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殘疾人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7:27: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愛殘疾人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愛殘疾人作文

篇1

As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 helping others and taking care of each other are the basic virtue of a person.

We are lucky that we are born to be a healthy person while some persons are not that lucky they may be born to be a disable man or get hurt by accidents. Out of the basic virtue it is not right to laugh at them we need to help each other showing our love to them. December 3rd 20XX is World Disabled Day the day reminds people of the care about disable men. The disable often ignored by us since they are special group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hem give them our hands. We can do something for them like helping them when cross the road.

We can help them from small things helping each other makes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參考譯文】

助人為樂和關愛彼此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這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美德。

篇2

臨澤縣城關小學五(5)班何欣奕

記得那是我們上二年級的時候,他剛轉到我們班上。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小哥哥正猛推他,一直把他推倒在地,旁邊不但沒人拉,反而都站著看笑話……

上課了,我看到他臉上、破舊的衣服上糊滿了臟水,我大聲叫著沖上前,推他的同學不但不拉,反而大笑。我氣極了,趕緊扶起他。天哪,他竟傻傻地笑著,口里流出長長的口水絲……有人叫著:“扶他干嘛?他是瘸子!”一股憐憫之情由然而生,我堅決地把他扶起來,并擦了擦身上的水。

后來,知道他叫申國鵬,是他媽媽生下他的時候,因為缺氧,他媽媽沒有給他即使治療,造成了腦癱,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他生活不能自理,當然上學就有困難,我心里沉甸甸的,要是有一天他爸媽不在了,他該咋辦?

下午,我們寫作業,申國鵬笑嘻嘻地拿來個知了放在我們桌上,嚇得我們尖叫著躲到老師身后,申國鵬開心地大笑著。老師說:“別怕,知了是益蟲,不咬人還吃蚊子?!倍⊙┩瑢W壯著膽子彈了它一下,我也摸了一下,它果然不咬人,我們開心地笑著玩起了知了,申國鵬轉身走了,一會兒給我們捉來一只,一會兒又捉來一只……一定是因為我幫他解了圍,他是來感謝我的,我很感動。老師說:“申國鵬很寂寞,除了他爸媽,沒有人愿意和他玩。他活著是別人的負擔,自己的快樂也很少……你們常和他玩,他會很快樂的!”

篇3

一、組織殘疾人參加豐富多彩活動

在市殘聯和鎮殘聯的幫助下,組織轄區殘疾人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今年在主抓社區殘聯的帶領下,今年組織社區殘疾人和家屬參加了、社區歌詠比賽、第十八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全國助殘日、市殘疾人運動會、在10月為聯合法律人士殘疾人送法上門活動,通過舉辦這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把歡樂與喜慶傳遞到每一個殘疾人的心中,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提高殘疾人的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

為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幫助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活動,促進社會和諧,認真開展購買社會醫療保險調查,依法幫助名一級重度殘疾人辦理了參保登記手續。

二、協助解決殘疾人職業康復

我們社區根據殘疾人的需求提供康復訓練指導、心理疏導、知識讀物等。本年度我社區已經有4位殘疾人在我協助下成功就業上崗了。這一年里我們社區干部盡職盡能帶動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回到康復的道路上,讓有需求的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

三、領導重視、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XX年的一年來,也是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的起步之年,我市殘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殘聯的指導和翠竹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學習貫徹xx同志xxxx的重要思想,開拓創新,努力拼搏,全面完成XX年度殘協會各項工作任務,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緊緊圍繞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確定各項工作任務,抓重點、攻難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今年工作上做了以下內容:

社區殘疾人協會成立3年了,我們深入轄區殘疾人家中進行詳細摸底調查,了解殘疾人生活情況,目前轄區共有殘疾人41人,(其中:肢體殘疾有27人,智力殘疾6人,視力殘疾2人,聽力殘疾2人。)精神殘疾4人。我們首先為他們建立了殘疾人檔案。制定了殘疾人工作計劃和制度,及時為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使殘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四、積極做好殘疾人宣傳工作

做好社區殘疾人宣傳工作,充分利用社區的宣傳欄宣傳健康知識講座、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復訓練的保健知識等一系列義務咨詢活動。并且不定期的到殘疾人家中進行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疾苦,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進行廣泛宣傳,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殘疾人工作者和廣大殘疾人的法律素質。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不僅宣傳了正式實施的《殘疾人保障法》,也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區氛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利,發展殘疾人事業、構建和諧社區打下堅實基礎。我們及時向政府的網站傳送有關工作文章。

