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整治內容范文

時間:2023-04-03 17:5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居環境整治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居環境整治內容

篇1

就如何進一步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我想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一項工作要想實現發展和提升就必須看清自身存在的問題,努力改進,進而實現突破,所以我想先談談人居環境工作存在的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工作開展強度難度大。我鎮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名勝風景區、棗莊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等6條生態紅線,這些對我鎮生態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資金制約短板尤為突出。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需要財力投入和支撐,由于鎮村財力較為基礎薄弱,無法保證所需資金及時到位,導致工作成效不明顯。

三是爭取項目配套資金難。近年來,我鎮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爭取了部分項目資金,由于項目資金需要地方配套資金,鎮財力難以保障到位,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四是群眾生態環保意識參差不齊。雖然經過近幾年的工作開展,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有所增強,但還有部分群眾意識較差,生活垃圾亂扔亂放,生活污水亂排亂放。

五是整體推進工作難度較大。全鎮村莊布局散落,大多村莊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時,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土地資源,舊院閑置卻沒有得到復墾,出現了為數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資源極大浪費,也影響了整體村莊的視覺效果和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的推進。

實現提升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下一步工作思路

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鎮應圍繞建設“林海崮鄉、多彩北莊”的發展定位,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生態振興”的路子,出實招、下硬手,動真碰硬,繼續做到力度不減、投資不減、成效不減,力爭站位靠前、走在前列,著力打造北莊生態宜居環境。

(一)提高思想認識,建立健全推進機制。我鎮是全市知名旅游鄉鎮,生態資源優勢明顯。在具體推進工作上,始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全面形成整體聯動、多元參與、合力共建的建設格局。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研究制定《北莊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計劃》,成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村級成立建設指揮部,建立鎮直部門聯動幫包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鎮城建辦、農業辦、水利站、環衛所、園林所等相關部門職責,定期組織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現場會和調度會,確保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做到共同參與、齊抓共建、合力推進。二是堅持動員群眾,全員參與。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讓廣大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積極引導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庭院綠化、美化等工作。同時,引導群眾開展“衛生家庭、干凈人家、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改善庭院的生活居住環境,營造農村文明、干凈、有序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社會風尚。三是堅持資金整合,發揮效益。對爭取的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一事一議等項目資金進行有效的整合,實行捆綁使用,集中財力辦大事;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做到“統一管理、??顚S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堅持機制保障,建管并舉。注重積極開展河道保潔、農村垃圾收集、道路保潔和村莊環境整治“四位一體”長效保潔機制,并在人力、設施上予以傾斜,做到垃圾及時收集、及時清運,保持村莊環境優美、干凈整潔。

(一) 壓實責任,凝聚整體工作合力。我們將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進一步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全面做好與鎮域路域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等有機結合,積極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狠抓落實,部門協作配合,包片領導直接抓,村書記、包村干部親自抓,村上干部具體抓,黨員和群眾自覺抓”七級聯動體系,成立鎮域路域環境整治、生態建設等五大工作組,將人居環境整治的責任和壓力傳導到村、明確到戶、具體到人。細化分解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在全鎮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確保工作快速推進。

(二)強化示范帶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作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各村實際,突出重點,統籌推進。

篇2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動員全民參加,完善村規民約。通過廣播、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根據各村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細化村規民約,呼吁廣大村民自覺投身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引導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網格化管理,健全保潔長效機制。為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長治長效,我鎮結合實際開展調研,最終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督查的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一是增加保潔員人數。在原有長期保潔員基礎上,增加臨時保潔員,長期保潔員與臨時保潔員相結合。二是明確保潔責任。劃分保潔責任區,網格化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具體到每條路由具體人員實名負責,保持村內干凈整潔,并且做到垃圾及時清運。

