兒歌輔助游戲教學,使活動中的學生寓情于境,產生樂學的氣氛。

練習投擲動作,一年級時學過丟沙包,現在時隔一年,他們也有點忘記了,我想讓他們說口訣:左腳前,右腳后,右手肩上屈肘,彎腰向前投去。有的學生記得,有的忘記了。這句口訣是在學生不理解的基礎上硬記住的。對于“肩上屈肘”是什么概念,他們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楚,有的學生連字都念不準,但動作卻做得很到位。這個動作和接力棒姿勢不同,一個彎腰,一個“挺肚子”,腳的姿勢也不同,前者的后腳不用彎曲,但后者可以彎曲,這樣有利于投擲時發力。手上動作相差更大,但這個動作學生不容易犯錯。學生最會混淆的就是站立式起跑和接力跑的姿勢,站立式起跑的右手臂要彎曲,左手臂姿勢雷同。通過幾次教學,發現這個現象后,我就想辦法讓學生較容易地牢記各自的動作,只能給他們編口訣:“站著跑步,左腳前,右腳后,右手胸前屈肘稍彎腰,抬頭看前向終點沖刺?!薄澳冒艚恿ε?,左腳前,右腳后,右手伸出腰稍微彎下,五指像握酒杯成弧形,抬頭看前做好準備,奮勇向前力爭第一?!?/p>

當學生記住這兩句口訣后,動作的穩定性就提高了許多。只有不斷地總結、實踐、反思,才能上出學生感興趣,又有質量的課來。

三、根據目標有效練習

當學生了解某一項技能后,一定要通過反復練習來鞏固下,才能徹底掌握好。而且練習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地進行有效練習,這樣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鞏固知識、提高技能。新課程改革使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活躍,學生活動的時間更多,這就使得無目的性的體育課出現,這樣的課堂是很難實現有效練習的。而有效性能否實現,完全取決于教學目標。根據目標設計活動內容,使學生練習帶有目的性、方向性。穿插在課堂教學的環節之中進行,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

四、認真反思總結不足

篇3

關鍵詞:評課;場地器材;課堂觀察;體育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1-0034-04

體育課離不開場地器材,但體育課堂教學中場地器材的使用并非都十分合理、安全、有效,假如場地器材不能充分利用,勢必會對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觀察體育課堂,了解場地器材在使用過程中的若干現象,及時查找原因,并提出改進完善策略,是評場地器材不可缺少的步驟。但要想評出技巧,還需要把握幾個關鍵點。

一、體育課場地器材“五不”現象

在體育課教學中,從場地器材的使用情況來看,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因數量不足而無法正常開展教學工作,有的因質量不佳導致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有的因使用不當存在安全隱患,有的是布局不合理影響教學效果,還有的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注重維護場地器材而使其破損等。各種現象具體分析如下。

1.數量不充足現象

通過觀察走訪中小學體育課上使用的場地和器材情況獲悉,由于受學校人數因素影響,很多學校存在絕對或相對場地不足現象,即小場地較為普遍,尤其是城市學校更為突出。小場地對正常完成體育教學工作將產生一定影響,學校人數越多,同一時段上課班級越集中,影響越大。有時同一時段在一個不足200平方米大小的操場有5~6個甚至更多的班級一起上課,學生很難得到充分的鍛煉。例如,在一所中學,6個班級同時在學校教學前的一片所謂的操場上上課,由于場地小班級多,有的班級在圍繞場地外周練習耐久跑的時候,總不時的會躲避正在練習武術的同學和籃球課班級滾動在地上的籃球。有時受籃球場數量的限制,60人以上的大班額教學,盡管有足夠多的籃球,也很難讓學生得到充分體驗。器材數量的不足也會直接影響教學的實效性,例如,一些貧困山區的農村學校,大部分器材存在數量不足現象,安排相應項目教學時,不僅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而且學習的效果也很難把握。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場地器材在數量上的缺乏,給一線教師帶來諸多不便,教學質量的提高也難以促進。

