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設計任務書范文

時間:2023-07-19 17:36: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房屋設計任務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房屋設計任務書

篇1

   1 ****大廈項目概況

     本項目由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河北省政府共同投資,北京****置業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開發建設。目前項目已經北京市計委批準立項,并取得了市規委的規劃條件和建設用地許可證;公司已與北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正式簽訂了土地所有權出讓合同;現場地已三通一平,其它相關大市政配套條件已基本具備。

        本項目位于東城區****路地興居九號,地處中軸路與北二環路交匯點的東北角。大廈設計坐北朝南,南面是濱河路及北護城河,北面與洲際大廈連體,東鄰儀器儀表大廈中景豪庭(高檔住宅)和神華大廈,西側為規劃中的天圓廣場,并擬建10萬m2左右的建筑群體(酒店、寫字樓和商務)。該項目已建成出入二環路的跨河橋,該橋位于大廈的西南角,將與大廈西側規劃道路相接,直通****路。從大廈向東、西行約1km分別為北京市交通樞紐安定門、德勝門。大廈距地鐵鼓樓站300m,距天安門3.5km,距北京火車站5km,距首都機場15km,距規劃的奧林匹克公園4km。該項目地理環境十分優越,交通便捷。

    2.  規劃要求:

      ⑴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7100 m2

      ⑵ 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積: 

          其中,代征道路用地面積:1300 m2

      ⑶ 容積率: 6.76

      ⑷ 建筑密度:  39.64%

      ⑸ 建筑規模:  65000 m2  地上48000 m2,地下17000 m2

      ⑹ 建筑高度:  主體檐口高60 m, 最高點74 m

      ⑺ 建筑層數:  主體18層,局部20層

          其中,地上:18

               地下: 3

      ⑻ 建筑退規劃用地邊界線距離:

         首層及群房:

             首層退南側道路紅線不小于33.8 m

         建筑主體:

             與東側現狀建筑間距13.9 m

             西側與洲際大廈取齊

      ⑼ 綠地率: 27.4%

      ⑽ 停車位: 300個 

    注:在建筑最高點不變的條件下,建筑主體檐口高度及建筑層數可適當調 整。  

    3. 設計任務性質

    本項目為集商務辦公、會議旅游、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智能型綜合大廈,其中寫字樓為現代化甲級寫字樓,酒店標準為四星級。大廈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二十一世紀建筑高科技的發展水平,結合“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提倡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和節能建筑的理念,突出智能、人性、個性、自由、效率、追求優化經濟設計,增強建筑的市場競爭力。

    4.設計任務要求:

    4.1 總體環境要求:

    本項目的周邊環境優越,南臨即將通航的北護城河,距鐘鼓樓不到1km;大廈同西臨的天圓廣場等建筑組成的建筑群在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前,將成為北中軸路南端的標志性廣場。故要求設計時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因素,在保持和發展優良環境的前提下,應具有獨到的自我創意和特色,借以提高大廈的整體形象。

    4.1.1 建議大廈以正對北二環路的南面布置主入口,并結合護城河、濱河路的綠化帶與新建的跨河大橋,組織好交通與綠化等,在主入口前布置廣場。大廈的西側與天圓廣場之間是規劃交通大道,向北通往****路,向南連接跨河大橋通往二環路,故可在大廈西面布置次入口及綠化帶等設施。

    4.1.2 要求做好人流的組織,應有清晰路徑進入大廈,入口易于識別。應充分利用跨河大橋、濱河路、西側規劃路及洲際大廈現有地勢標高形成有機的整體交通組合,既方便車輛駛入,又適于行走,還應能達到立體景觀效果。

    4.1.3 要求做好車流的組織,地下停車庫的入口可考慮在基地的東南側,并與洲際大廈的地下車庫相通,形成環路。在職工出入口附近考慮一定數量的自行車車庫。

    4.2 使用功能及其分布要求

     基于對目前酒店、寫字樓市場的調研,并綜合專家的意見,大廈內部功能及其分布要求如下:

    4.2.1 寫字樓為現代智能化開敞式甲級寫字樓,其建筑面積控制在25000 m2左右。大廈應以人為本,為用戶提供寬敞、明亮的舒適空間。

    4.2.1.1 作為一棟多租戶大廈,要為不同性質和規模的租戶提供最大限度的靈活性。寫字樓要求大空間敞開式辦公,建筑師可利用防火單元/防火墻等    為多租戶提供多種可以選擇的布局方式,如部分房間分隔。

    4.2.1.2 標準層設計應考慮減少分支走廊,縮短多租戶樓層中走廊至電梯廳的距離。

    4.2.2 酒店標準為四星級,在滿足寫字樓的面積條件下,客房總數控制在250套左右。

    4.2.2.1 酒店的客房、公共活動區、服務區等設計必須達到四星級標準的硬件配套。

    4.2.2.2 客房類型及套數按四星級酒店考慮,除標準間外,應有若干豪華套.

    4.2.3 配套設施:餐飲、娛樂及會議室按寫字樓及酒店相應標準配置,盡可能借助相鄰建筑物(如洲際大廈)的現有設施。(洲際大廈目前已有8道保齡球館、100 m2健身房、100 m2形體教室、10~15人的美容美發、大型員工餐廳,并且在洲際大廈地下一層預留有通道,可與之呼應貫通。)

    4.2.3.1 餐飲部分應有中、西餐廳,可適當考慮韓國燒烤、日本料理及大眾風味餐廳等以滿足不同賓客及寫字樓人員的需求。主要的餐飲部分可設在二層,寫字樓人員餐廳及大眾風味餐廳也可考慮設在地下一層。

    4.2.3.2 擬設200~300座大餐廳,大餐廳考慮可靈活分隔為若干小餐廳,并可兼做多功能廳,另設置若干雅間及1個貴賓廳。

    4.2.3.3 擬設300~400座的大會議室及若干小會議室。大會議室附近應有休息、接待室。會議室也可兼做多功能廳。

    4.2.3.4 健身娛樂部分按四星級標準設置。游泳池、桑拿、歌廳等康樂設施在規模上應適度控制。

    4.2.4 地下層布局要求

    地下各層應主要解決小型車停車位、機電設備用房和內勤保障用房。同時應注意與北側洲際大廈相通,其入口位置,通道等應與之相對應。

    4.2.5 首層設計要求

        建筑首層應首先考慮空間的公共開放性,適宜人流和自然景觀的相互交往滲透。

    門廳的設計應與外部造型相互呼應,在簡潔明快的現代風格下,要著重空間品質、突出文化氛圍。

    4.2.6 公共空間及樓內交通要求:

    要充分合理利用內部空間,在盡可能不減少其他部分使用面積的前提下,應對于共享空間給予一定的考慮以增強大廈的整體形象。

    各種功能空間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應有機聯系。應做好內部水平及垂直交通的合理組織,處理好寫字樓及酒店交通的分與合;服務性的專用運輸系統應與人行交通流線分離。交通系統應具有靈活性,滿足所有樓層中一個或多個用戶的使用需要。

    4.2.7 建筑造型要求

    本大廈由于地理環境條件特殊,所以其立面造型是本次競賽重點要求之一。希望在滿足城市規劃及周圍環境要求(特別是與洲際大廈的協調)的條件下,應盡力使大廈造型新穎,明快、大方,富有個性和時代感。

    為使白天和夜間都保持整體建筑形象,應充分考慮大廈的外部照明設計。例如平日和重大節日的等不同效果。

    4.2.8 采暖通風和空調要求:

    采用天然氣為能源,大廈獨立采暖。

    4.2.9 管道和排水設備要求:

       生活用水、直飲水系統、污廢水排放、中水處理系統、熱水系統。

    4.2.10 電力供應要求:

       多線或雙線、高壓變電、低壓配電。

    4.2.11 智能大廈設計要求:

    設計原則:按照國標gb/t50314-2000《國家智能建筑規范》甲級標準

    進行設計。并參考當今國際上同類建筑中先進的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達到辦公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設備管理自動化、消防報警和安全防范子系統的實施兼容管理和監控。

    5. 其他:

    本任務書所述的設計標準僅作為指導方案設計向項目總體開發深化的原則,并不限制建設性的新設計思想。受委托的建筑師和工程師應該、也必須以創新的思想設計,并對技術經濟方案加以論證。

    該項目的所有資料要予以保密。沒有業主的同意,不能泄露給任何無關人員。

    所有設計不得標注設計單位圖簽,設計文件按規定密封。

    6. 提交文件要求:

    6.1 滿足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對方案設計申報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6.2 總平面圖,平、剖面圖,南、西、東立面圖,效果圖。

    6.3 設計說明書(包括技術經濟指標)。

    6.4 方案估算書。

    6.5向業主提供所有圖文的電子文件。

篇2

關鍵詞:移動商務技術 移動應用開發 軟件技術 網絡營銷

1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移動商務這一新型的電子商務模式已顯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未來幾年內,我國移動商務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但與產業增長相適應的技術與商務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卻明顯不足。作為社會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的高校,如何迎合社會需要,培養市場急需的人才是高校一直在關注的問題,移動商務的迅猛發展,隨之帶來對技術的需求也與日劇增,給專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對未來幾年高校移動商務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和輸出提出了新的挑戰[1]。如何培養移動商務技術方向的人才,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2 工作任務和能力素質要求

通過到多個電子商務與軟件服務單位調研,一起與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部門經理、技術部經理和高級工程師等確定了移動商務技術方向的工作任務和能力素質要求。

2.1 移動商務技術工作任務

了解電子商務與移動電商運作流程;根據實際需求,設計移動電商平臺的應用框架;根據需求,正確設計和建立電商平臺后臺數據庫;掌握主要的電子商務應用開發手段與移動APP技術;根據系統選型與客戶要求,選擇合適框架快速構建電子商務平臺與移動APP;對電商平臺進行壓力測試與安全檢查;對平臺的商務信息進行搜索優化,偏于用戶訪問;利用靈活手段進行網絡營銷,掌握利用移動APP開展電商運營,保證電商平臺安全正確運營,保證海量請求正確處理[2]。

2.2 能力和素質要求

熟悉電子商務應用開發技術,學會利用主流技術熟練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掌握電子商務移動應用APP的設計與開發\并學會利用移動APP開展電子商務運作;掌握電子商務網站信息的搜索優化技術;掌握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運作的技術與手段。

3 人才培養目標

移動商務技術方向主要面向IT和商業服務等企事業單位的移動商務技術應用開發崗位,具有良好職業素質,掌握電商技術開發和商務推廣等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方法和社會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從事商業系統應用、技術支持、信息處理和系統維護工作,熟悉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移動商務、搜索優化、推廣與網絡營銷的技術與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4 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結合CDIO理念以培養具備良好團隊協作精神和較強實踐創新能力作為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一種適合高職學生的移動互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以CDIO理念為基礎,構建面向就業的一體化課程體系,以項目為載體,在“做”項目過程中開展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單項、綜合和專業應用技能,通過校內工作室),校外(公司)實訓基地工學結合方式實施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3],從專業知識能、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效果評價。

5核心課程

課程設置以職業崗位為核心,課程教學深度采用階段遞進式,職業技能圍繞崗位技能展開與延伸。主要核心課程如下:

程序設計與規范:本課程結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介紹了Java的基本概念以及Java主要的核心技術。通過融入面向對象的相關內容,具有一定的面向對象分析、設計、開發能力,為商務軟件的設計和開發打下基礎。

軟件UI設計:本課程主要講述計算機應用系統中的用戶界面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有:人機交互與用戶界面設計;文本界面、圖形用戶界面和Web界面的設計與開發;基于Web的用戶界面設計過程及應用系統開發;面向對象的界面設計、MVC模型。

