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發現范文
時間:2023-04-08 11:3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發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連幾天都在下雨,終于雨停了。昨天和今天雖然是個大晴天,但我覺得還是特別冷。早上我起床時,媽媽讓我穿上毛衣、毛褲,并說:“外面很冷,多穿些衣服。”
在上學的路上,我發現樹葉黃了,一片片樹葉隨著風兒飄飄揚揚地往下落;到了學校,我發現草坪上一片銀白,走近一看原來是霜;我又發現,欄桿下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晶瑩透亮。我用手一摸,呀!真涼!
啊!我發現秋天就要結束了,冬天就要來到了。
篇2
——記雨后蝸牛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中心?!∪昙壎?霍怡靜
今年,我已經八歲了,在過去的八年中,我發現了許許多多奇怪的現象,比如:雨前燕子會飛得很低,魚兒會浮出水面呼吸,晚上蟋蟀會“蛐蛐蛐”地叫,然而,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雨后蝸牛會向高處爬,而且爬得很高很高。
一天早上,我推開門一看:“呀!下了雨,太好了?!笨諝庖幌伦幼兊们逍缕饋恚疑钌畹匚艘豢跉?,好舒服呀!我向著遠處望去,只見對面光滑的水泥墻上出現了一些小小的黑斑點,這些黑色的小斑點還在動呢,就像夏天夜里天上一閃一爍的小星星,向我們眨眼睛。我覺得十分奇怪。這是什么東西呢?
篇3
不經意中,我發現幾根白發在烏黑的亮發中顯得格外刺眼。我以為是偶然,便沒多在意。但梳著梳著,我發現了不少銀發。頓時,我的心被一種酸酸的、澀澀的、無以名之的東西碰到了。我的心不由得一蕩——母親添了白發!why?
不覺之中,眼淚濕潤了眼角。透過朦朧,隱約中,媽媽的教導又在耳畔回蕩。一字一字,一句一句,是那么清晰,全是為了我;隱約中,又見母親因工作要趕稿,在百忙之中,也要抽出僅有的時間來伴我學習;隱約中,又見媽媽忙了一天,晚上為我不會的題不厭其煩的講解,直到會為止;隱約中看見,我取得好成績時,媽媽笑了,那么甜,銀發也知趣地跑開了;隱約中……
為了我,媽媽勞苦工作著,我要什么給什么。為我做的一切,她只是奉獻,不要回報。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為了我的光明前程奔波勞累。有多少次,我想對媽媽說:別太勞累了,注意身體,我愛你,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在微風吹拂下的夜晚,我摸著媽媽的頭發,盡管有白發,但給我感覺是柔柔的,很涼爽。在如水的月色下,媽媽的頭發亮亮的。我拭去眼淚,從回憶中拉回自己,給媽媽梳頭。感覺很好,之前的苦澀已無影無蹤了。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篇4
[關鍵詞]黑暗;反??;象征意義
科波拉是屬于20世紀70年代的導演,他完成了美國電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作品,至今無人能夠超越。拍攝于1979年的影片《現代啟示錄》,堪稱越戰電影中的扛鼎之作。越南戰爭是美國立國兩百多年來參與的第二大戰爭,投入規模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但若論傷痕之深、痛苦之切、對美國社會影響之巨,猶在二戰之上。對這場戰爭的描述不管是從記錄、商業還是反思的角度,都頻頻出現在大屏幕上。相比于其他的越戰電影,《現代啟示錄》的象征意義已經超越了對越戰的反思,電影所要表現的核心在于通過象征手法實現自我的反省,特別是對于西方文明的反省。
