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祖國愛家鄉范文

時間:2023-03-13 16:04: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祖國愛家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鮮艷的五星紅旗隨風飄揚。在前幾天,我們快樂地度過了祖國媽媽的生日——國慶節。

我愛校園,因為它干凈、整潔;我愛校園,因為它生機勃勃;我愛校園,因為樓房高立!在生機勃勃的校園中,我們怎么能不快樂、高興!在干凈、整潔的教室中,我們怎么能不好好學習給老師一張滿意的成績單呢!在樓房高立的校園中,我們怎么能不舒心呢!總的來說,我們有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要好好學習!因為我們愛它!

我們不僅要愛校園,還要愛家鄉。我的家鄉在石踐村,我的前輩們沒有去過北京、天津、青島、海南三亞,所以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帶他們出去旅游!我愛家鄉,是因為我們村被稱為“抗日模范村”并且我們的祖先——馮濟川在清朝時中過舉人,到日本留學,并及時回國,為讓國家趕上外國辦學堂、開醫館。在抗日時期,馮七斤等人壯烈犧牲!

愛祖國,是因為祖國科技發達、繁榮富強,日本占領中國時英勇抗敵,取得了勝利!我愛祖國、愛家鄉、更愛我的大family!

四年級:馮博濤

篇2

在真實的、健康的情感感染下,使幼兒從中熟悉可愛的家鄉,熟悉偉大的祖國,幼兒知道我們中國的錦繡山河,知道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知道中國的物產富饒等等,從具體形象的事物中深刻全面感受祖國的美好,自然地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真情實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建設家鄉、振興祖國的種子,從而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的啟蒙教育。

一、愛祖國愛家鄉教育活動應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形成一種濃厚的氛圍,這種氛圍的影響給人以感染力。每個幼兒都是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獲得發展的。

愛祖國愛家鄉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多層次地貫穿于幼兒各項活動中,讓幼兒在耳聞目睹的親身體驗中真正感到家鄉的愛,人民的可親以及祖國的偉大,萌發幼兒初步的愛國情懷。

我們主要是以養成教育為主,先是通過常規培養、禮貌教育、培養幼兒愛父母、知道父母勞動對社會貢獻,培養幼兒熱愛老師、同伴及周圍工作人員,知道他們與自己生活關系。在這樣熏陶下,幼兒情感就會逐步擴展到富有社會意義的情感,雖然這些與祖國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聯系,但這種愛正是愛祖國的情感基礎。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孩子如果連自己的父母也不愛,身邊的伙伴也不愿幫助,是根本不可能愛家鄉、愛人民、愛祖國的?我們的實踐也證明中班幼兒愛父母、愛同伴、愛幼兒園易懂易做,它是愛國主義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

然后,培養幼兒從愛父母、愛同伴發展到愛家鄉、知道家鄉美、家鄉好,從愛家鄉延伸到愛祖國的教育。

(一)寓愛祖國愛家鄉于傳統節日活動中

我們經常利用我國傳統的節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通過教師節、重陽節、國慶節進行愛老師、愛老人、愛祖國媽媽的活動,通過向親朋好友,爸爸媽媽獻上自己設計的賀卡,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從小懂得愛別人,愛那些值得愛的人,長大了才能有為人民去奉獻的精神。元旦、中秋讓幼兒初步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

(二)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日常教學之中

祖國的概念是抽象的,愛國之情是復雜的,但通過具體的事、物、境,從中得到誘發。如認識國旗,教師首先讓孩子懂得國旗的顏色為什么是紅色而不是別的顏色,接著就從生動的故事講述劉胡蘭英勇犧牲在敵人鍘刀下,千萬個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勝利,進而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升旗,這樣國旗、烈士、祖國在孩子的心中就聯系在一起了。

寓教于繪畫活動中,當老師帶孩子登上招寶山俯視家鄉,往北是茫茫大海,海邊排列的大吊車;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樓,通向寧波的甬江穿梭著來往的船只,教師問孩子們:“鎮海美不美?”“美” ?!拔覀儼阉嬒聛砗脝幔俊币苍S是熱愛家鄉的情感已萌動的緣故吧!幼兒的繪畫豐富多彩,有個孩子拿著畫本自信地告訴老師他畫的20層高樓現在鎮海沒有,等他長大了造一座象他畫的那么高的高樓,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種子。

