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歷范文

時間:2023-03-16 09:50: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簡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企業簡歷

篇1

裝扮英文簡歷“勾引”外企英文簡歷按照中文簡歷寫,準會被人罵“傻瓜”。英文簡歷是進入外企的“敲門磚”,人家全憑你簡歷上寥寥數語判斷你的能力,所以,你一定要寫好了,不馬虎。

一、千萬別哆哆嗦嗦

語言簡練。對于求職者來講,目的明確、語言簡練是其簡歷行之有效的基礎。如在教育背景中寫相關課程,不要為了拼湊篇幅,把所有的課程一股腦兒地都寫上,如體育等。這樣不會有效,別人也沒耐心看。

二、千萬別搞錯順序

包括求職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等,與中文簡歷大體一致。第二部分為教育背景(EDUCATION),必須注意的是在英文簡歷中,求職者受教育的時間排列順序與中文簡歷中的時間排列順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是從求職者的最高教育層次(學歷)寫起,至于低至何時,則無一定之規,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安排。

三、切記把“技能”寫清楚

在時間排列順序上亦遵循由后至前這一規則,即從當前的工作崗位寫起,直至求職者的第一個工作崗位為止。求職者要將所服務單位的名稱,自身的職位、技能寫清楚。把社會工作細節放在工作經歷中,這樣會填補工作經驗少的缺陷,例如,您在做團支書、學生會主席等社會工作時組織過什么活動,聯系過什么事,參與過什么都可以一一羅列。而作為大學生,雇主通常并不指望您在暑期工作期間會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成就。當然如果您有就更好了。

四、切記列舉所獲獎勵和發表的作品

篇2

為提高個人簡歷的核心競爭能力,任何求職者必須依靠自己的實力完成個人簡歷的制作過程。單純的依靠網絡等等方式,下載已經制作完成的個人簡歷進行求職,沒有任何的實際效果。能夠把握招聘單位低于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崗位制作優質個人簡歷,求職的整體效果更好,能夠提高求職者獲得滿意工作的概率。

想要制作更好的個人簡歷滿足求職者的需求其實非常簡單。首先需要將簡歷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利用更加簡練的語言完成全部內容的表達。如果求職者能夠突出展現自己曾經獲得各類榮譽證書,可以更好的引起招聘單位的興趣。

個人信息

xx

性 別: 女

婚姻狀況: 未婚

民 族: 漢族

戶 籍: 云南-昆明 年 齡: 30

現所在地: 廣東-東莞 身 高: 156cm

希望地區: 廣東-東莞、 廣東-東莞

希望崗位: 經營/管理類-部門主管

貿易類-外貿經理/主管

工業/工廠類-跟單員

教育經歷

2000-09 ~ 2004-07 云南大學 人類學 本科

培訓經歷

2000-09 ~ 2001-06 云南大學計算機培訓中心 辦公軟件和數據庫操作系統 國家計算機二級(VFP6.0)

**公司 (2011-01 ~ 2012-09)

公司性質: 外資企業 行業類別: 紡織品業(服飾、鞋類、家紡用品)

擔任職位: 跟單主管 崗位類別: 部門主管

工作描述: 1.準備每一季度的面料開發樣和成衣開發樣,給客戶報價。

2.服務于一個歐洲客戶,跟進該客戶每一季度的所有訂單進度,及時協調和處理疑難和緊急的問題。

3.訂單出貨后,審成本表。

4.管理部門跟單業務,培訓跟單員。

**公司 (2007-07 ~ 2010-01)

公司性質: 外資企業 行業類別: 紡織品業(服飾、鞋類、家紡用品)

擔任職位: 跟單主管 崗位類別: (正/副)CEO/總裁/總經理

工作描述: 負責整體跟進訂單進程。協調部門員工工作,維護客戶關系。

1.熟悉服裝各種面料、款式及做工。

2.有牛仔、夾克、羽絨及各種休閑服飾的跟單經驗。

3.掌握制衣流程知識。從辦到到貨,都極為熟悉。

4.有良好的貨期觀念及品質觀念,能與客戶直接溝通,處理制版和生產中各個環節出現的矛盾。

5.了解服裝制作工藝及生產流程。

6.能核算服裝構造成本。

7. 熟悉外貿業務流程,維護客戶關系,具備良好的歐美服裝市場的款式及面料、輔料的開發能力;

8.能直接與國外客人溝通問題,處理英文郵件。

9.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市場洞察力和反應力及談判技巧;

**公司 (2005-08 ~ 2007-07)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 行業類別: 其它生產、制造、加工

擔任職位: 采購主管助理/跟單組長 崗位類別: 英語翻譯

工作描述: 熟悉行業英語術語和跟單流程及采購業務,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除日常跟單業務外,還負責部門員工的招聘面試,培訓,管理等工作.

離職原因: 家里有事

**公司 (2004-09 ~ 2005-07)

公司性質: 事業單位 行業類別: 教育、培訓

擔任職位: 英語教師 崗位類別: 中級教育

工作描述: 主要職責:

擔任高中英語教師,成績突出。熟悉現代教育理念,以人為本,注重對學生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及學習方法的培養。

主要業績:

2004.9-2005.7所授班級的英語成績獲年級第一,個人年度工作業績 考核為優秀。

2005年參加全校教師示范課大賽,榮獲優秀獎。

離職原因: 環境不適

技能專長

專業職稱:

計算機水平: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

計算機詳細技能: 國家計算機二級(VISUAL FOXPRO),熟練操作辦公軟件Word 2000、Excel 2000 、 PowerPoint 、WFP6.0數據庫 系統等。

技能專長: 專業特長:外貿英語 和英語口語.

有云南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證書、畢業證書。

計算機水平:國家計算機二級(VISUAL FOXPRO),熟練操作辦公軟件Word 2000、Excel 2000 、 PowerPoint 、WFP6.0數據庫 系統等。

英語水平:國家六級,具有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

普通話水平:二級甲等

語言能力

普通話: 流利 粵語: 一般

英語水平: 英語專業 CET-6

英語: 精通

求職意向

發展方向: 致力于從事貿易類行業或外企的業務跟單或管理類工作

其他要求: 有發展空間和調薪機會,以及社會保險等相關福利待遇。

自身情況

自我評價: 有六年工作經驗,擅長于管理,對跟單和采購業務熟悉,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知識面豐富。為人隨和,有較高的團隊溝通能力,自律性較強,善于學習。

工作能力描述:負責整體跟進訂單進程。協調部門員工工作,維護客戶關系。

1.熟悉服裝各種面料、款式及做工。

2.有牛仔、夾克、羽絨及各種休閑服飾的跟單經驗。

3.有良好的貨期觀念及品質觀念,能與客戶直接溝通,處理制版和生產中各個環節出現的矛盾。

4.掌握制衣流程知識。從版到貨,都極為熟悉。

5.了解服裝制作工藝及生產流程。

6.能核算服裝構造成本。

篇3

Sex: Female

National: Han

Political landscape: members

Date of Birth: August 1986

Account: Zhejiang Jiaxing

Marital status: unmarried

Education: tertiary

Graduate institutions: Joint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Graduation Time: June 2008

The Scienc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anguage: English (General)

Computer level: skilled

Work Experience: 1 year

Contact: 1599999999

Job intentions

Work type: Full-time

Nature of units: open

Expectations of the industry: Internet, e-commerce, Alerts, consumer goods (food, beverage, daily chemical, tobacco, etc.), the wholesale, retail (shopping malls, boutiques, department stores, supermarkets), office equipment, supplies,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express delivery

Expect jobs: cashier, department assistant / secretary / clerk, graduates, client services specialists / assistants, back office

Working Location: Hangzhou

Education

2005-09 - 2008-06 Wanxiang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study:

The basis of accoun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s,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business negotiation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marketing, basic computer, e-commerce, such as business etiquette.

Work experience

December 2004 -2005 in Lianhua in February off the coast of the century shops, internships理貨員

In March 2008, I -4 days in Hangzhou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udit Internship

May 2008 -6 Hangzhou on Color Printing Co., Ltd. Yick-kai clerks

Professional skills

Received awards

University: 2007 school year was "good student"

2006 school year was "third-class scholarship"

2005 school year was "third-class scholarship"

High School: in 2004 the "third text entry," "outstanding member"

Certificate

January 2008 ISO9000: 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l auditors

June 2007 job card accounting

Zhejiang Province in March 2006 level NCRE

June 2005 Junior National Computer

June 2003 abacus technical certificates

篇4

名人簡歷故事

簡歷的目的不是歌功頌德或搞人生回顧展覽,而是瞄準目標,獲得成功。

奧巴馬曾經投遞“瞎子”簡歷

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后,立志去黑人社區磨練自己。他投了很多份簡歷,卻沒有一個人相信一個名校畢業的高材生能夠安心從事一份基礎社區工作。直到他不再在簡歷里說明自己究竟有多么優秀,而僅僅告訴別人:“我想得到這份工作,這就是我喜歡的事業?!?/p>

美國企業高管就業顧問溫迪-恩尼羅表示:“刪掉某些工作經歷并不違反職業道德。如果你當過美國總統,就沒人敢選擇你做前臺文員,盡管你的能力足夠應付文員的工作。你必須學會篩選,讓簡歷的內容,明確地指向要申請的職位?!?/p>

