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范文

時間:2023-07-19 17:3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金屬硫化物;氧化;危害;生態環境

1.前言

鄢家村在2009年9月10日,鄢家村水庫及村中水塘水質突然變得清澈見底,魚蝦死光,“土壤中連蚯蚓都沒有(鄢家村村長語)?!睆?009年9月到現在幾年的時間里,此一現象并未改變,鄢家村水庫及村中水塘周邊并無還在運行的廠礦企業,只在鄢家村水庫北邊有一廢棄多年的采石場,水庫水的來源主要來自采石場和水庫西側山上來水,這兩股水同時注入水庫。鄢家村的主要灌溉水源來自這個水庫,同時因為鄢家村地處水庫下游,地下飲用水源恐受影響。

多年來,鄢家村無法進行魚業養殖,村民的種養收入減少,村民的健康恐受到影響。

2.污染原因分析

鄢家村環境質量監測結果顯示,鄢家村環境污染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地表水水環境污染,其次是土壤環境污染。水環境污染造成了土壤環境污染進一步惡化,因為鄢家村的主要灌溉水源來自受到水環境嚴重污染的水庫。

水庫水的來源主要來自采石場和水庫西側山上來水,這兩股水同時注入水庫。分析結果顯示,水環境污染主要的源頭是來自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

我們采集了采石場來水、水庫西側山上來水、村中水塘、村地下水等四個采樣點位的水質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水環境污染主要的源頭是來自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

同時我們發現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的硫酸根離子很高,但是在水庫出水口、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村中水塘水質分析中硫化物均為末檢出。為了判明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中的很高的硫酸根離子的來源和水質呈酸性(ph(無量綱):3.0)的原因,為此,我們采集了兩種礦石進行分析,一種是黃色礦石,另一種是黑色礦石。礦石樣品經風干磨碎,測定結果顯示:黃色礦石含微量的鐵、錳;黑色礦石含較高的錳、鐵,通過有效硫分析,有效硫為20%,因此,我們判斷,采石場為硫鐵礦區,因有效硫成份太低,不具開采價值。

因為,硫鐵礦在風化氧化過程中,s嚴重流失,s在風化產物中幾乎消失,在風化氧化過程中形成硫酸及硫酸鹽。s的大量流失表明風化氧化過程中酸釋量很高。

所以,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的硫酸根離子很高,水質呈強酸性。

硫化物礦物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硫酸的過程為(以fes2為例):

① 3fes2+8o2fe3o4+6so2 ②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so3+h2oh2so4

為了了解礦山尾砂礦廢水對鄢家村土壤環境質量造成的污染狀況,我們采集了鄢家村三個監測點位的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分別是:背景值監測點位、鄢家村菜地(水庫灌溉區三個點位)、采石場(礦石風化粉末,三個點位)共7個土壤樣品。同時,我們采集了兩種礦石進行分析,一種是黃色礦石,另一種是黑色礦石。土樣及礦石樣品經風干磨碎,通過100目尼龍篩,分析樣品用hf-hno3-hclo4混合液,于聚四氟乙烯燒杯中消煮,然后用hcl溶解殘渣,待測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

土壤環境質量ph(無量綱)、 陽離子交換量(cmol/kg)監測結果

于是我們發現了一條重金屬遷移的路徑:

礦石氧化酸化進入水體通過水體轉移菜地菜地富集 盡管當地村民經過多年在菜地種植樹木、培植草之后,通過植物修復,菜地的土壤環境已經大為改善(菜地土壤仍然為酸性土)。但是我們從重金屬遷移的路徑中以及當地村民對當時狀況的描述中得知,礦山尾砂礦廢水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因此,我們對鄢家村環境污染原因得出以下結論:

采石場部分礦石為硫鐵礦石,其主要成份為fes2,并含有錳原素,fes2通過化學反應可生產出硫酸。礦山開采使原本深埋在地下的金屬硫化物暴露在地表,與氧氣和水接觸后氧化,并在微生物存在的情況下加速氧化,硫化物礦物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硫酸,同時釋放大量的有害元素,如as、cd、cu、pb、fe、zn、mn等,使得采石場土壤嚴重酸化,隨著雨水季節一來臨,隨著雨水一同注入水庫,使得水庫的水ph、鐵、錳等因子超標。

硫化物的氧化是形成酸性礦山廢水的最主要原因,酸性礦山廢水長久嚴重危害礦區周圍的生態環境,甚至在礦山關閉多年之后危害仍然存在。

硫化物礦物在氧化過程

產生硫酸的過程為(以fes2為例):