(三)寓教育于隨機教育中

秋游活動讓幼兒游覽家鄉的黃浦江、世紀公園,使幼兒具體感知家鄉美。孩子們還帶來了他們在秋游時拍的照片,這是在游輪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園的展……旅游照片展覽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愛祖國的情感,擴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識,也激發了孩子去游覽祖國各地的愿望,更激發了孩子們愛國情懷。秋游回來,我們讓孩子們把秋游的所見所聞畫下來,高大的輪船,密集的高樓,寬敞的街道,美麗的公園,色彩斑斕的……都讓幼兒進一步感知了家鄉的發展,家鄉的美景。

教育活動要打破空洞說教,強化幼兒情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誘發“愛”的情懷,萌發“愛”的觀念。我們的“愛祖國愛家鄉”教育活動,無論是帶動幼兒去秋游,還是讓幼兒為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終圍繞“情”字,根據幼兒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覺得最能影響幼兒情感的途徑有三種:一是鮮明的形象,生動的語言,使幼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二是情境,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會對幼兒情感起綜合性的誘發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動,幼兒親身的事件活動是萌感的溫床,活動過程的體驗是情感變化的條件和依據。

二、教育者先受教育。

(一)激發教師的愛國熱情。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蔽覀內w教師進行了金衛人看金衛的活動,把家鄉的過去和家鄉的現在進行對比,并展望家鄉的美好未來,更讓我們深知當代中國的偉大成就,進一步提高了愛國主義思想覺悟,激發了愛國情懷。

(二)重視創設愛的教育環境。讓教師生活在一個優美舒暢的物質環境和充滿寬松的心理環境之中;置身于一個洋溢著溫馨、幽雅的園文化之中,才會萌發愛自己的工作、愛孩子、愛這個集體。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創造業績。一個充滿著愛的教師,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愛的天地。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萌發愛祖國的情意。

(三)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教寶寶認識國旗,講解升國旗過程,甚至可以跟寶寶一起演練升旗儀式,面對國旗應莊嚴、肅立。

(四)利用節日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可以盡早地讓寶寶知道這些節日的來歷意義,盡可能讓幼兒參加各種慶?;顒?。如:在慶祝“國慶”節活動中,可開展國慶繪畫展等才藝展示活動形式,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擔負著培養幼兒熱愛祖國情感的責任。因此,家長帶幼兒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引導幼兒關注并參與國家的重大事件,如收看奧運會等重要國際體育比賽,為我國運動員歡呼加油等,在這些活動中,讓幼兒體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萌發長大以后為祖國作貢獻的強烈愿望。

篇3

隨著時間的到來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我的心越來越激動。我曾想象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我要熱情的歡迎外國朋友的到來,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還主動向他們問好。向他們介紹我們祖國的美好山河,還有我美麗的家鄉,邀請他們來我們家鄉做客。那是多么美好的畫面啊。

因為我知道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走上奧運的賽場,為祖國奪冠。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奧運舞臺,用我們一顆誠摯的心,為奧運添光彩!不在閃光燈下,不在領獎臺上,我們照樣能成為奉獻奧運的英雄!那我們能為奧運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們要保護環境。雖然我們不能為奧運場地添磚加瓦,但我們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愛護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一草一木,把我們的校園和城市打扮得像個花園一樣.

再次,我要好好學習英語.因為我知道做為一名志愿者,要跟外國朋友交流,就必須要會流利的英語。這樣才能向他們描述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才能熱情招待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最后 ,我要了解奧運知識,學習這些奧運健兒們的拼搏精神,努力學習,將來為我們的祖國,為我們的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篇4

大家好!

