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受范文
時間:2023-03-27 08:33: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作感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愛崗敬業,享受幸福
一位大學校長和一位小學校長在一次會議中相遇,偶然談起教育。小學校長問:“你覺得是小學教育重要還是大學教育重要?”“當然是大學重要。”大學校長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成功的大學教育能讓孩子很快實現夢想,把學業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那你認為是是“苗兒”重要還是“果實”重要呢?’大學校長無語。是啊,沒有健壯的“苗兒”,哪有粗壯的“稈”,又何來豐碩的“果實”呢?我們小學教師從事的就是管理“苗兒”的工作,我們小學班主任擔當的就是澆灌“苗兒”的重任呀!我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們能不愛這份神圣的職業嗎?
班主任工作瑣碎而復雜,還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如履薄冰,如牛負重,筋疲力盡,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愛默生說:“對于不同的頭腦,同一個世界可以是地獄也可以是天堂?!睂τ谛腋6裕鋵嶊P鍵在于一種心態,一種觀念。教師把學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學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獄中。作為教師,我看到一顆顆稚嫩的“苗兒”在我的澆灌下茁壯成長時,我會感覺由衷的幸福。為這幸福的事業付出真愛,這難道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嗎?
二、付出真愛,收獲幸福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庇纱丝梢姡磺谐晒Φ慕逃急仨毣趷郏柚趷?,歸結為愛,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真諦。
1、“偏愛”后進生
“愛優生的老師是人,愛差生的老師是神?!痹诎嗉壒芾碇校遗⒆约骸芭c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就說我們班的李云志同學吧,他挺聰明,可就是怕寫字,一談到作業就會“談虎色變”,一做作業,他要么走神,要么發呆,要么把筆拿在手里亂寫兩個糊弄老師。因此,每天的課堂作業、家庭作業都無法完成,更談不上補前一天的作業了,同學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慢洋洋”。我有時也真是氣極了,但多次的教育總也無濟于事。有一次我進教室找他交作業,聽到他正大聲給同學們講笑話,大家都笑成一團。于是我趁機也給他起了個綽號“喜洋洋”,當著他的面對同學們說:“沒想到李云志這么會講笑話,如果讓能認真完成作業,那會是更加的喜氣洋洋。”大家都愣住了。“如果大家能幫助他、督促他完成好作業,不是就能聽到更多的笑話了嗎?”大家馬上回過神來。李云志沖我靦腆一笑,馬上拿出了作業本。在他的努力下,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就完成了那天的所有作業。這以后,他對作業的畏懼感似乎減少了很多,大家也都熱情地幫助他,我也時時提醒他,他的作業好多了,教室里的笑聲增多了??吹綄W生的進步,看到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老師能不感到由衷的幸福嗎?
2、嚴愛優等生
優等生,誰都愛他們,也正因為如此,優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掩蓋,被原諒、袒護。一天放學后,剛走到教室門口,就聽到我們班的學習委員和課代表正在催促一位差生交作業。“快點吧,耽誤了我多少時間啦!”“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真是笨死了!”“遇到他,真倒霉!”……兩人正一唱一和,而那個差生只是埋頭不語。我等他們收完了作業,把他們叫到了身邊,給他們講了《駱駝和羊》的故事,還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他們明白了其中道理,以后的工作干得更開心,更出色了。是啊,讓這些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在老師理智深沉的愛之中,克服自身的弱點,揚起前進的風帆,幸福的滋味怎能不溢滿我們的心頭。
3、關愛中等生
渴望被重視、被關愛是每個孩子的本性。中等生學習平平、表現一般,幾乎成了被老師遺忘的角落。 那么我們怎么去關愛他們呢? 首先,給予他們與優、差生同等的關注,并把這種關注納入到課堂、課間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上課前,你撫摸幾個膽小的同學的頭,上課時,他們就能直視老師,認真聽講;提出問題時,你給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他們就能積極思考,舉手發言;活動時,你給他們熱情的掌聲,他們就能給你更自信的笑臉。 其次,我們要有效地使用“賞識教育”,要善于豎起大拇指,多一些稱贊就是多一份關愛。當你看到一個個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經過努力,成了優生,甚至超越了優生,這難道不是一個教育者莫大的幸福嗎?
