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物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7:1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物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智能手機。
我的芯片是一個強大的心臟,我的嘴巴是一個巨大的音響,我是個老歌手,什么歌都會唱,不信你點首試試看。我的女主人老是按我的肚臍眼,真是個色狼。我的攝像頭是一個千里眼,可以讓小主人看到思念已久的小學同學。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一個黑色的身影向我接近。他身穿白色睡衣,黑黑的拖鞋,悄悄地走了過來,我再定睛一看,原來是我的小主人。他拿起我飛快地往房間里跑。到了房間,他眼睛發亮,小聲歡呼:終于拿到了!然后,他輕手輕腳的鎖上了門,趴在床上,先降低了我說話的音量,打開了王者榮耀,玩了起來。玩的正起勁,女主人來查訪了,小主人快速地解鎖了門,然后把我藏進了枕頭底下,讓我閉上了嘴巴。女主人找不到手機,只好回房去了。這時候我只看見一片黑暗,我的額頭燙燙的,原來小主人把我玩得太久了,已經快沒電了。小主人見女主人走了,才把我從黑暗的深淵解救出來。他看我無精打采,趕緊堵住我的嘴巴,我貪婪地吃著電。
小主人啊,我不僅是你學習的好伙伴,還是讓你沉淪游戲的罪魁禍首呀!請讓我們保持安全距離吧,不要讓你的小眼睛也蒙上面紗。
篇2
新材料作文給考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廣闊、自由的表現空間,但也正是這種自由和廣闊讓一些考生難以把握自己寫作的航向,以致出現掛一漏萬、偏離中心、面面俱到、輕重倒置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勢必影響作文的質量,使作文得分偏低。下面,我就新材料作文的寫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作一個簡單的分析,并就如何規避這類現象介紹幾點措施。
一、新材料作文中的常見問題
1.不能準確提煉主題
有不少的考生,或因時間所迫,或因心里緊張,不能對材料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也不考慮材料的主旨,從材料中隨意抽取一個詞語作為自己的寫作話題,從而導致偏離題旨。
2013年江蘇高考卷的作文材料是:幾位朋友說起這樣一段探險經歷:他們無意中來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因對洞中環境不清楚,便點燃了幾支蠟燭靠在石壁上。在進入洞穴后不久,發現許多色彩斑斕的大蝴蝶安靜地附在洞壁上棲息。他們屏住呼吸,放輕腳步,唯恐驚擾了這些美麗的精靈。但數日后再去,卻發現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遠遠地退到了山洞的深處。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環境也許更適宜吧。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
不少考生對這樣一則內容淺近的材料都未能讀透,一些考生看到材料中“那里的環境也許更適宜吧”一句便以為是燭光讓蝴蝶找到了更好的歸宿,于是誤將燭光理解成愛的象征,對其大加頌揚――結果釀成了“下筆伊始”便偏離主題的悲?。涣碛幸恍┛忌蝗z討人對蝴蝶的侵擾,反而責備蝴蝶的“嬌氣”,將主題定為“要培養抗干擾能力”,這就跟不去批評守株待兔者不勞而獲反責備兔子走路不看方向一樣失之偏頗;還有一些考生因為看到了“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一句便將主題定為“細節決定成敗”,其實“影響”與“成敗”還是稍有差異的,這樣的立意雖不能說完全走題,但至少不能說很準確。
2.完全拋開材料背景
有些考生雖然能夠找出所供材料中的關鍵詞,準確地確定作文的立意,但卻在隨后的構思與寫作過程中,往往會“跟著靈感走”,從而不顧材料的背景,結果偏離了材料的內涵。
2013年全國課標Ⅰ卷作文所供材料的是:一位商人發現并買下一塊晶瑩剔透、大如蛋黃的鉆石,他請專家檢驗,專家大加贊賞,但為鉆石中有道裂紋深表惋惜,并說:“如果沿裂紋切割成兩塊,能使鉆石增值;只是一旦失敗,損失就大了。”怎樣切割這塊鉆石呢?商人咨詢了很多切割師,他們都不愿動手,說風險太大。后來,一位技藝高超的老切割師答應試試。他設計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導年輕的徒弟動手操作。當著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鉆石切成兩塊,商人捧起兩塊鉆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師說:“要有經驗、技術,更要有勇氣。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p>
