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7: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照片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十年前、十年后,只是眨眼之間......
十年前,1998年2月25日早上九點鐘,六個兒童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了相山公園,他們之中的那個身穿藍色棉衣的兩歲小孩就是本人,六個兒童中最大的那個女孩是我姐姐,小學剛畢業。最小的我已不記得那時的情景了,但這并不遺憾,這張照片把當時的情景清清楚楚的展現在我的眼前。白色的大獅子威武的仰天長嘯,頑皮的阿露哥哥還騎在獅子的背上耍著威風。那個沉默寡言的阿蒙哥現在也變得外向性格愛交朋友了。當時學習很差的陽陽姐現在也大學畢業當了一名小學教師,還有那時實力很好的阿宇現在也戴上了400多度眼睛,一切變得都是那么大。
十年后,2008年2月25日早上九點多鐘,還是那一群兒童,不,應改口叫青年了。因為他們當中 的阿蒙哥已上了大學二年級,姐姐大學畢業正當老師,小猛子已1.86米正上高三,四眼宇也已讀高一了,最后還要告訴你們那個最小的小布丁已身高1.82米就讀于西園中學七年級,開始了人生的又一個新的起點。還是相山公園,還是那個獅子,甚至連站的位子都沒變。六個青年極力的像十年前那樣的站著,但已是不可能的了。阿露還想爬上那獅背,但他忽然發現獅背變得窄小了,不能容得下他了。噢,忘了告訴你們,阿露昨天中午已去北京當兵了,三年之內都不能見到調皮的阿露哥了。想到這時一種傷感從心中涌來。飄飄揚揚的大雪,落在我們的身上卻被我們火熱的心給融化了。(背景:照第二張照片時的雪下得特別大)
我們約定,等到了十年后的2018年,我們還要相約在相山公園的獅子上,但那時我們家就要再添新成員了。(我想那時的背景---獅子也會被我們圍的水泄不通)
那只獅子也在為我們而等待著。
十年前、十年后,只是眨眼之間-----
寫于2008年12月14日晚
(李老師注:你精心地去構思了,你的這兩張照片讓老師看了也很震撼!時光匆匆.......十年后的照片還可以給老師看看嗎?)
篇2
“相冊”這個東西,我想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對嗎?那里面記載我許多童年的趣事,也記載一些痛苦的事。但不論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有趣的……那些照片都值得我們去回憶的,雖然不是十分的甜美。
在我的相冊里,也同樣記載我一個個鮮為人知的事。然而,在許多相片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一張爸爸的朋友幫我照的一張相片,當時我才五歲。一看到這張照片,那一天發生的事又清晰出現在眼前……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來了,起來時肚子有點痛,媽媽見我起來了,便叫我洗漱,一會兒,我從洗手間出來了,一看到桌上的飯菜,頓失胃口,媽媽叫我吃早飯,我說沒胃口吃,但媽著我吃,因為她怕我再鬧出胃病來,我硬著頭皮坐下吃了幾口,又放下碗筷出門去了。爸爸這時端著我的早飯走了出來,叫我吃,我不吃,他發火了,罵了我幾句。我賭著氣含了一口飯在嘴里。
恰恰在這時,爸爸的朋友來了,他剛好帶著相機??匆娢腋职炙P∑猓愣褐艺f:“小帥哥發脾氣了,這可是一個好景觀??!拍下來做一個紀念吧!”叔叔這句話可把我給惹急了,眼里的“金豆豆”便很不爭氣的掉下來?!斑青辍币宦暱扉T,把我那十分狼狽的樣子拍了下來。
第二天,叔叔把照片洗了下來,我便把這張照片放進了我的相冊里。
篇3
那滴滴雨水正像過去的往事,在記憶的長天空中飄飛,讓人重溫過去的酸甜苦辣。
翻開相冊,眾多照片都呈現在我眼前,每一張都令人感到溫暖,因為它們都是過
去真實的記錄。翻著,其中有一張我記憶特別深,在眾多的照片中,或許沒有人能
發現它的不同,而我覺得它與眾不同,是因為它有一個令我至今難忘的故事。
畫面上有三個人,坐在石頭上的是我和妹妹,旁邊的是奶奶,這張照片是在方塔
公園里拍的。妹妹的樣子十分開心,而我不在笑,好像略有所思,奶奶則出神地望
著我們。為什么我和妹妹的表情有所差異,這還要從拍照前說起。
這天,奶奶帶我們去方塔公園玩,一路上樹木蔥蘢,亭臺樓閣,更有假山池塘相
襯,風景好不優美。我們的興致都很好,有說有笑。走到一庭院處,看見那里有一
小池塘,奶奶便提議照一張相,我們當然都舉雙手贊成。奶奶讓我們坐在假山前的
兩塊石頭上,嘴里還說著:“來,姐姐坐大石頭,妹妹坐小石頭,坐好了?。 蔽?/p>
聽了連忙坐了上去,還擺出了我認為是最可愛的造型,可一旁的妹妹卻不高興了,
弄得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奶奶的耐心“交涉”下,終于弄清了緣由,
原來妹妹不肯“低人一等”,坐那塊小石頭??粗鴶[好造型的我,奶奶只好繼續作
“思想工作”,可妹妹卻鐵了心地不肯坐上去,這可難壞了大家。僵了一會,我有