電子商務應用開發技術:掌握利用C#、NET等電子商務開發核心技術,并能構建小型電子商務系統。能根據實際要求設計和實現經濟、有效、安全地電子商務集成系統。

電子商務平臺構建:本門課程著眼于培養學生采用.NET技術進行電子商務平臺設計、開發以及部署的方法和技能。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具備作為一名Web開發人員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可以以獨立或者合作的方式進行電子商務平臺開發。

移動商務應用開發:本門課程以移動平臺作為開發的載體,培養學生基于移動設備的程序設計、UI設計、編碼開發以及調試部署的方法和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具備在主流移動平臺上進行商務程序開發的基本能力,可以從事面向移動商務應用程序開發的相關工作。

此外,為培養學生的商務知識能力,還開設商務信息搜索優化、電子商務運作、網絡營銷與策劃等商務類課程,讓學生畢業后,除了可以選擇技術開發類崗位,也可以選擇電子商務服務類的崗位,拓寬學生的就業面。

6 師資隊伍建設

采用“內培外聘”的形式,始終把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學風嚴謹、有創新精神、有奉獻精神的教師隊伍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重視在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的在移動商務技術方面的實踐動手與社會服務能力。

7 實訓室建設

實訓室是衡量高校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高水平的實訓室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前提,是學校事業發展的基礎。加強移動商務技術實訓室建設,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使實訓室管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8 結論

高職院校學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要努力掌握移動商務的發展方向,研究對人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不斷創新改革,積極探索適合產業、技術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式[3],滿足社會、行業對移動商務技術人才需求,積極服務地方經濟。

參考文獻:

[1]劉彩霞.3G時代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3(03)

篇3

[關鍵詞] X射線;防護裝置;骨科手術;輻射防護;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0-150-04

Related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affect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pliance under c-arm of operating room staff member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EN Shaojuan MA Kaibing BAO Qunmei CHEN Siying JIANG Shuijiao

Operating Room, Zhao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52606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elated factors and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affect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pliance under C-arm of operating room staff members in orthopedic surgery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Methods Medical staff who used C-arm in surgery were given questionnaire survey.Their awareness of radiation and measures of self-protection were known.Of which,the weakness was improved.Prevention status and compliance before the survey of December 2013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After one year of data summarization,cause analysis,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prevention measures and compliance after 2015 were set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After target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and rectification term by term of weakness for medical staff according to survey results,knowledge rate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ompliance of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P

[Key words] X-ray;Protective devices;Orthopedic surgery;Radiation protection;Compliance

隨著放射導向運用技術的發展,C形臂X射線應用日益廣泛,放射技術在醫學領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如防護不當,X線可造成白內障、皮膚損傷、遠期癌癥等各種損害[1],但目前較多報道[2-4]顯示,醫務人員在防護意識和防護方法上隨意性仍較大,普遍存在依從性較低的情況。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對C形臂X光機下行骨科手術的醫務人員發放自制的調查問卷,從中了解骨科手術中放射防護存在的不足,并據此作出相應的改進,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來源及時間

數據資料來源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調取我院骨科醫生17人,麻醉師30人,護士40人,建立EXCLE電子表格數據庫,資料真實可靠。調查時間為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2 方法

1.2.1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現狀及依從性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法、檢查登記本確認人員接觸射線次數、現場觀察及訪談手術室骨科專科護士相結合的方法。調查問卷的調查內容包括醫護人員輻射防護的認知性、專業知識的獲取來源、定期健康體檢情況、員工依從性等等。

