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范文
時間:2023-03-24 15:32: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水泥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內容全文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以下簡稱《試行條例》)、國家經濟委員會《一九八四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目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特制訂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適用于全國所有生產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混合硅酸鹽水泥及特種水泥的企業。
第三條 生產許可證的頒發、管理和監督工作。
(一)在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的領導下,由國家建材局、農牧漁業部組成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負責本地區水泥生產許可證的初審、管理和監督工作。
辦公地點在北京市百萬莊國家建材局(電話:68311144-2634、電報掛號0044)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含計劃單列市,下同)建料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在國家建材許可證聯合辦公室和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或經委)的指導下,負責本地區水泥生產許可證的初審、管理和監督工作。
第四條 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并且企業生產的產品與營業執照相符。
(二)有完善的化驗室,并經驗收合格(年生產能力五千噸以下的企業在具備必要的生產控制和化學分析手段后,只要聯合、分片建立了物理檢驗室或按規定每個編號水泥都由取得化驗室合格證的工廠代檢,亦視為化驗室合格。)
(三)出廠水泥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專業標準和有關技術條件。
(四)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按水泥生產許可證工廠審查考核辦法審查考核合格。
第五條 申請審批
(一)企業申請
申請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必須填寫申請書,必須于一九八七年底前(特殊情況經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批準,可適當延長)提出申請;同時繳納許可證申報費用。
列入國家統配計劃的大中型水泥和特種水泥企業直接向省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提出申請;其它水泥企業向縣以上企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主管部門對申請提意見后,報省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
(二)地方初審
省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接到企業申請,審查申請書合格(不合格退回)即安排抽檢樣品,樣品合格后,對企業進行初審,及時將初審合格企業的材料上報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并抄報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或經委)。
(三)部門復審
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對初審合格的企業組織復審,復審合格者,頒發生產許可證。并將復審結果報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同時抄送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或經委)和省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
(四)登報公布
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對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分批登報公布。
(五)限期整改
經初神或復審不合格的企業分別由省級、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逐級通知該企業,并提出整改的具體意見。
經審查(包括抽檢半成品或現場審查)不合格的企業,允許在半年內(4.4噸以下小型企業一年)進行整頓,再次提出申請。再次審查(包括初審、復審)仍不合格,則取消其申請資格。
第六條 產品抽檢單位
各級水泥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在同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領導下,中國水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負責水泥生產許可證產品的抽樣、檢驗工作。同時負責大中型水泥企業和特種水泥企業的抽檢工作;省級水泥質量監督檢驗站負責其他水泥企業的抽檢工作。檢驗單位按現行國家標準或專業標
準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并提出檢驗報告。企業對檢驗結果有異議,允許在一個月內向中國水泥質檢中心提出仲裁。
第七條 審查員的選派
水泥生產許可證審查員由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和省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選派。審查員必備條件按《管理辦法》的附件二《發放生產許可證工作人員守則》規定。審查員選派辦法如下:
(一)從建材、鄉鎮企業管理部門和水泥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水泥企業中挑選工作負責、經驗豐富的水泥專業技術人員擔任。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根據本地區工作量大小,組成若干審查小組,每組審查員不得少于三人,企業主管部門、省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派員參加,分片負責初審工作。
第八條 水泥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自批準之日算起。
第九條 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必須在其水泥包裝袋上注明水泥生產許可證編號和批準日期。
水泥生產許可證編號按《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填寫,即:
XK23──001──0001
─┬── ─┬─ ──┬───
│ │ 生產許可證編號
│ 產品編號(水泥)
│
發證部門編號(國家建材局)
第十條 企業主管部門、各級建材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水泥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要對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及產品進行經常性監督。凡發現下列情況,應及時報國家建材生產許可證聯合辦公室,注銷其水泥生產許可證:
(一)質量管理混亂,將未經檢驗或廢品水泥出廠,限期整頓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二)嚴重弄虛作假的;
(三)因水泥質量造成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或人身傷亡事故的;
(四)將水泥生產許可證或印有生產許可證標記的水泥包袋轉讓其他企業使用的。
篇2
第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醫藥管理局(含總公司、下同)在接到年度發證品種目錄計劃后,要對本地區生產發證產品的企業(不論其隸屬關系和經濟性質),進行調查摸底,并將生產企業名稱、產品名稱、規格型號、使用商標等情況列表報送國家醫藥管理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下稱局許可證辦公室)。
第三條 凡生產發證產品的企業要按照經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下稱全國許可證辦公室)批準的“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要求,進行企業自查,考核評分;對發現的問題,要在規定的申請期限內完成整改,達到要求,填報許可證申請書。
企業在報送許可證申請書的同時,要按規定向局許可證辦公室繳納許可證的審查費和管理費。
第四條 企業自查整改工作,確因廠房,設備改造等特殊情況,不能按期完成的,必須事先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醫藥管理局提出書面報告,說明原因及建議審查時間。經其審核同意后報國家醫藥管理局許可證辦公室備案。
第五條 審查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以統一對“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理解和貫徹執行。
第六條 企業對在質量保證體系檢查和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認真組織整改,制訂計劃,落實措施;整改計劃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和醫藥管理局,并由上述部門進行檢查,監督企業實施整改計劃。
第七條 國家醫藥管理局許可證辦公室委托產品檢測單位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醫藥管理局按規定組織抽樣封存,樣品由被抽企業寄送產品檢測單位。
第八條 產品檢測單位在收到樣品后,應在“細則”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測試任務。產品質量的測試報告一式三份,由產品檢測單位分別發送局許可證辦公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醫藥管理局及企業;測試費用由企業在寄送樣品的同時,按規定直接匯寄檢測單位。
篇3
關鍵詞:大豆加工業;市場經濟;準入制度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與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大豆制品質量問題在消費領域表現出來,食品安全事故屢有發生,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發展環境、經濟生態條件和人民的身體健康,大豆制品與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的關注。
一、建立大豆制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必要性
2001年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米、面、油、醬油、醋5類民用食品的專項調查和產品質量專項抽查,其結果令人擔憂。全國這5類食品的生產企業總數約為6萬家,中小企業占70%,大豆加工企業4400家,年設計大豆加工能力9700萬噸,大豆油脂年產量390萬噸,豆制品年產量1500萬噸。這些中小企業中,80%是100人以下的小作坊,15.6%的企業沒有營業執照,25.3%的企業根本就沒有標準或是不執行標準,64.3%的檢測結果表明:5類食品平均合格率僅為59.9%,其中醬油合格率不足33%。
為了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保證產品質量,適應加入WTO經貿形勢,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質檢總局在2002年分別發表《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兩個規范性文件,具體要求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有方案、有步驟、有人員、有結果、有重點地對與人們日常生活最密切的食用植物油、豆制品、醬油5大類食品實行質量市場準入制度,設定進入經濟領域的門坎。
市場準入是指為了防止資源配置低效或過度競爭,確保規模經濟效益、范圍經濟效益和提高經濟效率,政府職能部門通過批準和注冊,對企業的市場準入進行管理。市場準入制度是關于市場主體和交易對象進入市場的有關準則和法規,是政府對市場管理和經濟發展的一種制度安排。它具體通過政府有關部門對市場主體的登記、發放許可證、執照等方式來體現。
二、大豆加工業取得生產許可證的重要性
食用植物油及豆制食品被首批列入《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重點產品名錄》中,也是首批實行食品質量安全經濟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按照食品市場準入制度要求,生產加工企業除了獲得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工商行政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外,還需申請并按規定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自2003年8月1日起,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實施無證查處。到時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再生產,而擅自生產的企業視為無證生產,其產品不得銷售;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但從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的流程來看,如果企業各方面的條件均符合要求,最短需要3個月時間才能夠取證,一般情況下需6個月。因此,大豆加工企業應積極申請辦理,以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大豆加工業可向所在地的市(地)級或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領取申請書。但持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營業執照的企業或大豆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日產量分別超過100t、200t和200t以上的加工企業,應當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申請辦證。
三、大豆加工業如何應對必備條件的審查
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的生產必備條件的審查,分別為41、45和42項。共分成三大方面:全部質量管理;工藝裝備設施;原料產品檢驗。大豆加工食用植物油與豆制品企業應按照《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積極準備全面迎接審查。
按大豆加工業生產必備條件審查內容及要求表,查閱企業質量管理方面的文件存在的問題,如有的企業沒有設置專門質量管理部門、過程控制的程序不完善、內容不夠具體等;加工工業與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廠房的設計不夠合理,生產車間過于擁擠,部分設備缺乏安全設施、加工設備、設施中滯留物料、殘留較多,設備維修不及時,漏水、漏油、漏料、漏劑現象較普遍等;按大豆加工業生產必備條件審查內容及要求,查看化驗室及有關記錄、文件:檢驗設備不完善或有設備但不能正常使用;有些加工業一些強制性校準的計量器具、儀器有漏檢或檢驗過期現象,無合格標識;有些加工業原材料的驗證記錄和報告不全,原料和產品檢驗沒有原始記錄,檢驗報告單不規范。
四、大豆加工業市場準入制度要求
大豆加工業,應該不斷完善質量管理方面的文件,做到責任明確、分工明確、獎罰明確,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落實,做到以法治廠。
廠房的設計要合理化,要有切實可行的輔助和設施,要及時清理加工設備、設施中滯留物料;要定期進行生產設備維修、保養,搞好生產車間內外的環境衛生;改進生產設施,選用有效磁選設備和自動監控設備;對提供包裝物的廠家索取檢驗證、合格證,并按包裝物標準驗收,同時做好記錄;對于各車間關鍵工序或關鍵點作業指導書和各崗位操作制度,應根據不同車間的要求分別制定量化指標。
大豆加工業應該按照《食品衛生許可證》要求,配齊出廠檢驗所需設備,對于強制性校準的計量器具和儀器應及時送質檢部門檢查,并貼好合格標識和做好記錄;建立不合格原料和產品處理規范,做到按規章制度衡量,依據相應法規辦事。
參考文獻:
1、紀正昆等.建立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制度[J].食品工業科技,2003(1).