3.強化調度,健全環境衛生監管機制。整治工作由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各具體人員按責任分工參與具體實施,包村組長、包村干部、村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包村組長每周調度一次所包村整村環境整治工作進展情況,每屯至少有一名包村干部或村干部負責監督。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對各村進行抽查和暗訪,深入各村,隨時掌握實際工作進展情況,加強對各村環境整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形成層層抓、層層推進、層層落實行動的大好局面。

截至目前,我鎮轄區內16個行政村均建立了垃圾分類制度,目前有垃圾周轉站1處,實現垃圾全部處理,建立了“四包”和“五有”等多項制度,各村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并落實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與農戶簽訂“四包”責任書,保持村莊常年清潔。

今年年初至今,我鎮轄區內16個行政村,共配備長期保潔人員159名,垃圾箱112個,共投入資金31.6萬元,動用車輛580輛,發動農民群眾1200余人次,清理垃圾266噸,清糞污154噸,清溝渠5000米,清院落323個,清道路1273公里,后續將繼續利用人居環境整治資金購置垃圾清運車輛等,以便更好開展環境整治工作。

通過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有序開展,我鎮村容村貌得到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全鎮幅員面積較大,村屯較多,各村工作進展存在不平衡的問題。二是村民素質和衛生意識有待提高,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認識還不夠,保護環境衛生的自覺性不夠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強化調度,統籌推進。加強對各村工作開展情況的掌握了解,鼓勵各村對標找差,做到心中有數,向精細化目標再提升。

2.進一步完善長效保潔機制,充分發揮長效保潔員作用。完善責任區劃分,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度。

篇3

根據《富寧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摸底調研檢查情況報告》,結合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現場會精神,鄉結合全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認真抓好整改落實,深入推進全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盡快改善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質量,現結合鄉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統籌城鄉發展,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目標,以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提升村容村貌為主攻方向,以改變村民衛生習慣、提高村民綜合素質、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為切入口,加快補齊我市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全面提升生活水平、生產能力和生態質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

二、工作原則

(一)政府主導,分工負責。按照“政府主導、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具體實施”的原則,落實工作職責,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二)區域統籌,科學規劃。按照“區域統籌、高點定位、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經濟適用”的要求,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與脫貧攻堅、移民(易地)搬遷、特色產業培育、文明和諧社區創建、重點鎮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相結合,科學編制各類專項建設規劃。

(三)典型示范,有序推進。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工作思路,以貧困村及高速公路、鐵路、國省干道兩側、重點流域和縣城周邊、傳統村落、城鄉結合部村莊等為重點,通過抓點示范,深入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有序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四)政策激勵、群眾參與。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制定鼓勵政策,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爭在全市上下形成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工作目標

2019年覆蓋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完成108個村莊環境整治。力爭年底全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基本完成,農村居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容村貌明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臟亂差”問題基本解決。

四、存在問題

(一)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現象依舊突出。一是隨地亂丟垃圾習以為常,生活、生產及建筑垃圾四處散落;二是畜禽動物糞便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隨意排入露天溝渠現象普遍。(責任單位:各村委會、村民理事會、水務站、鄉人民政府)

(二)鄉村規劃編制欠缺。一是農村住房布局凌亂,農村房屋建設存在盲目性、自發性和無序性等諸多問題,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存在很多環境衛生死角。二是“六亂”現象依然突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普遍存在。三是各村內巷道硬化參差不齊、標準不一、銜接性差,甚至有部分村寨庭院及入戶道路沒有硬化,影響村民出行;四是公共廁所修建距離不合理,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存在建成后無村民使用情況。(責任單位:各村委會、村民理事會、國土自然資源所、鄉人民政府)

(三)路燈照明設施還沒有完全覆蓋。一是無路燈或只安裝部分路燈村寨普遍存在;二是已安裝路燈村寨,路燈損毀嚴重。(責任單位:各村委會、項目辦、鄉人民政府)

(四)垃圾清運及處理滯后。一是配套設施嚴重不足,造成垃圾長時間堆放不能及時清運;二是保潔人員沒有履行好職責,未能及時清理村內環境衛生;三是垃圾無害化處理難,村上收集的生產、生活垃圾只做簡單的焚燒或填埋。(責任單位:各村委會、村民理事會、項目辦、鄉人民政府)