我叫###,來自青海省,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

說起長江、黃河、天安門,我們發,大家也不難聯想到當今快速發展中的西部明星—青海。

展開歷史的畫卷,昔日的祖總會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祖國母親—偉大的中國。提起西部大開國,曾經傲立東方,我們為此自豪;昨日的華夏,也曾忍辱百年,我們為之哀歌;然而今日之中國,依然是青春煥發,我們為之雀躍。悠久而又豐富的文化底蘊,屈辱而沉痛的歷史滄桑,西部開發如雨后春筍般,青海與祖國風雨患難,榮辱與共 。

我是幸運的,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這一代不曾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苦難,不曾看見過祖國母親昨日的滄桑,但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了解到了民族的興衰,親眼看到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年來,西部開放了,,我們的青海又迎來了新的春天!青海的兒女們拆危房、建新樓、修公路、創品牌……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弘揚胡楊精神,堅持不懈地不斷努力奮斗著。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各族人民利用科學走上來致富之路,當前,按照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規劃,青海各地區正在構建發達經濟圈,建立文明和諧青海,為了把青海建成祖國西部的明珠而奮斗。

看,最多的機遇在西部,最好的發展在青海,最美最真最溫馨的地方還是我們自己的家鄉!我是青海人,我愛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勇敢辛勞、善良好客的各族人民,但愛是什么?它不是信誓旦旦、而是關注、是勤奮、是上進、是努力、是拼搏、是腳踏實地、是愛的回報。

篇5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6—0091—01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發展和變化,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而當前獨生子女中,家長往往重視幼兒智力發展,而忽視對幼兒愛的情感培養,一味滿足幼兒物質和生活需要,使幼兒養尊處優。這就自然喚不起幼兒正常愛的情感,從而使幼兒形成一種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愛,這種愛當然就不能發展到愛同伴、愛家鄉,更不能發展到愛祖國。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除了有淵博的知識、強壯的體魄,更需要從小培養他們一顆赤誠的愛心和愛祖國的情感。因此,對幼兒進行粗淺的、啟蒙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歷史賦予我們每個教育者的責任。那么,如何才能根據幼兒發展水平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呢?

一、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隨機活動中

教師可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滲透愛國主義情感。讓幼兒知道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代表著祖國的形象,懂得要愛護國旗,珍惜國旗,要為祖國爭光。通過升旗儀式教育,讓幼兒知道“我國的首都在北京?!痹诼糜沃校瑤ьI幼兒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國的偉大、美麗、壯觀。如,參觀人民英雄紀念碑、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使幼兒具體感知祖國的偉大。還可以通過旅游照片展覽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擴大幼兒的眼界和知識面,激發幼兒去游覽祖國各地的愿望和愛國情懷。

二、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節日活動中

利用節日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通過“三八婦女節”六個一活動(為媽媽唱一首歌、畫一幅畫、講一個故事、說一句感恩的話、做一件小禮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使幼兒知道媽媽的艱辛,給孩子講解寶寶生產的過程以及哺育寶寶的辛苦,從而培養幼兒愛母親,感恩母愛的情感。通過3月5日學雷鋒日,給幼兒講述雷鋒的故事,教育幼兒從小要愛祖國,愛人民,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唱紅歌,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培養幼兒的奉獻精神。端午節、中秋節讓幼兒初步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日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三、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日常教學之中

把愛祖國愛家鄉教育融入到五大領域及日常生活之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發揮才智,與家長、幼兒共同搜集各種資料,在環境布置上找一些內容豐富各具特色的愛祖國主題教育墻飾;在藝術活動中,大班幼兒畫天安門、長城等中國標志,中班幼兒畫國旗和五環,小班幼兒在教師的協助下畫燈籠、彩旗。孩子們的作品將教室布置得喜氣洋洋,氛圍濃烈。

四、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本土化教材中

篇6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遍_發利用本土化教育資源,符合《新綱要》的要求,是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舉措。近年來,我園開展了《幼兒園本土化教材的開發與利用》課題研究,開展了《愛祖國、愛家鄉》等主題活動,在系列活動中讓幼兒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靜寧本土文化特征。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實施本土化教育,是一個涉及范圍廣,極具探索性的課題,要使教育出效果,必須不斷去研究,由橫向關聯的內容持續向縱深推進,這樣才能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下面是我在本土化教育中總結的點滴經驗,談談與大家交流探討。