一、“黑暗的心”
《現代啟示錄》是根據《黑暗的心》改編而來的一部電影。《黑暗的心》是英國著名作家約瑟夫?康拉德1902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被公認為康拉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說通過敘述主人公馬洛奉命去非洲大陸尋找被莽莽叢林、奔騰的大河和野蠻的黑人們所困的白人庫爾茲的故事,揭示了19世紀末歐洲白人深入非洲大陸的探險活動,表現了作者對人類文明價值以及人性這一深刻主題的思考。
馬洛作為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故事的見證者與敘述者。在經歷非洲之旅的整個過程中,他目睹了西方“光明使者”給非洲帶來的并不是文明的傳播而是滿目的瘡痍,逐漸認識了殖民主義制度的本質并對其意義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在對庫爾茲不斷探尋與了解的過程中,逐漸在內心顯像出一個失去道德約束而變得邪惡的靈魂,經歷了一次發現自我與救贖自我的心靈歷程。而電影《現代啟示錄》正是借鑒了這樣一個故事架構,只不過將事件放在了戰火中的越南,于是剛果河變成了湄公河,非洲叢林變成了東南亞熱帶雨林,但重要的是故事的內核沒有變。坐在一條小船上,無論是最原始的獨木舟,還是有機械輔助的柴油船,人的靈魂仿佛一葉孤舟,伴隨著一望無際的沼澤、搖擺在風中的尸體和隆隆的炮火,向黑暗的心靈深處駛去。在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中,戰爭已不僅是荒誕的,而且也是一條心靈瘋癲的不歸路,這與《黑暗的心》對人類心靈最深處黑暗主題意義的探索是一致的。
二、威拉德與柯茲
劇中威拉德與柯茲兩個人物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在威拉德尋找柯茲之初,他是把對方當作一個傳奇式的英雄來對待的,但尋找途中不斷閃現的意象越來越構成了一個趨向黑暗和惡的象征系統??缕潯翱植?”的最后驚嘆,并不是驚嘆亞洲熱帶叢林的可怕,而是針對標榜著文明人類(包括他自己)內心黑暗的可怕。而在這一意象系統中,威拉德所追尋的另一種希望也演變成對人性黑暗的再認識。
解讀《現代啟示錄》不能忽略故事的講述者威拉德。從表層上看,威拉德代表著一位服從的軍人,代表著美國軍方對柯茲進行的審判。但正像《黑暗的心》中的馬洛一樣,他同樣是一位“思考周密、最富于理解力的男人”,他的所見所述與思考探索,是暗合康拉德與科波拉價值探索的回聲,同樣也是我們遭遇歷史與事實的揭秘窺鏡。威拉德尋訪柯茲的航行,是一個發現真實、探索自我的過程。他審視這黑暗,道德上遭受到了巨大震撼,看到善惡斗爭的巨大代價和不可避免的悲劇,以及人的本我的巨大力量和道德約束的無力。威拉德探尋柯茲的冒險之旅,象征著披掛在野蠻身上的文明外衣的層層剝離,同樣是對人類本惡淋漓盡致的勾勒?,F代文明與人性中的這種惡由于文明的掩飾、抑制和麻痹有時隱而不現,一旦回到原始的叢林中便顯出它的真面目來。這也就是康拉德所謂的“黑暗”。