篇2
一、 班主任是學生的合作伙伴
1、熱愛學生,研究學生
我認為,帶著一顆愛心去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個性及其差異。如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家庭狀況、性格特點等,建立學生檔案。要做到這一點,我主要是多觀察、多談心、多家訪。
其次了解全班學生整體的情況,既共性。比如班風班貌,全班同學在德、智、體等方面總的表現情況。這樣做起工作來能因材施教,學生才能對你敞開心扉,雕刻學生的心靈。
2、以心靈溝通激活內心需求
讓學生感到我是可親、可信、可靠的朋友: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我讓他們得到的是認可;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我給予的是贊賞;當學生受到委屈時,我給予的是安慰;當學生犯錯誤時,我給予的是寬容;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我讓他得到的是鼓勵;當學生有某一興趣時,我給予的是支持……
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培養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集體,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華和獨特的魅力,使他們關心并熱愛這個集體,人人心中有他人,個個心中有集體,并在這個集體的呵護下,能力得到提高。為此,我從營造良好的環境和學習氣氛入手,精心培養這個班集體。用教師無言的勞動深深地激勵學生的良好意識品質。如:我從不隨便扔掉一個粉筆頭,不亂扔紙屑,經常和學生們一起勞動,自己的教學用具擺放有條不紊。這樣,我們的教室總是干干凈凈,桌椅擺放整齊,講桌與學生桌一樣罩有桌罩,守則、校規、班訓懸掛在墻上,十分醒目。無論學校布置的大事小事我都認真對待,向學生說明為什么要做和怎樣去做,講清道理教給方法。這樣他們樂意參與,也敢于競爭。
3、在活動中育人
俗話說:“活動、活動,班級要想‘活’,就要讓學生‘動’。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北緦W期學校組織了“為貧困生獻愛心活動”,全班同學積極踴躍,體現了一方有難,多方支援的精神。
二、 班主任的批評藝術
特級教師魏書生說:他的學生犯了錯誤,只受三種“處罰”,①唱一支歌,②做一件好事,③寫“說明書”。唱歌,可以陶冶情操;做好事,可以促其行為;寫“說明書”,可以練其功。魏老師的這些做法可謂獨辟蹊徑,我們也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講究工作藝術。
1、“無聲的”批評。就是在對學生批評時,不開門見山的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用一個眼神,一個拍肩膀的動作暗示學生,這時無聲勝有聲,責備、諒解、希望、信任……都蘊含在無聲的批評中。例如,有一次我走進教室,發現地上有碎紙,我沒說什么,彎腰拾起講桌旁邊的紙片,扔到教室后的垃圾箱里,我再轉身,發現同學們都在拾自己周圍的紙片。我用無聲的行為暗示,使學生愉快并及時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2、“激勵式”批評。我遇到這樣一位學生:自尊心很強,學習成績優秀,但衛生觀念較差,我對他就采取了這種批評方式,我說:“如果你在做衛生時和你的學習成績一樣出色就更好了,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果然,這種方法很有效果。
3、“商討式”批評。教師對后進生的舉止表現會影響到師生關系,也會影響到班風,我的做法是:①愛心多一點,②關心多一點,③交心多一點,④耐心多一點。如上課時發現一名同學睡著了,可以輕輕走近搖醒他,下課再批評他:“是老師今天的課講得不夠精彩,提不起你的興趣;還是你昨晚睡的不好,以至今天聽課精神不振?”先從老師自責開始,經過交流、溝通,直到學生悔改。
總之,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目的明確,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選擇好一定的時間、地點、場合、措辭方式,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1.尊重后進生并主動接近他們,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用自己的愛心來感召他們。有位哲人說:“在大森林里,讓每一只鳥兒都歌唱,不只是百靈鳥獨唱;讓每一朵花都開放,不只是牡丹獨放。”這不正是學校教育要面向全體的目標體現嗎?我們要厚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他們為遲開的花蕾,給予精心的哺育。就拿我們班的幾位同學來說,他們常常不想完成作業,撒謊,甚至逃學。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談話,與任課教師、家長聯系,針對他們的問題,對“癥”下藥。我常發揮其優勢,給他們以適當的表現機會,使之體驗成功的喜悅,經常指導他們讀書、多思考,開小灶,進行多方輔導,努力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平時在班里成立“幫學”小組,采用輪流當“小老師”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表現欲,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及時肯定,立即表揚。 【1】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返回 欄目列表】
2、教育學生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