一、精心梳理,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

我園在課題研究實施了四年后,形成了園本教材,在進一步實踐本土化教材時,我們體會到,活動主題的確立關系到幼兒所掌握的知識范疇,不能過深或過淺,并且要讓幼兒通過活動真正感受到家鄉民間藝術的豐富和優美,體驗人文精神。為了充分發揮了本土化教育資源的優勢,進一步支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我們精心梳理,收集選擇了富有吸引力的材料,開展了一些體育游戲和手工活動。如打牛,舞龍,彈杏核,走八卦樁,打太極拳;利用碟片、麥稈制作,彩繪蛋殼,石頭;體驗彩繩編織、臉譜化裝等。在建構室內外民間游戲活動的基礎上,還搜集整理了適合大班幼兒閱讀的靜寧民間故事、兒歌童謠,收集了具有吸引力的靜寧風景名勝圖片,小吃圖片、實物,民間節日慶?;顒右曨l圖片等資料,從中選擇了幼兒喜歡,并且具有教育價值的資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班級特色的區角。在年級組教研活動中,集體探討,每人設計出一份主題相同的教案大家討論改進后,進行教學實踐,然后再共同研究篩選出優秀的活動方案,作為園本教育內容。在《我愛家鄉的紅蘋果》、《家鄉的小河》、《靜寧小吃――元宵與燈盞》等主題教學活動中,幼兒態度積極,興趣濃厚,獲得了技能、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

二、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在同一主題下開展多元的實踐活動

開發利用本土化教育資源,為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為幼兒充分地表現個性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由于我園地處成紀文化城,四季景色優美,且有著濃厚的商業文化氣息和文化氛圍,利用周邊環境開展活動,幼兒從這里能充分感受到靜寧的魅力。

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帶領幼兒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是培養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了家鄉人的聰明智慧和勤勞樸實,讓他們領略家鄉的魅力。在開展《愛祖國,愛家鄉》主題探究活動期間,圖書館舉行了“魅力靜寧”圖片展,我們鼓勵家長帶幼兒參觀,一來促進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二來讓家長向幼兒講解有關靜寧的歷史。豐富幼兒知識同時,勾起家長兒時的回憶,提高家長的興趣。同時,我們歷年帶幼兒參觀教育局主辦的“中小學藝術節書法繪畫四項作品展”,參加中小學藝術節、運動會的演出,激發了幼兒對家鄉人文文化的熱愛之情。

在開展主題探究活動中,根據幼兒的興趣不斷生成新的教育內容。在愛家鄉系列活動中,我們拓展了教育范疇,鼓勵家長帶孩子游覽靜寧風景名勝,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革命教育素材,并帶幼兒參觀界石鋪《紀念館》,然后組織幼兒用繪畫表征、照片剪集、討論匯總等形式,再現自己的活動成就,并給予積極評價,讓幼兒充分體驗活動的樂趣。通過系列活動,讓幼兒體會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三、及時記錄,積極評價幼兒,建立《成長檔案》

在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幼兒園現有的空間環境資源,為幼兒提供了支持的、適宜的活動場所,爭取到了家長的支持,同時也留下了幼兒與家長一起參與活動的剪影。為了便于了解幼兒的活動效果,我還設計了許多評價量表,例如《區角活動情況記錄表》《區角活動評價量表》,《民間游戲活動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表》,《外出參觀調查表》等,活動后,綜合各種記錄表,我們從做事認真、積極、自信、善于與伙伴交流合作、思維條理清晰及創造性等方面,綜合評估每一位幼兒的個性發展。幼兒在園參與的集體活動較多,如中秋節、端午節的慶祝活動,或者民間體游競賽,經典素讀表演賽等活動,我們會把活動剪影及錄像鏈接為短影片,與家長交流分享。在家園互動中,豐富了教育內涵,園本教育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篇7

關鍵詞:愛家鄉;德育教育活動;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056-01

《綱要》中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利用本土資源引導幼兒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币虼耍覀兏鶕蟀嘤變旱哪挲g特點、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設計開展了大班“我愛家鄉――青海”德育教育主題活動。

依據《指南》中提出“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蔽覀儚闹薪庾x到社會領域的實施要點――“愛家鄉”德育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在主題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我們以“情感”為主線,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美麗家鄉游”、“美味家鄉土特產”和“美美家鄉話”三個方面展開教育活動。

