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策劃書范文

時間:2023-03-14 22:4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服裝品牌策劃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服裝品牌策劃書

篇1

有關“服飾品牌文化”的研究一直都是當今企業界與理論界研究的重點,“提升品牌文化,增加產品附加值”也一直都是談論的熱點。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服飾品牌設計越來越要求我們能夠將“合乎品牌精神的”品牌文化融入其中,從而體現出“品牌個性”,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湖南地處內陸,除株洲服裝批發市場及寧鄉男裝外,省會長沙及各地州市服裝品牌企業相當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品牌文化的動力支撐,無法實現品牌設計的創新與持續性發展。因此,如何在廣泛研究服飾品牌文化的基礎上,尋求其可操作的一般性規律,并將這種規律運用到設計教育中,是目前服裝設計專業教育教學不可回避、也無法回避的問題。

在國外,有關服飾品牌文化的研究多數為行業(公司)內部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多半是以案例的形式見諸品牌策劃書之中(如日本、法國等國家),理論性研究并不多見。在我國,就宏觀而論,有關服飾文化研究的書籍可謂浩如煙海,但就服飾品牌文化來進行單獨展開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見,基本上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概括:

一、宏觀較多,微觀較少。這種研究視角是從文化入手,從宏觀上研究討論服飾文化。如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及華梅老師的《中國古代服裝史》。該類研究在大量研究史實的基礎上為服飾風格的形成提供了文化依據,通過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服飾風格特征,找出其不同的風格特性,從而在文化符號的表現上為“風格”找到文化淵源。但是這種研究依然是將文化這一廣義概念置于服飾風格研究之中,缺乏與品牌文化這一特殊研究對象的有機聯系,此種研究范疇依然只能將其歸納于服飾史論領域中的研究,而不能將其與品牌策劃等量齊觀。

二、研究多從市場實踐出發,將品牌文化融入到品牌設計案例之中,缺乏系統的理論梳理。這種情況多見于國內外品牌公司的實際品牌策劃案例之中,各個品牌根據自己品牌的實際策劃需要,提出自己的品牌精神,通過非系統的文化“挖掘”,形成自己的品牌風格。在這方面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在張灝所編著的《服裝設計策略》(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一書中有所涉及,該書在論及服裝主題設計相關內容時,提到了將品牌文化融入到服裝設計的相關環節中去,但并沒有在此基礎上進行展開。

三、從微觀領域入手,將品牌文化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一部分,而非全面系統地研究品牌文化與風格的關系。這種研究多在選定某一研究對象后,在研究過程中涉及品牌文化或者品牌風格等問題,但并未將此問題作為重點,而是稍有論述或將二者割裂開來進行論述。如《服裝品牌文化定位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第7期)等就屬此列。此種割裂不能從本質上說明服裝品牌文化所應該遵循的設計原則。

由上述概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應該從服飾品牌文化入手,較為全面地探討品牌文化與服裝主題的設定、品牌文化向服裝主題設計的轉化途徑、品牌文化對服裝設計的影響與滲透、品牌文化在服裝設計中的實現與表現等諸多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將對服裝企業品牌文化發展、指導區域品牌建設及服裝設計專業教育教學具有積極的實踐性參考價值。

隨著企業和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加強,我國服裝業由加工和產品經營轉向品牌經營,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形式模仿與外在渲染、人才更新與內在充實、自主創新與獨立形象三個階段。無論品牌消費還是品牌經營,都要經歷一個由形式到內涵、由表及里的過程。中國的服裝企業要做大做強,不是簡單地擴大規模,而是把品牌做大做強,是一種品質、品位的提升。面對產品過剩和國際化競爭,如果我國服裝品牌的經營不能始終走在品牌消費的前面,不能對自身及產品有明確的定位,不能通過設計文化提高品牌原創性競爭能力,是難以將自己融入國際市場經濟競爭體系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