學生升入初中,有的學生心理壓力大,有的性格非常內向,與同學關系不融洽,有的與家長關系緊張等等,所有這些都或多或少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學生家長多是數落孩子,一見孩子就囑托個沒完,有的孩子對父母這樣的關心十分厭倦,于是我就請家長以書面的形式每月向老師介紹一下自己孩子的優點,天長日久,孩子在家中的閃光點就越來越多了,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信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也日漸提高。在臨近期中、期末考試時,我讓學生拿著紙、筆請家長提要求,定目標,使考試不只是老師、學生雙方參與,而是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關注的大事,有了家長的支持,一切工作都好做了!“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功”,說的也是這種教育方法。
我常對學生說,要抓“大”放“小”,“大”指大事,既學業;“小”指個人生活中的瑣事。正確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學生就會輕裝上陣,效率倍增,全面發展。
總之,對學生要有愛心、信心、耐心,用師愛去溫暖每個學生的心田,用師德的雨露滋潤每個學生。以養盆景,刻窗花的心態去呵護他們,明天的太陽就會更燦爛。我的工作和所有班主任一樣,是平凡而瑣碎的,是有奉獻和付出的。今后我將在三尺講臺上一如既往,認真工作,不辜負學生、家長和領導的希望。
參考文獻
1、王義堂等 《新課程理念與教學策略》 中國言實出版社 XX.7
2、馮春明 《中小學教育與管理》(田紅先《淺談后進生的轉化》)河北師范大學XX.4
3、朱慕菊 《走進新課程》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XX
栽樹栽根,育人育心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篇3
說到教師的師德,人們立刻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但我覺得要具備這些條件我還差得遠呢,每一天都帶著一份好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吹郊议L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得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好處。幼兒園的工作繁瑣、經常有很多的檢查,我對自我的要求是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自我知識的增長,小朋友的歡笑,正是我對這個工作的熱愛,我才會認真的學習,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
蘇家啟小朋友是我所帶的中班學生中最調皮的一個。在一次群眾課外活動中,我一向在不停地叮囑他:不要亂跑。但他仍然跳上跳下,我拉住他,努力使他安靜下來,一不注意,朝東涌路方向跑去,我緊緊追著,他突然跌倒在地,我急忙把他抱在懷里,發現他膝蓋流血了,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趕緊抱起他跑到教室。為他做了檢查和包扎,幸虧傷的不嚴重,蘇家啟痊愈了,家長十分通情達理,沒有怪我們這件事,但是我更感到自我肩負的職責,也認識到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地愛護和照顧每一個孩子,就會贏得孩子的愛戴,家長的理解。
比起我們幼兒園的其他教師我要做的還很多,像夏淑芳老師家的濰坊,住在宿舍里,一周回去一次,我們可想而知她的辛苦,誰不想天天回家睡個舒服覺,看看電視,和家人說說笑笑,可夏老師就是把我們幼兒園當成了家,放在了第一位。趙婷婷老師我們都明白,孩子和她婆婆都在宿舍住著,為了工作何止是自我全身心投入,簡直全家齊上陣,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像這樣的老師我們身邊太多了,雖然工作時光不長,我有的感受就是你想讓孩子們喜歡你,那你就要做到自我也要變成孩子跟他們融合在一齊,多關心他們,多注意他們,多護理他們,多和他們一齊玩,說和做一些他們感興趣和關心的事情,多想一些新花樣吸引他們,這樣你就能讓孩子們喜歡你。
篇4
今天家中的廚房真是糟糕透了,用一句話來形容那真是“鍋朝天,碗朝地”相當的亂,但洗碗屬于我“力所能及”的家務。于是這份差事便不由分說地攤在我的頭上。
自來水嘩嘩地流,漂亮的白瓷碗盡情的享受著流水的沐浴,油污一抹而去,瓷器恢復了它原來獨特的細膩光澤。瓷碗洗凈了,油污又上了手,再到自來水龍頭下去沖洗,悠然自得盡情流淌的自來水,不禁讓我聯想到“似水流年”的人生哲理。于是,單調的洗碗,變的有情有趣,手上機械運動,腦海里卻思潮澎湃。
洗一回碗,走過一段“心靈歷程”,身心倍爽,仿佛自己也被洗了一遍。
篇5
護理教育是醫學教育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在校醫學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臨床實習兩部分。這兩部分缺一不可,而且都直接關系到能否培養出合格的、優秀的護理人才為臨床、為老百姓服務這樣的千年大計、萬年大計。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觀念的更新,衛生體制的改革,對護理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護理教育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現實中護理教師的匱乏,教師素質的參差不齊,在加上實習場所的限制,使護理教育受到禁錮和羈絆,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水平和健康水平。