①3fes2+8o2fe3o4+6so2

②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其次,降水的淋溶作用,淋溶作用強的地區多雨。由於雨水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已微含酸性,滲入土內,再和有機質或礦物質分解所產生之各種酸類混合以后,其酸性更強,於是可將土內之石灰質與其他可溶之鹽類溶解沖走,在雨水充足地方,淋溶作用常遺留下較具酸性而貧瘠之土壤,曰酸性土。

3.建議與對策

因為鄢家村山體礦石中存在硫鐵礦,因此應減少山林的亂開亂挖,防止土壤的裸露。

土壤環境治理:

(1)建議采用土壤修復技術中的植物修復技術,對采礦石山體部份裸露處進行植物修復。

(2)當地村民經過多年在菜地種植樹木、培植草之后,通過植物修復,菜地的土壤環境已經大為改善(菜地土壤仍然為酸性土)所以,對村中菜地仍以植物修復為主。

水環境治理:對采礦石山體部份裸露處進行植物修復末達到預期效果前,對水庫東側采石場來水進行引流分流,引流到別處進行處理達標后排放。同時,排干水庫現有水量,挖掘出水庫底泥。

參考文獻

[1]萬茉莉.硫化物礦山尾礦的微生物氧化產物及其環境效應.

篇2

關鍵詞:畜禽養殖 環境污染 防治對策 法律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a)-0111-02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Domestic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Pollution and 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Regarding Pollution Control

Yao Lihua

(Rudong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Rudong,Jiangsu2264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fast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 the pol-lution from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discharge of substantial waste and sewage brought by breedi-ng has seriously damaged and affected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ed to the unceasing occurrence of cases concerning masses’enviro-nmental complaints and pollution disputes. Although China has introduc-ed a range of laws & regulations, policies and standards regarding con-trol of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pollution, in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situation of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pollution nowad-ays, some problems and drawback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solved

desperately can still be found in these laws &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ising from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main reasons for the p-ollution, and legal factors for inadequate control of 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 pollution,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s to solving the pollution under the rule of law.

Key words:Livestock & poultry breeding;environmental pollution;countermeasures;legal research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畜禽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養殖所帶來的大量廢物和污水的排放,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影響,并導致群眾環境投訴和污染糾紛案件不斷上升。因此,如何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利用各種手段促進畜禽養殖業規范、可持續的發展已成為各級政府亟需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

1 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

在我國傳統歷史上,農村畜禽養殖業大多數以家庭分散養殖為主,畜禽排放的廢棄物主要用于農田施肥,形成以“養殖-肥料-種植”良性循環為主的生產模式,對生態環境基本不造成污染。但是,隨著養殖業規?;⒓s化發展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養殖業與種植業相分離,養殖產生的糞便類廢棄物不能及時合理地利用于土地,直接導致了畜禽排放的廢棄物被四處堆放或隨意排放到河流、溝渠等水體中,對農村水、大氣、土壤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與破壞。

1.1 水環境污染

畜禽糞尿、圈舍沖洗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化學物質,這些污染物質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地表水體中,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水生動植物缺氧死亡,水體發黑發臭,河流或魚塘喪失其原有的灌溉、漁業功能。此外,畜禽糞便的有毒有害成分還會通過地表徑流滲入地下水循環系統,一旦影響地下水體水質,將很難治理和恢復,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會得到凈化。

1.2 大氣環境污染

畜禽糞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發酵后會產生大量的氨氣、硫化氫、糞臭素、甲烷等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惡臭氣體進入大氣層后會不斷擴散,破壞空氣質量,在通過呼吸道系統進入人體后,還會引起各種呼吸道疾病,危害周邊居民身體健康,影響其正常生活。

1.3 土壤污染

畜禽糞便直接堆放在農田上,畜禽污水滲入土壤表層,會導致原本疏松的土壤空隙堵塞發生板結,土壤透氣、透水性下降,影響土壤質量,影響農作物生長。另外,畜禽喂養所用的飼料添加劑中含有的一些重金屬物質,若隨著畜禽糞便滲入土壤中,還會造成重金屬的富集使得土壤無法吸收和消解,導致土壤功能變差。

1.4 傳播病菌

畜禽廢棄物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以及滋生的蚊蠅等,會使環境中病原菌種種類增多,造成人、畜傳染病的蔓延。當發生豬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疫情時,還有可能給人、畜帶來災難性危害,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

2 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環境污染的原因很多,因各地情況不同,主要影響因素也不同,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2.1 畜禽養殖方式轉變

