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的要點范文

時間:2023-06-27 18:01: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辯論的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辯論的要點

篇1

關鍵詞:影視編輯技術 廣告節目 人性化 技術要求

中圖分類號:TN9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2(c)-0000-00

1影視編輯技術的發展――線性編輯技術和非線性編輯技術

目前,廣泛應用于影視后期編輯的技術有線性編輯和非線性編輯技術兩種。隨著科技的發展,原先單一采用錄像機、磁帶和刻錄設備的“剪、輯”技術逐漸被由計算機系統操作的“非線性”編輯技術代替。20 世紀90 年代初期,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與影視制作相結合,推出了桌面編輯演播室,即今天的視音頻非線性編輯工作站。非線性編輯(Nonlinear Edit) 是傳統設備同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它利用計算機數字化記錄所有存儲的數字化文件反復更新和編輯視頻節目。使得任何片斷都可以立即觀看并隨時任意修改,用這種方法可以盡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原始編輯”,如剪輯、切換、鏡頭特技轉換等,再由計算機完成數字視頻的編輯,并將生成的完整視頻回放到視頻監視設備或轉移到錄像帶上。而線性編輯實際上就是通過錄像機一對一或者二隊一的臺式編輯,錄像機將母帶上的素材通過電――電復制在另一臺錄像機上完成第二版復制,這中間完成的諸如出入點設置、轉場等都是模擬信號轉模擬信號,但是無法隨意修改,一旦需要中間插入新的素材或改變某個鏡頭的長度,整個后面的內容就全得重新制作。

非線性編輯是相對于線性編輯而言的。他們兩者都是影視制作后期編輯的重要手段。線性編輯系統是以磁帶為記錄載體,節目信號按時間線性排列,在尋找素材時錄像機需要進行卷帶搜索,只能在一維的時間軸上按照鏡頭的順序一段一段地搜索,不能跳躍進行,素材的選擇很費時間。難于進行節目的修改電子編輯方式是以磁帶的線性記錄為基礎的,一般只能按編輯順序記錄,雖然插入編輯方式允許替換已錄磁帶上的聲音或圖像,但要求要替換的片斷和磁帶上被替換的片斷時間一致,而不能進行增刪,不能改變節目的長度。這樣,對節目的修改就非常不方便,因為任何一部電視片、一個電視節目從樣片到定稿往往要經過多次編輯。

線性編輯系統連線復雜,設備種類繁多,設備性能參差不齊,指標各異,當它們連接在一起時,會對視頻信號造成較大的衰減。另外,大量的設備同時使用,使得操作人員眾多,操作過程復雜,可操作性相對降低。正因為如此,非線性編輯目前被更廣泛地應用在電視節目后期編輯中。

2 電視廣告節目的特性

2.1 受眾分析

廣告傳播的目的是針對特定的受眾群進行宣傳以達到預定的銷售目標。而受眾群一定是小眾人群,其具備區別于大眾的共性特點。受眾群的特性包括受眾的文化素質、年齡結構、收入水平、生活圈和意識形態等特點。在制作電視廣告節目前,需要針對銷售產品的銷售群進行特點分析,以此確定節目形式的播出方式,即稱為策劃。例如產品的價格、樣式、用途、附加值的不同確定針對銷售對象的畫面選擇和解說詞編寫,以達成視覺及聽覺刺激,即素材選擇。再通過編輯人員的素材選擇和特效運用,將畫面和解說詞串聯起來,將視覺和聽覺刺激的過程統一起來,制作成完整的節目,即編輯。由此可見,電視廣告節目不同于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有自身的特點,這一特點是圍繞特定銷售人群開展,完成策劃、素材選擇和后期編輯制作的整個過程。

2.2 節目形式分析

電視廣告節目單從節目形式上分析具備宣傳性和商業性兩大特點。廣告的最初作用即廣而告之,對銷售產品的品質、內涵、公用進行宣傳,讓受眾了解產品適合于自身的特性以刺激購買欲望,滿足消費需求。因此,除了“告知”受眾的宣傳特性,廣告節目還必須承擔“推銷”的商業性。因此,編輯畫面和語言的特點,既要內容準確、真實,又要找準“訴求點”,放大產品的附加值,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附加值可以是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心里價值等等。

由此,廣告節目獨特的特性決定了在編輯廣告節目的過程中,應該把策劃過程中的受眾分析及節目的“主題”――要說明的具體內容,或者稱之為“論調”確定好,才能在接下來的素材選擇和風格確定中找準定位?!翱臁?、狠”地在有限的節目播出時間內把產品的訴求點和消費者的需求完美結合起來,使得節目信息量最大、需求滿足程度最高、播出效果最好。

影視節目制作包含電視節目生產過程中的藝術創作和技術處理兩個部分。前者習慣地被稱作“軟件”,后者則被稱為“硬件”。在制作實踐中。作為節目制作人員,既要有豐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獨特的藝術審美意識,又要熟練掌握機器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各項功能。二者集于一身,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成品。

3.1硬件要求

同所有的影視節目的硬件要求基本一致,電視廣告節目的技術設備除了基本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配置外,素材拍攝的攝像機和視頻監視器也是根據節目內容的需要有相應的選擇標準。但是,對于節目的藝術性處理上,即對素材的整合過程,需要對編輯人員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

3.2軟件要求

成功的電視節目往往是集體創作的結晶。高質量的節目往往是主創(編導)和協作(節目編輯)的協同配合。主創者與協作者的溝通往往是節目訴求表現的重要因素,好的溝通對于整個節目的創作和表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雙方的思維模式包括審美、技藝、溝通、態度都對一部作品最終的表現力起決定性作用,也必將影響到廣告節目作品最終的商業性的體現。

由此可見,廣告節目對于后期編輯的要求,更加體現在市場的分析上。在此基礎上,廣告節目的“廣告性”被滿足后,其“節目”的編輯作為有效表達方式來更好地呈現出來。

參考文獻

[1] 陳杰 徐晨: 新聞標題語的順應性研究――國內版與海外版同一新聞事件的標題語比較,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1)。

篇2

關鍵詞:變電運維;技術;管理

前言

要想滿足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就應該做到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要求,和時代一起進步,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對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同時還應該對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嚴格規范,每個員工都應該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崗位職責,每個崗位責任都應該切身地落實到員工身上。

1 提高變電運維的安全管理水平

1.1 對變電運維制度管理進行規范

要想提高變電運維的安全管理水平,就應該對變電運維制度管理進行規范,要清晰了解組織的相關結構,明確一個階段中要完成的目標,增強員工的責任感,保證變電運維的任務都落到實處,避免出現責任相互推脫的現象。在對變電運維制度管理進行規范時就應該實施崗位責任制,每個員工都應該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崗位職責,每個崗位責任都應該切身地落實到員工身上;對變電運維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進行細化,從而防止出現變電運維設備無端端壞掉;對員工每日的工作量進行量化,一定要做到變電運維設備房間閑人勿進,只有工作人員才能夠與變電運維設備相接觸,而非工作人員是不能和設備接觸的,即使非工作人員由于特殊情況必須與設備接觸的話,那應該事先辦好相關的手續;同時還要保證變電運維儀器不會用在其他地方,也不能隨便借給其他人,更加不能把儀器隨便放置,變電運維的相關制度要要法律依據,同時企業的運行也要有制度可依循。