護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護理教育中有限的教學時間和無限的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這就對護理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提出新的要求。
衛生保健服務體制的改革強調衛生服務的成本效益核算。而護理服務低成本高效益的本質就日益顯現。這樣就導致對護理人員素質要求呈現高規格、對層次、跨學科的趨勢,這就對護理教育又一次提出新的要求
護理學科的專業化使護理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向先進、復雜、綜合化發展,同時對護理人員的教育準備、專業化程度、終生持續學習提出更高要求。
公眾對衛生保健服務要求提高。由于公眾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觀念轉變,從而健康保健的要求更加多樣化,也因此在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中扮演了積極、主動的角色,同時具有了監督醫療、護理實踐活動的意識、知識、能力等。護理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因此發生了改變,也就對護理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挑戰。
不論是大的氣候和小的環境都要求我們的護理教育工作者共同提高綜合素質。
最近參加了一個護理學教師培訓班。聽了一節觀摩課。內容是《特殊口腔護理》,這是一節實訓課。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操作都很認真,但是在給學生課堂驗收時,學生對著患者說:你的牙齦有出血,可能是缺少維生素C,建議你多吃一些胡蘿卜,如果你覺得咀嚼不方便可以榨汁。我不知道是老師沒有聽到,還是沒有發現錯誤。而且所有的學生都沒有指導患者如何選擇牙刷。此情此景讓人感覺到好像是幼兒園的孩子在做游戲一樣。這樣的操作如果面對的是真正的患者會發生什么,我不敢想?;颊邥湃芜@樣的護士嗎,學生的操作盡管動作優美,姿勢好看,就能說這節課成功了嗎。
作為老師,尤其是醫學院校的護理老師,應該是教學專家,而作為護士也應該掌握病理學,人類生長、發育知識,藥理學,設備管理,診斷手段,實驗室正常值等。如果老師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貯備,拿什么來教給學生這些知識,怎么能培養出合格的醫生、護士,這樣的學生到臨床上會怎么樣啊。
作為老師,特別是臨床的護士帶教老師應該是護理實踐能手。學生沒有學到足夠的醫學知識,到臨床實習再沒有一個好的帶教老師會發生什么很難預料。幾天前某醫院的一個患者因為搶救無效死亡。在死亡記錄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懷疑。患者本身是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因為尿頻、肉眼血尿等入泌尿科住院,并沒有其他嚴重臨床表現。首先入院時確定為心功能4級,而入院時的體格檢查卻沒有任何和心功能4級相關的指征。而且醫生護士也沒有對患者進行任何的宣教。致使患者入院8天后,因為便秘在大便后出現左心衰竭癥狀,遂請循環科主治醫生會診,并且在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情況下使用了硝普鈉,致使患者血壓迅速由210/100mmHg下降至70/40mmHg,并且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壓眶反射消失,瞳孔直徑4mm,光反射消失,心率40次/分等中毒癥狀。此時改用多巴胺、可拉明等,同時在呼吸存在和心跳45~55次/分的情況下兩次共做了30多分鐘心肺復蘇,致使患者搶救無效死亡。我認為要想培養更多更好的護理人才,護理教師和臨床帶教老師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護理質量的好壞與醫院是否能穩定的生存、不斷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應該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紀律、思想作風。一個好的護理人員,必須具備上述品質、具備一定的政治鑒別力,這樣才能夠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具備一定的自我約束力。工作起來不隨心所欲,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不犯錯誤。護理部從思想工作做起,組織政治學習,有不好思想苗頭出現時,個別談心,以真誠感化人,并提高專業知識技術素質。
護理實踐場所亟待改革
護理教學一直是紙上談兵,缺少實踐的機會。教學上不管怎樣要求,離實際總有很大的差距。
實踐的場所不真實,護士生最基本的操作練習是在模擬病房里,面對的是模型,或是自己的同學,或者是表演式的。模擬病房這個環境是不變的,
模擬人沒有思維、更沒有情緒的改變,因此也就沒有辦法鍛煉護士生的應變能力,更沒有真實感受。就是因為缺少院校合作的平臺。教學上不管怎樣要求,離實際總有很大的差距,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脫節,教學內容與護理工作不統一;教學環境與醫院環境不統一。
教學中的許多貴重設備僅僅是教具而已,沒有發揮出它們的真實、真正的作用。
我想為了培養出合格的護士生,培養出更有用的護理人才,應盡快搭建院校合作平臺,為護士生提供更真實的實踐場所、舞臺,使教室進入醫院、課堂進入病房,實現教學環境與醫院環境的統一;護理專業教師與護理專家和實踐能手的統一;教學內容與護理工作的統一,同時也能真的資源共享,從而尊重生命,使醫學院校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合格的護理人員能天塹變通途。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2B-
