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師教育筆記范文
時間:2023-04-10 16:02: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教師教育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言文教學模式多樣,但目前比較流行的有兩種:一種是基于“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串講模式;一種是基于“讀研練三部曲”的探究模式。兩種模式均有其合理性,但都又有各自的不足。下面,筆者就以《岳陽樓記》為例,在比較串講模式與探究模式的基礎上,揚長避短,進行一次優化整合的嘗試。
一、串講模式重言輕文,忽視了學生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
“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串講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長期以來,初中的文言文考試著重于學生對字詞句理解的考查,且句子翻譯要求直譯。串講模式很好地迎合了這種需求,被廣泛采用。教師逐字逐句串講,并適當地介紹一些語法知識;學生課上記翻譯,課后背筆記,成了文言文教學的全部。
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文言文時,大部分學生對于如何學習文言文一無所知,串講模式操作性強,學生遵循“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方法,很容易從字面上把握文章。尤其是在講解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知識點時,作用尤為明顯。例如,講解“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作文”一詞時,強調“作”和“文”是兩個詞,要字字落實,學生很容易就把古漢語中的“作文”指寫文章與現代漢語中“作文”指習作嚴格區分開來,而且印象深刻,即使經歷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易混淆。
但正如錢夢龍老師所言: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詞語的堆砌。教文言文,當然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但理解詞句的著眼點在于更準確、深入地把握文意;反過來說,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詞句。文言文的學習必然要經歷一個“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斷反復、逐步深入的理解過程。經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歷經歲月的洗禮,流傳至今,除了語言的凝練美和音韻美,還在于它傳承著一種崇高的思想情感,而這種思想情感又會反過來豐富語言內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即“文以載道,道以傳文”。如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美在對仗工整的語言,更美在蘊含于字里行間的范仲淹的憂國憂民的情懷,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使整句話讀起來慷慨激昂,朗朗上口。串講模式把文言文看成了文言詞語的堆砌,忽略了把握文章思想感情對理解詞句的反哺作用,忽略了文章誦讀對理解詞語的促進作用。
串講模式最好上也最平淡,如果長期使用,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探究模式重導輕讀,忽視了學生誦讀語感的培養。
探究模式是課程改革的產物,立足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它強調教師為學生編寫課前、課中、課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導提綱,即學案。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改變以教師教為中心的串講模式,而建立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其基本步驟為: 讀(課前提供資料)――研(比較閱讀、合作探究、質疑問難)――練(檢測反饋、彌補缺漏)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碧骄磕J街械摹白x”有助于學生多側面地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更易于學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切入點,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驅力。探究模式的“研”強調在教師和學案的引導下思考探究,強調對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的質疑問難,要求用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出答案,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實現個性化發展。探究模式的“練”指教師通過檢測反饋和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彌補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三個步驟,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建構了一個良好的情境,而且教師雖然“退居二線”,但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蘇軾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狈磸驼b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詞組合與現代漢語的差異性,決定了反復誦讀是培養語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徑。從心理學角度講,誦讀是學生個體通過大腦感知、視覺傳入、聲帶發音、聽覺監聽、大腦辨別等不斷循回往返的過程。學生對文字材料誦讀越熟,體會就越深,意義就越明白,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語氣、節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過富有情感的誦讀表現出來的。經過反復誦讀、反復揣摩、思考、比較,從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領略語言之美,正是培養語感的過程。探究模式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卻把讀文言文理解為揣摩、鑒賞,忽略了對文章的誦讀,自然對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層。
三、整合串講探究模式,優化誦讀環節,切實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串講模式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字詞句表層意思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而探究模式的優勢則在于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但兩者都忽視了誦讀這一環節。前者把誦讀的目的定位于讀通文章;后者忽視了誦讀與深層理解課文的相輔相承的作用。因此,筆者試著把串講和探究模式進行整合,立足于誦讀,將兩者優化為導讀探究模式。
導讀探究模式結構圖如下:
所謂“感”是指通過誦讀,讀清字音,讀準句讀,讀出節奏,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表面的感知。如初讀《岳陽樓記》,筆者要求學生三讀課文。一讀:讀清字音、不求甚解;二讀:讀準句讀,觀其大略;三讀:讀出節奏,初通其意。三讀過后,學生大都讀出了對范仲淹的初步印象:心胸開闊,憂國憂民。而對文章整體的初步把握又讓學生領悟到誦讀文章時應飽含對范仲淹的贊美與欽佩之情。
所謂“導”是指在學生讀通文章的基礎上,由教師根據學情智慧地引導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字詞句。如在教授“朝暉夕陰”一句時,筆者通過提問“為什么洞庭湖總是早上十分晴朗,傍晚卻是陰天”,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此處的互文用法。而在對“朝暉夕陰”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中,讀出天氣變幻莫測,景物千變萬化的感受來。
所謂“研”是指在理解文章的字表意思后,學生結合寫作背景等相關資料,通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解決一些綱舉目張的問題,最后再由教師提出一些學生沒有注意但必須理解的問題,并由學生探究解決。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自主質疑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主體性在生成中得到發揮,又能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完成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正確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在質疑和解疑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理解的深入必然提高學生的誦讀效果。如在誦讀“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時,采用什么語氣是值得好好揣摩的。學生往往開始會讀出范仲淹“假托古人,自寫懷抱”的感受來,但隨著學生研讀寫作背景的深入,學生逐漸讀出了范仲淹向志同道合的滕子京傾訴的感受。
導讀探究模式強調反復誦讀,把誦讀作為學習文言文的基石,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引導,兼顧了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很好地彌補了串講模式和探究模式的不足。
篇2
關鍵詞:中國經濟 投資 增長 凱恩斯主義
中圖分類號:F83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770(2007)0-004-04
一投資過度、貿易順差與流動性過剩
中國經濟從2002年起進入本輪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在完成從經濟蕭條到經濟繁榮的周期形態轉換后強勁擴張,連續4年實現10%以上的實際GDP增長速度。2006年以來,中國經濟在保持高經濟增長與低通貨膨脹良好配合格局的同時,呈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國際貿易順差過大以及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的“三位一體”問題,對于其形成機制的主要分析方法存在著結構主義與貨幣主義的類型區別。
結構主義分析方法認為,在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投資決策中,仍然殘余超越利潤動機和成本收益核算的計劃經濟因素;受不完善的市場機制局限,非國有企業投資在經濟繁榮時期無法避免過度樂觀、盲目從眾或者短期投機的非理。中國投資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現為投資效率低下條件下的過度投資行為。
結構主義分析方法則強調國有企業與地方政府的投資擴張沖動,從非理性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膨脹起始,描述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鏈式作用過程:“投資規模增加 國內供給能力增加(超過國內吸收能力) 凈出口增加(吸收國內供給能力) 外匯儲備增加 貨幣供應增加 信貸規模增加 投資規模增加 … ”;相應地,結構主義分析方法提出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基本政策主張。
貨幣主義分析方法認為,巨額并且持續擴大的國際貿易順差以及加速積累的外匯儲備,相對于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標,人民幣匯率是明顯低估的,人民幣匯率的均衡化調整是必要的。中國經濟趕超過程必然重合(本幣核算的)國民收入增長過程和本幣匯率升值過程,將在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和主要國際貨幣的同時,人民幣持續升值。
貨幣主義分析方法強調人民幣匯率的非均衡性,從低估的人民幣匯率導致國際貿易順差起始,描述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鏈式作用過程:“凈出口增加 外匯儲備增加 貨幣供應增加 信貸規模增加 投資規模增加 國內供給能力增加(超過國內吸收能力) 凈出口增加(吸收國內供給能力) … ”。相應地,貨幣主義分析方法提出升值人民幣匯率的基本政策主張。
如圖1所示,依據結構主義分析方法與貨幣主義分析方法,固定資產投資、銀行體系流動性與國際貿易順差相互激發而形成正反饋性質的不穩定累積循環過程。
就貨幣主義與結構主義的觀點對立而言,貨幣主義分析方法雖然同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度膨脹的結構主義觀點,但是認為若延誤人民幣匯率升值過程,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這樣的需求減少(demand-reducing)政策措施將減少進口需求,可能惡化(而不是改善)國際貿易不平衡狀況。結構主義分析方法懷疑人民幣匯率升值這樣的需求轉換(demand-switching)政策措施對于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的實際效力,認為中國國際貿易順差有著(除人民幣匯率以外)包括國內貿易發展方式、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和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在內的多種結構性原因,不可能唯一地通過人民幣升值途徑加以克服。
二投資規模與投資效率的國際經驗
費爾普斯的經濟增長黃金律理論,揭示以追求高速經濟增長為目標的高儲蓄行為和高投資行為卻最終降低居民消費水平這樣的動態無效率(dynamic inefficiency)非合意現象,經常被引證來說明中國經濟的儲蓄過度和投資過度問題。然而,有必要具體理解黃金律理論構建的歷史背景,界定黃金律理論的模型化對象和適用條件。不能夠僅僅依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高速增長,判定中國經濟已經違背最優國民收入儲蓄比率的黃金律,從而判定投資規模是過度膨脹且不可持續的。
20世紀中葉是前蘇聯經濟增長和美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不過,前蘇聯經濟增長模式與美國經濟增長模式有明顯差異:前蘇聯經濟通過高儲蓄―高投資模式維持高速經濟增長,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卻較為遲緩;美國經濟的國民收入儲蓄比率相對低下,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速度平緩,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卻較為明顯。經濟增長的黃金律理論肯定美國經濟增長模式而否定前蘇聯經濟增長模式,然而從儲蓄過度和投資過度角度給出的前蘇聯經濟失敗的經濟學解釋是不充分的。事后回顧,主要是投資內容的非生產性偏向(如軍事投資支出)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投資效率缺乏,而不是單純的高投資行為本身損害前蘇聯經濟增長的潛在能力及其可持續性。
在黃金律理論的標準模型中,可能的動態無效率現象既包括中央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投資過度狀態,也包括分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投資不足狀態,在資本邊際生產率低于人口增長率、產出增長率和資本折舊率總和的條件下發生。對于中國經濟體系,并沒有觀察到(凈)投資收益率低于人口增長率與產出增長率總和的普遍現象;同時,其人均資本存量向發達國家水平持續收斂的發展中國家性質,也是與黃金律理論加以比較并且從中選擇最優國民收入儲蓄比率的定態(steady state)模型對象不一致的。