過去畜禽業多為分散經營,畜禽飼養頭數少、規模小,畜禽廢棄物一般可及時處置,對環境影響不大。但最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養殖業迅猛發展起來,養殖模式逐漸由原來的家庭分散經營向規?;?、集約化養殖方式轉變,各地城市近郊和農村紛紛興建了大量的畜禽養殖場,導致產生污染物往往集中在某一區域,超過了當地的環境承載能力,造成環境污染。與此同時,分散的個體養殖模式也并未消失,仍呈擴張趨勢,區域畜禽總數不斷擴大。

2.2 養殖技術比較落后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養殖場、養殖戶普遍采用清水沖刷圈舍、清理畜禽產生的糞便類廢棄物,這種干濕不分的養殖和污染物處理方式,導致了大量的污水、廢物產生,不利于糞便的收集與綜合利用,從源頭控制污染。

2.3 選址布局不盡合理

由于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缺乏必要的引導和規劃,更多地是自發地、單純地面向市場需求自由發展,導致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在行情見好時投入到畜禽養殖中。他們通常利用自留地及宅基地周邊建設圈舍進行畜禽養殖,并不考慮場所選址是否符合用地規劃和環保要求,其中一部分甚至沒有達到遠離飲用水源、遠離居民和敏感目標等基本環保要求。

2.4 環境意識比較薄弱

農村畜禽養殖污染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及損害不僅是眼前的,更是長遠的。大批畜禽養殖者只注重當前經濟效益,并不重視畜禽養殖廢棄物的污染防治工作,使得大量畜禽養殖廢棄物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環境中。而且作為農村工作的主力軍,一些鎮村干部也存在著重發展、重富民、輕環保的思想,致使環境監管不到位,畜禽養殖污染日趨嚴重。

2.5 防污制度不夠完善

盡管國家環保部于2001年頒布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對生豬存欄500頭以上、雞3萬羽以上、牛100頭以上及同類別的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國務院也于2013年11月11日頒發了《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但這兩部法律法規也僅是針對畜禽規?;B殖場所制定的法律法規,目前大量存在的非規模化養殖場、養殖戶還是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導致現在大量的非規?;B殖場、養殖戶的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2.6 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

當前,大量的非規?;募彝ナ叫笄蒺B殖戶基本都未建設合格的污染防治設施,絕大多數只有一個簡陋的糞便、廢水收集池,產生的糞便、廢水經簡單貯存后就直接排入溝塘或河流,對于規?;笄蒺B殖場而言,雖然建有污染防治設施,但為了節約成本,往往也僅限于建設收集池、沼氣池等簡單的處理設施,防治措施并不能滿足環保達標排放的要求。

2.7 環境監管不到位

長期以來,農村畜禽養殖污染的環境執法一直是環境監管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存在環境監管不力或不到位的情況。主要原因是現在畜禽養殖污染面廣量大,各執法單位還存在法難以責眾的心理,而且基本面對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各單位在執法時更會慎之又慎。

3 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不到位的法律成因分析

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日益嚴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環境監管不到位、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農民環保意識薄弱、農村環境法律制度不健全等,下面主要對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不到位的法律成因進行簡單分析。

3.1 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法律體系不健全

目前,關于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方面的主要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兩部專門法律法規和其它零散分布在其他法律中的條款,這些是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開展執法監管的最主要的依據。雖然新《環保法》對畜禽養殖場的選址、建設和管理提出了相關規定和要求,但主要針對的是規?;笄蒺B殖場和養殖小區,對非規?;笄蒺B殖卻無專門的技術規范和法律規定,導致非規?;笄蒺B殖污染環境問題發生時,執法人員準備執法處罰時卻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的尷尬。

3.2 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環境執法薄弱

當前,國家在對城市和工業企業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對農村環境保護的環境執法監管投入卻非常不足,執法力量和資金、技術投入均非常有限。目前,我國現行的環境監管體制一般是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才設有專門的環境保護機構,但在與農村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接觸最直接的鄉鎮,卻一般只有一至兩名人員負責環保工作,根本無法做到對農村大量的畜禽養殖戶進行全面、及時的環境監管。

3.3 農村畜禽養殖污染環境侵權追究不足

近幾年來,畜禽養殖污染對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漁業養殖、農田種植造成損害的情況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多部法律對環境污染的侵權責任已有規定,比如《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因水污染受到損害的當事人,有權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侵權責任法》規定:“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些法律條文對農民維護其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支撐,但是在損害賠償數額方面卻沒有明確的規定,當農民在追究人身健康、財產損失的同時想進一步追究精神損失、自然生態破壞損失時,卻無法得到明確的法律保障。正因為法律制度上的缺陷,環境污染損害范圍和賠償范圍的不明確,造成近年來雖畜禽養殖污染糾紛頻發,卻很少有人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環境權益,這在一定程度上間接放任了污染環境行為的發生。

