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貧困山區小朋友的一封信范文

時間:2023-04-03 16:29: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貧困山區小朋友的一封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貧困山區小朋友

你們好!

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我愿以真誠的心與你交朋友。我叫xxx,是xx省xx市實驗小學的五年級學生,今年12歲,是一個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女孩。我的學習優秀,愛好作文。

告訴你們,我們實驗小學可美了!有四幢樓房,分別是教學樓、綜合樓、和體藝館,最東面的一、二層樓就是我們就餐的地方。還設有操場、籃球場、乒乓球場地、圖書室……校園內,鮮花盛開,綠草如茵。我們還有年輕有為、富有創意的校長。美麗的環境、優秀的老師為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但是,我從電視和報紙上了解到你們生活在低矮的土屋里,那里光線昏暗,一切都是灰蒙蒙的。你們由于缺乏營養,身體瘦瘦的,臉也瘦瘦的??墒茄劬κ敲髁恋?,我從你們的眼神中看到了你們對學習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那一支支短小的鉛筆和已經拿不住的橡皮,無一不觸動我的心。

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和你們的處境相比,我覺得你們身上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渴望學習的精神,這值得我學習!我真誠地希望能與你“手拉手”,成為好朋友,用我們的力量來幫助你。如:捐上壓歲錢、零花錢、學習用品,和你一起度過學習上、生活上的難關。同時進一步了解你的不容易,體會你的艱辛,你呢?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嗎?那就給我回信吧!我等著哦!

祝你

篇2

你們好!我是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的一名小學生。

我知道你們那兒不富裕,在學校里沒有板凳、沒有課桌、沒有黑板,甚至沒有粉筆。

而我們這兒學習用品樣樣俱備,還有多媒體。你們那兒很辛苦,你們有時都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沒有地方住。

現在我們國家有開發、建設山區的計劃。讓你們過的更好。

你們要堅強,不要被困難擊倒。

我們課本上有“手拉手”活動。要幫助你們。我希望我們的心能連在一起,一起奮斗,好好學習,讓祖國變的更強大、更美好!

有空再聯系,再見!

篇3

這是中國郵政局于1999年10月30日發行的紀念郵票——《“希望工程”實施十周年》,郵票的構造極其簡單又分外亮麗;三個小孩笑眼眉開地各捧著一本展開的課本,正專心致志地學習。幾朵小花點綴在乳白色的底板上。在郵票的左上方是一輪蓬勃升起的火紅的太陽。太陽的下面是一朵深藍色的浪花。我雖不太明白設計者的構思。但無可置疑的是必定蘊含著對普天下兒童的最美好祝愿。

在人看來,這也許是枚很不起眼的郵票,但它卻隱藏著一段教我刻骨銘心的故事。

三年前,學校開展了“手拉手,獻愛心”的活動。盡管那時我家的經濟條件不算富裕,但當我回想起貧困山區小朋友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的心……終于,我連夜寫了封信,連同20元人民幣寄給了遠方的一名同齡人,名叫郭廣鋒,家住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馬高莊張莊村。

信發出很久了,但始終不見回信。許多人都笑我傻,居然把20元人民幣寄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但是,我并不這樣認為。我相信那封信他一定收到了,20元人民幣肯定對他有很大的幫助。他沒回信,一定有他的原因。

直到上中學初一年時,小學李老師轉來了一封我的信。一看,寧夏回族自治區,他給我回信了,我又驚又喜,迫不及待地小心翼翼地撕開了信……

信中除了表示對我的感激外,還道明了晚回信的原因。原來,他父親早逝,母親病重臥床不起,所寄20元人民幣抓了藥給母親治病,解了燃眉之急。然而家庭的貧困,使得兄妹兩人輟學在家,是“希望工程”挽救了他一家,也讓他有機會寫了一封信給我,更使他重新捧起了課本,踏上了求學之道。

篇4

菲菲回到我們身邊沒多久,被爺爺奶奶寵溺的毛病就顯現出來。飲食上,菲菲挑食挑得厲害,一點青菜都不吃,飯做得不可口了,就嚷著吃麥當勞,達不到目的,就撒潑打滾。纏不過,我們帶她到麥當勞,她點一堆自己喜歡吃的,吃得大快朵頤,連讓我和老公嘗一嘗的念頭都沒有,弄得我倆面面相覷。

菲菲11歲生日那天,我給她買了部電動玩具汽車,她不喜歡,竟氣咻咻地把玩具摔在地上,哭鬧著非得要遙控航模,不達目的不罷休,沒辦法,我們最終還是滿足了她。

一個周末,我帶著菲菲坐公交車去文化宮練琴,車到測繪學院站的時候,上來一位渾身泥點的民工,站到了我和菲菲旁邊,身上散發出一股濃濃的汗味兒。我來自農村,對這些為城市建設作出貢獻的民工很有感情,并沒有不快。菲菲就不樂意了,她一只手捂著鼻子,另一只手可勁兒推那位民工,還嚷道:“你去別處站吧,難聞死了!”