麗莎?約翰遜?曼德爾的簡歷除皺術

當49歲的美國娛樂節目主持兼影評人麗莎?約翰遜?曼德爾準備換一份工作時,驚訝地發現投出去的簡歷皆石沉大海。難道沒有公司需要像她這么業績優秀而經驗豐富的員工嗎?“你太老了”,先生一語道破。曼德爾幾乎絕望,而另一位朋友則告訴她,年齡不重要,重要的是,簡歷是否讓你顯得“太老”。

曼德爾開始“刪除”自己的經歷,包括名校畢業的日期記錄與早期從業經驗,只留下最近的那一小部分。然后,她請來一位20歲出頭的人做自己的造型師與攝影師,拍攝了一組有活力的“簡歷照”。為了顯示自己的與時俱進,她還創建了個人主頁,并且將地址寫進簡歷。

“我既沒整容,也沒有PS照片,卻很快接到了面試通知,并且順利簽約。因為新簡歷中透露的朝氣與活力,使人們忽略了我的年齡?!甭聽枌⑦@次關于簡歷的“革命”戲稱為“簡歷除皺術”。

那些失誤的簡歷

“萬能”簡歷徹底OUT

秦琳準備跳槽,目標瞄準外資食品企業。她覺得既然應聘的是與自己專業密切相聯的食品企業,那么,只需要準備一份簡歷。于是,她將幾年前求職用的簡歷略微修改,四處投放。兩個月過去了,秦琳沒有接到一份面試通知。一天,她看到一位獵頭的BLOG,里面寫道:“有些人喜歡只做一個簡歷,然后將它投往各個公司,這種方法100%是失敗的,世界上只有用心的簡歷,沒有萬能的簡歷?!鼻亓彰靼琢俗约旱氖д`所在。

HR支招

如果你有意應聘外企,最好先了解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然后將其體現在簡歷中。比如你要應聘IBM,就需要一份四平八穩的簡歷,如果是微軟,就可以談談你如何靠編軟件賺到第一桶金。通常,不同國家的企業喜歡的簡歷是不同的。

?日本、韓國等亞洲企業喜歡循規蹈矩的簡歷,注重受教育程度多過經驗。如果你的簡歷能夠說明你在大學時是個優等生。獲得面試的機率將會大增。

?應聘美國企業,你必須學會將簡歷做到一句廢話都沒有。你可以在簡歷后面附上自己的各種證書,但一定要選擇與你所申請的職位密切相關的證書,多多益善的證書會讓湯姆大叔認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應聘法國、英國企業,禮貌是第一位。如果你的英文或法文水平不足以讓你分清哪個詞更官方,最好請教一下他人。

“舍得”給簡歷留白

多多離職前位居某民營企業銷售總監?,F在,她有意應聘某跨國公司的銷售經理。在過去的職位上,她的業績是那樣輝煌,簡直可以寫一部《杜拉拉升職記》。遺憾的是,她卻連面試的機會都沒得到?!拔艺撬麄円业娜?,我的資歷、人脈、經驗,難道他們不需要?”她很疑惑,卻并沒有想到,正是簡歷上堆積如山的資歷、人脈、經驗透露了她的洋洋自得,引起HR的反感。

HR支招

過去,我們總以為簡歷應該像一部影像機,所謂業績與經驗必須滴水不漏。這種寫簡歷的思維定勢來自于我們的第一份求職簡歷。那時候的你,盲目樂觀卻又不自信,有活力卻沒資歷,你不能確定自己要一份什么樣的工作,也不知道會遇到一個具備何種口味的HR,只能選擇撒網似的簡歷書寫方式。

如今,你經歷了幾家公司,明確知道自己想要應聘的職位,卻還在不厭其煩地羅列過去的光輝業績,只會使你顯得像一個喜歡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資深員工”。

想象自己就是那家公司的HR,你對應聘者的何種信息最感興趣,然后對自己簡歷中那些可有可無的信息進行精簡。

?紐約高管獵頭公司Martens&Heads的首席執行長馬騰斯認為:“任何求職者都有責任保持與時代同步?!痹絹碓蕉嗟墓静粌H僅看中你經歷過什么,更看重你正在做什么。你必須刪除掉過于傳統的東西,而選擇另外一些東西來表明自己如何與時俱進。比如你所接受的流行文化、你的職場博客或者你在新鮮的社會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合格的簡歷照片

“我用在簡歷上的是22歲的照片,這張照片為我第一次求職帶來了幸運?!焙茈y相信VIVIAN在最近一次求職中,使用的就是這張“土得掉渣兒”的照片。那人的確看上去很年輕,但她似乎只適合去應征前臺文員。更可怕的是,這個形象與她后面連篇累牘的“自我吹噓”是完全脫節的?!澳悴恍枰诤啔v上公開私房照片,然而,倘若沒有一組專為求職而拍攝的照片,說明你對求職這件事根本不重視?!盫IVIAN的大學老師說。

HR支招

之所以是一組而不是一張,是因為面對不同的公司,你需要不同的形象。哪家公司用哪張照片,選擇永遠是頭疼的活兒。幸運的是,選擇會促使你進一步了解所應聘的公司,而不是盲目投遞簡歷。

一個有思想的攝影師會幫助你成功,同理,一個白癡攝影師也會把事情搞砸。漂亮的照片能讓你顯得與眾不同、充滿活力,然而,有些問題是必須規避的。

?你必須化妝但不應該化太濃的妝,更不要嘗試將自己PS成章子怡。

?當你應聘一家網球用品公司,當然應該選擇一張朝氣蓬勃的照片。然而,如果照片中的你“恰巧”穿著那個品牌的網球衫在打球,有些HR看了可能會欣喜若狂,有些則會認為你是個喜歡投機取巧的家伙。

?你可以不夠漂亮,卻一定要有一個好發型。它承擔的責任是讓你顯得潮流但絕不前衛,有活力但絕不張揚。

?微笑是人類社會的通行證。如果你應聘的職位不是朋克教母,??峤^對不合時宜。

擊中HR經理的簡歷點睛之筆

Lily 女 34歲 Hr經理

曾任職于國企、外企、民企人力資源部

“或許正是看似不經意的一句廢話,讓簡歷變得有殺傷力?!?/p>

?在眾多應聘者中,劉文靜的簡歷吸引了我。她在簡歷里提到:“我喜歡比別的同事晚幾分鐘離開辦公室,檢查所有電器的電源是否都已經關閉?!比绱思毿闹艿降娜?,正是我們需要的行政主管。

?一位叫Peter的男士寫到:“我參加了Toastmasters俱樂部,并且經常被推選為班長,我喜歡集體生活,喜歡用英文演講?!碑斈X海里出現了一個陽光帥氣,熱愛團體的大男孩形象,我希望立刻見到他。

?“我喜歡貴公司最新出品的那款飲料,我只能說它實在太棒了。無論是否得到這個職位,我都將是它的忠實粉絲?!笔袌霾繂T工茱莉是用這句話打動我們的,顯得有時尚品位,并且為人大氣。

?“我的鋼琴演奏通過了業余七級的考試,它是我最有效的減壓方式。當然,我也十分樂意在公司聚會上為大家演奏《月光曲》?!泵磕昕偣韭摎g會,我們都苦于沒有好節目,公司需要一個多才多藝的人,這就是Camil被順利招進來的原因之一。

篇5

關鍵詞:建筑設計企業;項目管理;PMO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20006901

1 前言

建筑設計企業是典型的項目導向型企業,其主要利潤來源于項目,這就決定了建設企業必須以項目管理為核心,企業的各項工作應該圍繞項目展開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設計服務,同時設計企業自身也能取得更佳的收益。近幾年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化,國內很多建筑設計企業已經意識到項目管理對項目導向型企業的重要性,紛紛引入了項目管理機制。

2 完善矩陣式架構,設置項目管理辦公室(PMO)

項目管理辦公室是整個組織中的樞紐,各職能部門圍繞項目向PMO提供資源供其調配。PMO有效地平衡了項目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以項目為中心的組織設計思想。

2.1 多頭領導問題的解決

項目經理依據項目目標向資源經理提出資源需求后,PMO依據項目對企業價值和效益的貢獻程度對資源要求進行評估,以此確定資源需求的合理性及安排優先權。在某種意義上講,PMO是項目導向型企業中真正的管理機構。當職能部門變成資源提供部門后,職能部門與項目這個資源使用部門之間爭奪項目資源的問題將轉化為項目與項目之間爭奪資源,“一個人多個上司”這個難題將產生質的變化,從而可以由PMO決定的資源投入優先序來解決。

2.2 制定項目管理流程并負責監督

PMO將由本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與精通項目管理與建筑設計的專家組成,他們將根據建筑設計企業的特點,利用項目管理的知識制定完善的項目管理流程。從前期洽談直至項目竣工驗收以及項目后期的內部總結評估,并在關鍵節點進行審批監控,從而確保項目監控流程執行,減少項目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項目管理辦公室將可以查詢項目相關的一切信息,并通過此種渠道監督項目管理的狀況,據此對項目組人員進行考核。

2.3 為所有的項目經理提供支持

項目經理負責的日常事務非常繁雜,一方面要負責與甲方之間的項目往來文件,另外要組織設計團隊的各種會議,安排出差,隨時解決項目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等等事宜,僅憑一個人無從管理如此之多的瑣事。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甚至會同時承擔幾個項目的項目經理工作,就更需要其他人員輔助其做好項目管理工作。因此,PMO可以承擔此部分工作,PMO除由高級管理人員組成外,還有許多的從事項目管理的輔助管理人員,他們可以幫助項目經理管理項目,而項目經理有職責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向輔助管理人員傳授項目管理經驗,以便于他們日后成長為項目經理。

