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者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9 16:15: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工作者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破繭成蝶——完成人生重要角色的轉變
初到社區,由于上任的團關負責人因人事調動要離開社區,我就接管了團關工委的工作,雖有先前幾個月實習期對社區工作的了解,但要在管理片區內近300戶居民外,獨立負責作為團關工作重心的暑期活動,這一切,對于剛畢業的我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與挑戰,頓時孤立無援,苦惱失落的情緒,充斥著整個工作生活,但在這時,是社區李老書記給了我的一番語重心長的教導:社區本是個服務群眾的良心活,從事社區工作不僅要依靠奉獻和熱情,而且要肩負著一種情感和責任,克服浮躁心理,磨煉嚴謹作風,對工作抱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宿感,成為實實在在為人民辦事的優秀青年,這才是你在社區工作的最該學會的,這也將會是社區工作帶給你最大的財富!精練而深刻的一席話讓我頓然醒悟,重拾了信心和斗志!現在回想起來覺得人的心思真是很奇妙,從初期的暗自辛酸,到如今對工作的無比熱愛,自己仿佛是在上演著一出"破繭成蝶"。
二、扎實工作——在平凡中體現不平凡
如今我已是一名普通社區工作者,當太陽在頭頂上火辣辣地照射著,強烈的陽光直射得人眼睛白晃晃,出入居民區檢查衛生,了解居民情況已經是我每天必修之課,由于暑期又是團關工作的重點,為了保證青少年活動的有序開展,我必須負責前期策劃,人員召集,活動組織以及后期的信息撰寫及報送……常常是深夜,總還獨伴孤燈案頭前,為活動稿件而高頻率的敲擊著鍵盤……
正是這種樂此不疲、責無旁貸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督促我探索青少年暑期工作的新思路,運用所學知識,根據社區特點,策劃了以天使小分隊生態環保教育實踐為基礎,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青少年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為核心的青少年暑期教育活動,并聯合社區關工委成員和寧波大學教育學院志愿者,三效合一,寓教于樂,在落實學校放假、社區開學、雙向互動、制度保障的教育模式的基礎上,極大的激發了青少年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也讓他們真正體驗到了快樂、健康、有益的暑期生活。
主題為“開心伴我行,成長不煩惱”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引導青少年吐露了心聲,并由寧大的志愿者針對他們的煩惱和心理特點,就如何正確處理與父母的溝通,面對學業壓力,以及如何處理好朋友間的人際交往等問題進行了適宜的解說和引導,使他們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面對生活,使成長的過程中不再煩惱;作為2009社區暑期閉幕式的“社區之夜,今天我主角”少兒才藝展,出現了多幕“一人表演、全家出動”的親友團風景,孩子們興致勃勃,通過歌、舞、樂器等形式體驗了快樂,增強了自信,體會到了親情的美好,家長們也通過此次活動感悟到了童心的健康、童趣的活潑以及童真可愛,整個現場充滿了無限的歡樂,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此外,邀請區關工委陳兆章老師進行“紀念勝利70周年”的宣講,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有聲有色的活動之中,給未成年人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學習“當代孝子——張尚韻”的精神,以模范人物為榜樣,努力學習,勇于實踐,爭做跨世紀的“四有”新人……
三、無悔付出——朝著理想邁進
篇2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zhongguanghe”為你整理了這篇社區協管員疫情防控先進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冬季疫情高發,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再次悄然打響,為進一步落實防控政策,提升防控舉措,社區工作者再次回歸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進行著宣傳走訪,排查摸底、核實信息、管控居家隔離人員等大量工作,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通城街道鄰通社區協管員于麗就是其中一員,她義無反顧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動承擔工作任務,盡心盡責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像一顆螺絲釘一樣,牢牢鉚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堅守鑄牢疫情防控的鐵壁銅墻。
臨近春節,外來人員和返鄉人員流動性大,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進一步加強藥店、賓館、快遞驛站、理發店、倉買等臨街商鋪和九小門店的疫情監管是社區一項重大而緊急的硬任務,疫情當前,于麗主動站出來說:“書記,多給我分一些,這些商戶我了解,他們也熟悉我,好開展工作?!彼鲃诱J領任務后,便立即投入到實地走訪宣傳中。每走進一家商戶,她都向商家發放疫情防控《倡議書》及《疫情防控通知》,告知業主疫情嚴峻形勢,要求店內所有人員提高防控意識,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她查看店內是否配備消毒液、酒精、測溫槍,幫助商戶在店內顯著位置張貼大數據行程碼和龍江健康碼;她詢問店內是否雇傭外地人員,是否存在近期從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返回人員,并把主動把社區電話和自己的電話留給商家,要求業主一旦發現從上述地區返回未按規定執行居家隔離管控的人員,立即告知社區。幾十家商戶走下來,同樣的話不知重復了多少遍,腿走直了,嗓子也說啞了,同事勸她歇一歇她開玩笑的說:“輕傷不下火線!”又繼續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
隨著哈市周邊地區確診病例出現,準確排查轄區內外來人員,又成為于麗同志手上最重要的工作,她每天通過實地走訪、用電話和微信溝通等方式逐戶排查登記外省市返阿、來阿人員,特別是從綏化、呼蘭返阿來阿人員,詳細了解他們從哪里、什么時間回來的,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否有發燒、咳嗽等癥狀,并進行詳細登記核實,電話核實不了的她就立即登門入戶核實,入戶也核實不了的就立即將信息推送至轄區派出所協助排查。大數據信息推送一批一批轉到社區,對所有推送信息逐一排查核實,不能漏一條。工作量巨大,于麗和同事們要保證所有信息核實要在工作時限內完成,只能加班加點熬夜工作,那段時間披星戴月回家成了工作常態,但她從來沒有一句抱怨,第二天總是 “滿血復活”了一樣的狀態回歸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