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問候語范文

時間:2023-03-14 19:29: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端午節問候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端午節問候語

篇1

1、雄黃燒酒菖蒲劍;三角棕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掛胸前。端午安康!

2、吃粽子,看龍舟。齊歡聚,賀佳節。祝您端午安康!

3、劃龍舟,掛菖蒲,前途事業不用愁;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過端午,吃粽子,中華傳統永長久。端午節安康。

4、端午節百花香;粽子清香飄四方;東方送你搖錢樹;南方送你貴人扶。西方送你工作好;北方送你沒煩惱。方方好運方方行;信息傳達粽子情!祝您端午節安康。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正月十五元宵節短信問候語一

1. 匯集平日的祝愿,凝聚心底的真誠,搭載新年的吉祥,在辭舊迎新的祝福聲中,恭祝您和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2. 元宵佳節,月圓之夜,一元復始,春回大地,出門賞月,煙花綻放,彩燈高掛,共品湯圓,合家團圓,家富人壽,喜氣洋洋,其樂融融!

3. 最新可靠情報:健康將跟蹤你,快樂要灌暈你,幸福要占有你,朋友都狂想你,更可氣的是財富居然暗戀你,美麗要和你同居,連開心都成了你的情人!元宵偷偷逗著你!

4. 快樂原本就這么簡單。在不經意間忽然傳來一個問候的信息,在感到煩悶的時候有人給你安慰。你快樂我也快樂,在忙碌的日子里照顧好自已!元宵節快樂!

5. 開心燈謎添歡笑,唐風宋韻鬧元宵。蘇堤古樹河邊柳,燃盡煙花放鞭炮。歡聚時光總嫌少,甜蜜湯圓吃到飽。親朋好友話桑梓,濃情蜜意在元宵!

6. 甜甜的甜甜的鮮靈的湯圓,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滿滿的滿滿的盛給你一碗,裝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愿!衷心祝愿朋友元宵佳節合家團圓!

7. 賣湯圓賣湯圓,我的湯圓味道甜,一碗湯圓一毛五啊,現在不賣只送友呀,湯圓湯圓嘗新鮮,吃在嘴里一口甜。祝福你:元宵節熱鬧年,收到短信心里甜!

8. 元宵佳節到,花燈到處照。送您一碗特制湯圓:真心餡,好運料,健康皮,平安汁。送您一份祝福,人團圓,樂逍遙,福無邊。祝您元宵快樂合家歡!

9. 元宵佳節龍燈鬧,月兒圓圓心歡笑;情圓事圓人團圓,福運財運好運連;圓圓的元宵粘又粘,吃到嘴里甜又甜;幸福的元宵再來一碗,愿你萬事能圓圓!

10. 元宵節來吃湯圓,吃碗湯圓心甜甜;幸福湯圓一入口,健康快樂常陪伴;愛情湯圓一入口,心如細絲甜如蜜;金錢湯圓一入口,財源滾滾斬不斷!元宵快樂!

11. 喜慶元宵佳節,我祝你:日圓,月圓,圓圓如意。官源、財源,源源不斷。人緣、福緣,緣緣于手。情愿、心愿,愿愿成真!元宵節快樂!

12. 元宵佳節月兒圓,月光皎潔照人寰,大街小巷燈籠展,月亮眨眼慕人間。我邀月亮快下凡,喜鬧十五笑開顏,享受人間幸福事,品嘗元宵甜又甜。祝您元宵節快樂!

13. 燈籠亮了,照亮了生活的美好;花燈俏了,憑添了節日的喜慶;月亮圓了,豐潤了幸福的人生;湯圓甜了,甜透了火紅的日子。元宵節到,祝你幸福,快樂永久!

14. 圓圓的月亮紅紅的臉,淺淺的笑容彎彎的眼;甜甜的湯圓幸福的年,火火的好運伴永遠!祝元宵節快樂!

15. 我把無限的祝福綻放在美麗的月光里,無邊無際穿越遙遠的天空,祝月圓、湯圓、情緣,愿夢圓!元宵節快樂!