3 建立以項目管理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機制與流程

項目導向型企業的核心工作是完成項目,企業價值的來源在于實現一個個項目目標。因此,應在企業內確立“一切以項目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建立各部門以項目為核心的思維方式,制定相關的制度、管理辦法與流程。

要從以項目為核心的角度出發,將企業的部門分為兩類基本部門:一類是完成項目的動態部門,即項目組,它們是項目資源的使用方;另一類是支持項目完成的靜態部門,即項目資源的提供方。為了化解矩陣式組織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改變企業部門在職能設定中的思維習慣,項目導向型企業中職能部門的“職能”應從“管理”、“生產”、“采購”等轉變為“資源提供”的服務部門,它們必須變成各種專業資源的供給和維護部門,職能部門經理也需要變成“資源經理”。

此外,在對各部門工作考核的指標中加大項目參與者對其評價的權重。在整個企業中,樹立以項目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機制,將項目管理為核心徹底落到實處,有具體的流程與制度可遵守,使其成為企業文化,企業員工對此達成共識,每個項目的成功才是保證企業成功的根基。此處需要特別強調,對于項目導向型企業來說,財務部提供的資源服務比較特殊,不僅是“財”,而是項目進行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的重要支持部門,必須建立起以項目為核心的核算體制。有很多建筑設計企業由于原來的財務管理體制不是以項目為核算單位,在采用項目管理的模式后,由于項目多,核算復雜,需要重新建立財務核算系統才能達到目標,這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較大投入才能實現,因此很多企業遲遲沒有進行徹底改革。財務部需要建立以項目為中心的核算體制,每個項目簽訂設計合同后,都建立一個獨立的核算賬戶,對其所有的收、支進行一體化核算,并為項目管理辦公室提供財務數據,以判斷項目經理在收款進度與成本管理方面的管理效果。

4 提高建筑設計企業的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4.1 經營模塊

(1)設計項目投標管理:項目報備、招標書、保證金、投標結果、投標文件的上傳及管理,投標文件的歸檔,保底費,各種時間節點的控制,投標人員安排,與后期項目管理階段的人員管理類似;

(2)洽談項目的管理:項目報備與跟蹤;

(3)項目設計合同管理:合同登記、評審、審批、簽訂、變更、查詢、合同基本信息上傳;

(4)項目收費管理:與項目進度、開發票情況相結合,可自動列出收費計劃、付款申請等;

(5)分包合同及分包付費管理:合同登記、評審、審批。與主合同相關聯,分包單位的管理,控制分包方設計進度,分包合同付費情況;

(6)項目客戶管理:分類登記和維護客戶的基本信息、提醒功能、客戶重要紀念日的禮品及祝福,與客戶接觸過程的整理與描述等;

(7)項目信息庫:將項目所有的相關信息全部錄入系統,以便于日后項目統計查找,為企業對外提供統一的信息提供保障。同時可以用于經營宣傳及投標使用,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8)人員信息庫:設計人員的簡歷情況實時更新,由設計人員自行錄入業績信息。系統中應預先設定一定的簡歷格式,使用時根據需要選擇格式,從系統中自動生成簡歷后進行二次改寫,便于投標及洽談項目時使用。

4.2 項目管理模塊

(1)項目策劃管理:對項目的策劃結果信息化管理。包括人員策劃、各階段各專業進度策劃、質量策劃等。與ISO表單相結合,可自動生成人員策劃、人員聯系單,便于之后團隊在系統中進行溝通;

(2)設計流程管理:二維或三維協同管理、設計過程中的設計輸入、設計評審、資料互提、施工圖會審意見反饋、成果交付、設計變更等進行管理;

(3)項目變更管理:包括項目計劃變更、人員變更和設計修改的信息管理;

(4)領導綜合查詢管理:包括項目數量的查詢、項目歸屬部門查詢、項目進度查詢、項目收費查詢、項目合同查詢、項目歸檔情況查詢等;

(5)項目文檔管理:將項目過程中的各種文檔,包括與甲方來往信函、項目會議紀要、各專業互相提供的資料、甲方每階段的成果確認單、修改意見函等進行管理,實現文件的多維保存或查詢;

(6)項目圖檔管理:對于項目完成后的成果管理,包括方案本、硫酸圖和文件資料三部分。分門別類,通過信息化使存檔過程簡單、及時,建立查詢與借閱管理,使項目方案等能實現共享;

(7)結合ISO質量管理過程,實現設計項目的實際質量體系文件的留痕管理;

(8)項目成本核算管理:項目收支、人員工資、獎金分配、打印、復印、曬圖成本控制等。

4.3 信息交流平臺模塊

由于矩陣制運作需要大量的橫向溝通和信息交流,因此有無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就是重要的基礎之一,這也是為什么一些跨區域的項目運作采用矩陣制往往容易效率低的一個原因,信息交流平臺包括交流的機制和硬件支持兩個方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各項目與職能部門應建立起系統的信息平臺以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跨區域運作的項目如果能利用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系統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4 知識管理系統

建筑設計企業的知識管理尤其重要,知識管理系統就是實現知識管理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具有知識管理能力和協同工作能力的軟件系統,是一種集管理方法、知識處理、智能決策和組織戰略發展規劃于一身的綜合系統,是知識管理的實施平臺。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目標市場關聯市場品牌戰略人才戰略

引言

本人現在所在的公司是監理公司,是一個服務型企業,馬克思曾指出:“服務這個名詞,一般地說,不過是指這種勞動所提供的特殊使用價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價值一樣;但是,這種勞動的特殊使用價值在這里取得了服務這個特殊名稱,是因為勞動不是作為物,而是作為活動提供服務的,可是,這一點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種機器(如鐘表)有什么區別?!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冊,第435頁),所以我們的產品就是我們公司技術人員的服務,而我們的顧客就是建設單位,他們需要利用我們的知識經驗為他們建設工程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對成本、進度、質量、安全進行全面控制。

但從現在監理市場來看,自從國家對建設工程必須強制進行監理以后,近幾年來成立了太多的監理公司,雖說建設市場份額不算小,但這么多監理公司分下來,還是不夠的,同時由于去年國家對土地進行宏觀調控以來,建設市場逐步形成萎縮的趨勢,這樣一些實力不強,專業人才不突出的小公司就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所以企業要生存發展,還是要想辦法開拓市場,擴大銷售。

1、確定主要目標市場,以此為核心,向外發展

本公司是監理企業,所以理當將監理放在第一位,以監理業務為主。同時公司所有人員都是長年在進行監理工作,操作起來輕車熟路,但監理業務的市場有很多種,包括:房屋建筑、裝飾裝璜、市政、橋梁、綠化等。

1.1把握現有市場,開拓邊緣市場

首先,我們公司的現在企業的資質范圍是房屋建筑乙級,所以我們要以房屋建筑市場為主要目標市場進行開拓,把主要精力放在房屋建筑監理市場上,我們公司現在的業務85%以上都是房屋建筑工程監理,公司從成立至今,一直在做房屋建筑市場的監理,所以對這個市場,公司所有的人員都是比較熟悉的,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同時這幾年下來,公司也有了一定的客戶群,有些客戶要繼續造工程,通常首先會想到我們公司,也有一些客戶,雖然自己不再造工程,但是朋友要造工程了,也會想到我們公司,把我們推薦給朋友,當然這是建立在我們在對他的工程監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幫他嚴格把關的前提下。其次,可以順便開拓一下邊緣市場,包括綠化裝飾裝璜的監理市場,這部分市場的資質準入還不是很嚴,房屋建筑資質也可以進行監理,所以不存在市場準入的問題。而且這部份市場參與競爭的對手相對于房屋建筑來說要小一些,并且風險要小一些,而利潤卻要相對高一些。我們公司去年綠化、裝飾裝璜監理工程的業務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包括環太湖景觀工程、蘇州市吳中區行政服務中心、蘇州建行吳中支行、蘇州吳中人民醫院等的綠化裝飾工程,并且裝飾裝璜及綠化的造價相當高,同樣的比例收費就高,所以從產出率來算比房屋建筑工程的監理產出率高很多,所以這個市場也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市場。同時,現在不管政府,還是企業,都相當重視生態環境,所以綠化工程相當多,也就是我們對綠化的監理業務也相應增加;另外,許多政府機關的辦公場所的裝飾使用年限已差不多了,都需進行重新裝修了,對我們裝飾裝璜監理市場而言又增加了市場,例如我公司這次承監的吳中區財政局、檢察院、行政中心的裝飾改建工程監理,就屬于此性質。

1.2提升企業資質,開拓新市場

引進人才,內部挖潛,把公司的企業資質范圍擴大、提高,現在具有市政工程資質的監理企業還不是很多,假如我們企業把建筑升到甲級,并有市政乙級的話,那我們的監理范圍就寬廣很多了,涉及的面也廣了;資質升上后,選擇的機會就多了,同時投標時你的得分就高,中標的機會就高。同時,市政工程項目是監理行業中產出率最高的工程,由于它的工程造價高,工期短,同樣的人才、物力,產出就會比房屋建筑許多。現在道路的造價相當高,幾公里的道路,往往要幾千萬的造價,而且現在道路施工都是機械化施工,工期相當短,所以監理的成本也就相對來說要低一些。同時,由于現在國家正處在大發展的階段,所有發展市政先行,每年政府在市政上的投入,數以億計。所以市場份額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監理公司都有市政資質的,市場競爭總的來說比房屋建筑小一點。我們只要稍微分一杯羹,就是不小的業務量了。

