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高考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19:47: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甲骨文高考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畢業作文

微寒的春夜或蕭瑟的冬晨,岑(沉)寂的雨夜或喧鬧的街頭,寧靜地獨處或結伴同游。常常不經意間便想起了他們,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存在。“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僵臥孤村不自哀”的陸放翁;“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還有地球那一邊,《荒野的呼喚》中的杰克·倫敦,《老人與?!分械暮C魍?,“自由旗幟”下的拜倫和普希金。真的,我是那樣清晰地感受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和他們所擁有的快樂和幸福,我甚至可以看到他們順著他們的思維走向了不同的宿命。

然而,在我心中刻痕最深的便是那一位流浪的女作家,她叫三毛,或許,到過撒哈拉沙漠的中國人有很多很多,她不是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后一位,但絕對是最特殊的一位。

沒有人能告訴我,撒哈拉沙漠的美在哪里,烈日炎炎下滾燙的沙丘是美嗎?寂靜的夜晚一望無際的孤獨的荒原算美嗎?膚色黝黑,講著一口我們聽不懂的語言的土著居民算美嗎?一直以來,沒有人能告訴我許許多多問題的答案。

后來??!我走進了三毛,因為我驚詫于她生存的勇氣,我驚詫于她能快樂而幸福地生活在那一片不毛之地上,甚至留戀忘返!就這樣我跟隨著她的足跡走到了那一塊奇異的土地上。

哦!我看到了……

烈日炎炎下滾燙的沙丘中,傲然地屹立著一棵棵仙人掌,向我展示著生命不屈的美。

寂靜的夜晚一望無際的荒原頂上,有一望無際的星空,在繁星滿天的夜晚,我知道了什么叫作幸福,那種感受著大自然偉大的幸福。

膚色黝黑,熱烈的土著居民會在夜晚來臨的時候,圍著火堆跳起快樂的皮鼓舞。在異國的歌聲中,我領略了一種從沒有過的快樂!

順著三毛的足跡,我領悟了一個道理:換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將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幸福。

三毛或許并不知道,太平洋彼岸一位號稱“美利堅硬漢”的作家筆下有這么一位桑(圣)地亞哥老人,在捕魚過程中,歷盡千難萬苦,終于捕到了一條大魚,卻在歸航的時候遭到鯊魚的圍攻,他一人單身拼搏,直到大魚被吃得一干二凈。(,)他才放棄拼搏。

當這個《老人與?!返墓适聜鞅槿驎r,有人謳歌那位老人的偉大,有人贊揚那位老人的不屈,有人稱頌那位老人的堅強。但我想,正因為他在拼搏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樂,一種別人詫異的在搏斗中體現他并沒有老去的幸福和快樂,他才會有后來的偉大、不屈、堅強。

生活其實真的很簡單,不要認為每天都是那么的平凡和相似,換一種思維,我們就會感悟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生活本身并不平靜,有失意(的)雨,沮喪的云,憂傷的霞,惱人的風。換一種思維,我們就會感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我們才會在幸福和快樂中信心百倍地面對明天!

專家點評:

篇2

蔣煒康

中國的文字“遂使種族隔閡為之洞穿,語言限制為之超越。久而久之,一切同化渾忘,三四萬萬之眾,明明由東西南北多族所合,卻竟共一歷史記憶,莫不自以為黃帝子孫?!?——梁漱溟

第一天,文字的伊始。

扉頁上,盛荷隨風搖曳,夸張的“接天蓮葉無窮碧”,似盛開卻又有幾分凋零,花蕊于風中肆意飛揚,大有夢隨風萬里之感,蝶不甘寂寞飛向那一行古樸的墨跡“衣上酒痕詩中字”。如畫境般的封頁映入我的眼簾,伸手去觸摸那白紙皮,一股震撼的感覺,如書上所說的那樣“在漢字里我觸摸到了文明的溫度”一股暖意襲來,久久不絕…….

由書中“文字的伊始”中講到的,無論是倉頡見鳥漫步于沙洲之上,留足跡而創字,還是《淮南子》中驚天動地的“天雨粟,鬼夜哭”,都將文字的伊始寫得那樣傳奇。但,又何嘗不是那樣?文字,我中華民族深層的文化底蘊之載體,本就傳奇,本就魅力深遠!

