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10 12:42: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數學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幼兒園數學教案

篇1

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4日執教:陳艷芳

活動內容:數學:《認識左右》

活動目標:1、要求幼兒掌握左右的概念,能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

2、初步學習以物體為中心區別左右。

3、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桌面教具:三種顏色的花片。

英語教具:WIWI、COCO、DUDU。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應緊緊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這一點進行聯系,注意班級是否有左撇子的幼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吃飯的時候是哪只手哪碗哪只手拿筷子的嗎?我們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F在老師請小朋友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二、練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1、舉手:請全體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舉起左手或右手,學習說:“左手、右手。”

師:現在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的指令,聽聽老師是讓你們舉哪只手的。

2、拍肩:請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用右手拍自己的左右肩。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F在老師要出比較難的題目了。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去拍你的右肩?;蚴巧斐瞿愕挠沂秩ヅ哪愕淖蠹纭?纯茨膫€小朋友最聰明、反應最快。

3、拍腿:請幼兒伸出左右手,根據老師的指令拍自己的左右腿。

師:現在請伸出你們的左手去拍你們右腿,或是伸出你們的右手去拍你們的左腿??纯凑l最快又準確。

不錯的4、看看:讓小朋友看看坐在自己的左邊的誰?坐在自己右邊的是誰?并請幼兒用連貫的語句說出:我的左邊坐著XX或我的右邊坐著XX。(同樣指導幼兒找自己的左右眼、左右耳。)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看你的左邊坐的是誰?你的右邊坐的是誰?等等老師提問,小朋友在看的同時請保持安靜。

師:請小朋友用連貫的句子來說。比如我的左邊坐著XX。我的右邊坐著XX。請小朋友找找你們的左右眼、左右耳。

三、學習以他人(物體)為中心區別左右。

1、請3名幼兒背對著站在黑板前,引導全體幼兒觀察并回答,XX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然后請中間的幼兒說說:他的中間是誰?右邊是誰?

2、出示教具,請幼兒根據老師要求把花片排列好。

師:現在請小朋友現在聽老師的口令,聽聽老師讓你們怎么把花片放好。請小朋友把紅色的花片放在中間,把藍色花片放在紅色花片的左邊,把黃色花片放在右邊??纯茨膫€小朋友放對了。

3、出示教具:教師擺放教具,放幼兒說出它們的位子。接著,幼兒按教師的要求上來給小動物換位置。

師:老師在黑板上放了VIVI、COCO、DUDU。你們來看看COCO的左邊是誰?DUDU的右邊是誰?好我現在請幾位小朋友上來按老師的要求來給動物換位子。

四、音樂游戲

請幼兒聽著音樂邊唱邊表演結束活動。

篇2

黨的“十七”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我區人民對優質教育有著強烈的需求,“十一五”教師繼續教育要突顯時效性,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為此我們推出“營造書香校園、建立學習型學校”讀書活動,以此為契機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這是我們迎接挑戰和機遇的策略之一。

閱讀滋潤精神,思考孕育智慧。開展全員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在精神文化的支撐和引領下,必將促進學校的整體建設、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個人成長,營造出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書香校園文化。

讀書活動將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點培訓內容。通過讀書構建教師個人的精神家園,是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提高專業素養的必經之路。

學校作為最基層的組織和管理單位,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卓有實效、形式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

二、實施“書香校園”讀書工程的目標

1.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推進課程改革進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創設良好的學習研究氛圍,使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思考習慣。

3.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使教師朝著“有哲學的頭腦,有學者的風范,有精湛的教藝,有愉悅的心境”這一目標不斷邁進。享受工作的快樂,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

4.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營造書香校園,創建學習型學校。

三、推薦閱讀內容

讀書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讀書不僅要專,更要博。我們提倡教師讀五種書:

一是名人傳記。名人成長歷程里的動人故事對教師的學習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是教育理論書籍。在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提高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和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不斷調整教育實踐,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三是學科專業書籍。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通過讀書更新專業知識,引進時代的活水,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

四是現代科技書籍。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著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讀這些書有助于教師了解現代人的心理、感悟現代生活,開拓教師的視野。

五是美學、文學、史學和哲學書籍。通過閱讀,思考人生,積淀精神文化,尋求心靈家園,提高生命質量。

四、實施“書香校園”讀書工程的具體措施

(一)組織管理

1.教委人事科負責統籌安排,監督整個過程的組織管理。

2.進校師訓部根據讀書計劃,協助督促學校按要求完成任務。

聯系電話:××××—××*高中負責人:××*,幼兒園負責人:××*聯系電話:××××—××*初中負責人:××*,小學負責人:××*3.學校作為基層管理者,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協助本校繼教負責人幫助教師按要求完成任務。