五、深入開展社區康復工作、確保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

XX年我市全面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殘疾人康復得到市、區殘聯重視下。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結合社區社康中心,建立社區社康中心的醫生上門為殘疾人巡診康復服務,殘疾人是社區內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生活在社區需要社區的關心和愛護。今年旗苑社區的康復工作更全面開展,社區首先對殘疾人進行入戶調查,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進行康復服務登記。為社區的殘疾人上門提供每月一至二次免費接受社康醫生的指導康復訓練,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殘疾人巡診康復工作進入社區,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需求,是幫助殘疾人恢復和補償功能擺脫困境的重要。10月26日上午,我們和中醫院醫生和醫護人員一起來到殘疾人解樹山家中免費提供上門體檢,體貼和愛護倍感安慰讓他們享受到政府優惠政策。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時刻心里想著殘疾人,急殘疾人所急,幫殘疾人所幫,為殘疾人辦實事、做好事,要以務實的態度對待工作。在公正公平的基礎上服務于每個殘疾人,讓他們都得到關心和支持。因而擺在我們面前的工作是艱難的,也是充滿希望的。

六、了解殘疾人需求、幫助殘疾人解決實際問題

篇4

杜超嵐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會把紅的似火的一片花瓣摘下來,高聲喊道:“花瓣,花瓣,幫助賣火柴的小女孩送去溫暖,讓她得到關愛與祝福吧!”一片紅的似火的花瓣果然沒讓我失望,這一個故事的結局改變了。小女孩吃上了豐盛的晚餐,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得到了爸爸的原諒,和爸爸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會把藍得似水的一片花瓣摘下來喊道:“花瓣,花瓣,幫助世界上的殘疾人吧,希望他們都有一個健全的身體。”我打開電視機一看,看到世界上的殘疾人都好了,他們都去找工作去了。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會把溫暖的紫色的花瓣摘下來,大聲喊道:“花瓣,花瓣,讓貧困山區的人有錢上學,一頓豐盛的晚餐。”電視上的新聞說那些貧困山區的人,又有錢,小孩子也上了學,還吃上了豐盛的晚餐。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會把美麗的橙色花瓣摘下來喊道:“花瓣,花瓣,給缺水地區充足的水源,一瞬間吧,電視上的廣播說缺水的地方有了充足的水源了。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會把黃黃的花瓣摘下來高聲喊道:“花瓣,花瓣,愿世界上沒有災難!”我剛說完世界上真的沒有什么災難的回聲。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會把綠綠的花瓣摘下來喊道:“花瓣,花瓣,讓被人們砍伐的樹木重生吧!”我到公園看被砍伐的樹木真的重生了。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教師評語:

篇5

“一本”讓五星紅旗高高升起

袁艷萍是一名盲人運動員,代表中國參加了2012年倫敦殘疾人奧運會盲人柔道項目,并在決賽中,以一技“一本”將對手摔倒,摘得冠軍。雖然她雙眼殘存一絲視力,站在領獎臺上,周圍的一切是模糊不清的,可她能感受到觀眾們注視的目光。盡管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摘得冠軍那一幕,時常在她腦海里浮現。

2012年9月1日,在上千名觀眾的注視中,袁艷萍站在了盲人柔道70公斤以上級的決賽場上,雖然她看不清對手的樣子,但她告訴自己,只要戰勝對手,就能讓《義勇軍進行曲》在這里奏響。

現場觀眾們的叫喊聲讓袁艷萍感到異常嘈雜,她根本聽不清教練員的指導。比賽開始后,袁艷萍將對手拉扯到離教練最近的位置,牢牢地壓住她的大領,尋找著進攻機會,當對方身體重心向她傾斜時,教練高聲嚷道:“老袁,控制好手,向后摔她!”袁艷萍知道機會來了,迅速將左腿伸到她身后,然后用全身的力量撲向她。此時觀眾們的叫喊聲停止了,袁艷萍腦子里一片空白,只感覺到:自己和她騰空而起!隨即,裁判高舉單臂,判決為:一本!