1.3與國際接軌,進入設備監理市場

隨著國家和地方基建、技改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項目越來越多,設備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比重也逐年攀升。僅上海市2004年完成工程項目的總投資1404億元中,設備投資額就達到500億元,占總投資額的35%.因此,巨大的社會需求決定了設備監理有市場,并且市場潛力巨大。

設備工程建設的投資額度大,技術復雜,質量要求高,工程進度強度高,工程協調與控制管理極為復雜,絕大多數項目的投資者或業主往往不具備適應上述情形的管理控制能力,需要通過市場采購技術、管理控制等咨詢服務。因此,國家以及其他投資方迫切需要一支對工程建設進行全面管理的社會化、專業化單位,建設單位也需要專業化的技術服務單位對其工程建設進行全面管理,以避免盲目建設和組織管理不當造成建設資金的浪費,減少工程質量隱患。

在發達國家,設備工程監理市場的主體往往由設備監理單位與業主、承包商共同組成。與此同時,設備工程監理市場體系還包括其它中介組織,如行業協會、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招投標公司等。

在建立和推行設備監理制度的進程中,除了需要在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管理下精心培育設備工程市場,確立設備監理單位在該市場中的主體地位以外,還必須完善監理中介服務機構,使之能具備匹配主體的水平,為設備監理提供優質服務,由此共同培育設備工程監理這一新興、前景美好的市場。設備工程監理事業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培育設備工程監理市場是建立和推行設備工程監理制度的核心基礎與關鍵環節,這也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可以說,如果培育不起市場,市場秩序不規范,就無從談起設備工程監理制度的建立與推行。

2001年,上海設備監理招標投標中心試運行,設備監理市場特別是項目業主的行為得以規范,設備監理機構的服務得到了各方肯定。同時,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揮技術管理優勢,建立了全市首家設備監理招標投標評標專家庫。2002年上海工程設備監理招標投標(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幾年的發展,設備監理招標中心業務量比最初成立時翻了幾番,承接的項目業務量超過80億元,招標的范圍也由最初的軌道交通領域擴展到現在的軌道交通、電力、水務、冶金、化工等眾多領域,前景非常廣泛。截止2004年12月底,上海市共批準工程設備監理機構68家,從事工程設備監理工作的人員總數已經達到7000多人;批準工程設備監理招標投標機構26家,從業人員500多名。

所以從上海設備工程監理市場的形勢就可以看出,設備工程監理有著廣闊的市場。

西方國家的監理市場比較規范,大型項目中銀行也往往都在貸款條件中明確要求業主采用監理、保險等手段防范風險,以使工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尤其像世界銀行等開發性金融機構的項目貸款,一般聘請國際知名的監理公司,參與項目建設。由于監理要求嚴格,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也確保了信貸資產的安全。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國外銀行業的進入,國內設備工程市場也必將監理作為一個貸款附帶條件。

當然,工程設備監理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取得項目業主的認可和共識。只有項目業主認識到了工程設備監理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才能積極開展工程設備監理。

從目前實際建筑工程及設備工程的投建運作情況看,業主的一般作法是將建設前期投資決策咨詢工作交由行業設計院來完成,且投資咨詢著重于工程經濟,主要是看投資周期的回報率。接下來的設計階段也就自然順理成章地由行業設計院承擔,業主認為,如果再請監理單位進行設計監理意義不大,理由為額外增加費用,信任度不夠,對監理企業業務素質和能力是否比設計院強也持有疑慮。設備監理的內容包括對重要設備的設計、制造、檢驗、儲運、安裝、調試等過程的質量、進度和投資等實施監督。不同的項目,不同的業主,其要求不一樣。對于標準通用設備、長線設備,業主不一定要求監造;有些企業的倉儲管理能力較強,他們不要求儲運監理。因此,市場的需求可能是委托全過程設備監理,也可能是某一個階段或某幾個階段設備監理。結合市場和目前設備工程監理單位的整體現狀,在目前一定階段,可將設備工程監理范圍定位在設備采購階段開始到安裝調試階段比較恰當,有計劃、有節奏地在這些范圍內精心培育設備工程監理市場,待時機成熟時,有條件的設備工程監理單位聯合設計單位組建項目管理公司,為實現設備工程監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現在不僅國有企業意識到要在投資項目中開展設備監理,通過地方監理部門的努力,越來越多的外資乃至民營企業在了解其重要性后,也紛紛主動要求監理中介機構向其提供服務。”設備監理協會理事長于獻忠說。

規范設備工程監理市場的準入與控制市場供需平衡,是確保設備工程監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設備工程監理市場的不斷培育與成效的顯現,設備工程監理市場會在幾年內迅速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希望加入這一新興行業。所以,我們要搶先進入設備工程監理市場,才能走在其它企業前列。

2、瞄準關聯市場,多角化經營

在建筑市場中,招標,造價咨詢設計,勘探企業與監理企業一樣,同樣也是屬于服務性行業,而招標,造價咨詢的工作與監理工作的很多內容也是相同的,監理企業的很多人員都具有全國注冊造價師與預決算證書,所以要充分利用這些人力資源,開拓招標,造價咨詢的市場,同時,這些業務的開展,不僅可以擴大本企業的市場,同時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從最簡單的一點來說,原來我請客戶吃一次飯,只可以談監理一個業務,而現在可以談招標,造價咨詢,監理三項業務,成功的機會也增大了,同時,公司技術人員可以身兼幾職,像招標部門除了負責招標事項外,還包括負責監理工程的投標工作;一些雙注冊的高級人才,監理業務忙時可以擔任總監,空的時候可以到公司負責造價咨詢,這樣多方利用也降低了成本。我去年考察了常州安廈監理公司,它已率先發展了這種模式,從安廈公司一年的營業收入來看,它現在已是三分天下了,但是從利潤率來計算,它的招標部、造價咨詢部的利潤率要比監理部的利潤率高得多,所以他們老總說,他都覺得監理變成第三產業了。

3、與國際接軌,發展成為顧問公司模式

監理,從國際通行叫法就是management,也就是管理的意思,所以國外大多采用項目管理公司,也就是顧問公司的模式,自從中國改期開放以來,也涌入了很多,國外的、港臺的顧問公司,他們的業務范圍,包括前期項目策劃、設計、報建、招標、施工階段管理,直至工程全部完工交至業主使用為主。我國推行工程監理制其本意就是推行工程項目管理,也就是對業主委托的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策劃、管理、監督工作。由于種種原因,雖然監理事業規模越來越大,制度越來越完善,作用越來越明顯,也涌現了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監理企業,但與真正意義上的工程項目管理企業尚有較大差距

我們國內的監理公司要發展,也就必須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加入WTO后,隨著大量國外顧問公司的涌入,競爭必將空前激烈,只有不斷發展,才能有我們的一席之地。在國內,前幾年監理工作剛起步的時候,由于專業監理人員缺乏,所以還不可能考慮顧問公司的模式,隨著監理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培養及涌現,發展顧問公司模式已成為大勢所趨,而且,隨著大量外資、臺資企業的進入,由于他們對國內建筑市場不熟悉,而且廠房建造又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過程,所以他們更愿意由顧問公司來幫他們規劃、設計、建造廠房。

建設監理公司必須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才能發展成為項目管理公司:雖然目前我國的建筑市場上業主方將工程項目的全部或大部分管理交由項目管理公司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上述對項目管理公司的業務范圍的討論可以看出,項目管理公司是我國比較有實力的建設監理公司的發展方向,各公司應該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人手。

3.1人才建設:作為一個項目管理公司,其業務范圍遠比目前的建設監理公司寬廣,這就要求公司在人才建設上下大功夫,公司應制定中長期的人力資源計劃:一方面下決心培育本公司人才,按照對人才復合型、外向型和開拓型的要求,著重在人才的項目管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要培育本公司的骨干,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多方引進人才,為了迎接設計/建造及EPC交鑰匙這一類大型項目的管理,首先要引進一些既有設計能力又懂管理的人才,同時要引進一些有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或國際工程承包經驗的人才。外語水平的提高也十分重要。

3.2利用人世的機遇,主動尋找外國公司作為合作伙伴。爭取在國內的外資項目上與外國項目管理公司或咨詢公司合作進行項目管理。合作的目的是按照比較嚴格的項目管理要求,學習外國公司的長處,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要特別注意的是,應力爭以平等的伙伴關系組建聯營體,而且在每個部門中都要安排我方外文好的業務骨干,這樣才能真正學到外方的經驗,盡量不要只分包一部分工作去"獨立作戰".

