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貢獻獎申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1 08:4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突出貢獻獎申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決策英明,精心策劃
核心景區范圍內有漁民79戶,由于過去管理工作沒有跟上,導致整個湖面遍布“天羅地網”,據統計,現有各類網箱1755個,定置網、地網等非法網具分別為73套總長20329米、75套面積58666平方米。長期以來,遍布在整個湖面的網具不但給旅游船舶及漁船的航行帶來了重大安全隱患,還給的漁業資源、水質資源帶來了嚴重破壞,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漁業整治自2002年以來,由于涉及人數眾多,大多數又是原來庫區移民,雖經數次整治、幾度規范,但成效都不明顯,反而越整越多,越整越亂。漁業整治歷史遺留問題多,難度大,見效慢,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但是,縣委、政府站在更高層面,為了保護好江的一江清水,保護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資源,確保城鄉飲用水的安全,穩步推進創建4A級景區,造福子孫后代,今年毅然作出了開展核心景區漁業整治的英明決策。
在整個決策過程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運籌帷幄,多次深入調研、數次現場調度,組織外出考察,征求群眾意見,爭取上級支持,整個決策過程歷時數月,相關政策進行了數十次研討,反復修改,最終,贏得了廣大群眾理解和支持。
二、精心組織,措施得力
為全面準確掌握江各大水庫縣區域內的漁業設施情況,確保江各大水庫未經許可不新增任何漁業設施,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庫區鄉各(鎮)、畜牧水產局等相關單位人員組成5個工作組,對縣區域和南河湖所有漁業設施進行了登記造冊、固定證據,為全面開展整治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
縣委、縣政府沒有急于出臺補償標準,而是貫徹“依法整治、區別對待”的原則,突出先整后理,以降低漁民心理預期為工作目標,積極加大政策宣傳攻勢,先行打擊非法網具,在社會上形成濃厚的氛圍,樹立了正氣壓倒邪氣、合法與非法有本質區別強有力的工作態勢,從而降低業主心理預期,降低了業主期望值。
三、方法得當,行動迅速
將核心景區漁業整治工作列入重點工程“百日會戰”第二階段的工作重點以來,縣里統一抽調了涉及各相關鄉(鎮)、村和幾十個包干單位的一百多位工作人員實施該項工作,實行指揮部辦公室統一辦公,確保了人力、物力、財力。
為防止業主抱團,降低工作難度,按照分步實施,分段整治工作思路,將核心景區79戶漁民,分三步實施轉產搬遷上岸。
自指揮部10月11日在陡水集中辦公以來,各責任鄉(鎮)、包干責任單位及指揮部工作人員都能按照指揮部要求,及時到崗到位,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堅持每天到指揮部辦公室簽到,放棄雙休時間,不少責任鄉(鎮)、包干責任單位的主要領導還親力親為,為了趕進度,爭時間,做到不等不靠,在補償方案還未正式出臺情況下順利完成了第1批12戶漁民協議的簽訂、拆除搬遷工作。
四、形成合力,成效顯著
漁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按照縣委、政府工作部署,堅持以鄉鎮為主、部門包干、工作組配合工作方式,二個多月以來,各鄉(鎮)、包干單位、工作組共120多人圍繞“宣傳法律法規,降低業主心里預期”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五加二”、“白加黑”和“雨加晴”工作方法開展工作。通過前期工作,摸清了漁民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訴求,在降低漁民心理預期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廣大漁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較好的工作氛圍。
按照工作部署,指揮部現在的工作重點是核心景區4A創建過程中79戶漁民轉產上岸、主航道違規漁具清理工作。根據“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工作原則,各責任鄉(鎮)、包干單位以及指揮部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同心協力,密切配合,保證工作時間,克服在水上公務諸多困難,第一批12戶漁民轉產上岸從11月15日簽訂協議到11月30日漁棚及漁業設施拆除上岸,僅用了15天時間。第二批31戶漁民轉產上岸簽訂協議從12月5日開始到12月15日全部完成,目前,已簽訂協議的漁戶正在拆除漁棚及漁業設施,25日前可全面完成。第三批36戶漁民轉產上岸到12月23日已簽訂協議13戶,預計到12月底可全面完成。
篇2