找到人生中的“一本”

“一本”是柔道比賽的最高得分,一旦選手成功做出“一本”動作,該場比賽就宣告結束。取得一本的勝利,對袁艷萍來說,不僅是賽場上的得分,也是她在逆境中挑戰自我的完勝!

為了這個勝利,她也經歷了太多的曲折和艱辛。

1998年,那時袁艷萍的眼睛還好,還在平常人的柔道隊里從事專業柔道訓練和比賽,而轉瞬之間,她卻站在了運動生涯的盡頭,告別了柔道賽場,那一年她才22歲。

那是一次訓練時的意外,導致腳踝和腓骨受傷。經過兩次手術,一塊鋼板和六個螺絲釘留在了腿里用來固定骨頭。鋼板、螺絲釘固定的不僅是她的身體,更拴住了她憧憬未來的希望。2002年袁艷萍無奈地選擇了退役,曾經屬于她的榮譽、獎牌,一瞬間成了過去。

2004年,袁艷萍走進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她又有了新的夢想,以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完成她人生中再一個“一本”。

未來似乎應該很美好,但是——厄運卻降臨了。2004年底,她的視力直線下降,已經到了幾乎什么也看不到的地步。在經過檢查和治療后,袁艷萍被告知:自己的視力已無法恢復。那一年28歲,在青春即將逝去的時候,她卻看不清未來。

視力的急劇下降,讓袁艷萍看書寫字時,只能將書本盡量靠近眼睛,看不了幾眼,她的雙眼就酸痛難忍,出現重影。她不想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視力有多糟糕,更不知道自己能支持多久:每天早上6點起床,開始練習聽力,用復讀機一遍遍地放著晦澀難懂的英語對話;晚上下了課,就去自習室,將白天所學的課文反復抄寫,直到可以默寫出來。她還和一位學妹組成了學習對子,每當老師布置英語作文,袁艷萍就將寫好的文章交給她,請她幫忙檢查,有時200多字的文章,改過三四遍,才算完成。

堅持是完成“一本”的唯一方法

在苦苦堅持的時候,她得到一條消息:國家盲人柔道隊在北京集訓。塵封已久的記憶被喚醒了,袁艷萍想重新站在柔道場上,用漂亮的“一本”戰勝對手。盡管那時她已年近三十,還帶著一身的傷病,她問自己:“袁艷萍你的身體吃得消嗎?能挺住大運動量訓練嗎?”可挑戰自我,能夠再次站上領獎臺的愿望,讓她不顧一切地將這些顧慮拋到了腦后,袁艷萍把想要加入柔道隊的想法通過郵件發給了北京市朝陽區殘聯,不到兩個星期,一件全新的柔道服便真的穿在了她身上!

盡管在學習方面還是很吃力的,但她也不想放棄自己最愛的運動,為了兩方面都不耽誤,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堅持,堅持,再堅持。周一到周五在學校學習,星期五下課后就背上自己的訓練裝備,換乘兩趟車去訓練場地,周日再返回學校。沒有節假日,沒有娛樂活動,不能同父母見面,就這樣,她咬牙扛下了兩年。天道酬勤,在這兩年中,她不僅收獲了盲人柔道世錦賽和世界盲人運動會共三項個人冠軍,同時也順利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接著,又在北京殘奧會上以三個“一本”完美奪冠。

2012年,袁艷萍36歲了,偏大的歲數,讓她在訓練時力不從心。殘奧會封閉集訓從2011年11月開始,每天兩到三練,實戰課上,全部都是和健全男隊員對抗,有時對抗太激烈,被摔得一股股鉆心的疼痛從后腦涌到眉骨,兩三天都緩不過來。天天大運動量的身體素質練習,讓兩條腿只能直著走路,膝蓋沒法彎曲,每天下樓,身體都要側著,一級一級臺階地往下挪,或許是因為年齡大的緣故,訓練得越累越睡不著覺,有時只睡三個小時。因為疲勞和壓力,她常會從夢中驚醒。但辛苦沒有白費,在倫敦盲人柔道決賽中,袁艷萍在五秒內,以“一本”戰勝對手,摘得冠軍。

