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1 05:24: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委會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工作情況
**同志在內司委辦公室負責收發文件、上傳下達等日常事物性工作,這些工作看似簡常,但要做好它,得到領導的肯定和同志們的滿意比較難。**同志以認真細致負責的態度努力干。一是早上班遲下班,取得時間上的主動。上班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后,就隨時可以承擔新的工作任務;遲下班,把當天的工作都在當天完成,決不拖到第二天。二是積極熱情,對于任何工作,無論大小,都是滿腔熱情積極地去做,絲毫沒有厭煩,認真把它做好。三是虛心誠懇,對不了解或有不懂的地方,虛心向老同志或有經驗的人請教,態度誠懇。任何事情不搞明白不弄懂了,決不盲目輕易去做,做事就要做好。在做的時候,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是做好服務工作,寧可自己辛苦點,也要把事辦好,讓領導、同志們能放心。6月份,參加內司委組織實施的對全市檢察院貫徹執行《檢察官法》的執法檢查,表現良好,獲得大家的肯定。
二、學習情況
**同志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他總覺得人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特別在當今發展迅速的時代,學習就更加重要,一個人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需要,必定被時代所淘汰。他在內司委辦公室工作期間,工作之余有時間,都用到學習上,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國家政策規定,學習各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熟悉各種情況。在學習中,經常與同志們討論交流,注意聽取別人的意見。通過不斷地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
三、工作態度與責任
干工作除了文化知識與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態度與責任,不管能力如何,關鍵不能忘了責任,要勇于承擔責任。**同志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能承擔工作責任。一是學習實踐好科學發展觀,對自己正確定位,甘愿當一塊鋪路石,默默無聞地當一名服務員,為辦公室搞好工作。二是承擔責任,他熟悉自己的工作崗位責任,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圍。對自己工作責任內的任何事情,都主動地去做,不要領導和同志們催促,只要人在崗位,事情就做足到最后一分鐘。
篇2
——五(3)陽光心苑班事跡材料
五(3)班 班主任:楊x
我們班是一個充滿朝氣,富有愛心、具有強大凝聚力的集體。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每個人都在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個性。我們雖然年少,但充滿自信;我們雖然稚嫩,但勇于拼搏。我們相親相愛,攜手共進,以堅實的步履留下了讓我們引以自豪的足跡,展示了我們獨特的風采。
一、星星火種,樹立信念
1
中隊名稱:星火中隊
中隊名字,是一個班級精神的體現。我們班的孩子,各個活潑可愛,以前叫喜洋洋中隊。四年級見到他們,孩子們早已經從稚氣的喜洋洋成長為佼佼少年??粗L大的他們,我想,是需要注入一股新的力量。于是,大家投票取名為星火中隊,愿我們的孩子都是星星之火,點亮自己,照亮他人。
隨后,我們設計了班徽、制定了班訓。
2
班徽及寓意:
共生不熄的三個火苗代表我們2011級3班的每一位同學,我們同根而生,團結互助。每一位同學都是星星之火,都在努力點燃自己的每一種優秀品質。我們共同成長,共舉人生火炬,點亮自己,照亮他人。
3
班訓:
陶行知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學習,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經過一年多的接觸,我發現孩子們個性十足,活力四射。但做人、做事、與人共處方面能力欠缺。因此,我確立了這樣的班訓:“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學習”。
二、同伴互助,點亮自己
同伴互助,是指以師生平等,生生平等為前提,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心理發展規律,相信學生自我成長的潛能,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下,有著性格、興趣、愛好等相似的學生,組成學習搭檔。在學習生活中互幫互助,彼此促進,共同提高。
1
勞動:完善制度,自主管理
我們班的班干部設置和大部分班級是大同小異的。主要區別是:班長下設四個流動班長,分管四大組。勞動委員下設四個值日班長,分管當周值日,學習委員下設四個課代表,分管各科作業。
在這過程中,我相信學生的能力。在勞動方面,我完善制度,實現自主管理;在學習方面,我讓他們師徒結對,互幫互助;在行規方面,我設定他們感興趣的評價制度,讓他們老有所獲。
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步:班主任做好詳細衛生職責規劃;
第二步:以大組為單位,每一組民主推選值日班長;
第三步:學生自主認領值日任務。
第四步:每一大組,在本組流動班長和值日班長的帶領下,值日時間為一周。