2.質量不過關現象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場地、器材的數量不足會產生一定影響,質量問題更不容忽視,因為,質量不過關與安全問題息息相關,而且,有些器材質量問題突出的話,也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導致練習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例如,一所學校的初二年級的體育課上,教學生跳山羊,老師講解完跳山羊技術的動作要領后,給學生做示范的時候,上羊推手的一剎那,突然人仰馬翻,所有的學生都十分吃驚,且有些學生當場表現出不敢再練習的害怕表情??梢钥闯觯毩曋杏胁簧賹W生踏上踏板以后,手扶在山羊上不敢做起跳動作。后來檢查山羊時發現,山羊腿軟是質量不過關所致。還有些學校購置的器材,如籃球、排球、足球等使用不久就破損,有的漏氣,有的破皮,影響學生正常練習。除此之外,有些學校的塑膠場地質地差、不環保,經過太陽暴曬后,發出難聞的氣味,說明散發出了有毒的氣體,師生長期在那樣的場地上活動,將對其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存在質量問題的場地和器材,一旦在體育課上使用,要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影響身體健康,要么影響練習活動開展,為此,質量不過關現象不容忽視。

3.使用不安全現象

場地和器材除了因質量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外,實際上,在使用過程中安全隱患也要及時做好防范工作,而且還要從課前借器材開始就要對其進行安全檢查??墒?,在很多情況下借器材時任課教師未對其進行檢查,甚至有的課因課前安全隱患未及時排除,課上就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發生。例如,在一節羽毛球課上,由于羽毛球拍頭松動課前未仔細檢查,結果導致課上練習過程中羽毛球拍頭飛出刺傷同伴臉部的嚴重損傷事件。又如,一節背越式跳高課上,由于在多個同學跳過以后墊子移動錯位,導致一學生過桿落地的時候摔落墊外,頸部扭傷。由此可見,課前檢查、課中觀察,并作出及時調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在看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認真觀察,分析判斷任課教師對安全隱患的防范工作是否做的具體和有效。

4.布局不合理現象

場地、器材在體育課上的運用需要認真甚至巧妙的設計,設計不合理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而且,還與安全隱患有較大的關聯性。教學實踐中發現,有的屬于場地較大而選擇的活動區域較小,未能充分利用可以活動的空間;有的是器械的擺放過遠、過近、過疏或過密現象,假如教師的示范器械放置過遠或過近,學生不便于觀察,假如學生練習器械放置過疏不便于老師指導,過密的話,練習之中學生會互相影響。例如體操技巧跪跳起課上,體操墊子的擺放應巧妙的設計,出現上述各種現象都不利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對于不可移動的器械,如體操的單雙杠、跳箱、山羊等,練習中所使用的體操墊子、踏板要遠近適中,否則也會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再者就是球類課上,由于受場地的限制,如籃球課上只有兩塊籃球場,各種練習活動如何充分利用這僅有的兩塊場地要有周全的考慮,班級人數越多,場地的規劃要求就越高。就球類器材而言,尤其是籃球課上,假如籃球數量充足,能夠達到每人一個籃球,籃球練習前后的取放都要有全面的規劃,注意解決好球的自由滾動與取放便利問題。觀察中發現,練習過程中籃球滿場地滾動,既影響學生用籃球的及時性、便利性,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球類課上事先確定好球的暫時固定方式至關重要。

5.維護不到位現象

體育課上充分利用場地、器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場地、器材的維護不容忽視,尤其是體育課上要能夠充分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引導,讓學生保護好所使用的場地、器材至關重要。但是,經觀察以及與一線教師的交流中發現,不僅存在對場地的維護不到位現象,而且,也在課上出現有不主動甚至有意損壞器械的情況發生。各種現象造成的后果,有的是直接對場地器材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產生了人為的安全隱患。例如,跳遠課上在練習過程中對沙坑的維護就非常重要,要盡量避免因沙坑過硬或跳過后坑洼未能及時平整而出現踝關節扭傷等事故發生。球類課上對球的保護也要引起重視,教育學生不能拔羽毛球上的羽毛,不拉拽籃、排、足球上的翹起的球皮等。但是,以前卻觀察了解到,不僅有的學生無意提拉翹起的球皮,有的還故意揭完好無破口的球皮。另外,還有的學生在練習間歇時間坐在球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以上各種不認真維護場地、器材的現象都是一線教師在課上應該重點強調盡量規避的。

二、觀察場地、器材的“五大”視角

在看課的時候,不同的看課者對場地、器材的觀察或許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選擇的觀察視角不同,所能看到的場地、器材情況會有一定的區分。有的視角確定比較明顯,有的是走馬觀花式的,不同的視角觀察效果也會存在差異。為了能夠在觀察中獲取更多的關于場地、器材的信息,便于更好地評課,有必要對觀察視角展開討論。