篇6

九歲的時候,我踏入了小學的門坎,經過五年艱苦的生活,我畢業了,在我還為沒有一所中學肯收下我而煩惱的時候,是文化一中伸出溫暖的雙手接納了我。雖然上學了,可還是有很多困難擺在我的面前:生活不能自理,上廁所需要人攙扶。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我一天幾乎滴水不沾,早飯也很少吃。因為行動不便,我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到了放晚學的時候下半身幾乎僵硬了,腿墜得都浮腫了。盡管這樣,無論刮風下雨,我還是每天都按時到校,按時完成作業,即使病了我也會堅持上學,不落一節課。也許你們會問,為什么這么艱難你還堅持上學呢?那是因為愛我的雙親不只一次告訴我:孩子,你必須堅持,你本身有殘疾,如果不好好學習,長大了能干什么呢?只有讀書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雖然肢體上殘疾給我帶來的不幸將影響我的一生,也給父母心靈上造成永久的創痛,可我無從選擇,因為這是命運的安排。但有時我又深深感到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擁有一個溫馨的小家,還有一個溫暖的大家,他們給我以勇氣,給我以關懷;他們陪伴我成長,他們帶領我前進,這些都增強了我與不幸抗爭的力量和勇敢、樂觀生活學習的勇氣和信心!因為有了圍繞在身邊的無數關愛、期待與信任,我感到自己是一艘快樂的小船,正在我人生的航道里劈波斬浪,遠航!

克服了巨大困難坐在教室里的我,格外珍惜每個寶貴的45分鐘,因為我知道只有充分利用這45分鐘,才能更好地挖掘這有限時間里的無限價值。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我都認真聽講,積極用腦思考,踴躍發言,我相信自己是這課堂里45分鐘里的精靈,是一條遨游知識海洋里的小魚!每晚睡覺前,不管如何地疲憊,我都堅持把當天學過的知識回顧一遍,加深記憶,同時對第二天老師要講的知識進行預習。有時媽媽心疼我,讓我休息,但我總是這樣對媽媽說:“女兒雖然肢體軟弱,但女兒會用知識把自己武裝得更強大,因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將來女兒會比肢體強健的人更有出息!”

同學們,我們乘坐在同一條航船上,這條船就是文化一中,經過四年的航行,它會把我們每一位同學送上自己夢想的地方。做為一名殘疾人,能和你們一起學習,我很開心,在你們團結友愛的幫助鼓勵下,我想我能和你們一起到達夢想的彼岸。同學們,努力吧,“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前人已有慘痛的教訓,讓我們帶著前人的教誨,珍惜自己的生命,去擁抱自己的青春吧!如果說人的一生是一座大廈,那么我們現在正處在打基礎的時候,只有基礎牢固,大廈才能建得又高又大,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建起自己引以為豪的生活大廈、事業大廈,這就是你們的我——一個輪椅女孩的夢想!

篇7

3月5日是第52個學習雷鋒紀念日,為了傳承雷鋒精神,積極引導我院大學生踴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學院團委決定在全院組織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傳承雷鋒精神 深化志愿服務

二、活動時間

活動起止時間為3月3日3月23日

三、活動內容

(一)新時期雷鋒精神傳承行動

通過各級團組織、青年志愿者組織動員我院大學生,開展學習雷鋒精神座談會、研討會、主題班會等,組織作文競賽、辯論賽、演講比賽,在現實生活中和網絡虛擬社會傳遞志愿者精神,探討雷鋒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一脈傳承性和無私奉獻性。

(二)開展各類幫扶活動

組織學生志愿者在校內、我院志愿服務基地以及社區、養老院、福利院、盲聾啞學校等場所,有針對性地為有困難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學業輔導、愛心陪護、親情溝通、信息咨詢、心理疏導、文體娛樂等志愿服務。

(三)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

以學業輔導、愛心捐贈、親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等為主要內容,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在活動中建立長期穩固的結對加接力幫扶模式,鞏固青年志愿服務的長效工作機制。

(四)倡導節能環保宣傳活動

組織青年志愿者倡導保護環境,低碳生活。養成節約、節儉、節能的做法和習慣,監督奢侈浪費、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發放倡議書,開展公益墻報、板報、知識競賽等宣傳活動。

(五)開展服務校園活動

組織青年志愿者立足校內,美化校園環境,重點清理校園綠化帶等處的垃圾雜物,清理墻壁、電線桿、海報欄及地面上的牛皮癬廣告,為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六)開展文明交通,我先行志愿服務