4 法制化解決畜禽養殖污染的對策與建議

畜禽養殖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已到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地步。目前,國家環保部也正在全國積極開展農村面源污染的專項整治工作,投入大量資金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問題。除此之外,該研究者認為可能還需要在法制層面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4.1 完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立法

新修訂的《環保法》規定,從事畜禽養殖和屠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對畜禽糞便、尸體和污水等廢棄物進行科學處置,防止污染環境。該條款規定,不管是單位還是個人,只要從事畜禽養殖就應當承擔對畜禽糞便進行科學處置、防止污染環境的責任。目前,我國已對畜禽規模化養殖場污染防治有了比較全面的法律規定,但對非規模化畜禽養殖還缺乏詳細的法律規定,應盡快出臺相關規定,將達不到規模養殖標準,但已達到一定養殖規模的養殖戶也列入法律監管的范圍,使得農村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有法可依。另外,國務院頒布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規定,畜禽養殖場的具體規模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很多省份至今還未明確具體規模標準,環保部門與農業部門就規模劃定標準意見還沒能達成一致,政府應做好協調牽頭工作,在結合本地養殖規模與污染狀況的基礎上明確規模標準并頒布實施。

4.2 完善畜禽養殖污染執法與監督機制

目前,我國畜禽養殖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究其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環境執法力量薄弱和監督機制的不完善。為加強農村環境執法力量,可在鄉鎮一級設置由環保部門直接領導的環保執法機構,配備環境監管設備和專門執法人員,在村一級設置一至兩名專職或兼職的環保監察員,并保障他們執法經費,安排他們定期對鎮村的各類農業污染源進行監督與管理。一旦發現畜禽養殖污染行為時,要第一時間展開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向縣級環保部門報告,及時處理。另外,還應建立畜禽養殖污染聯合執法機制,由農委牽頭環保、國土、畜牧獸醫站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定期對畜禽養殖場進行執法檢查。此外,還需進一步完善農村環境執法監督機制,除加大對各級政府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方面的考核力度外,還可以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環境執法監督,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與維權意識,達到監督農村環境執法的執行力與效率的目的。

4.3 完善農村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

當前,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中一般只對直接損失進行賠償,對潛在的、間接的經濟損失,比如精神損失等卻賠償很少或不予賠償。顯然,這一局面不利于公民環境權益的維護。為了使環境污染受害者或民間組織能夠通過法律的途徑去維護個人環境權益或社會公共利益,促使環境污染者在無法逃避賠償責任的同時能夠積極主動地防止環境污染,應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明確農村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等,這不僅會使受害人的損失得到公平、合理的賠償,還會促使養殖者在巨大的賠償數額震懾下積極采取措施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減少環境污染行為的發生。此外,還可以嘗試建立農村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基金,一旦發生畜禽養殖污染損害,在未查明責任之前,可以先由該基金補償環境受害人,使受害者的損失得到及時賠償。

4.4 進一步明確政府、企業及個人的環境責任

農村畜禽環境污染防治需要政府、企業、農民各方面的廣泛參與與推動,三者缺一不可。首先,要進一步明確各級人民政府保護環境的主導責任,促使其積極履行防治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職責,切實提高環境執法監管水平和環境公共服務能力。其次,明確農村畜禽養殖企業履行防治污染的主體責任,要求其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要加強廢棄物污染防治,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并承擔其因養殖活動對農村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的責任。再次,要進一步明確農民保護環境的責任與義務。農民環境維權意識的高低間接影響到畜禽養殖者防治污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此就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報刊雜志、鎮村廣播等多種途徑向農民宣傳農村環境保護知識、環保法律法規、環境維權方式與途徑等,達到督促畜禽養殖者自覺防治污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華春雨,唐尚軍.淺析我國農村畜牧業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J].法治與社會, 2009(4):287-288.

篇3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工程建設也日益增多,在工程建設施工中,因為很多是屬于高空作業,存在著危險,同時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有必要加強工程建設各方面的管理。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對建筑行業的管理體制、施工方式以及組織結構等都不斷加強和完善。尤其是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和解決對策都進行了探討。

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探討

1.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方面的問題

建筑工程在施工時有很多的高空作業和露天作業,施工環境比較危險,如果對安全方面管理不到位,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尤其是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很容易產生疲憊而分散注意力,這時候更要非常小心,避免發生操作事故。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隊伍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工,他們的安全觀念比較低,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施工操作中也缺少安全行為規范,給安全施工管理帶來一定難度,這也是影響施工安全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另外,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缺少相關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這也成了影響施工安全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技術管理水平不高,很多的管理人員僅僅憑著以往的經驗施工,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又了解不透,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盲目的心理,工作態度不夠端正,得過且過,這些因素都給安全施工埋下隱患。

