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懷孕辭職信范文
時間:2023-04-02 01:3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因懷孕辭職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您好!
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辭職信。
我是懷著十分復雜的心情寫這封辭職信的。自我進入公司之后,由于您對我的關心、指導和信任,使我獲得了很多機遇和挑戰。經過這段時間在公司的工作,我在建筑學方面學到了很多知識,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此我深表感激。
由于我懷孕,近期的工作讓我覺得力不從心,雖然我極力想維持和之前一樣的工作狀態,可身體卻無法承受如此負荷。為此,我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決定目前先安心養好身體。為了不因為我個人的原因而影響公司的發展,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我決定辭去這份工作。我知道這個過程會給您帶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對此我深表抱歉。
我會在這段時間里完成工作交接,以減少因我的離職而給公司帶來的不便。為了盡量減少對現有工作造成的影響,在此期間,如果有同事對我以前的工作有任何疑問,我將及時做出答復。
非常感謝您在這段時間里對我的教導和照顧。在公司的這段經歷于我而言非常珍貴。將來無論什么時候,我都會為自己曾經是公司的一員而感到榮幸。我確信在公司的這段工作經歷將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發展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祝公司領導和所有同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再次對我的離職給公司帶來的不便表示抱歉,同時我也希望公司能夠理解我的實際情況,對我的申請予以考慮并批準。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篇2
李亮專業技能扎實,屢次為公司解決技術難題,備受公司領導賞識,因此公司有意將李亮培養為公司技術骨干,決定派他去美國培訓。2005年8月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以及《出國培訓協議》,規定培訓期為1年,培訓結束李亮回國后至少為公司服務5年,若在服務期內提出辭職、擅自離職或因過錯導致雙方勞動合同解除,需向公司支付20萬元違約金,同時還應賠償公司支付的培訓費用10萬元。
該不該付違約金
2008年5月,在李亮回國工作近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李亮結識了美國某公司駐京辦事處的Lukas,Lukas邀請李亮去美國發展。李亮于2008年8月1日向公司提交了辭職信。
公司按照協議要求李亮離職前支付違約金20萬元及培訓費用10萬元。李亮只同意支付6萬元的培訓費用,并與2008年9月開始辦理出國手續。
無奈情況下,公司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要求李亮承擔違約責任。庭審中,公司認為,在尚未同意李亮辭職的情況下,李亮擅自離職,其行為違反了勞動法及合同約定,要求李亮支付違約金20萬元;美國培訓結束后,還應為公司工作5年,但僅工作兩年后就擅自離職,依據雙方簽訂的《出國培訓協議》的約定,李亮還應支付培訓費10萬元。
李亮的律師辯稱,公司收取的違約金不合法,不同意賠付?!秳趧雍贤ā芬幎?,用人單位培訓職工并約定服務期的,要求職工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因此,只同意支付6萬元。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李亮于2008年8月1日向公司提交書面的辭職信,并于2008年9月離職,已經提前30日通知公司,雙方的勞動關系已解除。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與該職工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職工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用人單位要求職工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公司與李亮簽訂的合同約定服務期為5年,李亮服務2年,需賠償公司違約金6萬元。
律師解析:20萬違約金的由來
本案結果讓很多人不解,當時簽訂《勞動合同》和《出國培訓協議》時雙方都簽字蓋章,合同、協議均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應當具有約束力。為何李亮不用支付20萬元違約金?勞動合同當事人設定的違約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我國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與該職工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職工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也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由此看出,合同里雖然約定了20萬元的違約金和10萬元的培訓費用,但李亮需要賠償的只是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6萬元。
