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0 20:28: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被殘疾人稱為“好幫手”、“貼心人”的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闕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屆縣殘聯理事長,1998年5月,一紙調令又將他調到殘聯任理事長。到殘聯后,他所面對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但他很快進入了角色。功夫不負有心人,闕柳松同志帶領全縣殘疾人工作者實施的“松陽縣殘疾人扶貧攻堅”工程得到了組織和社會各界的認同:2001年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等國家部委評為“全國殘疾人扶貧工作先進單位”。6年來,他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懷著對殘疾人,特別是被貧窮的鎖鏈羈絆著的那些貧窮殘疾人的一片誠心、愛心和熱心,竭盡工作,默默奉獻,連續幾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熱腸和充滿事業激情的扶殘幫困工作者。

到殘聯后,闕柳松同志是懷著對殘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中去的。帶著這種感情,使他產生了為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奔走呼號的源源動力。剛巧在1997年縣殘聯開展了一次全縣貧困殘疾人調查工作。當時,松陽縣鄉鎮的貧困人口多,家境貧寒的殘疾人也多。據調查統計,全縣有貧困殘疾人2950名,占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46%。面對眾多貧困的殘疾人,特別是在下基層時聽到那些連溫飽都成問題的殘疾人那強烈而悲切的呼聲時,他的心靈被震撼了,一種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全力幫助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

由于當時縣殘聯是個不起眼的小單位,資金相當缺乏,扶貧資金就更不用說了。面對如此困境,他深知殘聯一個單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滄海一粟,只有數不盡的水珠匯入“扶貧攻堅計劃”的大海,才會產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作為實施該計劃的突破口來抓,運用電臺、報刊、電視等新聞媒介,宣傳實施“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的主要內容及意義。為了籌措殘疾人扶貧基金,他多次跑縣委縣政府找領導。他積極主動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動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1998年8月縣委辦縣政府辦聯合發文件號召全縣干部職工開展了向“殘疾人扶貧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資,獻一份愛心”活動。他的真誠,他的耐心細致、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也感動和激發了全縣廣大干部職工節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資”將愛心獻貧困殘疾人的熱情,加入“扶殘助殘”的行列。這次捐款,為扶持殘疾人打下了基礎。同時,發動機關部門和企業單位與中小學校的貧困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結成長期幫扶助學對子,這些學生每學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資金,保障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大東壩鎮二灘壩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從小雙目失明,而妻子是個精神病人,女兒又不是親生的,家庭經濟毫無來源,是鄉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1998年10月,闕理事長知道這一情況后,讓工作人員找上其家門,并親自與大東壩鎮領導協商,送他去參加了盲人按摩培訓。如今,老梅在殘聯的幫扶下開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紅火。面對闕理事長的幫助與支持,他感慨地說:“闕理事長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沒有他,我真的以為這個世界永遠是黑暗的。”

多年來,闕柳松與殘疾人廣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魚水”關系。他的真情深深觸動了松陽的殘疾人,他們有話愿跟他講,有困難愿找他幫忙,都把他當成貼心的“娘家人”。這種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對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獻精神的扶殘幫困工作者。

闕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勁,凡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是個實干家。他常說在其位,謀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經過他的努力,縣政府相繼出臺了殘疾人優惠政策、扶助殘疾人若干規定及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形成了縣鄉兩級殘疾人服務社的組織網絡,以上措施辦法的出臺,為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政策扶持,殘疾人真正得到了實惠,有1248名貧困殘疾人享受減免照顧,殘疾人的整體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來,殘聯圍繞扶貧計劃的總體目標,根據松陽縣的山區特點,通過“萬人結對”、“萬人種養、共奔小康”及“進千村萬戶、扶貧奔小康”等扶貧行動,走出了一條有松陽特色的扶貧之路。期間,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貧困殘疾人的狀況,先后開展了三次全縣性的貧困殘疾人情況調查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闕柳松同志爬山越嶺,走進千家萬戶,有時要走山路30多華里,晚了就在殘疾人家中住宿,與殘疾人同吃同住,有時一住就是幾天幾夜不回家。

