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禁煙條例范文

時間:2023-05-05 18:16: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共場所禁煙條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共場所禁煙條例

篇1

《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若干規定》于2008年3月24日由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為了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提倡社會公德,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

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提倡社會公德,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根據《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室內區域;

(二)托兒所、幼兒園;

(三)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

(四)高等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區域;

(五)影劇院、音樂廳、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技館、檔案館、少年宮、紀念館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

(六)商業、金融業、郵政業和電信業的營業廳;

(七)公共汽車、出租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內及其售票廳、室內站臺;

(八)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九)體育館、健身館;

(十)健身場,體育場的比賽區和座席區。

第三條 下列公共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

(一)餐飲、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經營場所的服務區域;

(二)公園、游樂場等公共場所;

(三)飛機、火車、長途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

第四條 賓館、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無煙客房或者無煙樓層。

第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辦公、會議等工作場所和食堂、通道、電梯、衛生間等內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篇2

【關鍵詞】 公共場所; 控煙研究; PM2.5濃度; 立法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75

《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10年9月1日實施?!稐l例》是我省第一個地方性控煙法規。本研究旨在通過《條例》實施前后公共場所煙霧的污染情況及人群控煙知識行為的改變情況,了解新條例的實施情況,有助于政府及時調整實施的策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花都區重點實施《條例》是在2011年10月后。因此,2011年3-9月作為基線調查期,并完成基線調查;2012年5-10月,完成終末調查。采用國際上類似研究常用的方便抽樣方法,選擇有代表性和依從性好的調查單位,盡量減少選擇偏倚,盡可能保證這些單位都能完成基線調查與終末調查。本研究共選擇5家醫院、5家機關事業單位、20家餐館、10家賓館;共選擇450名調查對象,男女比例1:1。

1.2 研究方法與內容

1.2.1 采取現場觀察法、問卷調查、訪談方法 通過對《條例》實施前后公共場所公眾的煙草健康危害知識、吸煙和吸二手煙狀況、控煙法規遵守情況、禁煙措施落實情況等方面變化,評價《條例》實施前后公共場所控煙效果。問卷調查表主要參考國內外各類控煙調查的問卷調查表來設計。

1.2.2 PM2.5濃度監測 用PM2.5濃度指標監測二手煙濃度在國內外均有此類研究。監測PM2.5濃度時,必須是受調查場所正常營業時間,根據不同公共場所,選擇不同監測點,醫院選擇洗手間、大廳、醫生辦公室、護士辦公室,機關事業單位選擇洗手間、大廳、辦公室,餐館及賓館選擇大廳與房間;基線監測點與終末監測點保持相對一致性(配對監測)[1],醫院、機關事業單位、賓館各監測點監測對子數為10對、餐廳各監測點監測對子數為20對。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調查數據與觀察數據為分類資料,用 字2檢驗;各監測點PM2.5濃度值分布情況不確切,方差缺乏齊性,因此采用非參數統計進行比較(配對秩和檢驗求T值)。P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 為減少性別影響因素,調查對象男女比例為1∶1,即男女各225名?;€與終末調查年齡分布:≤20歲分別為91人、83人;21~39歲分別為275人、288人;≥40歲分別為84人、79人。基線與終末調查受教育情況:高中或以下學歷分別為95人、89人;中專、大專學歷分別為224人、219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分別為131人、142人。經 字2檢驗,基線與終末調查受調查對象年齡、受教育水平構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分別為0.82、0.70,P>0.05)。

2.2 對煙草危害健康的認知情況 基線與終末調查“吸煙危害健康”知曉率均為100%;基線與終末調查對“二手煙危害健康”知曉率分別為97.33%(438/450)、98.89%(445/450),有提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2.94,P>0.05)。二手煙可以導致肺癌、哮喘、肺炎、高血壓、心臟病、生殖危害[2],其知曉率基線分別為95.78%(431/450)、95.11%(428/450)、95.56%(430/450)、74.22%(334/450)、83.33%(375/450)、91.33%(411/450),終末分別為98.89%(445/450)、97.78%(440/450)、98.44%(443/450)、94.00%(423/450)、93.33%(420/450)、97.33%(438/450),均有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分別為8.39、4.67、6.45、65.86、21.83、15.15,P

2.3 吸煙與吸二手煙情況變化 基線調查與終末調查吸煙者均為男性,吸煙率分別為17.33%(78/450)、15.33%(69/450),吸煙率有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88,P>0.05)。吸二手煙天數基線調查分別為:0 d188人、1~3 d 135人、4~6 d 98人、7 d 29人,終末分別160、146、132、12人,經 字2檢驗,吸二手煙的天數變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4.76,P

2.4 對控煙立法的態度與控煙工作遵守情況 對控煙立法支持率基線與終末分別為59.55%(268/450)、75.77%(341/450),支持率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22.28,P

2.5 落實禁煙措施情況 經調查40間公共場所在禁煙措施落實,包括貼示禁煙標志、設置禁煙宣傳欄或貼示畫報、設置吸煙區等措施,基線與終末調查有貼示禁煙標志的分別有28間、38間;有設置禁煙宣傳欄或貼示畫報的分別有14間、25間;有設置吸煙區的分別有13間、23間。以上三項措施落實情況良好,落實率均有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分別為5.84、6.13、5.30,P