(五)人居環境整治配套資金投入不足。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地方財政收支更加緊張,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由于配套資金落實困難,勢必會在推行各項政策時進行取舍。(責任單位:各村委會、村民理事會、項目辦、鄉人民政府)

五、實施時限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9年8月下旬)。鄉、村逐級召開動員會,大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目標、任務及實施步驟。各責任單位按照各自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臺賬,迅速開展工作。

(二)集中攻堅階段(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全民動員、部門聯動,上下協調、互相配合,齊心協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攻堅戰。確保到2019年底,全鄉70%以上村小組基本達到驗收標準。

(三)完善提升階段(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偨Y經驗,完善配套政策,不斷鞏固建設成果,創新提升建設水平,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鄉黨委政府充分認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鄉落實好分管領導、工作人員,緊緊圍繞本鄉鎮目標任務,科學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夯實工作責任,推動整治工作有序開展。

(二)加強資金投入。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保潔人員工資、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等建設所需資金,建立完善項目統籌推進機制、公共財政投入與村民適當繳費相結合的經費保障機制。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推動村莊保潔、管護及項目建設、垃圾收運處置、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市場化。

(三)強化宣傳,營造氛圍。一是要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教育活動,著力提升廣大村民環境整治的主體意識和環保意識;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引導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升文明素養。二是要通過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進一步提升鄉村特色、改善村莊環境,激發村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引導群眾珍惜環境整治成果,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村民自治。三是加強學校教育宣傳,以學生促家庭,形成“小手拉大手”共同保護綠色家園的氛圍。

(四)規劃引領,示范帶動。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的理念,充分發揮規劃的作用,全面開展鄉域村莊布局規劃、村莊整治規劃,并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二是在學習先進地區先進經驗基礎上,深入群眾,充分吸取環境整治的意見和建議,制定適合本地鄉村環境整治的工作方案;并根據各地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科學確定各地區整治目標任務,量力而行,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篇4

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鎮黨委緊緊圍繞“五大戰役”任務,落實“八清一改”要求,層層夯實責任,建立健全機制,加強督導問責,高質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一、注重加強政治引領,保證有序開展。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鎮村兩級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了《關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辦法》,明確了工作任務、責任分工和具體要求,確保了整治工作高起點展開、高標準推進。先后組織召開黨委會、動員部署會、工作推進會、座談交流會等各類會議90余次,統一思想認識、征求意見建議,激發工作熱情。在此基礎上,由黨委書記、鎮長帶頭,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多次進村入戶,深入實地,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同時,依托環境整治宣傳車、廣播等,逐村逐街道循環播放環境整治宣傳錄音,制作噴繪1600余平方米、懸掛橫幅280余條、張貼標語950余條、發放彩頁11000余份,提高了整治工作的知曉度,形成了全員參與的輿論氛圍。近3年,群眾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及公益性活動達到了20000余人次。

二、注重突出整治重點,提升工作水平。工作開展以來,我鎮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匯聚民心民智,舉全鎮之力,營造清新、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一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累計投資700多萬,召開宣傳動員會50余次,出動機械3000余臺次,垃圾點清理320多處,8600多噸,參與人員上萬人次,清理街道260多條,溝渠40公里,殘垣斷壁1140多處,造林綠化8000平方米,鎮域內村容村貌改善明顯。二是全面開展垃圾治理。采取“戶投放、村收集、村清運、村處理”和“戶投放、戶集中、村清運、村處理”兩種模式相結合,配備保潔員110名,垃圾轉運車24輛,每天清運垃圾50余噸,確保了垃圾定點收集、定點清運、妥善處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全面開展廁所革命。結合實際情況,多次實踐完善,創新設計、制模、安裝的三格式化糞池,堅固耐用,費用合理,得到了上級職能部門的高度評價。目前已完成改建468座,群眾滿意度很高。另外,全鎮還有公廁40座、衛生廁所7512間,已經全部建檔立卡,糞污也采用清掏回田、污水處理設備等不同方式進行了處理。四是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多方籌集資金,硬化道路X公里,修建排污渠XX米,新修了紅星和西崖村史館2個,新建升級了文化休閑場所12個、運動健身場所30余處、配發籃球架16副,噴繪文化主題墻3000余平方米,設置各類護欄花壇216個,持續打造整潔優美、和諧宜居的居住環境。