(二)具體安排

1、2009年1月18日,召開動員大會。

組織部門:教委人事科、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

參加人員:各中小學幼兒園及直屬單位教學主任、繼教負責人。

具體內容:布置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具體方案;下發文件及材料。

2、2009年1月—3月,教師利用寒假自主閱讀。

a、2009年1月,學校幫助教師利用多種途徑確定所要閱讀書籍,并填寫“門頭溝區‘書

香校園’讀書活動登記表”(見附表一)一式三份。

b、2009年2月,教師利用寒假時間認真閱讀所選定的書籍。

c、2009年3月1日前,各校將本校開展“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計劃上傳至讀書活動專用郵箱××××@××*.cn。郵件題目為“xxxxx學?!畷阈@’讀書活動計劃”。

d、2009年3月20日前,各校繼教負責人將本校教師填寫的“‘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登記表”(附表一)上交至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各學段負責人處。(“‘書香校園’活動登記表”統一用a4紙打印,內容部分為宋體四號字。)

3、2009年3月—2009年7月,在深入讀書的基礎上完成論文或讀書體會的撰寫工作。

a、要求文章內容真實,通過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體驗、感悟、嘗試,將個人的獨特實踐或思考寫成文章。若發現抄襲,取消繼教學分。由繼教負責人協同教研組長檢查確認,確保文章的原創與真實。

b、各校要開展校內評選活動,所選優秀論文或讀書體會不少于總數的三分之一。

c、各校要組織多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繼教負責人協同教研組長進行檢查指導。師訓部隨時指導學校的讀書活動,積極參與學校的讀書交流展示活動。

4、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組織全區檢查、交流研討的基礎上,評選“書香校園”活動先進校。

a、2009年9月20日前,各校繼教負責人完成“‘書香校園’教師讀書活動情況統計表”(見附表二)的填寫工作,用a4紙打印并上交到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各段負責人處,同時將全校教師論文或讀書體會刻成光盤一并上交。

b、各校將推薦的三分之一優秀稿件按統一格式打印后上交至師訓部,準備參加區級的評選和交流展示活動。優秀稿件格式要求:首頁格式(見附表三);正文字體為小四、宋體;字數2000字以上3000字以內。

c、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將組織專人對論文和讀書

體會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將在門頭溝區科研月活動中公布。各校獲獎教師名單及獎勵學分將在科研月中發回學校繼教負責人處,以便學校進行繼續教育學分登統。

d、各校繼教繼教負責人對本校教師參加“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的學分進行登統。填寫完成附表四(教師參加“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學分統計表)。

e、2009年12月20日前各校將本校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和附表四(教師參加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學分統計表),上傳到讀書活動專用郵箱××××@××*.cn。郵件題目為xxxxx學?!皶阈@”讀書活動總結及附表四。

f、2009年12月師訓部按學段進行繼教分數的登統。

g、2009年1月進行區級優秀“書香校園”的表彰活動。

(三)繼教學分的獲取

1、各校繼教負責人檢查確認教師基本閱讀任務完成情況,并填寫完成附表一、附表二的登記。4學分。

2、各校繼教負責人檢查并確認教師按要求完成了論文或讀書體會的撰寫。2學分。

3、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將對各校推薦的優秀論文或讀書體會,以及參加區級讀書活動大會交流展示或獲獎的文章予以學分獎勵。

(四)給學校的建議

1.挖掘資源,提供書籍。學校充分挖掘圖書館的資源,加大投入,保障讀書。學校圖書室建立科學合理的借閱制度,充分發揮其作用。

2.搭建平臺,觀摩讀書。

可在校園網上開辟“讀書俱樂部”專欄,并開設相應的子欄目:讀書體會、精品書屋、讀書筆記、讀書活動、推薦文章、新書介紹等。為教師閱讀交流提供便利。沒有校園網的學校應開辟相應的讀書專欄展示上述內容。

充分利用教研組活動、學校活動時間組織靈活多樣的研討交流活動。開展校內讀書論壇,為教師在全校范圍的交流展示搭建平臺。

3.開展研究,深入讀書。

學校也可根據校本培訓、校本研究的課題,指導教師要圍繞專題進行重點閱讀,用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