寫不耐煩了,“快拍??!”我嚷道。奶奶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說:“妹妹想坐你
那塊大石頭,要不。。。?”我連忙一挪身子坐到了旁邊的小石頭上,妹妹這才露
出了笑容。奶奶夸獎道:“真不愧是姐姐啊,多么懂事,還懂得謙讓了!”想著奶
奶說的話,我笑不出來了,心里只是牢牢記住了“謙讓”這個詞。隨著閃光燈的閃
這一刻被定格了下來,而“謙讓”也被定格了下來。
現在,我和妹妹都長大了,再也不會為小事而鬧不愉快了,但我時時刻刻都記著
這個故事,即使當時的我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謙讓”,但起碼我做到了,這一
點,是我一直為之自豪的。
篇4
1 《圖說老晉江》簡介
《圖說老晉江》由晉江市檔案局(館)編纂,2013 年1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書中的老照片有的是館藏圖片,有的是向晉江社會各界征集的珍貴照片,時間跨度逾百年。全書分為政經、僑鄉、民生、文體4個篇章,以圖析文、圖文互補為敘述方式,按故事發生時間和內容類別排序,共收錄19世紀末到20世紀90年代的老照片306張,講述了100個動人心弦的故事,有的是描繪百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是涉及國運興衰的歷史事件,幾乎包括老晉江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2 從《圖說老晉江》看老照片的價值
2.1 歷史價值
《圖說老晉江》里展示的晉江檔案館保存的1992年晉江市成立慶典大會的老照片,意味著晉江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對于加快推動晉江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晉江撤縣設市后制定實施了加大改革力度、加大對外開放步伐的一系列新舉措,并且開始著手建設包括陸海空交通、供電、通訊、供水、城建在內的五大網絡。又如,書中收錄的拍攝于1908年的養正中心小學一周年時的紀念照,照片一角印著“本校創辦于一九?七年春(清光緒三十三年),此幀系一周年紀念會時全體員生于朱子祠攝影留念(公元一九?八年二月廿二日)字樣”,是其發展的見證。透過這張照片,我們似乎看到了這個學校一個世紀以前的滄桑歷史。在這張老照片中,養正中心小學的校址位于朱熹父子講學處朱子祠,這在無意中保存下了朱子祠百年前的模樣。1921年春,學校遷至奎光閣。1924年10月,中西合璧的學校主樓落成,一時竟成為當時時尚人士拍結婚照的好去處??梢?,老照片是是用攝影的語言來記錄時事,是歷史的縮影,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2.2 文化價值
《圖說老晉江》的封面是記錄海邊民間捕撈方式的老照片――“手罾”?!邦馈保簟皕eng”,指的是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20世紀30年代,晉江龍湖、深滬、英林、東石等鄉鎮沿海一帶,曾運用手罾(也稱舉罾、牽罾)等傳統的捕撈方式。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消失。這張“手罾”的老照片反映了晉江當時的民俗,對研究晉江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又如,書中收錄的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幾張有關晉江掌中木偶的老照片,向我們呈現了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南派布袋戲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歷程以及我國南派掌中木偶戲著名表演藝術家李伯芬的精彩劇照,讓我們感受到晉江掌中木偶這一“東方藝術珍品”的文化魅力。老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社會大眾“讀圖”和“懷舊”的精神需要,它具有其他文字史料無法替代的文化價值,它以形象、直觀的畫面傳遞著文化信息。
2.3 城建作用
《圖說老晉江》里收錄的幾張有關安平橋的老照片,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歷史時期里這座古橋的不同風貌。安平橋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又因橋長約5里,俗稱五里橋。又如,從20世紀60年代的安海下墟巷(下墟巷,與古時的墟場相關,它是晉江安海千年古鎮舊三十六巷中的一個)的照片,可以看出,下墟巷的兩邊都是水泥厝,西洋式的建筑風格。到了20世紀80年代,下墟巷已經很繁榮,下墟巷一頭所連接的海八路是輻射全省的糖煙酒市場,因此也輻射到了下墟巷。2011年,安海鎮實行舊城改造,這個古巷南面也在拆遷改造的范圍之內。于是,古巷的兩邊呈現出不同的景觀,一邊是推土機在施工,另一邊卻還是窄小的舊街店面??梢哉f,老照片既能體現當時的社會風情,又能真實直觀地反映城市發展的歷史變遷。老照片是古今城市發展的寶貴圖集,它承載著記錄、還原城市記憶的歷史重任。與此同時,在古建筑的復原和歷史街區的恢復方面,老照片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3 照片檔案管理