無論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理論,還是庫滋涅的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均認為國民收入投資比率的提升,不僅是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轉變的前提條件,而且是現代經濟區別于傳統經濟的典型特征。國際經驗和歷史經驗的比較研究,普遍支持國民收入高儲蓄傾向和高投資比率對于長期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對于后發國家,由國民收入高投資比率驅動的大規模資本積累與快速技術進步,構成其成功趕超戰略的核心部分。日本和韓國先后在20世紀7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完成對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趕超,而在經濟趕超時期維持30%以上的國民收入投資比率。其間,日本的國民收入投資比率在1952年至1961年間從26%增加至41%,韓國的國民收入投資比率在1991年達到39%的高峰值。
即使作為先發國家的美國經濟,其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信息技術革命中的領先優勢也同樣依賴于由國民收入高投資比率驅動的大規模資本積累與快速技術進步。美國經濟的貿易和財政雙赤字以及低居民收入儲蓄傾向,給出美國經濟投資不足的扭曲印象而低估其實質的國民收入投資比率。一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便利和促進美國經濟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充足的國際資本流入在彌補巨額美國貿易順差的同時,有效松弛美國國內儲蓄能力不足對其國內投資需求的資源約束。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服務經濟時代,并且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其資本積累形式已經從以物質資本積累為主轉變為人力資本積累為主。包括在居民消費內容中的個人教育和醫療服務支出,以及包括在政府消費內容中的公共教育、科學和醫療服務支出,構成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渠道而具有投資支出性質,然而在SNA統計制度下卻歸屬于純粹消費項目。
從粗放經濟增長方式到集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從傳統經濟結構到現代經濟結構轉變的實質內容,也是中國經濟結構現代化的基本標志。依據中國與發達國家的資本積累財務指標差距而否定中國投資效率,這樣的靜態機械思維無視中國經濟落后于發達國家的發展階段,也忽略經濟轉型以來特別是本輪經濟周期以來中國投資效率的重要改善。
美國經濟政策界與經濟學界推崇美國經濟的效率和彈性,其重要經驗依據就是美國經濟應對本次嚴重逆向供給沖擊的良好表現。與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不同,面臨石油和原材料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沖擊,美國經濟通過技術進步途徑,沿產業鏈逐級消化源于石油和其他礦產品價格的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因素,在保持快速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價格穩定。由于美國經濟的輕型服務經濟結構和中國經濟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本次石油和原材料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對中國經濟的逆向供給沖擊更為嚴重。中國經濟能夠與美國經濟一樣,在保持快速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價格穩定,其技術進步表現更為優異。
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市場化轉型取得巨大進步,市場機制對于投資行為已經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市場)理性因素在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投資決策的主導地位已經確立。在本輪經濟周期中,中國經濟的市場體制效率與分散投資理性,在高投資行業的(事后)產能相對平衡和高收益回報中得到經驗證明。在警惕高投資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同時,需要認識到,高投資行業產品價格首先因需求增加而上升、隨后因供給增加而下降的超調(over-shooting)現象,部分屬于需求拉動型產品投資周期的典型價格行為。
三從投資缺口到均衡化調整:凱恩斯主義研究路線
中國國民收入的高儲蓄傾向在經濟學意義上是部分合理的,可以同時從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積累功能的重新配置、年輕人口與高成長經濟的凈儲蓄余額以及經濟擴張階段的投資支出順周期行為等多層面進行解釋:(1)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漸進過渡,伴隨著居民收入補償的“完全化”,居民收入增長部分來自適應積累功能重新配置的收入分配結構調整,不可能形成消費支出;(2)年輕人口在高速經濟增長時期凈流入勞動力市場,在當前高收入基礎上進行的正儲蓄,必然超過老年人口在既往低收入基礎上進行的負儲蓄,從而提升國民收入的總體儲蓄傾向;(3)在消費平滑化機制的作用下,消費支出的順周期(pro-cycle)行為較為平緩,其增長速度在經濟擴張時期慢于投資支出,而在后繼經濟收縮時期快于投資支出。
在可預見的未來時期,中國消費比率在經歷長期下降后將趨于穩定,促使中國國內收入最終消費比率長期或者短期下降的各種因素將逐漸消失或者反轉。例如,中國經濟周期從擴張階段向收縮階段的演化,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轉型的完成,中國人口結構的老齡化,特別是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未來收入與支出的不確定性降低而居民預防型儲蓄動機弱化。
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是內在于經濟發展過程的自然歷史現象,庫茲涅茨總結現代經濟增長的國際經驗而觀察到國民收入分配差距隨經濟發展水平演化而呈現倒U型歷時軌跡。經濟學嚴厲批判西斯蒙第的消費需求不足論。凱恩斯革命超越古典經濟學,從有效需求不足視角,而不是從收入分配差距、消費需求不足的視角,給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危機的宏觀經濟學解釋和需求管理解決方案。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設計應該遵循凱恩斯主義研究路線,從有效需求視角給出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的經濟學解釋,主要通過調節有效需求(而不是收入分配)途徑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面臨高儲蓄傾向的有利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有必要建立以投資需求管理為軸心的宏觀經濟政策體系,通過增加國內投資需求實現高儲蓄向高投資的有效轉化,以充分積累的資本存量與相對短缺的勞動力互補,支持20世紀中后期來臨的中國老齡化社會。
不斷擴大的巨額國際貿易順差有著包括國內貿易發展方式、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和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在內的多種形成原因,然而也真實反映了國內儲蓄的相對過剩狀況。依據國民收入雙缺口模型,國內儲蓄缺口(I - S)映射為國際貿易缺口(M - E)。國際貿易順差直接體現的是低于國內儲蓄能力的國內投資能力,而不是超過國內消費支出增長的國內投資支出增長。增加國內投資需求將縮小國內儲蓄剩余(S - I)從而縮小國際貿易順差(E - M),最終消除人民幣升值的結構性原因和實現可持續的國際收支平衡,并且將通過乘數機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自然增加居民消費需求。
有關日本經濟蕭條時期“失去的十年”的形成機制研究,不恰當地強調“廣場協議”以后日元匯率急劇升值這樣的貨幣經濟原因,而忽視日本國內投資需求不足這樣的真實經濟原因。從20世紀80年代起,面對居民收入的高儲蓄傾向和企業投資需求的疲軟狀態,日本放棄通過擴大政府支出縮小國內儲蓄剩余的凱恩斯主義財政政策,選擇通過日元匯率升值消除國際貿易順差而通過寬松貨幣政策刺激國內居民和企業支出的實際政策組合。然而,匯率調整無法根本消除根源于國內儲蓄剩余的國際貿易順差,而低利率的金融政策在悲觀的市場預期下無法啟動居民消費支出和企業投資支出,來自國際貿易順差的銀行體系中的過剩流動性最終過度投資于不動產和股票而導致泡沫經濟。
對于中國經濟體系,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但是國內投資需求相對于國內儲蓄能力不足;雖然無法通過人民幣匯率升值消除國際貿易順差,但是人民幣匯率相對于國際收支平衡目標都是低估了?;谶@樣的推論前提,凱恩斯主義分析方法在固定資產投資、銀行體系流動性與國際貿易順差間的累積循環過程中,發現中國經濟均衡化調整的自我校正機制,如圖2所示。
其中,從相對于國內儲蓄能力不足的國內投資需求出發,存在縮小國內儲蓄剩余的負反饋調整過程:“投資需求不足國內吸收能力不足(低于國內供給能力)凈出口增加(吸收國內供給能力)國際貿易順差增加外匯儲備增加貨幣供應(以及信貸規模)增加投資規模增加投資需求增加”。從相對于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目標低估的人民幣匯率出發,存在促使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的負反饋調整過程:“匯率低估 凈出口增加(吸收國內供給能力) 國際貿易順差增加 外匯儲備增加 貨幣供應(以及信貸規模)增加 投資規模增加 有效需求增加 通貨膨脹率上升 (實際)匯率升值”。
由于二元結構條件下非遞減的資本邊際收益,中國經濟增長過程具有資本深化特征,而重化工業化階段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和資金密集的產業發展性質,必然要求大規模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中國經濟失業問題包含古典型勞動力失業問題與凱恩斯型資本失業問題,需要分別通過增加資本積累途徑解決和通過增加有效需求途徑解決。向投資需求傾斜的國民收入支出結構將在短期內增加有效需求而在長期內增加資本積累,同時實現經濟增長目標與就業目標以及長期就業目標和短期就業目標。
四樂觀的前瞻與積極的政策
關于中國經濟奇跡的經濟學解釋,存在著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的對立和爭論,特別聚焦于市場機制對中國經濟奇跡發生的解釋能力,經常表現出對于市場經濟的原教旨主義狂熱崇拜和后現代主義盲目貶斥的極端態度。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進行大規模的資本積累與勞動投入,所實現的持續快速增長是可以理解的,有助于淡化所謂中國經濟奇跡的神秘色彩??床灰姷氖郑╰he invisible hand)在計劃經濟時代以后其功能被重新發現,而在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其形式進行適應性調整。中國經濟的市場體制是不完全的,具有不同于發達國家的非典型特征。然而,離開“自由了的手(the freed hand)”,中國經濟奇跡是不可想象的。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國際資本流動對區域間與產業間的比較收益反應敏感,以國家為供給方而以國際資本為需求方的競爭性經濟政策市場逐步形成。與商品本位制度下貨幣市場通行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沙姆定律(Gresham's Law)相反,以市場為基礎的自由化和均衡化經濟政策優于反市場的壓制性和扭曲性經濟政策,主導經濟政策市場的必然是“好”政策驅逐“壞”政策的反格雷沙姆定律(anti-Gresham's Law),而市場導向的國家經濟政策必然使得國際國內經濟體系趨于充分競爭。
中國經濟在體制改革、對外開放與經濟發展三重協同轉型方面的長足進步,已經奠定持續快速經濟增長的資源、技術和制度基礎。二元經濟結構提供近似無窮的剩余勞動力,年輕化人口結構與高成長經濟前景蘊含高居民儲蓄傾向,先進技術跨國轉移和吸收在經濟全球時代更加便利,重化工化、城市化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開辟廣闊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空間,共同蘊含高速經濟增長的長期歷史趨勢。
由于日益重型化的產業結構、日益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以及日益完善的國有產權制度,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是難以避免的。不過,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有效競爭有效促進技術進步,能夠沿從產業鏈方向逐級吸收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成本推動影響。PPI指數與CPI指數在本次經濟擴張階段的歷時差異,不僅僅體現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因素的傳遞時滯,而主要反映技術進步對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因素的逐級消化。中國通貨膨脹率將呈現從PPI指數到GDP平減指數到CPI指數依次遞減的動態結構,保持溫和的最終消費品通貨膨脹率。
本次經濟擴張階段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連續突破對潛在總供給增長速度事前估計的統計和心理界限,并且伴隨著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運輸瓶頸制約緩解和產業結構高級化,提供通過增加有效需求而增加實際總供給、進而實際總供給增加導致潛在總供給增加這樣的“反向軟著陸(reverse soft-landing)”成功范例。在高速經濟增長和劇烈結構轉變時期,由于潛在總供給能力連續擴展而難以及時準確預測,低估潛在總供給能力而實行緊縮性需求管理的政策風險是存在的。中國需求管理有必要采取微撞(fine-tapping)模式,即反復“小幅度增加總需求―等待通貨膨脹反應―(若無通貨膨脹加速)小幅度增加總需求/(若通貨膨脹加速)小幅度減少總需求”的探索過程,通過間歇性增加有效需求而追蹤潛在總供給前沿。
與發達國家的最低可持續失業率(LSUR)(lowest sustainable unemployment rate)目標對應,中國經濟應該建立最高可持續增長率(HSGR)(highest sustainable growth rate)目標,作為中性需求管理的政策指導線,以避免政策偏好從計劃經濟時代的速度饑渴反轉為市場經濟時代的速度恐慌,造成非理性經濟蕭條。
參考文獻:
1.陳佳貴.2007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經濟藍皮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紀寶成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7[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美]費爾德斯坦.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政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4.[英]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5.[美]庫茨涅茨.現代經濟增長[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6.[美]羅斯托.經濟增長的階段[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7.[日]星川順一.日本經濟與財政政策:凱恩斯政策的忠告[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
8.袁志剛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的動態效率[J].經濟研究,2003(7).