2、鄔建平.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實用問答[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篇4
一、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在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六個方面:
1、法規建設滯后。我國的《安全生產法》于2002年6月頒布,同年11月1日實施;《礦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頒布,1993年5月1日實施;《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于1996年頒布、實施。雖然礦山安全立法工作啟動較早,已經頒布10多年,對礦山安全生產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法規體系,缺乏系統性。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的發展,《礦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規、標準已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特別是一些礦山安全技術標準和規程,亟需修訂和補充。
2、監管體制不健全。為協調經濟與社會的共同發展,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普遍對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實施了非常嚴格的管理,安全監督管理力量普遍很強。而我國安全生產監察機構變動頻繁,工作連續性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監管體制。另一方面,專職從事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的人員非常少。一些縣級安全監管部門,甚至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沒有,電話費都無法保障,現場檢查執法非常困難,監管力量薄弱。
3、企業管理水平不高。(1)絕大多數小礦山企業的生產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經濟效益差;(2)設計不正規,采礦工藝落后;(3)裝備水平低,采用手工和半手工作業,本質安全化程度低;(4)內部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機構和人員;(5)業主素質普遍較低。小礦主對國家法律、法規、礦山安全生產知識普遍了解不多,自身素質較差,在礦山建設、生產過程中,為追求最高利潤,不顧礦工生死,盡可能減少投入,導致礦山不具備基本的安全條件。
4、中介機構不成熟。中介機構在職業安全與健康事務中,充分利用其中立、客觀的特點,扮演中間人的角色,負責絕大部分技術性強的認證、評估、檢測、鑒定工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咨詢和培訓。在我國,安全中介機構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發育還不成熟,有關法規還不健全,缺乏約束力,中介機構的技術水平、服務質量遠未達到要求,短時間內還不能適應安全工作的實際需要。
5、安全培訓亟待加強。職業安全技術培訓在保護從業人員免遭意外事故和職業病的傷害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礦山從業人員,特別是小礦山的從業人員主要以農民工為主,他們文化素質明顯偏低,安全意識低、安全生產工作技能差、自我保護能力弱,就是礦長、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率也較低,先上崗后取證的現象比較普遍,目前安全生產培訓無論工作機構數量,還是培訓質量都很難保障工作需要。
6、工傷保險與事故預防脫節。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與工傷風險相對應的費率機制。各地制定的費率檔次少而粗,致使低風險的企業缺乏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積極性,而高風險的企業并沒有因為參加工傷保險而激發事故預防的積極性。
由于非煤礦山存在這些問題,本質安全程度低,多年來傷亡事故一直處于多發狀況。據2001~2005年統計分析,全國非煤礦山安全事故在各類事故中位于道路交通、鐵路交通、煤礦、火災之后,居第五位,在工礦事故中僅次于煤礦居第二位。
二、通過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大力加強安全生產監管
為進一步搞好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當前應以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辦工作為載體,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強化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提高礦山開采技術含量,淘汰技術落后、設備陳舊、事故隱患嚴重、沒有整改能力、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條件差的小礦山,使礦山企業朝規?;?、規范化、管理有序的方向發展。具體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領導,協同監管。把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辦工作作為改善礦山安全生產條件、確保礦山平安的主要載體,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從多方面著力加強對礦山整治和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工作的領導。一是建立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領導機構。在省、市兩級成立礦山安全專項整治暨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加強對申辦工作的領導。二是制定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工作方案。以省政府的名義下發《全省礦山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同時,積極協同國土資源廳、公安局聯合向礦山企業發出做好礦山安全生產工作和安全整治的通知。三是召開有關部門礦山安全整治和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聯席會,分析解決整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落實有關部門的責任。四是全力以赴。省、市安監局作為礦山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經常召開礦山申請辦證工作分析會,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推進辦證工作順利開展。
2、加強宣傳,堵疏結合抓發動。一是營造宣傳氛圍,讓業主明白申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召開消除事故隱患、規范開采現場會、礦山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告知會、礦山安全整治暨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動員會、礦山企業限期整改和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督辦會等會議,培育典型,示范帶動,逐步調動礦山企業主辦證的積極性。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堅決查處違法行為。在省、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安監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加大對礦山的巡查,開展聯合執法,查處礦山企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嚴防已關閉和無證開采礦山“死灰復燃”,并采取集中聯合整治和各有關部門依據自己職責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的辦法,督促礦山企業全面排查整改事故隱患。三是抓住關鍵環節,促使礦山企業按要求進行整改。緊緊抓住礦山爆破作業火工材料供給這個“關鍵”不放,暫停對礦山企業火工材料供應,消除礦山業主僥幸心理和等待觀望思想,再根據全省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辦進度,對不積極進行整改、不自覺申辦礦山安全許可證的礦山企業停止火工材料供應,限期整改,促使企業加快辦證步伐。
3、推廣先進技術,聯合抓技改。從實現機械化入手,從根本上提升礦山安全生產水平,解決礦山企業安全事故多發的安全問題。實行規?;a,走中深孔爆破、機械化開采的路子。一方面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多渠道籌集資金幫助礦山企業聯合改造。另一方面,采取聯合行動,加大打擊力度,關閉和淘汰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礦山。此外,針對礦山企業自己爆破存在許多安全隱患的問題,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組建爆破服務公司從事專業爆破作業,建設規范化民爆儲存倉庫,購置民爆器材安全運輸專用車輛,組織專業爆破隊伍,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所有礦山企業可不再直接進行爆破作業,統一由爆破公司負責。