0038-02
預設性感受提問指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有關感受方面的提問。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的教育工作需要充分的預設,教師對自己的提問要有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做到胸有成竹。預設性感受提問,往往借助一些語言詢問當事學生的感受,讓當事人理清自己的心理與內心的期待,引導學生往積極、正向、解決方法的方向思考。
初中階段是一個極為特殊的階段。初中生的生理發育十分迅速,在2~3年內其身體發育將達到成熟水平;初中生心理發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其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時期??梢哉f,初中生的身心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他們往往感受到許多心理沖突和壓力,處于各種心理矛盾的包圍中,如果這些矛盾不能得以及時解決,就可能在情緒、情感、性格及日常行為等方面出現種種問題。教師在預設性提問中,一步步地引領學生關注感受,這是一件強大而有力的解決問題的工具,能幫助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時使學生學會關注同理他人的心理需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輔導和溝通效果。在此,筆者主要談談如何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運用預設性感受提問。
一、在預設性提問中引領學生關注自己的感受
教師的預設性提問首先要引領學生關注自己的感受。下面來看一位班主任和一個剛打完架的七年級學生之間的一段對話:
師:現在你感覺怎么樣?
生:不好。
師:是覺得打架不好呢?還是被老師請到辦公室來談話不好?
生:都不好。
師:因為打架而被老師請到辦公室,感覺肯定不好。但老師不明白,打架也讓你感覺不好,為什么你還是要用打架來解決問題呢?
生:我本來不想打架的,是小奔,他以為是我故意弄亂了他的床,用力打了我一掌,害得我差一點兒掉下床,我覺得很痛,就一腳踢過去了。后來,我們就打起來了。
師:那你是故意的嗎?
生:不是,我想爬到柜子上去打蜘蛛,要經過他的床,一不小心就踩到了他的枕頭。然后,我就把他的枕頭往旁邊移,結果把他疊好的空調被也弄亂了。
師:你不想打架。當時你心里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生:我本來想跟他解釋,但他不聽我解釋,還用力打了我一掌。
師:打架把這件事解釋清楚了嗎?
生:沒有,所以我打完架后更不好受。
師:那怎樣才能讓你好受一些?
生:跟他解釋清楚。
在這段對話中,教師把關注學生自己的感受的內容放到了預設性的提問中,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當下的心境,提升學生對自己的關注力,就是使學生關注的核心不是放在“事情為什么發生”上,而是引導學生關注“個人行為”,使其清晰地感覺到目前困擾自己的問題:(1)當這件事發生時,有什么感受?(2)為什么會感覺不好?(3)現在做什么才能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薩提亞的冰山原理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座冰山。通常我們看到的只是行為層面――冰山露在水面之上很小的部分;而在每一個人具體行為的背后,是被我們忽視的――應對模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以及更深層的期待、渴望、內在自我等。教師不能只在行為層面解決問題,還要協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深層感受與期待上,從而解放體內的能量,讓學生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想什么”“感覺什么”。這樣,學生才能夠去選擇究竟要繼續下去,還是要改做其他的事。隨著學生察覺自己每一個外在行為,他也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真實,愈來愈明確自己想要做的,這就是學生自覺的過程。當學生能夠做到自覺,才有可能自我覺醒及自主選擇,而后才會改變。
因此,教師在預設性提問中,一定要將引領學生關注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提問的步驟可以是不固定的,但是最終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這個過程的關鍵之處是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需求與期待。
二、在預設性提問中引領學生關注同理他人的感受
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中,“關注同理他人的感受”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巴怼本褪侵改芤椎囟帲O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體會身邊的人的處境及感受,并可適切地回應其需要。可見,“關注同理”是關懷與利他主義的基礎,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從細微處體察到他人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想更深入地解決問題,不但要引領學生關注自己的感受,還要關注同理他人的感受。
下面,繼續看上文所提到的教師與學生的對話:
師:他現在還能接受你的解釋嗎?