由《圖說老晉江》我們看到了老照片的重要價值,并聯想到照片檔案的重要性。
3.1 照片檔案概念
照片檔案是指國家機構、社會組織或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以靜止攝影影像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照片檔案分為傳統的照片檔案和新型的照片檔案(也稱數碼照片檔案)。傳統的照片檔案是指以感光材料為載體,以影像為反映方式的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文字說明三部分。新型照片檔案(也稱數碼照片檔案)是指運用數碼影像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形成的照片檔案。
3.2 照片檔案的收集
1)家庭照片檔案的收集。家庭照片檔案反映了家庭成員的成長歷程,記錄了家庭歷史的發展變化,是家庭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多數家庭缺乏家庭建檔的意識。盡管每個家庭都擁有或多或少的照片,但是,傳統的照片大都被散亂存放著,有的被壓在玻璃框下,有的被放在抽屜里,而數碼照片一般很少被洗出來,人們一般只是將相機或手機里的照片拷貝到計算機的硬盤上,很少進行備份保存,這些都不利于照片的長期保存。因此,筆者建議檔案部門要加強家庭照片建檔的宣傳力度,努力提高群眾家庭照片建檔的意識。
2)機關、企事業單位照片檔案的收集。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開展各項活動時,經常會以拍照的方式來記錄活動的畫面,并附上活動的照片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信息報道。但是,在信息報道之后,這些照片的價值似乎就“消失”了,甚至逐漸被“遺忘”。因此,筆者建議各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單位照片檔案的管理,對具有保存價值的照片要及時收集,并做好照片的保管利用工作。
3)檔案部門要注重收集照片檔案。
一是,要明確照片接收的側重點。對于反映本地歷史面貌的、各行各業發展情況的照片,反映歷代村鎮、市政建設變化、名勝古跡、歷史人物、人物衣著、裝飾、自然風光、地形地貌,著名人物的照片,檔案部門要進行重點接收。而且,檔案部門在接收照片檔案時要把好質量關,發現問題要及時補救。二是,要多渠道豐富館藏照片檔案信息資源,并加強開發利用。檔案部門可以采用向社會征集或購買的方式多渠道收集照片檔案。在館藏照片檔案資源豐富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舉辦照片展覽、出版畫冊、建立照片檔案數據庫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館藏照片檔案資源,提高照片檔案的利用率,充分發揮照片檔案的利用價值。
篇5
----追憶
打開塵封的相冊,一張老照片悄然滑落,那是一張已微微泛黃的黑白照片,拍的是一幢老屋,這老照片中的老屋打開了塵封的記憶,開啟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照片中的老屋是外婆老家的房子,外婆的那個年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老屋在外婆出生前就有了,經歷了許多許多,顯得十分滄桑。瓦片上的青苔在蔓延,墻角的爬山虎也已十分茂盛,老屋墻上的斑駁與這生機成了格外鮮明的對比,更透著一份古老。
老屋接納了不知多少代人了,我在那里也有一段記憶。那時我還很小,父母都得上班,只有周末才能休息,我就被送到那里,大概我生來就與老屋有著別樣的情愫吧!那里散發著青苔和露水的氣息,我沒哭,但對老屋還是有些不情愿。那時的我性格十分內向,總是一個人蹲在墻角發呆或坐在椅子上看著忙碌的外婆。有一次不知怎的,椅子向后倒去,年幼的我沒有能力去控制,我摔倒了,后腦勺磕出了血,我一下子呆了。忘記了喊叫,外婆看見了,急忙跑過來,把我抱進屋中,又看見老屋了,我趴在外婆的膝頭,盯著老屋的石板,之后發生了什么,也記不太清了……
篇6
去年暑假時,我做完了作業,在家閑著沒事干。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現在沒事干了,你三姑家正在裝修房子,你要不要去你三姑家去玩?”我說:“好”然后媽媽囑咐我去我三姑家要干活,順便在那里住幾天。
我拿好東西,準備向三姑家去。到了三姑家,三姑見了我很驚訝,說:“呀,你怎么來了?”我說:“來把你給你們干活呀!順便在你們家住幾天!”