2.建筑施工中存在質量方面的問題

建筑施工中對質量的加強管理是整個建設工程的核心,只有加強質量管理,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近年來在相關部門的加強管理下,工程質量普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一些施工單位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施工過程沒有按照規范進行等因素,帶來了一些質量通病,給工程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

3.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對環境的污染給生態環境帶來了重要的影響,環境污染通常有幾方面,即泥漿污染、噪聲污染、灰塵污染、光污染、以及一些廢棄物的污染等。在這幾方面的污染問題中,噪聲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是最大的,而泥土污染、灰塵污染以及廢棄物的污染均是比較原始的污染,光污染則是近年來才受到人們關注的其中一種污染,光污染一般來自于建筑物中的磨光大理石、涂料和一些裝飾材料所反射出來的一種污染源,還有帶來嚴重光污染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在進行焊接操作時所發出的弧光給人們的視覺帶來混亂,這個問題也要引起關注。

4.建筑工程存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個建筑工程不僅要保證工程質量,也要降低施工成本。對成本的管理應該是全員全過程的管理,對成本的管理,最主要的是要依靠施工組織以及生產人員的管理,財務管理人員只能是成本管理的組織者,而非成本管理的主體。當前我國施工單位在成本管理方面制度還不完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導致成本高、而效益低的局面發生。

建筑施工對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要加強安全方面的管理

要建立建筑施工安全體系,施工單位要加強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機構,要建立一支安全技術管理隊伍,在施工過程中將安全管理落實到位,確保施工安全。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安全管理力度,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另外,要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知識培訓,要樹立他們的安全理念,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施工過程中規范操作,要佩戴上安全帽、安全網等,施工人員要通過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2.要加強質量方面的管理

每個建筑產品最主要的核心就是為了建設一個質量良好的建筑物,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對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杜絕偷工減料,要發揮監理部門在施工過程的作用,避免出現“豆腐渣”工程。尤其是驗收部門在整個工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不能馬虎了事,要嚴格按照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仔細檢查,認真驗收,如果有發現問題要馬上和施工企業取得聯系,進行解決。

3.可以運用綠色施工技術,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筑施工時所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綠色施工”一詞也由此而來。運用綠色施工技術可以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它為許多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能源的再利用、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在執行綠色施工時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例如:根據氣候環境施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節約能源、減少對地基的破壞等,從而做好科學施工,不僅保證工程質量,而且將環境污染降低最低限度。

4.建筑施工中要加強成本方面的管理

每個建筑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很多的工程建筑都是由政府之間撥款或者從銀行貸款的,通常屬于民用建筑的則由個人融資建設而成的。對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要根據施工前所編制的資金預算來進行,要嚴格按照資金預算使用資金,不要因為資金的管理不善影響到工程的施工進度和質量。當然,資金管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施工過程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靈活使用。以下是根據人工費來計算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程序:

結束語

篇4

關鍵詞 礦山機電;應用;煤炭企業

中圖分類號:TD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9-0086-01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進步,我國的經濟也有了較快的發展,雖然煤礦企業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也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比如說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嚴重匱乏等。面對這些重要問題,政府以及相關的部門都非常的重視,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針,希望能夠改善這些問題。在煤炭企業中,礦山機電是非常重要的設施,其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發展以及市場競爭力。

1 在煤礦企業中,礦山機電的實際應用情況

在我們國家,礦山機電應用是比較晚的,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運用,在20世紀80年展速度在不斷的提高,現在已經基本能夠滿足煤炭企業的實際需要。在我國礦山機電發展的如此迅速,主要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市場對煤炭的需求一直在不斷的上升,這便要求煤炭企業必須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產量,而引進礦山機電便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所以對礦山機電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

2)若是我國生產的一些礦山機電無法滿足實際的需要,煤炭企業便會采取一些措施,將國外的高科技機電設備引進來,這些機電的引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礦山生產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3)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行,我國也愈加重視礦山機電技術的研發,并針對技術發展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鼓勵。

4)市場經濟確定之后,為了滿足需要我國的科研機構以及院校也加大了對礦山機電的重視,引進和培養了很多的專業人才,促進了其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2 在煤炭企業中,將礦山機電運用進去的意義

