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3 20:37: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金色的魚鉤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368-01
新時期教育要求教師不能是教書匠,要成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教育是一種困難的事業.要想在教育領域有所作為,不僅僅把它當成事業來完成,還要把他當成藝術事業來追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進行了深入的探索,運用生動的語言,滿懷真摯的情感。創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大大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下面以語文教學為例,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探尋語言藝術。形成個性風格
語言是教師的專業.特別是語文教師必須要具備高超的語言技能?!币粋€能夠動聽的、明晰的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該像油一樣進入學生的心田,并把知識一道帶進去。”(夸美紐斯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在教學中根據不同類型課文,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使導語、結語、講述、點拔、小結等都力爭達到準確明晰、富于啟發、富于情感。
教師要轉變觀念,端正教學思想,要充分認識質疑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學生的潛能。如教學《金色的魚鉤》時,初讀課文,學生提出了“收劍,奄奄一息”及“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等不懂的詞句。細讀課文時,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老班長為什么悄悄吃剩下的魚骨頭?老班長為什么不吃魚?老班長為什么不讓“我”把吃魚骨頭的事告訴另外兩個病號?老班長奄奄一息時為什么仍然不肯喝魚湯?可以說,學生能提出這些問題,已對課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最后在全文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回顧反思,提出問題,把問題及時地在課內解決。
教學《曼谷的小象》一課.在講述”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場面”時,我先指導學生討論作者怎樣選擇動詞來表達小象動作的靈巧,同時抓住了”阿玲的微笑”聯系課文體會其含義。然后再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作了這樣的小結:”阿玲的笑表達丁她心地善良.同時也表達了中泰兩國人民之之間的友好情誼?!苯處熢O計優美精彩的小結,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處于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氣氛中,有利于他們感之豐富多彩的語美,提高學生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
有的課文可以結合板書設計,有的照應導語設計,有的應扣準文題設計,有的根據寫作特點或訓練要求設計,有的應抓住中心設計?!渡降馈芬徽n,通過山里人對考入城里上學的娃子的無私幫助,反映了山里人尊重知識、渴望人才。根據中心我設計了結語:”同學們建設祖國的重任又將落在你們這一代人的身上,希望你們在這金色的年華發奮學習,掌握知識和本領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宏偉壯麗!課雖結束了,但情猶未盡,意猶未已,留下了韻味無窮的藝術空間。
二、探尋情感體會,提升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不是教給學生語文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具有語文素養。在培養語文素養的過程中。情感的教學是主要的。老師教課人”情”學生讀書才能人”境”,老師講課總要帶著一股激情,才能使學生的感情萌動。課堂上我不僅注意啟發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著力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堂上力求達到學生、教師、作者的情感相通。要想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教師備課時,首先要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方設法深化自己的理解。
我在備《山道》一課時,首先閱瀆了矛盾的《白楊禮贊》,的《松樹的風格》等借物喻人的文章,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大加贊賞山里人的目的是歌頌山里人無論在怎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能保持著正直、質樸、豪爽、熱情的品格,歌頌他們不屈不撓的向上的精神。逐句逐段地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才動筆寫了教案。講課時,我利用導言把作者與學生的思想感情溝通起來。課堂上,我帶著這種真摯的感情去講課,引導學生著重體會這種感情,于是,教師、學生、作者的情感共通共融,使學生完全人情人境。在講”山道上得到司機無私幫助”這一段時。我抓住描寫司機表情的詞語”熱情、爽朗”指導學生反復體會其含義后,便作了如下小結:”這普普通通的山里司機給遇到困難的他帶來了安慰和喜悅,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此時,山道仿佛在現于課堂,學生猶如置身于坎坷的山道上,緊接著我提出:”誰能用詞概括出司機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是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學生甲:”正直?!睂W生乙:”無私?!睂W生丙:’’樸實?!薄?/p>
課堂師生人情人境,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從心里欽佩那些不講條件,樸實的山里人。此時,我要求學生分角色
三、創設課堂氣氛,培養個性化學習
為了使學生在愉快中探求知識.在博學廣識中提高能力,課堂上應當充分發揚民主,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造成一種輕松、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要形成這樣一種教學情境.教師必須尊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與大膽發言,自由爭辯.才能促發兒童的學習靈感誰他們進射出創造性的火花。當學生一旦認識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種由衷的喜悅所煥發出來自信心,以及由此誘發出來的智慧潛力。往往是超出教師意料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只有這樣做.學生才能無拘無束的思維、想象、表達,才能學得懂學的活。
篇2
筆者深以為然。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素質教育就是個性教育。但個性只能靠個性來培養,沒有教師的個性就沒有學生的個性,而教師的個性又往往體現于他的教學個性,這也是教師本人創造性能力的體現。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語文教學個性的教師是如何讓其學生去體驗語文魅力,進而對語文產生執著興趣的!另外,一個有理想的語文教師只有鑄成自己的教學個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體系,惟有此,自己才能在眾多流派中自成一家。"有個性的才是有魅力的",但今天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語文教師在教學模式化的操作中"追隨于名家,模仿于技巧",在應試教育的擠壓下"埋頭于應試,汲汲于分數",哪有時間奢談什么教學個性?