2.6 PM2.5濃度監測結果

2.6.1 醫院PM2.5濃度監測結果 醫生辦公室終末比基線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P0.05)。

2.6.2 機關事業單位PM2.5濃度監測結果 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室終末比基線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P0.05)。

2.6.3 餐館與賓館PM2.5濃度監測結果 餐館大廳、房間及賓館大廳終末比基線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分別為9、14、6,P0.05)。

3 討論

2010年9月1日,《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是在“為履行我國政府的控煙承諾,發揮地方在控煙工作中的積極主動作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實施的?!稐l例》實施后,花都區開展了系列控煙干預措施,有效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健康的認知,公共場所煙草濃度降低,控煙立法的支持率進一步提高,但并未改變公共場所公眾吸煙與吸二手煙狀況,無煙大環境在短期內得到的支持力度還不夠。為了進一步加強花都區控煙措施的落實,提出以下建議。

3.1 加強控煙工作組織領導,形成長效監管機制,扎實推進控煙工作 建議本區依托現有的控煙組織協調機制,成立控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全面控煙工作的組織領導、技術指導和日常監督管理;結合監管部門自身特點,強化職責,細化分工,加強監督執法;積極倡導無煙單位創建,逐步建立控煙工作法制化、規范化長效機制,為全市公共場所依法控煙起到帶頭表率作用。

3.2 加強控煙公益宣傳,推動無煙大環境的建立 以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城市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無煙單位、世界無煙日、控煙宣傳周、控煙執法周等活動為契機,強化日常宣傳與活動日(周)宣傳相結合,利用公眾媒體、社區、公共場所等各類宣傳陣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控煙宣傳,特別是應充分發揮區健康教育所、區醫療衛生單位講師團的作用,開展系列大型講座,進一步提高公眾對《條例》知曉率和依法控煙的自覺性,推動無煙大環境的建立。

3.3 將煙草PM2.5濃度標準列入《條例》,作為對公共場所執法的依據,進一步增強控煙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濃度小于10 μg/m3是安全值。世衛組織對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PM2.5標準,全球大部分城市都未能達到該標準。我國擬于2016年實施空氣PM2.5標準(年平均35μg/m3,24 h平均75μg/m3),而公共場所PM2.5標準實施時間國家未。本研究顯示,公共場所煙草濃度可直接影響PM2.5值高低。而在國內已出臺《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規》的80多個城市中并未將煙草PM2.5濃度納入立法依據,基于目前控煙工作需要,建議廣州市參照空氣PM2.5標準,將煙草PM2.5濃度標準列入《條例》,作為對公共場所執法的依據,進一步增強控煙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翔,鄭頻頻,傅華,等.《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半年的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0,27(10):735-739.

篇3

【關鍵詞】 禁煙令 社會反響 全民參與

“你有吸煙的自由,但你不能自由吸煙?!痹缭?014年,據調查,全國吸煙人數就超過3億,15歲以上的人群吸煙率為28.1%,7.4億非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的危害,煙草消費帶來了沉重的疾病負擔。每天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達到136.6萬,約10萬人死于二手煙的“暴露”導致的相關疾病。再此背景之下,國務院法制辦于當年頒布《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下稱《條例》),被稱為“最強禁煙令”。早在此之前,于1995年合肥市就出臺了地方法規《合肥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對公共場所進行控煙。時至今日,這項法規以及剛出臺的《條例》的落實、執行情況如何呢?為此,我們開展了此次調研。

一、調查方式和結果

1.取樣地點:合肥各地醫院、火車站、商場、KTV、網吧等娛樂場所。

2.數據分析得到各年齡段吸煙人數和平均吸煙量占所調查人數(200人)的比例基本情況:18歲以下為6%和0.5,可見青少年吸煙現象依然存在;而25歲至35歲、45歲至55歲年齡段分別占23%和27%,吸煙量也都高達1.9包;占比較小的是18歲至25歲和55歲以上這兩個年齡段,分別為16.5%和8%,吸煙量平均也在1包左右。

3.問卷分析:(1)合肥吸煙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年人階段,但未成年人吸煙現象需要重視;(2)雖然未成年人每天吸量不多,但隨著年齡地增長有增加的趨勢;(3)到底哪些場所是屬于無煙區?政府部門、企事業工作單位等是禁煙場所嗎?對于這些,至今劃分不夠明確。

二、合肥各大公共場所不文明吸煙情況

1.合肥市縣人民醫院

我們看到醫院的樓梯和走廊明顯貼有“無煙單位,禁止吸煙”的標識,而且我們也看到很多人自覺到衛生間和可吸煙區吸煙,在醫療室和門診部以及其他場所幾乎沒有人吸煙。這與數年前的縣醫院相差甚遠。經過一番問卷調查,我們確實感受到禁煙令帶來的改變。市民張先生:我了解國家出臺的這項《條例》,我吸煙有好幾年了,以前忍不住的時候也在公共場所吸過煙,可是現在沒有過了。經過洽談我們向院領導詢問了情況,一位主任表示:我們已安排人員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不文明吸煙現象,并對其個人進行勸阻,如果仍不聽勸阻我們將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但也表示至今沒有實施過罰款處罰。