4、嚴把申辦關,著力抓好申辦工作。根據國家安監局《非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中的規定,要求申辦企業要實現“五個百分百”(即員工保險、安全設計、設備檢測、企業法人、礦長、安全管理員持證上崗、安全評價達百分百)。要求各礦山企業除配備持證上崗的特種作業人員外,還必須配備或者聘用專職的礦山工程技術員,對礦山開采作業進行技術指導,從而有效地保障礦山按規范開采。安監局人員經常深入礦山指導企業做好申辦的軟件和硬件,幫助企業聯系中介機構進行安全設計、安全評價、安全培訓等,對危險性較大的礦用起重、運輸、提升、排水等機械設備進行檢測,督促企業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使礦山企業具備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件,保證申辦的質量和進度。同時,嚴格把好資料和現場審核關,逐條對照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條件,按新的管理要求,修訂申請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為申辦“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創造條件。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實施,對把好高危行業安全條件準入關,預防非煤礦山重大事故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一頒布就實施,留給礦山企業進行準備的時間有限,加上目前具體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給發證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而且,礦山安全評價是在特定時間內開展的工作,只能代表評價時礦山的狀態,而礦山生產是動態的,每次爆破以后都有可能形成危石和險石,產生新的危險隱患。還有,礦產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對礦山安全許可沒有涉及到礦山的規模、布局等要求,如何與礦產資源開發協調,這又是一個問題。
篇5
關鍵詞 :復合片 芯材厚度 現場檢測方法 高分子防水卷材
引言
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以下簡稱“復合片”) 作為重要的一類高分子防水卷材,已廣泛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屋面的防水、地面防水、防潮隔氣等領域。它是以合成聚乙烯為主要材料,丙綸無紡布為保護層或增強層,各部位截面結構一致的防水片材[1]。復合片芯材厚度,主要是指復合片中間聚乙烯片層的厚度,作為復合片的一項重要的物理指標,不僅決定了卷材的生產成本,更決定了材料的防水性能及使用壽命。
雖然我國《建筑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中規定芯材厚度低于0.5mm的復合片防水卷材產品不得生產[2],然而日常的檢驗中發現,許多芯材厚度低于0.5mm的復合片產品性能均可滿足GB 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中規定的強制性檢驗項目,這使得低芯材厚度的卷材產品仍有較大市場存在空間,行業內生產低芯材厚度的產品的現象一直普遍存在。監督抽查行動,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現場檢驗方法,只能將抽查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測定,測試周期較長,影響監督抽查及執法效率。通過復合片芯材厚度現場檢驗方法的研究,可為復合片防水產品的檢驗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防水卷材標準體系,提高防水產品市場的監管力度。
1 .復合片厚度測試方法研究現狀
目前國家標準及相關行業標準中針對復合片厚度的測試方法主要是采用厚度計進行測試,該方法主要是將復合片樣品放入厚度計壓柱與測試平臺之間,測定復合片的整體厚度,包括復合片上下表面無紡布的厚度。該整體厚度并不能真實反應出復合片聚乙烯芯層的厚度。
國家標準GB/T 18173.2-2012 附錄A中給出了光學顯微鏡法測定復合片芯材厚度的具體操作步驟。該方法中規定在距片材長度方向邊緣(100±15)mm向內平均取5點,分別以這五點為中心裁取5塊50mm×50mm試樣,再在每塊試樣沿寬度方向,垂直于試樣表面切取50mm×2mm的試條,每個試條取4個均分點,利用讀數顯微鏡對芯材厚度進行測量,共計20個測量點。顯然,該方法制樣過程十分繁瑣,需要依賴實驗室條件,且實際檢測中,對于厚度大于1.0mm的高分子復合片(FS2),要制備寬度為2mm,長為50mm,并保證切面不變形十分困難;對于厚度小于1.0mm的高分子復合片(FS2),又很難保證試樣在讀數顯微鏡測量面內的被垂直固定,待測切面無法與顯微鏡測量面保持平行,從而易導致測試的不準確性。
此外,科研領域常用的掃面電子顯微鏡法也可用于直接觀察復合片芯材厚度的測試,但該方法設備投入大,測試成本高,且樣品制備過程同光學顯微鏡測試方法類似,垂直固定樣品困難,影響測試的準確性。
2. 復合片芯材厚度現場測試方法研究
由復合片結構可知,要準確測定芯材厚度,分離復合片表面無紡布與芯材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復合片芯材為聚乙烯材料,其表面無紡布為聚丙烯材料,二者分子結構相近、相容性較好,熱壓方式進行復合使二者粘接性好,通過機械方式或化學方法使其分離非常困難。因此,采用光學讀數顯微鏡對復合片的側截面形貌進行表征,直接測定樣品的芯材厚度還是最可行的方式。本研究主要參考GB/T 18173.2-2012 附錄A中的光學讀數顯微鏡方法,針對該方法測試過程中制樣困難、樣品不易垂直固定,以及測試過程中很難區分芯層與復合織物間界線等問題,開展復合片芯材厚度的現場快速檢測方法研究。
2.1 現場測試設備研究
考慮到現場檢測的便捷性及快速性特點,選擇攜帶方便的檢驗儀器是必要的。經了解目前市面上已有便攜式讀數顯微鏡產品,如圖1所示,其放大倍數在20倍以上,可滿足復合片芯材厚度測試要求精度,且其最大優點在于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等。
然而,便攜式讀數顯微鏡并沒有固定樣品的測試平臺,這也給現場測試帶來一定的困難。針對便攜式讀數顯微鏡這一缺點,設計了一種復合片芯材厚度專用測試儀,設計圖如圖2所示。采用該測試儀,可省去檢測過程中繁瑣的裁樣、制樣過程,只需采用鋒利刀片或刻刀沿待測樣品厚度方向、垂直于樣品表面切割樣品,獲得側切面,直接將切好的待測樣品夾持于測試臺,使其側切面緊靠夾具上表面,并擰緊夾具(夾持示意圖如圖3所示),即可通過便攜式讀數顯微鏡測量待測復合片芯材厚度。
2.2 現場測試方法研究與驗證
為進一步驗證現場測試設備測試復合片芯材厚度結果的可靠性,分別選用不同厚度、不同無紡布類型(長纖無紡布和針刺短纖無紡布)、不同芯材原料(純聚乙烯原料芯材和含無機填料芯材)的復合片,借鑒GB/T 18173.2-2012附錄A中測量點數量,對復合片試驗的厚度進行測試,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可見,對于不同厚度、不同無紡布類型以及不同芯材原料的復合片樣品,測試的準確性不盡相同,尤其是整體厚度厚度為1.0mm及1.2mm的試驗樣品,計算方差高達0.05及0.06。在分析影響測試芯材厚度準確性因素時,發現導致測量結果方差偏大的因素并非為測試過程及儀器誤差所造成的,而是由復合片材試樣厚度不均造成的。表2列出了整體厚度厚度為1.0mm及1.2mm的試驗樣品的5個試件20個測量點芯材厚度平均值及測量值方差??梢姡拷M試樣芯材厚度測試結果的方差并不大,最大的僅為0.03,遠低于20個測量點的總體方差。而每個試件是沿復合片試樣寬度方向依次裁取的,由每個試件芯材厚度測量平均值情況可見,不同取樣的試樣芯材厚度并不相近,而是沿著寬度方向呈中間薄兩端厚的趨勢,這可能是由于復合片試樣加工過程中,模具不規范或者熱壓復合無紡布的熱壓輥非規整圓柱體造成的。而該現象也說明了即使測量20個點,取其平均值作為芯材厚度測量結果也并不一定能反映出復合片芯材厚度的真實情況。因此,為保證芯材測試結果具有代表性,又可提高現場測試的方便與快捷性,達到規范產品質量的效果,建議采用5點測量,在測試報告中記錄該5個測量點結果,并以其中最小值作為芯材厚度最終測試結果,以供參考。
3. 結論
綜合以上研究,復合片芯材厚度現場試驗方法,可采用復合片芯材厚度測試專用儀,并借鑒GB/T 18173.2-2012附錄A的取樣方法,采用薄而鋒利的刀片及鋼直尺,沿寬度方向垂直復合片樣品表面切割樣品,在距片材長度方向邊緣(100士10)mm向內各取1點,在這兩點中均分取3點,以這5點的切面中心作為測量點,將樣品夾持于厚度測試專用儀樣品臺,使試樣切面緊貼樣品臺內表面,擰緊樣品臺,觀察讀數顯微鏡內復合片(FS2)樣品側截面,區分中間芯材與兩側無紡布的界線,測量兩界線間距離,記為該測量點的芯材厚度,最后以該5點芯材厚度測試結果中的最小值作為芯材厚度的最終測試結果,并在測試報告中記錄5點測量值。
參考文獻:
[1] GB 18173.1-2012 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
[2] 建筑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2013版)。
篇6
2011年受鐵道部高層管理人員變動和“7.23”溫州動車事故影響,全國的鐵路建設步入低潮,進入冰封期。但是在遙遠的新疆,大漠深處,戈壁灘上,一場有關鐵路橋梁異型梁的學術討論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為冰封的鐵路建設增添一抹亮色。
緣起,百里風區
新建鐵路蘭州~烏魯木齊第二雙線是國家規劃的“四縱四橫”快速客運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增進民族融合、促進西部開發、擴大國際交流的戰略工程, 具有開通速度高、質量要求高、科技含量高、設計標準新、驗收標準新和施工工藝新等特點,全長1776km。線路通過甘肅、新疆五大風區,占線路總長的32.8%,其中百里風區的風最為強勁,曾經造成列車脫軌、傾覆事故32起,嚴重影響了運輸效益,也造成不小的社會影響。百里風區,大風頻繁,風力強勁,年均風速為5.8m/s(4級),年均大風日數(≥8級)為208天, 每次持續時間為7.0小時。最大定時風速33m/s(12級),最大瞬時風速48m/s(15級)。如何讓火車高速、安全的通過百里風區讓設計者們傷透了腦筋!后來通過了解發現巴黎至布魯萊爾之間的高速鐵路采用槽形梁有效的解決了大風區風口處高速列車運營對安全的要求,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設計者的心中浮現,利用槽形梁腹板保護大風作用下的列車,在通過槽形梁主梁上設輕型鋼結構棚架,覆蓋開孔波形鋼板的方案解決接觸網防風要求。于是槽形梁設計理念進入了蘭新線。
依據,靜載試驗
槽形梁的設計經過專家討論,得到了鐵道部高層的同意,鐵道部工程設計鑒定中心審查批復要求對槽形梁“進行靜載試驗,完善后再成批制梁”。靜載試驗是目前鐵路系統檢查預制梁質量的重要手段,標準依據是2003年頒布的《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靜載彎曲試驗方法及評定標準》,這個標準適用于按標準軌距設計、廠(場)制后張、先張法T形、箱形簡支梁,其他簡支梁可參照使用。對于槽形梁沒有專門的靜載試驗方法,只能參考這個標準。
