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2 00:0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阿房宮賦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阿房宮賦教案

篇1

關鍵詞:高中語文;提質增效;教學模式

減負提質增效是新課標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我們知道學生學習苦,對語文學習比較被動,好像除了背誦還是背誦,顧名思義,減負提質增效就是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此,我們以學生的需要為起點,以學定教,研究新的適合學生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為了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從備課入手,讓我們的教學能力貼近學生的需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給學生指引學習的方向,提供腳手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鋪路塔橋。

一、抓好課前的預習預設

上課前,我們備課時根據教材,編寫預習提綱分發給學生,提出學習目標和預習要求,指導學生完成預習提綱中的習題。

在預習《前方》一文時,除了讓學生了解作者曹文軒個人生平,識記字音:遷徙( )襲( )擊 按捺( )不住 顛簸( )外,我們還提出了兩個開放性作業:

(一)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富有文采與人生哲理的語句,結合自己的經歷說出自己的理解或理由。(至少兩處)

(二)請根據文中的3―7節,說說在文章中說“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的原因。我想這樣安排就有利于學生對文章自主查漏補缺,完成主動探尋的角色轉換,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學生在預習案寫下自己的心得、經驗,老師在課堂上一推廣,學生自然興奮異常,認識到了自我的存在價值。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90后的孩子,經不起挫折卻好表現,預習案正好給予他們一個自我表現的平臺。有時,我還讓學生在課堂上推廣他的學習經驗或心得,其積極性更高,學習興趣自然就提升了;有了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效率也就高了。通過預習,能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老師知道了學生的困惑,就讓老師學生都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堂效率不高也難。

我們發現,學生在預習也會爭辯,他們常常為預習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在爭辯中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賦予文本新的注釋,我們也發現,學生更喜歡親近老師了,他們會有針對性來在課前來詢問問題,這讓我們課堂更充滿魅力和期待。預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預熱過程,是提質增效的蓄勢儲存能量,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效果很好。

預習,就是幫助明確了探究學習的目標,語文預習不再成為一句空話,而是落到了實處,提前點燃了學生學習文本,解讀文本,探究文本的熱情,一般情況下,我們把預習提綱與預習作業上新課前一兩天發給學生,次日收齊,然后,我們老師逐步審閱學生的預習作業,并把學生困惑修訂到我們教案里,進行第二次備課,為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有效生成做好準備與預設。

二、抓好課中的訓練與鞏固

課堂上,我們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互動學習的機會,給學生當堂訓練的鞏固實踐操練,盡量減少我們指導與講解,爭取給學生更多的討論交流,我們的老師更多的對突出問題做補充性講解、對疑難問題做拓展性講解,讓位于學生,給學生主體性參與課堂的語文實踐活動。

這一環節,主要著重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內容結構的理解與反饋,二是疑難問題的討論與解析,通過這樣的處理,活化了課堂學習語文的氛圍,給學生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例如在《聲聲慢》的學習上,對于文本解讀,我們這樣設置問題:開頭連用七個疊詞分別表達了什么情緒?詞人為何說雁是舊時相識?在詞人哪一首詞中也說到雁?看到大雁南來北往,會傷心些什么呢?我們通過這樣的引領,把學生帶入了詞的意境中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認識,接著,我們把學生帶入小組討論中,讓學生提出問題,深化學生的認識,為學生的精神家園構建美好的向往和福祉。在討論環節,他們提出了如下問題:這首詞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渲染愁情? 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哪幾方面的情感內容?

在討論環節,我們老師少講或不講,由學生互動,相互討論,不規定答案,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去參悟,依靠學生的自我建構,達到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

三、抓好課尾總結與延伸

學生交流環節之后,我們要適當對學生所學進行當堂檢查,不留尾巴,突出方法的指導,意在讓學生能夠及時記憶和鞏固,我們的檢查以填空題和選擇題為主,以基礎性和知識性為主,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看到自己的記憶與鞏固的情r,在此基礎上,我們適當拓展。

比如學習《阿房宮賦》后,我們讓學生自學杜牧的另一首《過驪山作》詩,請學生找出《過驪山作》中的后兩句與杜牧的《阿房宮賦》中的哪句內容一致?簡要概括《過驪山作》詩的主旨和立意是什么?

通過這樣比較與延伸,我們把學生的視野拓寬到課外,突破課本的條條框框,讓學生以課本為母本,去嘗試學習相近的文本,這樣,讓學生根植于課本的方法有了用武之地,讓學生的思維有突破性的發展和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