9.鄭超愚.中國貨幣政策:評論意見與調整建議[J].中國金融,2007(5).
10.鄭超愚等.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2006-2007年[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1).
11.Barro, Robert J., et al., Economic Growth. MIT Press, 2003.
12.Rommer, Davi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 Hill, 2001.
作者簡介:
篇3
一、中學生為什么要記英語課堂筆記
做課堂筆記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筆記是新課標的目標達成和克服遺忘的基礎
初中生的英語課程是需要學習很多知識點和掌握大量的詞匯的,所以記憶對初中生學習英語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學好英語光在課堂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適當地做一些課堂筆記。而且學習英語不同于學習我們的母語漢語,要想學好它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面對如此大量的詞匯和各種語法的運用,我們必須依靠課堂筆記,因為課堂筆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達成新課標的要求,還能夠讓學生克服遺忘,更好地掌握對英語知識的記憶。
(二)筆記是學生進行思維深加工的重要保障
記筆記其實不是把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都抄下來就可以了,它更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它可以讓學生對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進行概括、總結,將知識記到頭腦中。也能讓學生根據筆記提出不一樣的認識,得到新的觀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養成做課堂筆記的習慣
很多老師對自己的學生不善于做筆記,不會做筆記的現象感到很無奈。而會做筆記的學生往往會得到老師的稱贊。因為一個人的記憶力再好也總會有遺忘的時候,根據遺忘曲線的結論我們是需要不時的復習的。有的學生課上不做筆記,老師課下留的作業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即使做出來了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我們要養成課堂上記筆記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既可以讓我們克服快速遺忘,又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還能為我們的英語學習留下一些印記。
三、課堂筆記的要求
英語教師不光要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還要對他們的課堂筆記提出幾點要求:
(一)筆記要簡潔、精煉
有的學生記課堂筆記過于簡單,只記個板書提綱。有的學生則把老師的板書全部抄下來,連聽課都顧不上。而上課最主要的任務是聽和理解,要在聽懂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課堂筆記。記好課堂筆記首先要掌握提綱,理清思路,然后在聽課的同時快速地記錄下重點和難點,最后就是要求記筆記的時候要簡潔、迅速,不能耽誤聽課,可以記下一些關鍵的字眼,也可以有選擇性地記錄。同時還要注意記下老師所補充的、課本上沒有的語法和句型,容易混淆的概念等。舉個例子,記英語語法中的時態時,要特別注意它們在時間和用法上的區別。此外,老師所做的課堂總結是整節課的精華所在,要注意記下總結。
(二)字體清晰,一目了然
俗話說字如其人,清楚、整齊的字跡通常更能讓人耐心地看下去。在記筆記的時候如果記得非常潦草、密密麻麻的,在課后復習的時候很有可能自己都看不懂,甚至弄錯意思。因為一個字母就可能改變了單詞的意思。而清晰的字跡會為你節省很多時間,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清晰的標記會讓自己很快地想起老師當時講課的內容。這樣課堂上記的筆記也就發揮了它的價值和意義。
(三)根據自己特點形成規律
在課堂上記筆記的時候要學會根據自己的特點形成一定的規律。整理多了就會養成一種思路,要根據自己的思路整理筆記??梢栽诠P記本的最后專門記不認識的詞匯,也可以在記詞性的時候用它的首字母代替,而且前后要保持不變。有規律的筆記不但可以讓自己清楚地掌握筆記內容,也可以讓人看起來覺得非常的舒服。
四、課后及時整理筆記
篇4
一、企業概況
某焦化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主營產品為焦炭、焦爐煤氣、焦油、苯、硫磺等化工產品,其中焦炭和焦爐煤氣是主要產品。兼營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及汽車貨運、物業管理?,F有職工1000人,擁有鼓風設備、破碎設備、洗煤設備和型機焦爐。焦碳生產能力為30萬噸/年,城市煤氣15萬NM3/年。公司設有破碎、洗煤、鍋爐煉焦車間。公司年平均資產總額25800萬元,固定資產凈值11000萬元,負債總額11600萬元,權益總額14200萬元,年盈利400萬元。成本為二級核算。由于焦化公司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廢氣,該焦化公司2005年決定對此采取治理措施。工程具體分為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工程。其中土建工程的預算為50萬元,設備安裝工程的預算為150萬元,總預算為200萬元。工程投入有效運行之后,每月可以節約排污費15萬元。公司每月維持廢氣治理的運行成本為5萬元。
二、環境會計賬戶設置
“環境資產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投資購建的用于環境保護的長期資產。環境資產賬戶也應當設置環境固定資產、環境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環境無形資產、環境遞延資產等明細賬戶;“環境負債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未來將要發生的環境支出。環境負債可以按照負債資金的時間性標準劃分為短期環境負債和長期環境負債;“環境支出賬戶”用來核算與企業環境活動相關的、能夠以確切貨幣形式反映的支出。由于企業的環境支出分為資本支出、費用支出和惡性支出三類,因此,環境支出賬戶應當下設“環境資本支出、“環境費用支出”、、“環境惡性支出”三個明細賬戶;“環境收益賬戶”用來核算不同種類的環境收益。
三、賬務處理比較
(一)環境會計賬務處理
1.焦化公司財務科向銀行籌措300萬元2年期長期貸款,年利率6%;4月28日該筆貸款已劃撥到公司環境工程專用存款賬戶上。公司財務科當天根據銀行通知單做出如下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3000000
貸:環境負債――環境長期負債3000000
2.焦化公司財務科于2005年4月30日根據協議,用工程專用存款支付環保設計院的工程設計費10萬元,并按照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工程的設計費標準,做出如下會計處理:
借: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3.焦化公司財務科于2005年5月1日預付土建施工單位工程款40萬元,并做出如下會計處理:
借: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400000
貸:銀行存款400000
4.焦化公司于2005年6月25日購入安裝設備120萬元,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120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0
5.工程完工試運行結束,焦化公司于2005年10月5日按契約支付土建施工單位工程款15萬元,支付設備安裝施工單位工程款35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 50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0
6.焦化公司于2005年10月20日將完工的工程的全部工程支出結轉為環境資產。按照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賬戶的記錄,土建工程決算為58萬元,設備安裝工程決算為162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環境資產――環境固定資產580000
貸: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580000
借:環境資產――環境固定資產 1620000
貸: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 1620000
上述會計處理記入相關賬戶后,“環境支出――環境資本支出”賬戶的余額為零。
7.焦化公司2005年11月對環境固定資產提取折舊,建筑物的月折舊率為0.375%,月折舊額計算為:580000×0.375%=2175(元);設備的月折舊率為0.75%,月折舊額計算為:1620000×0.75%=12150(元)。相應的會計處理為:
借:環境支出――環境費用支出14325
貸:環境資產――環境固定資產累計折舊14325
8.焦化公司2005年11月廢氣工程的運行成本如下:人工成本20000元;電力費用20000元;物料消耗10000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環境支出――環境費用支出20000
貸:應付工資 20000
借:環境支出――環境費用支出20000
貸:其他應付款20000
借:環境支出――環境費用支出10000
貸:原材料 10000
9.焦化公司2005年11月廢氣工程的運行成本按照受益分攤原則全部轉入制造費用,會計處理如下:
借:制造費用(環境費用支出)42000
貸:環境支出――環境費用支出 42000
10.焦化公司2005年12月5日在環境資源交易所將廢氣治理權掛牌交易,當天以120萬元的價格交易成功。交易手續費10000元。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1200000
貸:環境收益(出售廢氣治理權收入)1200000
借:環境收益(出售廢氣治理權手續費) 1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
11.焦化公司2005年12月28日與貸款銀行協商后,提前歸還300萬元貸款中的150萬元,并按照銀行要求,支付當年全部利息。當年利息計算為:3000000×6%×8/12=120000(元)
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120000
貸:環境負債――環境長期負債(應付利息)120000
借:環境負債――環境長期負債 1500000
――環境長期負債(應付利息)120000
貸:銀行存款 1620000
12.焦化公司2006年4月28日提前歸還銀行貸款余額150萬元,當年利息計算為:
1500000×6%×4/12=30000(元)
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30000
貸:環境負債――環境長期負債(應付利息)30000
借:環境負債――環境長期負債(應付利息) 30000
貸:銀行存款――工程專用款30000
借:環境負債――環境長期負債15000000
貸:銀行存款――工程專用存款1500000
至此,環境長期負債(工程借款)已經全部清償完畢,工程專用存款賬戶也完成了它的使命。
13.焦化公司2006年8月8日發生廢氣泄漏,污染周邊居民;公司支付罰款費用5000元。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環境支出――環境惡性支出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14.焦化公司2006年8月末,將5000元的污染罰款費用轉入管理費用。會計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環境污染費 5000
貸:環境支出――環境惡性支出5000
(二)現行會計賬務處理
1.借:銀行存款――工程專用存款 3000000
貸:長期負債――工程3000000
2.借:在建工程――工程 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3.借:在建工程――工程 40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0
4.借:在建工程――工程 120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0
5.借:在建工程――工程土建 150000
在建工程――工程安裝35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0
6.借:在建工程――工程土建 580000
在建工程――工程安裝 1620000
貸:銀行存款2200000
借:固定資產2200000
貸:在建工程2200000
7.借:制造費用14325
貸:累計折舊14325
8.借:生產成本 50000
貸:應付工資20000
其他應付款 20000
原材料 10000
9.借:銀行存款 1200000
貸:營業外收入1200000
借:財務費用1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
10.借:財務費用 12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
借:財務費用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11.借:財務費用 12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
借:長期負債――廢氣工程150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0
12.借:財務費用30000
長期負債――廢氣工程1500000
貸:銀行存款 1530000
13.借:管理費用5000
貸:銀行存款5000
四、信息披露的比較
(一)環境會計對損益表的影響
1.對損益表的影響
假定焦化公司按照目前會計制度處理時的損益表1表所示:
焦化公司若披露環境會計信息需將上表進行調整,如表2所示。
2.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假定焦化公司按照目前的會計制度處理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3所示:
按環境會計披露信息如表4:
篇5
關鍵詞:評估;理論基礎;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2-0281-03
一、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理論基礎比較
(一)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人為本”作為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工作的主要指導思想,是指社會的一切發展既依賴人的發展,也為了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和主線。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當做正在發展中的人,根據社會與人的發展規律,通過有效的方式把他們培養成全面完整的人。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在于實現其國家政治目標,這一目標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式以及評估等一系列問題。國外的學校非常多元化,學生的文化背景、都存在著不同,不能用某一種方式去籠統的概括,所以多元化的指導思想就是國外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之一,主要包括品德教育、宗教教育、歷史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國際教育。
(二)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導思想的比較
1.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思想的共性。統治階級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自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來規范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工作,通過豐富的活動,課內課外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國內外高校都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方式??萍及l展為國內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萍及l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播是功不可沒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向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轉變的重要標志就是現代化手段的運用。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手段的現代化,不是對高科技的簡單照搬,而是一個創造性運用的過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代化發展。