2011年1月29日,蘭新鐵路新疆有限公司在西安組織召開了第一次“蘭新鐵路第二雙線16米預應力混凝土槽型梁靜載試驗方案”評審會,會議邀請了北京交通大學、長安大學、鐵一院、中鐵四局、蘭州交通大學的專家,會上通過了槽形梁的靜載試驗方案。會后施工單位配合蘭州交大照此方案完成了槽形梁的靜載試驗。
2011年3月27日蘭新鐵路新疆有限公司在烏魯木齊組織“新建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無砟軌道16米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槽形梁靜載彎曲抗裂與承載力試驗報告”評審會,根據報告試驗成果驗證試驗梁滿足設計要求。
分歧,試驗方法
從槽形梁設計之初,中鐵二局新運公司就高度關注槽形梁的各項進展情況,因為新運公司七克臺制梁場有75孔槽形梁需要預制架設。當得知槽形梁靜載試驗在蘭新四標進行時,七克臺梁場場長梁新華帶著總工、技術、設備的部門人員專程驅車三百公里到四標雅子泉制梁場觀摩學習。試驗采用的“縱向三點,橫向四點”,重力式反力架承載的加載方式。憑借多年的制梁和橋梁認證的經驗,梁場長敏感的認識到這種靜載試驗方法的與眾不同,這種試驗方法能滿足規范要求么?能等效運營狀態么?能得到質檢中心的認可么?一連串的疑問浮上心頭。
目前,鐵路系統預制梁靜載試驗方法及依據均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靜載彎曲試驗方法及評定標準》,文中對加載點的布置有明確規定,但是槽形梁又與眾不同,它道床在底板上,兩側的擋墻主要起擋風作用,它的加載點怎么布置呢?1月29日的審查會提出了“縱向三點,橫向四點”的布置方式,這又和標準的規定相違背。而從2011年3月1日起,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實施《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將槽形梁納入產品生產許可證發證工作,靜載試驗方法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靜載彎曲試驗方法及評定標準》。通過預制梁的認證是梁場批量生產的先決條件,槽形梁的靜載試驗方法成為認證的關鍵項點。為此新運公司專門咨詢了鄧運清、孫金更、馬林、陳曉東等國內知名的橋梁專家。最后大家覺得組織一次會議把設計理念和認證要求來一個面對面的溝通,尋求解決的方案。
2011年7月17日蘭新鐵路新疆有限公司在烏魯木齊邀請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鐵路專用產品審查部孫金更、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馬林參加,設計、咨詢、施工、蘭州交大試驗等單位參加的《槽形梁靜載試驗及檢定評定方法審查會》,會上各位專家各抒己見,旁征博引對槽形梁的靜載試驗方法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會議雖然沒有取得實質的進展,但是作為序幕這次會議把有關槽形梁討論引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裁判,專家會議
由于在槽形梁靜載試驗的方法上,專家間產生了分歧,蘭新鐵路新疆公司把關于槽形梁存在相關問題的報告報道了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工管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盛黎明收到報告后,為了加深對槽形梁的認識,2011年9月,盛黎明主任、江忠貴部長一行千里飛行,風塵仆仆的趕赴戈壁深處中鐵二局新運公司鄯善七克臺制梁場,對已預制完成的10榀槽形梁實地考查,內實外美的槽形梁,敦厚的外形讓盛主任懸著的心放下了。
篇7
本梁場為武廣客運專線ZQ-2標新廣州站及相關工程跨環城高速特大橋0#臺(DK2197+445.12)至335#臺(DK2208+513.86)提供預制箱梁。主要工程項目有32m箱梁207片、24m箱梁41片、27.5m箱梁4片、27.1m箱梁8片,共計260片。
箱梁截面類型為單箱單室等高度簡支箱梁,梁端頂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內側加厚。箱梁防撞墻內側凈寬9.4m,橋上人形道欄桿內側凈寬13.2m,橋梁寬13.4m,橋梁建筑總寬13.8m,梁高為3.05m,橫橋向支座中心距4.5m。每片32m箱梁長32.6m,計算跨度為31.1m,C50混凝土327.62m3,鋼筋重約65t,鋼絞線重約11.08t。每片24m箱梁長24.6m,計算跨度為23.5m,C50混凝土255.19m3,鋼筋重約52t,鋼絞線重約4.27t。本標段內預制梁均采用一次性澆筑法施工。
由于設計時速達350km/h, 對軌道的平順度要求很高,從而對梁體的外形尺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依據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公布的《預應力混凝土鐵路簡支箱梁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通知,對預制梁產品提出了表1的要求,
具體要求見下表。
二、預制場控制網的建立及測量方案:
(一)主要的測量器具:
全站儀:三鼎STS-752,儀器編號:SD00622。
標稱精度:2+2ppm,測角1.5”
水準儀:蘇光GSZ2,標稱精度:1.0mm/Km。
鋼卷尺:鑒定鋼卷尺2把,型號:YJ-50。
(二)人員:
測量工程師1人,測量技術員2人,測量工2人
(三) 測量控制的技術方案:
1、控制網(平面、高程)的布設嚴格按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布置,精度滿足京滬鐵路規范要求。
2、導線精度應滿足1/26000,水準測量按四等要求。
3、控制點平面布置圖附后。建立觀測墩GCD1、GCD2,和原有導線點BC837-6和376-1形成閉合導線,并在觀測墩基座上新建水準點BM1、BM2和原有水準點BC837-6和376-1形成水準網。
4、為了精確地控制預制構件的幾何尺寸,在預制構件前,根據已埋設的控制點,建立制梁場的相對坐標系統,即以制梁臺座的縱向中心線為X軸方向,橫向中線為Y軸方向。
永久性的中線控制點分別設置在制梁場兩端。利用坐標網,按各制梁臺座的設計尺寸,在梁場混凝土地坪上彈出每個臺座的縱橫線及邊線。各制梁臺座中心和邊線都進行編號,以便隨時檢查預制塊件的幾何尺寸、線型、
扭轉等方面的偏差。
5、平面觀測點也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復測。不定期測量是指用儀器架設在一個已知點上,后視第一已知點,比較距離,再檢查第二已知點,比較距離值和角度值,如果變化超過規范要求,需對附近導線點進行復測,并找出變化原因及時修正。定期測量按現場實際情況對主網進行全面的復測,復測完畢將成果報交樁單位復核。
6、結構尺寸的控制
各主梁的設計尺寸均按基線丈量方法進行,以經過定期檢定的鋼卷尺進行,經尺長、溫度改正后取得讀數,再以光電測距儀測距進行檢核。梁長和梁跨是關鍵尺寸控制項,混凝土澆筑前必須經鑒定鋼尺丈量合格方可打灰,打完灰后必須及時的對機構尺寸進行竣工,并和打灰前的尺寸進行比較,找出尺寸變化的原因,以便后續的梁在澆筑的時候進行修正,特別是對梁跨尺寸,在預應力張拉前后變化是很大的,以32.6m梁為例,設計給出的張拉壓縮量是:上緣為5.82mm,下緣為14.48mm,第一片梁暫按設計值加上理論壓縮量定義梁跨,設計跨度為31.5m,在定位支座預埋板尺寸時應為31.515m,即預先留出壓縮量15mm,且此尺寸,必須經監理和值班技術員現場共同見證認可,尺寸丈量準確后,支座預埋鋼板四角用螺栓錨定在底模上,防止打灰時混凝土沖擊和振倒棒造成移位。
7、施工測量
以臺座法預制箱梁的關鍵是模板定位控制。安裝底模時,要強制對位,底模的線型要考慮反拱。中線和法線必須嚴格垂直。當底模標高和平面位置達到精度要求后,方可立邊模,模板尺寸經測量檢查合格,列表填入檢查證,才允許澆筑混凝土。具體要求見表2
8、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制梁臺座、存梁臺座的布置,共設有8個制梁臺座,另外一側有存梁臺座及運梁龍門吊走道,后期將影響通視,因此,決定布設2個測量臺座
(1)、根據地基情況,在澆注砼觀測臺座前,可先在地質情況較差的臺座底部打入16根ф80mm 木樁,打入深度4~6m。
(2)、觀測臺座為混凝土澆注,應在砼內配置一定數量的構造鋼筋。
(3)、觀測臺座頂部預留強制對中孔(按有關規范要求配置鋼筋);高程點用專門廠家生產的預埋件。臺座頂部用防護罩保護。
(4)、觀測臺座施工完畢后,用型鋼制作剛性觀測平臺圍護在觀測臺座四周,在觀測平臺一定高度上鋪設木板作為測量人員的施測平臺,安裝上下梯,以方便測量人員監測。觀測平臺、施測平臺、上下梯與觀測臺座均不能連接,以保證觀測臺座的穩定性。
(5)、為保證夜間及下雨時能正常施測,應在觀測平臺頂部鋪防雨帆布或防雨塑料板,并準備照明設備。觀測平臺應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
(二)梁場相對控制網布設
1、將觀測臺座中的1#,2#點作為整個線路控制網(梁場段)的加密點,與導線點BC837-6,BC837-7進行聯測,以確定兩點的絕對坐標。并根據梁場施工生產的需要轉換成梁場的相對坐標。
2、為了便于制梁場臺座的高程控制,在觀測墩承臺上的埋設二個穩固水準點BM1、BM2,應定期與遠離施工干擾的固定水準基點L1,L2進行聯測,(L1,L2采取在西環高架橋墩柱上埋設膨脹螺栓的方法建立,因西環橋通車多年沉降基本趨于穩定,且不易被破壞。)在離觀測墩承臺面4.3米高變節面處再埋設兩個高程預埋件BM3、BM4,(埋設在靠制梁臺座一側以方便控制頂板立模標高)。BM1、BM2、 BM3、BM4以及西環橋下的L1、L2形成一個附和水準線路。以L1,L2為基準點,按要求測量、平差,以確定BM1、BM2、 BM3、BM4布設點的高程。在施工過程中,每個臺座選定一高程點,測量時,高程控制始終以該點為基準來控制箱梁的高度。
3、由于本次箱梁是整孔一次性澆注,自重達890噸,這就對制梁臺座的穩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臺座基礎已經經過了鋼筋混凝土管樁和水泥粉噴樁的處理,但在最初的幾片梁的澆注過程中必須進行成降觀測,以防止出現較大的或不均勻的沉降。
每個制梁臺座布置八個沉降觀測點,以臺座的縱橫軸線對稱布置,在灌注混凝土前、灌注混凝土后、預應力張拉后、梁體移出臺座后,進行沉降觀測,比較各工況下臺座的沉降量,以便及時調整底模,保證成梁線性,開始澆注的幾片梁,每次澆注完后都應依據BM1、BM2、測量出制梁臺座上布置測點的沉降變化情況,直至沉降趨于穩定不再沉降為止;存梁臺座在存梁前后也應做沉降觀測,隨著基礎的沉降的逐漸穩定,根據沉降的趨勢,按實際情況半個月和一個月觀測一次。當一個月內沉降量小于1mm時,可認為沉降穩定,不再進行觀測。
4、鋼筋胎膜架在使用前也要進行檢查,保證鋼筋成型后的相對結構尺寸的準確,以便能順利入模安裝!