緊接著,我換了一身衣服,幫三姑干活。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地上的磚都弄出來。別看這活很好干。其實,在我眼里,卻比登天還難。我和三姑要了一樣工具。挽起袖子,好像要動真格似的。得滿頭大汗。干了一會兒,可把我累壞了,我直接躺在了地上。三姑對我說:“你現在這么熱,買塊雪糕去吧!”我接過錢就跑了。
我到了小賣鋪,買了一塊雪糕,立刻就吃完了。吃完之后,又洗了手,吃了飯。休息了一會兒。繼續開工。
終于,我把所有的活都干完了。吃了晚飯,睡覺去了。
幾天后,我跟三姑再見了之后,回家了。
篇7
小閻就是一個專門賣“老東西”的人,他的店開在上海的紹興路,一個寸土寸金但又是鬧中取靜的地方。
走到店里,你首先可以看見的就是一堵貼著很多老照片的墻壁,這些老照片都是經過了一個世紀左右的洗禮,每一張照片的背后都有一連串的故事。
老板小閻很會做生意,這些老照片都是他從各個舊貨攤,各條大街小巷里淘來的,成本很低。但是這樣的東西卻很有市場,小閻說,一些懷舊的餐廳和茶室,就很喜歡用老照片做裝飾,在不久前,就有一個法國的咖啡館,從他這里一次性拿走很多照片。
除了照片,你還可以在這里看到很多老的東西,留聲機、老的日記本,甚至還有老式的熱水瓶。
小閻說,他這里賣的都是真貨,每一件東西都是經過歲月的洗禮,他不愿意做假貨,一來會影響店里的聲譽,二來,做真貨,這些老東西還有個升值的可能在里面。
小閻非??春米隼鲜郊揖舆@個行業,他說,老式家居不僅可以把它當生意做,也可以把這些老的家居用品當作一種收藏。以后這些東西也是非常的有升值空間。
現在每個月除去各項開銷,小閻可以從這個店里得到4萬元的利潤。現在他每天都在店里擺弄一些自己喜歡的老式家居用品,招呼招呼客人,生意已經走上了正規化。
小閻不喜歡兜售他的產品,他說,他的東西都是有一定的文化意義的,所以喜歡他店里東西的人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的人,給顧客一點欣賞的空間,有時候會更加容易把東西賣掉。
篇8
家境貧寒的徐朝林靠四處借來的600元錢和弟弟抬著兩個酥餅爐子,在偏遠的浙江臨安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這是當時臨安唯一的一家酥餅店,由于酥餅確實做得好,生意相當紅火。一年后,兄弟倆就小有積蓄,于是又在臨安縣城的鬧市區重新開了一家更大的店。
徐朝林發現,臨安人主要買現烤的熱酥餅當點心吃,要外出送禮,還是會買臨安當地的土特產,很少有人會買金華酥餅作禮物。真正喜歡酥餅的人又覺得正宗的金華酥餅肯定要到金華才買得到,所以要做大酥餅生意,還必須立足金華。徐朝林毅然關掉生意不錯的臨安酥餅店,再次回到故鄉金華。
1993年4月,回到金華的徐朝林在金華默相街開起了酥餅店。徐朝林借開店的默相街名,又把“相”字改成“香”,一字之改,使得這個酥餅牌子頓有意味。1995年,徐朝林向當地工商局申請注冊了金華酥餅行業首個注冊商標“默香酥餅”。為了讓顧客放心,徐朝林請人設計了一張質量跟蹤卡,向顧客承諾:如果吃到有焦、油、不酥不脆的酥餅,或給默香酥餅店提合理化建議和意見的顧客,將給予加倍的賠償或獎勵。
這一舉措,很快贏得了顧客的信賴,甚至出現了排隊購買酥餅的現象。有時早上5點鐘就有人敲門買酥餅,到中午11點一過就沒酥餅可賣了。
延續數百年的金華酥餅名聲在外,但金華上千家酥餅店的經營者,沒有誰能想到給這個行業定個產品生產標準。1995年,24歲的徐朝林參照食品衛生標準及金華酥餅的傳統工藝要求,在金華市質監局的協助下,首家對酥餅的水分、脂肪、微生物等含量規定了具體的數據,制定并通過了金華酥餅“企業產品標準”。
為讓酥餅走得更遠,迎來送往拿得出手,徐朝林開始對默香酥餅的外包裝進行升級換代,從牛皮紙、塑料袋到紙盒。如今,他又請廣州的專業設計師為默香酥餅包裝量身定制了精美的禮品盒,設計品牌LOGO(標志),使產品禮品化,一看就讓人愛不釋手。徐朝林借助互聯網技術,于2000年創辦了默香酥餅企業網站,并于2001年搶先注冊了金華酥餅網絡實名。人們打開電腦,輸入金華酥餅4個字,就可直達這一網站,有關金華酥餅的歷史、特點和默香酥餅的有關內容就可一覽無余,全國各地愛吃酥餅的人還可通過互聯網購買酥餅。2001年,默吞酥餅獲得了中國(杭州)國際食品博覽會銀獎。