1.2 對運維人員責任心培訓進行加強

要想有效控制變電運維事故發生的概率就應該加強相關人員的責任心,所以企業應該著重培養員工的責任心,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要想提高變電運維人員的業務素質,就應該使員工能夠清晰的了解到變電運維的主要特點,員工應該知道變電運維的相關原理,熟知變電運維中的一些規律,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

1.3 對運維人員的業務素質進行提高

要想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就應該在年終的時候對員工培訓的結果進行總結,把員工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次培訓的時候就應該著重培訓,并結合員工自身的情況進行有目的性的培訓;倒閘操作應該著重培訓,力求每一位員工都能夠規范地進行這一操作。

1.4 對設備管理進行加強

變電運維工作主要就是加強工作人員對機器設備的管理來降低變電運維設備產生故障的概率。在對變電運維設備進行管理到的時候,應該注意做好對變電運維設備日常巡視的工作,公司應該制定相關的變電運維設備日常巡視標準,提高巡視人員的工作質量,尤其是在倒閘操作之后,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再三檢查設備的情況,保證其是正常工作狀態。對有缺陷的設備要繼續追蹤檢查;在陰雨天氣中要加強對設備的巡視,防止出現變電運維設備出現故障單沒有及時檢查出來的情況。在對變電運維設備進行管理到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在企業中建立比較健全的變電運維設備定期檢查的相關制度,而且要確保制度要有可行性。除此之外,在對變電運維設備進行管理到的時候,還應該注意機器設備當前的運行狀況,機器檢修的結論、進行機器檢修的負責人以及機器檢修的日期等一系列信息都做好相關記錄。

2 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技術管理

2.1 對規章制度進行嚴格規范

要想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技術管理,就應該對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嚴格規范。在嚴格的規章制度中,每個崗位都應該是明確的,每位員工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對所有員工的責任和權力都應該進行合理分配,既要確定變電運維設備的安全運行,又要全面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此之外,變電運維的相關制度即便再怎么嚴格,假如企業高層缺乏有效管理的意識以及企業中的員工缺乏責任心的話,這些規章制度都是沒什么意義的,所以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

2.2 建立變電運維的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要想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技術管理,還應該建立變電運維的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從而避免變電運維出現問題的時候,與之相關的責任沒辦法落實的情況出現。要想建立變電運維的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就必須把那些把只是形式上的或者是那些容易制定的但執行比較困難的安全責任都在實處落定,要保證所制定的健全監督考核機制有比較詳細的計劃,在制定之前要有比較充足的準備,要有比較到位的人員進行實施監督和考核,同時還應該進行嚴格驗收,進行復查時也要仔細。監督考核小組應該單獨成立,不能和施工部門混為一談,監督小組應該進行垂直管理,從而避免因為監督小組中的工作人員因人情或面子問題而出現監督制度執行困難以及監督人員由于人情問題而難處理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應該將施工人員的績效與變電運維安全結合在一起,對施工人員施工的全過程進行跟蹤和檢查。

2.3 建立管理信息系統

要想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技術管理,還應該建立變電運維的管理信息系統。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多數行業都逐步實現了信息化,同時信息化還符合我國“十二五”規劃的號召,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決策,所以在電力運維中也應該逐步實現信息化。電力公司在進行電力運維管理的時候,應該符合時代的要求,和時代一起進步,用科學的方法逐步實現變電運維管理的信息化。技術研發部門在建立變電運維管理信息系統的時候,在使用先進到的信息技術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結合變電運維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發現變電運維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把變電運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題及時解決掉,并針對變電運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出相關的決策依據,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使得施工人員都能快速的吸收信息化的相關知識。在對變電運維實際操作的時候,電力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準確預測到變電運維設備可能發生的事故,還可以運用信息化有效監測到變電運維事故的風險程度,從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減少人員的傷亡。

2.4 提高相關的技術管理

要想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技術管理,還應該提高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在變電運維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變電運維過程中各種特殊事故的發生。要想提高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就應該從開始到結束都對變電運維進行絕緣監察,進行絕緣監察來進行變電運維設備的實時監控有兩種十分有效的手段,一種是超聲檢測,另一種是色譜分析,對于一些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變電運維設備來說,提高技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結束語

要想提高變電運維的安全管理水平,就應該對變電運維制度管理進行規范,要清晰了解組織的相關結構,明確一個階段中要完成的目標,增強員工的責任感,保證變電運維的任務都落到實處,避免出現責任相互推脫的現象。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相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員工業務素質。要想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技術管理,就應該對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嚴格規范,還應該建立變電運維的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建立變電運維的管理信息系統以及提高變電運維的技術管理。

參考文獻

[1]王曉霞.電力部門變電運維的安全實例解析[J].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篇3

外邪襲絡?、倭庖u: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襲人肌表,按照陽絡一經脈一陰絡的順序傳變。②溫、疫之氣:主要是指外感溫邪及疫癘之氣,包括溫熱病邪及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

內傷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七情過極可導致臟腑氣機紊亂、功能失常,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

痰瘀阻絡口痰濕、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繼發性致病因素。絡脈是津血互換的場所,津液代謝失常則為痰飲水濕,血液運行澀滯化為瘀血。痰濕、瘀血產生后,又可作為繼發性致病因素阻滯絡脈,導致痰濕阻絡、血瘀阻絡等病理變化。

久病入絡 久病入絡是清代名醫葉天士關于絡病發生發展規律的重大學術觀點,包括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久瘀入絡,闡明了內傷疑難雜病由氣到血、由功能性病變到器質性病變的病理演變過程。

飲食起居、跌仆、金刃傷絡飲食饑飽過度、起居不節、用力過度、金刃蟲獸外傷、藥物中毒等均可損傷絡體,出現一系列血癥或神昏危癥。

絡病的病機特點

由于絡脈獨特的生理結構和氣血循行特點,其病機亦有相應特點,即易滯易瘀、易入難出、易積成形等。邪客絡脈,影響絡中氣血的輸布環流,易致絡脈瘀滯狀態;邪入臟腑之陰絡,化為敗瘀凝痰混處絡道,病邪易入難出,膠痼難愈;久病絡氣郁滯,氣化失常,影響氣血津液正常的輸布滲灌,津凝為痰,血滯為瘀,痰瘀混處絡中,導致絡脈瘀阻,或結聚成形而為積。

絡病的病機

絡氣郁滯(或虛滯) 絡氣郁滯是指絡氣輸布運行障礙,升降出入之氣機失常。

絡脈瘀阻 絡脈瘀阻往往在絡氣郁滯(或虛滯),久病不愈基礎上發展而來,是由功能性病變發展為器質性損傷的重要病程階段。

絡脈絀急 絡脈絀急是指感受外邪、情志過極、過勞等各種原因引起的收引、攣縮、痙攣狀態。

絡脈瘀塞 絡脈瘀塞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絡脈完全性阻絕或閉塞。

絡息成積 絡息成積是邪氣稽留絡脈,絡脈瘀阻或瘀塞,瘀血與痰濁凝聚成形的病變。

熱毒滯絡 滯絡之熱毒有內外之分,外則由感受溫熱火毒疫癘之邪,內則為絡瘀化熱,毒由內生。

絡脈損傷 絡脈損傷是指由內外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的絡體損傷,或破損或傷斷,致氣血流泄或阻斷不通。