五、質量的保證措施
①所有觀測應盡量在溫度對測量結果影響最小時進行。
②定期對控制網進行監測。
③中線預埋件埋設,其頂面應與節段梁面平順。
篇8
生產健康發展 效益快速增長
據最新統計,到2004年底全國實現銷售額約850億元,比2003年增長13.4%。實現利稅約400億元,比2003年增長18%,其中上繳稅收約330 億元。化妝品工業的發展速度高于國民經濟GDP的增長速度,保持了多年快速增長的勢頭。另據對326家大中型化妝品企業統計,2004年完成銷售額291億元,比2003年增長20%,約占全國總銷售額的 34%,完成利潤21.5億元。在化妝品行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制造商,2004年銷售收入完成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隆力奇、雅芳、安利、湖北絲寶、寶潔、玫琳凱、上海家化、強生、利華、花王、資生堂麗源等11家公司,其總銷售收入約為188億元,占全國總銷售額的22%。
進口化妝品快速回升 出口保持一定水平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中國化妝品出口到70余個國家(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非洲、東歐及亞太地區等),出口創匯達5.37億美元,與2003年出口額5.4億美元持平。其中香水及花露水出口額為 1269萬美元,唇用化妝品為6666萬美元,香浴鹽及其它沐浴制劑7215萬美元,香粉不論是否壓緊為3144 萬美元,美容類或化妝品及護膚類為22935萬美元,其它護發品為 4312萬美元。
2004年進口化妝品額為1.6億美元,與2003年1.01億美元相比,增長60%。其中進口香水及花露水為1113萬美元;眼用化妝品1102萬美元;其它美容品或化妝品及護膚品9986萬美元;唇用化妝品為1030萬美元;其它護發品512萬美元。
2003年化妝品進口額及數量在2002年大幅下降的情況下,由于國家對來自發生“瘋牛病”國家和地區,采取由出口國官方出據檢疫證書,證明其含有的動物源性原料成分不屬于“牛、羊動物源性原料成分清單”和“含有牛羊動物源性原料檢疫報告和風險評估報告”的防范措施,因此,2003年進口化妝品實施該政策后進口的速度開始快速回升。2004年由于化妝品進口海關關稅降幅比較大,因此,2004年進口額高速增長,但進口額仍遠遠低于出口額。
市場競爭激烈 行業健康發展
2004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旺勢不衰,生產企業普遍感受到壓力大,企業仍被利潤率低、效益差所困擾。2004年出現新的特點:
――在琳瑯滿目、異彩紛呈的化妝品市場上,消費群體也在明顯地區分化,名牌和高檔產品為大城市的主流,服務于白領階層或部分中高檔收入的消費者,講究品牌和質量;中低擋產品行銷中小城市或收入偏低階層,大部分為農村消費者接受,量大面廣。洗發護發和護膚類化妝品仍為市場的主打產品,美容類和其它類化妝品在逐步攀升。
―― 洗護發產品在過來的一年里,競爭是極其激烈的,普遍在打價格戰,以降價的手段奪取市場份額。過去市場上高檔名牌的洗發水(香波)400ml裝,每瓶約50多元,這樣高價位的洗發水,目前的市場上基本上見不到了。有的洗發水在一年中幾次下調其價格,目前普遍價格都在30~37元左右。2003年和2004年初,著名的國際品牌洗發水,400毫升裝,標有二合一滋潤去頭屑功能,每瓶銷售價僅為19.8元,降幅達50%。目前有一批不出名的洗發水容量為400毫升,大型超市賣價一瓶售價不足15元。一些品牌繼續向下移動產品價格。
――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生產廠商采用多元化的營銷策略來應對。中國目前化妝品的營銷已走出計劃經濟的模式,以靈活多變的手段進行銷售,已出現百貨店銷售、專賣店銷售、超市(含大賣場)銷售、專柜銷售、美容店銷售、連鎖店銷售和網絡銷售等。目前專賣店和連鎖點銷售和網絡銷售方式正在發展中。
――各公司對銷售終端和銷售員的管理較為重視,它會對企業利益帶來確保性,同時注重產品回款的及時性和管理的嚴格性,更重要的是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反饋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銷售人員的素質對企業的產品銷售和企業形象會帶來直接的影響,因此,各企業在過來的一年中普遍地加強了人員的培訓和素質教育,收到明顯的效果。
――越來越多的中國購物者在購買日用品時由以前的傳統業態轉變為現代的業態,超市和大賣場尤其受消費者歡迎,越來越多的廠商將目光投向了大型超市和賣場,產品選購上目光比較集中的品牌為玉蘭油、海飛絲、美寶蓮、妮維雅、強生、旁氏、舒蕾、美家凈、大寶、隆力奇、拉芳、蒂花之秀、郁美凈、雅倩等品牌,可見市場的變化。
――全國美容業就業人員約1120萬人,城鎮美容機構為154.2萬家,中國每一萬個城鎮居民中擁有美容店32家,城鎮人口月平均美容花費29.33元,隨著中國人民由整體小康達到全面小康的生活水準的實現,美容店用化妝品這一市場得到重視,有遠識的化妝品企業家已涉足這塊領域。
―― 男性使用化妝品已是社會文明的標志之一。據報道,2001年世界男性用化妝品強國的銷售額為:美國6.3億美元,德國1.1億美元,英國0.9億美元。中國男士用化妝品不但品種少且數量更少,隨著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樣男士也在追求美,追求健康,也希望有適應男士的化妝品。2001年資生堂麗源公司在中國率先推出男性用系列化妝品,有的化妝品公司也開始生產,其產品深受青睞,銷路很好。它突破了中國男性只有用女人的化妝品或只有剃須膏、古龍水等幾種化妝品的可憐局面。
――2004年全國化妝品生產企業,大批換(發)生產許可證工作已結束,獲證企業近3000家。由于貫徹《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對企業各方面的要求比較高,通過換發生產許可證的過程,使一大批企業在產品質量、企業管理、員工素質、裝備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化妝品行業普遍上了個新水平,也隨之淘汰了一批不具備生產化妝品的企業,使行業得到凈化。
――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要,為提高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產品的含金量,近年來許多化妝品公司建立了“研發中心”,如寶潔、資生堂、大寶、家化、絲寶、郁美凈、拉芳、聯合利華、名臣等公司。過去是“三資”公司,現在已在民營企業快速建立,這是企業向高度發展的追求和戰略。
――2003年一些化妝品生產企業在重組和整合,如歐萊雅公司收購小護士和羽西,飄影集團收購具有142年歷史的孔鳳春化妝品公司,霞飛被轉嫁等等,部分公司在易變其主重新組合,這是適應市場發展形勢的需要,是經濟發展中的正?,F象。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已體現出其品牌、力量、技術、管理、效益、資源的充分利用及集中的優勢,是對企業的強化,對化妝品行業的推動。
回顧2004年,中國化妝品工業的生產是快速增長的,市場的發展是健康的,競爭是激烈的。
2005年生產將繼續快速增長,市場競爭將是更加激烈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需要,2005年化妝品行業的生產將繼續保持快速的增長,化妝品市場將競爭更加激烈,總體將表現出生產與市場兩旺景象。
――根據化妝品近些年的發展態勢分析,2005年仍將以12~15%的速度增長,預計2005年將完成950~1000億元銷售收入。
――隨著市場的需求,2005年隨著防曬化妝品標準和檢測方法的統一,防曬產品將得到更快更健康的發展。同時添加植物提取物的化妝品和其它具有功能性的化妝品也將得到大面積的發展。
――2004年,一些“三資”公司出臺低價位產品是一種嘗試,2005年將會作出比較大的動作,這就是推出“便宜的產品”。他們認為高價位產品區域,在一定程度上趨于飽和,對中低價位的市場區域他們的產品市場占有數量甚少,甚至是空白,因此,推出低價位產品,以從戰略上取勝市場的份額。
――2005年,國家對進口化妝品海關關稅率繼續下調,唇用、眼用化妝品及香粉海關關稅降幅較大,從2004年的14.2%降到10%,護發產品從14.7%降到12.7%,人體止汗劑從12.5%降到10%等,由于關稅下調,對進口產品利好。同時,國家出臺了對普通化妝品進口不許進行功能性的評價,從2004年7月1日開始執行備案制,這也將方便進口,進口速度將會增長較快,相對的數量不會很大,在中國的市場銷售價格有下幅的可能,幾個跨國大公司應有些動作。