1)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高。煤炭企業引進礦山機電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其能夠更好的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煤炭開采精力了手工開采、炸藥開采以及機械開采等幾個階段,真正的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的便是機電的引進。礦山機電的引進明顯的提高了煤炭開采的效率,工人勞動強度也有了明顯的下降,煤炭開采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好的滿足了社會發展以及煤炭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2)礦山機電的運用提高了煤炭生產的安全系數。進行煤炭的開采本身的危險性是非常高的,很多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到怎樣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系數。在我國,每一年都會出現幾起比較嚴重的煤炭開采安全事故,這些事故導致了大量的煤炭開采工作人員的死亡,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隨著煤礦企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種井下監控設備也在不斷的增加,若是這些設備不能夠真正的形成一個體系,那么在將來維護的時候會比較的困難,并且其可靠性也會有明顯的降低。現在煤炭企業已經將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引入進來,這對監控網絡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能夠保證管理體系的科學合理和嚴謹,這樣煤炭企業在生產的時候,安全系數便會有明顯的提升。

3)礦山機電的運用能夠更好的降低煤礦帶來的環境污染。眾所周知,在進行煤炭開采的過程中,會給環境帶來比較嚴重的污染,給社會環境帶來的環境負擔是非常沉重的,比如說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以及地刺輻射污染等等。在一些礦山機械工作的過程中也會帶來嚴重的噪聲污染,比如說振動篩、風閥、破碎機械、空壓機等等。根據研究和數據統計,我們能夠看出,我國約有70%左右的煤炭企業在生產的時候,產生的噪聲污染都超過了國家的相關規定。并且在機械運行的過程中,是需要各種油來進行輔助的,比較常用的有油、絕緣油、機油、煤油以及汽油等。在礦山機械生產的時候,由于機械本身出現問題或者人為的操作不當都會導致漏油、滴油、跑油等情況的出現,這樣不但會造成油料的大量浪費,還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礦山機械在實際運行和工作的時候也會消耗大量的電,在用電的時候,也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比如說電磁噪聲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等。而煤炭企業若是能夠實現機電一體化,那么便能夠在生產的過程中,用網絡對相關的設備運行時刻進行監控,在能夠保證其運行的安全和高效的同時也會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給煤炭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節約大量的資金,這對于生產成本降低和煤炭企業的將來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3 在煤炭企業中,礦山機電應用將來的發展方向

現在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企業的生產都會受到市場的影響,企業想要發展的更好,便必須不斷的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預留一定的降價空間,提高企業本身的市場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對礦山機電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煤炭企業已經將礦山機電很好的運用到了煤炭開采中去,也很好的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但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推動企業的進步,礦山機電便必須不斷的進步,讓其更加適合煤炭企業的生產需要。

1)應該努力的提高礦山機電研發和生產企業本身的經濟規模,并對其將來的產品發展方向進行確定,保證企業能夠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2)我國必須不斷的提高礦山機電的質量以及其科技的含量,努力的實現技術和國際接軌,并進行國際市場的開拓,提高我國礦山機電的科技含量,將其推向世界。

3)在礦山機電研發和生產的過程中,必須不斷的采取措施提高產品本身的性能和質量,讓其在進行煤炭開采的時候更加的可靠和安全,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煤炭開采的需要,同時也能提高我國礦山機電的市場占有份額,推動其更好的發展。

4)我國在進行礦山機電研發的時候必須不斷的提高科技方面的能力,并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專業技術人才本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創新方面的能力,在進行礦山機電研發的時候,效率也會不斷的提高,更好的滿足我國煤炭企業生產的需要。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微電子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在很多的煤礦企業中也將機電一體化的相關技術很好的運用了進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煤礦機電的運用也促進了我國煤炭生產方式的轉型,讓煤炭生產更加的環保、高效、節能,這對我國煤炭企業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在煤礦企業發展的時候,會根據實際的需要不斷地對礦山機電提出新的要求,從而滿足煤礦企業生產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環境污染 藍藻事件 經濟根源 對策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人類為滿足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需求,一方面向環境索取自然資源和能源,一方面又將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排泄到環境中去。因此,環境既要向人類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物質資源和能源,又要接收、容納并消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各種排泄物。伴隨著地球上人口數量的不斷膨脹和人類活動能力的不斷增強,當人類向環境索取的物質和能量超過了環境所能提供的能力、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棄物超越了環境所能承載的范圍時,環境質量就會下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就會受到損害。這時,我們就說發生了環境污染問題。