絡虛不榮 絡虛不榮既包括絡中氣血陰陽不足、臟腑百骸失其榮養的病理變化,也包括絡中氣血陰陽不足、絡脈自身虛而不榮的病機。

絡病臨床表現

疼痛“久痛入絡”,疼痛是絡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疼痛的疾病均可從絡病論治。

痹 證 痹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之痹泛指機體為邪閉阻,而致氣血運行不利,或臟腑氣機不暢所引起的病證,如胸痹、喉痹、五臟痹、五體痹等。狹義之痹為痹證或痹病,指由于外受風寒濕熱之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病證。西醫學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強直性脊柱炎、肩關節周圍炎等均屬絡脈瘀阻所致痹證范疇。

此外尚有麻木、痿廢、癱瘓、積、青筋外露、出血、水腫、斑疹等臨床表現。

絡病辨證要點

辨發病因素?、偻飧辛?、疫之邪,外感六先傷陽絡,亦可直中陰絡。a.風邪:常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肢體皮膚麻木,或肌肉關節酸楚疼痛,呈游走性,發無定處。b.寒邪: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身疼腰痛、肌肉關節拘急不利,疼痛劇烈。c.濕邪:以困重、悶脹、酸楚、膩濁等為主要證候特點。d.暑、燥、火邪:三者皆屬陽熱之邪。暑性炎熱,初起壯熱煩渴,汗出,迅即內傳病情兇猛,若傷及腦之氣絡可致竅閉神昏,如因暑熱熾盛熏蒸,腦之氣絡功能失司,則見身灼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角弓反張,中醫亦謂之暑熱引動肝風;或邪入血分則見灼熱煩擾,神昏譫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甚則熱傷脈絡,吐血、衄血、便血等;或暑熱壅肺,灼傷肺之脈絡,驟然咳血,甚則口鼻壅血,咳喘氣粗、氣隨血脫等癥。燥為秋季主氣,其性干澀,經鼻竅而傷肺絡,故燥邪傷人常見咽干喉燥,干咳少痰,甚則痰中帶血?;鹉藷嶂畼O,外感火邪即熱邪,易灼傷陽絡,臨床常在其他火熱癥狀基礎上,并見各種出血癥狀,如鼻衄、齒衄、肌衄等。e.溫熱之邪:初期有短暫惡寒,但溫熱之邪,化熱迅速,發病后很快出現氣分高熱癥狀,于溫邪性熱,傳變迅速,若稍有遷延,迅即“逆傳心包絡”,而有神昏譫語、痙厥抽搐、吐衄發斑諸癥。f.疫毒:持續高熱、煩渴、咳嗽、氣促、吐痰,傷及肺之脈絡則有痰中帶血或咳血。若疫毒熾盛,高熱不退,毒邪從肺胃之絡彌漫周身,甚至由氣入血,則可見營血癥狀,神昏譫語,動風痙厥,絡脈損傷導致各種出血,或彌漫性血瘀脈絡導致多臟器損傷。②內傷七情,飲食、勞逸。七情過極,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出現各種臨床癥狀;過勞、過逸均可導致各種虛損病證。③痰瘀阻絡,可引起中風、胸痹等。瘀阻于某一臟腑結聚成形而為積,若瘀阻肝絡,臨床可見黃疸,黃色晦暗,面目黧黑,皮膚有紅絲赤縷。④外傷:跌仆墮墜、金刃蟲獸、環境毒素導致絡脈損傷,若傷及脈絡則為創傷出血,傷及內臟可有內臟出血。若傷及經絡之絡導致經氣阻斷不通而致麻木不仁、截癱、痿廢等癥。

辨病程久暫口所謂辨病程,就是通過對臨床資料的分析,確定病程之久暫,從而判斷有無絡病的存在及其病理階段。如久病入絡、久痛入絡等,內傷疑難雜病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由氣到血、由功能性病變到器質性病變的慢性病理演變過程。一般而言,久治不愈之病多有絡病存在。以病程久暫判斷絡病是否存在,應充分考慮疾病的自然病程,久、暫對自然病程而言是相對概念,更重要的是用絡病理論分析病情是否有絡病存在,久病入絡是規律,新病未必沒有絡病。

辨陰陽表里 絡脈在體內的網絡層次決定了絡病深淺不同的病位層次。一般病之初期階段,病在人體淺表之陽絡,病位淺,病程短,病情較輕;疾病久羈不愈,則絡病常在陰絡,病位深,病程長,病情較重。陽絡病變多反映外邪在表的癥狀。陰絡居里為臟腑隸下之絡,布散于臟腑的陰絡已經成為該臟腑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絡脈的功能也成為所在區域臟腑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布散于該臟腑的脈絡發生郁滯、瘀阻、絀急、瘀塞、成積、損傷、不榮等病變,循此以求則易于把握廣泛存在于內傷疑難雜病中的絡病病理轉趨。

辨寒熱虛實 寒證與熱證是疾病性質的主要體現,同時反映機體陰陽盛衰及其與病邪抗爭狀態,一般而言,惡寒腹冷,脈緊,絡脈色青或黑;畏寒肢冷,四肢不溫,絡脈色淡或蒼白:發熱惡熱,口渴欲飲,絡脈色赤充盈;五心煩熱,盜汗,絡脈色紅細小。

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綱領,主要反映病變過程中人體正氣的強弱和致病邪氣的盛衰。腹痛拒按,大便秘結等全身實證表現,絡脈充盈擴張色紫或赤;面白神疲等全身虛證表現,絡脈坍陷短小,色蒼白。

辨氣氣病血 病絡中氣虛不能布散周身,溫煦充養、防御衛護功能不足,則自汗惡風,畏寒肢冷:宗氣不足聲低氣怯,甚則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絡氣郁滯主要表現為氣機的升降出入失常,氣的信息傳達、調節控制機能障礙,臟腑之間的協調紊亂,如肝絡氣滯則兩脅苦滿、氣郁化火則咽干口苦;肝火上炎、木火刑金則見干咳少痰,甚則咯血。

篇4

關鍵詞:10KV配電變壓器;燒毀;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加上不斷優化的結構配置,百姓對于電能高效利用的要求也日漸增強。于是對配電變壓器能否穩定、安全地運行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配電變壓器如果發生燒毀,這不僅會給供電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還會對居民的生活用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在一定水平上也映射出配電變壓器的質量問題。配電變壓器由于燒毀事故較多而復雜,原因查找分析也錯綜復雜,再加上平時的操作維護管理以及技術等原因對其也有較大的影響,電網運行的狀況又復雜多變,這些客觀情況對配電變壓器是否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運行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公司目前擁有配電變壓器59240KVA/1258臺,它廣泛設置在城鎮道路、工礦企業、居民住宅區及偏遠鄉村,在10KV配電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唯有對配電變壓器發生燒毀的原因進行剖析,采用正確科學的防范措施,才可以提高供電水平以及電能質量。才能預防并降低10KV線路因發生故障而使供電成本損失。

2 配變燒損主要原因

公司部分當前運行的配變,預試工作很難100%到位,維護工作也較少,根據“安裝運送-長周期運行-老化帶病運作-大修(壞)” 這樣的運轉工作,所以使得配變出現燒毀的幾率大大升高了。導致配變燒毀主要原因有下列幾種情況:

2.1 雷電過電壓

配電變壓器的高低壓線路大部分是由架空線穿入的,受到雷電擊中的機率比較大,因此每年的雷雨時節,收到雷擊燒損的配電變壓器占損壞的配變比例30%以上。在線路遭受雷擊時,就會使變壓器繞組上受到的沖擊電壓高于額定電壓的幾十倍。當配變高低壓套管處 的避雷設備不能實施安全有效的保護或自身存有漏洞時,配變遇到雷擊時所發生的燒損概率就特別的高,導致的結果是使配電變壓器主絕緣體被擊穿致使配變燒毀。

2.2 過負荷

由于供電范圍的擴展以及用電負荷的增加,一些配變供電的半徑變大,導致配變的電流大于額定電流的幾倍,嚴重時還會大于幾十倍。這是繞組遭到電磁力矩的影響較大就會出現移位現象。因為電流的變大,配變中線圈的溫度會升高,引起絕緣快速老化,配變就會被燒損,導致短路。

2.3 負荷分布不均勻

某些地方一些配變供電半徑過大、線路迂回比較長,低壓三相電流不平衡運行,中性線電位發生偏移,電流增大,導致發生了配變燒損事故的發生。

2.4 高低壓側保護熔斷器保險配置不科學

配電變壓器高低壓側雖然已裝跌落式熔斷器和熔管,但其熔絲多是采用鋁材料或銅材料代替,致使低壓側短路過載時,熔斷裝置無法正常熔斷,造成配電變壓器燒毀。

2.5 變壓器老化后發生油泄漏和進水

變壓器要是長時間的運作,就會引起接觸不良、密封墊老化或箱體腐蝕龜裂,導致變壓器漏油。油量變少以后會讓油和空氣的觸碰面 范圍變大,油的氧化作用使酸性變大,就會使絕緣裝備腐化。其次,空氣中存在的水分就會從縫隙中進入,當水分溶進變壓器與油結后,就會導致內部絕緣裝置因吸入水分,致使絕緣性質降低,發生放電短路、變壓器燒損等現象。

2.6 低壓側接地或短路

當配變低壓側接觸到地面、相間短路等發生時,在低壓側的短路電流就會比額定電流還高出幾倍甚至是幾十倍,而高壓的一側就會出現巨大的電流來與低壓側的短路電流相扯平。這是電流在繞組中就會產生巨大的機械應力,就導致繞組變形。其次高、低壓繞組的溫度就會迅速升溫,要是維護不當,也會使配變燒毀。

3 解決辦法

3.1 合理選擇配電變壓器

配電變壓器的選擇技術要求,包括配電變壓器容量、型號及安裝位置在負荷中心等原則。

(1)配電變壓器容量的選擇

重點鎮及工業園區等區域的選擇,應考慮負荷性質,現有負荷的大小以及發展規劃趨向選擇,并應使投資省、電能耗小。要是容量選擇太大, 就會發生“ 大馬拉小車” 的狀況,變壓器使用率低。采選容量太小,就會導致變壓器過載的現象,變壓器老化將大幅加劇,在大負荷的沖擊下,隨時會引起變壓器過熱或被燒毀。農網負荷選擇配變容量時,一般以能滿足實際負荷最大值為標準,若留有余度,最多不超過10%。對于季節性供電負荷,則按平均負荷的2倍左右進行選配。因此,安裝選配配電變壓器一定要考慮其經濟合理,地域等因素來合理的抉擇。

(2)配電變壓器型號的選擇

首要是選擇使用了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的新型號更加節能的配電變壓器,減少能耗。

①選擇使用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是用最新導磁材料――非晶合金制造鐵芯形成的一種變壓器,它比硅鋼片作鐵芯變壓器的空載損耗還要低80% 左右,空載電流降低了接近85%,是現在節能效果相對理想的配電變壓器,尤其適合用于農村電網以及變壓器負載率相對低的區域實施。

②采用卷鐵芯全密封型配電變壓器。這種配電變壓器是最近一些年鉆研開發的新一種低噪聲、小損耗型變壓器,卷鐵芯沒有接縫,所有的磁通磁化方向和硅鋼片軋壓方向一樣,足夠地表現了硅鋼片的方向功能,在前提一樣的狀況下,卷鐵芯和疊片鐵芯對比看來,空載損耗降低7%至10%左右,空載電流能降低50%至70%。因為變壓器高低壓線圈在芯柱上不斷的纏繞,既緊又扎實,同心度較良好,加倍鞏固了產品的防盜功能,噪聲減少大于等于10分貝。

③采用有載自動調容配電變壓器。這種變壓器是把變壓器線圈采用串、并聯的方式來把線連接在一起,在這種變壓器的低壓線圈上裝備有載調容的開關,在變壓器低壓側裝備電流互感器以及自動控制器,經過電流互感器供給變壓器負荷狀況,主動控制器能使用負荷自動調擋運作。有載自動調容變壓器完成了長久以來電磁線圈變壓消耗高、必須要人為實施的缺陷,更好的減少了變壓器的空載磨損和空載電流。

3.2 做好配變的防雷工作

在配變第一、二次裝配金屬避雷器時,要把配變的外層、避雷器接地引線、二次側中性點這三個點一起接地。保持配電變壓器周期性預防性,把不達標的低避雷器實時更新換舊,降低因雷擊導致電壓燒毀配變。高壓一側的避雷器要設置在高壓熔絲的下面,距變壓器上側蓋0.5m以上。只有這樣做,才能臨近變壓器,降低雷擊時引線的電感影響到配變,還能有效防止實施避雷器保護維修時整體線路斷電,避免避雷器發生爆炸時會燒毀配變等。按時測量配電臺區接地的電阻,對那些接地體或接地引線不達標的,要實時予以處理,保證接地的電阻達到規定:100kVA及以上的配變接地電阻要小于4Ω;而在其以下的接地配變的電阻要小于1OΩ。

4 結束語

配電變壓器燒毀的主要原因五花八門,這就帶來了很多直接或者間接的經濟虧損,然而故障的發生都是有起因的,只有加強裝置防范性測驗及運作保護,就能夠有效地防范和清楚故障,防止變壓器的燒毀,使其能夠安全有效地運作。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思想品德 教學方法 探索 實踐

一段時期以來,初中的思品課教學一直陷入一個“怪圈”:上課時教師勤勤懇懇地講“道理”,交待知識要點;復習時學生辛辛苦苦背要點,考試時力爭一字不差地復制要點,雖然兼顧了能力,學生卻只得到了一些教條,甚至覺得所學的知識和現實是相矛盾的,是無用的東西。于是在課堂上出現了學生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厭學的現象,課堂變成老師的課堂,學生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這顯然與新課改對課堂教學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如何進一步優化課堂結構,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思品課教學改革的瓶頸。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座談會”教學法

初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自主意識增強,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有“小大人”的一面,另外也有好奇心強、愛發表不同意見,活潑好動孩子氣的一面。教師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點,對他們“另類”的表現一味的壓制,可能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為此,教師應巧妙設置話題,引導他們暢所欲言。例如:在學習九年級第七課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時,教師講授第一個問題:“感受身邊的變化”,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談自己的家鄉(家庭)近幾年發生的變化,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討論,直觀形象的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認識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同時,使學生發揮了在思品課堂上主體地位,贏得了主動權,也就提高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除了利用課本自身設計的問題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學生興趣和生活相關的話題。如: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準備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何正確面對考試?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我該怎么辦?我能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些什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上課時學生的熱情往往相當高,大家踴躍發言。針對具體問題學生各抒己見,課堂上充滿了掌聲、笑聲,直到下課同學們仍會感覺意猶未盡。這時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強迫學生學習,而是學生渴望學習,渴望課堂教學的延續。