但應注意的是,這種培訓特指使用專項培訓費用,而不是普通的崗前必要培訓。且必須有支付憑證。如果沒有保留相關的憑證,可能最后會人財兩空。
至于勞動仲裁時,公司提出的“在公司尚未同意李亮辭職的情況下,李亮擅自離職”是不成立的,李亮于8月1日向公司提交了辭職信一個月后離開公司,已經履行了《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職工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義務,因此勞動關系已經合法解除,這是法律賦予職工李亮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李亮無需為此另行支付任何的違約金。
單位和職工解約各有規定
在勞動關系中,職工相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從保護職工權益出發,法律賦予了職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30日通知
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職工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職工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后還應繼續工作至少30天,避免給用人單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這樣也使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化。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職工本人或者額外支付職工1個月工資。
前者與后者用人單位支付經濟成本相同:合同30日屆滿后解除,這30日內用人位仍需支付職工工資,這與額外支付1個月工資成本一樣。但前者與后者的風險卻不同,從職工角度說,在這30日內仍存在工傷、患病、懷孕、意外傷害的風險,有這些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將不能解除勞動合同;從用人單位角度說,支付了1個月工資后可立即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后不會再產生用工風險。
解除合同應書面形式告知
篇3
辭職“看世界”滿一年時,《南風窗》記者來到顧少強和她丈夫的居住地,感受他們“童話般”的愛情故事,以及過去一年,他們眼中的“大世界”。
結果發現,“辭職看世界”,只是詩化并被不斷美化了的世界,但現實是不曾被詩化的世界。
“看世界”
2004年7月,從河南師范大學畢業后,顧少強來到河南省實驗中學執教,教心理學。到2015年,她已在這所學校執教11年。但十多年里,她在圈子里,依舊默默無聞,這是很多人普通而慣常的人生。
但這種慣常的人生,終于在去年4月13日被打破了。這天,她向學校提交辭職信,辭職原因有十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這回,她爆紅互聯網。辭職看世界的任性和膽量,讓很多人羨慕。彼時,接受采訪時,她表示要“出去走走”。很多商業機構、旅游景點爭相向她伸出“橄欖枝”,請她為景區或企業代言。那時的顧少強表示:拒絕一切商業代言。
她的果斷和純粹,令人刮目相看。有媒體很“激動”,形容她“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是新時代的徐霞客!”
報道中,人們了解顧少強“偏好鄉村”。她說她不太喜歡繁華的地方,她喜歡的地方比較閉塞,甚至“希望我生活的地方,沒有電,沒有網絡,甚至連信號都沒有,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
她的丈夫也說,自己也是這類人。顧少強認為,找到敢于拋棄城市,和自己看世界或住在鄉村的,太難得了,“簡直像彩票中大獎一樣?!?/p>
他們的超脫,讓還被體制或現實裹挾的城市人,很羨慕。因為她的大膽在心理上,實現了人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但身處時代漩渦的人,很少有不被裹挾的。顧少強的丈夫,如今幾乎機不離手,他常在朋友圈他和妻子恩愛或花花草草的照片,如真到了“沒電,沒網絡、甚至沒信號”的農村,很難適應。
顧少強也身不由己。原計劃辭職頭兩年,她打算到各地走走,但過去一年,她哪里都沒去,出去游玩,也還是參加節目錄制時,順帶的。
當時辭職沒多久,人們發現顧少強“看世界”的第一站是成都。成都媒體很興奮,第一時間撥通她電話,希望她“說說對成都的印象”。顧少強明白,“他們不就是希望我說說成都的好嘛?”所以,她掛了電話,對方再打過來,顧少強再掛電話……
掛斷電話的原因,顧少強向《南風窗》記者說,“那時我剛到成都,不熟嘛,而且我說成都的不好,他們敢登嗎?”
沒多久,即去年10月10日,顧少強宣布結婚。但他們的婚禮被媒體形容為,“沒有婚戒、沒有婚紗、沒有儀式、沒有家人”。
顧少強說她很生氣,因為她和丈夫的家人,都支持他們的婚姻。家人沒來,是因為“老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顧少強的媽媽65歲,家婆78歲。外界看來,“65歲不算大,而且女兒結婚這么大的事,竟缺席,說不過去?!?/p>
此外,顧少強還有個姐姐。丈夫有4個姐姐、1個哥哥。但他們都沒來,人們也議論了:“老人沒來就算了,兄弟姐妹都不來嗎?”