在扶貧幫困的路子上,闕柳松認為“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如果讓更多的殘疾人學得一技之長,則可以帶動一大批人勤勞致富。于是,他想方設法開展送科技下鄉扶貧活動,每年免費在鄉鎮舉辦3—4期殘疾人科技培訓班,組織殘疾人進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類的培育管理,畜禽類的養殖技術以及電器維修、縫紉、理發業和工藝品加工等內容的培訓。廣大殘疾人通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走上脫貧致富路,我縣的殘疾人開發的種養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篇2

為樹立榜樣,鼓勵先進,深入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經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農委、扶貧辦七部門,決定聯合表彰在發展職業教育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表彰名額及范圍

共表彰職業教育先進單位40個,先進個人40名。其中,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構8個先進單位,3名先進個人;農委系統5個先進單位。

(一)先進單位評選范圍

1、辦學有特色并取得顯著成績的職業院校,包括公辦和民辦的普通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和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茖W校以及各類職業培訓機構。

2、為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的行政部門(含教育、發展改革、財政、人事、勞動保障、農業、扶貧等管理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服務機構等。

(二)先進個人評選范圍

1、在職業院校的建設、教學、管理、科研、技術推廣和服務等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

2、在職業教育的決策、組織、管理和研究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工作者,包括各級黨政、業務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領導及工作人員。也包括對職業教育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員。

二、評選條件

(一)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評選的基本條件

1、職業院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在學校建設、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結合、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等方面特色鮮明,教育質量較高,社會影響較大;在國家和省確立的職業教育發展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培訓機構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為就業和再就業服務、為提高職工職業技能服務,成效顯著,信譽優良。

2、有關單位、部門、社會團體和服務機構等,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在制訂政策、統籌規劃、聯合辦學、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及促進畢業生就業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在推行國家就業準入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職業技能鑒定和行業企業辦學、培訓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在職教教學科研、先進經驗推廣以及職業指導與咨詢、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效益。

(二)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評選的基本條件

1、積極投身于職業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在職業教育的辦學、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中,勤奮工作、刻苦鉆研、開拓創新,成績顯著。

2、高度重視、支持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積極參與職教發展政策的制定和環境的改善,在解決制約職教發展的突出問題上取得顯著成績。

三、表彰辦法

對評選出的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由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聯合表彰決定,并分別頒發“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的獎牌和證書。同時,對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事跡做好宣傳,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四、評選要求

(一)評選工作的組織領導

為做好評選表彰工作,省教育廳等七部門成立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一),負責評選表彰的組織領導和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別由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農委、扶貧辦等部門負責同志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職成處,負責日常工作。各市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密切配合,通過召開市級職教工作聯席會議的方式,根據省下達的推薦名額和評選條件,組織對屬地院校、部門、企事業單位、團體和機構進行初評、推薦和上報。省直有關部門也要根據推薦名額和評選條件,組織好省屬學?;騿挝弧€人的評選、推薦和報送工作。

(二)評選要求

1、確保評選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堅持實事求是、走群眾路線、好中選優、寧缺勿濫的原則,采取自下而上、民主評選、逐級審核、公正推薦方式進行。評選名額不得突破。嚴格控制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推薦、評選比例,縣(處)級領導干部的表彰比例不超過表彰總人數的12%,市(廳)級干部不參加表彰。推薦的候選對象須按干部管理權限征求組織、紀檢部門的意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征求計生、綜治部門的意見,并加蓋公章。各地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要對推薦參評對象進行考察并負責公示情況的檢查與上報。省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將對擬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候選對象,在有關媒體進行公示。

2、確保評選的代表性。各市要嚴格按照評選范圍、推薦名額、評選程序組織評選,注意發現新的先進典型,以第一線的教職工和學校為主。

3、曾獲得省級以上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原則上不得重復推薦。

五、申報材料和時限

為保證評選工作順利進行,請各市、有關單位于20*年6月底前報送下列材料:

1、《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申報表》、《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申報表》。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申報表中“單位主管部門意見”一欄中,若申報者為縣(市、區)所屬單位或個人的,其縣級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