1.從各部分觀察場地、器材

體育課各部分劃分方式,大多數采用的是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段式,其中準備部分又包括開始部分和準備活動。也有人將課直接分為四個部分的情況,即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無論如何劃分,場地、器材在各部分的使用情況都需要做認真的觀察。假如從各部分這一視角進行觀察,既要從開始部分到結束部分按順序觀察場地、器材的總體利用情況,還要注意分析判斷各部分在場地器材使用過程中有無問題,以及通過觀察看哪些環節場地、器材的使用讓你眼前一亮。也就是說,場地、器材在某個方面有無創新之處,有的可能是人無我有自制了新的輔助教具,有的是在已有常規器材的利用上做了新的變換形式的嘗試。除此之外,場地器材在各部分的使用是否合理,在各部分是否有一物多用、一物妙用的高校利用場地器材現象。相反,哪個部分或教學環節存在場地、器材的閑置或浪費現象,觀察的時候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傊?,從各個部分切入觀察場地、器材,不僅僅是要看各部分用了什么,用了多少,還要看是如何用的,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和問題都是我們要觀察的重點。

2.從質與量觀察場地、器材

場地、器材的質地與數量直接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質地好壞不僅耐用性有所不同,美觀度存在差異,關鍵是是否能夠有足夠的安全保障。觀察體育課的時候,從場地、器材使用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各種情況,就能夠大致判斷其質地優劣程度,以及是否對體育課有負面影響。在評課過程中,針對某一教學現象的發生原因,可以做出綜合判斷,不排除對場地、器材質地問題的分析。質量差的器材對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練習效果會產生雙向影響作用,因此,場地器材的質量保障極為重要。另外,在分析判斷體育課綜合效果時,效果是否明顯,與場地、器材的數量關系也十分密切。在場地的大小上,小場地組織大班額活動難度較大,小場地安排形式多樣的分組練習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器材的數量上,有的時候,除了看是否有充足的器材確保體育課上練習所需,更要看在現有的場地、器材數量范圍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例如,有一節籃球運球課,每人一球的器材條件,任課教師卻未能充分利用,而是大量的采用兩人一組一球交替往返運球的方式組織練習活動,等于一半籃球在筐內閑置。這樣的組織和對器材的利用,顯然是有待改進的。又如一節籃球單手肩上投籃課,本來有兩塊籃球場四副籃球架,足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籃球場上體驗投籃動作,但是,卻始終未能安排該項練習,而是兩人一組在模仿投籃動作進行空投練習。這種有場地、器材不利用或過少利用現象,評課時也要重點考慮。

3.從教師教觀察場地器材

體育課上,從教師教的角度觀察場地、器材時,需要看整個教學過程中場地、器材與教師的關系處理得如何。不僅要看教師的示范位置選擇是否得當(需要基于學生和場地大小靈活把握),是否合理利用了場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一節體育課上,任課教師在示范站立式起跑和途中跑技術時,教師選擇的示范場地方向與學生觀察的方位背道而馳,說明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觀察的便利性,而只是考慮了自己示范的便利位置。還要注意教師示范的時候是如何利用器材的,如有的籃球課上,本該用球示范的,整堂課卻未見到老師做一次這樣的示范,而只是在向學生做徒手動作。評課的時候,就要酌情分析其根源,有時可能會讓看課者聯想到,教師對自己的技能水平是否缺乏自信等。假如是體操技巧課,教師的示范器械(如體操墊)擺放位置是否便于學生觀察等都需要任課教師做全面的考慮。除此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場地、器材的安全問題的考慮是如何體現的,是否有對學生保護場地、器材確保安全鍛煉的教育和引導等都需要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引起重視??傊?,教師的教離不開場地和器材,但場地、器材使用不當,會不利于教的有效發揮。為了更為深入全面地評價課堂效果各影響因素及其關聯性,從教師教的角度觀察場地、器材十分必要。