生:不知道。
師:那你覺得,他現在的感覺如何?
生:更不好受。
師:為什么你會覺得他更不好受?
生:因為他的枕頭被踩,被子被弄亂,打了一架,還要被老師、家長責怪。
師:如果你與他易地而處,你感覺如何?
生:不好。
師:今天發生了這樣的事,你的爸爸、媽媽知道了,心情好不好?
生:不好,他們會對我失望,也會擔心我被打傷或傷了別人。
師:那小奔的父母呢?
生:也不好。
師:為什么?
生:他們可能覺得小奔被我欺負了。
師:那么,你覺得老師處理這件事時的心情好不好?
生:也不好。
師:你看,在這一次打架事件中,有誰快樂嗎?
生:沒有。
師:那你愿意因你這樣做而令大家傷心嗎?
生:肯定不愿意。
在以上的對話中,教師繼續引導學生關注同理打架對象、雙方父母、老師的感受,讓學生看到,人在各種關系中,既影響他人,也被他人影響。這與關注自己不同,關注自己是單向的箭頭,而關注同理他人,是雙向的。一個問題的產生,并不只是單純的“你和我”這么簡單,還影響到周圍的關心自己的人的感受。一般而言,讓身邊每一個愛自己的人難過是涉事學生內心所不愿發生的事情。
關注同理他人的感受不僅僅是為了理解他人,也是為了讓他人理解自己。這并不要求學生去迎合他人的感情,而是希望學生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情,希望學生在處理問題或做出決定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他人的感情以及這種感情可能引發的后果。只要學生能同理關注到他人的感受,一般情況下,學生不會處處挑剔對方,抱怨、責怪、嘲笑、譏諷也會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諒解、贊賞、鼓勵、扶持。這樣一來,學生與他人的相處才能由“不快樂”變為“愉快”“和諧”。
三、在預設性提問中尊重當事學生的選擇及感受
教師進行預設性提問時,不但要引領學生關注自己的感受和同理他人的感受,更要尊重當事人的感受,尊重當事學生的選擇,這是教師進行預設提問的最后一步。
請繼續看上文所提到的教師與學生的對話:
師:你今天做的事使大家心里都不好受,這樣的事以后應盡量少做。心情好才是真正的好。老師覺得,小奔應該是心理受傷最重的人?,F在,你打算怎么辦?
生:我要跟他解釋清楚,并道歉。
師:他如果不接受,你還堅持嗎?
生:堅持。
師:那解釋清楚后,你覺得自己的心情會有變化嗎?
生:可能會比現在輕松一點。
師:是呀,解不解釋,道不道歉,在于你;接不接受,在于他。做了你該做的,你就會心安。我覺得,你對這件事的處理很棒。
在這段對話中,當學生關注了自己的感受并同理了他人的感受后,教師一步步地用提問引導學生做出了選擇。此時,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這就是尊重學生的感受。當教師和學生的價值觀發生沖突的時候,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應用尊重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和分享,分享自己的經驗,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在尊重的前提下分享有意義的東西,會讓學生感到自尊,也會降低沖突發生的可能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應明確,學生的一生要面對無數次的選擇,要讓學生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從容地面對選擇,就要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給他們創造選擇的機會,教會他們自由地選擇。
在預設性感受提問中,教師尊重學生的感受還表現在積極傾聽。在教師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傾聽不僅是用耳朵去聽,同時還要聽話中的含義、內容以及弦外之音。當學生說話時,教師應能專注地聽其說話,同時能察覺到自己心中的反應,當教師的心能接納學生的話和自己心中的反應,這就意味著教師真的在尊重學生的感受。
篇7
“哈哈,今天又賺了不少!”一陣陣歡呼聲從我家傳了出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我在給我媽媽打工呢。
今年,我一放暑假,媽媽就對我說:“妮妮,平時你在家里,什么活都不用干,跟個皇帝一樣,可皇帝還要批奏折呢。你呢,在家里什么活都不用干。”不等我反駁,媽媽又說,“今年暑假,你給我打工,我給你工錢,行不?”哈哈!太好了!我正好想體驗一下打工的滋味呢!沒想到,機會就來了!