總結問題如下:1.這項《條例》在醫院具有較高可執行性,對就醫人群并未滋生社會不滿情緒; 2. 禁煙十年,未開出一張罰單并非虛言,執法的威懾力有待提高。

2.家樂福商場和合肥火車站了解到的情況

在商場我們發現這里更是明令禁煙的,商場管理人員表示:禁煙一方面是為了徹底消除火災隱患,另一方面這里很多顧客都帶著孩子,讓孩子吸二手煙這也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火車站的候車室,我們曾看到有人隨意吸煙,但及時被管理人員制止了。負責人表示:每天都會有不自覺地乘客在候車室吸煙,但我們管理人員也比較忙,有時也會管理不到位。當然,這么大的車站,幾個人怎么能夠全面管理到位呢!這也暴露出管理資源缺乏有待解決的問題。在我調查的人當中也遇到很多高中生和大學生,了解之后讓人驚訝,剛剛成年既然就有好幾年的煙史了。當被問及為什么吸煙的時候,都表示:看別人吸,自己也慢慢學會了。

總結問題如下:1.合肥的商場、火車站不文明吸煙的管理問題有待解決; 2.合肥吸煙的青少年越來越年輕化,這也暴露出家庭、社會教育的不完善性;3.處罰細則和標準需要完善,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社會矛盾。

3.網吧、游戲室等休閑娛樂場所

我們采取了分層調查的方式,分別對合肥的市區和縣、鎮地區進行了調查。在縣鎮地區的網吧、娛樂場所雖然都貼有明顯的“禁止吸煙”的標識,但是很多人根本視而不見。相比之下,市區就明顯很多了,雖然也發現有人不自覺的吸煙,但總體情況是比較良好的。娛樂場所人員也表示:公司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顧客在包廂和大堂吸煙。如果顧客堅持要求的話,我們也只能讓他去衛生間,也沒有其他辦法。相反,有些縣鎮的網吧、游戲廳、KTV等場所此類情況根本無人去管,也不愿去管,吞云吐霧那是正常不過了。

總結問題如下:1.縣鎮和市區的管理到位程度存在差距,如何將政策落實到地方各級、各單位是政府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 2.政府應將貫徹和審核體制完善到位;3.統一領導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有待完善。

三、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思考

具體如下建議如下:

(1)政府應注重公民自身素質的提高,讓吸煙者自律、自覺做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還有就是所有公民都要參與踐行,對公共場所的吸煙行為說‘不’,加大吸煙的危害性宣傳,要吸煙者明白吸煙給自己及周圍其他人帶來的危害,鑒于吸煙行為的隱蔽性、短暫性、和煙草慢性危害的特點,不能只在“禁煙日”作一些敷衍宣傳,需要作持久的宣傳教育。

(2) 除了需要大力宣傳和加強教育外,每個社會成員都需要以身作則,對身邊的不正當吸煙行為進行制止。被動吸煙者想需要積極維護自己的健康權益,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強硬措施,如在勸阻未果的情況下,向當地有關部門投訴,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3)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可的禁煙措施。在英國:縱容顧客吸煙經營者罰款;在美國:總統帶頭,循序漸進;在西班牙:立法禁止公共場所吸煙。

(4)就合肥剛運行的地鐵而言,更應明令禁止吸煙,并可以考慮出臺更加嚴厲的地方法,做到從嚴處罰,也應加大市民對地鐵安全注意事項的宣傳。作為快速發展的中部省會城市,合肥應該要有更加完善的社會治安管理法規和監管體系,實現有法可依,有人去依,人人愿依的社會愿景。

篇4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調查場所共 5 類,包括醫院 25 家(隨機抽取三級醫院5 家、二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 10 家)、學校 30 家(隨機抽取大、中、小學各 10 家)、政府機構23 家、疾控機構 10 家、公共交通場所 5 個,共計 93家,場所覆蓋天津市全部 18 個區縣。每類場所攔截調查 20 人,其中要求 50%為該場所工作人員,另 50%為來訪者。要求在場所內選擇多個攔截地點,盡量覆蓋場所所有區域。共計調查 1 860 人。調查時間為 2010 年3-4 月。

1.2 方法 在場所內采用方便抽樣的方式選取調查對象,通過一對一問卷調查,了解各類場所被動吸煙暴露情況。內容包括是否在場所內吸煙、是否看到有人在場所內吸煙、是否有工作人員制止吸煙行為以及被動吸煙暴露情況等。調查員為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各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調查員在開展調查前均接受統一培訓。

1.3統計學分析 用 Epi Data 3.1 軟件進行數據錄入。使用 SPSS 16.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 χ2檢驗對數據進行處理。檢驗水準 α=0.05。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調查的 1 860 人中,男性 890 人(47.85%),女性 970 人(52.15%)。各場所調查人數分別為:醫院 500 人,學校 600 人,政府機構 460 人,疾控機構 200 人,公共交通場所 100 人。調查對象中各場所工作人員989 人(53.17%),來訪者 871 人(46.83%)。調查人群的平均年齡(35.9±12.5)歲,男性(37.2±13.2)歲,女性(34.8±11.8)歲,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吸煙情況 被調查者中現在吸煙的比例為22.2%,男性為 43.26%,女性為 2.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42,P<0.01)。女性吸煙率有隨年齡的增高而上升的趨勢,男性吸煙率在31~40歲年齡組最高,與其他年齡組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33,P<0.01)。不同類型場所人員的吸煙率分別為醫院 22.8%,學校13.0%,政府機構 26.3%,疾控機構 33.0%,公共交通場所 3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34,P<0.01)。醫院來訪者的吸煙率明顯高于工作人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6,P<0.01)。見表 1、表 2。