2.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思想的差異。西方國家中,宗教教育是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明顯的宗教性。對于大多西方人來說基督教作為一種信仰,參加宗教活動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但在中國,多民族多信仰作為一種特殊的國情,決定了宗教教育在中國發揮不了很大的作用,宗教世界觀與科學的世界觀是根本對立的。國外注重滲透式教育,而中國則偏向灌輸式教育。這兩種方式在不同的國家同時存在,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滲透式教育是建立在其社會和個人主義文化的基礎上,重視對個體的教育,為個體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寬松的教育氣氛,實行彈性管理。在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工作更強調系統性、理論性的灌輸和規范,強調政治性,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受教育者進行理論教育,或者由受教育者系統學習理論,進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國外德育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中國則相對單一。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較為深入,道德教育和思想行為控制的理論與方法各異,選擇、使用的方法多樣化。中國則處在研究起步階段,總體水平不高,主要利用專門的途徑進行直接公開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雖然已經形成,但是評估的參考因素還有待完善,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還有待提高。
3.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思想比較的結論。國內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式方法,因為有相同的教育目的所以存在著共性,都是統治階級為了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推行的,一定程度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起到巨大的作用,很多方法可以相互借鑒,互相補充,進而各自完善。又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理論基礎的不同也存在著差異。因指導思想的指向有同有異,導致在評估體系建構、評估方法實施等方面也有同有異。
二、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狀況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構成
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發展幾十年,其中較為權威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指標體系構成這一說法,指出評估體系應該被分為三類: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評估指標;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評估指標;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估指標。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組織體系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活動中從事不同活動的各個主體,為了實現某項價值判斷而組合起來協調行動的集合,由評估領導決策機構統領的,由評估管理組織和操作組織具體運作評估活動的系統組織。有調控性、規范性、分權性和復雜性四個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方法是指為了達到某種評估目標,根據評估原則選定有利于協調各種評估力量和工作的一系列活動以及操作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方法系統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系統分析法。第二,比較法。第三,效益評定法。第四,接受程度評定法。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核心,具有導向作用,是有一定難度的。其內在含義是指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對象整體特征狀態的一種形式,是評估人員進行評估時依據的標準,遵循一定的價值和目標。但是對于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目標我們無法進行直接的判斷和分析,這就需要把抽象的目標具體化,這種目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而這些指標的集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不足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范圍和內容有待拓寬。明確體系的范圍和內容是整個體系的基礎,這樣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更具針對性和目標性。隨著社會進步和時展,高校學生越來越被外界新的因素所影響,生活方式多元化、價值取向復雜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停留原地,把教育的內容靜止在課本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范圍也應相應發生轉變。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性質有待明確。中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確是以行政為主還是以道德為主,這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方向。目前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內容和德育評估的內容發生了重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重點應該突出政治的層面,而德育評估的重點則在于道德。兩者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所以如何將二者區別開,是我們現在需要研究的內容。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方法有待科學化。方法是實現目標所必須的途徑,越科學的方法越可以讓評估的過程合理化。在當前進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實踐中,很多地方和高校只是在運用查閱文件等傳統的評估方式。當然傳統的評估方式有其優勢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本來固有的方法就顯得不夠“與時俱進”。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效益的研究有待加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的價值是什么,是關系到評估存在合理性的重要問題,也是評估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部分?,F實生活中用什么標準來衡量評估價值是眾多學者和專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是如何讓切實的效益發揮最大的作用,為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完善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
(一)充分認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復雜而又系統的巨大工程,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少不了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約束和督導作用。各高校都建立了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以及國際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就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色彩,對思想政治教育行為有著重要的意義。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環節。中國一向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明確和規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走形式不落實,說的比做的多,其效果怎樣,只有在評估中經過實地調研才能準確把握。所以要定期的考核評價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狀況,發現問題,查找薄弱環節,明確努力的方向,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深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及時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近幾年中國高校采取了專項的評估工作,通過評估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測,客觀準確的了解各方面情況,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高校在培養人才時就應該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明確的列為目標之一,保證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樹立立體的教育觀念,全方位的把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當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客觀的依據。如何評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的效果是一個難題,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方式來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衡量和判斷,不斷的加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確立、方案的選擇、計劃的制定等決策活動,都要從實際出發,對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環境等做出實事求是的分析和評估。如果沒有這種方向性的評估,思想政治教育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極易受到影響。通過評估所獲得的信息最客觀,所作出的分析判斷也最具有科學性、權威性。在此基礎上的決策也最有針對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正確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力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手段不是目的。其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效果并不是立竿見影的,也不會帶來經濟效應。對于部分領導來說不能帶來政治績效,所以存在一定的應付態度。但是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大學生是國之棟梁,是民族未來的希望,如何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培養真正貫徹落實到大學生當中,是當前的一項重大任務。而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就是正確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最有力的保障。
(二)進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幾條措施
1.確立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新目標。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反映的是行為的變化,這種變化要通過多次的評估活動對比之后才能得到反映,所以需要確立明確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作為評估的主要依據其關鍵環節就是將教育目標層層分解,從而構成一個完備的目標體系。確立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新目標,就是要依據思想政治教育評估自身的質量和效力進行設立,通過新目標的設立便于人們通過對照評估目標,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活動與實現其預期目標的差距,能夠檢驗評估活動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有效性。
2.運用現代的先進的評估手段和方法。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過于傳統,有些甚至只是形式工程,很少用到現代化的評估手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不僅僅需要重視原始材料的收集檢查,還要把現代化的技術和方法運用其中。當前客觀現狀不斷發展變化,高校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創新評估手段和方法,以達到增強評估效果的目的。運用成熟的網絡技術,幫助高校落實評估過程,不流于表面,方便管理。
3.在方法研究上強調定性與定量的統一。強調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的統一,就是要求在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評估時,綜合分析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的優缺點,將二者結合起來的一種評估方法。這種強調定性和定量評估相結合的評估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特點和內在規律決定的。純粹運用定量評估方法的評估范圍很少,大多時候是通過定量評估的方法來評估客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因為摻雜了人的復雜思想所以有一定的觀念性,很難進行精確的量化,也就無法通過單純的定量評估來獲得結果。所以二者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可以孤立任何一方而單獨評估。
4.建立適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估主體。評估主體是指評估行為的實施者由不同的評估主體評估會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過去的評估主體通常是教育行政部門,但是隨著教育客體的多樣化發展,評估主體也應隨之豐富起來,主體不應當只限于教育主管部門,還應包括教育領域中的中間力量。為了評估結果的真實客觀,應加強評估主體的培訓,建立完善的評估主體制度,結束評估過程以后,把評估結果反饋給政府機構和高校,以達到評估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 程楊.論韓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化評估方法[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2).