4.從學生學觀察場地、器材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無論是田徑、體操項目,還是各種球類項目,離開了場地、器材,學生的體育學習活動就很難開展,說明學生的體育學習與場地器材的關系最為密切。因此,要想深入評析場地、器材,從學生學的角度觀察場地、器材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基本部分主教材學習的環節進行觀察學生對場地、器材的利用,更能夠體現出場地、器材在課堂上的使用效率。如觀察學生在教師示范時的站位情況,是完全被限制的(或固定的),還是可自由走動選擇最有利觀察位置的。學生的觀察位置選擇的自主性越大,越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和聽講。學生的練習活動更是如此,假如被限定在很小的區域內進行練習,可能便于老師巡回指導,但是,學生的練習可能會產生相互影響,有些動作就不能充分的施展。因此,學練場地讓學生選擇的自主性有時是需要考慮的。就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器材的利用而言,除了前面我們分析的數量,以及是否充分利用現有器材進行練習活動,還不可忽視器材的規格與學生的年齡是否相符,學生是否對器材有保護意識,遇到安全隱患明顯的器材學生是否有防范能力等。除此之外,還要觀察學生在器材借還環節是否有積極主動的表現等。

5.從實效性觀察場地、器材

通過前面的分析發現,無論從體育課各個部分、質與量觀察場地器材,還是從教師的教、學生學的角度進行觀察,實際上,都離不開實效性問題。但是,在課堂觀察的時候,還不能忽視從整體觀看場地、器材在課堂上發揮的實效。這樣能夠更系統、更全面地分析判斷場地、器材的利用價值、綜合問題及改進措施?;诖?,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就要對場地、器材在體育課上利用情況有全局觀,即從全課看效果。不僅要看整個課上教師在場地、器材安全防范的系統設計,以及課上的防范實效性,因為安全問題是教師們最糾結的問題。還要看教師在場地、器材利用上的創新設計有無,以及對課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面作用較大,如有的課上自制了新穎的輔助教具,卻在課堂上因運用不當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學習的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從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綜合觀察分析判斷場地、器材在課堂上利用的實效性。

三、評場地、器材把握“五個”關鍵

要能夠在評場地、器材的時候體現出獨特的視角和技巧,除了前面分析的觀察視角與方法等相關問題外,還要注意把握幾個關鍵點,下面從五個方面進行討論。

1.事先了解場地、器材的類型與布置

評場地、器材,只是完成了認真觀察還不夠全面,為了更便于觀察,以及評的時候更為準確,評課者需要在看課活動前,事先對任課教師所選定的場地和對器材的布置情況等進行了解。了解方式主要通過三種途徑,一是瀏覽教案,因為,通過瀏覽教案,可以初步了解基于不同項目教學,場地、器材的基本信息,如多少類、器材數量,場地大小等。二是觀看事先布置好的場地,器材的存放是否有利于教學中使用。三是對于未看清楚或對場地、器材布置存有疑惑的地方,也可以通過與任課教師、指導教師或其他看課者交流的方式,事先消除疑惑。這些工作做的越具體到位,越便于在課堂上對場地、器材進行觀察。有時,在了解這些基本信息的時候,觀察者還可以與以往的經驗聯系起來,事先作出場地器材布置合理與否的初步判斷??傊?,事先了解環節不可輕視。

2.詳細觀察場地、器材使用過程的方法

評課活動中要在場地、器材方面評出水平,詳細的課堂觀察是重中之重,離開了這一環節,或在該環節未能看出門道,高水平的評課就無從談起。但該如何觀察課堂上場地、器材的使用過程與方法最有效?首先,確定好觀察視角,既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不管是哪種選擇,視角的確定不容忽視?;蛟S有的人在看場地、器材的時候尚未充分認識到確定視角的重要性,結果會出現很多遺漏,有些課堂假象就難以準確判斷,結果就看不出場地、器材存在的真問題,評課時甚至會出現與他人完全不同的錯誤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在觀察的時候注重細節,如器械隨風倒下的時候,師生對該器械的反應,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的反應能夠說明很多問題。第三,要能夠在觀察的時候做好記錄,將屬于場地、器材使用經驗的和問題的事先做一標注,在評課的時候能夠便于查找和歸納整理。第四,要用虛心學習的態度進行觀察場地、器材,邊看邊思考為什么任課教師會有這樣的設計思路,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等。把握詳細觀察的幾個重點環節是評出水平的關鍵所在。