組織志愿者在城區主要交通路段、站點和街口,重點開展文明交通宣傳教育、疏導勸阻、示范引導和協勤管理等活動,促進城市交通秩序的改善和文明交通的形成。

(七)開展網絡文明志愿行動

充分認識網絡宣傳的重要性,組建青年志愿者隊伍加強網絡宣傳,利用網絡媒體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積極正確引導廣大學生爭當中國的好網民,倡導文明上網,綠色上網。

(八)自由開展

各系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開展。

四、有關要求

(一)提高重視,確保安全。各系團總支要以 學雷鋒紀念日為契機開展志愿服務月活動,在全院倡導樹文明、立新風、深化創新志愿服務活動,并精心準備,制定相應安全預案,確?;顒影踩?,保證活動效果。

(二)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各系團總支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主題,把志愿者服務內容與學生工作的具體活動、特色活動結合起來,豐富和充實活動內容;精心策劃,制定符合實際、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

篇8

一、堅持三大創新,不斷壯大婦聯組織

光華路街道共有基層婦代會16個,其中社區婦代會12個,2個街辦企業婦代會、2個私營企業婦代會。婦女2萬多人。將這些工作和生活在社區中的女性有效地組織起來,不僅是婦女組織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社區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婦聯具有“行政組織”和“群眾組織”雙重性質的獨特優勢,以完整的各級婦聯組織為依托,以廣泛的社會影響為資源,分類設置、重點突破,最廣泛地將廣大婦女群眾團結在婦女組織周圍,納入社區建設體系。

1、堅持思想創新,婦女組織與社區建設同步推進

婦聯建陣地、辦組織必須解放思想,不斷突破陳舊的觀念。今年,我們在街道工委、辦事處的正確指導下,把社區婦女工作納入社區組織工作的規劃中,讓婦女在基層組織成為主要參與者和工作者,為基層婦女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街道婦聯堅持每月一次例會,每季度組織一次婦女干部培訓班,學習有關婦聯工作文件的精神,有關婦兒法律知識和業務知識,幫助婦女干部提高綜合能力,推進婦女工作上的水平。

2、堅持管理模式創新,建設“多元化”的婦女組織

我們不斷探索成功經驗,優化管理模式。一是變行政領導為行政指導,指導社區通過開展各具特色的活動,充分發揮不同類別婦女群體的“個性”,用各種形式將她們組織起來,延伸婦女工作的手臂;二是變行政領導為行政引導。引導社區婦聯根據各社區的特點,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主體健全和完善社區婦女組織,慶華、戎苑等八個社區的家政服務站、健身團隊等在街道婦聯的引導下蓬勃發展,成為了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三是變普抓為抓典型帶全局。今年我們把著力點放在銀龍花園社區兒童德育中心和四方新村小學的巾幗文明示范崗。以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我們還在駐區金陵職教、銀龍花園學校、工程兵工程學院幼兒園以及海夫向農貿市場先后成立了婦委會,擴展了婦女組織及社區巾幗志愿者隊伍,現我街道婦女志愿者人數達380人。今年上半年,銀龍花園社區兒童德育中心和婦女工作室獲南京市先進集體;四方新村小學獲南京市巾幗文明示范崗先進集體,另還創建了“零家庭暴力社區”先進單位——戎苑社區。

3、堅持服務方式創新,促進社區服務業發展

不同層次的婦女有不同需求,這對婦聯履行職責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今年以來,我們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開辟了“服務婦女、服務社會”的更新更廣的領域,逐步形成了以法律援助、技能培訓等形式的實質組織,以聯誼組織、創業就業、巾幗團隊為依托的指導,以家政服務、心理咨詢、婚姻介紹等為內容的中介,建立與婦女廣泛聯系、平等溝通、共同參與的工作平臺。

二、多舉并措,開拓婦女工作新天地

1、創建“文明樓幢”,促進社區和諧與文明

社區建設的目的實現社區成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在社區功能形成過程中,婦聯承接了直接服務婦女兒童的相關社會管理職能。我們從社會的細胞和社區的基本單位——“家庭”入手,在“文明樓幢”創建中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引導居民積極參加,從而促進家庭文明建設和社區文化建設。