議論的人可能忘了,他們結婚這天,在顧少強和丈夫的人生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宣布:他們的客棧,這天開業。很多媒體,洶涌而至。
對雙方的哥哥、姐姐都沒來參加婚禮,顧少強告訴《南風窗》記者,“他們都在上班啊,上班為什么非要請假過來?。俊彼f她對此不能理解。
她和他的世界
正是一些不大合常規的表現,人們對他們的婚姻“并不看好”。顧少強也注意到這些流言蜚語,她說:“我和丈夫一天戀愛也沒談,就在一起,別人認為這太草率了,但我們感受到了彼此的用心?!?/p>
任何人的婚姻,都不可能讓所有人祝福,但讓顧少強不能接受的是,有人詛咒她小孩。“太惡毒了!”她說她注意到了網上的留言。
顧少強懷孕的事,是今年4月,媒體在周年回訪她時不小心“發現”的。這樣,這個還只是以胚胎形式存在于她肚子里1個多月的生命,就被天下人盡知了。
《南風窗》記者走進顧少強夫婦生活,是今年4月25日起。
這天下午5時,在位于成都市街子古鎮的一家客棧里,坐著一位長發朝后高綁的中年男子,約1.8米個頭;他的皮帶上,鑲滿了“圖釘”一樣閃亮的釘子;他的兩只手上,也戴著手串,那是暗褐色的佛珠:手臂上,是紋身。
眼前這個另類的男人,正埋頭玩手機,偶爾抓起茶臺上的電子煙,抽一口,放下,如此往復。這男人是顧少強的丈夫,有著一個仙風道骨般的名字――于夫。
于夫不是真名,他真名叫于占國。不過,和顧少強結合前,很多人對他識別的標簽就是,“發匠于占國”。隨著曝光率增多,和妻子走紅的,還有“于夫”。百度上,沒找到這個“于占國”的任何消息,但這“于夫”早已名滿互聯網。
于占國是哈爾濱人,比顧少強大4歲,今年已經40歲了。他和顧少強是去年春節初二,在云南大理的一家咖啡店相識的。
當時,利用寒假外出游玩的顧少強,在店里做義工(包吃住,不給工資),于占國一個人來到店里喝咖啡、看書,并時不時摸摸店里的古木、雕花。
在店里,于占國通常一呆就是大半天,且常來。在顧少強眼中,當時的于占國,更像是“等艷遇”的家伙。一開始,顧少強對他沒好感,因為感覺他“太時尚,還紋身,不靠譜”,“感覺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甚至做普通朋友都沒可能?!?/p>
這種不可能,最后成為可能。一天,于占國走的時候,和她要了電話、微信。從查看對方微信朋友圈開始,顧少強發現于占國的愛好、價值觀和自己相似,于是更注意他,并和他聊天。
從大理回到鄭州沒多久,顧少強辭職了。也因辭職,顧少強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她的一位大學同學,三番五次強烈要求見她一面;多年沒聯系的同學,也給她打電話;一些景區和企業希望請她代言;甚至某島國的總理,也希望她推薦該國旅游資源。
但顧少強想見的,就是在成都理發的于占國。因為“于顧一家”:相識期間,于占國告訴她,有個很靈的易經老師告訴他,“2015年,在西南方向,他將遇到真愛,將遇到一個姓顧的姑娘”……這讓他們的情感,更充滿神秘色彩。
如今,說到這個易經老師,顧少強告訴《南風窗》記者,“我也沒見過,但聽說很靈?!闭f著,她一臉甜蜜地笑了。
去年辭職的那幾天,于占國給顧少強打電話時,感覺她情緒不是很好,就說“你情緒不大穩定”。顧少強有些生氣,她表情夸張地說,“你難道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情況嗎?!我可能一降落在成都機場,馬上就被(媒體)活捉了。”
