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網絡安全教育范文

時間:2023-04-27 08:2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網絡安全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網絡安全教育

篇1

關鍵詞:中職學校;網絡與信息安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網絡信息安全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課程內容的發展與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闊,如果依然按照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則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將網絡信息安全課程的所有知識完整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因此,網絡信息安全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 優化處理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實際需要

網絡信息安全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與之相關的新名詞、新知識、層出不窮,由于這門課程的起步較晚,再加上傳統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導致教學中的可用素材往往滯后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需要教師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與延伸,幫助學生盡早了解與信息技術有關的前沿信息。教材內容只是提出一個大體的教學提綱,為了保證教學效果的有效性還需要我們教師進行優化處理,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去粗取精,使其既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培養學生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網絡安全的熱情和動力。在以往教學中,我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知識體系的完善上,而忽視了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使教學內容喪失了時代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我們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崗位技能素質的鍛煉上,使教學能夠滿足學生未來的就業需求;其次要與時俱進,關注時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并將網絡上的安全技術以及安全事件補充到教學內容當中,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例如,引入《今日說法》中涉及到的網絡安全案例,拉近課堂與生活的距離,體現知識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學內容應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教師所補充的教學內容,不但要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能將相關知識融入趣味活動中,恰當把握知識的切入點,同時選擇多樣化教學手段,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設計有趣的實驗環境或演示環境。例如,給學生演示在局域網中出現的ARP 病毒,可以使被感染的系統顯示各種中獎信息,誘使瀏覽者點擊鏈接,從而被迫接受更多的垃圾信息。這種病毒的攻擊模式比較新穎,而且演示過程比較美觀,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學內容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在拓展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合理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在教學“安全攻擊防范”時,我們不能苛求中職學生在這一方面達成很高的造詣,但是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多多接觸相關的安全防范工具,如:防木馬軟件、防病毒軟件、防火墻軟件等。

2 采用有效任務教學,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實踐證明,逼真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實現理論知識到應用能力的轉化。因此,我們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用任務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中,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去完成任務,通過探究實踐,學生會明白逐步解決問題的道理,從而學會將一個整體任務分解成多個子任務,降低任務的難度,最終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在不斷嘗試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步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經驗,從而在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就會激活這部分經驗來幫助進行新知識的推導分析,將新知識進行“同化”處理,這樣不但使學生具備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對經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進行了檢驗,從而促進知識系統的構建和完善。在任務教學中,教師可以要鼓勵學生借助多種渠道,比如查閱文獻資料和上網搜集等來幫助形成屬于自己的解決方案,來證明自己具備構建知識系統的能力,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們要注意學習任務不能脫離教學目標,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創設逼真的學習情境,從而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角色,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方向,積極參與探究過程,保證任務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目標即方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擁有明確的方向學生才能去尋找新舊知識間線索,從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實現對新知識的同化和知識框架的重構。除此之外,我們要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提高任務的開放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去探究、去發現,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熱情和動力,實現任務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3 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為了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應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以討論交流的形式進行協作探究,使教學能夠朝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另外,出于網絡安全這門學科自身的特性,很多任務都需要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完成,有時候既需要小組內部交流協作,有時也需要組間進行合作探究,所以,我們要將分組學習的理念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教學目標為主線,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人員分配,保證小組的人數既不能太多影響學習的正常效率,又不能太少以免影響學習任務的正常開展,所以,在小組分配過程中,既需要教師的適當引導,更需要讓學生自由組合,民主推選小組長,以組長為中心,有序的開展學習活動,這樣一來,學生才會以積極的情緒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學生間優勢的互補更好地完成任務。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有時也應該適當的介入學生學習活動當中,及時啟發引導,幫助學生明確探究方向,理清學習的重點,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更高效的完成任務,另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實現突破和發展,豐富意義構建。

4 實時演示與實例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要避免單純理論說教,這種教學方式不但不利于學生興趣的保護,也容易使學生思維出現混亂,造成知識點的混淆,不利于長久記憶,所以,我們應該將實時演示與實例教學相結合,結合實際案例開展實時教學,給學生一種撥開云霧的感覺,強化知識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修補操作系統漏洞時,教師可以以一臺沒有給計算機操作系統及時打安全補丁的電腦為例,利用仿真黑客攻擊軟件對計算機密碼進行非法修改,從而將原本枯燥的理論課變成一堂生動的實踐課,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具體的展現在學習面前,增強學生對網絡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學好網絡安全技術的決心,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學習狀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后續教學活動就能夠游刃有余了。

總之,在職業學校信息網絡安全教學中,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全面了解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識,及時跟蹤和關注最新動態,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林國,周蘇.信息安全技術的教學改革與實驗創新[J].計算機教育,2008(16).

[2]黃波,米佳.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課程實踐教學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0(21).

[3]潘錦.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中虛擬機技術應用的探討[J].成人教育,2009(12).

[4]郭艾俠,萬艷春,潘春華.《網絡與信息安全》課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設的探討[J].農業教育研究,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