今年在慶祝“三八”婦女節前夕,街道組織了100多名下崗失業女工在百安居廣場、石林廣場舉辦的“迎三八、架金橋、促就業”免費招聘會,為她們開辟了就業渠道。在第80個建軍節期間,街道婦聯偕同社區婦聯與工程兵工程兵學院教練營聯手創立了“牽手家園”主題活動,進行了“幫困手、幫扶手、助學手、連心手、助老手、大手牽小手”等系列行動,還建立了軍嫂服務站,開辦了保姆房,實行了家政服務社會化,軍民共建屬地化,并在新浪網站開辟“牽手家園”工作博客,吸引了一批知識女性的關注,充分體現了特色活動在轄區內作用。

四方社區婦聯還根據自身特點,成立了“殘疾人互助維權站”,主要以殘疾人互幫互助為主,為女同胞中的弱勢群體維權,爭取合法權益,使她們有委屈、有難處有一個傾訴的地方。四方新村居民唐蕓家庭婆媳之間因經濟財產等原因產生糾紛,在街、區婦聯干部的幫扶疏導下,家庭矛盾得到及時解決。金泰社區婦聯開辦了一個“嘉寶育嬰中心”,專門為社區0~1歲的嬰幼兒開發智力、孕育活潑健康寶寶開展爬行、游泳等活動,并為媽媽們舉辦如何哺育聰明寶寶的知識講座,使媽媽們在撫養寶寶成長同時,又掌握了一項生存的本領和技能。

街道婦聯開展了以“關愛家庭、和諧發展、共創明天”為主要內容的家庭文明,成為街道及社區文化的重要內涵,已有8個社區開展了創建文明樓幢的活動,尤其是石門坎社區不但創建了一個市級文明樓幢,還創立了一個區級文明樓幢,城開家園的兩幢樓分別獲市、區級文明樓。

2、拓展服務渠道,完善社區服務功能

家政服務是社區服務業的發展重點,婦聯發展家政服務業有獨特的優勢,也是婦女工作進社區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我們按照企業化運作模式,下大力氣把家政服務中心辦成婦聯直接面向社會服務婦女的窗口。建立了6個家政服務站,使下崗女工在家政服務崗位上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同時,街道婦聯聯手勞保所在銀龍南苑社區舉辦了下崗、失業、失地婦女技能培訓班,內容包括計算機、插花、保安、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等,培訓人員達280人,介紹上崗人員120人,家政服務成為社區就業的重要途徑。

積極做好婦女再就業工作。首先我們努力為下崗失業婦女創造再就業條件,舉辦各類有證書的培訓班,以便下崗失業婦女撐握一門技能,爭取能再上崗。如我們開設了家政班、計算機班、保育員班、物業班、數碼影像班等10個班,共有800多人參加培訓。其次我們以兩個家政公司為載體,促進婦女就業。今年,這兩個家政公司共推薦上崗463人次,新推薦上崗人數187人,新增用戶329戶,現有固定員工342人。公司還為女職工的保障機制考慮,為250名家政服務員辦理了非正規就業保險手續,同時有135戶用戶辦理了家政保險,為家政服務員送上了一份關愛,一份保障。在街道的扶持下,私營企業、創業女性魏美紅、戴清玉在經營管理中成績突出,獲得白下區優秀創業獎3000元。

另外,各社區還建立了“老人服務熱線”、“殘疾人維權站”、“流動人口公寓管理站”、“軍嫂就業幫扶站”等志愿者服務網絡;把社區電話和社區網站等窗口地帶,逐漸成打造成為了社區居民的“一撥靈”和“全天候”;興建“愛心幫扶站”、“愛心職介窗”、“愛心康復室”等社區服務平臺,廣泛開展鄰里互助活動。在各個社區啟動了“社區服務指南”、 “扶助服務”的標準等貫標工作,全面推進社區服務標準的貫標工作,全方位提升社區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關愛女性健康,積極做好婦科普查工作。我們對社區中下崗、失業、退休在家的4000名困難中老年婦女進行了免費體檢,為她們及時發現疾病、及早預防疾病、及時治療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時邀請了南京市婦幼保健醫院徐蒂院長到社區對轄區內的戎苑賓館、石林廣場、駐區學校、社工站等單位進行了女職工保健知識的宣講,把服務送到基層,把知識送到外來女性中去。