現在徐朝林與杭州華商集團簽約,把默香酥餅打入了省城杭州華商集團名下的150多家世紀聯華連鎖超市和華潤萬家連鎖超市,在杭州市場占了一席之地,成了杭州市民經??梢钥吹降囊粋€酥餅品牌。
故事2:把畫印在桌上,把錢掙到兜里
龍清向,貴州人,2001年到成都,先是幫人做裝修,然后來到一個家具廠打工。由于龍略知油漆技術,被安排做油漆工。作為裝飾,有些桌子在油漆的時候會在中間想辦法弄上一張畫。老辦法是先在經過處理的桌面中央刷膠水,再貼畫,畫面容易起泡,時間長了容易脫層,影響家具的質量。
龍清向產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把畫直接印在桌面上?他發現將某種樹脂和草酸與另一種常見的化工原料經過簡單處理后,就能將畫報中的彩色畫脫印到任何平整的物體表面上,包括瓷磚、大理石、玻璃、墻壁、木板等都可以。操作方法也比較簡單:先在欲上畫的物體表面刷上配制好的脫畫劑,然后將畫報對著貼上去,過幾分鐘再把畫報揭起來,原來的畫報變成了白紙,彩色畫就脫印在物體表面上了。這項技術的好處是畫面色彩鮮艷,耐酸堿,可以用水清洗,即使表面不加上玻璃層作保護,也可做到歷久不褪色不變色。
自從發明了這項技術后,龍清向就辭了工,專心創辦自己的事業。他將主攻方向定在做工藝掛匾上,將各種山水畫、人物畫、明星畫直接“脫”在經過處理的木板上,安上框架就成了工藝匾。由于制作成本低廉,銷售隨行就市,很受顧客歡迎。
這項技術用途廣泛,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除裝飾裝修市場外,根據此項技術的特點,在青年人喜愛的DIY市場也有一定潛力。除成品外,脫畫劑本身亦是一項不錯的產品。如果能夠進一步提升技術,將“脫”畫變成可以“脫”相片,市場前景將會更加可觀。
股市3:“教人吃飯”也能賺錢
兩年前,于清大學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很多用人單位都以不需要為由將她拒之門外,原因便是她學的專業――人類營養學。
有一次,于清和一位做生意的老板閑聊的時候提到了有關健康的話題,于清告訴那位老板:疾病往往都是由不規律的飲食以及不科學的膳食結構引起的。然后她又從因腸癌去世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談到了所謂的“總裁病”,說其實這些疾病都是可以通過飲食來預防的??吹侥俏焕习迦匀话胄虐胍桑谇灞懔脸隽俗约旱臓I養師資格證書并免費為他制定了一份食療方案,告訴他只要嚴格按照上面的規定去吃,一個月便能見到成效。果然,一個月后,于清便接到了那位老板的電話,說自己的高血脂、脂肪肝等病癥已經好了很多,并且要求聘她做自己的私人營養師,專門負責自己和家人的膳食問題,月薪2000元。于清欣然應允。后來那位老板還把自己生意場上的幾位朋友介紹給了于清。
營養的問題不僅成人需要,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更為重要。前一段時間,于清的表姐告訴她,自己上幼兒園的兒子體質非常弱,經常生病,而且還偏食,對青菜連碰都不碰一下。別人說是缺營養,于是表姐就給兒子買了很多營養品,有補鈣的,有補鐵的,還有補鋅的,花了不少錢但卻不見成效。表姐沒辦法便來向于清請教。于清告訴她:“并不是吃補品就是有營養,也不是貴就是有營養,營養的攝入是有一定比例的,吃多了一是浪費,二是可能還會物極必反,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p>