2.3 禁煙規定知曉及執行情況 有 55.1%的被調查者知曉不能在室內任何區域吸煙,知曉不能在醫院和學校的室內任何區域吸煙的比例相對較高,分別為64.4%和 57.0%;而在疾控機構和政府機構的室內任何區域不能吸煙的知曉率則較低,分別為 41.0%和47.6%。見表 3。吸煙者調查當天在被調查場所內吸煙的比例為41.26%,其中 47.1%的人選擇在吸煙區吸煙,52.9%的人則在非吸煙區吸煙。在非吸煙區吸煙的吸煙者中,僅有 20%的人在吸煙時有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制止。被調查者中,有500人(26.88%)在調查當天看到有其他人在本場所吸煙,其中64.8%的吸煙者為在非吸煙區吸煙,僅有 28.09%的吸煙者在非吸煙區吸煙時有相關工作人員制止其行為。

2.4被動吸煙情況 五類場所的工作人員共 989 人,共 983 人參與此項調查。對所在工作場所過去 1 周內被動吸煙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被動吸煙者占50.1%,其中有 18.2%的人每周被動吸煙時間超過 5 d,以政府機構(暴露時間超過5 d 的人的比例為 26.5%)、疾控機構(暴露時間超過 5 d 的人的比例為 29.7%)工作人員被動吸煙情況最為嚴重,學校暴露情況相對較輕(暴露時間超過5 d 的人的比例為 10.8%)。見表 4。

3 討論

3.1 重點場所人群整體吸煙狀況有所改善 被調查者中現在吸煙的比例為 22.2%,男性為 43.26%,女性為2.78%。低于同期電話調查的結果(整體吸煙率為27.2%,其中男性 48.3%,女性 6.3%)[3]。同期,全球成人煙草調查(GATS)中國城市調查結果顯示,整體吸煙率為 26.1%,男性為 49.2%,女性為 2.6%[4]。分析原因,首先,為天津市整體吸煙率呈下降趨勢,因此,與往年吸煙率相比,本次調查結果相對較低;其次,本次調查的場所為五類重點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尤其是學校,是禁煙工作執行相對較好的場所,因此,被調查者的現在吸煙率也較其他場所低。因此可見,場所禁煙對降低居民吸煙率有很大幫助。

3.2 重點職業人群吸煙狀況進一步好轉 本調查中,天津市男性醫生吸煙率為 40.4%,女性為 0.0%(表 2),較 2008 年天津市男性、女性醫生吸煙率 (分別為42.6%、0.4%)有所降低[5]。公務員吸煙率為 25.7%,教師吸煙率為 13.0%,也低于 2008 年公務員吸煙率(31.9%)和教師吸煙率(16%)的水平[5]。公務員、醫生、教師在社會諸多領域起著導向作用,有道德示范和行為表率的社會義務,因此對這3類人群開展戒煙和控煙活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禁煙規定知曉及執行情況較差 通過分析可見,五類場所共有 24.2%的被調查者不知道或認為在任何地方都能吸煙。疾控機構的被調查者對規定的知曉情況最差,比例高達 42.5%。群眾無煙意識不強、禁煙規定的知曉度低、禁煙標識的張貼不明顯、吸煙勸阻情況差等都是導致禁煙規定執行較差的原因。

篇5

全院職工:

吸煙能使人的機體免疫力降低,容易使細菌、病毒等病源體入侵人體,損害健康。吸煙與肺癌、肺氣腫、心臟病、中風和其它癌癥等25種以上危及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有關。在我國,每年因吸煙而染病去世的人超過百萬,死于被動吸煙的人超過10萬。因吸煙導致的疾病造成醫療費用增加、勞動力喪失、過早死亡和家庭收入的下降,對社會和家庭帶來極大危害。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地球人都知道,醫務人員更清楚。

醫務人員從事著最崇高的職業,是健康的使者,一定要率先垂范,給我們的大眾、給我們自己創造一方潔凈的樂土!作為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有什么理由不戒煙、不禁煙。因此,要革除吸煙、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為創建文明社會、塑造和諧就醫環境是那么的至關重要,同時又是我院每一位職工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我們向全院醫務人員發出如下倡議:

1、在病區、門急診、辦公室等不吸煙;

2、在醫院公共場所不吸煙;

3、在家中不吸煙,或盡可能少吸煙;

4、不在病人、家屬面前吸煙。

5、吸煙時要避開非吸煙者,以防他人吸食“二手煙”;

6、在有“禁止吸煙”標志的場所,一定不要吸煙。

同志們,請響應我們的倡議,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自覺成為戒煙的榜樣!禁煙的模范!讓我們天使的形象更純潔更神圣!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倡議書【2】

親愛的同學們:

吸煙的危害,盡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達250萬人之多,煙已成為人類第一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我國加入該公約并承諾從XX年元旦起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對此,國家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在全國衛生醫療系統內率先實行,承諾全國至少50%的醫療系統XX年要達到無煙單位目標,確保XX年實現全面禁煙。

為響應國家及部委局的號召,保證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學校決定從即日起在校園內公共場所禁煙,尤其是宿舍、教學樓、辦公樓、電梯、走廊、會議室等公共場所,更是重點禁煙區。自覺養成不吸煙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種高尚公共衛生道德的體現。為此,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從自身做起,在學生宿舍等公共場所和有“禁止吸煙”標志的場所不吸煙。