柯茲是威拉德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我。從表面上看,柯茲出身于西點軍校世家,獲得榮譽與勛章無數,他指揮的每一次戰役,都稱得上完美,但他背叛了美國部隊,在柬埔寨的叢林中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刺殺任務的理由是“柯茲瘋了”。但柯茲并沒有瘋,他只是看透了一切。正像馬洛在尋找柯茲的旅途中漸漸“發現自己巳被歸入柯茲一類”那樣,威拉德在精神上轉向了所謂野蠻的柯茲,甚至希望通過窺探柯茲的靈魂內心,向他尋求最終徹底的解脫。所以當面對柯茲的詢問“你可曾想過一種全然的自由,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威拉德啞口無言。找到柯茲,他找到的卻是另一個自己,他們有著相同的迷茫、厭倦和恐瞑。
柯茲的墮落死亡、威拉德的疲憊幻滅預示著西方文明與帝國文化精神的衰落與消亡??缕澟R終時發出的“恐怖!恐怖!”的吶喊是對整個人類所經歷的一切冒險,諸如欲望、誘惑、屈服等等做出的結論性斷語。
三、河流、叢林、軍艦及其他
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均離不開背景的描寫,在《現代啟示錄》中,科波拉巧妙地運用象征手法,使周圍環境的要素,如河流、軍艦、兩岸的叢林、炮火等構成了整個故事的背景,而且還與黑暗、恐怖、死亡及人的悲哀聯系在一起,更加突出了電影的主題。
篇5
下午回家我就在《小試驗》書上找這個試驗,不一會兒我終于找到了,上面寫著:
1、 準備一袋鹽、一個杯子、一個雞蛋、一杯自來水。
2、 再把雞蛋放入裝滿水的杯子里,然后加鹽。
我學著書上的做法,拿了一袋鹽、一個杯子,里面裝滿了水和一個雞蛋。
篇6
俗話說,男女平等,可是,我的爺爺卻不這樣認為,在我小的時候,爺爺就經常在我耳邊嘮叨:“唉,咱家有五千金啊,就是沒有一個乖孫子?!蔽业闪藸敔斠谎郏瑺敔斢纸又f:“你看人家李老太婆養了兩個兒子,那兩個兒子現在多有出息,現在的日子可幸福了,有兩個兒子供著呢,快讓你媽生個兒子嘛!”說完,看著奶奶笑了笑。
記得有一次,我們數學考試,我考了99.5分,我高興地拿回家給爺爺看,可爺爺卻只看了一眼,指著卷子上的錯題,狠狠地看著我說:“你看這道題,你該錯嗎?”我對爺爺說:“我考得也不錯啊,第五名呢,全班就只有四個一百分呢!”我以為爺爺一定會轉怒為笑的,哪知,爺爺卻板著臉說:“哼,如果有兒孫子的話,肯定門門考一百分,哪像你呢,切,一百分都掙不到!”說明著,爺爺數了數手指,然后又看了看我,又接著說:“要是有個兒孫子的話,我天天給他買好吃的,肯定很疼他。”爺爺看了我一眼:“哈哈哈”地笑了起來,我狠狠地瞪了爺爺一眼,爺爺卻又笑著出去了。我在心里暗暗抱怨:“哼!爺爺就是偏心眼,老是喜歡男孩子,就是不喜歡女孩子,男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嘛,哼!”一個好心情就這樣被爺爺破壞了,我頭一甩,便回房做作業去了。
記得有一次,我的鋼筆字得了獎,我得意洋洋的把獲獎證書拿給爺爺看,哪知爺爺卻滿不在乎地說:“有什么了不起的嘛,驕傲使人落后,你沒聽說過嗎”
篇7
我不是科學家,我的發現也許早就有人知道了,可我還是拿出來給朋友們看看。那就是——花露水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圓珠筆漬!
我想同學們都有過圓珠筆劃在衣服上而洗不掉的煩惱吧!我來教你一招。我們可以用花露水和洗衣粉融合在一起,擦在有圓珠筆漬的地方,再用板刷刷幾下,圓珠筆漬就像變魔術似的不見了!這樣,心愛的衣服就不用報廢了!還有一點,那就是花露水不能直接倒在衣服上,否則衣服上那就會又多出幾個小點來。怎么樣,我的發現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啊,世界上奇妙的事可真多!
