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之星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30 21:0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仁德之星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認識實習;實習改革;實習基地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9-0145-02

Reform of Cognition Practice of Material Shaping and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Major based on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Liu Feng, Zhang Hongxia, Xiao Haifeng, Li Bing

Abstract The Cognition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The main task is to foster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high-level expertis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ognition practice being the weak link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ce (industry) plan,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were improved in the paper, Through the optimizing practice content, the faculty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of internship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actice.

Key words cognition practice; practice reform; practice base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和行業協(學)會,在天津召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啟動會,正式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2010年9月,湖北省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產業行業需求為目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引導高等學校緊緊圍繞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相關產業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力度,提高水平、辦出特色,促進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和服務于湖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湖北省決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實施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簡稱“產業計劃”)。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長期堅持“工程回歸工程”的辦學理念,堅持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強和熟悉汽車零部件制造的人才,于2010被批準為湖北省“產業計劃”,2011年被批準參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于2011年開始招生,經過對學生的選拔,已有45名學生參與該計劃。

認識實習安排在基礎理論教學完成后、專業課程教學開始之前進行,為期2周,使學生了解目前材料成型專業生產水平和生產狀況,以及材料成型工藝在汽車生產中的作用,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重點了解關于材料、設備、工藝等方面的知識,全面了解東風公司的生產狀況和當今鑄造、鍛壓、焊接技術的發展趨勢。

1 傳統實習模式現狀

傳統的認識實習,學生往往將到企業里實習錯誤地理解成參觀,僅僅停留在看看設備、看看產品上。實習目的不夠明確,同時實習過程中缺乏有效引導,很難深入去思考、學習,導致實習效果不佳。學生實習主要是自學,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講課和校方指導老師講解,包括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觀看生產設備與加工工藝、咨詢現場工人或指導教師,并適當進行一些模擬訓練[1-4]。這樣的方式仍然是以傳授知識為主,沒有體現在學生怎樣學習上,不能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對學生的團隊合作、交流與語言表達能力等也無法有效地鍛煉。認識實習采取的是集中實習方式,且人數較多,到企業受到實習場所的限制;另一方面,學生實習不能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這樣便給實習管理帶來較大的難度。但由于指導教師人數較少,只能監控極少部分學生,企業車間工人由于要進行正常生產也無暇管理學生,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就慢慢扎堆,做與實習無關的事,如聊天等。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無法有效監控,影響到實習效果。實習考核主要分成三部分,分別是平時表現、實習答辯以及實習報告。這樣的考核制度雖能夠有效反映學生的實習效果,但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很被動,也就是說,最終學生一旦不及格就無法挽回。考核機制應充分體現過程監控,及時反饋學生的實習動態,加強過程考核來鞭策學生,及早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也給予學生彌補的機會。

2 建立優良、穩定的實習基地

本專業充分利用背靠東風汽車公司“大工程”背景的優勢,并結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專業特色,經過長期的建設,目前實習基地擁有20來家企業,主要為東風汽車公司下屬的與材料成型專業緊密相關的生產企業:1)總成企業,包括東風總裝廠、東風車身廠、東風發動機廠、東風車輪廠、東風車橋廠等;2)鑄造成型企業,包括東風鑄造一廠、東風鑄造二廠、東風通用鑄鍛廠、東風活塞軸瓦廠等;3)模具制造企業,包括東風模具廠、先鋒模具公司、十堰凸凹模公司;4)焊接成型企業,包括東風車聲廠、東風車輪廠、東風車廂廠等;5)塑料成型企業,包括湖北雙鷗公司、東風內飾件廠等;6)熱處理企業,包括東風刃量具廠、東風緊固件廠等。這些實習企業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及裝備的生產制造,行業特色鮮明,為專業提供了很好的實習條件,每年均有300多人參加實習。在現有實習基地的基礎上,重點與材料成形在汽車制造中的鑄造、焊接和模具三個專業方向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企業進行深化交流與合作,建設為“卓越(產業)計劃”認識實習的培養企業,明確校企合作培養“卓越(產業)”人才的職責。