16. 所有璀燦的光芒映照你,所有歡樂的聲音都是你,所有溫馨的祝愿送給你:花好月圓人長久,情意濃濃鬧元宵!祝您元宵節快樂!

17. 元宵兒圓圓心里兒甜甜,畫一個圈圈添一個彎彎,加兩個點點送你個笑臉,心兒再酸酸也該會緩緩,如果還煩煩再吃斤湯圓。

18. 天上月兒圓,地上花爭艷;花好月圓過好年,月圓人緣樂團圓;甜甜蜜蜜吃湯圓,事事如意好事連;祝您元宵合家團圓!幸福快樂賽神仙!

19. 咬一口香甜的湯圓,消融心底的惆悵,送來萬千的歡悅。猜一個快樂的燈謎,解開幸福的密碼,迎來醉心的時光。做一個精致的燈籠,粘貼溫馨的圖片,捧出光彩的明天。元宵節到了,愿你節日快樂!

20. 元宵節到了!對你的思念,就像這元宵一樣,塞得鼓鼓的,捏得圓圓的,煮在鍋里沸了,盛在碗里滿了,含在嘴里,太甜了!

21. 星光璀璨鬧花燈,千姿百態詠世情。斑斕歲月眼中過,火樹銀花百媚生。五光十色照寰宇,萬盞心愿映月明。元宵佳節慶盛世,流光溢彩頌芳名。

22. 元宵到,送你鮮花一束:有玫瑰,成雙成對;有玉蘭,萬事不難;有茉莉,事事如意;有秋菊,年年有余;有火鶴,紅紅火火;有牡丹,一生平安!

23. 元宵節送您一碗湯圓,將圓起一場事業的美夢,圓出溫暖如春的愛情,圓得家人幸福的團聚,圓來新一年精彩的運程!元宵快樂!

24. 好喜歡你的軟,好喜歡你的酥,好喜歡你的粘,好喜歡你圓圓的頭,哈哈,因為你是湯圓,祝你元宵節快樂!

25. 元宵馨香,情思柔漫。寂寥心語對牡丹,煙花三月甚祈愿,吾將翔降伊身畔。淺吟清唱,曼舞暢然。美夢相隨戀境仙,良宵佳景思怡園,明月更把艷陽喚。祝君元宵節快樂!

26. 元宵佳節樂無邊,相識相知皆是緣。宵光輝映九州雪,祈盼月滿人長圓。獨言難盡江湖意,不盡祝福轉七弦。吉祥喜慶常擁有,快樂伴隨整一年。元宵快樂!

27. 十五月圓星光燦,禮花炮竹鑼鼓喧?;魯[滿整條街,栩栩如生熒光閃。喧聲高歌人潮浪,猜謎得獎一花藍。收獲頗豐高興歸,闔家歡聚元宵宴。愿你猜謎得獎多,吉祥如意鈔票摞!

28. 火樹銀花不夜天,繁星點點落玉盤,南疆北國共把盞,元宵佳節慶上元。燈掩桃花遮人面,心旌神蕩志高遠,攜手逍遙同結伴,相邀春風天地間。

29. 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甜甜的甜甜的鮮靈的湯圓,滿滿的滿滿的盛給你一碗,裝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愿!

30. 正月十五的時候一定記得出去看月亮,還要背張弓,拿支劍,對著月亮大聲喊:嫦娥,下來吃元宵了!說不定嫦娥mm真會飛到你的懷抱喲!

正月十五元宵節短信問候語二

1. 天下之友無數,以投緣為佳;天下之誼無盡,以適己為悅;天下之愛無窮,以知音為貴;天下之情無量,以稱心為重!祝您元宵闔家歡樂,事事如意!

2. 前程路漫漫,歇歇;心事也重重,放放;事務多又繁,緩緩;元宵佳節到,聚聚;親朋好友多,走走;山河更壯美,轉轉!祝您元宵快樂,闔家幸福!