2.增強自我控制能力,自覺抵制誘惑,提倡不吸煙、互不敬煙,逐步擺脫吸煙帶來的危害。

3.學生干部、黨員要帶頭戒煙,并力勸身邊吸煙的同學戒煙。

4.學生公寓樓委會成立“戒煙俱樂部”,希望吸煙同學主動參加并接受監督。

學生工作處及公寓管理中心要對在寢室等公共場所吸煙行為進行查處,對違反規定者進行批評教育、通報批評或紀律處分。希望全校同學能夠響應倡議,爭做一名講文明、守紀律、有毅力的當代大學生。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倡議書【3】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吸煙有害健康、導致多種疾病,這是數億吸煙者和各國專家證實的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吸煙不但給人們帶來疾病,而且還會引發火災,直接危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共場所吸煙不僅是一種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習慣,更是吸煙者對公共場所環境、周圍人群的一種巨大危害。據研究資料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自己還要大,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因此,公共場所禁煙工作刻不容緩,意義重大。

XX年3月22日,衛生部頒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并于XX年5月1日起施行,明確規定了“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這是我國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重大進展,體現了政府對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保護。今年9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遵義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管理辦法》,決定從XX年11月1日起對全市公共場所全面禁煙。該《辦法》的出臺旨在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的高度重視,必將對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市民朋友們,全民健康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興旺的基本保證,健康更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維護他人健康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在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1、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要積極參與到禁煙行動中來,從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場所吸煙,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的無煙環境,爭做無煙環境保護的模范。

2、廣大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醫務人員、人民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遵守禁煙相關規定,帶動全社會創建室內無煙環境。

3、在全市范圍內出租車和公共汽車等各類交通工具實行全面禁煙,司乘人員要主動勸阻吸煙行為。

篇6

關鍵詞:公共場所 禁煙

據著名咨詢公司蓋勒普(Gallop)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煙民數量達3.2億,占全世界吸煙總人口的1/3,與此同時,中國“二手煙”受害者已高達7.4億。面對如此龐大而令人痛心的數據,我國至今沒有一部國家級的禁煙立法。盡管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就已經在我國生效,由于相關部門政企不分、煙草稅持續低迷、煙草文化難以改變等原因,控煙在我國一直是寸步難行。

一、加強公共場所禁煙力度的必要性

1.法理的正當性

盡管吸煙屬于公民的自由權,但是“自由”都是相對的,自由不應以犧牲他人的權利為代價,即權利不得濫用原則。該原則在私法和公法上均有體現,可見其重要性?!睹穹ㄍ▌t》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苯麩熓且豁椚蛐缘囊员Wo公民健康和環境為出發點的經濟政治策略,因此個人的吸煙權在社會公共利益面前必須要做出讓步?!稇椃ā返?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隨著社會生活的逐步改善,人們越來越注意自己的健康,追求綠色食品、提倡體育鍛煉,卻忽視了身邊最大的威脅:二手煙霧。

二手煙會造成被迫吸煙者遭受吸煙者燃燒煙草釋放物和口鼻噴出煙霧的影響,從而大大增加了與吸煙者相同病癥的可能性。公共場所吸煙,會導致其它公民二手煙的吸入,使其基本健康權遭到巨大威脅,因此,從法理上來說,公共場所禁煙有了強大的理論依據。

2.實踐的迫切性

2013年1月9日以來,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越發嚴重,北京甚至了氣象史上首個霧霾橙色預警。1月中旬,PM2.5數據顯示,北京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雖然調查報告指出,汽車尾氣排放、建筑工地施工等是元兇,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3.2億煙民也做出了不少“貢獻”,禁煙其實就是減少一個污染源。

二手煙的危害遠比想象中來的更加嚴重。二手煙霧早已被美國環保署和國際癌癥研究署確定為A級致癌物質。據調查顯示,在我國二手煙受害者主要是婦女和兒童,盡管他們自身并不吸煙,但經常在公共場所被迫吸入二手煙,有55%的15歲以上女性每天都遭受著被動吸煙的危害,兒童由于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則“暴露”在煙霧中的情況更惡劣。

3.與外國控煙的實踐差距

在公共場所的界定上,我國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的規定非?;\統且覆蓋面小,保護層次低。在處罰機制上,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規定了明確的罰制,而且處罰額度非常低,根本不能起到威懾和教育的作用。

因此,如何從法律層面推進控煙工作,加強控煙力度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議題。筆者認為,從宏觀角度看我們應當進一步完善立法,加強執法的剛性,但從目前微觀來看,從單位民事責任入手,加強控煙力度確是增強實效性的保障。

二、公共場所禁煙中單位民事責任依據

1.單位民事責任成立的條件

首先,雖然其他國家和地區基本上用行政罰款解決單位責任問題,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國家都頒布了關于公共場所禁煙明確的全國性的法律法規,而我國恰恰就是欠缺在這點上。其次,禁煙條例的出臺是大勢所趨,行政機關即執法部門擁有天然的執法權,這一點是為憲法所確認的,而這必然導致違法單位承擔行政法上的責任。最后,在禁煙問題上都會有具體的相對人,比如吸煙者、二手煙受害者和單位。賦予利益最直接者相關的民事訴訟權利,不僅是推進禁煙工作的內在動力,更有其法理所在。