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了9.67%,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改善、國家財力提升,但是總體上并沒有擺脫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環境污染問題之一――水污染的導火線“藍藻事件”終于在2007年夏天全面爆發了。如此脆弱的生態環境基礎再一次把目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呈現在人們面前。何為“藍藻事件”?皆因水體的富營養化而引起的。富營養化是指因水體中N、P等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含量過多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中含有適量的N、P等礦質元素,這是藻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這些礦物元素大量地進入水體,就會使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這些生物死亡以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減少。接著,生物遺體又會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發生富營養化的湖泊、海灣等流動緩慢的水體,因浮游生物種類的不同而呈現出藍、紅、褐等顏色。富營養化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華”,發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這些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會使池塘和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池塘和湖泊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水產養殖業,而且會使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嚴重地影響人畜的安全飲水。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后,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灣地區出現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颊哂携d攣、麻痹、運動失調、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癥狀,最后因無法治療而痛苦地死去,人們稱這種怪病為水俁病。科學家們后來研究清楚了這種病是由當地含Hg的工業廢水造成的。Hg轉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魚、蝦和貝類的體內,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魚、蝦和貝類,甲基汞就會引起以腦細胞損傷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婦體內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兒發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變形。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As)、鉻(Cr)、苯胺等污染水體后,可以在水體中的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這樣的污水,容易誘發癌癥。

在“腰包鼓了,樓房新了,但水黑了,病多了,心里害怕了”這條路上,承載了許多人不正常的攀富心態。在太湖不斷的富營養化過程中,來自市民的生活污染占據著很大比例,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想到過要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為太湖減輕一點負擔。藍藻事件告訴我們,保護環境有多么重要,我們嘗到的好日子的時間還不長,然而,一個藍藻事件爆發就可能悄悄拿走我們的好日子了,我們必須警鐘長鳴,否則,明天還會有紅藻、黑藻、黃藻等等在等著我們。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也日益嚴重。隨著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提高,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水、大氣、土壤等污染日益嚴重。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人民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盡管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環境保護,采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來預防和治理環境污染,然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水污染還十分突出,并有不斷加重的趨勢。這已經成為危害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一大痼疾,不能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

造成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們也眾說紛紜,包括經濟的、社會的、技術的和倫理的等,其中經濟方面的原因應該是最基礎和最主要的。一個顯而易見且比較公認的結論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直接原因在于污染者對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但是,也不能簡單地將全部經濟原因歸結為這一點,因為環境污染問題牽涉到的,除了污染者以外,還有受害者和政府。從抽象的理論上講,受害者和作為監管者的政府應當是環境污染的當然反對者和制約因素,那么,為什么這些因素在現實中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而使污染行為受到有效的制約呢?本文將運用博弈論這一數學工具,從經濟學的層面對污染者、政府、受害者三方對待污染的態度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

一、環境污染問題是三方博弈的均衡結果

污染者、受害者、各級政府是參與環境污染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基本三方。博弈論對參與博弈的局中人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每個局中人都是“理智的”。而在面對環境污染和治理這一問題中,污染者、受害者、(地方)政府的“理智”集中合在一起形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一集體“不理智”的博弈均衡結果。以下分別對污染者、政府和污染受害者三個行為主體的經濟利益進行分析,從而具體地揭示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和難以解決的經濟根源。

1.公共環境資源的無償使用導致污染者沒有治理污染的主動性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環境污染屬于因負的經濟外部性而導致的市場失靈問題。當市場中經濟主體(企業)的生產行為帶來環境污染時,事實上存在因污染而帶來的社會成本。但是,在傳統的觀念和體制中,像空氣、河流、海洋這樣的公共環境沒有明確的財產權,也就不存在環境市場和環境價格,這就造成了經濟主體無償使用公共環境資源,而不必主動承擔或不用全部承擔污染的社會成本的事實。同時,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一般的治污成本遠遠高出環境污染給污染者自身帶來的損失。因而,如果沒有外部的約束,污染者出于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考慮,顯然不會主動去治理環境污染的。事實上污染者本人并不是不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性,有的污染者本人就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但是考慮到如此高的治污成本,有限的經濟利潤,所以污染者也就任其繼續污染下去。

2.地方政府的“囚徒困境”使其缺失治理污染的內在動力

從理論上講,政府應該是環境污染的監管者,有責任代表眾多的受害者出面解決由上述市場失靈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但在實踐中,環境保護的任務是由各地方政府來具體執行的,在我國現有的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的經濟利益和當地企業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比如,一些高污染的企業,每年上繳的稅款非??捎^,并能解決一大批人的就業問題。這些高污染企業往往是當地企業的“排頭兵”,是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功臣與愛將,當地政府明知污染的嚴重性,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他們知道,在現有技術水平的條件限制下,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勢必意味著一定時期內生產能力的下降,因此,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理智”考慮,很容易成為當地企業的代言人,而不以眾多環境污染受害者代表的面目出現。