一、美麗家鄉游

在主題實施的過程中,首先在主題背景下創設了豐富的主題墻飾。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家鄉的各種美麗圖片,以及家庭中親子游青海的照片,教師和幼兒一起動手布置主題活動墻。這些色彩鮮艷的圖片和照片一下子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他們記憶深處對家鄉的零散記憶。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看一看、講一講,在自由的討論中幼兒和同伴共同制定了一條美麗家鄉游的旅游線路:青海湖――塔爾寺――博物館――科技館――人民公園――西山明珠塔------,孩子們每天都開心地玩“我是小導游”的游戲。在游戲中拓展了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從而提升了幼兒情感和認知上的發展,讓幼兒產生了“我的家鄉很美麗”的情感。

二、美味家鄉土特產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將愛家鄉德育教育滲透到幼兒園各個領域當中。如讓幼兒通過科學活動《土豆骨碌碌》、《蕨麻人參果》了解家鄉特產;在社會活動《青海特產美食分享日》活動中,讓幼兒在品嘗家鄉美食的同時學會和同伴分享;在親子活動《種植蠶豆》中,讓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蠶豆并做好家庭觀察記錄等。在教學形式上,我們利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除了集體教育活動外,我們更多地利用游戲、區域活動、小組活動、主題墻展示等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同時,我們讓幼兒集體品嘗家鄉特產蠶豆、牛肉干、酸奶等,這樣的活動形式讓每位幼兒都充滿興趣,也更加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三、美美家鄉話

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是學說家鄉話――青海方言。由于青海解放初期有許多來自祖國各大城市的熱血青年支援青海建設并扎根這里成為了“青海人”,他們一般都不會說青海方言。在這些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們基本都說普通話和自己祖籍的家鄉話。在幼兒園里也有一些青海本土長大的孩子經常說青?;睿瑑扇N不同的方言匯集到一起,讓幼兒都很新奇。他們常常會問老師:“為什么我們說的話都不一樣呀?”針對這種特殊的文化氛圍和幼兒的興趣,我們在愛家鄉的主題教育活動中,滲透了學說青海家鄉話的內容,我們以青海當地童謠為切入點,結合幼兒日?;顒佑^看青海方言版《貓和老鼠》動畫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喜歡一邊用青海方言念童謠《打落落》,一邊和同伴玩拍手游戲;喜歡模仿方言版動畫片中的貓和老鼠的對白。這是幼兒最自然的表現,也是對我們教育活動創新的肯定,將家鄉話滲透到德育教育主題活動中,讓幼兒感受家鄉獨特的文化,在活動中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在“我愛家鄉――青?!钡掠逃黝}活動中,家鄉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在幼兒的心目中,家鄉青海有那么多美麗的地方可以去旅游;家鄉青海有那么多好吃的土特產和伙伴們分享;家鄉有那么美的方言讓他們在學說的過程中捧腹大笑。家鄉的美麗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他們小小的腦海里,對家鄉的愛已經在他們小小的心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8

1、本人,熱愛祖國,遵紀守法,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祖國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我的心,的日子,神州五號發射的日子,申奧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難忘,最讓我激動的日子,我和每一位熱愛祖國的中國人一樣,為那一時刻的到來而歡呼雀躍。

2、我從小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在電視里看到國旗升起的時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禮。曾經當過學校護旗手,也一直是我自豪和榮耀的經歷。當國旗升起,國歌奏響后,我的內心就充滿了自豪感,每天的新聞聯播是我必看的內容。

3、學習之余,坐在車里,觀看家鄉的夜景,是讓我最放松的一件事,這幾年家鄉的變化太大了,立交橋,景觀大道,休閑廣場,人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一定努力學習,爭取為祖國和家鄉的發展多做一份貢獻。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成立了假日紅領巾服務隊,他們活躍在社區的角角落落,全方位地開展假日小隊活動,充分挖掘德育教育資源,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生認識水平,結合“愛祖國、愛家鄉”活動方案,組織學生走進德育實踐基地——水利局,通過實地參觀、基地人員介紹,義務勞動等活動,培養了隊員熱愛勞動、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在實踐活動中,基地的工作人員積極為同學們的小隊活動提供了各種有利的條件。