這則材料的最后一句話實際上已經基本限定了文章的立意:干好一件事,經驗、技術重要,勇氣更重要,剔除功利之心尤其重要??忌闯鲞@一點是不難的。但在寫作中,不少考生由“不去想價值的事”而“引申”到了無私奉獻、安貧樂道、小人喻于利等等,這就完全拋開了材料的背景,自然也就偏離了主題。
3.忽視提示語的指向
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對材料只是泛泛而讀,忽視了對相關提示語(這樣的提示語多在段末出現)的研究,只重視自己對材料的認識,忽視了命題者的思維指向,因而造成失誤。
上文提到的2013年江蘇卷作文材料的提示語便是“小小的蠟燭竟然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可是很多考生就是沒有從這句話中讀出“小大之辨”這一立意。
再比如2013年北京卷所供材料是一組文學家與科學家的對話――科學家:假如請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個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會是什么?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呢?科學家:我同意,手機是信息時代的一個標志物,簡直稱得上是一部掌中電腦,豐富的功能一定會讓這位大發明家感到新奇。文學家:手機的廣泛應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或許這也是愛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這段材料中的關鍵詞已經很明顯:“手機豐富的功能”對人們“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的影響??墒且恍┛忌鲆暳诉@樣的提示語,而對材料中“穿越”的情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作文中精心編織各種離奇的情節,以顯示愛迪生的落后;還有一些考生將目光落在“發明”一詞上,作文詳盡分析了創造發明的意義,論證了只有創新才能促使“中國夢”的早日實現,這也同樣偏離了材料的內涵。
二、新材料寫作中誤區的規避
要想規避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在新材料作文的寫作中就必須堅持下面這三項原則:
一是抓材料關鍵要素的原則。我們寫作時確定的話題和主題,一定是材料構成內容的要點,而不是只言片語、細枝末節。材料要多讀幾遍,做到通盤掌握,不能“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以致“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更不能穿鑿附會,將自己的錯誤理解強加給材料。
二是文章結合材料背景的原則。新材料的話題,不能脫離一定的背景。一旦離開了特定的背景,其話題就有“越軌”的危險。而這個背景,就是命題材料本身給考生提供的話題范圍。作任何形式的“引申”和“宕開一筆”時都要回頭看一看材料,看看有沒有越軌。
三是嚴格遵循提示語的指向原則。新材料作文的寫作要求大多寫得清楚明白,沒有明白寫出的,也會有暗示性的提示。對于材料中的這些關鍵語,考生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在寫作中刻意求新、求深的同學一定要注意:新和深的前提是不偏離命題者的立意指向。
概括起來,寫新材料作文,考生必須做到:讀懂材料,抓住重點;準確立意,不離背景;嚴守提示,不闖紅燈。其實,高考作文重點還是考查寫作能力,在審題上一般不會過多地折磨考生,大家只要注意以上幾點,平時注意多讀,多思,多練,一般是不會進入誤區的。
三、考場佳作欣賞
【2013年江蘇卷考場佳作】
一葉知秋
江蘇一考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可見無論是一沙一木,還是一葉一花,總在細枝末節處隱現端倪。
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它改變了整個山洞的環境,迫使那些斑斕的大蝴蝶只能另尋棲所。
一葉零落,便知秋天將至。的確,注重細節需要有如“塵”的心思。這是一門洞察世事的學問,并非機械地觀察記錄,也不是四處探聽偷窺,而是以一種至情至性的眼光來看待萬物。這幾位朋友,在進洞前只有對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無對生命的尊重,因而他們貿然點燃蠟燭。如“塵”的心思是一種有血有肉的心靈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對低等生物的征服?!般^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是蘇軾對于生命的大度。這位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真男兒,心中也有這種如“塵”的時刻。不過,此情并不令人費解,倘若沒有這等如“塵”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綿綿無絕的佳句?