3.3要重視主動開拓市場,加大對業主方的宣傳力度。我國的業主方,不論是政府投資方還是一些私營業主方大都不懂工程項目管理,因而公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加大宣傳力度。向業主方介紹項目管理的內容、過程,委托項目管理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本公司的實力。要主動開拓市場而不能坐等招標,因為業主方可能常常提不出項目管理招標的內容。

3.4主動建立資料信息庫。做好項目全過程的管理對一個公司的要求是很高的,應落實專人收集研究以下各個方面的資料并建立一個信息庫……國際上各類工程項目管理的模式及其管理的內容;。國際上各類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有關合同范本;。國際上各類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有關項目:管理軟件資料;。其他公司有關項目管理的文件、資料、經驗總結;。有關項目管理的各種專著和論文。

有了本公司的資料信息庫,才能在接收不同類型的工作時立于主動。

4、注重品牌效應,創建名牌企業

現在的社會,是注重品牌效應的社會,企業要創品牌,創名牌,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現在監理市場中,魚目混珠,混水摸魚的很多,有掛靠的,有承包的,還有些小公司,這些企業人員短缺,實力不足,卻把整個市場搞得一團糟,造成了負面影響,很多業主都對監理企業不信任,而我們必須對所承監的每個項目都嚴格監理熱情服務,要做一個項目就給業主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這樣,他也會向其他要建造工程的朋友推薦,我們很多項目都是這樣承接的,而且這種推薦方式簽約的機會比較大,因為推薦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要好的朋友,相互之間比較信任。

而且,一個企業創出品牌以后,很多大的項目的業主都會把品牌公司作為道選目標,在同等條件下,你中標的機會就會比其他公司大。所以要求以工程形象為標志,以科技進步為依托,以經營開拓為延伸,以企業發展戰略為藍圖,努力打造企業品牌。

4.1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在公司建立初始,就有意識地開展了樹企業品牌的工作,包括企業品牌標識工作,工程形象工作、產品標志工作,不僅僅是具體工作,企業還站在樹戰略的“大品牌”高度,提出要樹立監理產業的品牌,樹建筑工程品牌,并通過宣傳、教育、管理,深化和強化員工品牌意識。

我們認為品牌是企業生產經營符合市場需求的綜合標志,是企業管理水平、營銷水平、科技水平的全面體現,品牌是企業通過服務給予消費者或客戶的一項重要承諾,作為聯系企業與消費者的無形紐帶,知名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市場的權力和商業利潤,它被公認為是企業生存和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們已意識到,對建筑監理行業來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中國加入世貿,隨著全國資質就位工作深入,中國建筑監理企業品牌化發展已提上了重要議程。品牌已成為建筑業重要的資產,對我們公司來講,更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感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建筑企業經營環境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表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快速變化。公司不僅僅是搞監理,還要積極涉足其他領域,必須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因此重視企業品牌,積極塑造企業品牌,研究制訂企業品牌形象戰略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是市場經濟對現代建筑企業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迎接國際化挑戰,加快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4.2打造“雙高”品牌工程監理企業的產品就是服務及工程,精品的工程是企業品牌的最重要的基礎,質量的高低決定品牌的價值。高質量、鑄精品、出名品已成為建設監理、施工企業市場取勝共同追求的目標。同時現在的市場,時間就是金錢,業主不僅要質量達優,而且十分注重工期。對監理單位來講,今天的服務,就是明天的市場。質量和進度一旦出現問題,就會使企業“一抹黑”,信譽掃地,效益受損。更重要的是會使企業在承攬任務和其他工作上陷入非常被動的困境,使拓展市場的百般努力前功盡棄。監理企業要樹品牌,就要和建筑企業共同打造“雙高”(高速度,高質量)品牌工程。只有“雙高”,業主才能滿意,只有“雙高”,業主和施工單位才能都出效益,達到雙贏。

我們公司承監的項目獲得了一個揚子杯及五個姑蘇杯優質工程獎。

4.3形成創品牌的科技實力企業的品牌是以企業的實力作為支撐的,而這個實力最根本是科技實力。目前建筑市場,特別是規模大的項目,主要是科技實力的競爭。企業掌握的先進技術越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就越主動,競爭力就越強,取勝的機率就越高?,F代建筑結構不斷變化,要求不斷提高,技術含量不斷增加,科技領先競爭就有了資本,有良好品牌的建筑企業,在技術上都有自己的強項。

宏觀講公司品牌的科技支撐是個穩定的“三角形”。主要有三個優勢支撐。

一是技術優勢支撐。

二是裝備優勢支撐。

三是人才優勢支撐。

4.4深化品牌內涵和開拓外延市場目前,動態的市場合作,各行各業的業主根本無法對企業進行更為詳細的了解。同時,建筑工程也不是社會大眾消費的固定產品,建筑工程每一個都不一樣。另外,工程項目投入大、工期長、風險高。產品可以用一個試試,工程不能先干一個看看。這樣一來,要市場迅速認同,企業就要有相應業績,相應資質。為此必須開拓新的經營領域業務,拓展品牌新的內涵和外延。牌子如何,這就成了建筑市場合作伙伴進行判斷和確定是否合作以及如何合作的重要因素。

5、加快引進人才步伐,注重員工素質培訓

《天下無賊》中葛優講了一句話,21世紀最貴的是什么?是人才!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最主要方向是人才培養,特別是專家級的管理團隊的培養。

企業核心領導層以及企業各部門領導者組合生產要素的能力、整合能力、應變能力、抗風險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資源。

人才是企業競爭的主要力量,服務性行業尤其如此,像監理公司主要利用人力資源創造效益,有好的人才大家都要搶,沒有能耐的人是誰也不要的。監理公司專家級的人才就是全國注冊的監理工程師、造價師、咨詢師等。我們需要專家級的人才,也需要能在工程上老老實實做資料的人,所以,各種人才要兼顧。同時在公司內部也要實行優勝劣汰,好的人才要重點培養,予以嘉獎,而那些沒有才能,有時又自以為是的,要堅決清除,不能留有害群之馬,因為監理這個行業有可能做壞一個工程變失去一大片市場,公司以前也曾碰到過這些情況,而失去以后要打進去是相當困難的。

在引進人才的時候,也不曾忘了公司內部人的挖潛,有些公司職員,既有監理工程師上崗證,又有造價工程師及預決算員上崗證,這也是一種資源,要充分利用,為企業創造效益。

同時,我們要考慮的是員工素質的培訓內容。一個好的企業猶如一艘在波浪中前行的輪船,決策者就是船長,而員工則是各崗位的船員,只有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知識全面的船員,才能在船長的帶領下抗爭洶涌澎湃的海浪,到達勝利的彼岸。所以我們要重視起對員工的素質培訓,它包含著:對員工技術知識的培訓、思想道德的培訓、職業交往的培訓、綜合素質的培訓等實質性的內容。

5.1技術知識是一個員工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在科技水平不斷發展的今天,對于從事監理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應該適應時展的新要求。對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樓宇智能化施工等新興的技術發展,要有充足的學習準備和扎實的監理經驗,這樣才能對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做到監理到位把好質量關。所以一個企業應該積極的搜尋在建筑市場上的新興的設備、工藝、材料和建設方案,對工程監理人員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把這種考核的成績和個人的工作崗位、收入進行密切的掛鉤,以保證技術知識培訓的有效性。

5.2思想道德培訓對員工也是為督促員工有著良好的思想境界和法律意識,而設立的培訓內容,它包括建筑法規、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幾個方面。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培訓,使員工在市場競爭中合理的使用競爭手段,避免做出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技術人員在駐地項目監理上,要時刻以工程項目的安全和建設單位的利益為第一,在施工監理中以廉潔奉公、嚴格行使監理權為使命,不能因小失大損害了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榮譽和利益。員工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這關系到監理企業在駐地項目上的企業形象。在工地巡視和監理工作上,要處處尊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人員,在工作上要以謙讓虛心,積極的為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服務好。不能消極怠工、耍派頭、監理松懈、設卡刁難、吃喝索要財物等不良的職業行為,都要時刻以一個高素質監理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來要求自己,這不僅是對員工自身一個必要的修養,也關系到企業文化中員工的敬業精神面貌。

5.3綜合素質培訓,它是根據員工的閱歷、愛好、性格而有針對性的培訓,包含的內容較多。如社會禮儀、時事政治、企業發展文化、市場分析、文化修養等內容,目的是對員工整體素質水平有一個多方面健康的發展,可適時開展對員工的藝術技能培訓和比賽、請專家對時事政治的講座、社會禮儀的培訓和戶外體育的競賽。對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對員工進行較為新興的職業心理素質培訓和員工拓展素質培訓等計劃,這些新興的員工素質培訓計劃,目的是有專業人員為員工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調整,以達到一個良好的工作心態。員工拓展素質培訓是有專門的機構根據企業特點來設計和進行培訓,目的是讓員工具有挑戰精神、相互間的信任和協調能力。無論是那種素質培訓都要真抓實干、不能走過場,對員工素質培訓的到位,可以使企業的整體水平有著很大的提高,對企業的外部形象和內在的素質水平都是一個良好的保證。

6、利用各種有效手段,進行廣告宣傳

監理公司雖不像一些零售企業,需要做大量廣告進行宣傳,但適當的廣告還是必須的,主要是廣告的方式要恰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好企業的廣告宣傳和加強企業公共關系,關系到企業的對外發展規劃,也是通過實施企業文化而把企業與外部聯系的一個途徑。把企業介紹到市場中去是開展市場競爭關鍵的第一步。企業在有效實施了企業宣傳后,企業整體上應該有個全新的變化,我們要及時的把這種變化的信號,傳輸到市場中去、傳輸到每個建設單位中去。

企業宣傳包括企業的畫冊簡介、廣告宣傳、企業推介等內容,宣傳資料要印刷精美、現代感強,內容真實、豐富、詳細,避免出現“華而不實”或“平淡俗套”的現象,因為很多客戶都是通過宣傳資料認識并且對企業有好感的。這些都是一些直觀和見效的方法,是把企業通過實施企業文化的成果,通過各種媒介和資料方式向外部介紹、推廣的一種方法。