3. 風柔,雨潤,花好,月圓,幸福生活日日甜;冬去,春來,似水,如煙,一年佳節在眼前!說聲珍重,道聲平安,祝您元宵快樂健康,恭喜發財!

4.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寄掛,我送你整個東海,如果一顆星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一條銀河,如果一勺蜂蜜代表一份祝福,元宵節我送你一個馬蜂窩!

5. 冬去春歸,又見春風裁夢來,鶯歌燕舞入情懷;橫掃煙霾,情溢景艷心豪邁,萬紫千紅花常開;九霄云外,清風嫵媚拂塵埃,月明圓缺皆為愛。

6. 正月十五月兒圓,不管怎樣還是年,先祝你元宵佳節快樂,再拜個晚年!愿你新的一年有新的突破,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付出都能兌現!

7. 今天是元宵節,是過年的最后一天喲,我要送你一個甜甜的、粘粘的、軟軟的湯圓,咬一口吧!呀!疼死我了!里面可是我的心呀!祝元宵節快樂哈!

8. 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在這快樂分享的時刻,思念好友的時刻,美夢成真的時刻,祝你元宵快樂,團圓美滿!

9. 正月十五喜慶多,合家團圓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體健康快樂多,財源滾滾鈔票多,年年吉祥如意多,祝愿好事多多多!

10. 元霄節到,春節停止呼吸了,我的祝福沒遲到!不管去年如何,相信今年你努力有更大回報!最重要的是,愿你健康幸福樂逍遙!祝元宵節快樂!

11. 年過完了吧,人跑煩了吧,錢花光了吧,心也疼了吧,短信少了吧,沒人理了吧,野不成了吧,老實上班吧,幸虧還有我祝你元宵節快樂!

12. 一個月亮一個你,二個影子我和你,三生有幸認識你,四個西施不如你,元宵節我好想你!

13. 元宵節祝你:快樂像假貨那樣越來越多,煩惱像利息那樣越來越少,收入像油價那樣越來越高,我倆友情像股市那樣越套越牢!

14.元宵到,送你一個彩燈,紅色代表開心,綠色代表幸福,黃色代表夢想,藍色代表思念,橙色代表寄托,紫色代表希望,青色代表吉祥,愿繪出你四季的安康!

15.帶著誠摯的祝福,祝福你元宵佳節好事如正月十五的月兒一樣圓,好運如湯圓一樣圓又圓,好日子如彩燈一樣五彩繽紛,祝你元宵節快樂。

16.看著你吃完元宵的眼,透著心里的甜;看著你吃完元宵的臉,笑容明艷艷;看著你吃完元宵的肚子,哇!好圓!元宵雖好,可不要貪食哦——元宵節快樂!

17.年過完了,錢花光了,手機也啞了;都上班了,心要靜了,反倒沒人理了;又是元宵節了,發條短信,就算騷擾一下,證明我還想著你,元宵節快樂。

18.收到短信的都是20xx年的幸運兒,而且這祝福可以通過短信轉發讓認識自己和自己認識的人也獲得同樣的快樂!轉發吧!讓身邊的人快樂20xx!

19.元宵好,元宵妙,歡歡喜喜放彩炮啦;元宵好,元宵妙,幸幸福福掛燈籠啦;元宵好,元宵妙,開開心心吃湯圓啦;元宵好,元宵妙,快快樂樂過元宵啦……

20.月亮,元宵,映襯著你的歡笑,正月十五回蕩著你的歌調,新春充盈著你的熱鬧,此時我心久戀著你的美妙。

21.正月十五良宵到,花燈吐艷把春報,一年初望明月照,湯圓滾燙鬧良宵,鼠年好,鼠年妙,元宵佳節快樂抱,鼠年好,鼠年妙,元宵佳節開心邀。

22.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送來喜氣多多,愿你合家歡樂團圓多多,愛情甜蜜美滿多多,事業騰飛發財多多,生活幸福快樂多多,吉祥如意好事多多!元宵節快樂!