二、“辯論賽”教學法初中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往往不會人云亦云,而是對許多問題都有了粗淺的但卻是自己的認識。在很多時候,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會使得教師和家長出乎意料。通過辯論的方式學習知識,一方面使學生能更加全面展示他們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在辯論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這種“辯論”式的學習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辯題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特點。比如:針對初中生中“追星”成風的現象。教師在講授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三框“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時,就可以設計“追星有益還是有害”的辯題。

2、在辯論開始前,教師應適當點撥,啟發引導,鼓勵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展示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3、辯論時,教師可充當主持人,也可請思品課代表做主持人。辯論切忌走過場,一定要像正規的辯論一樣,這樣同學們才會認真對待。

4、辯論結束時,教師應當對本次辯論進行及時的總結。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可以說是落實教學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在這一環節,教師應該針對正反兩方同學的表現,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客觀且具有知識延伸性的評價。“辯論式”課堂可以使學生在激烈的課堂氣氛中不僅掌握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還增長了見識,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

篇6

【關鍵詞】英語辯論 思辨缺席 英語教育 思辨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 A

對于當今的大學生而言,21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所要面對的主要任務,中央強調要“把培養造就科技人才作為建設新型國家的戰略舉措”()?!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強調,“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辨析能力是每一個教師應當重視和思考的問題,也是現代教學的唯一出路。

問題的提出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有以下同感:英語系學生在爭論、寫作或聽講座時,常常要進行說理、論述或發問,可往往在這個時候,他們會覺得無話可說,或者似乎有一些想法,但卻一片混亂,不知從何說起。以上現象在國內英語專業學生中普遍存在,這種現象正是由于缺乏分析、思考、綜合、判斷與推理等能力而造成的,即所謂的“思辨缺席”?!八季S缺席”是指人們在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過程中缺乏判斷分析、綜合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許國璋先生在世時常說:“光學幾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有的女孩語音好,語調也好,打招呼的那幾句開場白很像個樣子,可是談完天氣之后再也沒有話了,也不能連貫的談論正經的事,既沒有知識,也沒有看法?!盵1]由此可見,在接受大學英語教育的過程中,英語專業學生的思辨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訓練。思辨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工作的軟肋,如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提出見解是英語教育者一直以來所面臨的困擾。對此,《人才與外語專業教育》課題組在研究中也指出:我們國家的英語專業長期以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導致其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仍然缺乏思考辨析的能力,不僅思維邏輯混亂,而且條理性也較差。

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高校在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上存在著一定的誤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培養目標上偏重對學生進行基本語言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語音、語法、詞匯、語義、句法等基礎語言知識,而忽視了對思維能力的開發;在課程設置上,英語專業開設的課程大都與英語語言知識有關,缺少人文課程(歷史、哲學等)的熏陶;在教學方法上,重記憶和模仿,輕視思辨能力的訓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只是機械性的模仿練習,通過套用一定的表達模式來進行對話,不會對語言和情景信息進行重組和整理,形成有效的語言輸出。由此可見,外語人才的培養要從根本上向創新型、綜合型的通才轉變,即打造出一支具有較強思辨能力的外語人才隊伍。

概念的界定

思辨能力的英語表述是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即批判性思維能力。關于它的含義,國內外學者均給出了不同的解釋,美國思辨中心的學者們認為思辨能力是“為了決定某東西的真實價值運用恰當的評價標準進行有意識的思考,最終做出有理有據的判斷”。[2]而在中國,《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逼渲兴岬降摹八肌焙汀氨妗北闶撬急嬉辉~的最初含義。思辨能力分為思考和辨析兩個方面。所謂思考,即對待問題時所采取的思維方式;辨析則是對事物的狀況、過程和結果的辨別和分析。思與辨相互依賴,缺一不可。

教育部在關于《外語專業面向二十一世紀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見》(1998)的通知書中指出:“能力主要是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獨立提出見解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敝袊挠⒄Z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從根本上講并不應僅僅是知識接收型,而更應該是創新思維型。因此,對思辨能力的培養直接關系到我國外語人才的素質,是適應中國社會發展和時代的要求,越來越多地引起了國內教育界的重視。

培養途徑

針對英語專業學生目前所存在的“思辨缺席”癥狀,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和探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途徑和訓練方式。由此,英語辯論作為一種新的培養語言能力的手段被逐漸地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水平。

辯論是一種高水平的語言交際活動,它存在于人們社交活動中的范圍之廣,堪稱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藝術。一直以來,辯論都是以其嚴密精湛的邏輯思維和咄咄逼人的論辯氣勢,顯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對辯論的雙方而言,它既是知識的較量,又是思維的較量。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手段,辯論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捕捉細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因此逐漸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并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美國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開始研究大學辯論課程在提高學生思辨能力方面的影響和作用。研究表明,參加辯論課學習的學生其思辨能力遠遠高于那些沒有上過辯論課的學生。A. Craig Baird 評論說:知識的綜合性和看問題的多角度性的倡導者們不妨在從和討論參加者那里學一下實踐經驗和方法。辯論者們所要了解的任務問題幾乎都直通這些知識領域。[3]英語辯論要求辯論者的英語語言表述流利、準確,所持觀點突出、連貫,所給出的論據充分有說服力,同時邏輯推理必須嚴密、無懈可擊,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可能地培養了學生綜合推理和思維辯駁能力。

英語辯論在學生思維訓練中的可操作性

筆者曾多次指導英語專業學生參加全國高校英語辯論賽,深刻地感受到英語辯論在對思維訓練中所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同時也意識到由于參加辯論培訓的學生畢竟少數,大部分學生還是很難有機會從中受益。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在進行綜合英語和英語口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英語辯論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中。在持續一段時間后,通過學生在教學評估中的反饋,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思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面對討論主題時,他們能夠整理好凌亂的邏輯思維,在調動思維的同時發掘出內心的想法。對他們而言,英語的學習不再像以前一樣僅僅是單詞短語的記憶、語法規則的應用,而更多的是通過正確篩選和分析信息來使表達更具有邏輯性。通過接受具有挑戰性的思維訓練,學生能夠更好地將語言知識學習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從而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而這也增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成就感。鑒于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英語辯論在英語專業學生思維訓練中的可操作性。

1.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所謂思維能力就是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對事物進行辨析、反思和質疑并作出正確的判斷。學生在辯論前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及思考與辯題有關的一系列問題:既要了解辯題,從不同渠道搜集相關素材,積累論據,又要對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判斷出客觀事實和觀點,決定論證的要點,剔除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說法,整理出具有說服力的事例以便能夠自如地運用到辯論之中。同時學生還要檢查整個辯論內容是否邏輯嚴密、思路清晰,從多角度和不同層次上來思考辯題,避免出現表述漏洞。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到對方辯友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預測對方的論述,來進行辯駁??傊?,學生必須盡可能地運用思維,才能進行有效的英語語言信息的輸入和輸出,所有這些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的過程亦即學生思辨水平提高的過程。