公共關系則是較為有技術性的內容,一般我們都把公共關系(簡稱公關)庸俗化的認為是陪客戶吃喝、聯絡感情,其實它的本質上是企業與上層管理部門、市場客戶、媒體機構、利益關系單位進行系統化、策略化的聯系,樹立企業形象、擴展企業發展渠道,為企業營造有利和寬松的外部條件。我們通過公共關系這一技術手段,有目的、有策略的向外部介紹企業、認識企業、樹立企業的形象,來帶動企業各方面的發展和企業對外關系的順暢,辨證的講有了這些發展和順暢,對企業市場的開拓也是一個有利的保障。在企業中實施的公共關系,主要是如何策劃好企業對外形象的樹立,這需要企業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實施,具體的講就是企業的市場策劃。公共關系策劃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對企業有著非同尋常的效果,也許一個企業費很大勁想獲得市場對自己的好感,不如有計劃的進行某個項目策劃。如可以策劃企業參加一些公益性活動,免費為周期短、技術要求低的公益性項目、慈善項目來免費進行建設監理,做為監理企業既獲得相關業績、鍛煉了技術人員,又樹立了企業健康、良好的形象,從而為企業在市場中贏得好的口碑和良好的市場形象。

監理公司其它的宣傳方式還有以下幾種:

篇7

內容提要: 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不僅需要用法律規范來確立國有企業獨立的市場主體地位,更要求通過法律對企業產權的確認調動企業內部投資者、管理者、技術人員及普通勞動者的積極性來創造企業活力。因而,構建國有企業法律體系以確立其市場主體地位,著眼企業增量利益的調整,確認勞動者、企業家、技術人員產權以激發企業活力是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立法方向。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有關企業的各種制度的總稱。 [1]由于公司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中最典型的企業制度。具有其固有的優勢,有利于使國有資產決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適應市場經濟的決策模式和市場競爭的需要。用法律來規范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規范化、正規化的惟一途徑。問題是目前的企業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勞動法都只是從把國有企業重構為一個獨立的經營者市場主體這一層面來規范國有企業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即偏重于明確企業的民事或商事主體地位。也就是在沒有把國有企業內部關系調整好(政策性、社會性負擔沒有剝離、自生能力、內部活力沒有產生)之前就把他們推向市場,讓他們去與形式平等而實質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國有企業去競爭,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業徒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員、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還是跟以前一樣。要么是政府的執行機構,要么“內部人控制”,無法建立起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與我國企業立法不完善性有關。筆者認為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立法應該:

1.在法律體系上應以投資責任作為分類標準,體現企業主體平等性。我國企業立法單從體系上看是較為完備的,以所有制為標準有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集體所有制企業法、鄉鎮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外資企業法等;以投資者責任為標準有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獨資企業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對同一企業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調整而且其規定相互矛盾。例如:國有企業、鄉鎮企業與公司法之間、獨資企業與私營企業法之間都存在這種問題。二是法律條文在各企業立法之間重復較多,浪費了立法資源。三是各企業主體地位不平等。有的企業享有較多優惠政策,造成企業之間形式上和實質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現階段做好企業立法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對現有的企業立法進行梳理。理清企業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在這一問題上漆多俊教授提供了一種分析框架,即把企業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分為并立關系和交叉關系。從而對《公司法》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之間的關系、《公司法》與外資企業法之間關系、《合伙企業法》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及《民法通則》之間的關系作了較為明析的分析。 [2]但是,這種分析框架中最為關鍵的一般法與特別法、普通企業法律形態與特殊企業法律形態的劃分標準并不容易掌握。且這兩種關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級相同情況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級,又沒有作出說明。如果是,那末這種分析框架的作用就會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則如何建立這種分析框架。只有在對現行的企業立法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對現有的企業立法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相互之間界限分明、覆蓋全面的企業法體系。第二是設立法制的價值取向。我國現行的設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為價值取向而犧牲了經濟效率。企業設立的特許主義與核準主義還是主要的準則,程序繁瑣,耗時費財;立法內容多有重復且規定嚴格的法定資本及其交付期限,實行實繳資本和資本維持制度以及對企業經營范圍嚴格限制;企業設立主體的法律責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時失去了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效率。而且過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因為只有效率法則才是市場經濟的最高法則。誰沒有效率誰就會被市場淘汰。因此,企業立法應該效率與交易安全并重,讓企業的設立主體有多種選擇,既能靈活的設立,同時又能順利的退出;把市場準入制度與企業設立準則主義結合起來;合理分配企業設立主體與中介機構及國家主管機關的設立法律責任,真正提高企業交易安全。

針對國有企業立法有的學者主張采用特殊形態企業立法,名稱可以為公營企業法、國有企業法或國有企業改制法;有的學者則主張只按投資者責任立法,不單獨針對國有企業立法。筆者認為既應考慮國有企業的特殊性,有很多國有企業要承擔國家的戰略和社會責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國有國營的形式。又要考慮到我國已加入了WTO,對國內外企業一律實行國民待遇。需要平等對待企業、實行無歧視立法。因此,將外資企業法、鄉鎮企業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私營企業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獨資企業法、國有國營企業法、股份合作企業法中,再輔之以國有資產管理法及特殊行業準入立法?;旧峡梢约缺WC了立法的統一性,又體現了企業的平等性。目前,國有企業在許多方面難以與非國有企業實質上平等,非國有企業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又占有了先發的優勢(一開始就是獨立的市場主體)。因此,依據《公司法》第21條規定,國務院應對國有企業改建為公司的實施步驟與具體辦法作出統一規定,如不能作出統一規定則應依據實際情況作出指導性意見。其原則是體現平等性。這是國有企業在第一層面上重構市場主體的前提。只有把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放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才能培育成具有獨立人格的經營者和市場競爭者。只要存在特權就很難轉變為獨立的市場主體。

2.企業立法在理論上著眼于企業增量利益 [3]調整。目前我國企業立法受民法理論影響較大,重點是界定所有權與經營權之間的關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臺的以投資者責任形式的企業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資者的所有權(股權)與企業經營權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雖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東-投資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并沒有涉及投資者、投勞者、管理者(嚴格意義也是投勞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

(1)民法理論對增量利益的調整采取理論邏輯是:確定物權所有者物權產生法定孳息(民法上把企業經營利潤作為法定孳息)物權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權。但這種調整方法只能適用于農業社會時期工廠的所有者、經營者甚至生產者三者合一的時代,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生產的社會化和信息化,以這種調整方法來調整企業利益的分配根本不適應時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視了增量利益產生的勞動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資產只有投入運營,在生產環節產生增量利益。而活勞動是產生剩余價值的惟一源泉。

第二是只重視有形資產,忽視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企業在二個方面產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是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有重大的作用。二是知識工人在職工中的比例越來越大,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跟企業中知識工人的創造性和創新性勞動密切相關。而我國企業法并沒有承認勞動者的勞動力所有權的產權性質(有的學者以人力資本的概念來代替勞動者的勞動力所有權的產權)否認其參加利潤分配的權利。就是對無形財產權-知識產權也是采取限制的態度。公司法對專利、工業產權、信譽(商標權)等無形資產出資占注冊資本的比例不得超過20%,高新企業不超過30%。第三是否認了按勞分配,實質是按資分配。目前,我國企業法所體現的分配關系還是國家作為資本所有者得利潤、工人得工資。

(2)企業法理論應該是著眼于增量利益的調整(但并不否認對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對企業內部增量利益關系的調整調動投資者和投勞者的積極性來注入企業的活力。這是企業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導思想。通過法律界定投資者以決策勞動和資本所有者兩重身份取得利息和部分利潤,管理者以管理勞動以及形成的無形資產所有權取得部分利潤索取權,技術人員以其科技勞動和技術對價值創造的貢獻取得部分利潤索取權,普通勞動者以其生產勞動取得部分利潤索取權。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出現職工參與企業純收入分配的多種途徑:一是利潤分享制。在美國、法國和英國普遍實行:在法國,1990年參加利潤分享的人數達到1400萬人,約占職工總數的60%;在美國,20世紀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實行了利潤分享制,參加人數占全國職工總數的22%;英國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潤分享法規,1980年參加利潤分享的職工達到51萬人 [4]而且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稅收優惠。二是企業價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權方式對企業的價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97年《財富》雜志評選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職工股票期權, [5]80年代英國政府制定了鼓勵企業授予職工股票期權。 [6]三是企業所有權分享,即職工持股計劃(ESOP)。四是管理權分享制。職工根據法律或有關規定參與企業管理,代表全體職工利益,主要在德國普及,1976年德國頒布的《共同決定法》規定,職工在2000人以上的公司監事會(相當于董事會)由勞資雙方代表組成,比例為各占50%。 [7]企業職工通過參與利潤的分配使企業的所有者與職工共同承擔風險,共享收益,共同關心企業的發展。我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職工是企業的主人,應以各自的貢獻參與企業利潤的分配。社會主義法律也應該給予明確的確認,確認其勞動力所有權(包括企業家產權)同資本、技術、信息共享利潤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應通過企業家產權制度、勞動者勞動力所有權制度、技術產權制度的確認及對企業稅收優惠制度的實施,引導企業進行各種形式按勞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制度,施行投資者、投勞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種公司法律制度,重構國有企業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