于是,我高興地說:“行!” 媽媽又說:“那你定個工資標準,算是勞動合同吧。” 我便和媽媽討價還價,最終我們一致決定:洗衣服2元,掃地2元,拖地2元,打掃陽臺2元,澆花并修剪2元,整理床鋪1元,洗碗1元,買早餐2元,清理廚房2元。
一切談妥,打工計劃正式開始。第一天,勁十足,把地板拖得锃亮,衣服洗得干干凈凈,媽媽很爽快地給了我4元。此后一個星期,我都十分認真,非常努力地工作??墒堑搅说诙芪业母蓜疟懵郎p退,媽媽說工作質量也下降了。到了第三周,我都不想再干下去了。
媽媽問我為什么不干了,我說:“太累了,還浪費了玩的時間,不劃算?!眿寢屄牶螅Z重心長的說:“世上哪有不費力的午餐?不努力,哪來的錢?”我想想也是,畢竟當時是自己滿口答應下來的,于是說:“行,那個……工資,能不能漲點?”媽媽笑著說:“這個可以考慮,最近國家也在討論漲工資呢。”
于是,洗碗工錢漲到了2元,我的干勁又升起來了。
到了7月23日,我算算自己得到的錢,哇!足足有40元呢!我本想大吃一頓,但想想,還是存了起來——舍不得啊!
通過這次的打工行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錢來之不易,要節約用錢。
暑假打工感受作文二
暑假到了,我們一定有許多開心的事情,可是讓我最難忘的是去姑媽家打工。
今天晴空萬里,我騎著自行車來到姑媽家的店里。姑媽聽了我想在她這兒打工的事了,高興地說了聲:“好!那你就幫忙記顧客需要的菜把!”于是,我高興地接受了這份工作。
大約過了1小時,一位姐姐給我講了記菜名怎么記,還要和顧客說些什么……這些事,我都一一記在心里。
終于到我工作的時間了,我拿上菜單,走到一位顧客面前,說:“歡迎光臨,請問您要點一點什么?”這位顧客看了菜單說:“我要三鮮炒面和一杯冰紅茶,還有一兩小籠包。”“哦!好的,稍等一下?!彪m然我答應得好好的,但是,我卻不知道三鮮炒面的“炒”和小籠包的“籠”怎么寫。于是,脆利落地用了拼音代替。
客人要的東西做好了,我端過去,客人一看,就氣沖沖地說:“我要的是冰紅茶,怎么給我的是奶茶?還有,我明明點的是一兩小籠包,怎么是三兩小籠包?”怎么會這樣?我一看我寫的菜單,傻眼了:我因為粗心把冰紅茶寫成了奶茶,把一兩小籠包寫成了三兩小籠包。于是,我迅速地把東西全部拿對,再給這位顧客。
可能因為姑媽正好看見了這一幕,就給我換了一份工作,我從記菜名換成了報菜名:記菜名的把菜名記好,我來報給做菜的。原來,姑媽知道:我是我們班的“女高音”。
終于,一個快樂的暑假過去了,我的打工記也過去了,不過,通過這次打工,我明白了:不要怕苦怕累,要多勞動。
暑假打工感受作文三
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會感到很奇怪吧?是呀,我是一個小學生。怎么去打工了呢?告訴你吧,我在暑假里真得去打工了,,而且是在新華書店里。
那是七月中旬的一天,我的鄰居邀請我說:“我今天去新華書店賣書,你也去好嗎?”“好!我跟我媽說一下。”征得媽媽同意后,我就等待著下午快點到來。
終于到了下午一點,我和我的鄰居一起出發了。到了那里,工作人員給我們分了工。真是天助我也!我和鄰居被分在同一組內。工作人員給我們簡單培訓一下后,他就給我一套《馬洛麗成長記》,說“今天的比賽范圍是在1----2樓,帶好東西,去吧。”他一聲令下后,我們就散開了。有的在一樓,有的在二樓,大家都忙碌著,我先在一樓推銷,不一會就推銷出了兩本,我心理美滋滋的。后來,我來到了二樓,看見了在小學區中找書的一位叔叔,我想他一定是給孩子來賣書的,我應該去向他推銷。于是,我走了過去,說:“叔叔,請問您要給您的孩子買一本《馬洛麗成長記》嗎?”正在找書的叔叔說:“哦,我是來給孩子買英語書的,可還沒找到呀!”看著叔叔著急的樣子,我說:“叔叔,您別急,我來幫你找。”我變招編隊叔叔說:“叔叔,您找到英語書后,也可看看課外書啊!”叔叔說:“好啊,好啊!”不一會兒,我找到了叔叔需要的那本英語書,交給了叔叔。叔叔滿心歡喜,還感謝我的熱情,他竟然真得買下了我手中的一本書。我又做成一樁買賣,拿著發票,帶著叔叔去做記錄了。
轉眼間,我就要下班了。在這里,我雖然只上了半天班,但這半天卻讓我學會了很多——學會了與人溝通,學會了推銷商品。我打工,雖然沒有工資,但這份工打得真值得!