23.元宵節到了!朋友,我對你的思念,就像這元宵一樣,塞得鼓鼓的,捏得圓圓的,煮在鍋里沸了,盛在碗里滿了,含在嘴里,呀,太甜了。

24.元宵到,送你一個燈籠,絲絲的牽掛是燈線,綿綿的思念是燈罩,深深的祝福是燈炮,愿它帶給你圓圓的夢想,圓圓的期望,元宵快樂!

25.再多的按鍵,也打不出我對你的祝福,再圓的月亮,也代表不了我對你的思念…元宵節了,祝你快樂!!!

26.元宵到,愿你看著湯圓圓圓,吃得肚皮滿圓,喜得臉蛋滾圓,家庭幸福團圓,事業紅得溜圓,愛情花好月圓,一生春*滿圓,一世幸福美圓!

27.送走冬季的嚴寒,迎來春天的燦爛,世界隨著季節變,思念卻是更勝前,元宵佳節心情暖,給你祝福不會變,愿你生活比春花艷,愿你事業比月亮圓。

28.春來了!鳥到了!鼠年中國更好了!元宵佳節齊團圓!元宵圓!滾又滾!好運滾到你家去!新的一年更美好!全世界今年不差錢!不差錢!老牛了!

篇3

【關鍵詞】課堂教學語言滲透西方文化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110-0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表述的內容,兩者密不可分。《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要“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下面,筆者談一談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西方文化教育的幾種有效方法。

一 通過英漢兩種文化的對比,滲透西方文化的教育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為了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采用英語同母語對比的方法?!币虼?,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比較的方法把英語教材中涉及的內容分為兩類:(1)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購物、食品、交通、學校、家庭等;(2)日常交流方面的,包括問候、稱呼、道別、致謝、建議和打電話等。如在新目標七年級(上)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Section A中,學生見面互相問候說:Good morning!Hi或Hello!在中國,人們見面怎么說:“你吃過了嗎?”(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除了問候語不同外,中西方在體態語問候上也是不同的。如新目標九年級Unit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A部分就通過聽力對話練習,介紹了日韓人的鞠躬禮,歐美人的擁抱、親吻及握手禮等。這些不同體態問候方式充分體現了不同的文化特征,通過這些介紹使學生認識到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再如,在語法上,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英文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就不同。如在漢語中“我”往往位于句首,如“我和湯姆”。但在英語中,應該譯成“Tom and I”。因為在英美文化中,把自己放在他人之后似乎更為尊重他人。又如“歡迎你到北京來”(Welcome to Beijing?。芏嘀袊鴮W生一看到這個句子就直接譯成:Welcome you to Beijing!這是中西方兩種不同思維習慣產生的文化差異。

現行新目標教材中有許多涉及文化差異的日常交際用語和習慣表達方式,教師都可以將它們和文化背景及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聯系在一起講,這樣學生掌握的就不是中國式的英語(Chinglish),而是比較地道的英美英語。

二 在詞匯教學時注重介紹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

英語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意義,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做主觀評價。而現行新目標教材中就有很多與文化有關的詞匯可以挖掘,如name,dog,old,Thanksgiving Day,look out,breakfast,fast food,sports,Christmas以及表示顏色的詞等。對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在課堂上除了講清其概念意義外,還要介紹它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如以教學dog一詞為例,在語言意義上,中國的“狗”與英美國家的“狗”沒有區別,但“狗”的文化意義卻相差甚遠?!肮贰币辉~在中國人看來大多是貶義的。但西方人對“狗”卻情有獨鐘,他們認為“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忠誠可靠。所以dog在英語中往往含有褒義,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2008年安徽省中考閱讀理解題);a lucky dog(幸運兒)。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隨時在課堂上給予介紹,使學生在日后的使用、交流中不會產生障礙,從而達到真正掌握英語的目的。