針對孩子的心理,于清讓姐姐把普通的飯菜做出了許多花樣,比如把番茄做成花的樣子,把黃瓜和胡蘿卜做成小動物的形狀,不但好看而且好吃,有營養,她還告訴表姐怎樣搭配菜品,怎樣烹飪才能減少菜的營養損失,怎樣做才能色香味俱全,結果時間不長,表姐的兒子便胃口大開,身體變得非常結實了。
通過小外甥的事,于清發現了孩子原來也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現在的孩子不缺吃,但是卻缺營養,因為現在的家長并不知道讓孩子“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于是于清便跑了附近的幾家幼兒園,向園長說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完后幾位園長也都表示支持,但由于經費的問題還需要和孩子的家長們商量一下,并讓于清留下了聯系電話。
幾天之后于清便接到了其中兩位園 長的電話,告訴她幼兒園已經決定聘請她做兼職營養師,專門負責孩子們的飲食問題。于清的工作是:每周為幼兒園拿出一份綜合的營養食譜,然后有針對性地為體質弱的孩子重點制定一份家庭營養食譜。
現在于清還在一家健身減肥中心為客戶做營養方面的規劃,為顧客量身設計完善的菜單。她的業務越來越忙。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于清這份教人吃飯的“生意”也會越來越紅火。
故事4:小照片,濃縮大商機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老照片翻新、新照片設計、數碼沖印等等需求開始涌現,各種各樣與照片相關的商業點子層出不窮,演繹著一個個經典的創業故事,小小照片蘊涵著無限的商機。許多人拿出來的老照片各個年代、各種背景的都有,一些甚至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前來修復照片的人,對老照片都倍加珍惜。除個人珍藏需要外,還有一些單位為保存歷史資料也會前來要求修復一些老照片。
因此,開一家老照片數碼設計店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投資小貼士:
1.選擇交通便利、靠近人群比較集中的場所,人口居住稠密區或機關事業單位集中的地區,如超市、商業街、影劇院、公園、名勝、娛樂、旅游地區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要做好設計室的裝潢設計工作,因為客戶群主要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所以布置一定要樸素淡雅,盡量不使用特別時髦的裝飾品,可以在設計室擺放一些經典老照片。
3.可以增加老照片合成婚紗照、制作電子相冊VCD的業務。還可以把老照片經過圖像處理以后,制作成各式各樣的掛歷和日歷來增加收入。
故事5:給服裝加香,有“錢程”
市場:現代人在講究儀表的同時會更加重視自己的體味,渴望馨香常在。但無論多么昂貴的香水,噴灑后其香味最多只能保持一天,若開家服裝加香店,市場前景一定看好。
服裝加香店利用專業的技術及設備為顧客提供衣物加香服務,經過處理的衣物其香味可保持3N6個月。此外,還可對賓館、酒店房間、汽車駕駛室及學生校服、各商場待售的服裝批量加香。
篇9
我的床位靠窗,來到學校不久,宿舍樓外的那盞路燈便融進了我的世界里。每一個深夜,它都孤零零地站著,發出有些寂寞的光,像泡在水里的黃昏。晚上11點宿舍樓就關燈了,我睡不著,打開笨重的應急燈,有時候做數學題、英語試卷,但更多的時候是看魯迅和張愛玲的書。夜深人靜,偶爾有一兩個學生走過,低著頭踢著小石子,燈會默默地注視著,護送他直到另一盞燈下面。
我的很多夢混合那黃昏似的燈光,消融在夜色里。我想,當我離開這所學校的時候,我帶走的那一箱東西,里面一定有這一束光。
讀書