和互聯網熱捧的不一樣,于占國“冷冷的”,“你那么在乎別人的看法,那就把機票退了?不要過來了!”這一激,顧少強更決斷了,她說,“你等著!在成都請我吃火鍋!”2015年4月16日,顧少強從鄭州飛到成都。
當然,在機場,她沒被活捉,因為很多人其實不認識她,那只是錯覺。
不過,外界的熱和于占國的冷,始終讓她感覺:于占國更特別。當晚吃完火鍋后,他們回到了于占國的住地。于占國還是冷冷的,“床鋪好了,你去睡吧”。然后,拿著毛筆,他若無其事寫字。
有記者見過于占國寫的毛筆字,寫得很一般,但理發的“發”的繁體字,他寫得還可以。
4月25日,《南風窗》記者和于占國聊天時,他談對人生的看法,談到了鄰里關系。于占國說他和街子古鎮的人很少來往,因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談到人生時,他說“人生就是矛與盾的關系”。
他的話有時蘊含著“佛的味道”,但結合訪談語境,在上下文對接上,又時常存在邏輯對不上號,或引用的不能闡釋相關內容等問題。
不過,記者的采訪還是引起客??腿说淖⒁?,有人圍了過來。一位客人對于占國的回答,恭維地“點點頭”。見有人認可,于占國越說越大聲,最后,他問這位客人:“怎么樣?豁然開朗了吧?”
客人繼續點點頭,問:“于老師,您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于占國說,“我中學沒畢業”,但“愛看書,我最愛看書了?!?/p>
20多年前,讀初二后,于占國確實就沒上學了?!赌巷L窗》記者問他,“平時愛看什么書?”,和顧少強以及他朋友說他愛看《平凡的世界》、三毛等相關的名著不一樣的是,于占國說他愛看“《故事會》、《知音》……”
于占國還說,和顧老師相處一年,他對心理學也懂不少。因為一些人來找顧老師,顧老師不在時,“我也能應付半天?!?/p>
客棧的客廳有個書架,書架上有《紅樓夢》、《平凡的世界》等很多名著,但很多書是新的,甚至塑料膜都還沒開封。幾天跟訪發現,于占國通常一早就拿著手機,在樓下的茶臺旁玩手機,晚上他在書柜旁用手機看視頻。于占國承認,“這幾年,很少看書了?!?/p>
被闖入的世界
走紅后,顧少強夫婦要靜下來,是比常人難得多。今年4月,因媒體周年關注,顧少強的世界,不斷被侵擾:
一家婚慶公司給她打電話說,“我覺得你們的婚姻不完美,因為沒有婚紗、沒有婚戒,也沒有儀式……”對方說要給她補一個儀式,其實是想借助她的名聲,炒作一下自己的公司。顧少強很惱火,“怎么能用你的眼光,來定義我的婚姻?”
還有人來到客棧,進門就揮動著手中的報紙大喊,“顧少強!于夫!”。當時,顧少強正做飯,對方“啪”一聲,把報紙砸在灶臺邊上,說“這份報紙有你們的報道,我給你們拿來了”。然后,對方站在她身邊,舉起手機拍自己和顧少強在一起的照片,走時不忘說,“給你宣傳宣傳?!?/p>
顧少強很不爽,“你朋友圈才幾個人?。繋臀倚麄鬟€是幫你自己做宣傳???你不就想證明你見到了活著的顧少強嘛,還說得這么冠冕堂皇?!”
作家也來了,他們來后,要求顧少強從她父母那一輩講起,說要給她寫書,幫她出名。
官員也來了。有時顧少強沒出門搭理,隨行的人會在門外故意大聲說,“走吧,走吧!有什么了不起?。俊?/p>
顧少強正躺在沙發上休息時,也會有游客突然推開大門,舉著相機對她猛拍,“哎,進動物園也要買一張票啊!”顧少強抱怨說。
還有一次,一幫客人進到客棧參觀,一婦女說,“這里很漂亮”,隨行的接話說,“那你嫁給老板啊”。這婦女又說,“老板已經結婚了”,貧嘴繼續,“那你可以當他二房啊”……顧少強吼了起來,“你可以給你老公找二房嗎?”