篇5

一、2017年住建廳下達我市危房改造任務****戶。截止目前已全部開工,完工***戶,按照住建廳要求剩余**戶于2018年的6月30號全部完成。各旗縣區住建部門對歷年房屋竣工驗收農戶信息資料已全部錄入系統。

二、2018年自治區住建廳下達我市第一批危房改造指標63戶已下達**區,目前開工42戶,剩余21戶正在籌措準備。

三、截止目前我市2018年4類重點對象危房存量約為105戶全部為***區。

四、目前,由各旗縣區住建部門牽頭并聯合有關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及第三方專業檢測鑒定機構成立農村牧區危房鑒定領導小組,對建檔立卡等貧困戶房屋危險等級進行鑒定,我市將于6月10日前全部完成。

五、我市農村牧區危房改造檔案經過自治區住建廳、市住建委多次工作檢查及規范性要求,農戶危房改造檔案材料齊全規范,真正做到一戶一檔、資料核驗、動態管理。

六、市財政局與我委聯合對歷年危房改造資金進行專項清理檢查,每年年底各旗縣區危房改造完成竣工驗收后,相應資金均能按照要求拔付到位。

七、按照自治區住建廳工作安排和部署,2017年以來,我委對各旗縣組織兩次“雁過拔毛”檢查,并于今年4月4日對住建廳關于印發《農村牧區危房改造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轉發到各旗縣區住建部門,按照要求對農村牧區危房改造中“兩項工作重點”和“九項重點檢查指標內容”做了深入細致核查,未發現重大違法違紀問題。

八、我市根據自治區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出臺了《****市社會救助兜底脫貧實施方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進一步明確了兜底保障和社會救助扶持對象范圍、政策措施,明確了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的工作目標以及在政策銜接、對象銜接、標準銜接和管理銜接方面的重點任務,兜底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已全部納入脫扶攻堅扶貧范圍,各旗縣區政府已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施兜底保障。

九、各旗縣區政府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制定了專項扶貧措施,優先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安全問題,截止目前各地建檔立卡戶危房改造已于當年全部完成。

二、自治區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督查要點

一、按照自治區住建廳、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和安排,我委根據實際情況相應制定了“一個規范、三個方案”既:《農村廁所改造及糞污處理技術規范》、《****市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和《****市2018年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實施方案》及《****市農村廁所建設管理三年實施方案》,對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出了目標、范圍、標準、做法、步驟、措施等。

二、****市下轄*個旗縣區,**個蘇木鄉鎮,**個行政村。截止目前,*個旗縣區全部完成了縣域鄉鎮建設規劃,占全市旗縣區100%。我市各旗縣區正在組織力量制定相應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規劃。**個蘇木鄉鎮已全部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個行政村全部編制完成村莊規劃,達100%。

三、我市于**年制定了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實施方案,截止目前各旗縣區正在逐一推進落實。

一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機制落實情況。我市各旗縣政府建立引導激勵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和信貸資金參與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在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規劃、垃圾污水處理及衛生廁所等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方面建立穩定的地方財政投入機制。

二是建立健全管護長效機制落實情況。對農村牧區村莊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處理、公共衛生廁所等公用設施和村莊綠化建立了管護長效制度。進行有效維護、管理和監督。截止目前完成后續管護村莊3050個,約占71%。