2.單位民事責任構成要素

違約責任。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章專門具體規定了消費者所享有的權利,其中第一條就是安全權。安全權是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經營者作為場地管理人,也負有保障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義務。換言之,倘若消費者在明確標明禁煙的場所仍舊遭受二手煙的侵害,其場所管理人則是未盡到合同義務,屬于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侵權責任。2009年出臺的《侵權責任法》彌補了現行民法通則未能涵蓋越發復雜的民事糾紛的缺陷。其中37條規定的場所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責任則是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在民法領域規定明確了相關責任依據。

3.單位民事責任免責條件

明確劃分禁煙區域、張貼擺設禁煙標示。完全禁煙的場所需在入場口即標明全場禁煙的標示;采用區隔無煙區的場所需要做到真正的間隔。在定義室內禁煙的時候,應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避免列出清單,以防被解釋為排除了潛在有關室內區域,建議將室內定義為包括有頂部遮蔽或一或多處墻壁或側面環繞的任何空間。

提示引導正確區域、提醒注意禁煙規則。在消費者進入場所時,場所員工就應當問清其需要,是否需要吸煙,并引領至吸煙處,提醒注意禁煙的規則,在吸煙處應當配備設備。在日本的機場都設有專門的吸煙室,雖然小,但是通風良好、滅火裝置等一應俱全。既保證了吸煙者的自由,又有效隔離了煙霧侵害。

主動勸阻吸煙人員、嚴重時需拒絕服務。場所管理者負有主動勸阻不在規定區域內吸煙的人員的義務,并且在勸阻不聽時有義務停止服務、遣送出門,且不負有返還服務費的義務。

當然,有關部門也應配合場所管理人的工作,在接到投訴電話時,應查明案件過程,切勿斷然處罰單位,打消單位禁煙的積極性。對于積極配合禁煙工作的單位,有關部門還應頒發一定的獎勵,媒體也可以為之宣傳造勢,比如定期在報紙上公布“禁煙標兵”單位的稱號,各個部門一起努力,激發單位的禁煙熱情。

積極配合禁煙督察、主動出示有效證據。單位還應當配合禁煙督察的工作,保持監控設備等正常運行,并且主動出示相關證據,方便督察人員進一步開展工作。證據應保證其真實性,不得私自外傳或上傳網絡。如若發現相關違法行為,應該給予警告、罰金等處罰,嚴重的還將追究刑事責任。

三、公共場所禁煙中單位民事責任的方式

1.勞動者的侵權責任請求權

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行為人實施的侵權仍在繼續的,受害人可依法請求法院責令行為人承擔停止侵害的責任方式。這種責任方式能夠及時制止侵害,防止侵害后果的擴大。首先,對于長期工作在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來說,面臨被迫吸煙的局面更加尷尬,身為服務人員,務必要尊重客人的自由,即便自己所在的場所已經設立了無煙區或者全面禁煙,面對有些客人明目張膽的吸煙,更是敢怒不敢言。其次,我國沒有專門的禁煙督察員,公安部門也不適合介入該類民事糾紛,所以禁煙似乎成了一個法外之地,沒有專門的機構可以執法。這也是造成目前我國禁煙工作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賠償損失。我國《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痹摋l明確規定了勞動合同必須涵蓋保護勞動者健康安全的條款,如若用人單位以沒有類似的合同條款而拒絕排除煙霧干擾,給勞動者造成健康威脅的話,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合同的申請,同時用人單位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此外,《勞動法》第8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其中最后一款是“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2.消費者的侵權責任請求權

停止侵害。在消費者與吸煙者之間產生矛盾時,場所管理人有義務協助消費者停止吸煙者對其的侵害,如若置之不理導致更嚴重的糾紛、乃至刑事糾紛,對場所管理人亦為不利。所以,單位責任人、場所管理人有義務在糾紛出現前就主動勸阻吸煙者或在消費者提出抗議后毫不遲疑的請求吸煙者停止侵害。

賠禮道歉。賠禮道歉指行為人通過口頭、書面或者其他方式向受害人進行道歉,以取得諒解的一種責任方式。在我國,主要適用于侵害名譽權、隱私權、姓名權、肖像權等人格權利益的情形。但筆者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香港的經驗,即吸煙者除了面臨高額罰款外,還需上庭接受法官的訓誡。香港之所以“小題大做”,完全有其道理。再高額的罰款也有人不以為然,但是上法庭接受訓誡則是觸動了每個人的羞恥感,從根本上達到了控煙的效果。國際上采用此類辦法的國家不在少數,比如,新加波政府不僅對違反法令者施以重罰,還將它們公之于眾,讓違法者的心靈感受全社會譴責的震撼。

賠償損失。此處的賠償損失是指賠償消費者的精神損害。根據張新寶教授的觀點,損害的事實方面的特征由客觀真實性與不利性構成,而消費者被動吸食二手煙的損害事實符合“實際發生的損害”和“精神損害(痛苦、疼痛)等”兩大特征,所以消費者的健康權遭受侵害的事實導致了精神損害的結果,作為加害方和責任單位,是必須要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的。