進口化妝品雖增長較快,但不會影響國內化妝品市場和生產的空間。
――出口化妝品仍將保持較平穩的速度增長,出口額約在6億美元左右,由于中國生產的化妝品檔次和品牌的知名度有限,目前出口量相對全國的生產量還比較對稱,因此其增長速度不會有大的突破,增長速度約保持2~3%左右。
――美容專業線在悄然興起,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美容院的不斷擴大和發展,為美容院配套的產品,特別是功能性的化妝品,更適應“一對一”的服務,發揮其功能更有效。因此美容專業線的生產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化妝品生產的一支生力軍。
――SPA現已風靡全球,主要表現在集美容、強體和保健于一體的新功效,在中國剛剛起步,已喚起人們的生活中青睞,在2005年仍將一定的發展,今后在中國有發展空間。
――近年來,在國內香薰精油美容已是時尚,具規模的美容院在其美容產品柜里,擺滿各式各樣的具有香氣的精油產品,具有美容按摩、水中洗泡、凈化空氣、提神靜氣等功效。采用香薰精油美容來勢甚猛,方興未艾。但必須要考慮精油的安全性的問題,有量和度的問題,也不是所有的精油對人都是安全的,也不是對所有的人群都適應,要加強安全評價和管理。
――2005年國家商務部出臺了美容行業管理規范,今年1月1日實施,這將對美容專業線的生產和產品開發,對美容院的管理起到規范和監督作用。
――國家衛生部對非功能性的普通的日用化工產品作出不得標注殺菌、除菌、抑菌等功能的規定,2004年7月1日執行,這一規定將對國內日用化工產品生產和市場起到規范、確保人身安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作用。
――2005年洗發水、部分護膚霜等產品仍將是價格下調的一年,從目前市場走勢看,幾家大品牌洗發水已經在向下移動,洗發水打價格戰是化妝品品種中在前幾年里最為突出的,護膚類、潔面乳和沐浴等產品價格也在下調,消費者將得到實惠,企業效益如何有待研究,化妝品的價格戰實際是剛開始。
篇9
關鍵詞 :摩擦材料 石棉 重金屬有害物 對策
摩擦材料主要指機動車和機械制動和傳動的材料,俗稱剎車片,在汽車上用的也稱汽車用制動器襯片,是以增強纖維、粘結劑、摩擦性能調節劑和礦物填料為原料,經混拌、熱壓、熱處理磨削后而制成,是機動車和各類機械制動系統中關鍵的部件,因此摩擦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機動車及各類機械的安全性能,其質量優劣關系到使用者和行人的人身安全。
1.行業情況及現狀
目前我國摩擦材料企業有600多家,產地主要集中在山東、浙江、湖北、廣東等,2013年行業總產量約120萬噸,銷售額150多億人民幣,但是由于摩擦材料生產企業起點低,部分原材料含有害物如石棉、鉛、銻等,且一直來都沒有引起生產企業足夠重視,有的企業仍在直接使用石棉制造摩擦材料或使用含石棉及重金屬的原材料來制造摩擦材料,導致摩擦材料中有害物在剎車后產生的粉塵散發在空氣中造成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危害。
2014年我機構對部分汽車用制動器襯片中石棉和重金屬檢測發現,所采樣品中含石棉、鉛、銻不符合的樣品分別占34.1%,8.8%,26.4%,其中國外著名品牌5個樣均不含石棉和重金屬。
2 . 國內外對摩擦材料中有害物的相關要求
以美國為例,美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限制石棉的使用,并于1992年全面禁止生產和使用石棉制品,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呼吁各國全面禁止石棉制品,截至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面禁止了石棉物質的生產和使用且相繼立法禁止重金屬如鉛、銻的等的使用,特別是銻作為重金屬,美國和日本的聯合產業指南《JIG 101A》作為B類物質需申報使用。
在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法規對摩擦材料中使用石棉和重金屬物作出規定,國家歷次對汽車用制動器襯片的監督抽查中,也沒有將石棉和重金屬列入抽查項目。
3 . 摩擦材料中石棉和重金屬的危害
摩擦材料中如生產中使用石棉,將導致企業生產工人在生產中吸入石棉及含有有害重金屬,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嚴重的造成矽肺或肺癌。德國1980-2003年期間,石棉相關職業病造成了1.2萬人死亡;法國每年因石棉致死達2000人;美國在1990-1999年期間報告了近20000個石棉沉著病例;中國摩擦材料生產企業的職工已越來越來受到矽肺的困擾,職業病比例遠超其它行業。
硫化銻通常作為摩擦材料材料的劑,使用量為2%~3%,銻的危害在于氧化,形成氧化銻,而氧化銻被懷疑有致癌性,銻能污染水,會破壞心臟及肝臟功能,銻在1979年就進入美國環保部的優先控制污染物名單。
鉛一般在摩擦材料中不直接使用,但由于摩擦材料中使用的3%~5%左右銅纖維,而銅纖維中約含2%~5%的鉛,而鉛在人體中有蓄積性,可從被污染的空氣和水中攝取,并附著在人體的骨骼組織上,從而影響人體機能的多種功能,比較嚴重的是損害造血系統及腎臟。
據統計,2013年底,國內汽車保有量近1.2億輛,摩托車和電動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每輛機動車在制動過程中均會產生幾微克到幾毫克的粉塵,這部分粉塵部分是含有害重金屬成分的,部分就成為PM2.5,還有部分還含有石棉,全國4億輛機動車,就剎車每年產生的粉塵就多達30萬噸,這些粉塵通過剎車部分轉化為懸浮顆粒物進入環境中,有一部分脫落在路面上。制動粉塵中如有1克石棉就約含100萬根元纖維,在大氣和水中能懸浮數月之久。長期吸入一定量的石棉纖維或元纖維能引起石棉肺、肺癌、胸膜間皮瘤等。而汽車用制動器襯片材料中的鉻、銻、鉛及銅等排入空氣中再通過下雨到水中,也嚴重污染環境。
2013年全國摩擦材料生產企業產生的廢品(固體廢物)約有2萬噸,汽車保修更換下的每年約15~20萬噸,由于國內生產的部分汽車用制動器襯片中含有石棉、銻、鉛等有害重金屬,這部分有害重金屬均污染排入土壤或水中,嚴重污染了環境源,2013年4月1日新京報、2013年5月份南京日報、南國早報均報道了廢棄摩擦片對環境的危害。
4. 摩擦材料中含石棉及有害重金屬的原因
影響摩擦材料中石棉及重金屬含量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產品配方開發中使用石棉及重金屬硫化物如硫化銻、硫化鉛及銅。因此要控制摩擦材料中石棉和重金屬含量,首先提高企業產品研發能力,使用無有害物的材料來替代,其次是部分原材料中含石棉及重金屬如海泡石、滑石粉、方解石、礦物纖維中含石棉,銅纖維中含鉛等。再是設備環境污染問題,由于使用的生產設備沒有清理及無石棉和有石棉產品同時生產導致交叉污染。
5. 技術改進對策
消除摩擦材料中石棉和重金屬危害,可以從環保型摩擦材料配方開發、環保型原材料替代含有害物原材料、原料控制、過程控制及有害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和解毒來解決。
5.1 環保型摩擦材料配方開發
由于石棉的耐高溫和高強度及耐摩性及分散性好,現在還沒有一種纖維可以達到石棉的以上優點,但石棉替代材料已相繼開發如:有機纖維、無機纖維、礦物纖維等等,另外較多海泡石和方解石、滑石粉中均含有石棉,因此要選用不含石棉的海泡石和方解石、滑石粉等。
5.2 環保型原材料替代含有害物原材料
由于摩擦材料中使用銅纖維來提高導熱性及增加強度,用硫化銻硫化鉛來提高高溫摩擦系數,降低磨損,提高使用壽命,通過研究可用以下材料來替代:硫化銅、硫化鋅、鱗片石墨、二硫化鉬、石油焦碳粉、氧化鎂、氧化鋯,銅纖維用鋼棉、鈦酸鉀晶須等等。
5.3 原料控制
原材料的有害物含量是影響摩擦材料中石棉和重金屬含量的最主要因素,限制使用石棉及硫化銻硫化鉛、銅,選擇不含石棉的原材料及不含鉛的材料,因此,控制原材料的質量是保證降低重金屬含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5.4 過程控制
主要涉及生產設備工裝及原材料倉庫的控制,轉產到生產無石棉后要對設備特別是混料機及料桶進行徹底清理,對模具和襯板拆開后進行清理,對原材料倉庫要分開堆放等
5.5 有害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和解毒