三是建立健全農牧民主體機制落實情況。推行村內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實施機制,廣泛動員農牧民參與項目組織實施,保障農牧民的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營造了全社會參與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和長效管護的良好氛圍。

四是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落實情況。市委政府召開會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加強資金籌措、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等工作,配備工作人員,加強制度建設,確保長效管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五是建立健全協調合作機制落實情況。建立市職部門和旗縣區政府協調聯動機制,按照職責分工,統籌解決全市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的重大問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協同推進各項工作。

六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獎懲機制落實情況。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完善督查機制將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納入年度實績考核范圍,對部署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實的要嚴肅問責。

篇6

“黨建+宣傳動員”,著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該鎮通過黨委帶動、支部推動、黨員促動、黨群互動的“黨建+”工作模式,組織各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號召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來,黨員帶頭擔任街巷長深入到農戶中發放倡議書、開展政策宣傳、環境整治等工作,引導村民自覺參與胡同鋪磚硬化。

同時,該鎮把胡同鋪磚硬化活動作為支部“主題黨日”重要內容,在黨員群眾之間開展“環境整治亮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一周一評比活動,形成常態化,潛移默化帶動廣大農戶?!捌鸪跻詾楹不皇歉阈问剑芏啻迕癫灰詾槿?,后來看見干部干勁十足,黨員們也都積極參與,看著運來一車車的紅磚,我們哪好意思再冷眼旁觀?”老百姓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胡同鋪磚硬化行動中群眾由“袖手看”到“動手干”的喜人轉變。

“黨建+示范帶動”,著力激發黨員先鋒作用。該鎮將人居環境整治與該鎮正在開展的黨員積分管理相結合,全體黨員亮身份、領責任、展風采、爭先鋒,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將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納入“黨員積分制”管理范圍,以黨支部為單位,綜合黨員自身實際,按照胡同硬化進度確定好中差三個等次,表揚先進、鞭策后進、激勵一般,以此激勵更多的黨員創先爭優;制作黨員積分公開欄,每季度將積分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促進黨員以身作則,帶頭示范。

篇7

一、完善市容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

推行文明創建工作道路、小區、社區周邊整治提升會商會議。街道領導班子、社區書記、城建所、創建辦、各小區物業負責人參會,針對小區物業管理情況、社區周邊及主次干道環境整治目前存在的各類問題會商整治提升方案,督促小區物業及各部門盡快整改落實到位。

二、實行黨工委書記抓文明創建工作督辦單制度。

督辦內容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指標為抓手,將推進轄區道路、小區、社區周邊市容市貌、三大商貿城、七個小區、39個村莊環境整治、111個公廁管護等重點工作,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清單化管理。每周由街道主要領導、文明創建分管負責人、社區書記主任等人對轄區市容市貌及人居環境進行實地勘察,并現場向物業、社區及街道分管下達整改通知,下發任務督辦單,黨工委書記親自督辦,落實通報制度,每周對未能按時完成任務、又不能說明理由的相關責任人約談并通報批評。

三、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

一是城建所三支中隊聯合義、、汽配城三大商貿城物業持續對三大商貿城以及轄區道路主干道進行常態化整治。二是街道聘請15名保潔員持續對轄區主次干道兩側及綠化帶雜物、煙頭垃圾、枯枝爛葉等情況進行逐段清理,街道創建辦每日進行跟蹤督查,鞏固創建成果。

篇8

一、村情基本情況

**村國土面積42.29平方公里,轄 5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434戶1947人,其中貧困戶99戶377人,目前已全部脫貧,居住布依族、漢族等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99%,經濟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服務業(餐飲及便民店)、養牛、豬、禽和種植西瓜、芒果等經濟作物為主,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00元,村集體經濟189萬元。

**村是全鎮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區位優勢十分突出,素有“望謨南大門”之稱,是南盤江和北盤江相互交匯點,依托珠江黃金水道和區位優勢,以“港”為核心,以臨港產業為支撐,力爭把以**港為代表的港口(碼頭)群建設成為集內陸現代港口,臨港有旅游、產業、工業3個園區功能和濱水居住城市三位一體的綜合經濟開發試驗區,建成石漠化治理、扶貧開發、生態移民與災后重建相結合試驗區,建成內陸山區對外開放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試點區。