[2] 王建.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研究及啟示[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9) .
[3] 陳炳,姚會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4] 蔡海生,邱隆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13).
[5] 郭政,王海平.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標準和方法探析[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1,(5).
[6] 邱健.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綜述[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3).
[7] 趙立群.中美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的比較[D].上海:復旦大學,2008.
[8] 韋諸霞.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研究及啟示[J].教育發展與研究,2009,(9) .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YANG Qian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09,China)
篇6
分析基礎審計作為現代審計的一種取證模式,與原有的三種取證模式(賬目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相比,克服了它們的共同缺陷,即從“部分整體”收集證據的模式,采用從“整體部分整體”的取證模式,既可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也能較好地保證審計質量,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避免法律訴訟,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取證模式,因此,探討分析基礎審計的取證原理,對于指導我國的審計實務具有重要意義。
一、分析基礎審計模式與原三種審計取證模式的比較分析基礎審計模式與原三種審計取證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特性,原三種審計取證模式都有固定的取證模式,賬目基礎審計的取證模式是按照會計處理相同或相反的循序依次審查會計資料,特點是審計直接針對會計處理的結果是否可靠進行實質性測試,而不考慮這些結果是怎樣產生的。制度基礎審計的取證模式是調查內部控制制度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特點是通過對內部控制的了解和符合性測試,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根據內部控制的評價結果,確定審計重點。一般來說,應將內部控制薄弱環節下所產生的會計數據作為審計重點。
風險基礎審計的取證模式是了解內部控制結構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風險基礎審計與制度基礎審計相比,在術語上,內部控制制度變為內部控制結構,符合性測試變為控制測試,這一改變,不僅是術語上的改變,而且應用的目的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在風險基礎審計下,對內部控制結構的了解及控制測試的目的不再是確定審計重點,而是根據了解、測試的結果,評價控制風險的高低,據此進一步確定構成會計報表的具體項目的檢查風險的高低,從而確定對該報表項目進行實質性測試所需的證據數量。根據上述特點,可以歸納出原三種取證模式的共同點是從構成被審計內容的個體出發,根據對個體的審查結果對被審計內容的整體表述意見,采取的是從“部分整體”的取證模式,因此,其審計結論的可靠性與審計的個體數量的多少成正比,一般來說,審計的個體數量越多,審計結論越可靠。
在現代審計中,由于企業規模的擴大,需要審查的個體的增多,為確保審計質量,該模式下審計界關注的焦點是如何通過審查較少的個體數量,既能減輕審計工作量,降低審計成本,又能確保審計質量。在這一需求的帶動下,審計取證模式由審查全部個體模式(賬目基礎審計)發展為抽查部分個體模式(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在抽查部分個體的情況下,由于只審查了部分業務,雖然減輕了審計工作量,降低了審計成本,但未查部分是否存在錯誤無法做出準確判斷,從而使得根據部分業務的審查結果推斷總體所做出的審計結論產生了不確定性,因而也就引發了審計風險的存在,所以,從“部分整體”的取證模式是引發審計訴訟爆炸的技術原因。
與原三種取證模式相比,分析基礎審計不具有固定的取證模式,它是以分析技術作為審計的切入點,通過對會計報表的分析性測試,確定審計重點,然后根據構成會計報表的不同項目和審計人員所了解掌握的信息,分別采用不同的審計策略,若不準備依賴與該報表項目有關的內部控制,則直接轉入實質性測試,與賬目基礎審計的取證模式相結合;若準備依賴內部控制,則實施了解內部控制的程序和控制測試,與風險基礎審計的取證模式相結合。所以,在應用上,分析基礎審計的取證模式可分為以下兩種:一是分析性測試實質性測試;二是分析性測試了解內部控制結構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該模式的特點是克服了原三種模式的局限,采取的是“整體部分整體”的取證模式,即首先對被審無憂計的整體進行總體合理性的分析判斷,并根據判斷結果確定審計重點;然后根據判斷結果對構成被審計整體的個體進行檢查取證;最后,根據個體的審查結果對總體結果進行再次判斷。
二、不擬依賴內部控制下的分析基礎審計取證模式的應用步驟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或不擬依賴內部控制的企業進行審計時,分析基礎審計的應用可采取以下步驟:
1.運用分析性測試,確定審計重點。為便于審計工作有序進行,既能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又能滿足審計質量的要求,任何一項審計,在具體收集審計證據之前,應編制詳細可行的審計計劃。而審計計劃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確定審計重點,在分析基礎審計下,審計重點的確定是依賴分析性測試來完成的。在確定審計重點的過程中,應用的分析性技術是“本期到前期的變化法”。其基本原理是:將本期會計賬面數與上期審定數相比,計算差異及其變動幅度,并據此確定審計重點。具體操作程序為: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審計人員將客戶當年的賬面數和上期審定數放到相鄰欄目中,使兩個數字可以相當容易地進行比較,然后計算差異及變動幅度,并根據事先確定的重要性差異的判斷標準,確定在審計實施階段應予重點關注的項目。若本期賬面數與上期審定數之間存在差異,由于造成該差異的原因包括經濟的自然增長和偶然因素兩方面,因此,審計人員不能據此而推斷凡有差異均需重點審計。要判斷差異是否作為重要性差異而列為審計重點,審計人員需要確定一個重要性差異的判斷標準,這也是運用分析性測試確定審計重點的困難所在。判斷標準的確定既可以是單純的絕對數變化或百分比變化,也可以是兩者的結合體,無論選擇何種標準,均應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增加一欄“重要性判斷標準”并做出說明。重要性判斷標準的確定應由審計人員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職業判斷加以確定。在確定了重要性差異的判斷標準后,凡是差異或百分比超過重要性差異標準的項目都應作為審計重點。 2.實施實質性測試,收集審計證據。在審計實施階段,根據審計規劃階段中確定的審計計劃,對于審計重點內的項目,應進行比較充分的實質性測試;對于非審計重點的項目,也應逐項進行實質性測試,只是與審計重點內的項目相比,測試的量有所減少,而測試的類型不應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實質性測試的類型包括:分析性測試、交易測試和余額測試。具體內容如下:(1)分析性測試。在對會計報表項目進行實質性測試時,首先應對其進行分析性測試。此時進行的分析性測試與確定審計重點時應用的分析性測試的目的是不同的,在這一階段,應用分析性測試的目的是從總體上把握會計報表項目的“總體合理性”。一般來說,在對會計報表項目進行實質性測試時,審計人員首先應根據其所掌握的商務知識、會計知識和分析技術知識,分析每一個項目是否適宜采用分析性測試。商務知識用來理解經濟環境和客戶在該環境下的運作;會計知識用來理解財務和非財務數據的關系;分析技術知識用來明確在什么環境下,最適合采用分析性測試和怎樣正確運用及評價分析性測試。
在確定是否適宜采用分析性測試時,審計人員應從三方面進行:第一,評價特定風險因素,即對既定的會計項目可能出現的錯誤情況進行辨別,如針對銷售收入項目,客戶高估收入的可能性大,還是低估收入的可能性大。第二,確定是否需要能夠減少風險因素的審計證據,即決定審計人員是否需要取得或形成審計證據以將風險因素降至一個可接受的水平。第三,確定分析性測試是否能夠提供合適的證據。若經過判斷,無法進行分析性測試的會計報表項目,則直接轉入下一步,對其進行實質性測試中的交易測試;需要進行分析性測試的會計報表項目,審計人員應根據所掌握的信息,選擇最能達到測試目標的審計程序,并進行測試,最后,根據測試結果,對該項目的總體合理性進行評價。(2)交易測試。無論對報表項目是否進行分析性測試,都應進行交易測試。交易測試是通過設計相應的審計程序,對企業所發生的各項交易進行記錄的整個過程進行測試,以對交易的真實性、記錄的完整性、記賬金額的正確性、分類正確性、時間正確性和過賬與匯總正確性等交易測試目標做出評價。例如,企業應收賬款的年初余額為5000元,假設該余額為上年審定數,本年發生兩筆業務,一是本年賒銷3000元,二是本年收回4000元,若對該應收賬款賬戶本年發生的這兩筆業務實施了交易測試,驗證其符合交易測試的六項目標,據此可以推定該應收賬款賬戶的年末余額4000元是正確的。構成會計報表的每一個項目都必須實施交易測試,只是不同的會計報表項目實施的交易測試的數量不同。
(3)余額測試。余額測試是通過適當的審計程序對賬戶的期末余額進行測試,以驗證其是否滿足真實性、完整性、所有權、估價、截止、機械準確性、分類和披露等余額測試目標的過程。雖然通過交易測試可以間接證實賬戶余額的正確性,但交易測試的范圍沒有包括所有的交易,也就無法通過交易測試來證實賬戶余額的正確性,還必須通過對余額的直接測試,取得證明賬戶余額正確性的確證證據。如上例對應收賬款的交易測試,雖然可以間接證實應收賬款余額的正確性,但由于受審計時間和審計資源的限制,審計人員不能對所有的應收賬款業務進行測試,從而也就不能保證應收賬款總賬余額的正確性。為確保應收賬款余額的正確性,審計人員還必須實施驗證余額正確性的審計程序,如函證應收賬款,以取得證明應收賬款余額正確性的審計證據。
三、依賴內部控制下的分析基礎審計取證模式的應用步驟如果在審計過程中準備依賴客戶的內部控制,則分析基礎審計的應用可采用以下步驟:
1.運用分析性測試,確定審計重點。在分析基礎審計下,無論是何種情況,第一步的應用都是運用分析性測試確定審計重點。
2.了解內部控制結構。在審計過程中,如果準備依賴客戶的內部控制,則審計人員應設計相應的審計程序,了解客戶在經營過程中建立了哪些內部控制。了解內部控制的審計程序通常包括:(1)利用以前年度審計中獲取的內部控制信息,根據情況變化作適當更新;(2)檢查內部控制生成的憑證和記錄;(3)詢問客戶的有關人員,并查閱相關的文件。通過上述程序,可以了解客戶內部控制的設計情況,然后,根據了解的情況,對客戶的控制風險做出初步評價。如果控制風險評價為高水平,則意味著客戶的內部控制不能依賴,則應直接轉入實質性測試,不再進行控制測試;如果控制風險評估為低于高水平的較低水平,則審計人員可考慮進行控制測試,以便獲取支持控制風險較低的初步評價的審計證據。
篇7
人民幣升值近年來被認為是中長期趨勢,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也成為學術研究中的熱點問題。2008年年底以來,全球經濟始終未能從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完全走出,國家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大,發達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不絕于耳,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壓力一直很大。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超過5%,而近兩年人民幣對主要國際貨幣匯率連創新高。2013年以來中國的外貿出口形勢進一步嚴峻,出口額同比增長幅度非常微弱,日本更是實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半年時間日元對人民幣匯率貶值超過20%??梢哉f,中國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能夠在何種程度上抵御人民幣升值的風險,一直是學術界和政策制定部門關心和擔憂的問題。