4.撰寫體會,實踐讀書。

讀書體會可多種多樣,讀書筆記,學習體會、優秀教學設計、案例分析、反思等。學校提供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對在實踐中產生良好效果的范例,要大力表彰宣傳。

5.評價導向,激勵讀書。

學校對教師的學習計劃、讀書筆記、讀書體會、教學設計、案例分析等進行評價考核,作為評優評先中考核工作業績的一項內容。

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論文的評選;鼓勵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文章,獎勵辦法依據學校獎勵制度。

每學期制訂讀書活動計劃,確定讀書內容、目標、措施、效果預測等。

篇3

千克和克

第1課時

認識千克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通過看一看、稱一稱、拎一拎、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初步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

2.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并在此過程中不斷豐富對一些常見物體輕重的感知,從而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建立1千克的質量概念,估計出一些物品大約有多重。

教學難點:

使學生建立1千克的質量概念。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預設:2分鐘)

猜一猜:哪一盒重?哪一盒輕?為什么?

①大小不同的兩盒物品。(大的重,小的輕)

②大小相近的兩盒物品。(小的重,大的輕)

引導:有時光憑眼睛看,看不出來,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板書:掂一掂)指出:這種方法簡單又方便。

掂一掂:分小組掂一掂紅棗和膨化食品,感悟哪袋重?哪袋輕?并說一說。

指出:在數學上,一般把物品的重量稱為質量。(板書:質量)要準確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就要用秤稱一稱。(板書:稱一稱)

二、自學例1。

(預設:20分鐘)

(一)認識千克

1.導學單1:(時間:3分鐘)

自學書本第29頁“試一試”以上的部分,自己試著口答28頁上的問題。

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

交流內容

:①稱一般物體有多重,通常用什么作單位?用什么符號表示?

②在左面臺秤的秤面上看到了什么?右面臺秤的秤面上指針指著數字幾?表示什么呢?

③在秤面上指一指2千克、3千克和5千克。

交流要求:認真傾聽,輪換著說,有不同想法的及時補充。

3.全班交流。

哪些問題小組里還有疑問的或有爭議?給予適當點撥。

導學要點:

1.kg是千克的符號,稱一般物體的重量時,通常用千克做單位,千克又叫公斤。

2.用秤稱物體的重量時,秤面上的指針指著幾,就表示這個物體重幾千克。

追問:你能看出這臺秤最多可以稱多重的物體嗎?

(二)建立1千克概念。

1.導學單2:(時間:5分鐘)

小組合作:

①稱一稱、拎一拎1千克的大米。

②邊數邊稱出1千克的數學書大約有幾本。

③邊數邊稱出1千克的雞蛋大約有幾個。

學生活動時,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全班交流。

①為什么同樣是1千克的雞蛋,但每組數出的個數有些差別呢?

導學要點:同樣1千克雞蛋,雞蛋越小個數越多,雞蛋越大個數越小。

②想一想:1千克雞蛋約有17個,照這樣計算,2千克雞蛋約有幾個?

(三)感受幾千克。

1.稱一稱你書包大約多少千克?

專家建議: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學生,書包重量最好不要超過2.5千克;四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不要超過3.5千克,否則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2.拿出或放進一些物品,使稱出的結果大約是2千克,并拎一拎。

三、分層練習。

(預設10分鐘)

(一)適應練習。

1.完成第29頁“想想做做”第1題。

思考:下面袋里的食品各有多少千克?凈含量是什么意思?如果把這袋鹽水鴨放在臺秤上稱,指針是不是就指著1千克上呢?為什么?

點撥:好多物品的包裝袋上都標出了該物品的質量,所以要知道物品的重量,除了掂一掂、稱一稱,有時還可以直接看標注。(板書:看標注)

2.完成第29頁“想想做做”第2題。

載重量是指能負擔的重量。同時進行安全教育。

(二)比較項練習。

完成第29頁“想想做做”第3題。

指出:生活中我們再稱一些蔬菜水果或其他東西時,往往不能得到整千克數,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大約幾千克”來表示。

引伸:根據圖中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創編練習。

1.判斷。

(1)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2)1只乒乓球約重2千克。(

(3)1千克=1公斤。(

(4)2袋奶粉約重1千克。(

指出:要正確運用單位。

2.口答:1袋大米100千克,倒出一部分后還剩76千克,倒出了多少千克?

點撥:求部分數用減法。

四、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