“網紅”后,他們的私人世界,常被侵擾。
情懷退去后
不過,隨著名聲外揚,顧少強也為商業代言了:她為河南一家旅游公司代言,擔任“出行體驗師”,享受終身免費旅行的待遇:她和一家O2O的教育平臺簽約,重回講臺任心理學老師;她的字被商家看中,方正字庫讓她抄錄了7000多常用字,并起名“顧事體”。顧少強告訴《南風窗》記者,“如果賣出去,我就有30%的提成了?!?/p>
有人說顧少強越來越不純粹了,說好的情懷呢?顧少強不在乎,“情懷是你們賦予我的,我不會被別人左右”,她還說,“通過商業手段獲得更多物質,去看更多世界,為什么不做?”
網友認為她說好看世界,結果沒去,反而“跑去成都結婚、開客棧、生娃”,這是欺騙。顧少強覺得好笑,“我和老公去后山轉一圈,看花看草或到都江堰看場電影、吃個冰淇淋,也是看世界啊”,“而且看世界是很漫長的事,不是短時內突擊完成的任務?!?/p>
顧少強還說,她樂于做慈善,有時為了慈善去錄制節目,客棧就得關門,損失挺大。很多人可能奇怪:客棧有服務員,為何他們去錄制節目,客棧就得關門?
顧少強解釋說,阿姨(服務員)是本地的,他們不上晚班,下班后就回去打麻將了,不在客棧過夜。這樣,晚上,就是他們夫婦在照應。
不過,和客棧服務員交流時,兩名服務員均向《南風窗》記者表示,“不會,不會關門,客棧從沒有因他們外出就關門的!”服務員說,“還有徐管家在?!?/p>
徐管家也向《南風窗》記者證實,顧、于不在時,晚上就是他來值班,不會影響到客棧經營。
此外,參加電視的節目錄制,除報銷往返機票和吃住外,還有幾千塊錢收入。
當情懷退去,顧少強和我們一樣,同樣面臨著生活上的喜怒哀樂。
今年4月27日,顧少強夫婦受邀前往重慶參加一場“優質項目與愛心拍賣活動”。趕去成都坐火車前,顧少強的一張銀行卡找不到了。
于占國生氣了,不斷質問顧少強“到底放哪兒了?”顧少強像犯了錯的小孩一樣,一邊埋頭將挎包從里到外,不斷翻找,一邊低聲說,“就放這兒呀,記得就放這兒呀?!庇谡紘绷耍鷼鈺r的口頭禪,“廢物!”從嘴里蹦了出來。
銀行卡后來在于占國的身上找到,因受委屈,顧少強爭辯兩句。于占國面色陰沉,抓起茶幾上的背包,匆匆朝側門走去,上了一輛皮卡車。“嘣”一聲,他把車門重重關上,并迅速發動汽車。車上很快傳出于占國聲音:“走不走?!”,顧少強一路小跑,匆匆上車,坐在副駕駛室上。這時,徐管家提醒,“誰的包?”