有調查表明\[1\],我國中小型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并不高,尤其是紡織、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有8407%的出口企業利潤率集中在5%以內,大多數出口企業所能承受的人民幣升值幅度是2%以下,這部分企業占全部樣本總數的397%,能承受人民幣升值2%~4%的企業占338%,能承受升值4%~5%的企業占191%。按照傳統的匯率和國際收支理論,只要滿足“馬歇爾勒那”條件,匯率變化將顯著影響一國出口狀況,即一國貨幣貶值將同比例降低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出口價格,而升值將同比例提高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出口商品價格,匯率對出口價格的傳遞是迅速而完全的。如果這樣,中國出口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將能夠長時間持續,但是,理論假設的條件在現實環境中未必滿足,一國出口貿易規模和金額除了與匯率因素相關之外,還為更多紛繁復雜的變量所決定。而考察在匯率變化下企業出口產品的定價能力,即是判斷中國的“世界工廠”能否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立足的關鍵依據。
Krugman\[2\]提出市場定價的經典理論(PricingtoMarket)較為直接地回答了上述問題,認為企業的目標是能夠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某些行業的廠商可能會通過改變利潤率或者利潤加成來暫時吸收一部分匯率變動,而不是根據匯率變動同比例調整出口產品價格,價格調整幅度取決于出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一類文獻則從宏觀視角建立一般均衡模型進行解釋。Bacchetta\[3\]通過一般均衡開放經濟模型分析了不同定價策略下出口企業利潤的不確定性與定價貨幣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企業所占市場份額越高,產品差異化水平越大,更可能用本國貨幣進行定價。Hooper\[4\]、Campa\[5\]等人利用單方程分布滯后模型、協整和誤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歸等方法進行了實證研究。雖然他們所選的樣本和方法不同,但研究結論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不完全傳遞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傳遞彈性在不同產業間和國家間存在較大差別。
近年來國內對此問題的實證研究也并不鮮見。眾多研究從不同視角回答了這一問題,如從宏觀匯率對價格的傳遞效應的角度,從產業分類的角度\[6\],從貿易方式不同的角度\[7\],各自得出了有價值的結論。其實引發眾多研究的另一原因,很可能與中國缺乏相關的統計數據有關,尤其是可靠、系統的關于中國出口產品價格的數據難以取得,這導致難以形成一致性的研究結論。目前,國內實證研究中關于出口產品價格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第一,引用外國學者編制的系統數據。如畢玉江等的研究\[8\]是引用了Cerra等\[9\]的數據,分析了1985年第1季度到2001年第4季度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不同SITC分類出口產品以及總體出口價格的傳遞彈性。第二,根據鏈式拉氏公式進行計算。杜運蘇\[7\]根據海關協調編碼(HS Code)的分類法選取部分商品,通過拉氏公式計算編制出口價格指數,分析了三種主要貿易方式的出口價格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傳遞。第三,利用國外相關對中國進口的數據。王菁\[10\]的研究利用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SITC一位數分類進口價格指數作為中國向美國出口價格指數的變量;馬紅霞\[11\]的研究采用的是歐盟Eurostat的外貿數據庫( COMEXT )的數據。本文則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和可靠性,依據中國海關公開公布的《全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表》,雖然涉及的行業并不多,但可以將研究視角集中在制造業出口的若干重要產品,并由此延伸表征若干產業的景象,這樣的微觀視角可能顯得有一定的針對性。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陳柳:基于人民幣匯率視角的中國若干制造業產品出口定價能力研究二、理論依據與分析框架
出口企業的定價能力可以通過匯率傳遞來體現。在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動機下,匯率的變化成為影響企業定價決策的重要變量,企業能否通過價格決策化解匯率變化可能帶來的利潤損失,即體現了企業的定價能力。也就是說,匯率傳遞行為和定價策略均屬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和過程。如果匯率市場發生變化,以本幣計量的產品在出口市場將發生變化,那么產品的供給和需求都需要重新調整,以實現新的均衡。在新均衡點上,將出口產品的本幣價格與之前的價格比較,可以發現價格調整與匯率之間的關系。
按照上述框架,將出口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方程寫為:
πi=max{piqi(epw,D*)-Ci(qi(epw,wi))}(1)
其中,i表示不同的產品,pi表示產品i以本幣計量的出口價格,pw為外幣表示的競爭者產品價格,e為匯率,D*表示出口國家市場的總需求水平,wi代表生產產品i的投入品價格。在利潤最大化的策略下,假設采取企業為成本加成定價的模式,那么根據上述方程,按照Baldwin\[12\]的研究,以本幣計量的出口產品價格可以寫成:
pi=ηi(epw,D*)ηi(epw,D*)-1MCi(2)
其中,ηi為外國市場對i產品價格需求彈性的絕對值,企業的價格加成系數則可以看作是與需求價格彈性、匯率等變量相關的函數。本國貨幣升值可以看作是企業成本上升,當匯率變動時,企業可以根據最優化策略選擇將成本上升完全傳遞到出口價格,此時說明企業的定價能力較強;或者自己吸收沖擊而保持價格不變,此時說明企業的定價能力較弱;或者是介于兩者之間。而匯率變動對出口價格的傳遞依賴于外國市場上的市場需求對價格的彈性,這一彈性當中正體現了企業的定價能力。
情形一:當dηi/ηidpi/pi≤0時,外國市場的需求彈性對本幣計量的價格變動不敏感,這說明企業的定價能力較強。外幣價格增加對利潤的影響可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影響,因此,企業出口的外幣價格將上升,其上升程度與匯率上升程度至少相等,此時,dpi/pide/e≥0,而國外消費者將被動接受產品價格的局面。
情形二:當dηi/ηidpi/pi>0時,這是更為普遍的情況,說明外幣價格增加將會引起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增加,同時引起消費量的減少。出口企業不會將匯率變動完全傳遞到以本幣計量的價格上,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仍然會上升,但是其上升程度將少于匯率變動程度,而本幣計量價格會有所下降,此時,dpi/pide/e∈(-1,0)。
因此可以通過分析dpi/pde/e來測定出口產品價格對匯率的敏感程度,從而判斷出口企業的定價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通過這一方法也就可以分析我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當該值大于或等于零時,則表示企業沒有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因此其定價能力較強。此時,出口廠商無需主動削減利潤的方式對出口商品本幣價格進行調整。匯率風險體現在出口商品外幣價格的變動上,外幣價格會以不小于匯率變動的幅度進行調整,目標市場上的消費者必須接受商品價格的提高,匯率風險引發的福利損失由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承擔。當該數值為負,則表示企業受到匯率變動的負面影響,定價能力趨弱。此時,出口廠商需要降低產品價格和削減利潤,出口廠商被迫接受匯率的風險。當然,在這一情形下,比較關鍵的一點是分配出口廠商和外國消費者在福利損失上的具體分配比例,如果該數值為負且絕對值較大,那么表明出口廠商將受到更大的不利影響。
三、實證研究
(一)基礎方法與數據來源
根據上文的分析框架,可以將dpi/pide/e看作衡量出口企業定價能力的關鍵變量,結合其他理論變量,將計量方程設定為如下基本形式:
Lnpi=α0+α1Lne+α2LnMCi+α3LnD+α4Lnpw(-1)+εi(3)
1pi為產品i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價格。本文選取的是中國海關公布的《全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表》中的若干重要商品,出口統計是以美元計價,將美元計價的價格乘以當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值得到pi。由于部分商品的計量單位難以明確,考慮到數據的連續性以及制造業行業的代表性,本文選取的制造業包括16種產品。同時,按照中國工業部門分類方法,這些產品類別也可以看作代表了部分重要行業。包括原材料加工行業(HS1食糖、HS2煤及褐煤、HS3焦炭及半焦炭),紡織塑料行業(HS4塑料制品、HS5生絲、HS6箱包及類似容器),金屬與金屬加工行業(HS7貴金屬或包貴金屬首飾、HS8鋼材、HS9未鍛軋鋁、HS10集裝箱),電器機械及器材行業(HS11彩色電視接收機、HS12集成電路、HS13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交通設備行業(HS14電動機及發電機、HS15摩托車及有動力裝置的腳踏車、HS16自行車)。在《全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表》中,明確標示了上述細分行業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額,因而容易計算得到價格變量。匯率e對pi取即期乘數,得到α1=LnpiLne=dpi/pide/e, 即可用系數α1表示出口企業定價能力。
2 e代表匯率。由于中國貿易伙伴非常廣泛,這里選取國際清算銀行(BIS)公布的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月度數據)。
3pw(-1)是滯后一期的美元計價的產品價格。這一變量的含義在于企業在與進出口商合作過程中,議價能力可能也與以往的定價基礎相關。
4MC代表企業成本。選擇中國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作為替代指標,數據來源為中經網數據庫。
5D代表外國市場總需求。選取OECD國家支出法計算的GDP指數作為替代指標。
(二)整體的面板數據分析
將基礎方法的方程演化為:
Lnpi,t=αo+α1Lnet+α2LnMCt+α3LnDt+α4Lnpw,t-1+εi,t(4)
數據來源2006年8月至2013年4月的月度數據,觀測值N=81。對數據進行異方差和組內自相關檢驗,發現不同個體之間的擾動項很可能存在異方差(chi2 (15) = 41e+05,Prob>chi2 = 0000 0)和組間相關(F( 1,14) = 3010,Prob>F=0104 1)。同時考慮到時間序列T跨度為81個月,截面數據為n共有15個行業箱包及類似容器行業在海關統計年鑒中,從2011年1月開始才有數據,因此在此處分析中不列入,下文涉及該行業的分析均以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的數據為樣本,N=28。,n相對于T值較小,因此面板模型采用“長面板回歸”的“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進行估計較為合適?;貧w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制造業出口產品整體性定價能力分析
變量CoefStdErrZP>|z|Lne-00790044-1780075LnD-01390149-0930351LnMC012700314100000Lnpw09990001181600000_cons042408310510610當匯率變化時,出口廠商的最優外幣價格取決于邊際成本和外國需求價格彈性的變化。假定人民幣升值并不導致生產成本變化,則外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越大,短期外幣價格傳遞程度越小,匯率變動的影響都被廠商通過調低出口價格加成率進而降低出口的本幣價格所抵消,這表示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偏弱。從表1看出總體上,升值導致出口產品的人民幣計價的價格下降,當人民幣升值1%則總體上產品出口價格將下降0079%,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總體上中國出口商品的定價能力略微偏弱,但是,人民幣升值引起的產品價格下降幅度也并不大。