三 從課文中尋求有關西方文化背景的信息,滲透西方文化知識

由于目前初中還沒有開設西方文化知識方面的專門課程,所以英語教師只能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幫助學生從中獲取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和信息,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如在講授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13 Reading: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 時,我就根據文章中的句子:In some culture,however,receiving money can make people uncomfortable.“When someone give me money,it just makes me think they are being lazy,”says John Wilson,“In England,we have a saying: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重點介紹了在饋贈和接受禮物上中西方人的不同習慣和價值觀。

此外,禁忌語也是西方語言文化特色之一。在中國,人們見面閑聊,詢問體重、年齡、收入、婚姻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美等西方國家,這些“privacy”都是要盡力回避的,他們通常會聊些當前重大新聞、娛樂新聞或天氣。

四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網絡等多媒體教學手段,滲入西方文化知識

課堂教學時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課件,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語言文化學習的環境。例如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3 Reading: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一文中講到:Dr Martin Luther King was killed in the city of Memphis in America on April 14,1968.教學時,我就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了美國黑人運動的過程及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文章:I Have A Dream,使學生對美國的民族運動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假日到來之際,鼓勵學生上網搜集中西節日材料,像西方的Easter(復活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圣誕節)和中國傳統的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相互對照,這樣就使學生對中西方文化都有了詳細的了解。

總之,筆者認為僅僅學好語言知識是絕對不夠的,缺乏足夠的文化背景知識就不能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新課標對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思想,全面教育學生,以適應時代對英語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4

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兩者息息相關。語言理解的障礙往往不在?Z言結構本身,而在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何謂文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是這樣描述的: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對于英語教師來說,不僅要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熟悉英語文化,更要重視在課堂教學和校園文化中創設文化認知與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而核心素養的建構必然引發我們對課程內容的重新思考和對教學方式的進一步優化,如何在基于核心素養這個大概念下,提升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能力?筆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在差異中對比,豐富語言知識

人教版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是關于飲食文化的一個單元,其中Let’s Learn板塊的內容是有關餐桌禮儀:“Would you like...?”“Yes, please.”以及中西餐具“bowl, spoon, chopsticks, fork, knife”等,在執教本課時我們不能簡單地教會教材文本而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文化知識,堅持做中學的原則,在差異中對比文化,形成文化的相互理解,筆者在教學本課時采用如下環節:

認識餐具:出示圖片,展現中西方人使用不同餐具的情境,突出餐具。Chinese often use the spoon and the chopsticks, while American and English often use fork and knife.

餐具擺放禮儀:擺一擺、學一學。The fork is on the left,and 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餐桌對話禮儀:學習餐桌上的詢問、感謝、請求等語言,了解相關理解。

視頻欣賞:播放西方感恩節就餐視頻,中國春節年夜飯就餐視頻,學生在對比欣賞中感悟體驗中西方不同的就餐文化及禮儀,培養文化意識。

由于小學生詞匯量少,對文化理解淺,因此通過直觀、生動、易解的方式,如學一學、做一做、比一比等方式,在差異對比中,由淺入深,邊體會邊學習。同樣,在學習打招呼、問候語、告別語時,通過肢體、語言等方式的對比體現差異。比如西方人初次見面和熟人見面問候是不同的,而中國人常用“你吃飯了嗎”來見面寒暄;常常用“你多大啦”來表示關心,而在西方國家,人們不輕易問成年人特別是女士年齡,以免侵犯隱私;生活中,中西方電話交流時也有不同的禮節。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生活對比、模擬練習等方式加深學生的文化禮節,培養文化意識,豐富語言知識。

二、在浸潤中理解,拓展學生語用能力

上海版牛津小學英語5B Module4 Unit 2 Western Holidays一課,是西方文化主題板塊,介紹萬圣節。整堂課執教老師注重文化的情感浸潤、情境的體會理解,整體感知節日氛圍。利用本土節日文化的視頻、音樂、圖片、語言,展示一個充滿節日氛圍的萬圣節文化環境,讓學生從視覺、聽覺、感覺上感受節日,沉浸其中。在此基礎上閱讀教材文本,學習關鍵詞、了解關鍵句,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感知文化,并逐步從文本領域拓展到生活領域,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建立生活與節日的聯系。最后讓學生動手實踐,制作南瓜燈,邊制作邊用英語介紹,創設節日情境,角色扮演,感受節日文化,培養文化意識,拓展語言空間。