(1)企業家產權制度。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生產力主體。確認企業家產權制度是解決我國企業家資源稀缺和國有企業企業家行為失范的關鍵,是建立科學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重要條件。確認企業家產權制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確認企業家階層的法律地位。法律上有階級劃分,如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也有職業劃分,如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干部,但沒有根據所有權和經濟職能進行的階層劃分。如雇主和雇員,董事、經理和雇員的劃分。法律地位不明確,也就談不上權利與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鮑莫爾(Baumol)提出,一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快慢主要不是處決于該社會企業家資源多少優劣,而是取決于社會的制度機制對企業家資源 [8]的引導和發揮。并提出三條定理:各時代各社會間,決定企業家資源各種用途酬勞的游戲規則;各個社會企業家資源應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戲規則的不同而不同;企業家資源在生產性領域和非生產性領域的應用配置。即用法律確認適合企業家資源向生產領域配置和應用的游戲規則是社會發揮企業家生產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條件。因此,明確確認企業家的法律地位,并給予法律上的保障是企業家產權制度的確認的首要條件。二是企業家產權的內容包括經營權、管理創新所有權、信息所有權、企業家以自己的經營形成的無形產權。法律確認企業家產權內容的合法性并賦予其剩余索取權。在公司法律制度設計上,是以企業家產權可以作為出資的形式-產權股份化方式參與剩余索取還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約(合同)方式參與剩余索取;是以強制性條款規定企業家產權還是用任意性條款來確認企業家產權。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歐美公司法對此規定也不盡一致。三是企業家市場的建立有利于企業家產權的界定和定價。國有企業的企業家90%以上是國家通過行政機關任命的。對企業家的評價不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政府,而政府對企業家的評價實際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公務員考核,不能體現企業家的產權價值。

目前,國有企業中進行試點的“年薪制”,“股票期權制”以及“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層控股收購”或“管理者收購”。實際就是對企業家產權取得剩余索取權的承認。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業家與所有者和企業利益的長期相關和一致性。使企業家剩余控權與剩余索取權相匹配。尊重企業家的勞動成果,發揮其創新、開拓精神,塑造企業的活力機制。

(2)勞動者產權制度。勞動者的勞動包括投資者的決策勞動、經營管理者的指導與協調及監管勞動、技術人員的腦力勞動及普通勞動者的生產或服務勞動。經營管理者的勞動已包含在企業家產權中,技術人中的腦力勞動分兩部分進行確認,一部分是技術人員的創新勞動的結果:技術作為一種知識產權法律上已給予確認。另一部分內化于技術人員勞動中科技勞動在法律上也應給予確認(將在下面技術產權中予以闡述)。因此,這里需要法律確認的勞動者產權制度主要是指投資者決策勞動與普通勞動者的生產或服務勞動。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勞動產權因為與投資者的資本所有權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認為投資者僅僅以資本所有權而享有剩余索取權,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因為在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純粹的生產勞動或服務勞動對商品價值創造的影響越來越少而容易被忽略。另外“英雄史觀”的深刻影響,忽視了普通勞動者的地位和作用, [9]總認為企業的活力只是來源于企業家經營管理才能,殊不知,沒有企業全體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發揮。企業是不可能搞好的,一個好的企業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過起到了激發全體職工的職工積極性與創造性,凝聚了企業職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擔風險和利益的作用。知識經理也從監督勞動轉變為親自參加勞動;從加強工作方案和方法轉變為理解工人。 [10]臺灣《天下》雜志里有一句話說得好“經理與工人間相互理解,便能撐起企業大廈?!币虼耍瑒趧诱弋a權制度的合法化是勞動者提升自己產權價值的催化劑,將極大地促進勞動者學習知識、掌握技術和關心企業利益。因而它是企業活力的一個重要來源。我國股份合作制企業中的勞動合作和資本合作相結合的方式是勞動者產權制度理論與實踐的典型結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勞動者產權制度也應是個很好的嘗試?!豆煞萦邢薰疽幏兑庖姟罚蛾P于發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業指導意見》,各省市也制定了發展股份合作制企業法規,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幾個省市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組建職工持股會”的試行辦法,目前,我國實行職工持股的方式大體有四種:一是根據國家體改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內部職工股。二是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時,職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份合作制企業設立職工個人股;四是組建職工持股會向公司投資。嚴格地說,職工持股(ESOP)并沒有真正體現勞動者產權制度的法律化。它還是以投資方式取得股權。沒有體現以勞動者勞動力所有權取得股權產權制度,與職工持股收購(EBO。EmployeeBuy-outs)一樣,還只是一種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方式。

(3)技術產權制度。知識技術的載體是基本的生產要素即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活勞動。知識技術創造的價值一方面依賴了大量內化在活勞動中的知識技術,另一方面依賴了大量內化在生產資料中的知識技術,形成合力,在創造新使用價值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使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相應地,知識技術產權制度內容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識產權,它是知識技術內化于生產資料中形成物化勞動,是物權的一種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識技術內化于科技勞動者上的活勞動。這種活勞動是一種復雜勞動是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簡單勞動,是勞動者勞動力所有權的表現形式,是一種“內物權”。“內物權”的股權化,是體現知識技術產權的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結合,基于知識技術在企業利潤中的貢獻,在公司法中應對技術產權出資比例給予適當的提高,當然,這與技術市場和評估市場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關系,但不能因市場的不成熟而限制技術產權的價值。這里有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在法律制度設計上應考慮到目前生產力水平的不夠發達,資本還具有稀缺性,對技術產權在公司法中的規范還是以任意性條款予以規定,但在稅收方面應有優惠的法律規定予以引導。

注釋:

[1]史際春.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法律問題[DB/OL].http//civilaw.cn.2001—04—26。

[2]漆多俊.市場經濟企業立法觀—企業、市場、國家與法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68。

[3]陳乃新.經濟法是增量利益生產和分析法[J].法商研究,2000,(2):12。

[4]韓寶江.西方世界的拯救—現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變遷與貢獻[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251。

[5]NCEO.Employee stock options fact sheet.nceo.org/。

[6]Lesley Baddon,People's capital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ofitsharing and employee share ownership,Roatledge,London,(1989).31~32。

[7]李永杰.國外股份制經濟100年[M].廣州:廣州出版社,1997,161~168。

[8]丁棟虹.企業家產權制度建設及在中國的實踐[J].學習與探索,2000,(1)。

篇8

關鍵詞: 國有企業 現代企業制度 法律

用法律來規范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規范化、正規化的惟一途徑。問題是目前的企業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勞動法都只是從把國有企業重構為一個獨立的經營者市場主體這一層面來規范國有企業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即偏重于明確企業的民事或商事主體地位,也就是在沒有把國有企業內部關系調整好(政策性、社會性負擔沒有剝離、自生能力、內部活力沒有產生)之前就把他們推向市場,讓他們去與形式平等而實質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國有企業去競爭,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國有企業徒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員、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還是跟以前一樣,要么是政府的執行機構,要么“內部人控制”,無法建立起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與我國企業立法不完善性有關。筆者認為,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立法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一、以投資責任作為分類標準,體現企業主體平等性

我國企業立法單從體系上看是較為完備的,以所有制為標準有《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集體所有制企業法》、《鄉鎮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外資企業法》等;以投資者責任為標準有《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獨資企業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對同一企業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調整而且其規定相互矛盾。例如國有企業、鄉鎮企業與公司法之間,獨資企業與私營企業法之間都存在這種問題。二是法律條文在各企業立法之間重復較多,浪費了立法資源。三是各企業主體地位不平等。有的企業享有較多優惠政策,造成企業之間形式上和實質上的不平等。

基于此,現階段做好企業立法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對現有的企業立法進行梳理,理清企業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在這一問題上,漆多俊教授提供了一種分析框架,即把企業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分為并立關系和交叉關系,從而對《公司法》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之間的關系、《公司法》與外資企業法之間的關系、《合伙企業法》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及《民法通則》之間的關系作了較為明析的分析。但是,這種分析框架中最為關鍵的一般法與特別法、普通企業法律形態與特殊企業法律形態的劃分標準并不容易掌握。且這兩種關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級相同情況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級,又沒有做出說明。如果是,那么這種分析框架的作用就會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則如何建立這種分析框架?只有在對現行的企業立法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對現有的企業立法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相互之間界限分明、覆蓋全面的企業法體系。第二是設立法制的價值取向。我國現行的設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為價值取向而犧牲了經濟效率。企業設立的特許主義與核準主義還是主要的準則,程序繁瑣,耗時費財;立法內容多有重復且規定嚴格的法定資本及其交付期限,實行實繳資本和資本維持制度以及對企業經營范圍嚴格限制;企業設立主體的法律責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時失去了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效率,而且過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因為只有效率法則才是市場經濟的最高法則,誰沒有效率誰就會被市場淘汰。

篇9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影響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已經由金融資本轉變為掌握新知識,具有創新力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發展中的戰略資源的地位日益明顯,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高度重視。企業文化構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從全球大型跨國公司到新型創業公司,無疑體現了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管理在發展壯大進程中積極影響作用,因為人力才是創造企業價值的唯一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沉淀和發展的,以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為核心,帶有本企業特征的經營管理哲學生成的對所有員工共同接收和認可的外化的企業行為規范,價值準則,道德標準。許多優秀的管理者都在思索如何將企業文化與企業人資資源這兩項重要資源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來解決企業在發展壯大進程中聚到的各項挑戰。