睡在我上鋪的桃子總說:這丫就是一個回憶者。因我喜歡寫日記、翻舊日記本、看老照片,動情的時候,開場白就是:“桃子,你知道嗎,以前……”桃子曾說,16歲的我,像一個60歲的老太太?;蛟S吧,我覺得比她們老很多,從沒看過宿舍里瘋傳的韓國版愛情小說,或者小女生雜志。而有誰在這個年齡階段會喜歡魯迅雜文和《收獲》呢?我確實挺老的,語文老師總說我寫的文章有股小老人的味道,不是這年齡所看到的青澀。
小時候我住在鄉下的姥姥家,時常在伙伴們玩過家家的時候,獨自跑到堆滿舊書的閣樓。那些文字對我有種特殊的魔力,不同的排列會得到不同的驚喜。我遇見的第一本書是《顧城的詩》。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些詩句便是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童話故事。在小小的字里邊,聽見那些瘦小的黑蟋蟀已經開始歌唱,青蛙的一家也開始排練,暖融融的大母牛邊微笑邊把純白的奶汁注入黑夜,螞蟻在十字架上遵守著交通規則……
長大后陸陸續續看了很多中外名著,但始終離不開身邊的,便是《顧城的詩》――來自童年最初的回憶和幻想。
老照片
我翻書的時候,也習慣翻老照片。
我喜歡撫摸黑白的、彩色的、泛黃的、承載著舊年華麗與悲愴的影像。一本小小的相冊,竟可以承載那么長的歲月;如沙漏般的年華,流下了那么多的故事。那年5歲,我扎著羊角辮,喜歡大紅色;那年8歲,我沒有過六一兒童節,因為那段日子爺爺去世了;那年11歲,我拿了一個作文比賽的一等獎,在旗桿下笑得像一棵初春的小楊柳;那年14歲,我和整一個年級的人在市中心義務賣報,雨天對著鏡頭一笑,一個月后把錢捐給了山區的孩子……
有次看電視,記下了一位主持人說的話:“世上的好人與壞人是有年齡限制的。小孩是好人,當小孩開始變壞時,他便長大成人了?,F在我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壞人,會撒謊、會拍馬屁、會看別人臉色辦事、會在別人背后罵人……”那是一個很愛搞笑的主持人,然而那一段話,我看見他說得好悲傷,即使他是笑著說。
看著小時候的照片,我想,現在的自己應該還是個小孩吧,希望是。
記憶
去年夏天,小姨給我買了譯林出版社出版的《追憶似水年華》,上下兩冊,很厚,字很小,密密麻麻。普魯斯特的每一個長句都寫得那么那么的美,但每次只看了十幾頁就迷迷糊糊想睡,看不進,直到現在也只看了全書的七分之一,或許要等到一個階段,自己才可以通讀完。
我總能記下很多細節性的東西,比如爺爺在的時候,一笑,那長長的胡須會稍稍翹起來;大姨家后屋的酒窖里那種微微甜的味道,然而現在那里已經成了儲物間。等老了,我會對桃子說,那時你時常說夢話,而且夾雜著幾種語言。然后我會很詭異地把錄音放給她聽……
篇10
外界的猜測有很多版本,但對韓寒來說,《獨唱團》從誕生到滅亡的過程就像一部黑。2010年,韓寒在上海市松江區租了一套公寓組建雜志工作室,并將自己在2009年度賽車所得收入120萬悉數砸進―仍舊不夠,到處找錢。到處找的還有刊號,幾番求不得之后,第一期《獨唱團》以“以書代刊”的方法艱難面世,由山西書海出版社出版。加上再印,創刊號共賣出150萬冊,但因“以書代刊拖累了原來的出版社”,第二期隨即被迫轉往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出版。就在第二期準備付印之際,“多家談定簽訂的合作方都表示無法操作”,《獨唱團》被叫停,隨后整個操作團隊宣布解散。照韓寒的說法,《獨唱團》停刊“并非因為新聞出版單位或宣傳單位施加壓力”,具體原因不明。
與《獨唱團》相比,安妮寶貝主編的《大方》之死像一部撲朔迷離的懸疑劇。2011年11月1日,這份市場反映頗佳、毫無政治敏感性的文藝雜志,在第三期下廠印刷之際,被忽然叫停。第二天,《大方》編委會在新浪微博上正式宣布???。沒有人知道《大方》??拇_切原因?!洞蠓健肪幬光终f:“《大方》的經營很好,這(被叫停)跟錢、人、稿件都沒關系。”在《大方》內部,也“幾乎沒有人問為什么”,只有編委馬家輝問出品人陳明俊到底為什么,陳明俊說他自己也不知道。第二期《大方》的末篇為日本作家太宰治的絕筆《Goodbye》,這部小說還未完成,作者就自殺了―仿佛宿命一般,刊發完《Goodbye》,《大方》同樣謝幕。