鑒于此,新一輪課程改革強烈呼喚語文教師的教學個性。那什么是語文教學個性呢?筆者竊以為,語文教學個性就是一個語文教師教學生命力的獨特呈現,它是指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包括文本處理、教學程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乃至教案的編寫等)所表現出來的帶有語文味的個人化的特征。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只有置身于豐厚的土壤,汲取思想的養料,開放出創造的花朵,才能實現語文教師教學的個性化發展。
一、厚積博學,"腹有詩書氣自華"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作為"學習共同體"中的"首席",其獨特的個性品質(氣質、風格、情感等)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而教師的個性品質又與其自身的學養有關。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養氣,詩書能為語文教師的氣質增華添彩。同時,在接受書的個性教養過程中,你又會用形成的個性眼光去解讀書中的個性。如此相互作用,語文教師身上的個性品質和獨特的"語文味"才會不斷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學富五車",方有可能"才高八斗"。因此,語文教師首先就應該是個樂讀好學之人。任何一個語文教育家都離不開學習。事實上,很多教育家,只不過是把別人的財富運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很多理論上的共鳴而已。君不見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師,不論是蘇霍姆林斯基、卡耐基還是陶行知等,無一不是飽覽詩書、滿腹經綸之士,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們一代宗師的地位。另外,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礎學科,它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必須具備扎實的學術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盧梭就曾言:"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從這個角度來講,從一個教語文者上升為教語文之"師",則須虛心好學,廣泛吸收,縱橫古今中外,融得眾家所長,同時也要定位一門,苦心鉆研,或古典文學,或現作,或語言文字等,讓學生從你身上就能感受到濃厚的"語文味",使自己就成為一部令人感嘆不已的個性經典。
二、整合創新,"它山之石可攻玉"
俗話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采來的石頭不盡都是玉,它需要雕琢方可成器。因此,一個富有個性的語文教師要有"拿來主義"精神,且善于發展自我的吸收改造能力,從而鑄造自己的"殺手锏"。
隨著教育年輪的增加,有理想的語文教師都會嘗試在教學問題的實際解決過程中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學習借鑒他人的東西,其中包括專家理論指導、名家范例模式和同事經驗技巧等,如很多青年教師喜歡將名家教學模式、經驗技巧搬上自己的課堂。但是,教學是一動態系統,任何教學都是在特定環境下發生的特殊的過程,盡管有些東西是跨時空相通相聯的,但一味追尋模仿別人現成的東西,正應了一句話,"順著別人腳印走,踩出來的是坑而不是路!"
其實,一個有個性的語文教師是要有獨立思想來支撐的。沒有個性化的語文思想,教師就不可能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學風格,而思想是在自己實踐并在對他人經驗改造吸收的過程中產生的。因此,語文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形成和發展,應該在統攝提取他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用習得的經驗來印證自身實踐的體驗,通過不斷對照反思來更新教學觀念,通過整合改造來重塑教學行為,如此,教師才能創生自己的思想,彰顯自身的個性,揭示語文教育的真諦。
三、因長施教,"彰顯個性成一家"
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的個性要真正成為一種教育力量,還必須把個性的彰顯與自身特長相結合。十全十美的語文教師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語文教師都難做到同時具備十幾把"板斧"。因此,語文教師提高自己素質科學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發展",而是發展其教學個性,揚長補短,因長施教。這就要求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自己的特長,不斷突出、強化進而在實踐中擴展創新這一特長,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但須注意的是,個性化教學不等于什么教學模式、教學技巧,而所謂的教學模式、教學流派,從某種意義上講恰恰是語文個性化教學形成的最大的束縛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