記者趕緊跑出去問:“于老師,誰的包落在椅子上?”于占國沒說話。這時,顧少強朝車后排看了看,發現于占國沒幫她把包拎上車。懷有身孕的她,只好下車取包,“嘣”一聲,這回她也將車門,重重關上。
記者幫她拎包上車,并坐在皮卡車后排。車子開始朝成都東站出發,路上,三個人的車子里,格外安靜,除了導航的“說話聲”,沒一個人說話。
意識到氣氛太尷尬,于占國摁了車內的音樂鍵,音樂響起。
40分鐘后,車行到溫江北收費站,收費員不讓通過,并問于占國:“你們是什么車?”,于占國說,“貨車”。收費員說“這段高速不允許貨車通行”,于占國于是改口說“客貨”,服務員再次回應,“客貨也不行。”于占國只好掉頭逆行退出收費站,拐彎處,險象環生。
皮卡車停在成都東站附近,顧少強夫婦上了當天下午2時27分,由成都東開往重慶北的G8529次高鐵。高鐵上有很多空位,15號的車廂里,于占國坐在靠窗的11A,顧少強坐在靠過道的11C,中間的11B始終空蕩蕩。
列車到站時,迎接他們的不再是皮卡車,而是寶馬。來接的人在出口處沒找到人,就接連打了幾個電話。掛電話后,于占國的“廢物!”,再次蹦出。
次日活動開始前,顧少強笑盈盈地挽著于占國的手,走進會場,一臉甜蜜?;顒蝇F場,顧少強和他人合唱一首《感恩的心》。曲落,顧少強夫婦退場。整個過程,沒有圍觀,沒有簇擁,沒有排隊索要簽名,更沒有媒體專訪的安排。
一切都很平靜,倒是主持人不平靜。舞臺上,當著幾百人的面,主持人激昂地說,“顧老師懷有一個多月的身孕,還剛剛推掉了上海電視臺的專訪,不遠千里(實際是300多公里)從成都趕到重慶來參加這次慈善拍賣活動……”
篇4
在中國,有個俗語叫“女人也頂半邊天”,這話放在玫琳凱女人身上最合適不過。在2009年,玫琳凱中國的業績達到行業前3的位置,一個個玫琳凱首席、家族和美容顧問們撐起了龐大的市場,當然還有她們駕駛的標志性粉紅轎車,將玫琳凱送進千家萬戶。
“三個女人一臺戲”,如此多的玫琳凱女人,又留下了怎樣的故事或傳奇?
首席夢想
玫瑰家族的首席李蕊安或許是對首席夢想最刻骨銘心的一位。
當初在沖擊首席這一目標時,由于團隊中一位準經銷商弄錯了業績,差了32元沒能通過考核,使得整個團隊都沒有達標,從而影響了李蕊安首席的沖刺。盡管李蕊安最終還是憑借努力在2001年成功當上了首席,但當時的那段“32元錢毀沖刺大計”的情景卻讓她一直難以忘懷。
首席自然是不容易做的,暫且不論其他,首先晉升過程就頗讓外人為之頭疼。從美容顧問(初級經銷商)開始,到榮耀最高處的首席,需要經歷9大臺階。這其中無論是沖擊首席位置者本人,還是其所率領的團隊伙伴,都不允許出現半點紕漏,否則將前功盡棄。
1995年,玫琳凱正式進入中國,不少對美容以及銷售感興趣的女性紛紛慕名加入。而正是這批原本對直銷一無所知的粉紅女性,在數年后創造出了玫琳凱(中國)在中國長達數年的業績奇跡。
顧梅、唐可、江南這一批如今在玫琳凱事業版圖上各領的首席都是1995年就加入到玫琳凱公司,而緊接著的1996年里,陸寧、孟兵等人也加盟公司。至此,玫琳凱現如今實力最為強勢的首席們終于聚齊,開始了玫琳凱中國的風云歲月。
第一位玫琳凱精英執行首席就是顧梅,這讓她被不少玫琳凱人尊敬地稱為“玫琳凱國母”。這一稱謂代表著玫琳凱眾多粉紅娘子軍對她的愛戴和尊重,而她所締造的“1年半時間晉級首席”的奇跡至今仍被眾多玫琳凱經銷商津津樂道。
更重要的是,在顧梅旗下,誕生了大量的首席,為玫琳凱引入和培養了大量的精英。在顧梅之后,江南也成為了一位培養首席的高手。正是她們的優異表現,讓玫琳凱中國變成了玫琳凱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還有一位有趣的玫琳凱準首席羅慧娟,這位集眾多光環于一身的“星爺前女友”、“香港知名藝人”,吸引了大量娛樂圈人士的注意,并為玫琳凱帶來了大量的粉絲。當2008年她與男友劉志敏結婚時,除了金融界以及演藝圈的好友參加外,玫琳凱公司眾多首席悉數到場,為她慶賀。據玫琳凱部分經銷商流傳,香港天后級巨星關之琳也在羅慧娟的帶領下,加入到玫琳凱公司,擔任美容顧問一職。