四、結論

鑒于我國煙草污染的嚴重性,我國應當盡快在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指導下,出臺一部統一的、專門性的禁煙立法。在立法的設計上,應當參考各國立法的范本,以推進禁煙為目的,將單位責任與個人責任并重考量,以激發單位成為禁煙的主力軍。考慮到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完全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來達到全國禁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所以,發動群眾參與是一個可行的計劃。所以我國如何在法律法規中體現出這一點來,是我國煙草控制立法的一大挑戰。筆者認為,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社會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有助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禁煙行動,也有助于規制行為,同時給參加者一個法律上的保障和依靠,從而提高整體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篇7

不僅上海和廣州一線城市開始嘗試,哈爾濱、沈陽、天津、蘭州、南昌等城市也正在推行無煙立法。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自2011年1月起,我國應當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場所完全禁止吸煙。

全國禁煙的風潮即將到來。

中國現有煙民3.5億人,被動吸煙的人數高達5.4億,每年由于吸煙造成的死亡達到120萬人左右。如果由中國吸煙者組成一個國家,那么它的人口將占到世界第三。在這個虛擬國度里的人們,他們一生中都至少有三次以上更改國籍的打算――戒煙。

但是成功者始終是少數。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被動吸煙受害群體??責煵恢皇墙】祮栴},也是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更是文化問題。

中國欠缺《控煙法》

2003年11月,中國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成為第77個簽約國?!豆s》于2006年1月在中國正式生效。《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8條對“防止接觸煙草煙霧”作出明確規定,要求締約國家采取和實行有效的立法。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已有多個國家和數百個地區成功地實施了相應法律,要求幾乎所有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實現“100%無煙化”。但有關專家指出,目前中國尚未出臺全國性控煙法規,本次廣州控煙《條例》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而且執行力如何,仍然多方存疑。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各國有無煙環境規定的執行情況得分”顯示,滿分10分中,中國的得分僅為1分,遠遠落后于其他公約締約國。這1分還是來自國內在大中學校禁煙方面所做的工作。大眾對煙草危害及控煙工作的認識水平不夠、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利益集團的抵制等,都對立法實踐造成不利影響。

近期清華大學胡鞍鋼教授倡導把“控煙”列入到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升“控煙”的政治訴求。

全國控煙立法小組課題負責人、首都醫科大學崔小波教授指出,全國性“控煙法”的出臺,不僅可以確立控煙工作的基本原則及要求,為地方法規的制定提供參照,還能保護不吸煙者維護自身健康的權利。此外,全國性控煙法的出臺,將對煙草企業發揮限制作用。

是控煙,更是商業博弈

吸煙和禁煙就像孿生兄弟,從煙草的發展歷史來看,從1950年代出現大規模的反吸煙活動后,1960年代起控煙運動席卷全球。作為世界衛生組織191個成員國之一,中國也參與其中,但遺憾的是,每一次大的禁煙活動都伴隨著煙草業的發展。

中國控煙之難不僅在于吸煙者為數眾多,更在于中國特殊的體制――煙草行業政企合一,由煙草公司來主導控煙。這是多么荒謬的事情!

中國煙草行業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門為國家煙草專賣局,而中國煙草總公司則是負責全國煙草產供銷的經濟實體,但兩者實質上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具有行政職能,又承擔經營任務。政企不分的體制產生了一個矛盾:《公約》于2006年1月9日正式實行,國家煙草專賣局一方面肩負立法和敦促禁煙工作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承擔促進中國煙草產業發展,增加生產銷售的職責。

當然,在中國,控煙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遠不是一個國家煙草專賣局職能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煙草行業已經成為各地財政收入的絕對支撐。2008年,煙草第一大省云南的煙草稅收占全省財政的48.8%,第二大省湖南占28.9%,貴州占22.9%。再細分到一些地市,煙草甚至占據安徽省蚌埠和滁州市當地財政收入的70%以上。

在全球普遍禁止煙草廣告時,中國的煙草廣告仍然大行其道。

從“山高人為峰”的紅塔到“萬牛奔騰”的紅河,從“勝利之鷹”的大紅鷹到“實干闖未來”的廣東五葉神,從“成就價值成就你我”的芙蓉王到“天時地利和為貴”的白沙新品,大眾在電視上幾乎可以看到國內所有主要煙草品牌。

與強大的煙草商業宣傳相比,控煙宣傳微乎其微。

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缺位,比禁煙更緊迫

香煙是健康殺手,也是解壓方式,如何填補禁煙后的解壓空白,是個文化課題。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討論根治“鴉片”的文章《去毒篇》中鋒利地寫道:“古人之疾,飲酒田獵,今人之疾,雅片賭博……然則我國民今日之有此疾病也何故?吾人進而求其原因,自國民之方面言之,必其苦痛及空虛之感深于他國民,而除雅片外別無所以慰藉之術也?!?/p>

當年的鴉片,今天的香煙,都是王國維所說的“慰藉之術”,它們雖不好,卻是陌生人社會交往的劑,如果立即禁止,且不說執行力的問題,如何替換禁煙后交際手段的缺乏呢?

篇8

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就是犯法!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吸煙有害健康

遠離煙草,崇尚健康,愛護環境

遠離煙草,拒吸第一支煙;凈化空氣,保護環境衛生

燃燒的是香煙,消耗的是生命。

無煙世界,清新一片。

小小一支煙,危害萬萬千。

健康,隨煙而逝;病痛,伴煙而生!