暑假打工感受作文四
暑假到了,我們一定有許多開心的事情,可是讓我最難忘的是去姑媽家打工。
今天晴空萬里,我騎著自行車來到姑媽家的店里。姑媽聽了我想在她這兒打工的事了,高興地說了聲:“好!那你就幫忙記顧客需要的菜把!”于是,我高興地接受了這份工作。
大約過了1小時,一位姐姐給我講了記菜名怎么記,還要和顧客說些什么……這些事,我都一一記在心里。
終于到我工作的時間了,我拿上菜單,走到一位顧客面前,說:“歡迎光臨,請問您要點一點什么?”這位顧客看了菜單說:“我要三鮮炒面和一杯冰紅茶,還有一兩小籠包。”“哦!好的,稍等一下?!彪m然我答應得好好的,但是,我卻不知道三鮮炒面的“炒”和小籠包的“籠”怎么寫。于是,脆利落地用了拼音代替。
客人要的東西做好了,我端過去,客人一看,就氣沖沖地說:“我要的是冰紅茶,怎么給我的是奶茶?還有,我明明點的是一兩小籠包,怎么是三兩小籠包?”怎么會這樣?我一看我寫的菜單,傻眼了:我因為粗心把冰紅茶寫成了奶茶,把一兩小籠包寫成了三兩小籠包。于是,我迅速地把東西全部拿對,再給這位顧客。
篇8
作者:田琦
近日響應公司2013年“薦書讀書、文化中技”活動的要求,讀了《做最受單位歡迎的一流員工》一書,從中受到不少教育和啟發,感受頗深。現就如何做單位最需要的一流員工的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具有良好的人品和素養。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推動,在現代社會,要想找到一個有能力的人并不難,但若想找一個既有工作能力,又具備好人品的人才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品好壞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名員工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一個擁有好人品的員工才能夠努力工作,將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一個人品比較差的員工,就算是再具備工作能 力,也不一定會好好地去工作,更不一定能夠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拒絕貪婪、欺騙、耍小聰明、怕擔責任等不良現象,做一個誠實、正直、以德服人、以德取信于人以及一個有高度責任心的人,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尤其是作為財務工作者,更要以正直的人品和專業的素養,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肯干,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二、要具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待人接物。
篇9
1、具有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的功效,可以消除身體內堆積的熱毒,對于代謝緩慢、腹脹腹瀉導致的上火現象有改善作用?;旌线M豬肉之后可以補中益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夠起到補鐵、補血的作用。
2、青欖煲瘦肉主要是用新鮮的青橄欖和豬瘦肉混合在一塊制作而成的食物。里面添加了一些蜜棗、食鹽、大蔥等食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董昊
記得那是四年級的拔河比賽,讓我感受到了成功帶來的快樂。
第一場,先和三班比,以前都說三班很厲害,我們班有了一點害怕,但是老師小聲地對我們說:“不用害怕,你們都長大了,不一定比他們差!”老師讓我們自己在心里為自己打氣,我們以2比0贏了對手。
第二場,和一班比。我們都覺得他們很薄弱,就沒放在心上,當1比1時,我們就知道我們小看了他們,老師說:“他們力量不行,但是他們會智取?!甭犃死蠋煹脑挘覀內σ愿?,以2比1贏了一班,老師說:“你們這次太給力了。”
第三場,老師教了我們一招,讓我們先堅持,然后再乘虛而入。最后以2比0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