懷著一顆崇敬之心,徜徉在“傾藍紫”(作者)構建的文化海洋里,伸出掌心,感動著掌心化雪的每一滴溫存,絲絲入扣于心間,哪怕只獲一絲感動亦為我所求。

第二天,竹里安禪處,生涯一印灰。

當年華老去,逝去的一切終將成灰,夢已成空?;沂莻?,孤寂的載體,難怪李商隱會在《無題》中寫到:“春心莫共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作者將相思的情愫描繪得那樣傷感?!跋嗨汲苫摇保椅丛w會那種滋味,是初戀時的輾轉反側,還是離鄉奔赴遠方的點點離人淚,亦或是遙望孤月,苦等征人,由青絲變白發,卻落得一具白骨的慘狀。我不知道,但這四字,卻印在我心間,久久不能散去...

“煉得離心成死灰”的感嘆,短短七字,道盡多少辛酸?看完這一節,遙望天際,嗟嘆一聲,“灰”?不懂,但若能“灰”之前,珍視那掌心的小幸福,感動每一次平凡境遇。哪怕人生若只如初見,那份真誠亦是美好!何必苦等成灰?

窗外,斜陽,依舊...

第七天,人在舟中便是仙

今日讀到“人在舟中便是仙”看那由一撇一捺構成的“人”字,心中不禁感慨,為什么會這樣?作者筆下的人,是過程,是行為載體,更是生命的象征。精妙之言,不覺欣喜之情,躍然紙上。

“人者,過程也”。這是我在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書中所述的人的過程如《淮南子》說人的精神,受之于天,形體,受之于地,承于地,而人的孕育過程——“一月而膏…..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如此這般生命孕育的過程,實屬不易。懷胎十月,誕下子女的偉大人性由此彰顯,平凡卻又高深的人生真諦意在于此。

過程是那樣美好,行為同樣被人所稱頌。甲骨文的“人”字向一正面立地之行,雙肩擔負道義,腳踩大地之道,便是一種正直豪邁的象征。俗語云“鐵肩擔道義”,我想這便是真實描繪吧!“兩人為從”的感覺亦是美好。

設想一下,二人攜手共賞天下之至勝,在花前月下,把酒言歡,豈不快哉?兩人共酌一壺清茶,在藤椅上聽風聲搖葉的婆娑,看漫天的云卷云舒,好不快活!“三人成眾”,眾字本身就是一種關系與責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的感覺,在孔子的口中,又有了一種從眾學習之感。

我感到于“人”字本身就是一種生命永恒,數千年其蘊未休,像一壇老酒,雖歷久而彌篤,承載詩人搖曳的千年的夢,虛幻卻真實。生命之未絕,源于人類自身不斷的繁衍生息,傳承著一代又一代,本身就是一種偉大,那種偉大似天機不可道破,你我卻心知肚明。榮啟期一句話道出此中真諦:“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睂嵞司僦?。

人字的深意,讓我倍感溫暖與親切,自豪于為人之樂。

窗外,深闌人靜,孤鴻影飛,遐思不絕......

第十天,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橈青翰破霞文。

讀到“水”字,倍感親切,來自湖區的我,從小就與水為伴,兒時映像中,水是活物,是夏日里玩耍嬉戲的歡愉,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洶涌洪水,是一道道佳人的微笑,是家鄉富饒的象征。讀書此處,卻發現水之精妙,意義遠大于其本身。

水是靈動的。曾見一高考作文題“山的沉穩,水的靈動 ”,想必就是這種感覺吧。水的靈性在于它滋萬物,潤世澤,詩經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李白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靈性的水引發智者的深思,那“水擊三千,摶扶搖而而上者九萬里”的氣勢磅礴,那上善若水的智慧謁語。那“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的滔滔奔流,又何不是載著人的夢想航向遠方。

水的本真境界在書中體現的那樣淋漓盡致,我想我們需要像水一樣,納百川,縱使山再高路再崎嶇,也要殺出一條血路,奔流入海的大氣磅礴;更要學習像水一樣潤澤萬物的奉獻精神,還有那上善若水的胸懷!

新晨,沐浴第一縷陽光,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十五天,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終于看到書的最后一章節了,興奮感慨之余,也感受著這書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雨的感覺是美妙的,想必曾久旱的西南地區,那里的人們的愿望便是逢一場甘霖吧!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淅淅瀝瀝,滂滂沱沱,詩情畫意,好不快活。有還是那柳永《雨霖鈴》中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