3 校企雙方共同優化實習教學內容

根據“卓越(產業)計劃”培養計劃和認識實習培養企業的生產狀況、設備、材料、成形工藝等情況,在現有的大類培養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通過與實習基地負責人和實習指導教師的深度交流、協商,共同完善認識實習的教學大綱、實習指導書,具體針對鑄造、焊接和模具三大成形工藝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結合培養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優化教學內容。與實習基地共同制定實習組織方案,明確在實習指導過程中校企雙方及指導教師的責任,與每個企業實習負責人或指導老師制定針對該單位的實習任務書,明確每個實習單位的實習目的、實習內容。校方聘請實習單位具有豐富生產技術經驗的技術人員作為實習指導老師,負責實習過程中的指導工作。校方指導老師負責全程指導工作、實習答辯和成績評定。

4 調動校內外資源,改革實習形式,強化實習效果

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改變實習目的不夠明確,將實習錯誤地理解成參觀,僅僅停留在看看設備、產品,很難深入去思考、學習,導致實習效果不佳的情況[5]。

1)校內講座。聘請企業人員講述汽車行業背景、發展動向、國內外形勢、汽車構造、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人才引進、企業文化等方面知識,使學生從行業大環境方面了解汽車產業。

2)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下廠前,根據實習任務書和實習思考題,以前期知識為基礎,通過查閱資料和向校內教師咨詢了解實習企業的生產工藝、主要產品及經營情況,并作出相應報告,提出不清楚內容,并進行分組討論。

3)實習過程。通過校企指導老師的現場講解,讓學生實地了解具體的生產工藝、設備情況,加深理解。

4)校內討論與信息反饋。學生每天返校后,對當天的實習情況進行回顧,分組討論存在的疑點,形式可多樣。定期進行師生交流會,對實習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給學生充分的發言權,在后面的實習過程中進行改善。

5 加強實習管理

1)重視實習前對學生的思想工作。為了使學生真正了解生產實習的意義和目的,做好實習前心理上的準備,由主管教學的系實踐教學主任、教研室主任和帶隊教師給學生作動員,向學生介紹實習的安排、目的、內容與方式、紀律與要求、實習成績的考核標準與辦法以及將要實習工程的簡要概況,使學生明確學習的全部內容和要求;到實習單位后再請工廠負責人介紹工廠的概貌、生產情況、主要加工工藝和設備以及廠紀廠規,使學生提前進入角色。

2)嚴明紀律,加強生產實習工作過程的監控、指導與管理。嚴格各項管理制度,學生一律不得擅離實習點,如有特殊情況須經指導老師批假;學生必須堅持每天記實習日志,向指導老師匯報實習情況,發現違紀苗頭和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教育和處理。

3)完善考核制度??己梭w系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實習報告、實習日志和實習答辯作為考核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實習單位評分作為實習考核的重要指標。

6 建設實踐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遴選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實習指導老師,教師在實習中占有主導地位,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指導老師,要注意發現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方法,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擴大知識面,掌握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指導老師必須對實習單位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便于對學生進行指導。每班級配備至少2名校方指導老師,具體承擔實習的組織、指導和考核。聘請企業經驗豐富的師傅或工程技術人員為實習指導老師,堅持以“傳、幫、帶”和校內教師深入企業的形式培養鍛煉實習指導老師隊伍。

通過校企雙方協作,充分利用校企資源,優化實習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實習過程監控和質量管理,激發內部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認識實習質量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先勇,馮進,汪建華.CDIO理念下機械專業生產實習改革研究與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28):139-140.

[2]劉志亮.CDIO理念下機械類生產實習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0(3):65-68.

[3]高俊玲.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機械專業本科生頂崗實習探索與實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5(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