心思如“塵”,不僅需要“憐蛾不點燈”的大度與包容,還需要我們有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
當我們有了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時,才真正明白細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力量,因為它可以使我們看得更多,看得更遠。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狈皙毦呋垩?,從一花一葉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遠得多的東西。懂得細節的人,往往能占盡先機。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總會表現出一定的先知性。同為凡人,為何他們會有這種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們觸碰到時代的脈搏和神經,從細節出發,觀凡人之不能觀,悟常人之不能悟。
細節,總是腐朽事物的報喪者、新鮮事物的召喚人。當宗法制度在第一個諸侯國被破壞時,當文字獄興起、抓起第一個書生時,當壓迫第一個民眾時,當中國國門第一次被外國列強打開縫隙時,這些細小的跡象都預示著某種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國人會毫不猶豫地見微知著,迎接變化,抓住機遇,從而成為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篇3
1、我家的陽臺上有一盆仙人掌和一盆蘆薈,仙人掌的氣勢高揚,蘆薈長得翩翩起舞。
2、仙人掌的身體整個是橢圓形的,而且還有一個小分叉,整個身體全都是翠綠翠綠的,簡直就像一塊無暇的翡翠。仙人掌的刺非常柔軟,如果你不小心摸了一下,就會感覺到你摸到了天空上的綿綿的白云,又突然讓你感覺到摸到了大地上的小草。我好不容易從幻想中出來了,才突然發現仙人掌該澆水了,就又急匆匆的給它澆了水,這時,仙人掌更茂盛了。
3、話說我暑期從老家回來,看了一眼陽臺上的蘆薈,都干枯了,雖然還沒有死,但是已經奄奄一息了。我馬上澆了水,幾天后,它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所以說蘆薈是非常堅強的。
4、我真的很喜歡這兩盆植物,我為我家有這兩盆植物而感到高興!看哪!它們正沖著我笑呢。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寫動物的英文作文】
I have a pet dog, it’s name is Bear. It is a lovely dog. It was born in 2015. It has a pair of big black eyes, and it is black all over. It has four long legs and a long tail. It often play with me, I love it very much.
【I have a cat 】
I have a cat .Its name is Mimi. It's very lovey.My family all like it.
It always plays with me every day .It has black and white fur.As long as we say'Mimi',It right away runs to you.
It's very good!so My family all like it!
【pig的作文】
Mother gave me a lovely "pig" made of cloth on my tenth birthday. It was very lovely. The pig was dressed in blue. He had a red face and a little mouth. His two ears were just like two fans. He really looked funny. There was always a smile on his face. He must be a happy "pig" , I think.
【寫海馬的作文】
There are all kinds of horses in the world. But one of them you can't ride. It doesn't live on land, but in the sea. It looks like the head of horse. So the people call it sea horse. In fact, the sea horse is a small fish. It likes to live in warm water. A sea horse stands up in the water when it swims.
Father horse carries the eggs to keep them safe in its pouch. When the eggs are hatched, the baby horses swim away.
【I have a litte dog】
I have a litte dog“Xiao Pang”.Because It is very tittt small.It'yellow and brown.It olways run with me.It is so big.It like eat meat and rice. Sometime I call it“Xiao Pang ”, then it runs towe fast.