溫馨家族
家族是一個溫暖而又具有向心力的名詞,盡管成為首席是許多玫琳凱女人的夢想,但這些優秀的女人們在追求事業的同時,女人的天性讓她們希望事業能成為美好“家族”的助推器。
1995年,初進入中國市場的玫琳凱出于對經銷商自身性別特性的考慮,希望能為經銷商團隊取一個有別于其他企業“系統”這個“大一統”的稱呼,同時又更顯凝聚力的名稱。為了獲得這個響亮的新名字,玫琳凱公司高層與經銷商幾乎絞盡腦汁,在頗費一番心思后,“家族”這個日后在業界赫赫有名的詞語終于誕生。
同年,公司第一人顧梅正式創建出芯羽家族,這標志著玫琳凱“家族”時代的到來。
芯羽家族就像是玫琳凱中國初期的一個大家長,在隨后的十多年里,這個家族開枝散葉,不斷成立新的家族,現在玫琳凱鼎鼎有名的陸寧家族、白秀樺家族等,都是從芯羽家族中走出來的。
此外,江南的“百合家族”、唐可的“熱情家族”等公司幾大資深家族也造就了不少分支家族和首席,成為名副其實的玫琳凱事業發展架構者。如今的玫琳凱中國早已是家族林立,50多個家族散落在全國市場各個區域當中,也正是這些各有千秋的家族共同構建打造出了玫琳凱(中國)的直銷帝國。
“家族給我們的感覺并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系統機構,而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姐妹們可以在里面相互幫助,暢談自己的喜怒哀樂,不是僅局限于工作當中,而是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處細節。”在談及家族帶給自己的感受時,眾多玫琳凱經銷商不約而同地說出了“溫暖”這個答案。
當然不是誰都能夠建立家族的,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成為公司認可并授權的首席經銷商。除了這個硬性條件外,還得看自己的修為,都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長可不是那么好當的。
縱觀玫琳凱如今赫赫有名的家族,顧梅、唐可、江南、陸寧等,在她們身上,無論個人魅力還是處事能力都各具所長,深得家族成員的信任,每個家長的風格都會給家族成員帶來很深的影響。
玫琳凱第22位同時也是最年輕的首席張蔓蔓,就曾將沖刺首席最重要因素歸納為是上級江南的成功帶給了自己動力?!懊棵靠吹浇纤@得的成就,自己內心就有一種向她看齊的沖動,同時還希望自己也能過上她那種生活,各種因素督促自己努力向上?!?/p>
在這些由女人組成的家族中,有許多的女性特色,如相互稱呼主要是“親愛的”、“寶貝”等,這些甜蜜的稱呼讓玫琳凱女人們更顯親密。
不過在2005年直銷立法這一風口浪尖的時刻,“家族”這一稱呼卻短暫消失過一段時間。
“為了不讓公司為難以及更好更為穩當地進行申牌工作,不少姐妹們都決定暫時不用‘家族’、‘寶貝’這些詞語,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但當時內心還是比較失落,感覺像失去了什么寶貴的東西一般。幸好在申牌成功后又重新確定了這些稱謂,才讓我們重新找到了那種家的氛圍,現在回想起來,都有著如同重獲至寶的感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玫琳凱資深經銷商在回憶曾經那段歲月時,頗為感慨地說到。
粉紅汽車