篇8
[關鍵詞] 數學教學 發現 表現 創新 困惑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主要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就意味著,數學課堂中教師必須具備高超的駕馭能力,數學課堂應該注入更多活力。教師除了做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之外,還應當是一個聰明的“發現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特異功能,教學過程應當成為每個教師的“發現之旅”。下面就以本人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的“發現之旅”談點淺見。
一、發現學生的表現欲望,并適時給予表現的機會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向眾人表現出自己的表現欲望,如表現自己的才能、表現自己的美貌、表現自己的社會地位及表現自己的社會財富等等。而初中生剛好處于青春期,有著在同伴、老師面前更強烈的表現欲望,在課堂上,往往對教師的提問搶著舉手。這時,教師就應該敏銳地發現并捕捉亮點,把握教學契機。如七年級上學期我講授“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以撲克牌為例,師生共同玩24點游戲,即任意抽取4張撲克牌(去掉大小王),用“加、減、乘、除”計算上面的數字,看能否構成24。其中我讓學生舉反例:抽到什么數字的牌任意運算均不會構成24點。這時,有部分學生都高高舉起了手,我環顧教室后發現,被全班學生公認的“懶蟲”把手舉的最高,臉部顯示出躍躍欲試的急切表情,剛好我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碰撞,我給了他這個表現的機會,他很快舉出“摸到4個A無法運算24點”的反例。就是這次出色的表現,使得這名“懶蟲”變得非常勤奮,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和先前已判若兩人了。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人的表現欲望,使人們在任何時候都會爭取一切可能的機會,來向眾人展示自己的優點和優良業績,以獲得眾人的關注和贊賞。而課堂教學,正好提供給師生廣闊的表現空間。葉瀾教授說:“師生共同創造課堂生活?!闭n堂生活既是由師生共同創造,就不是單純的教師自我表現也不是學生一味的“自主學習”,教師應首先成為課堂的“發現者”:發現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否異常,發現學生是否專心致志,等等。為教師作為“引導者”提供依據。有的教師上課喜歡自我陶醉,或者不能顧及每一個學生上課的狀態,師生的互動也只是停留于形式。我聽過一些教師上課,他們總喜歡按座號挨個提問,常常就是“5號”問完問“15號”,“15號”問完問“25號”。他們這種提問方式已然成為一種習慣,這樣的互動效果可想而知。因為這樣的教師充其量只是一個“袖手旁觀”者,而非一個“發現者”。
二、發現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及時給予褒揚
課堂教學過程雖然只有45分鐘,但有很多細節是無法預設的,很多時候,學生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時,需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機智,這就要求作為“發現者”的教師要獨具慧眼,及時發現學生創新思維的偶然也是必然的閃現并給予適當的褒揚。在華東師大版“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教學過程中,我就體驗了發現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華師大版數學七下P29練習:解下列方程組
2.4x+6y=14 ①
4x-3y=5 ②
學生甲的解法:由①得,4x=14-6y③
把③代入②得,14-6y-3y=5(以下略)
學生乙的解法:①+②得,8x+3y=19 ③②+③得,12x=24(以下略)
大部分學生的解法:①-②得,9y=9 (以下略)
應該說,大部分學生按部就班地利用加減消元法已經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但學生甲和乙的“另類”解法正是創新思維火花般的閃現。學生甲用“整體的思想”解決數學問題,這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已屬難能可貴。而學生乙好像在加減法中“迷失方向”,但他“曲徑通幽”式的連環加減也做得相當漂亮。不過,他們的這種“創新”只有被發現并得到肯定,才能讓他們取得自信和與人分享成功的快樂。如果在這個時候,教師采取批評的態度評價他們的解法如何繁瑣,如何沒有按課本的要求解答,那么其結果必招致同學的排斥甚至嘲笑,而把學生的創新思維扼殺在搖籃里。
因此,作為“發現者”的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并將其發揚光大,教師的這種有指向性的發現說不定最終導致偉大科學家的誕生!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計算1+2+……+100=?)不是沒有可能再現。
三、發現學生的學習困惑,并巧妙引導之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學生在認知活動中,往往會出現如魚刺卡住咽喉式的思維障礙,吞不下去也咽不上來,一時無法排除。這時,最需要教師發現他們的困惑并巧妙地加以引導,使學生在茫茫然時茅塞頓開、醍醐灌頂,能達到恰到好處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九年級“二次函數”教學中,學生遇到一個很困惑的問題:二次函數圖像的平移。很多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加以記憶,但隨著知識容量的增加,各門功課同時擠進大腦,要熟練記住有一定難度。這時,我巧妙地做如下引導:
師:會唱歌兒嗎?
生:(大笑)老師想和我們練歌啊?
師:那倒不是,聽過《月亮走我也走》這首歌嗎?