(三)分行業的面板數據和時間序列分析
如上文所述,我們將整體行業進一步分類,包括原材料加工、紡織塑料、金屬與金屬加工、電器機械及器材、交通設備這5類工業的代表性行業,定量分析這幾個板塊之間的差異。因為每個類別的行業內存在若干海關標準的每個行業的觀測值減少,未必能夠達到FGLS方法進行估計的樣本數量條件,故這里采用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進行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原材料加工行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行業一定程度表現出較強的定價能力,能夠通過部分提升出口價格來抵消本幣升值對產品利潤的侵蝕,金屬與金屬加工行業的系數為正,但檢驗并沒有達到顯著標準;而紡織塑料行業、交通設備行業則表現出較弱的定價能力,人民幣升值導致產品出口價格有所下降。上述結論與以往關于產業競爭力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性,金碚等\[13\]的研究表明,在整個制造業中,鋼鐵、機械和運輸設備的國際競爭力有較大提升,這些行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速度快于整個制造業提升的速度;其他半制成品、紡織品國際競爭力也有提升,但這些行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速度慢于整個制造業提升的速度;服裝、其他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有所降低。表2按工業行業分類的出口產品定價能力分析
變量原材料加工行業紡織塑料行業金屬與金屬加工行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行業交通設備行業CoefP>|z|CoefP>|z|CoefP>|z|CoefP>|z|CoefP>|z|Lne01520000-002800350110028900180000-01450000LnD00140042018100030007001200900000-04000555LnMC0209000000020789000504380009000008120000Lnpw01500000-14530000-11270000-08750000-04120000_cons-16340042-147100028102900008-29160034-95420011R-sq0878097509860969 0985Hausman檢驗隨機效應隨機效應隨機效應隨機效應隨機效應
形成出口產品定價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與技術含量的水平相關。一般來看,原材料加工行業、金屬與金屬加工行業等屬于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但是,研究產品出口的定價能力主要關注的并不是行業之間的技術含量的比較,而是關注同一行業內國內外技術差異導致的定價權差異。孟猛\[14\]將工業部門分為低、中低、中高、高技術部門四個門類,其中中國制造業的傳統優勢部門是低技術部門,其技術含量不斷增長, 2005 年中國低技術部門出口產品的全部技術含量盡管較 1995 年上升了 288%,是 4個技術層次制造部門中全部技術含量增長最多的部門。從這一意義上說,原材料加工行業等低技術行業具有一定的出口定價能力并不令人意外。
為了細化研究上述5類行業中子行業的出口定價能力,通過時間序列的回歸方法做進一步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分布滯后模型(DLM)、 協整(Cointegration)、 向量自回歸(VAR)等三種。對于不平穩的時間數列,傳統的處理方法是對其進行一階差分而得到平穩序列,但是一階差分之后的經濟含義與原來序列并不相同,我們仍然希望使用原序列進行回歸。如果有多個單位根的變量之間由于某種經濟力量而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可以使用向量修正誤差模型(VEC),如下表示:
ΔLnpt=αβ′Lnpt-1+∑v-1i=1ΔLnpt-1+εt,
其中,Lnpi,t=(Lnet,LnMCt,LNDt,LNpw,t-1)′(5)
本文使用VEC模型時,用stata默認的跡統計量的方法判斷協整關系的個數。使用LR、FPE、AIC、SC和HQ值判定最優滯后階數v,VEC中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的滯后期均為v,同時采用Stata中VEC系統穩定判別圖的方法對模型的平穩性進行判定。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表3所示的信息基本和表2一致,但在每個工業行業分類的內部,海關分類的子行業出口定價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交通設備行業整體上出口定價能力較弱,但是其中自行車行業出口定價能力較強。電器機械及器材行業整體上定價能力較強,但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行業出口定價能力較弱。原因可能在于,制造業產品出口定價能力與上述的技術含量水平相關之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第一,產品的出口規模與市場集中度。自行車行業的技術進步雖然不大,但是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自行車出口國,在美國和日本市場上,中國自行車占其進口份額超過50%。同時行業的集中度也較高,中國前十大自行車出口企業的出口量占總出口量超過70%。第二,投入品的技術垂直效應。有些行業比如電動機及發電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等,雖然屬于高新技術行業,但不代表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就高。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大量使用國外中間投入品,這些投入品是高附加值的,而本國的技術含量低\[15\]。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講,這些產品雖然處于價值鏈的終端,但是并不屬于價值鏈的驅動環節。此外,貴金屬或包貴金屬首飾行業雖然在本文中歸為金屬和金屬加工行業,但其定價能力弱可能主要與黃金、銀等資產的全球定價模式相關,一國只作為貴金屬價格的接受者。表3按海關分類子行業的出口產品定價能力分析
子行業協整關系Lne系數ZP>|z|VECM滯后階數VECM是否平穩原材料加工行業食糖1個008880200001階是煤及褐煤2個-0051-60400002階是焦炭及半焦炭2個014295600001階是紡織塑料行業塑料制品2個-0112-70000001階是生絲2個-0089-69700001階是箱包及類似容器1個025152000002階是金屬與金屬加工行業貴金屬或包貴金屬首飾1個-0557-72200001階是鋼材2個002428700042階是未鍛軋鋁1個004254400001階是集裝箱2個003130200001階是電器機械及器材行業彩色電視接收機1個005810100001階是集成電路1個006952700002階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2個-0031-10400001階是交通設備行業電動機及發電機1個-0109-93400001階是摩托車及有動力裝置的腳踏車2個-0057-10300002階是自行車1個013873100001階是四、結論與政策含義
本文從匯率視角考察中國若干制造業行業產品的出口定價能力,研究表明,整體上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出口產品的人民幣計價的價格有所下降,中國制造業產品總體的出口定價能力偏弱。分行業來看,與直覺略有不同的是,原材料加工行業、金屬與金屬加工行業等傳統行業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較強的定價能力,紡織塑料行業、交通設備行業則表現出較弱的定價能力。進一步細化行業分析又可以發現,產品的出口定價能力與技術含量、出口規模效應、市場集中度以及價值鏈環節相關。
因此,從政策含義來看,通過外貿政策獲取中國出口經濟的持續發展當然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我國在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外貿政策調整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不同行業出口影響的非對稱性,通過出口退稅、稅收優惠等政策找準著力點,盡量減輕代工行業、中小企業等受到人民幣升值的沖擊較大群體的影響。另一方面,增強中國制造業的出口定價能力根本上需要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產業鏈向高端攀升,這也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只有真正實現產業升級,形成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出口結構,才能夠獲得全球市場的定價權。短期內,國家的產業政策也不是無所作為。當前中國制造業又進入一個產能過剩的周期,企業間的整合迫在眉睫,需要在產業扶持下以市場化的力量推動企業間的兼并重組。促進存量資產的合理流動,促進企業之間進行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的企業兼并,通過提升國內市場的集中度來增加出口定價的話語權;同時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在貿易活動中的作用,以企業聯盟的形式擴大在出口經濟中的定價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蕓茜.人民幣連續升值,出口企業利潤正消失\[N\].華夏時報,20100925(7).
\[2\] Krugman,P.Pricing to Market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Z\].NBER Working Paper,No.1926,1986.
\[3\] Bacchetta,P.,E.Van Wincoop.A Theory of the Currency Denom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Z\].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No.177,2002.
\[4\] Hooper,P.,C.L.Mann.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 the 1980s: The case of U.S.imports of manufacture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9,(1) .
\[5\] Campa,J.M.,L.S.Goldberg.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import pric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
\[6\] 陳斌開,等.人民幣匯率、出口品價格與中國出口競爭力\[J\].金融研究,2010,(10).
\[7\] 杜運蘇.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出口價格傳遞效應\[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9,(4).
\[8\] 畢玉江,朱鐘棣.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商品出口價格的傳遞效應\[J\].世界經濟,2007,(5).
\[9\] Cerra.V.,S.C.Saxena.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Export Behavior\[Z\].IMF Working Paper,No.2200,2002.
\[10\]王菁,張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出口價格的傳遞效應\[J\].經濟評論,2009,(6).
\[11\]馬紅霞,張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歐出口價格的傳遞效應\[J\].世界經濟研究,2008,(7).
\[12\]Baldwin,R.Hysteresis in import prices: The beachhead effe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4).
\[13\]金碚,等.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現狀分析及提升對策\[J\].財貿經濟,2007,(3).