2.聽力能力的發展

辯論將聽和說兩方面的能力融合在一起,是一種聽與說互動的過程。反駁對方的前提是要認真地傾聽,在進行英語辯論時,學生首先要認真傾聽和分析對方的語言信息。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僅僅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要引起學生主觀上的注意,才能談得上真正的理解和吸收。在傾聽中我們可以吸收到別人思想中的精華,對比出自己考慮的不足和欠缺;傾聽可以激發我們的靈感,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傾聽也體現了我們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R.G.Nicholas與L.A.Stevens在他們對傾聽的開創性研究中發現:一般來說,我們傾聽的熟悉程度只有25%。如果我們在聽對方辯論時注意力分散,那么我們的答復就軟弱無力。如果我們錯過對方論據的75%,那么我們就會被擊敗。[4]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聽對方辯論時,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就無法帶有分析性地傾聽對方并記下對方的觀點,更別說找出對方論述的漏洞進行辯駁,從而將局面轉為對自己有利。

3.臨場應變的發展

在辯論的過程中隨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謂瞬息萬變。英語辯論是一種考驗學生臨場應變和快速反應的活動,從近幾年的全國大專院校英語辯論賽的發展變化中,我們可以發現,比賽對抗性地不斷提升已經對選手的語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事實上也反映出未來社會對外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標準。辯論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快速思考――快速組織――快速表達――快速辯駁的過程。辯論的要點在于對關鍵性問題進行辯論,目標是駁倒對方,確立自己。而首要的便是發現問題的癥結,因為辯論都有時間的限制,因此要求學生盡可能快的找到對方的破綻和問題的焦點,用準確、簡練、幽默的語言表述出來。

辯論作為一種高水平的語言交際活動和綜合性的教育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捕捉細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將英語辯論這一形式引入到英語教學中,可以改變英語專業學生的“思辨缺席”現狀,提高他們語言輸入輸出的質量,從而促進其思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許國璋教授與英語教育[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6(1):45-46.

[2]文秋芳,王建卿.構建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的理論框架[J].外語界,2009(1):37-43.

[3]Baird, A.Craig.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Coursein Argumentation[J].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1(30.9):12-1.

篇7

一、即墨二十八中的“師友結隊模式”,即將一個班的成績前半數的學生作師傅,后半數的學生作徒弟,以兩人為一組構成“師友關系”。師傅負責對徒弟的學習、紀律等各方面進行監督指導,徒弟以師傅為榜樣學習和提高,對這種模式的幾點思考:

1.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對每對師友的學習情況、成績情況、回答問題、參與活動、紀律表現等進行捆綁考核,并且制定了完善的考核制度;進行打分量化考核。每一學月,每一期都要評選出“優秀師友”,如果不能被評為“優秀師友”就不能參加其它優秀的評選,不能評為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等。這樣就調動了師傅的積極性,也煅煉和培養了師傅的能力,同時徒弟因為怕拖師傅的后腿,不好意思不學,能有力地促進師傅和徒弟的學習。

2.這樣對學困生的監督更到位、更有力,實行的是一對一監督和幫扶,不會出現監督和幫扶的空檔,對差生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至少差生不會變得太差或者說越來越差。

3.對這種模式的借鑒,我們至少可以借鑒來治理學生的偏科現象,即某一科差的同學可以拜這一科學的好的同學組成一隊“師友”,讓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同時對幫助徒弟提高的師傅進行表彰。

二、昌樂二中

1.昌東二中的“問題超市”,即每堂課老師把每課的知識要點梳理出來,學生先通過自學(或者課前預習)迅速掌握知識要點,老師把一節課的知識要點演變成問題的形式或者例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充分地思考、練習,先獨立思考解答,再小組交流,然后再由成績好的學生講解,基本的原則是懂了的講給沒懂的聽,沒弄懂的就走到問題或例題前面聽弄懂了學生講,學生講的過程老師就在旁邊聽,對未講明白的或未到位的加以點拔,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讓學生充分地學習和討論。二是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凡是已弄懂的問題就可以不再去聽,只需去聽自己沒懂的問題就行。三是能煅煉優生,你既然承擔了講解和輔導差生的任務,自己的思路就必須清楚,否則你沒法講給其他學生聽。四是老師能做到心中有數,因為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老師在觀察,哪些地方未講透,未講到位,能更加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和指導。

2.昌樂二中的“特色大課間”,主要特色有:(1)全校統一口令,統一口號,學生和著極有節奏的音樂跑步。(2)學生大步跑,自信地跑,能切實達到煅煉和調節的目的。(3)“特色大課間”后班主任有簡單的總結和點評。

3.昌樂二中的試卷評講課。在試卷評講前學生卻要統一完成“考試及反省卷”,考試反省卷分為:(1)存在的問題(思想態度方面、基礎知識方面、落實方面)。(2)改進措施。(3)糾錯(所有的錯題不但要改,還要總結出錯誤的原因)。在學生完成“考試反省卷”的基礎上,再由老師選擇性地進行評講。

三、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先是由學生通過自學掌握一節課的主要知識要點,然后完成老師設計的練習題。教室周圍全是黑板,每人一塊“自留地”,學生統一做,做了之后,兩個同學之間互相批改,老師在一旁觀察,對統一問題進行點拔,這樣做的優點是:

1.能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一些簡單的知識點,簡單的問題是由學生自己學習完成。

2.課堂練習量大,容量大,因為凡是學生能做對的,老師就不再重復講,這樣能節省很多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練習,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對典型的題,易錯的題不斷地強化,不斷地鞏固,一節課學生做的練習看似很多,但其實體現的知識要點就那么兩個,只是變換了不同的呈現方式而已,變換了不同的易錯點而已。

四、昌樂二中和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的啟示

1.課堂無花架子,很實在。其實這對老師課前準備要求很高。一是老師知識點和易錯點要抓得準,抓得實。二是老師的問題要設計得精,要有啟發性,能調動學生積極地思考。三是習題要設計得好,習題要能很好地反應當堂課的知識點和易錯點。

篇8

討論主題:

結合自身醫學生的特點,面對當今社會上的醫患關系,如何加強自身醫德醫風的形成和培養。

活動形式:

1、小組成員集體宣讀醫學生誓言。

2、以辯論賽的形式辯論"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醫德與體制哪個更重要"引出集體討論內容。

3、結合自身醫學生的特點,集體討論如何加強自身醫德醫風的形成和培養。

4.總結討論成果

活動目的:

黨的十的報告中說到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和諧社會是黨一直以來建設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到真正的和諧社會就要必須先從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社會關系入手,但如今"醫患關系"卻讓我們束手無策,成為大家備受關注的話題。生病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醫鬧事件也讓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很是頭疼。網上有數據分析了一些近年來醫療糾紛事件增多的原因,管理及醫務人員的技術、態度、收費、管理等存在缺陷;流動人口和低收入群體就診人數增加;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和期望值過高,不能理解病情的變化和疾病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等。醫院該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出現?醫生應該如何跟患者溝通?一旦出現醫療糾紛,醫院應持什么態度,采取哪些措施?這些實際上都是緊緊圍繞著醫患關系而言的。作為醫學生,我們是現在的主力軍,希望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活動要點:

1.提前掌握醫學生誓言,要有屬于我們的氣勢。

2.提前查找資料,關于辯論的材料儲備,以及討論涉及的最新社會動態。

3. 結合自身醫學生的特點,思考如何加強自身醫德醫風的形成和培養,提出完善自身醫德醫風的方法和建議。

4.總結討論成果

活動對象:

第八小組全體成員:周丹丹,趙靜婷,唐迪雅,宋欣,李俊彥,楊瑩,孟子堰,朱丹丹,趙綠揚,臧勤,呂佳豪

活動時間: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18:30開始

活動地點:

302#2208

活動流程:

1.全體宣讀醫學生誓言

2.用辯論的形式引出討論內容

立論階段

(一)正方一辯開篇立論,3分鐘

(二)反方一辯開篇立論,3分鐘

駁立論階段

(三)反方二辯駁對方立論,2分鐘

(四)正方二辯駁對方立論,2分鐘

質辯環節

(五)正方三辯提問反方一、二、四辯各一個問題,反方辯手分別應答。每次提問時間不得超過30秒,三個問題累計回答時間為1分30秒。

(六)反方三辯提問正方一、二、四辯各一個問題,正方辯手分別應答。每次提問時間不得超過30秒,三個問題累計回答時間為1分30秒。

(七)正方三辯質辯小結,1分30秒。

(八)反方三辯質辯小結,1分30秒。

自由辯論

(九)自由辯論,4分鐘

總結陳詞

(十)反方四辯總結陳詞,3分鐘。

(十一)正方四辯總結陳詞,3分鐘。

3.進行細致小組討論,約30分鐘

4.總結討論成果

預估討論時間:70分鐘左右

活動任務安排:

1. 10月27日晚6:30,全組成員于三食堂進行關于小組討論活動的策劃,確定討論主題、安排活動內容和形式。并進行細節討論,確定活動具體流程。

2. 組員提前掌握醫學生誓言

3. 10月27日—11月3日進行前期準備,關于辯論的材料儲備,以及討論涉及的最新社會動態。提前查找資料,思考如何加強自身醫德醫風的形成和培養,提出完善自身醫德醫風的方法和建議。

4.11月4日晚6:30,全組成員于302-2208進行辯論賽和小組討論。

5、11月4日辯論賽具體安排:

主持人:周丹丹,

正方一辯:楊瑩,正方二辯:孟子堰,正方三辯:李俊彥,正方四辯:朱丹丹,

反方一辯:趙靜婷,反方二辯:趙綠揚,反方三辯:唐迪雅,反方四辯:呂佳豪,

現場拍照及計時:臧勤,

辯論會總結:宋欣。

6、11月4日集體討論具體安排:

(1)每個組員輪流發言,由其他組員發表意見和評論

篇9

【關鍵詞】大學英語演講

一、英語演講課的設置

1.教學形式

演講活動的方式可分為三類,即命題演講、即興演講和論辯演講。所謂命題演講(prepared speech),就是由別人擬定題目或演講范圍,并經過準備后所做的演講。即興演講(unprepared speech),又稱即席演講或即時演講,它是演講者在沒有準備或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臨時發表的講話。論辯演講通常是辯論賽的形式。由于論辯演講耗費時間較長,我們課前通常采取的是前兩種形式。在命題演講上我們也突破了常規,不僅有老師命題的形式,也有學生自命題的形式。

在演講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老師起著組織與點評的作用。這幾種演講形式在語言實踐中可以交叉靈活運用,根據目的的不同而在使用上有所區別。在開始階段,學生的演講能力還較弱,可讓學生進行自由演講,即命題自定,題材自選。事實表明學生的選材很廣泛,涉及故事、謎語、笑話、習語、格言、逸聞趣事或者風俗習慣等。隨著自信心的增長,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做即興演講。即興演講是一種臨場發揮的演講形式,也是最能反映一個人思維敏捷程度和語言組織能力的口頭表達方式。

2.建議教學方法

建議采用由易到難,由機械地、有準備地發言到即興演講,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佐的方法進行課堂活動。比如教師前7周每次花30分鐘簡單地講授演講、修辭技巧及實例,然后讓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自由發言,并提前給出下次要講的題目。下次_上課時.先讓學生自由登臺表演,并由其他學生對演講者內容組織的邏輯性、語法、修辭、思想內容以及演講的姿態作出評價最后評出1名最佳演講者以示表揚?;顒油瓿珊螅處熢僦v授新內容,布置新任務給學生。后8周教師繼續每次花30分鐘左右講授演講技巧并進行名篇實例賞析,然后當場給出與技巧相應的情景與題目。讓學生大聲口頭準備1刻鐘(亦可寫提綱),再上臺演講或分組進行辯論。學生上臺后進行正式演講,并注意語言,情感,手勢,姿勢等,最后由教師和同學一起打分,給與評價。

二、英語演講課對英語學習的作用及要求

英語演講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修養,跨文化意識,及個人的綜合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

1.出色的英語演講要以扎實的英語基本功為基礎。這對于英語是非母語的學習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要想克服這個困難,我認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地、有計劃地閱讀英文原文和優秀的英文譯文。閱讀時應采用默讀與大聲朗讀相結合的方式以達到鍛煉口才的目的。大量的、有效的英語閱讀能夠幫助學習者培養用英語思維的習’質,這對提高英語的口頭及筆頭表達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2.掌握英語公共演講的藝術也需要大量的語言以外的知識的積累。一個演講者要受人信服只憑一些英語演講的技巧和演講稿的寫作方法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無論是用哪一種語言演講,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都應該是具有廣博的知識,這包括對東西方文化的深人了解。對于英語不是母語的人來說,熟悉西方文化是學習英語演講的重要環節,但成功的英語演講也離不開演講者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了解和尊重。熟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能加大演講者的思維和想象空間,使其演講的內容更加豐富,演講的語言更具表現力。

3.要使演講這門藝術臻于完美,演講者必須處理好演講的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做到既不拘泥于形勢,也不華文濫詞。同時盡可能的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盡量表現出其強烈的求知欲、廣泛的興趣愛好、豐富的百科知識以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三、對于開設演講課的幾點建議

1選擇好的教科書,和參考資料。這些書和內容應該涉及語言訓練,文化訓練,演講技能訓練及個人綜合素質訓練。這樣才能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好的學習助手和參考工具。

2.從有準備演講到即興演講分三步走。不急不躁,不貪多貪快,使學生從最基本的技巧內容著手,培養其好的學習習慣和演講風格。

3.選題從文體到內容都應由易到難,由學生熟悉的到陌生的,并富挑戰性,趣味性。除了極富爭議性的議論文以外,還可給學生一些說明文體與描寫文體的題目,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

4.采取針對性措施。針對不同心態的學生,在演講訓練中應采取不同的措施。(1)鼓勵膽小與沉默不語的學生。采用積極的態度幫助他們“開金口”2)激勵鞭策膽大者。在演講訓練中,也有膽大者可能口若懸河,但仔細聽之,雖然他們表意,但又無幾句準確的句子。對于這種學生先肯定其優點,再在不經意中重復并指出其缺點,然后示范之。

5.教師既當觀眾也當演員。有些需要辯論的題材,需要對講,這就需要群體的參與,這時教師站在某一邊更能激發學生“發誓要把老師擊敗”的談興。于這種學生先肯定其優點,再在不經意中重復并指出其缺點,然后示范之。

四、演講中語篇的設置

在演講中除了必須以恰當的模式謀篇布局之外,各段落和要點之間必須有自然的銜接。英語的語篇注重形合手段的使用,在演講中尤其要選擇使用恰當的、有效的銜接手段。Lucas在其所著的“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一書中,歸納總結了常用的關連詞語,主要有四類。

(1)Transition承上啟下的詞語例如:Now that we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let me share the solution with you. Keeping this point in wind, let’s return to the sentence I have started with.