值日組長負責給組員打分,勞動委員每天兩次給這個值日大組打分。
讓值日班長去管組員,讓勞動委員去給小組打分。這樣實施,班級衛生自行運轉,效果非常明顯。完善制度,相信學生。這是我的一點點心得。
2
學習:師徒結對,互助學習
師徒結對,主要作用于學習,保證孩子們在老師不在教室,甚至不在學校的時候有人可問,有對象可學。
四年級下學期,我們班開始實行“師徒結對”。這源自于一次數學考試,我們最初是將孩子們簡單地根據成績分類,以90分為界限,90以上,尋找課余學習搭檔。后來發現,這樣學習的效果不錯。
現在,我們根據學習情況,每一個學期期末的成績都將成為你是否可以做師父的資格。根據上個學期的獎學金獲得等次,自主尋找師父。其次,確立評價機制。師徒結對后,師父和徒弟捆綁在一起,努力共進。通過每一次成績排名,作業完成情況,每周一次統計。進步有獎,退步有罰,以積分形式計算,開展班級拍賣會。
3
行規:星星拍賣,勞有所獲
積分拍賣會簡介:
1.? 每日行規分由流動班長管理班級記錄;(師徒結隊:進步+3分,退步-3分。)
2.? 每周行規分由副班長統計,一分為一顆星星,每周統計一次;
3.? 每期中調查學生希望的禮品;
期中舉行班級行規分拍賣會。拍賣金幣為半學期的星星個數。
班干部隊伍建設已經能夠自主運行,師徒結對以積分形式納入班級行規管理。我發現,我們的孩子更加能干了,在同伴幫助和監督下,最難解決的衛生問題改善了。我還看到,孩子互幫互助,成績逐步提高了, 聽著他們學習生活中一聲聲“師父”,我知道,他們的關系也更加融洽了。
就這樣,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互幫互助,彼此促進,借助同伴力量,培養能力,點亮自己。
三、雷鋒行動,照亮他人
我們是星星火種,不僅要點亮自己,還要照亮他人。
相信老師們都知道陶行知的一句話:“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學生終究要成為社會人,有了這一認識,我便利用多種途徑,帶領孩子走進社會,參與社會。如:響應溫州市“創衛”行動,響應3月雷鋒月,尋找相關單位,積極利用家長力量,培養孩子照亮他人的好品質。
1
響應創衛,走進社區初體驗
2014年下半年,溫州市迎來創衛生城市評估。10月18日,我校組織學生走進社區。
我班學生積極響應,星期六下午,我班共參與人數25人。
2
分隊行動,奉獻愛心我有招
2015年3月,我班學雷鋒小隊正式啟動。全班40人,共分為5個小分隊。孩子們形式多樣。第一小隊:批發水果去做起了買賣;第二小隊:在社區擺起了攤子,賣書賣玩具,還有提供為老爺爺老奶奶捶背服務;第三小隊,走進社區,穿街走巷,撿垃圾不怕苦不怕累。
3
單位銜接,圖書漂流知識分享
我們班組成雷鋒小隊走進社區的消息傳入家長耳中,他們大為贊賞。4月23日中午,我們迎來了一位“搭橋人”——林煜翔的姨媽(龍灣區派負責人),她為我們接頭引線,舉辦了一場“圖書漂流,知識共享”交流會,把我們讀過的書捐獻龍灣海濱三小的孩子們。
在捐獻圖書之前,我們每一個人在圖書的扉頁寫了一些話。有的學生引用了著名作家的名言,有的學生寫下了心里話,告訴他們這本書的精彩之處,以及讓自己感悟最深的地方。交流會上,這位負責人向學生介紹了許多著名作家,并告訴我們:書是人生的伴侶,圖書共享,知識共享,我們做了意見非常有意義的事。其次,為我們頒發了三張榮譽證書,胡哲綺、林煜翔同學獲得個人捐書證書,我們班獲得。
這次圖書漂流,我們雖遺憾沒有親手將書送到同齡孩子的手中,但我們知道,圖書會漂流到需要它們的地方。我們班微信通信員這樣寫道:我們希望知識共享,希望充實自己,更重要的是,這樣也幫助了別人,這才是五(3)班。
4
走進社會,永嘉結對攜手共進
永嘉結對行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杀澈蟮墓适拢疫€是要講一講。
五年級下冊,班級家委換屆。這個學期期初,學校會議一結束,當晚我們班召開第二次家委會,家委會主席給了一份本學期活動計劃,(PPT) 我非常感動。有了家長的支持后,在他的接頭下,活動獲得溫州市下派駐村書記葉林峰的大力支持。 3月雷鋒月,我們這樣做:
(1)前期準備
我們前期準備節目5個。班級合唱校歌《我來了》,項越獨唱《夢的眼睛》,陳沛希龔樂婧合奏小提琴,陳子和二胡獨奏《江南春*》,我們還獻上了詩歌《在山的那一邊》,李佳甌帶去書法,現在留在潘坑小學五年級教室。
(2)互動瞬間
在互動的時候,他們送給我們精致的賀卡,我們帶給他們親手寫的信。還帶去了他們最喜歡的書籍,樂器,還有書包、籃球、羽毛球等禮物。
(3)后續關注
回來后,除了家長們紛紛在朋友圈發表自己的看法,互相點贊,葉林峰書記還親自聯系在《溫州商報》,發表事跡。
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孩子們間的互動,問他們有沒有交流,有沒有寫信。原來,00后的他們建了一個微信群,叫“潘坑小學和新田園小學”。孩子們在群里處得非常融洽,他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在我們班孩子的眼里,幫助別人已經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也是一件很樂意去做的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全面和諧的發展意味著勞動與人在各類活動中的豐富精神的統一,意味著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關系上的道德純潔,意味著體魄的完美、審美需求和趣味的豐富及社會和個人興趣的多樣。能力與需求的協調賦予人的充實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體會和感受其中的幸福。”
向陽花開,總是開在有陽光的地方。雷鋒之暖,暖在把愛心傳遞到有需要的地方。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收獲友情,也收獲成長。
愿我們的行動點亮自己,
照亮他人,我們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