二、工作開展情況

**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圍繞“兩江門戶、山地水鄉”和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發展思路,加大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以青檸檬產業為產業基礎,采取農旅結合模式,以觀光、旅游、采摘為市場導向,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同步,休閑、文旅融合的現代特色村寨。

(一)持續改造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新農村。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堅持圍繞“村級組織、鄉村治理、產業發展、補強公共設施”為主要建設內容,抓實抓細**村環境整治提升配套基礎設施及公路沿線綜合整治工程,對閑雜亂地進行清理,配套種植青檸檬、三角梅、芒果等,為進一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目前已完成種植池300平方,種植池回填土800m3,36個種植池開挖及池基夯實和檔土墻建設,青檸檬種植、三角梅等綠化1000㎡,累計完成120萬元,完成形象工程60%。

(二)抓實產業興旺,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為實實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依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青檸檬產業的豐富經驗,立足本土、聯結群眾,合作規劃開發“貴檸田園綜合體”,傾力打造集青檸檬種植、旅游等融合發展農旅一體化產業,落實好貴檸田園綜合體石漠化配套項目建設,創建“農業觀光區、魚家博覽區、紅色文化區、農耕體驗區、生態養生區、民俗風情區”的六大主題功能園區,形成一、二、三產業相結合的經濟型產業鏈,引領全鎮鄉村振興工作走上新臺階。目前已完成4600畝青檸檬種植,配套的檸檬加工廠、道路設施、灌溉設施等已完成建設或啟動建設。

(三)創新致富模式,不斷發展壯大富民產業。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圍繞“兩江門戶、山地水鄉”和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發展思路,打造農業觀光旅游和紅色文化為一體的旅游品牌。打造就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融合完整的產業鏈,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運行模式,推進**村中志檸檬種植園石漠化治理項目建設,有效拓寬周邊移民群眾創收渠道和壯大村集體收入。石漠化治理項目目前產業路已完成路基硬化3公里,采摘步道已完成450米,累計完成141萬元,形象工程的60%。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篇9

一、總體要求

各村屯、社區、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增強工作責任感緊迫感。要充分認清抓好疫情防控的極端重要性,認真落實省市縣關于疫青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職能,結合實際,按照“一精準三確?!币螅诰珳史揽厣舷鹿Ψ?,確保疫情防控有效,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確保社會大局穩定。要按照“三減三加強”的要求,干方百計減少人員流動、減少人員聚集、減少旅途風險,加強個人防護、加強村屯治理、加強定點診治,堅決阻斷疫情輸入傳播,全力維護全鎮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工作內容

(一)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力度

要加強宣傳引導,利用公眾號、微信群、村大喇叭、宣傳車、懸掛條幅等多種方式開展肺炎疫情宣傳教育,普及日常保潔、健康衛生等知識,引導群眾佩戴口罩、錯峰返鄉、配合查驗、減少聚集流動、勤洗手通風、科學就醫、拒傳謠言,不網購進ロ冷鏈(冷凍)食品。引導農民少聚會、少聚集、少串門,養成戴口單、勤洗手良好衛生習貫,要控制家庭私人聚會人數,有流感等癥狀盡量不參加,出現發熱癥狀后要自我隔離和報告,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要嚴格執行縣委縣政府關于室內聚集性文旅活動、宗親聚會、婚喪嫁娶等各類大規模聚餐活動要求,做到早發現早防控,確保萬無一失。