篇8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記筆記 注重積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81
一些教育學者普遍認為,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然而,語文卻是基礎之中的基礎。眾所周知,我們對各種事物的認識接受都要從理解開始,而只有接觸語文的學習才能擁有相應的理解能力,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永遠離不開扎實的語文基礎。小學語文主要側重課堂課本知識的學習,涉及面較窄,易掌握;而初中語文則向更多方面延伸,逐漸接近社會,涉獵戲劇、影視、廣告等多個方面。初中語文學習內容日漸復雜,需要初中學生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學習方法,更有效的進行語文學習。
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當作初中語文教學任務之一,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尤其是初中語文的學習更加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古詩詞鑒賞題以及閱讀理解題都需要學生具有相當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要著重注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一)創設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閱讀習慣,在教室擺幾排課外讀物,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里學習,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多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及意義,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學生課余時間可徜徉在書籍的海洋里,感受閱讀的樂趣,同時還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閱讀能力,學生通過閱讀直接提高了理解能力,間接提高了語文學習能力。
(二)教師帶頭閱讀
新課程標準下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提高個人知識素養,豐富各方面文化知識。因此,要培養初中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必先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率先掀起讀書大潮,在平常與學生的交流中,多與學生分享閱讀心得,引起學生閱讀興趣,重點強調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我平常講課之余經常捧一卷書在教室閱讀,這很快引起了學生注意,紛紛向前問我相關問題,一段時間后我欣喜的發現,班里許多學生也會在課間讀書,時間久了,班里經常讀書的同學閱讀理解能力大大提高,語文成績也因此上升了。
二、養成記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時語速通常較快,此時學生單靠聽來學習的話肯定是可以聽懂的,且大部分學生也能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但由于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短暫記憶,學生很可能在幾天后完全忘掉所學內容。因此養成記課堂筆記的習慣就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課堂內容比較繁瑣復雜,且需記憶的知識點較多,學生單純靠課堂記憶是無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
筆記分為很多種,課堂筆記、讀書筆記、錯題筆記,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讀書筆記和課堂筆記比較重要。讀書筆記指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內容做的標注及感想,也可摘抄經典句段。課堂筆記則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教師所講的重難點進行整理,以便課下及時復習。
課堂筆記不僅應用在初中語文上,這個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可以應用到各個學科的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之初就要嘗試并逐漸養成記課堂筆記的好習慣,特別是對初中語文的學習,教師授課內容多且復雜,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研究快速記筆記的技巧。
(一)了解學習內容后再記筆記
初中語文教學之初往往是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一般包括對課文結構的梳理、對文章中心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文章作者生平的認識等等,課堂結束后,學生普遍都認為所學內容太過瑣碎,不易整理。因此,要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就需要學生提前對課堂所學課文內容瀏覽預習,大致將文章瀏覽一遍,自己先梳理一下文章結構,在晦澀難懂之處做重點標記,將這些問題熟記于心,對自己將要做的筆記在全局上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這樣有利于把筆記做到最好。
(二)記筆記要分清重難點
課堂筆記不僅需要精簡還要有重點,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有相應的難點、重點,初中語文也不例外,學生不能不顧內容的重要程度把課堂筆記亂記一通,而是要把握時機,爭取記下最重要的、最難懂的知識,這樣才能發揮課堂筆記的最大作用。
以上是最基本的記筆記的方法技巧,當然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記筆記習慣,無論如何,教師要努力教導學生養成記語文筆記的好習慣,深入理解教師所傳達的知識,同時也方便以后復習。
三、注重語文知識積累
積累其實就是一個語文學習的過程,這個學習的過程對于語文來說,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閱讀的過程。在中考中,古詩詞默寫占很大分量,期中除了課本所學知識,還不乏課外古詩詞,因此需要學生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多多接觸課外古詩詞,平時多積累,等到考試就不會手足無措。
篇9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方法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25
長期以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教學方式的研究,對學生總是不遺余力地進行知識灌輸,而學生主要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知識,這樣產生的學習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會讓一部分學生學不好,也會束縛學生的全面方展,還會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特征也會影響學習。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在化學教學中研究教法和學法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突破自身局限
在我國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記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教師本身沒有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沒有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進行教學,所以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教好化學這一學科。
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各方面的學習,提高自身素養,特別是關于化學方面的知識,另外教師還要學習各方面的教育理論知識,研讀教育學心理學,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第二,教師在加強自我學習的同時也要進行再教育學習。學校組織的教學培訓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對自己腦子里的知識進行更新以及自己的教育理念,從而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找出更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有時教師可以到其他學校觀摩其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技巧,把他們的優秀之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第三,在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要經常交流,互相評價同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研討,取長補短,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二、改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瘜W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教學實驗中非常重要,利用實驗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起著促進作用。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演示法對學生層層指導,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學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時教師就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化學反應,做個小實驗來證明世間萬物的神奇之處,體會化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就會被調動起來,對知識點的記憶也比較深刻。合理的實驗效果會更明顯,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選擇合適的化學實驗,讓學生親自操作,使其體會化學的魅力。在進行實驗的時候,教師要告訴學生注意事項,注意安全,通過實驗教學教師的課堂也就活躍起來了,學生感覺不枯燥,教學效果就會十分理想了。
第二,結合課本知識,穿插融合其他知識。中國有四大發明,其中之一有火藥,火藥的制成就需要運用化學反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書本上的知識給學生講解一下化學的歷史,讓學生知道了解化學的源遠流長。另外,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化學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化學工業對國家的發展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化學工業都起著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說明化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知道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問題都與化學有關,鼓勵他們學好化學,為國家的發展盡一份力。
第三,注重方法技巧的講解,理清思路,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要特別注意思路的講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技巧,讓學生聽完一個知識點或一節課后有一定的收獲,當他們課后復習的時候也有一個清晰的回憶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專研教材,精心備課,熟悉所講的內容,備好自己所有的教學環節。在給學生講解習題時要挑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知道重點,突破難點。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表及里的指導學生,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掌握題目中所給的條件。
練習習題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注意。教師要挑選出典型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學生感到困難的習題上要多加練習直到掌握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不要顧此失彼只讓學生做難題,只有在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后,對基本的習題都掌握了方法后才應該適當的給學生出難題讓他們練習。
三、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是由教和學組成的,所以教學不只是教師的事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學生不會學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讓學生學好化學教師的教法重要,學生的學法也很重要。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行為,只有兩者都用心去完成這項工作才會讓教學變得簡單。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教師必須要督促他們學習,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是課前預。學生應該熟悉當天所講的內容,對基本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把重難點找出來,對課后的習題自己能通過預習就能完成的就要做好。
第二是上課要做到動手動腦,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上課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環節,只有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把教師所講的內容全都弄清楚了以后,在課后他們才能完成所有的作業,才能掌握好所學知識。聽課的時候學生要積極地思考,理清教師所講的思路,把教師要求的筆記記在筆記本上,方便課后復習。
第三是課后及時鞏固復習。完成當天作業后學生就應該馬上復習當天所講的知識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在復習時,學生要注意把遺漏的筆記補上,在知識點中不懂的地方再鞏固幾次,直到自己完全掌握為止。如果自己無法獨自理解,那么就要及時求助同學或老師,不能不懂就把它放下不管了,不然不懂的會越積越多,到最后就學不懂化學了。
篇10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學;有效銜接;問題;措施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十分細致的講解,以確保每一個同學都能將所講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但是初中教師因為知識內容多、課時緊張等原因,并不能保證每一個知識點都被學生理解透徹,常常在學生還沒能熟練掌握的情況下便匆匆進入下一節課的學習中,所以許多學生并不能馬上適應此種教學方式.針對此種情況,初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做好中小學數學知識教學的有效銜接,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注重知識的有效銜接
人們的認識往往是由低等級向高等級前進的,新知識常以已有的舊知識為基礎,因此,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數學知識大都十分簡單,這便是為將來初中數學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所以,在學生剛進入初一年級時,教師應當首先對每個學生已有的數學基礎進行了解,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材也應當具備一定的認知,方能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從而減輕學生剛進入初中數學學習時遇到的各種障礙.例如,在進行負數的教學時,因為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只介紹了整數和分數幾種類型,從而使許多學生錯誤地認為這些便是數學的所有類型了,在學習負數時便會產生許多知識理解障礙,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出發.而且在學生對負數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師應當及時地幫助學生對已學到的幾種數的類型進行重新整理,如正數、負數、整數、正整數、負整數、分數、零等,構建一個更加全面、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
二、合理的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和認知特點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既要遵循一定的認知規律,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更改,在教學實踐中,多種教學方法科學搭配使用往往能夠取得絕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古人常云:“教無定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而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十全十美的教學方法并不存在.小學生和初中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存在極大的差異,因此,在面對小學生和初中生時必須選擇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小學階段的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與知識啟蒙為主,而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相較小學都有非常大的提高,所以,教師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必須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改進,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
三、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
由于小學和初中在知識內容結構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變,所以學生也應當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對應的轉變,從而使自身更加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而教師則需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以幫助學生快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全新的初中生活.
(一)預習的重要性
古代先賢教育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能讓學生事先對教學內容具備一定的了解,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好的抓住知識重點,緊跟上教師教學的腳步,從而使自身的學習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預習還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還能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適量的預習題,針對需要學生預習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根據課本知識總結答案,并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獨立知識探索和思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學會正確記筆記
每個人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而每一節課堂都長達四十五分鐘,所以怎樣讓學生在這么長的時間內都集中精力聽課是非常令教師們苦惱的一個問題.經過大多數的研究調查表明,讓學生學會做筆記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也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集中.當學生在記筆記時,學生一定要緊跟著教師的思維和講解,及時將對自己有益的知識記下,以便于自己在日后需要時能夠馬上翻閱查找,提高學習和復習效率,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但在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應當教會學生學會正確的記筆記方法,在聽課中只需要將真正有用的知識記在筆記本上,而不是傻傻地將教師的每一言每一語都完全照搬在筆記本上,成為教師的復讀機,而有用的知識則是指那些自己在上課時沒有及時弄清楚明白,并且容易進行混淆犯錯的知識點,以及那些必須掌握理解的重要定理公式,并及時記下自己的問題和思維亮點,以便課后向教師請教.
結語:促進中小學數學的有效銜接有利于學生快速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每一個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認知特點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盡量將新知識與學生在小學時代掌握的舊知識進行相互連接,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幫助學生盡快跟上教學步驟,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