人教PEP版教材中也有很多介紹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內容,如圣誕節Christmas,愚人節April Fool’s Day,復活節Easter,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如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除了節日以外,也常會涉及中西方交通規則、交通工具選擇、地域服飾文化等內容。

三、在文本中挖掘,激發語言情感

人教PEP版四年級上冊Unit 5 Read and write一課,是食物主題“Dinner’s ready!”單元中關于就餐的對話式讀寫課,其中最后一幅圖對話內容是“Can I have a knife and fork,please?”“Yes,John,but try chopsticks for noodles .”粗看我們覺得十分簡單,無非是晚餐中的餐具使用,許多老師可能會將文本單純解讀為食物與餐具的使用和搭配,如果這樣解讀,那么在設計閱讀任務時就會感覺到這篇文本的可讀性太弱了。筆者在教學時研讀教材文本,準確把握教材的設計意圖,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John和Mum在用餐中的不同情緒,感受中西方用餐文化的差異。首先通過讀圖引導:“Is John happy?”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同時讓學生做使用筷子的動作,想象:如果你是John,會怎樣使用筷子?真正讓學生感受體驗,體驗文字語言背后的意義,其實是引導學生真正進行文化差異的學習,也是對文本背景內涵的理解與挖掘,所以通過增加兩個人物的語言氣泡,追加兩個“because...”將媽媽與John的內心獨白的語言補充出來,幫助學生體驗人物對話心理,真正理解文本,他們的朗讀與角色扮演才能入情入境。

這樣,通過文本的深入解讀與挖掘,以讀文、讀圖方式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學習文化背景”,通過飲食文化視頻讓學生“在視頻欣賞中體驗文化差異”;通過任務布置完成note書寫引導學生在“自主選擇文化餐中感受文化差異”三大塊,巧妙地將文化內涵自然地以學生喜愛又不生硬的方式融入課堂,基于學生的學情與興趣點,挖掘文化內涵,真正滲透文化知識,激發語言情感。

四、在拓展中延伸,促進語言思維

人教PEP版五年級下冊Unit1 Part A Let’s Talk是Zhang Peng 和來自西班牙的新同學Pedro的關于作息的一段對話,重點的交際語言為“When do you finish class/...?”“I finish class at 1 o’clock/....”以Pedro的Spain 作息為對話交流主題,生活方式的信息差“Classes finish at 1 o’clock in the morning,classes start at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eat dinner at 9:30 or 10 o’clock...”Pedro這樣的作息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求知欲望被激起。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讓學生看關于西班牙人們的生活方式等相關視頻與圖片,同時拓展文本,補充閱讀材料。

It’s 10 p.m. And George is having his dinner. He turns on the TV. His favourite football game is just going to start.

You can always see this in Spain. When it’s time for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to go to bed, it’s time for the Spanish to enjoy their evening life.

In Spain people usually begin their work at 10 a.m. and stop for lunch at 1 p.m. The lunch time is long. Many people have a nap and start work at 4 p.m. and stop late in the evening.