篇5
1、在我家安裝空調室外機的墻角邊,有一株小草,說它小,其實也有弟弟半人的高度。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小鳥帶來的,反正是滋潤著空調水長大的。
2、開始,小草只有像綠豆一樣的一顆綠點點??蛇^了幾天,它慢慢地從墻縫里擠了出來,越來越綠。每過一個禮拜,我回家都要看看它長得怎么樣了?,F在,這株小草長得可健壯了。葉子向四面八方展開,靠近根部的葉子是紫紅色的,葉子順著莖的高度慢慢地變綠。
3、這種漸變色讓這株無名小草變得漂亮了。在草的頭尖上,有八、九個小花苞,有的正含苞欲放,有的開出了淡黃色的花。
4、每當我走過它的身旁,都要看望它。最主要的是我發現它是長在水泥地里的。那么堅硬的土地,小草是怎么長大的呢?原來,它的根深深地扎進墻縫里。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真的令人佩服。我一定要保護它。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剛開始的時候,值班的老師還沒有睡著,同學們都老老實實的趴在桌上,緊閉雙眼,看起來似乎已經跌入了夢境,可你千萬別被這表面現象所迷惑,好戲還在后面呢。
漸 漸地,老師倚著椅子睡著了,我們班的幾個“頑固分子”也開始蠢蠢欲動了。你瞧,吳澤暢轉過背,索性趴在封迅的桌子上,將封迅弄醒,和他玩起了“彈橡皮”, 兩個人玩得津津有味,平時看起來非常老實的封迅這時竟也充當起了“哨兵”,時不時用眼角的余光瞟一瞟老師的動態,如果老師有醒的預兆,他就立刻會用眼色告 訴吳澤暢,唉,太狡猾了!
江一凡、陳宇航、簡思存等人玩起了“槍戰”,他們用尺子、橡皮等文具拼接成了一把把簡易的槍,幾個人躲躲閃閃, 似乎真的有子彈發射過來攻擊他們似的,一不小心,簡思存在躲閃的時候手臂重重撞在了課桌角上,疼得直咧嘴,可又不敢出聲,封迅見了他這副可憐樣,情不自禁 地笑出了聲音,幾個正在玩的同學立刻緊張地望著他,示意讓他捂住嘴,不要出聲 。封迅按住嘴,可還是忍不住笑了一兩聲,笑的氣流通過強烈壓擠,發出“嘟嘟”似放屁的聲音 ,這讓封迅更想笑了,嘈雜的聲音吵醒了前排的曹莞瑩,她揉揉眼,低聲嘟噥著“
“誰在放屁?”
“哈哈哈……”曹莞瑩的話如同火上澆油,封迅再也忍不住了,大笑起來,幾個正在玩的同學立刻佯裝睡覺,老師也驚醒了,氣惱地朝封迅喊:
“出去!”
篇7
日常生活中,我的爸爸是一個時嚴時寬的人。他從來不允許我學習跟不上或者考試考不好,而且最看不慣我有不會的題。雖然總是教育我要不恥下問,多與同學、老師探討問題,但又叫我少問,自己推敲。學習歸學習,爸爸對我的業余生活可不那么嚴了,甚至非常的寬。我有著一個許多和我同齡孩子可望不可及的優待,因為爸爸從來不限制我的上網時間,只要在完成了作業的前提下,就可以想玩多久玩多久。這確實使我的業余生活更加一絲趣味了。
我的媽媽在別的同學的家長眼中,也許是一個不多言語的人。我說,雖然如此,媽媽卻很孝順。我們每次去奶奶姥姥家,媽媽總會帶去一些水果,買上一些糕點,飯后,便主動幫助刷碗洗筷,擦桌拖地,同時給我樹立一個好榜樣。媽媽從來都是省吃儉用,每當出去逛街,大多都是給我買衣服。偶爾給自己買一件兩件。但從不會因不舍得錢讓我去補習班。爸爸經常出差,于是媽媽陪我的時候比較多,我常把她當做我的知心朋友一樣和她講講學校發生的事,也會談談自己的想法。媽媽會像一個聽者一樣仔細傾聽,然后和我交流。就這樣促膝談心……在我寫作業時,她會給我遞牛奶、水果。媽媽喜歡抱著我家的貓咪來我房間,和貓貓配合“對話”表演,逗得我忍俊不禁。
我不常生病,即使是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還是媽媽照顧的無微不至……
篇8
【關鍵詞】性格特征;細致刻畫;簡短; 明了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項重要工作。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庇纱丝梢?,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
在我們小學階段,寫作的類別主要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童話幾種。下面,我就寫人作文來談談自己的淺見。
要想寫好寫人的作文,我們要從人物的外貌、動作行為、語言心理活動和事件來進行描寫?!把詾樾穆暋?,語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透露。寫人的文章,可以通過人物自己說的話或對話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成功的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今天,我就來說說怎樣寫好人物的語言。
寫好人物的語言的非常重要。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征和思想感情。
人物語言,是作文中人物所說的話。人物的語言描寫,不光是指人物所說的話,還包括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聲調、動作和神態。
“言為心聲”,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可以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征和思想感情。好的語言描寫,能使讀者“聞其聲,見其人”。有些同學也寫人物的語言,但缺乏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不管什么人,都說一樣的話,這種“千人一腔”的寫法,既無法表現出一個人的品質、思想、作風、身份和性格特點,也無法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那么,怎樣才能寫好人物的語言呢?