無煙的環境,健康的身體。

愛健康,全民禁煙大行動。

熄滅香煙,點燃文明。

健康隨煙而逝,病痛伴煙而生

現在吞云吐霧,以后病痛纏身

燃燒的是香煙,消耗的是生命

摒棄吸煙陋習,創造健康新時尚

還人類一片清新,請丟掉手中的香煙

第二組:公共場所禁煙標語

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止吸煙已成為時代潮流,吸煙是繼戰爭、饑餓和瘟疫之后,對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

1、小小一支煙,危害萬萬千。

2、健康,隨煙而逝;病痛,伴煙而生!

3、為了愛你和你愛的人,請不要吸煙。

4、現在吞云吐霧,以后病痛纏身。

5、 No smoking , No crying.

6、青煙長在,惡夢長隨。

7、 香煙是魔鬼的契約。

8、 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煙,又何苦?

9、我最怕最怕煙霧蒙蒙,看不清看不清你的面容。

10、 不一定煙霧繚繞的地方才是天堂。

11、健康隨煙而滅!有多少生命可以重來?

12、 無煙世界,清新一片。

13、吸煙,我們可以選擇,那么,生命呢?

14、還人類一片清新,請丟掉手中的香煙。

15、點燃香煙的一剎那,你也點燃了死亡的導火索。

16、 不抽一支煙,快樂似神仙!

17、讓你的肺清亮一點。

18、 煙緲緲兮肺心寒,尼古丁一進兮不復還。

19、 曾經有一堆煙擺在我面前,我沒好好珍惜,現在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鬼東西吆一聲“get out”。

20、它(吸煙)是你最簡單的快樂,也讓你最徹底地哭泣。

21、都說吸煙的男人夠瀟灑,可知香煙的危害有多大?

22、 請把火柴留給你的生日蠟燭,而不是香煙。

23、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香煙---燃盡自我,貽害眾生。做蠟燭or吸煙?

24、燃燒的是香煙,消耗的是生命。

25、 It is easier to start than it is to stop.

Tobacco , it”s killing the one you love.

26、吸煙幾時止?美景幾時還?青春何能駐?生命何與共?只愿君能禁吸煙,盼回“無煙好世界”!

2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吞云吐霧中,物物皆湮滅。

28、摒棄吸煙陋習,創造健康新時尚

哥倫布于1492年1月11日首度在美洲接觸煙草,然后引進到歐洲,逐漸傳遍全世界。

1996年,第49屆世界衛生大會在日內瓦舉行,大會發表了關于吸煙的第一份世界綜合性報告《警惕煙草》,報告指出: “香煙每10秒鐘殺害一個人,估計世界上每年有300萬人死于吸煙。倘若煙草消費量維持目前的增長率,那么到2010年前后每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000萬,其中70%的受害者在發展中國家”。

我國男性吸煙率雖整體下降,但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最近一次全國吸煙行為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男性人群吸煙率為57%,吸煙行為幾乎沒有什么限制。這也是造成不吸煙者在多種場所接觸“二手煙”的主要原因。

我國近半數人遭受被動吸煙的危害,居世界各國之首,而且公眾仍然缺乏對被動吸煙危害的認識。調查顯示,被動吸煙危害健康的知曉率只有35%。

篇9

為了加大餐飲企業控煙力度,將控煙工作落到實處,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開展餐飲行業貫徹落實<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情況執法檢查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食藥監部門加大餐飲企業控煙監管力度。

目前,蘭州市的大小餐館雖然在醒目處設置了禁煙標語,餐桌上也不再擺放煙灰缸,但效果并不理想。為了將政府的控煙行動落到實處,作為餐飲行業的主要監管部門,蘭州市食藥監局“亮劍斬煙”,要求全市各級食藥監部門加大對餐飲單位控煙工作的檢查,遂下發了執法檢查的相關通知。

據蘭州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各級食藥監部門將重點查看轄區內餐飲單位是否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全面履行控煙工作第一人的主體責任,是否按照相關通知落實蘭州市餐飲經營場所控煙要求,是否配備專兼職控煙工作勸導員并切實履行控煙監督義務;中型以上限煙場所是否設立吸煙區或包廂,是否在就餐場所擺放煙缸等。

在檢查中凡是發現違反《條例》的行為,要按照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對于首次違反《條例》的,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限期改正,對拒不改正的,一律依據《條例》立案查處。

篇10

當公眾發現有人在“禁煙區域”吸煙,可以撥打北京市統一舉報電話12320,也可通過“無煙北京”微信進行投訴。根據北京的安排,條例正式實施后,北京1000多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將行動起來,負責整合資源和相關執法力量,協調組織北京市控煙監督執法。

此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了《關于調整卷煙消費稅的通知》,將“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這被認為是通過調整消費稅來達到控制煙民數量的目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香煙生產國和消費國,煙民超過3億人,占全世界吸煙者總數的近三分之一。被動吸煙者約有7.4億人,包括1.8億兒童。

5月31日是第28個“世界無煙日”,北京街頭多處可見標語條幅提醒即將于6月1日實施的控煙令。但是,據中國媒體調查顯示,雖然近六成受訪者表示知道北京的控煙令,但在是否會對違規吸煙者進行勸阻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有63.8%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離開”或者“忍耐”;而選擇勸阻的人則不到四成。難怪輿論質疑,1000多人的控煙執法人員如何監督北京400多萬“煙民”。

北京市早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也曾就公共場所吸煙問題作出規定,但并不成功。例如,中高檔餐館控煙頗有成效,但占多數的小型餐館和網吧等公共場所的控煙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