第二條招商引資獎勵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在本級對外開放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對外開放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市對外開放辦公室負責市直以上單位招商引資獎勵的確認工作。
第三條凡在引進項目投資,興辦合資、合作、獨資企業或引進企業兼并、收購、重組本市企業等方面做出貢獻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及在本職責以外實施招商引資做出貢獻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以下統稱引資人),經確認后,均按本辦法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設立招商引資貢獻獎,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由市人民政府從對外開放獎勵基金中,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
(一)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政府部門、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二)義務為企業或有關各方牽線搭橋并成功引進投資、數額較大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第五條獎勵按下列標準執行:
(一)引進無償資金(不含賑災捐贈)的,根據引進資金的數額和投向,按實際到位額3%至5%的標準,由接受方給予引資人一次性獎勵。
對用于非盈利、社會公益性事業的資金,接受方確實無力支付獎勵的,可向同級政府對外開放辦公室申請,經確認后由同級財政部門從對外開放獎勵基金中支付。
(二)以現金、現匯方式引進投資,投資交通、城建等基礎設施的,按投資實際到位額1%的標準,給予引資人一次性獎勵,最高限額100萬元。所支付的資金,視同“承諾費、借款手續費”列入工程建設成本。
(三)以現金、現匯方式引進投資,興辦合資、合作、外商獨資企業或以收購、兼并、重組方式恢復停產、破產企業生產的,可自企業正式投產或恢復生產滿一年后經審計核查,按每年給地方財政新增加實際入庫稅金(含國稅留成部分)的5%標準,由同級人民政府給予引資人一次性獎勵,最高限額50萬元。
(四)以設備投入項目的,經資產評估機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評估鑒定后,按設備現值0.5%的標準,由設備接受方在該設備投產驗收后給予一次性獎勵(國家明令禁止使用,淘汰的設備除外),最高限額40萬元。接受方也可以本企業股權轉讓方式給予引資人獎勵。
(五)引進流通、旅游、服務業,在市內購置商業用房產、投資固定設施、租賃大型經營倉儲場地的(租期一年以上,租賃費用100萬元以上),按實際投資額1%的標準,由受益企業給予引資人一次性獎勵,最高限額為40萬元。
引進獨資流通企業,獎金由同級人民政府從對外開放獎勵基金中支付。
(六)以補償貿易方式引進投資的(投資實際占用時間一年以上),按實際投資額0.5%的標準,由接受方給予引資人一次性獎勵,最高限額為30萬元。
第六條招商引資獎勵資金按下列程序支付:
(一)引資人、中介人應當在招商引資事項完成后十三個月內,申報獎勵確認,超過時限,視為自動放棄獲獎權利;
(二)由引資人、中介人向所在地對外開放辦公室提出書面受獎申請,填寫《招商引資獎勵申報審批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投資者身份證明,企業(單位)投資的,提交投資企業(單位)營業執照副本或投資單位證明;個人投資的,提交身份證復印件;
2、已簽定的引進資金協議、合同,承諾獎勵的書面協議、合同;
3、獎勵出資單位法定代表人出具的證明;
4、引進資金或以資金投資項目的,提交銀行進帳單或具有相應資質機構出具的投資情況證明材料;
5、以設備投入的,提交有資質機構出具的設備價值評估報告和設備投產驗收報告;屬國家規定實施“生產、制造許可證”和“強制認證”的產業、產品,出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證明;屬于進口的,還應提交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證明;
6、以新增利稅額為獎勵來源的,應提交審計、稅務、財政等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明。
(三)對外開放辦公室在收到上述申報材料后,在30個工作日內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對申報人受獎資格、受獎金額及獎金支付方式的確認工作。
(四)經確認后,對外開放辦向獎勵出資單位送達《招商引資獎勵確認書》,由獎勵出資單位按確認事項,向引資人或中介人兌現獎金。經確認支付的獎金,企業可視同咨詢費列入成本費用。
招商引資貢獻獎勵資金數額確認后,由對外開放辦公室推薦,提請市對外開放領導小組批準后頒發。
第七條違反本辦法,采用虛構事實等欺騙手段領取獎勵的,經有關主管部門核實后,追回全部獎金,并依法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八條各旗縣區確認招商引資獎勵,可參照本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