這兩本“被叫?!钡腗OOK也許是個例外。創辦已六年的《讀庫》主編張立憲說:“你不要看《獨唱團》、《大方》停刊了,就認為這個市場不行了,其實有更多的MOOK生存得好好的,最早的MOOK《老照片》就已經存在將近20年了。大家不能片面地看這個事情?!?/p>
張立憲說的《老照片》創辦于1996年,是我國最早的一本MOOK,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主編馮克力。馮克力給《老照片》的定位非常簡單清晰:只刊登老照片,訴說老照片里的故事?!独险掌分两褚呀洺霭嬲?6年。緊隨《老照片》之后,2000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MOOK形式的《經濟學家茶座》、《社會學家茶座》、《法學家茶座》。2004年8月,春風文藝出版社推出MOOK《島》,郭敬明由青春作家搖身變為雜志主編。
2006年,MOOK已然形成一種出版潮流。這一年,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創刊,這本以青春小說為主的雜志書,每月一期,在短短的3個月內就達到了120萬冊的銷量。據說,郭敬明從每本《最小說》中可賺1.5元,他每年的收入達2000萬元。超過他的眾多暢銷小說,《最小說》成為郭敬明最主要的財富來源。在郭敬明手里,原本屬于非正常出版方式的MOOK,成為一種主流。2007年1月,《最小說》的出版方長江文藝出版社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新聞會,公開介紹《最小說》在MOOK方面的出版經驗。同年,對國內之后MOOK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讀庫》也創刊了。這本定位精英知識分子讀者的《讀庫》同樣獲得成功,至今保持每期3萬多冊的高發行量。
在這樣的示范效應下,MOOK這種最初誕生于日本,屬于書與雜志混合體的出版形式,在2007年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國圖書界人人想得的商機。暢銷作家主編青春文學主題,成為MOOK市場的示范性組合。 眼下的國內圖書市場上,據不完全統計,共存有50多種MOOK―即便早在2008年5月1日,國家出臺的《圖書出版管理條例》中第二十八條就已明確規定:“圖書出版單位不得以中國標準書號或者全國統一書號出版期刊?!钡谫Y本運作下,各種MOOK仍紛紛誕生。
如何規避第二十八條,成功打出球?有心人總結出,判斷一本書是否屬于“以書代刊” ,關鍵看其是否走期刊的發行渠道,看其是不是連續出版物。如果在報刊廳出售,或者標明年份和期數,且使用了書號,基本可以認定是以書代刊。這僅僅是民間好事者總結的標準。我國圖書出版政策―如同第二十八條一樣―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事實上,就算在《獨唱團》、《大方》??畷r,也沒有任何單位或機構能夠給出明確的說法,解釋它們是因為違反了“第二十八條”而被???。
最近上市的一本MOOK《繆斯超市》,是由中國互動媒體集團的洪晃與北京世紀博灣文化出資的系列叢書《by small ilook》中的第一本。第一期《繆斯超市》市場反映不佳,首印兩萬本,出版不到二十天就已在眾多圖書網打折傾銷了。投資方原本想借主編春樹的明星效應推出第一本后,為之后的幾本書開路,但他們似乎失算了。主編春樹只把《繆斯超市》做成了一本“自己想做的書,并沒有往商業路子走”,她甚至說“不管銷量,做完第一期就走”。如此這般,由棉棉主編的《社交網絡》,作為這個系列叢書的第二本,還未面世就已經陷入尷尬。明星主編加青春文學的傳統MOOK路子似乎無法再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