一、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

1.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一致性體現在以人為本。企業文化是企業中所有工作人員在其生產經營中自覺產生的各種文化進行管理的結果,將內部這種文化進行歸納總結、加工提煉。將這種企業文化宣傳、倡導、貫徹到企業中的人,其核心價值觀就轉化成無形的決定性資源。人力資源管理運用可見的條例制度進行管理,而企業文化則無形的運用于企業中,從而保證企業的內部穩定及長期發展。

2.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文化的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它是針對員工的有目的的措施和方法,具有制性,與員工密切相關。人員資源管理通過活動和實踐體現抽象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并通過有效的激勵員工,制定員工的績效考核等手段,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將企業文化落到實處,成為企業文化貫徹執行的中心環節。這樣員工才能確實的感受到企業文化并對其作出反應,這樣才能達到不停修正原有的價值觀與思維方式,加強企業文化認同感,使員工成為企業真正的一員。這樣看來,企業文化需要人力資源管理的完善。

3.企業文化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導向。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與思維方式,同時還體現在行業準則、道德標準、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面,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企業文化特性,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在人力資源管理上要體現企業文化的差異性。人力資源管理要充分研究企業文化中條件和環境,在制定管理措施及激勵方案時,要充分考慮是否符合當前企業文化的員工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以人為基礎,以企業文化為導向,制定相應的企業措施,這樣才能適應企業的具體環境,才能使管理更加有效。

4.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相互促進。人力資源管理通過相應的行政手段激勵員工,在原有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磨合、鞏固,從而使企業員工認同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形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及思維方式。而企業文化的形成使員工認同企業的各項措施,使其積極有效的作用于員工,提高企業認同感及執行力,企業處于穩定的發展階段,達到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發展的目標。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業文化環境是影響員工的一個重要環境因素及外部條件。優秀的企業能夠運用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作用使其深刻和自主化。

1.導向作用。企業文化是價值取向的集中,具有強大的感召力。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需要通過規定使員工認同的價值觀,確定組織目標,組織行為規范的確定等人力資源措施將企業員工引導同一組織目標。

2.凝聚作用。企業一旦擁有完善的企業文化,就會將員工在精神與行動上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建立產生強烈的集體意識及集體歸屬感,從而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體系。這將使企業凝聚巨大的內部向心力,自發的優化組織結構,完善經營方針,認同共同的企業目標,使得企業員工對企業的產生依賴,形成命運共同體。這將使企業員工自發的明確前進的方向,為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協作,共同努力。

3.激勵作用。企業員工才是完成企業的中心內容,只有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才有可能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企業文化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手段,滿足員工的個體需求,調動員工的創造熱情,建立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員工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4.規范作用。企業的基本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實現了對企業員工的規范作用。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使企業員工具有共同信念、基本價值觀、行為準則、共同目標,這些都是無形的約束規范企業員工行為。人力資源管理建立相應的應答機制,當企業員工脫離了企業基本行為準則,就將受到企業給予強制約束,從而預防不可預估事件的發生與發展,將員工引導到企業文化中。

5.調控作用。完善的企業文化將潛移默化的引導員工自發的修正企業基本價值觀,能夠做到自我審查,自我修正,達到認同企業的發展與目標,從而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當人力資源管理調理清晰,順應企業文化的各項需求,就會塑造為被社會認可和信賴的企業形象。

篇10

關鍵詞:企業學院 培訓 人才優勢

1927年通用汽車公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企業學院――通用汽車設計和管理學院,成為企業學院的先驅。隨著時代的發展,摩托羅拉、松下電器等多家著名跨國企業創建了企業學院,通過企業學院進行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建設、培訓合作伙伴。國內企業如明基、蒙牛、新希望集團等也逐步建立了企業學院。企業學院的建立是一場企業學習的革命,它的建立基于企業特殊的戰略目標,是由企業出資創辦、所有權隸屬于企業的一種以職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系統培訓教育機構,其有助于企業進行知識管理、促進知識共享與轉移、打造富有競爭力的企業人才隊伍。

一、建立企業學院的必要性

(一)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伴隨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已成為企業最持久最具競爭力的戰略資源,知識管理能力已成為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能力。而知識具有路徑依賴性,其載體是擁有知識的員工,因此建立企業學院、培訓知識員工是企業有效地進行知識管理,實現知識轉移、共享、學習與創新的有效手段。

(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與高效的團隊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真正來源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的發展,人才的效能化,創新性的人才與高效的團隊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真正來源。誰擁有現代化人才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的絕對優勢。企業學院是企業培訓員工的先進教育模式,是企業文化變革的必然趨勢,是企業有效提升競爭力的工具,同時也是企業轉變為學習型組織的重要選擇。只有建立一支受到激勵并做出承諾的員工隊伍,才能生產出創新性的產品。企業學院能夠通過系統培訓打造符合創新要求的員工隊伍。

(三)培訓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但傳統培訓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

目前,管理理論家和實踐家一致認為培訓是一種投資,高質量的培訓是一種投資回報率很高的投資。因此,培訓是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企業學院可以提高企業整體對培訓的重視,強化企業系統培訓、終生學習的意識。傳統的依靠大學商學院的培養與企業運作相脫節,從而增加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應聘者之間的差距,而且缺乏靈活性。此外,傳統培訓部門通常與企業的戰略動機相脫節,也不能滿足企業教育的現實需要。

二、建立企業學院的作用

企業學院可以為企業培養具備企業特性符合企業需求的戰略儲備人才,提高企業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為企業的高速成長提供穩定人力支持。具體來講,企業學院有以下幾點不同于傳統培訓的獨特作用。

(一)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員工提供日常的和長期的培訓機會,使培訓專門化、實用化

企業學院可以通過對不同員工的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對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比如,企業學院為新員工提供的培訓關注其組織歸屬感的形成及對公司文化制度的理解和認同,注重培訓先進的思想和創新思維,強化新員工的自律和責任,并使其通過學習和實踐理解團隊工作的重要性和在組織中生活的愜意。再如,在不影響企業整體運作的前提下,可對部分主要管理人員進行離崗培訓,由后備管理者暫代職權。通過這種形式促進了后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穩定性,也督促了在職管理者的后繼人才培訓和選拔工作,建立了企業管理人員晉升期待,配合了企業業績開發性的考核制度,使企業形成一種意識:只有培訓出優秀接班人的管理者才是優秀管理者。

(二)利用培訓過程加強溝通,提高企業凝聚力

企業只有在全體成員形成合力的情況下才能最大程度的發展。企業邊界的存在使企業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區域的成員之間很難相互交流,大家相互的了解往往是通過業績資料和傳聞,這樣容易形成企業成員間的默然、不信任甚至分歧嫉妒。通過在企業學院的培訓,為員工提供一起學習生活的機會,建立了私人的友誼,形成了直接的了解和認識,并通過培訓過程中的交流比較主觀地了解彼此的潛力,增強了理解、信任和承諾。這樣有助于減輕企業內耗,提高企業凝聚力。

(三)為企業帶來集體智慧

培訓是相互的,既是企業思想的傳輸又是經理思想的反饋。由于企業文化和制度的保障,在培訓過程中,成員敢于將實務中存在的經驗教訓提出來共同探討,這就可能暴露企業發展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管理者的確認就可以由企業學院及時地研究并上報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等企業治理機構討論,及時地發現和改正問題,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企業學院成功運作的要素分析

(一)得到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支持,把學習提升到戰略的高度

高層管理者需要具備堅定的、長期的人才觀,從企業萌芽階段就招募、培養、儲備、運用人才,并對企業人才管理持續的關注和投入,隨著企業的發展,相應的提高企業人才管理機構的級別和規模,把人才管理作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內容,在公司治理機構中設立人才管理委員會參與公司治理過程。

(二)建立一個有效的以管理為重心的運作機構

企業學院的運作機構應該是與傳統大學不同的全方位的學習系統,其中具備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資料庫和數據庫等,同時,要具有配套的硬件設施,為企業學院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擁有教育管理專家體系與比較成熟的教育管理人才培養經驗也是運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點正是中國企業最薄弱的環節,也是企業學院發展的最大的障礙。

(三)在學習過程中與企業實際相結合,與商業活動及顧客緊密相連

與普通教育機構不同,企業學院提供的學習方案和服務必須與商業活動密切相關。同時,企業學院一定要避免脫離顧客,要以客戶為中心,及時掌握顧客的需求。企業學院在學習過程中既研究分析環境,又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將教育培訓與發展和企業商業戰略密切結合起來, 創造一個有利于提升和最大化企業知識潛能的環境, 發展個人的和企業的能力以不斷提升企業績效。

(四)建立以學習與創新為主旨的人本文化

企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是一種戰略行為,這就需要企業擁有相應的文化作為保證。一個公司的價值觀和文化通常可以決定公司所采取和放棄的戰略行動的種類。

企業學院易在具有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企業運作發展,發展建設企業學院的戰略目標是提升企業員工人力資本,增強企業人才競爭力量,從而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產品。以人為本的文化以思想傾向影響著企業和每一個員工的選擇,這些思想傾向往往以高水平的品質為衡量標準,例如:道德、尊嚴、合理、創造力、精益求精、團隊意識等。同時這種企業文化要以學習與創新為主旨,提高成員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企業中創造一種不斷進取、終身學習的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里?海爾,華倫?貝尼斯,德勃拉?C?斯蒂芬斯.以人為本[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