學期末,進行“優秀小隊活動”評比,獎勵那些點子好、活動形式新穎、隊員自主性強的小隊活動和少先隊員們,激勵隊員們開闊思路、努力創新,推動了德育基地活動的深化。

二、針對學生的實際開展活動

有些同學應該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于是,教育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利用節假日帶他們到德育實踐基地進行衛生大掃除,增加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保護環境的種子。

篇10

關鍵詞:鄉土資源 愛國 啟蒙

不少心理學文獻強調:如果不培養兒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就不能達到目的。因此,如果不培養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教育就不能達到目的。幼兒時期正是孩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在幼兒時期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啟蒙教育,而借助鄉土教育資源,則是培養幼兒愛國愛鄉之情感的一條便捷有效的途徑。

一、借助榜樣的力量,培養愛國意識

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是“愛”,這種“愛”是強烈而深沉的。而一個人的情感又是與認識緊密聯系著的,是在認識過程的基礎上發生的,幼兒也不例外。幼兒的年齡越小,鮮明的形象對于他們的思想影響就越強烈。

我園是祖籍安溪的愛國僑胞施金城伉儷捐資興建的,他們就是我們進行愛國主義啟蒙教育最好的教育素材。每當他們回鄉探親,我們會組織全體幼兒參加盛大的“歡迎施爺爺梁奶奶回家”儀式,儀式上有領導的超常關懷,圍觀群眾的笑臉,華僑捐贈的精美玩具,與華僑聯歡的合影留念。孩子們生活在熟悉的真實“故事”背景中,有親眼目睹、親口評說、親身感受的經歷,這些無不讓幼兒產生對愛國僑胞深深的敬意,產生朦朧的愛國意識。幼兒心靈及情感上的直接沖擊,無形中成為我們有力的助教臂膀。

我園還把他們偉大的愛國舉動編成閩南童謠《金城精神》——“水當當,水當當,安溪幼兒園水當當,金城精神大發揚,麗馨再譜新篇章,靠咱大家來打拼,造就安溪教育水當當。”,并在全體幼兒中廣為傳唱。該童謠簡潔明了,富有深意,朗朗上口,好學易記,雖說有些幼兒一時不解其中的深意,但施金城伉儷的偉大精神已經在他們的心中留下印記,朦朧的愛國意識已經在他們心中萌發。

二、優化園中的環境,陶冶愛國情操

“河山之在我夢里,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道出了多少海外游子的心聲。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根植在每個愛國者的心里。我園地處美麗的山水茶鄉安溪,這里有名揚海內外的清水巖、東岳寺、千年文廟等歷史文物,有茶、竹藤、建材三大支柱產業,有草、木、竹、茶等豐富的自然資源。

眾所周知,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身心發展具有“潤物細無聲”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園充分挖掘家鄉的本土資源,優化教育環境,讓幼兒受到愛國、愛鄉的思想的熏陶。請看:幼兒園大門兩側的大型壁畫“茶鄉風景”,匯集安溪 的現代化建設景觀;樓梯轉臺的拼畫“高甲戲”“安溪特產”濃縮了家鄉的鄉土文化;大型拼畫“茶”,有茶的起源、茶葉制作流程圖、茶葉創品牌、茶歌茶舞茶事活動等剪影,展示著安溪的茶文化;用木頭、竹子、制作的小木屋瓜藤架、小竹樓更顯農村特色;有藤絲、鐵花制作的藤架鐵架遍布幼兒園的每個角落,為區角的創設注入鄉土的色彩。園里的一花一草,一區一角無不展現家鄉的美麗風貌,它們將印刻在幼兒的腦海里,使幼兒心底油然而生熱愛家鄉的情懷,受到愛國愛鄉思想的陶冶。

三、挖掘鄉土的資源,開展教育活動

陳鶴琴先生認為教育首先要教人做人。他說:"小時候有愛人的行為,到了成年也就會愛人民、愛祖國。”因此,我們幼兒園根據幼兒認知和情感發展的規律,設立擁有著濃厚的文化底韻的教育內容,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愛國主義啟蒙教育活動。例如:“挖掘地方教育資源,優化幼兒活動課程”教研活動、“愛我龍湖”踩街活動、慶六一“我愛祖國”歌詠會、閩南童謠“十二生肖過年兜”表演等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愛國愛鄉的情懷,初步理解愛國愛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