菲菲的話讓那位民工十分尷尬,他看了我一眼,訕訕地挪動腳步。菲菲的這個舉動激怒了我,我吼著拍了她一巴掌:“你這孩子真不懂事,沒有民工叔叔,你吃什么,住什么?”說著,我和她調了位置,拽了拽那位民工:“大兄弟,就站我這兒吧,要不你坐我這兒,你干活兒辛苦!”那位民工忙擺擺手,說:“不,不,還是您坐吧,俺站慣了!”菲菲從沒見過我對她發這么大的火,委屈得眼睛紅紅的。

當天晚上,我對老公說了公交車上發生的事情,滿腹憂慮地說:“菲菲讓爺爺奶奶寵得自私、霸道,沒有愛心,這樣下去,學習再好能有什么用,咱們得想辦法引導引導!不能讓菲菲這棵小樹苗長歪了!”

老公表示同意我的看法,然而,用什么辦法矯正菲菲的缺點呢?我苦苦思索著。

一天,我在當地晚報上看到一則向貧困山區兒童捐獻書籍的倡議,覺得這是培養菲菲愛心的好機會。于是,我鼓動菲菲把自己的一些課外書捐出來,贈給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

菲菲大大咧咧地說,捐就捐唄。說著,她從自己房間里找出十多本課外書,我表揚她:“菲菲好樣的,山區的小朋友看到你捐的書,肯定會很高興的。”

我拿出其中一本書,翻開扉頁,讓菲菲給山區小朋友寫幾句話,她有些不情愿地拿起筆,寫下:“祝山區小朋友節日快樂!學習進步!”然后,寫上了自己的學校班級、名字。隨后,我帶著菲菲把這些書捐到了指定地點。

捐過書后,我和菲菲淡忘了這回事兒。沒想到,此后的一天,菲菲放學回來,手里攥著一封信,小臉激得動通紅,我知道,小姑娘肯定有消息了。果然,菲菲向我揚了揚那封信,興奮地說:“媽媽,今天我接到了山區小朋友的來信,人家要謝謝我哩!”

菲菲的話讓我既意外又欣喜,我接過信,展開讀了起來:

李菲菲同學,首先向你說聲謝謝,你贈給我們學校的書收到了,其中你的那本《格林童話》就在我的手上,這本書非常有趣,也很有意義,我會把它認真讀完。你在城市,我在山里,希望我們能手拉手共同進步,最后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

魯山縣四棵樹鄉瓦里小學四(三)班 李春玉

讀完這封信,我心里暗暗高興。山區的孩子樸實無華,知恩圖報,這樣的品德值得稱贊。同時,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件事對菲菲也是很好的啟發。我鼓勵菲菲和那個叫李春玉的孩子保持通信聯系。菲菲高興地同意了。

那周的作文課,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菲菲寫了上次贈書的事情,因為是親身經歷,又有真情實感,菲菲的作文得到了五顆“星”,語文老師還在課堂上讀了她的文章,號召同學向菲菲學習。菲菲回家后,又一次向我報告了這個好消息。

一石雙鳥。一件小事,卻讓菲菲得到了兩次肯定和贊許,這同時也讓我找到了引導菲菲的好方法:給她一顆公益心!

在我的帶領下,菲菲參加了幾次公益行動,她此前的嬌驕二氣,以及霸道、自私等缺點收斂了許多,連班主任都感嘆菲菲變化真大。我認為這就是公益的力量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前年的六一節前幾天,我在一家網站上看到一個家長聯盟的公益行動貼:六一那天,帶孩子到濱河公園開展公益活動,為美化環境付出一份愛心。我覺得這樣的行動很有意義,決定帶菲菲過一個特殊的兒童節。

那天早上,我帶著菲菲準時趕到大家約定的濱河公園地段,孩子們帶著小桶、拿著掃把、抹布。有的孩子還用廢舊的易拉罐做成漂亮的小盒子,用來盛放草坪上撿起的小煙頭,菲菲平時喝過的飲料瓶總是一扔了之,看到同齡人的做法,頓覺新奇,悄悄對我說:“媽媽,以后你也教我做吧!”我爽快地答應她:“好,咱們一起做!”

那天,菲菲和小伙伴們撿垃圾、擦洗公用器材等,整整忙了一上午,看著眼前的干凈環境,菲菲歡喜地對我說:“媽媽,我們的努力讓環境更美麗了!”我向她豎起大拇指說:“菲菲,環境美,你的心靈更美,媽媽為你感到驕傲!”說完,我親了她一口。菲菲被我夸得不好意思,小臉脹得紅紅的,可愛極了!

去年六一節,我帶著菲菲訪問了一次敬老院,在我的鼓勵下,菲菲給爺爺奶奶們唱了幾首歌,還幫著他們打掃衛生,不時贏得爺爺奶奶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