一、語言描寫要能夠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語言要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征,能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假如不用語言描寫,就需要很多話才能敘述清楚,而且不會生動感人,顯現人物的個性。
比如:《永生的眼睛》中父親對作者解釋捐贈母親眼睛角膜的一段話:“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本腕w現出父親對捐贈器官一事的正確看法。
二、語言描寫要能夠表現人物的品質。
比如:《永生的眼睛》中溫迪的話:“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薄澳阆脒^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痛苦嗎?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就體現了她的善良和無私。
三、注意細致刻畫語言,依據人物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來描寫。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
1、人物語言要有個性。這是語言描寫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謂語言有個性,就是什么人說什么話。語言大師老舍說過:“一個老實人,在劃火柴點煙而沒點燃的時候,就會說:‘唉,真沒用,連根煙都點不著!’相反,一個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這樣說,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媽的!’”。
“人如其聲,人如其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或溫婉,或尖刻;或直爽,或含蓄;或幽默,或嚴肅,無一不體現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梢?,人物由于自身的年齡、身份、性格、文化、職業等的不同,導致說話的方式、內容、語氣、神態等都有所不同。如:奶奶的嘮叨、媽媽的溫柔、爸爸的幽默、老師的和藹、小妹妹的稚氣等。所以,要寫好人物語言,就必須多聽、多琢磨,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語言風格,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
2、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等。有些小學生寫人物對話的時候,只注意寫人物說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說”、“你說”、“他說”,寫出來的文章干巴、乏味。
一個人說話時,總要出現相應的表情與動作,把它們描寫出來,不但可以加強對話的表達效果,還可以表現人物的思想與性格。如:《小英雄雨來》中,有這樣的語言描寫:雨來用手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我在屋里,什么也沒看見?!?這句話中的“用手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就很符合雨來的年齡和身份。
另外,為了使對話形式更活潑,更生動,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對話形式,如提示語在前面,提示語在后面,還可以把提示語放在人物說的話中間,當然,如果讀者能從人物的語言中體會到是誰說的話,也可以把提示語省略。
四、要注意對話者之間的關系。
對話,必然涉及到對話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寫對話時必須注意對應和銜接,讓讀者從中了解到人物之間的關系。否則,會使讀者看不懂,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比如:望著這一塊貧瘠的土地,我問父親:“豌豆真的能長出來嗎?”