(二)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要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安排部署,以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污物為重點,教育引導農戶定點傾倒垃圾,要將村屯收集的生活垃圾及時轉運出去,并無害化處理。著重抓好殘存廚余垃圾、農貿市場、衛生室、小賣部、文化廣場、養殖場、村部、垃圾收集點等部位的清理整治,以家庭為單位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有效鏟除病媒生物孳生環境,從源頭預防疾病傳播。要對村屯垃圾和散落垃圾、禽畜糞便等越冬垃圾污物全面進行清理,確保不留衛生死角。要關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人員的身體健康,加強自身防疫措施,對環衛職工使用的工具、衣物等進行徹底消毒。

(三)嚴格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

加強風險監測,全面開展棚室果蔬和食用菌、畜禽產品、水產品等違禁藥物使用的風險監測和監督檢查。持續推進合格證制度,加大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宣傳培訓力度,指導生產主體落實質量控制要求,在自控自檢基礎上開具合格證,堅決杜絕隨意開證行為。強化宣傳培訓,將《禁限用農藥名錄》和《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以及停止使用的獸藥清單》下發至每一個種植養殖主體,并在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養殖等關鍵顯著位置張貼明示。積極開展技術指導,加大生物(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信箱或電子郵箱,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和反映的問題線索。

(四)全力抓好“菜藍子”穩產保供

指導冬季棚室生產,加強蔬菜的保供穩價工作。職能部門要加強蔬菜延后、提前等反季節生產技術指導,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確保蔬菜產量和質量。指導菜農抓好刺嫩芽、韭菜和榆黃蘑延后生產,爭取年前上市。做好蔬菜生產情況統計調度工作,為領導及時了解和掌握棚室蔬菜生產情況、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要做好棚室生產防風、防雪、防寒等各項防災減災工作,確保冬春季設施農業生產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確立工作推進機構,配備專職人員,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二)明確工作職責

疫情防控工作責任重大,要深化認識,提高政治站位,把打贏這次肺炎疫情當成首要任務,對重點工作細化措施,落細落實責任分工,構建農村嚴防嚴控工作“防護網”。各村屯要根據方案,根據實際,確定防控的方式、方法和具體細節,要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好防護措施,保證防疫、出行安全,加強聯防聯控,構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篇10

一、指導思想

我鄉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按照“屬地管理,統一要求,分級負責”的原則開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切實改善全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整治水環境臟亂差為重點內容,采取清除、控源、截污等多種手段,對河水環境進行治理,使我鄉水環境面貌得到根本改變。

二、組織保障,落實工作責任

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河水環境整治工作,成立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各村(居)書記、主任

三、目標和任務

(一)治理目標

通過治理,使河下新段臟、亂、差的現狀得到明顯改善,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的水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提高,依法管理水環境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

(二)工作任務

1、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各村(居)要利用廣播、標語、兩委會、社員會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群眾養成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強城鄉居民的美化意識、環境意識、文明意識,組織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支持、自覺參與,自己動手,改造環境,為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做貢獻。

2、各村(居)分段負責各自轄區內的河道污染源的排查和整治。一是對河道內有無肥水養魚、網箱養魚進行清理和整治;二是對河道沿岸有無養殖戶、小作坊直排污水進行排查,建立臺帳,逐一整改;三是針對場鎮段直排生活污水情況,社區要加強對場鎮群眾的宣傳和教育,鄉黨委政府將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以進行解決。

3、開展對河道亂堆、亂倒、亂建的整治及水面漂浮物打撈。一是各村(居)負責各自轄區內河道沿岸群眾的宣傳和教育,禁止向河道中亂堆、亂倒垃圾和雜物;二是對各自轄區內河道中水面漂浮物(水葫蘆、水花生、各類垃圾、雜物等)進行打撈;三是整治沿岸亂挖、亂搭、亂建等行為。

4、建立河道日常巡查機制。按照水務局河長制的職責和要求,各村(居)要將轄區內河道分段包干負責,各段河道的巡查任務由各段社長擔任,由社長定期對轄區河道進行巡查,防止反彈,發現問題,立即整改,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

5、經費保障。各村(居)在安排年度運維資金使用時,應將環境綜合整治和水環境治理經費納入計劃,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經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