This national schedule started from World War II. And now many Spanish people think they need a change. They want to have a life just like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篇5

關鍵詞:韓國文化教學;示正;糾誤

作者簡介:韓玉潔(1985-),女,山東莒南人,金華廣播電視大學,助理講師。(浙江 金華 321000)

中圖分類號:G6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7-0008-02

一、研究目的

1.韓國文化教育的現狀

自1992年中韓建交開始,中韓兩國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通曉韓國語的人才需求旺盛,韓國語專業便在中國迅速建立并發展。據統計,截至2012年,擁有韓國語專業的中國大學(包括??圃盒#┈F已達四五百所,每年的畢業生達數萬人。隨著中韓兩國交流日益增多,韓國文化教育在整個韓國語教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一門語言的熟練掌握與應用自如必須以知曉對方國家的文化習俗為基礎。韓國語專業畢業生在交流中能否使用得體的語言、行為舉止能否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是他們走向社會、能否適應崗位、關系到工作成敗得失的一個重要條件。金炳運指出,韓語專業畢業生在一般的日常交際中表現尚可,但是在很多正式的場合里(諸如會議、談判等),翻譯水平卻常常捉襟見肘,錯誤頻出。究其原因,除了語言知識以外,最大的障礙來自對韓國文化的不了解、不熟悉。因此,通過韓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文化能力,借此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1]

2.韓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韓國語教學中為什么必須涉及韓國文化教育?第一,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文化的最重要載體;反過來,文化對語言的習得有制約作用。傳播學家Porter認為,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對語言的理解受到特定文化經驗的制約。為了使韓國語學習者理解韓國文化,需要進行專門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說,學生通過學習韓國語了解到韓國文化,反過來韓國語的熟練掌握與應用必須建立在理解和通曉韓國文化的基礎之上。因此,通過韓國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韓國語能力。第二,學習韓國文化有利于學習者順利與韓國人進行溝通交流。韓語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會與韓國人交流,此時如果不懂韓國文化或對韓國文化理解有偏頗,便會鬧出笑話,妨礙溝通甚至導致溝通失敗,影響工作。第三,韓國文化教育也是排除對韓國文化的誤解和偏見的需要。[2]日常生活中韓國語學習者了解搭配的韓國文化和現實會有一定偏差。如網上熱議的“端午節”與“端午祭”,這兩個詞是有所區別的概念,但若不了解深層次的韓國文化,便會大傷中韓兩國人民的友誼。這種實例還有很多。為了防止這種偏差和誤解,在韓國語教育的同時也需要進行韓國文化教育。

二、韓國文化教學中“示正”與“糾誤”的實際應用

在中外語言教學實踐中,示正與糾誤相結合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在韓國文化教育中這一教學方法也同樣適用。首先,對韓國文化生疏或一知半解的學生,教師首先應做的是示正?!敖探o他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就是這里所說的“示正”。[3]這要求教師首先應對韓國文化有較深入的了解,并通過嚴謹和有效的語言或肢體語言進行表達、演示方能在韓國文化教學中正確使用“示正”這一方法。糾正學生韓國文化學習中的錯誤,應該從正面講解和示范入手,多講解如何正確地理解,告訴學生多理解、多練習錯誤自然會慢慢地減少。[4]第二,在這里所謂的“糾誤”簡言之就是糾正學生在韓國文化學習和實踐中的錯誤或理解偏差。一般而言,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均比較重視“糾誤”法的運用。因為從反面入手進行教學,優勢在于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敏感度,增強規范意識?!凹m誤”是韓國文化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使用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因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不但量多而且式樣多,一味“糾誤”不一定能夠完全奏效。因此除了改正他們已犯的錯誤以外,比較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5]因此在韓國文化教學中教師必須正確處理示正與糾誤的關系,將兩者有機結合并靈活運用,雙管齊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通過列舉韓國文化教學實踐中學生常出現的教學實例分析示正與糾誤法的運用。