切實加強私托票據管理和使用,無票據遺失,做好服務。

3、創建“零家庭暴力”,促進社區維權

上半年我們街道開展了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活動,家庭暴力發生率被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創建平安社區的重要考核指標。我們依托各級婦女組織,在街道建有一個維權站,在12個社區設有維權點28個,樓棟設有維權員260人;將維權工作的主戰場放在社區。健全婦聯組織維權網絡,及時地處理家庭糾紛,減少了家庭暴力的發生;在社區開辦了法律知識培訓班,提高社區維權意識和社會性別意識,有效的增強了廣大婦女的法律意識。以戎苑社區的創建經驗,作為全街道的試點,目前光華路地區已有12個社區在開展此項活動。如:石門坎社區創辦了讀書站,由原來的20戶發展為現在的60戶。以馮樹憑家報為代表作,深化了社會家庭文化生活,營造了社區婦聯工作的文化氛圍,學習型家庭不斷涌現,形成了融洽的鄰里情、婆媳情、妯娌情和姐妹情。馮樹憑辦家庭報現已達658期。

篇9

一、適應革命傷殘軍人需要,協力在完善硬件設施上下功夫

注重休養院投入是保障革命傷殘軍人生活工作的前提。在民政部,**省委、省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院不斷加大教育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了創造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條件,五十年代就組建榮譽室,1996年修建可接待1000余人聽報告和參觀的大禮堂和榮譽館,全館藏有革命傷殘軍人典型事跡、軍功章等紀念品2000余件。今年又投資210萬元,重新改造榮譽館,使其成為展示革命傷殘軍人光榮歷史和我院風貌的重要窗口。為了改善革命傷殘軍人的居住條件,修建了總面積12363㎡,集休養、醫療為一體的具有家庭生活氛圍的休養病房大樓。為了提高革命傷殘軍人康復醫療條件,購置了“CT”、“彩超”、“腹腔鏡”等醫療設備。為了保障革命傷殘軍人的出行條件,籌資4000多萬元在休養院門前修建了一條長5.8公里、寬18米設有殘疾人專用通道的“榮軍大道”,成為全國第一條以革命傷殘軍人命名并具有人文特色的交通大道。

二、發揮革命傷殘軍人優勢,努力在創新活動載體上作文章

革命傷殘軍人在戰場上是沖鋒陷陣的勇士,在生活中是克服困難的強者,在工作中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無私奉獻者。我院充分發揮革命傷殘軍人教育和鼓舞青年一代的獨特優勢,開展了富有時代特色的活動。一是長期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報告組活動。報告組成員有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美國凝固汽油彈全身及面部燒傷,自學成才,義務為人民群眾修理家電的優秀黨員涂伯毅;有16歲時在朝鮮戰場上負傷、四肢截除、抱筆書法、深受青少年好評的周全第等同志。幾十年來,報告組共作報告13500余場,外出報告2500余場,受教育者共計800萬人次,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二是廣泛構筑共建網絡。與**工業學院、西南財大、成都市汪家拐小學、營門口鄉等機關單位、大中小學建立教育聯系點,定期接待過組織生活的各單位黨團組織;許多革命傷殘軍人被聘為校外輔導員,定期為中小學生作傳統教育報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革命傳統教育,對社會尤其是青少年增強國防觀念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是深入挖潛傳統教育資源。為更好地記載、傳承革命傷殘軍人的光輝歷史和先進事跡,出版了三級殘疾軍人湯重稀編著的歌曲集《不見英雄花不開》;建軍80周年之際,編輯出版了大型畫冊《共和國不會忘記》,李學舉部長作序,羅平飛副部長題詞,在全國首次以畫冊的形式將革命傷殘軍人身殘志堅的精神風貌展現給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先后有10家媒體予以報道。

三、結合革命傷殘軍人實際,著力在提高服務質量上出實效

我院始終把“全心全意為革命傷殘軍人服務”作為辦院宗旨,按照“創優質、保穩定、抓發展、增效益”的工作思路,本著爭創“管理一流、服務一流、休養一流”的目標,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做到了革命傷殘軍人、社會和政府的三滿意。一是制度上健全完善。實行分片包干、“一對一”護理工作責任制,建立了24小時總值班、交接班與夜間值班巡查等制度,嚴格考勤和請銷假制度,杜絕了脫崗現象發生。二是服務上無微不至。想方設法滿足休養員的需求,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不斷提高革命傷殘軍人的生活質量,創造了長年癱瘓在床未發生褥瘡的醫療護理奇跡。其中一位休養員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這輩子值了,知足了,沒有什么遺憾的了,感謝院領導和醫護人員對我的關愛”。三是活動上豐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積極組織革命傷殘軍人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外出參觀游覽,定期提供心理咨詢,促進了革命傷殘軍人身心全面發展。