父親摸摸我的后腦勺,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
五、要注意對話的語氣。
語氣是指說話時的口氣,也就是說話人的態度和流露出來的感情。身份不同,說話時的語氣也不同。
六、對話要寫得簡短、明了。
篇9
1.界定
“任務驅動作文”源于西方國家日常語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其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而提出,核心是在明確任務的前提下,完成口語或書面語的表達。目前高考作文多采用其中的“解決問題式”和“做決定任務”兩類。
2.多元性特點
任務驅動作文屬于材料作文,但其在思維和寫作多元性角度,仍然存在較多不同。此處的多元性主要指價值取向多元性。與常規材料作文相比,任務驅動作文從命題具有爭議性,到審題、立意多向角度,再到思維、取材、寫作等多重環節,決定了學生在價值取向中存在多元化思維,這種多元性極大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因此也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閱讀積累。
二、高中生寫作現狀與閱讀現狀
1.寫作空洞、缺乏思維
任務驅動作文寫作,要求學生能夠結合社會、生活,將其閱讀所得合理地表達并分布于作文當中。但高中學習壓力的阻礙和自身興趣愛好之所在等原因的束縛,使高中生在作文寫作中更多出現的是“套”,而非“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束縛于框架之內,教學生如何建構整體,但對理性思維、思辨能力的培養嚴重不足。當然,思維和思辨能力也并非憑教師一己之力可養成。但養成過程始終不變,就是要求學生要通過大量的、合理的閱讀積累來促進其自身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升格。目前學生所陷入的缺乏思維、寫作空洞的現象,以及將寫作當做無厘頭的情感宣泄方式等問題,歸根結底是由缺乏閱讀而造成的。
2.閱讀形式單一、引導不利
由高中課程任務和進度等方面限制,諸多學校無法合理地安排閱讀課比例及,部分學校從未開設過閱讀課。即便部分教師有將閱讀課提到課程中的想法,但在實施過程中也無法得到支持,結果演變成為了隔三差五的活頁印刷。從學生的接受角度來思考,此形式完全無法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久而久之閱讀課荒廢了。學校與教師對閱讀重要性認知層面的單一和引導不利,決定了學生在閱讀中的盲目無知。另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或者說從思想層面便沒有認識到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的一體兩面,其大多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不論各種文體的教學,目的多為應對高考閱讀題目,而對于各種文體的思想、技巧、文字的把握,無法上升到用于寫作教學的認識中。
三、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1.以讀促思,以思饋讀
沃納丁.塞弗林的《傳播學的起源、研究與應用》認為“傳播就是使原為一個人或數人所獨有的化為兩個或更多人所共有的過程”,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過程。”信息的傳播主要是涉及信息的雙向交流,而信息的傳播可以通過易于攜帶的媒介,或者易于閱讀的媒介等。所以說閱讀是傳播信息、培養思維的重要形式。閱讀者并不應該是消極地觀看,而是主動地尋求信息,通過對信息的辨別、思考,激發人們的想象力,促進人們抽象性和分析性的思考使閱讀而來的各種信息,進而影響閱讀者。當閱讀者在對閱讀而來的信息進行思考后,其自然地會閱讀得來的信息反饋于下面他將閱讀的信息中,從而更好地指導其閱讀。所以讀與思是一個雙向循環過程。
2.以思讀促寫,以寫饋思讀
人們的社會交際方式除口頭的和行為的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是極其重要的,那就是書面交際方式,它是現代社會人類交際的主體和主要方式。高中生的寫作,包括高考作文,都屬于此類方式。這種方式要求人們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過程,其不僅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同時還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思維水平。寫作要達到表述清楚、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而任務驅動型作文又要求作者有極強的思維能力、材料處理能力等、還應言之有物,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生的生活是受到局限的,這也決定了其觀察能力是有限的,那么要達到寫作的多層次要求,非讀、思不可。若高中生可通過大讀和思促進其寫作能力提升時,其自然會發現其寫作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從而其便會以更好的態度來進行思讀。所以思讀與寫作仍是一個雙向循環過程。
3.讀寫一體,促可持續性發展