1.示正

首先,身體語言(???)的使用。這一部分是韓語初學者首先學到并在工作與實踐中一定會用到的韓國文化知識。比如在學習“打招呼”時,老師首先應講解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者。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與此同時,教師應作出示范,鞠躬并同時復習“?????”這一句問候語。這就是韓國文化教學中的示正。首先教學生什么是正確的才是防止錯誤出現的第一道防線。再比如向學生講授韓國的“酒桌禮儀”時,因其與中國酒桌禮儀差別較大,也應首先由教師“示正”。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辭,最后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飲酒時敬酒者稍稍轉身,敬完酒后再鞠個躬才能離開。教師示范后可由學生上臺分角色表演示范,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其次,韓國特有文化的學習與解讀。這一類的韓國文化知識很多,在這里僅舉幾例。在學習泡菜(??)的時候,可能很多學生都有了解,但對泡菜的由來、泡菜的制作方法以及蘊含在泡菜里的韓國人的情感可能一知半解。教師可運用示正教學法,通過韓國人為什么要制作泡菜、泡菜的種類、泡菜的制作過程(可現場演示或者視頻展示)以及與泡菜有關的俗語等多個維度為學生講解。再如學習《春香傳》()時,可能學生對于這個故事的內容不了解,首先由教師講解這個故事的背景、內容以及在韓國文學史中的地位,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做好鋪墊,對整篇故事有一個全面且深刻的把握,避免大多數韓語專業學生對韓國文化均是一知半解的尷尬局面。像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比如跆拳道(???)、??? ??、???? ??—??、???等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或與中國文化交集不大的文化類知識都可以使用“示正”法進行教學。在教師運用“示正”教學法時,必須要注意的是教師本身首先應對其講授的韓國文化知識作全面、深入、辯證的理解和掌握,不可一知半解或講解時帶有個人好惡或感彩,應客觀、實際、全面地將韓國文化知識呈現給學生。

2.糾誤

(1)俗語的講授與應用。在日常教學以及韓國與能力考試試題講解中,教師對于俗語這一類極具韓國傳統文化色彩的短語的教學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中國俗語的影響和混淆作用,學生對這一類短語的學習始終是一個難點。如“?? ???”、“??? ???”這兩個短語,學生在初次學習時可能只知表意,不知內涵,所以經常出現使用上的錯誤,此時教師可使用“糾誤”法糾正學生對這兩個短語理解上的錯誤,并與具有相似意思的漢語俗語進行比較(“小菜一碟”),加深學生對這個短語的印象。這類經常出現理解錯誤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 ??? ??”、“???? ???? ??? ?? ??”、“? ? ?????”等與同樣意思的漢語俗語表達方式不同的一類俗語。

(2)“?”、“?”等與漢語意思相近卻用法不同的常用語的應用?!?(嗯)”與“?(敬語,‘嗯’或者‘是的’)”使用不當是初學者較易犯的錯誤之一。錯誤的原因是韓漢表達方式的不同。漢語中不論對長輩還是平輩,如要表達認同對方意見都可使用“嗯”。但在韓語中對長輩表達此意時必須用“?”。所以很多學生在交流時常常受漢語表達方式的影響,產生漢語式韓語的說法,對需要尊敬的人使用了“?(嗯)”。雖是無心之失,但對聽者來講是極為不尊敬的表達方式,極易產生誤會。因此在學生使用錯誤時,教師必須及時加以糾正,防止學生形成錯誤的表達習慣,在工作或交流中犯下無心之失。對于此類韓漢用法相近卻不同的語句還很多,比如“??”、“????”、“??? ?????”等,教師都可用“糾誤”法對學生的錯誤及時加以糾正,才能達到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敏感度,增強學生的規范意識。

三、結論

如何增強學生對韓國語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韓國語專業韓國文化課程的教學效果是一個復雜的綜合問題。它涉及語言、文化、習俗、社會等幾個方面的因素,既需要學生自身的反復體會、練習與實踐,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適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呈現給學生。在韓國文化教學中,教師可將糾誤與示正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應用,在“示正”中明確指示學生什么是正確的,在“糾誤”中提醒學生什么是不正確的,并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體驗式教學等,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準確和有用的韓國文化知識,學以致用。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對韓國文化的理解力。但是,如何上好韓國文化課程、怎樣提升韓語專業學生的“文化軟實力”還存在很多未解決的難題,相信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總結經驗必能形成一套適合韓國文化教學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樸春燕.韓語專業學生對韓國文化認識與學習需求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2]金芝.談韓國語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科教導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