1.2.2 針對不足,逐一制訂、落實整改措施 調查結果顯示,在放射防護方面,本院醫護人員的基本情況、防護知識的知曉率及職業防護的依從性與張秀華[2]及王琪[3]的報道一致,普遍存在依從性較低的現象。針對于此,科內成立監管小組,針對影響依從性的因素進行分析、整改,包括:(1)制定明確的針對術中放射的防護流程和操作細則,組織學習,確保措施落實到位。使用C臂機X射線的手術盡量安排在有鉛屏蔽防護的手術間,對接觸射線的手術人員進行登記,合理排班[4],避免過多重復接觸射線,孕婦嚴禁參加射線手術。(2)對所有接觸射線人員,每年均請職防所專業人士對其進行培訓,對部分思想顧慮過重的人員,作好心理疏導,避免過度反應(如到遠離手術間的地方回避等)。(3)購置新型輕便的防護裝置,淘汰一批使用時間長、笨重的防護服,并完善各類硬件設備設施,如鉛屏風、防護眼鏡等。(4)從事放射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檢測是衛生部《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的重要內容[5-6]。每年對醫護人員定期進行健康體檢,請專家分析體檢結果,有異常及時對其工作崗位做出調整。2015年手術室一名骨科專科護士體檢結果出現白細胞低,科內即對其做出工作崗位調整,避免再接受X線照射。(5)規范防護用具的日常存放管理:由于參與手術人員中,部分骨科醫生對懸掛鉛衣、擺放圍脖等隨意性較大,手術結束后未能按要求進行懸掛處理??苾扔≈撇堎N相應的溫馨提示,加強對使用人員的管理教育,切忌馬虎對待用具,不可隨意折疊、堆放及穿衣蹲、坐、躺、靠、壓等。在整改初期尚指派溝通能力好的專科護士對骨科手術醫生進行隨時性的“勸導”,督促其按要求懸掛鉛衣及歸回各類防護用具,直至其形成良好的習慣。(6)對防護用具進行嚴格的院感控制管理:由于鉛衣的重量原因,穿戴中易出現汗液浸漬現象,部分人員認為衛生狀況不理想而常會出現從簡心理,不愿穿戴防護用具。針對于此,我科制訂管理措施如下:術中發現污漬(或血漬)時由使用者及時清潔污跡(若被血源性病原體標志物陽性的血液污染者,清潔后加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術后懸掛于“未消毒”柜內,每天由清潔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濕布擦拭,注意每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干燥后需用清水擦去殘余氯以免損傷鉛衣及穿著者的皮膚,再對鉛衣表面進行空氣消毒1h,消毒后的鉛衣懸掛于“已消毒”柜內。每周六,清潔員統一收集再進行一次空氣消毒。其他防護眼鏡、鉛帽、圍脖等,在沒污染的情況下,由清潔員每天手術結束后及每周六作常規擦拭、空氣消毒即可。若有污染,則參照鉛衣的消毒辦法。以上防護用具均需監測物體表面含菌量

1.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影響醫護人員放射防護依從性的相關因素

整改前,手術室醫護人員對放射防護依從性較低,調查發現影響醫護人員放射防護依從性的最主要因素為防護用具沉重,穿著操作不適;其它原因分別有:主觀感覺上覺得鉛衣的“非專屬性”,即人人均共同穿著,感覺很臟。其它還有一些從簡心理(如采取離開手術間或站立在防護屏后躲避射線)、防護知識不足(如不了解射線危害人體哪些器官、射線防護的原則、屏蔽手術間的意義、如何集中操作避免過多接受射線、監測牌的正確佩戴、使用C臂機球管的正確距離等)、以及某些操作中出現的過度防護等,但在不同的職業中,不同的對象情況略有不同,見表1。

2.2 兩組醫護人員放射防護知識、防護方式及依從性的相關因素比較

整改后,醫護人員對防護知識的掌握程度及防護方式均有了明@的變化,對射線防護的依從性有了明顯的提高,P

3 討論

醫用電離輻射給醫護人員造成機體損傷的潛在危險日益受到重視[9]。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手術室的嚴彬等報道,當醫護人員佩戴了鉛防護衣后或增加了與放射源的距離后,術中所遭受的X線輻射會顯著減少,大大提高了對醫護人