生:(少數人)聽過。
師:(唱)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
生:笑。
師:其實,二次函數圖像的平移取決于其頂點的移動。為什么呢?大家看,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y=a(x-h)2+k,其中a決定了開口方向和形狀,圖像頂點坐標是(h,k),因此,整個圖像的平移只須考慮頂點的移動即可。
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師:這就是“月亮走我也走”的翻版啊。
生:“頂點走我也走?!?/p>
例如:(2008年甘肅慶陽)將拋物線這里是一個圖片向下平移1個單位,得到的拋物線是( )
A.y=2(x+1)2B.y=2(x-1)2C.y=2x2+1D.y=2x2-1
學生很快得到答案:原圖像頂點(0,0),向下平移1個單位,得頂點(0,-1),故選D.
研究表明,現在的輟學生中,最大的原因是厭惡學習。而讓學生厭學的原因固然有很多方面,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和教師有關。教育方法的落后陳舊,教學手段的簡單乏味,教學氣氛的沉悶壓抑等,都會導致學生厭學。試想,學生的困惑一時不解,時時不解,久而久之,貽害無窮?!皫熣?傳道,授業,解惑也。”惑未能解之者,羞為人師。
發現并贊賞學生之美,實為一段愉快的旅程!
參考文獻:
[1]王波.觀念主義.天馬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篇9
小時候,母親在我們眼中是最最好的,喜歡跟在母親身后看她那忙碌的身影。喜歡她那一雙充滿奇妙的手燒出可口的飯菜。喜歡她為我們講述那充滿神奇的故事。漸漸地我們長大了,對母親這個詞的意義變了。
這個正是青春期的我們開始叛逆,開始小心翼翼的喜歡上一個人,即使我們還不懂愛。開始為母親的嘮叨而煩惱,開始對母親進行無理取鬧的爭吵。開始挑剔母親的不足,說別人的母親對他的孩子怎樣。卻忽略了我們對母親是怎樣的。
不知什么時候母親變成了我的仆人,開始向保姆一樣伺候我們,餓了便叫她燒飯。不知什么時候母親是我的出氣筒,在外面弄的心情不好再也不與母親訴說,便發瘋似得因母親的一句;:“回家怎么這么晚”便回了句:“要你管”弄得家里烏煙瘴氣。不知什么時候母親變成了我的銀行,一句我要錢買東西。便從母親微薄的收入中拿走一半,隨意揮灑卻不知揮灑的是母親的血汗。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女人是弱者,但母親卻是強者。漸漸地我開始明白母親對我的愛,是那么的無私,寧愿自己苦也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苦。母親這個偉大的詞,包含了多少含義??!我們也許對于這個解釋有很多但卻無一貶義。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發現最美是我的母親。這個發現我覺得不晚,母親對嗎?你說過知錯就改的就是好孩子。我是你心中最好的孩子嗎?我來替你回答是盡管你說不是但我一定會努力爭取在你心中的最美。
發現最美是我的母親,應該是從來到這個世界第一眼看到你是便下的結論吧。
不知什么時候發現最美是我的母親?。。∥蚁胗H口對你說在我心中有一個最美:她既不是吳菊萍,也不是吳斌,而是陪伴我成長的您——我最最最最最美的母親。
篇10
可是……現在呢?同學們仿佛變成了機器人,無情、無義。下課了,同學們除了作業就是看書、背書。同學之間不小心發生了一件傷和氣的事,兩人就大吵大鬧,可不同以前那樣,相互寬容、諒解。就是擦肩而過,兩人也很少打招呼,視而不見。
而且,我越來越體會到同學問的自私與嫉妒??赡苁且驗槲液托≡圃诎嗌铣煽兯愫冒眩瑢W們就經常冷淡我們。當我們在問同學題時許多同學都不愿意幫忙,還說:“你們成績這么好,還用問題?得了吧!”每當聽到這席上有情的話,我的心就像被針刺了好幾個窟窿眼,痛得鉆心。后來想想,其實我也不例外。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誰不想考第一?可第一名只有一個呀!所以為了自己能考第一。就得拼命攔住別的同學,甚至十五年來和她相處得最好的朋友、知己。
我好苦惱,好傷心。競爭是激烈的,但我們應該公平競爭,不能用這么傷感情的手段呀!在這最后時刻,我們應該怎么辦?在這么持續下去?那我們最總是敵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