摩擦材料系復合材料,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化學、物理變化,針對摩擦材料中生產和使用更換下的廢物的無害化及再利用,通過循環利用摩擦材料廢物制作摩擦材料新配方,并在配方中使用無水硫酸銅作為六價鉻消毒劑,用納米材料和技術和阻氧劑阻止五價銻轉化為毒性強的三價銻,運用有機纖維和礦物纖維等新材料代替金屬纖維、石棉,研究出少金屬、無噪音無鉛、鉻、六價鉻重金屬的摩擦材料配方和生產工藝。
6、摩擦材料中石棉及重金屬有害物控制建議
6.1 提升檢測能力
一方面要加強摩擦材料生產企業化驗室的檢測能力建設,建議國家質檢總局在《摩擦材料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中要把石棉和重金屬列入水泥企業質量控制項目中,,在摩擦材料產品生產許可證檢驗規則中把石棉和重金屬列入檢驗項目,包括原材料和生產過程中鉻的檢測。提高檢驗人員的檢驗水平,以適應生產控制和最終產品質量控制的需要,嚴把出廠產品質量關。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檢驗機構的能力建設,為政府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6.2 加快技術創新
鼓勵高校、檢測機構、企業參與摩擦材料廢料的綜合利用解毒的科研工作。結合我國國情,學習歐美成熟經驗,研究開發高性能無危害的產品,
6.3 加強監管力度
建議相關部門加強摩擦材料中石棉和重金屬的監管工作,建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石棉和重金屬風險專項監督檢查,使政府有關部門全面了解摩擦材料中石棉及重金屬含量現狀,為下一步監管決策提供技術依據,禁止石棉和重金屬含量超限的摩擦材料產品流入市場。將含石棉和重金屬的汽車用制動器襯片列入固體有害物,對生產中廢料和使用后更換下的產品由環保部門集中無害處理,以減少對水、土壤的危害。
6.4 政策引導
出臺限制石棉生產和使用的強制性法規,以政策手段引導摩擦材料企業選擇石棉替代產品。引導企業使用環保材料,對企業使用環保材料的科研項目進行重點扶持。
另外,在重罰超限企業的同時,以財政補貼的形式鼓勵無石棉和重金屬摩擦材料產品的開發,引導企業的生產活動,使摩擦材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余建洋 孫振亞 制動摩擦材料對環境的污染研究(J) 環境污染和防治 2006(4).
[2]曾小山 淺談廢舊汽車材料循環利用的現狀及對策(J) 職教與成教 2012.5.
[3]長安汽車禁用限用物質的限值及測量方法(歐盟)(s)SY-HB-15-2011.
[4]Intermation Material Datd System,(s).
[5]Directiva 2000/53/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18 september 2000 on End-life-Vehicles(s).
篇10
關鍵詞:接觸式IC卡;檢測技術;現狀;趨勢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2013)01-0001-03
1 IC卡技術概況
1.1 IC卡的分類
根據卡中所鑲嵌的集成電路的不同,IC卡可分為:
(1)存儲器卡:卡中的集成電路為電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這種卡的功能大多數是針對某些特殊的應用的,使用的靈活性受到較大限制,但是價格非常便宜;
(2)邏輯加密卡:卡中的集成電路具有加密邏輯和EEPROM。結構如圖1所示。
(3)CPU卡:卡中的集成電路包括中央處理器CPU、EEPROM、隨機存儲器RAM以及固化在只讀存儲器ROM中的卡片操作系統COS。結構如圖2所示。
嚴格地講,只有CPU卡才是真正的智能卡。
按卡與外界數據傳送的方式分,IC卡可分為:
(1)接觸式IC卡:卡上的集成電路通過有形的電極觸點與外部接口設備直接接觸連接,進行數據交換;
(2)非接觸式IC卡:它不向外引出觸點,而是通過射頻感應的方式與外部接口設備通信。
1.2 IC卡技術特點
IC卡的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芯片的內部存儲容量大小和電路的附加控制功能上。存儲器卡是以EEPROM為核心的,能多次重復使用的IC卡。由于它本身只是一種數據存儲介質,不具備硬件邏輯加密功能,但可以對卡內數據本身進行加密處理,因此沒有或僅有很少的安全控制功能。
邏輯加密卡是在存儲器卡的基礎上,再增加一部分密碼控制邏輯單元。由于采用密碼控制邏輯來控制對EEPROM存儲器的訪問和改寫,因此它不像存儲器卡那樣可以被任意的復制和改寫。邏輯加密卡的內部存儲空間,根據不同的應用需要,通??煞譃橐韵滤膫€功能區域:
(1)制造商代碼區,此區域存儲不可更改的芯片制造商、IC卡制造商及IC卡發行商等代碼數據,該數據用于識別、跟蹤有關制造商信息及有關用戶的應用情況,為在管理上增強安全性提供了可能;
(2)個人化區,這是與應用相關的區域,該區域中的相關數據控制著對該卡片的個人化過程,并對個人化操作提供安全保證,如使用次數限制、重復使用限制等;
(3)安全區,用以存放不可讀取的有關安全數據,如個人密碼等;
(4)應用區,用以存儲有關應用數據信息。
存儲器中的應用區域還有兩種不同的實現方法,一種是將相關應用區域做成計數器形式,如公用電話預付費卡、停車計費卡等;另一種是存儲器形式,主要用于對數據信息的存/取操作,如病歷卡、校園卡等。面向計數形式的存儲器主要是位操作,而存儲器形式主要是字節操作。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此種IC卡芯片主要有Infineon公司的SLE4442、SLE4428等。
CPU卡芯片內部集成有CPU、ROM、RAM、EEPROM、安全邏輯、密碼運算協處理器等一系列功能部件,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普通智能IC芯片:內部設置通用標準部件如CPU、ROM、RAM、EEPROM、簡單的安全邏輯等,并且每一部件的功能也較為簡單。此種IC芯片的安全性適中,價格相對便宜,應用開發也較為簡單,比較適合于中等安全要求的智能IC卡應用。
(2)增強智能IC芯片:內部除設置通用標準部件外,還設置密碼運算協處理器(CAU)及增強功能的安全邏輯等,其余部件的功能也有相應增強,其中CAU多支持如DES對稱密碼算法。另外,此種芯片在制造上也采取一些硬件安全保護措施,安全性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應用開發較為復雜,比較適合于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智能lC卡應用。
(3)高級智能IC芯片:內部設置高性能的CAU及安全邏輯等,多支持如RSA非對稱密碼算法。另外,此種芯片在制造上采取較高的硬件安全保護措施,即使很小缺陷的芯片也必須進行登記、銷毀處理??梢哉J為,這種芯片在軟(管理等)硬(設計、制造)兩方面條件的保證下,具有十分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技術性能,適用于高安全性的應用領域。
2 IC卡國際標準現狀
198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信息技術領域創建了聯合技術委員會(ISO/IECJTCI),作為ISO或IEC成員的國家團體通過該技術委員會參與信息技術國際標準的制定。JTCI由覆蓋信息技術領域的19個分技術委員會組成。分技術委員會 17(SC17)負責識別卡和相關設備方面的標準化工作。隨著識別卡越來越多地成為身份識別的重要手段,SC17于2000之后調整了其工作領域,目前它的標準化范圍包括:
(l)身份識別和相關文件;
(2)卡;
(3)在行業間及國際交換中應用上述文件和卡時的相關設備。被JTCI采納的國際標準由個國家團體投票,被作為國際標準至少需要得到75%參加投票的國家團體的贊成。
已的國際標準,在今后仍有可能被修訂,因此在使用國際標準時,要注意應用國際標準的最新版本。
目前在IC卡領域主要技術標準有:
(l)ISO/IEC7810《識別卡物理特性》;
規定識別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構造、特性以及各種規格卡的尺寸,是所有的卡(包括磁卡、IC卡、光卡等)都應遵循的準則。
(2)ISO/lEC7816系列《識別卡集成電路卡》;
(3)ISO/IEC10536系列《識別卡無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緊藕合卡》;