員的保護作用[10]。由于對放射防護的知識來源較少,醫護人員在一定程度上易對X射線這種無形的東西既害怕又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要么從簡心理,要么過度防護,易造成對穿戴防護用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依性普遍不高。因此,我們應加強醫務人員X射線防護技術的培訓,降低醫務人員對X射線的恐慌心理。雖然C臂機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電離輻射會對周圍環境有影響,但在有效的電離輻射防護下,可以保障醫務人員的健康[11]。

對于拉大與輻射源距離的方法進行防護,即在透視時遠離C型臂、站在手術室外,透視完畢再繼續操作,此方法可明顯降低術者接受的輻射量,但必需多次往返于手術室內外,延長手術時間,易增加感染率,且對于病人病情的觀察亦十分不利。研究表明[12],透視時術者處于距患者約1.5m可明顯降低術者經受的輻射量,且不增加手術時間,簡便易行,是適用于臨床上推行的輻射防護措施。

輻射防護的效果與醫護人員的依從性密切相關:除提供合乎要求的射線屏蔽手術間、購置新型輕便防護用具外,還要加強科學化的管理,為員工提供專業化的知識培訓來源,解決部分人員的不良抵觸情緒,合理安排骨科手術,將應用C型臂的手術安排在射線屏蔽手術間內,在手術間安全范圍內設置鉛屏風,并設立監控小組,定期檢測醫護人員穿戴防護用具的正確性,對骨科小組的人員輪流安排,避免短期內集中接受X線的照射,避免安排孕期婦女接受射線手術。此外,醫院相關部門應認真履行對職工的健康體檢管理職能,對職工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并及時向其個人反饋結果,并提供特殊的射線補貼發放等。

綜上所述,C臂機在應用過程中的射線防護工作已成為手術室職業防護中的弱點和難點[13]。增強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意識[14],完善醫護人員輻射防護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安排骨科手術人員輪轉,加強防護用具的院感管理,實施職能科室c手術室雙向督導,糾正防護認識誤區,可培養醫護人員良好的職業防護行為,從而提高其放射防護的依從性。而采取屏蔽防護、時間防護和距離防護等綜合措施,是降低工作人員受照劑量的有效方法;而通過有效方案減少患者射線輻射量(在不影響透視效果前提下)是受檢者防護的關鍵所在[15]。

[參考文獻]

[1] 孫智山,曾建平,周勝華,等.防放射線手術操作房與傳統鉛衣、鉛圍脖和鉛屏組合在防護效率與現場操作評價方面的對比研究[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3,21(2):100-103.

[2] 張秀華,劉麗,王惠琴,等.手術室醫護人員放射防護認知及依從性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1):2542-2543.

[3] 王琪,季萍.手術中使用C型臂X射線的安全防護進展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5,13(27):2699-2703.

[4] 羅紅,谷志容,劉敏娜.醫療機構手術室術中放射防護的現狀與對策[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36(6):919-920.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5] 王永剛,馮子良,陳宏,等.某醫院2008-2010年從事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檢測結果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3,21(3):624-627.

[6] 賈曉筠,趙小愛,徐麗.太原市2011年參加全國個人劑量比對結果分析[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2,32(5):519-520.

[7] 張曉華.介入治療中心的醫院感染管理[J].全科護理,2012,10(8A):2080-2081.

[8] 闞攏朱菊娥.手術室骨科專用C臂機的使用和管理體會[J].醫療裝備,2008,21(8):55.

[9] 秦麗敏.骨科手術中應用C形臂醫護人員的X線防護[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5):8679-8680.

[10] 嚴彬,王曉寧,劉佳,等.脊椎微創手術中手術室醫護人員的射線劑量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3):4056-4058.

[11] 高華永,劉帥,苗路瑞,等.手術室C形臂X射線機的放射防護檢測與對比研究[J].中國醫療設備,2014,29(6):14-21.

[12] 王建儒,張奎渤,劉輝,等.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術中不同輻射防護距離的對比研究[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4,24(5):417-421.

[13] 王雅麗,劉素芳.手術室使用C臂機的X線安全防護的現狀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1358-1360.

[14] 李雨玲,李婕,葛曉乾,等.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現狀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5,1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