夸美紐斯曾構想過一種完美的學校:“學校是一個真正鍛煉人的地方,……使一切送進學校去吸取真正智慧的人都能受到教導?!睆闹袊鴩閬砜?,此類學校就是能更好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學校,能使學生獲得智慧、德行得以提升、促使學生的和諧發展。但目前我國在高中教育領域,雖提及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目的始終存在。且不論兩種教育,作為教師的我們都希望學生能夠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那么,究竟何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使目標達成?我認為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能力,是達成這一目標的不可缺少因素。高中生可讀史、文、理、人,可寫史、人、看法、體悟……,當其真正地將讀與寫融匯于自我當中之時,其素養、能力便表于外而映于心。
四、任務驅動作文中閱讀寫作一體化實施策略
1.上升意識高度,認識閱讀與寫作一體化重要意義
閱讀與寫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離開了哪一面,教學都會傾斜和失衡。所以作為教育管理部門、學校管理層以及一線教師,都應該提升意識高度,真正地認識到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的重要意義。這種意義體現在閱讀與寫作兩者的相互促進與提升與素質教育息息相關,閱讀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寫作是精神創造的淵藪,將兩者合二為一,并在課程當中體現出來,是重要的。因此應從思想、理念、形態等各方面積極落實,不能因為未有類似課程,而產生忌憚心理、畏畏縮縮、躊躇不前,而應大膽創新改革,進行嘗試。
2.提升專業技能,積極參與教研教學當中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將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理念提出之時,便得到了同行的認可,但到準備實施之時,便發現了困難重重。困難不僅體現在管理階層無法提供相應的配套設施或措施,更體現在于專業技能的參差不齊、遇到困難時教師的保守心理。所以我建議,教研部門應該組織有能力、有經驗、有決心的教師,對高中生任務驅動作文及語文教學進行研討,組織優秀教師上示范課、觀摩課,對一線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真正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是可以促進教學、提升能力的,進而使一線教師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這項教研當中,使語文的教與學得以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3.加強思維訓練,將閱讀寫作融為一體
培養思維能力是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閱讀與寫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可以從思維方式上找到原因,所以思維能力的提高,是增強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前提。閱讀需要思維整合,文章是作者經過思維,再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閱讀就是“再現”作者思維的過程,它關系眾多。所以將思維訓練放在閱讀與寫作訓練的首位,是極其重要的,也是能夠與寫作融合的關鍵步驟。寫作需要思維創造,當掌握了語言和邏輯的內在聯系后,學生不僅進行了語言訓練,還進行了思維訓練,從而把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緊密聯系到了一起。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當學生能夠將閱讀而得到的思路有條理的通過文字表_出來,一般都合乎規律和邏輯。所以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必然有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的思維發展直接影響著語文水平。
總之,隨著高考作文向任務驅動方向的發展,教師應該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對語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努力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美)沃納丁.塞弗林.《傳播學的起源、研究與應用》,陳韻昭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2].《為什么要讀書》,見《讀書美談》重慶出版社,1998.
篇10
新材料作文通過材料對考生進行限定,以避免猜題、宿構、抄襲等現象,從而體現考試的要求。所以,考生的作文應該與材料產生必然的內在聯系。如2011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材料: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p>
契訶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p>
這個題目的材料本身寓含深意,有思辨價值。就“一切都會過去”而言,當我們獲得成功之時,要有冷靜的心態,清醒地認識到暫時的成功并不代表永遠的成功,新的挑戰正迎面向我們走來;當我們遇到困難、遭受失敗時,要有坦然的胸懷,要善于從黑暗中尋找一絲曙光,堅信“一切都會過去”,以昂揚的斗志,勇敢面對,執著前行。然而,有的考生沒有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而是完全憑借自己的好惡對猶太王、契訶夫的話和性格妄加評論,這必定會導致作文離題萬里。