3.分類歸納與整理場地、器材觀察結果

在評場地、器材之前不可忽略對觀察記錄的整理,這便于很快理出評課的思路。要體現評場地、器材的能力和水平,絕非是就數量、質量、使用、效果的簡單評說,而是要由淺入深,不僅能夠挖掘對場地、器材使用過程中感到困惑的源頭,還要能夠找到解決困惑之根本。這更需要對觀察結果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區分哪些環節器材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現象,假如沒有不合理現象,還要能夠從合理場地、器材的布置找到啟發。那么,哪些地方布置合理,其合理性突出表現在哪里,是更有利于學生觀察,還是更有利于練習,或是能夠規避安全隱患,或是讓學生感到新鮮感,激發起對體育課的興趣等。這就要求在歸納的時候,要邊分類整理邊分析判斷。對于不合理的使用環節,還要能夠結合已有經驗分析提高其合理性的改進策略。這對完整、深入、系統地評場地、器材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不至于在評的時候即興考慮改進措施。為此,看課后對場地、器材使用全過程觀察結果的歸納整理與深入思考不容忽視,看課不能走馬觀花地看,同樣,評課也不能缺少章法的評。

4.靈活確定評場地、器材的邏輯主線

理清場地、器材在體育課上的各種現象及其合理程度,只是便于評課,至于能否體現出評場地、器材的水平,還要能夠靈活確定一條邏輯主線。因為,很多情況下,評課活動并非僅僅只是評場地、器材,而評場地、器材更多的是被作為評課內容的一部分。但是,假如是專門研究體育課上的場地器材,可以以專題的形式對其進行系統地看評,這樣的評課活動便是以評場地、器材為主。無論是作為評課活動中的一項內容,還是以評場地、器材為主的評課活動,都需要事先確定邏輯主線。只是前者的邏輯主線更具綜合性,后者的邏輯主線才會更體現出專題性。就常規的評課活動而言,邏輯主線既可以確定為時間順序、內容呈現,也可以考慮以教師的教或學生的學等為主線。評場地器材的時候,可以沿著事先確定的主線將場地器材的使用情況巧妙地穿插其中,或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單獨評說,或與其他要評的內容相結合。就場地器材的專題研究評課活動而言,任何一條評課邏輯主線的確定,最好能夠圍繞場地器材而定,可以選擇場地器材使用過程中呈現出的各種特性,如安全性、合理性、實效性、新穎性等展開評說。也可以從場地器材與體育課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這樣的邏輯主線進行評課,如逐一評場地器材與課的內容、場地器材與教師、場地器材與學生、場地器材與目標、場地器材與重難點,甚至場地器材內部的關聯性都可以作為評課的內容理清要素之間的關系。靈活確定評場地器材的邏輯主線是評出水平的前提,假如事先不確定一條主線,而是隨意去評,既不能體現出自己的評課能力,也難以讓聽者深受啟發。

5.巧妙評場地、器材運用經驗與問題

巧評場地器材,除了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還要把握好評的語言、評的時機、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在評的過程中對現場各種反饋聲音的聆聽和回應。首先,評的語言要十分誠懇,包括評問題的時候,最好不要以挑刺兒或批判的語氣描述問題,而是應盡可能地考慮評說問題的目的,不僅僅是指出問題所在,而且要體現出一定的指導性,便于他人改進提高對場地器材的利用能力和水平。同樣對好的方面的評說,也不可采用過于夸張的語言描述其優點或亮點,依然需要求真務實的態度。其次,對評的時機把握也不容忽視,有些人在評課活動中總是搶先評,有的在聽到與他人評課有不同看法的時候緊跟著評,還有的采用歸納總結性評,即在他人都評完以后進行歸納、補充。無論是搶先還是等候,要把握的關鍵點就是,老問題可以翻新了評,遇到別人都已經評說的問題可以換個角度評,對于那些未看明白的問題可以以咨詢討教的方式評說等。第三,評場地、器材時對廣度和深度的把握可以體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廣不能無邊,深不能無底。然而,邊與底何在?一般而言,在評場地、器材的時候不能無限制的延伸或拓展,課堂上發現的問題可以從人的因素追索到設計環節是否缺乏周密的考慮,或課堂上對場地、器材的調控能力有無缺失。也可以從條件因素,分析學?,F有條件是否帶來了不利影響等。第四,把控好評課過程中的各種語言反饋,尤其是當有人及時提出不同觀點的時候,既要冷靜,又要積極回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也十分關鍵。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是不可取的,因為評課活動畢竟也是一種很好的互相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把握評課的技巧,才能體現出超越他人的評課能力,從而評出新意。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