(2)Internal preview段內預示要點演講者在Introduction里或其他段落中的結尾部分以句子的形式向聽眾陳述下文將要討論的要點。

(3)Internal Summary段內總結段內總結常用于復雜的重點論述之后。例如,In short, palm reading is an ancient art. Developed in China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years ago, it was practiced in classical Greece and Rome, flourished during the Middle Ages, surviv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remains poplar today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4)Sign-post路標型詞語:包括序數詞,first, second和next等,也包括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問句。此外,英語語篇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承上啟下的模式“Summary introduction”。例如,著名英國散文家羅素在他的名篇“What I have Lived for”中,創造性地運用了這種模式。文中作者首先討論了控制他一生的三種激情: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不堪忍受的憐憫。作者在逐一論述了前兩種激情后說道:“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作者將愛和知識總結為把人引向九天之上的崇高追求,然后語氣一轉將憐憫描寫為把他帶回到地面上來的真情,這既升華了已討論的要點又引入了新話題。英語演講有其特定的語篇模式,這是由西方修辭思維模式所決定的。為了有效地用英語進行演講,我們必須力求起始段落的新穎和點題,結尾段落的呼應和強調,主體要點的合理布局,段落之間的銜接。謀篇布局合理,符合西方的修辭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篇10

中職語文說話能力訓練方法一、前言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說過:“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比缃衩绹选吧囝^”“美元”和電腦作為三大戰略武器,“舌頭”竟占首位。這里的“三寸之舌”和“舌頭”都是指說話的能力??梢娬f話的作用和價值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顯著的。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的教學編排,可以把說話能力歸結為:準確運用語音、詞匯、句法、修辭、邏輯的能力;形象、具體、快捷、靈活的應變能力;觀察、聯想、想象、再現的創造能力。這些能力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幾乎無時無處不在地與師生共生存、同發展。如能加強這些能力的訓練,對提高說話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

二、訓練的方法

1.出聲朗讀

出聲朗讀比默讀閱讀更好調動眼耳口腦手感官并用,注意力更集中、記憶效果也更好?,F行的中職語文課本有很多名段名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很適合出聲朗讀,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通過朗讀,可以體會文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方面的知識,并且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對于文質兼美的課文要重點訓練。朗讀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范讀、個別朗讀、小組朗讀、全班齊讀、男女分讀、分角色朗讀、自由朗讀等。從以下方面訓練朗讀能力:根據不同語氣句子的特點,能相應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能讀出高低強弱之分;根據文體或句段結構的不同特點,能讀出不同的節奏韻律,有快慢舒緩之分;根據文章或句子表達感情的不同特點,能讀出不同的心理情緒,有喜怒哀樂之分。

2.討論發言

討論發言改變了以往一貫的教學傳統,學生積極性很高。老師首先向學生提出有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討論。討論形式可以多樣,既可以全班討論,也可以分小組討論,目的是為了讓每位學生有話說,比一比看誰說得好,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偶爾不妨在學生討論完后進行相關話題的作文訓練。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討論話題的理解,延續了討論思維的積極性,而且也使學生寫作時有內容可寫,促進了說話與作文的有機結合。正所謂“口則務在明言,筆則務在露文”。

3.上臺演講

演講是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是用來表情達意的一種方法,具有創造性、挑戰性。演講訓練要注意:第一要指導學生寫好演講稿。首先演講材料要貼近學生實際且具新鮮感,方能激發聽眾興趣;其次是演講順序要條理分明,使聽眾易于接受,還要注意語言簡潔明了、富有鼓動性與感染力;最后是演講態度要誠懇,說知心話,方能引起聽眾的共鳴。第二要重視演講者的體態語言訓練。演講不僅要“講”,還要用“演”。即用面部表情與手勢來助說話,使演講的語言具有形象生動性及鼓動性,從而增強演講的效果,且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第三要從易到難,分步實現演講訓練。首先讓學生選用別人文章,適當修改后作為演講稿,在小組內演講;然后等學生有了一定的訓練基礎,就指導他們自己寫演講稿,在班上演講。

在教學中進行即興演講,即沒有事先準備、不可帶稿子的演講,它具有即時性、廣泛性、隨意性的特點。雖然如此,但它貼近生活實際,實用性強。因此必須重視這種演講訓練,以培養學生的沉著冷靜能力,克服說話面紅耳赤、吞吞吐吐、手腳不自然等毛病。可采取抓鬮的形式,一學期進行若干次口頭作文訓練。

4.問答辯論

問答辯論是雙邊活動,不但要求聽明白對方的意圖,然后自己準確回答問題,而且還要針鋒相對,所謂“唇槍舌戰”。老師要先教授辯論的有關知識、特點,然后指導學生清楚辯論該怎樣準備,怎樣取勝以及一些需引以注意的問題。緊接著擬定有爭議的問題,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讓學生做好辯論前的各種準備,如查資料、列提綱、擬草稿、制卡片。最后選出代表進行辯論,發言可以靈活,結束后讓其余學生點評,定出勝負。

辯論訓練要注意:一要選好辯論題目。辯論題目一定要選擇中職生感興趣、存在認識分歧,且有爭論價值的論題。辯論題目可以事先公布,旨在讓學生準備充分,也可以臨時宣布,意在訓練學生敏捷思考與靈活應變的能力。二要指導學生抓住對事物認識的分歧點進行論辯。辯論雙方倘若不在分歧點上交鋒,各說各的,就不能稱之為辨論。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辯論過程中,認真聽取對方的發言,記住要點,抓住矛盾,找出破綻,立馬給以針鋒相對的駁斥。論辯中,雙方都會遇到新問題,這就要求論辯者頭腦清醒,反應靈敏,善于思考,巧于言辭,這樣才能隨機而應變。三要有良好的辯論氣氛。在辯論中,要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勇于交鋒,敢于堅持真理,但不強詞奪理,體現實事求是的學風。同時還要注意講求禮節,相互尊重,互相學習,不感情用事,不諷刺挖苦,這樣才能使辯論產生積極的效應。

三、說話訓練還應堅持的原則

1.靈活多樣原則

“說”的教學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靈活性就是隨機性,說話訓練貫穿在閱讀、寫作等教學中隨時隨地進行。多樣性即可以開展朗讀、討論、故事復述、提問、情景劇表演、即席發言、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相結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2.循序漸進原則

“說”的能力需要符合教學過程的規律性和學生的發展能力,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在進行過程中要經歷“愿說”“敢說”“會說”“善說”等階段。在實際操作中,注重由低級到高級,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進行說話訓練。

3.及時評價原則

說話訓練的內容“消縱即逝”,它不如書面信息那樣持久,所以在說話教學中可以采用“多起點分類指導”,通過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師生共評相結合方式,及時加以評判,然后歸納整理,查找出學生的差距,就每個個體有的放矢分別指導。這種方式不但有利于教師調整教學,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習動力。

4.“大語文”原則

生活處處皆語文,引導學生利用一切語文學習的機會和因素,進行說話訓練的語言實踐。引導學生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學校學習與家庭、社會生活相結合,讓說話訓練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四、結語

總之,語文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個有機整體。對中職生說話能力的培養,不但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還是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