指津:新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最大區別,在于新材料作文必須從材料中提煉出具有結論性傾向的觀點,作為全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圍繞其展開寫作。所以,考生必須找出作文材料中的關鍵詞或中心句,進而概括出材料的主旨。
有的考生作文時,一味地全文照搬材料。當材料較長的時候,照抄材料就會使文章開頭過長,主體部分被擠占,顯得頭重腳輕。如2011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材料: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薄扮R”是認識自我和世界的另一雙眼睛。今天,更多種類的鏡豐富了我們感知的層次和色彩:望遠鏡將我們的視線引向遠方,顯微鏡撩開微觀世界的神秘面紗,反光鏡讓我們瞻前仍可顧后,哈哈鏡變幻出多樣的自己,三棱鏡在我們面前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這些鏡為我們打開了多維的空間,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更加深邃,心靈更加明澈。
有的考生看到這段材料的句子優美而又富有哲理,就不假思索地把材料完全放進自己的作文中。雖然作文的立意很準確,但引用材料就占去四分之一。這樣的作文內容一定是膚淺而干癟的。
指津:正確的做法是根據立意,有選擇地引用作文材料,語言要簡明,篇幅要簡短,在表述上要有傾向性。
面對作文材料,考生首先必須從整體上全面地審視其中的信息,理清其層次及相互關系,再去多向拓展。如果斷章取義地摘取與主旨無關或關系甚少的只言片語引出觀點,就必然以偏概全。如2011年高考全國大綱卷的作文材料: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主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 024元的復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這張彩票中了533萬元大獎,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并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他成為又一位彩票銷售“最誠信的業主”。
有人據此在互聯網上設計了一項調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調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29.9%的人選擇“通過協商協議兩家對半分”,有28.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22.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19.9%的人沒作選擇。
有的考生寫作的主題是“通過協商協議兩家對半分”甚至“把500萬元留給自己”,雖然這是考生的個人看法,但是這樣的選擇違背了社會倡導的道德觀、價值觀,沒有抓住“誠信”這一主旨,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指津:新材料作文通常由材料主體部分(故事、言論、圖表、數據)、材料結論或總結點題的句段部分、寫作要求三部分構成。從材料部分的兩大板塊來看,主體部分屬于細節陳述,結論部分屬于歸納點睛。這兩部分內容,必須逐句推敲,完全領悟,文章寫作才能保證符合材料本身的意義??忌紫葢獙φ詹牧弦螅胬斫獠牧弦饬x,然后依據材料性質的不同,把握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句子,找到思維的聚合點,最后確定寫作主題。
有些材料原本已經形成約定俗成的解讀意義,少數考生卻故意曲解原有意義,本想以新意取勝,結果弄巧成拙,影響了分數。如2011年高考遼寧卷的作文材料:
有位哲學家舉起一個蘋果,對學生說:“這是我剛從果園里摘來的,你們聞到蘋果香味了嗎?”有個學生一看到蘋果紅紅的就搶著說:“聞到了!”哲學家拿著蘋果走到學生面前讓他們聞,有的說聞到了,有的聞也不聞就跟著說聞到了,只有三個學生默不作聲。哲學家問:“你們怎么啦?”一個學生上前又聞了聞,說:“我什么味也沒聞到?!绷硪粋€上去摸了摸,說:“這是什么蘋果?”還有一個訥訥地說:“老師,今天我感冒了?!?/p>
哲學家把那個蘋果交給大家傳看,竟然是蠟做的假蘋果!
哲學家的“假蘋果”一直伴隨在我們的周圍,而學生們的言行,又何嘗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呢?在這個真假難辨的社會,我們是不是也在不斷地扮演著哲學家學生的那種角色呢?有的考生舍棄了“關注社會,反思現實,思考自身,提升智慧”這一水到渠成甚至是約定俗成的主旨,大談哲學家的教學智慧,結果只能是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指津: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情感傾向,考生可從這一點入手,確定寫作主題。
少數考生出于保證不跑題的寫作目的,干脆把具有一定故事性的材料進行擴展,使其血肉豐滿,成為一個很有可讀性的新編故事。殊不知,這樣的文章,整體框架是別人提供的,距離“創造性”的要求差距太大,很難獲得高分。如2011年高考福建卷的作文材料: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我的工作讓我常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這使我有個好身體。我夢見我種的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