篇10

他失去雙臂,肺部被切除1/4,右肩取走了兩根肋骨,但他骨子里勇敢和堅強的信念從未動搖,他用腳夾著筆考上了大學。吃飯、梳頭、刷牙、學習等日常生活,他全都靠著一雙腿完成……他創造的奇跡,讓教育部和各地媒體紛至沓來——他叫蘇陽,今年玉溪師院的新生。

傷 9歲時雙臂截肢

1990年11月24日,蘇陽出生在玉溪市通海縣太和街一戶普通家庭里,父母在他很小時就離異了。蘇陽在秀山小學上三年級時,有一天和同學在一家工廠玩耍,他想繞過變壓器下樓時,突然被強大的電流擊昏了,送到醫院后,雙臂沒保住,右肩取走了兩根肋骨,肺部由于被燒傷也切走了大半,那年蘇陽才9歲。

6天后,蘇陽醒來,由于年齡太小,不知道失去雙肩對他意味著什么,只是害怕。2個月后,由舅舅扶著下床行走那一刻,蘇陽說:“我感覺頭有千斤重,身體卻萬般輕。”3個月后,蘇陽回到家,還一心想著上學,只是在課堂上他什么都做不了,原來一起玩的同學也和他疏遠了。

練 沒有手,用腳做事

那天放學回家后,蘇陽再未踏進校門。從此,穿衣、刷牙、吃飯、上廁所,全由母親蘇寶芝幫著完成。慢慢地,蘇陽感覺自己是一個累贅,必須得幫母親分擔一些家務事。先從洗菜開始,他試著用雙腳一葉一葉地剝開,母親看了欣喜若狂,找來了彈珠和扳手,讓蘇陽練習。洗臉、刷牙、穿衣、吃飯,在正常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事,蘇陽卻是不斷經歷著一次次的失敗。

“有時候練得雙腳都麻木了,我也從未想過放棄,想把困難變小,就只能先把自己變強大?!惫Ψ虿回撚行娜?,經過幾個月的練習,蘇陽終于能夠用腳把衣服撐起,再把頭鉆進去;用腳趾夾著牙刷,伸到嘴邊,嘗試刷牙;把腳伸進臉盆,拿起毛巾,學著洗臉;甚至把褲腰掛在水管的閥門上,把褲子退下,試著上廁所。每取得一點進步,他都興奮不已。蘇陽說:“我隨時要面對新問題,但是都要把它解決了,我才甘心。”就這樣,一個個奇跡在蘇陽的身上上演著,現在他用腳做事基本和正常人一樣靈活。

學 渴望知識改變命運

“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边@是“中國達人秀”冠軍劉偉的格言。這句話放在無臂男孩蘇陽身上依然適用。在家的3年,鄰居孩子留在家的課本,蘇陽就會自己去翻了看,慢慢地,蘇陽越來越渴望再次踏入學校。進去的第一天,老師給蘇陽單獨安排了一張桌子,找一張紙墊在地板上,蘇陽很靈活地用右腳拿起筆,在地上寫著數學公式,班上的同學看到這一幕都驚呆了。對別人驚奇的眼光,蘇陽笑笑說:“我從未把自己當什么特殊群體,就是別人用手做的東西,我用腳做,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沒有不一樣?!?/p>

考上初中后,蘇陽一直保持班上前10名。2007年,在云南省希望之星英語口語大賽玉溪分賽區選拔賽中,蘇陽榮獲了一等獎,在《五好小公民》作文比賽中,獲得全國特等獎。蘇陽的母親說:“現在家中大大小小的獎狀有50余張?!备咧袝r,蘇陽每次考試都在第一二名,有時別人用手還沒有做完的題目,蘇陽用腳已經寫完了,在2009~2010學年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

今年他以488分的成績考進了玉溪師院。蘇陽說:“我喜歡寫作,但是擔心寫作不是一條理想的道路,考慮到自己的未來,就報了會計?!苯逃块T了解情況后,經濟上給予了他補助,玉溪師院還單獨為蘇陽安排了宿舍并免除了住宿費。

愛 折翅天使苦學為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