該系列標準規定的卡需要貼近讀寫器才能被讀出,目前逐漸退出市場。ISO/IEC10536系列標準在 ISO/IECJTCI/SC17目前處于廢止狀態,其對應的國家標準GB/T17553系列國家標準也處于收回狀態。
(4)ISO/IEC14443系列《識別卡無觸點的集成電路卡接近式卡》;
該系列標準規定的卡與讀寫器的識讀距離最大可達十幾厘米,目前廣泛應用于公共交通、身份識別、門禁等各領域。
(5)ISO/IEC15693系列《識別卡無觸點的集成電路卡鄰近式卡》;
該系列標準規定的卡與讀寫器的識讀距離可達到100cm,目前廣泛應用于防偽、門禁、電子標簽等各領域。
(6)ISO/IEC10373系列《識別卡測試方法》;
不同IC卡標準之間的關系:
3 接觸式IC卡基本結構
3.1 內部結構
接觸式IC卡的基本構成是依照國際ISO7816提出的ID-l外形尺寸標準,在塑料片基上嵌人集成電路芯片而組成的卡片,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中,電路芯片是IC卡的核心部分,一般采用0.35~08μm的CMOS或NMOS工藝制造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電路中,通常包括接口驅動、邏輯加密電控制、譯碼、存儲器,甚至微處理器(CPU)等各種功能電路, 示意圖如圖3和圖4所示,而芯片的體積控制在2mm×1mm×0.3mm以內。
芯片電路各輸人、輸出信號端口與外部讀卡設備的連接是通過電極模片(一種精密的PCB印刷電路板)來完成。電極模片的外形長為9.62~13.65mm,寬為9.32~11.56mm。形狀一般為矩形或橢圓形。模片外側表面鍍金,并形成6~8個電極,每個電極的中心位置和最小面積均有規定,但各電極表面分隔形狀沒有規定。
由集成芯片和電極模片封裝而成的IC卡模塊已經可以實現IC卡的基本功能,一般采用PVC、PET或ABS塑料等基片材料依照國際標準作為IC卡模式塊的載體及保護膜,若采用不同的片基,則可以衍生出各種基于IC卡技術的應用系統和產品。
3.2 觸點尺寸和位置
接觸式IC卡(串行數據)有8個觸點,其觸點引腳順
序必須嚴格按圖4所示方法排。各觸點表面積最小不得低于2mm×1.7mm,8個觸點共占最小面積不小于寬9.62mm×高9.32mm, 兩相鄰觸點最大間距為0.84mm,各觸點功能見圖5。
3.3 物理特性
符合國際標準的IC卡,主要由國際標準ISO7810~7816等定義,簡述如下:
(l)尺寸:按ID-1型識別卡外形尺寸,即86.5mm×53.98mm×0.76mm。
(2)抗X射線:卡每邊在一年累計受到0.1Gy的X射線照射時,卡片功能不會喪失。
(3)觸點誤差:所有觸點與卡基表面高度差小于0.01mm。
(4)觸點強度:以等效于在Φ1mm的鋼球上施加1.5N力時片不會損壞。
(5)觸點電阻:在兩個短路的觸點間,施加≤300mA直流電,其接觸電阻應≤0.5Ω,在施加4MHz、10mA交流電時,其觸點之間阻抗壓降≤10mV。
(6)抗磁性:卡片在穩定的79500A/M磁場下, 不應使芯片喪失功能。
(7)抗靜電:在卡的任何觸點與地之間通過100pF電容和1500Ω電阻對1500V靜電放電時,卡性能不應受到影響。
(8)熱耗:芯片電路功耗應≤2.5W。任何環境條件下,卡表面溫度不應超過50℃。
(9)抗彎曲、扭曲:在經過1000次標準彎曲和扭曲之后,卡片功能應正常,表面無皺起部分。
3.4 接觸式IC卡檢測項目
接觸式IC卡的檢測項目包括卡復位、卡尺寸、觸點的表面輪廓、觸點尺寸和位置、卡翹曲、溫濕度條件下卡尺寸的穩定性和翹曲、彎曲韌性、動態彎曲應力、動態扭曲應力、觸點電阻、電磁場、靜電、耐化學性、紫外線、剝離強度、粘連或并塊、機械強度、電特性。
4 IC卡應用過程中實施嚴格檢測認證的根本原因
目前銀行磁條卡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從磁條卡到IC卡的遷移,不僅僅是產品簡單的更新換代,更是一次銀行卡技術革命。銀行IC卡不但涉及銀行卡及其受理終端的升級或換代,而且涉及發卡行、收單行和信息交換系統的升級改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如何確保在IC卡遷移過程中嚴格執行統一的技術標準,是銀行IC卡遷移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個重要手段是通過全面嚴格的測試認證確保卡片、終端和系統等符合相關技術、業務標準要求,滿足其技術、質量和安全需要。因此,在銀行IC卡應用過程中對IC卡及其受理終端和系統實施嚴格的檢測認證,主要是實現三個目的:一是IC卡及其受理終端的物理特性和電特性等符合技術規范要求,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二是應用功能滿足技術規范的要求,確保銀行卡IC卡互聯互通、兼容通用;三是安全性能滿足技術安全要求,確保銀行IC卡的交易安全。
5 國際EMV卡及終端檢測認證的經驗
世界各國對銀行卡產品的檢測認證管理均非常嚴格,無論是購買銀行卡產品的銀行還是提供銀行卡產品的企業均要嚴格執行統一的技術標準。而進入銀行卡網絡的產品是否符合統一的技術標準,是由獨立于銀行和企業以外的第三方對銀行卡產品進行功能檢測和安全評估等一系列檢測認證,以保障銀行卡產品安全可靠和兼容通用。目前由Visa、MasterCard 和JCB等國際組織聯合開展的EMV產品檢測認證最為成功,在全球的影響也最大。
EMV標準是三個銀行卡國際組織共同制定的技術規范,EMVCO是這些國際組織為了管理、維護EMV規范和推廣使用統一的芯片卡而成立的機構,目前有MasterCard,Visa,JCB和American Express 4 家成員組織,均分EMVCO的股權,共同對EMVCO進行運營管理,實施EMV認證、推動EMV遷移。EMV遷移的前提是國際銀行卡組織會員銀行發行和使用EMV卡及其受理終端機具必須符合統一的EMV標準。EMV產品提供商首先按照EMV標準設計、開發和生產產品,然后提交EMV 國際授權實驗室根據EMV標準進行嚴格的檢測。
法國電信、德國FORGA研究所開展的IC卡產品質量檢測方面有比較豐厚的經驗,他們對IC卡研制開發技術的發展趨勢,IC卡檢測儀器設備都有針對性的研究, 對國外IC卡產品應用情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法德兩國在開展IC卡產品質量檢驗方面注重實效,IC卡產品檢測內容一般按照以下的原則確定:①按有關標準規定檢測全部內容;②按有關標準規定檢測部分內容;③按照產品應用領域的特殊性,參考有關標準規定檢測的內容對某些檢測項目檢測加嚴條件;④根據產品應用和新技術發展的需要,開展有關標準規定項目以外的檢測內容。
6 接觸式IC卡產品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IC卡產品的質量檢測方面,國外通常的做法是,企業只對產品的某些關鍵的項目進行檢測,多數檢測項目委托具有專業資格的檢測中心進行,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減少重復建設造成的浪費,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德國FORGA檢驗所就是一個具有承擔IC卡產品質量檢測能力的綜合性檢測機構, 它的經費來源為:政府資助三分之一、會員企業資助三分之一、自身收入三分之一,會員企業具有享受產品質量檢測收費優惠和共享科技成果的權利,很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隨著IC卡產品所使用的材料、微電子技術的進步,設計工藝和生產工藝的改進,有關IC卡的標準也隨時在修訂,有關IC卡檢測的項目也在改變,一些對IC卡產品質量不再構成影響的檢測項目不需要再進行,一些新的對IC卡產品質量影響較大的檢測項目需要重新開展。因此,開展有關IC卡產品的質量檢測需要不斷跟蹤國際新技術,開展新項目的研究,探索新的檢測方法,建設實用的檢測環境,添置必要的檢測設備,發揮IC卡產品生產企業和專業質檢中心的優勢,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是今后IC卡產品質量檢測的總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IC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信息技術研究院.
[2]集成電路卡及集成電路卡讀寫機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2011.
[3]非接觸式IC 卡特點描述,http://smart.ne t/cn/2004/12-8/115925.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