粉紅,可謂是玫琳凱公司的代表顏色。無論是企業總部大樓底色,還是公司最高榮譽獎勵,玫琳凱都選擇了粉紅這一獨特的色彩。在玫琳凱眾多粉紅物品中,獨此一家的粉紅汽車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物品。甚至不少熟悉業界的人士在街上看到粉紅色汽車時,都會條件反射般地聯想到玫琳凱。
“我們經常開玩笑地將粉紅轎車稱為‘流動的獎牌’,如今公司有多款粉紅汽車,但只有首席級別的經銷商才能擁有粉紅色凱迪拉克。而且粉紅色是玫琳凱公司花巨資在凱迪拉克公司申請的專利顏色,只有玫琳凱頂級經銷商才有權駕馭。”記者在采訪一位首席時,她很是自豪地說到。
當然,玫琳凱粉紅汽車也分為幾個檔次:雪佛蘭景程、榮威750、大眾帕薩特、凱迪拉克CTS。這些不同檔次的粉紅汽車也因為經銷商身份、業績的不同,而分屬各個級別的經銷商。
顯然,在所有粉紅汽車中,凱迪拉克毫無懸念地是每一位玫琳凱人心目中最為神圣的圖騰。
1968年,玫琳凱的創始人玫琳凱?艾施在通用公司購買了第一輛凱迪拉克汽車,她拿出唇彩和眼影的調色板來,告訴凱迪拉克推銷員,自己希望車身能擁有這樣的顏色。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當時因自己的喜好而決定的顏色,竟在以后成為玫琳凱最為標志性的色彩。
1969年,玫琳凱公司第一次向5位優秀經銷商頒發了凱迪拉克汽車,由于當時公司美容顧問非常喜歡這款別具特色的轎車,因此玫琳凱決定為每一位頂級經銷商都頒發粉紅色凱迪拉克。
2006年,粉紅色凱迪拉克正式進入中國,在玫琳凱人心目中,只有在得到它后,才意味著真正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玫琳凱天空。
顧梅、江南、唐可、陸寧、孟兵等首席作為第一批粉紅凱迪拉克擁有者,正式接受了公司所發放的粉紅汽車,一時間風頭無二,在謀殺眾多媒體膠片和行業眼光的同時,也為她們日后成為玫琳凱最具人氣的首席打下基礎。
在第28位首席張志彩的印象中,粉紅色汽車還帶有一絲傳奇色彩。在一次驅車前往石家莊開督導會的路途中,張志彩前面車輛發生嚴重車禍,兩輛卡車相撞,十余輛汽車追尾,甚至一輛汽車在剎車后僅距離張志彩的粉紅凱迪拉克1毫米,讓張志彩驚出一身冷汗,然而令她難以置信的是,在整場事件中,但凡“參與”到車禍其中的10余輛汽車均發生或大或小的事故,僅自己所駕駛的粉紅汽車沒出任何事情,連一點油漆都沒有擦掉。在張志彩看來,這輛粉紅汽車似乎帶著神秘的幸運,保護了自己的安全。
女人不易
玫琳凱第11位首席吳凌楓在懷孕期間,由于疏于團隊管理和照顧經銷商,其家族成員紛紛離職,甚至還出現4名紅外套同時離開的狀況。在強顏歡笑著接受最后一名紅外套辭職信后,吳凌楓回家就飛撲在丈夫身上痛哭。
盡管在硝煙彌漫的商業戰場上,玫琳凱的女人創造了輝煌的成績。但在這些看起來都是事業型女強人的背后,也有著眾多不為人知的柔情和內心。畢竟,她們是女人。
第1位首席顧梅最初之所以會選擇玫琳凱,僅是出于她對女兒的一個“要讓我們生活過得更好”的承諾。
第22位首席張蔓蔓在連續獲得數次獎項,功成名就后,卻很是珍惜自己與家族姐妹們的感情。在她印象最深處,始終保留這樣一個畫面:當她連續20多節美容課0銷售狀態,約好對象上美容課卻被連續放4次鴿子,一個人躲在寫字間角落偷哭的時候,吳凌楓、林海這群姐妹們來到她的身邊為她加油打氣,使她重獲信心……再堅強的粉團也僅僅是女人,女人有柔情的天性,這一天性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她們更加堅強,爆發出更大的能量。但她們終究還是“柔情似水”。
第13位首席白秀華更是無奈,本以為自己會在2001年11月升上首席,然而在家族為預祝她成功的宴會上,卻傳來了她沒有通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