更為復雜在于,環境污染問題通常不是由一家或幾個污染者造成的,而是當一個地區的污染源數量達到破壞了環境的自身調節極限后造成的。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環境污染治理上面對的是“囚徒困境”式的局面,使得地方政府的“理智”選擇只能是不治理或有限治理。

3.索賠成本過高阻礙污染受害者將反對污染的意愿付諸行動

我們知道,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由一個特定的受害者群體共同承擔,但受害者通常并不是有組織、便于集體行動的群體。每個污染受害者如果個體單獨向污染者索賠,那么索賠成本一定要大于其受污染而遭受的損失。即使個體受害者聯手來對抗污染者,比如采取訴訟的方式,大家集資聯合推選幾個代表將污染者訴諸人民法院,可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包庇,官司不一定勝訴,因而,受污者也就不會自發地向污染者進行索賠,這就進一步縱容了污染行為。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雖然造成環境污染的直接原因是污染者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但出于同樣考慮,本來應該處于污染者對立面的地方政府和受害者個體,實際上也不會全力反對或治理污染。這樣,博弈的必然結果就是三方均無足夠的經濟動機來改變環境污染的現狀,打破環境污染這一均衡結果。

另外,除了中國粗放式發展和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以外,中國政府產業政策執行不力和產業結構布局失當也是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二、綜合運用多種對策改變環境污染嚴重性的局面

既然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的經濟原因比較復雜,打破不利的均衡局面,徹底解決污染問題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多方面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公共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建立公共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目前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把原本不具有產權特征的公共資源賦予一些產權特征,使不具有市場特征的環境具有一定的市場特征,把不可度量的環境成本可度量化,以使環境的外部性合理地內部化,也就是說使環境污染帶來的社會成本轉化為實際的企業生產成本。這樣,因污染的負外部性而導致的市場失靈問題就會得以解決,用市場機制對經濟主體的行為形成合理的激勵,引導企業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環境資源。同時,通過市場自我調節作用的充分發揮,可以把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減少到最低。而要做到這一點,具體的制度安排可以考慮征收環境稅。

2.推行綠色國民經濟(綠色GDP)核算體系

從上述第二種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間合作治理污染的障礙在于地方政府在對自己經濟利益追求的同時忽視了他人的利益。用綠色GDP核算體系取代傳統GDP,可以通過考核指標的變化建立對地方政府官員的違約懲處機制,直接而有效地改變地方政府的治污利益得失情況,促使地方政府積極主動地聯合起來,共同解決環境污染的難題。

綠色GDP是扣除經濟發展對自然和人的損害之后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凈值,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念之上的,能更為真實地衡量經濟發展成果的新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綠色GDP能給出各個地區的具體環境退化成本和資源消耗成本,并以此制訂科學的政績考核制度,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現在,通過近幾年的理論探索和在10個省市的試點,綠色GDP核算在我國進入了一個由理念倡導試點核算推進的重要關鍵時期。通過試點,檢驗了綠色GDP核算技術與方法的可行性,完善了核算框架和技術方法,并為全國綠色GDP核算體系的建立積累了人才、資料和經驗。因此,推行綠色GDP核算體系,既非常必要,也切實可行。

3.建立健全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協調污染受害者行動

如果能在全社會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種非政府的環境保護組織,由他們代表眾多特定污染受害者群體利益,協調其行動,專門從事污染的索賠活動,將會把許多微不足道的個體力量匯聚成強大的環境保護力量,從而有效地限制環境污染,同時使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得到保障。為此要成立相關環境保護小組,一些人專門負責實地考察,找出環境污染的真正根源。一些人則負責把找出的根源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建議,并把這些措施建議反饋到相關企業部門,讓他們盡快進行防治和改善,另外的一些人,則專門負責監督企業的工作執行,如有違紀的,馬上對其進行罰款、警告等,再不改進者,則對其提起上訴,用法律手段強制讓其執行工作,并給以其嚴重刑事處罰!

4.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中國可以學習日本和韓國的產業結構安排,把同類的產業集中安排布置,有利于節能,也有利于控制污染。

最后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環境污染的根本治理還要依賴于治污技術的突破。因為對于污染者自己來講,事實上其本身也會因污染受到經濟上和聲譽上的雙重損失,只是限于現有技術水平,在治污成本過高和利益驅動下失去了治污的動機。如果治污技術能夠突破性進展,使得治污成本大大下降,甚至變廢為寶,從治理污染中獲得收益,那么,污染者自身就會在經濟利益的激勵下主動去治污,而不必運用外部的力量迫其就范。這一點在有些地方已經得到了實現,一些新興的環保產業正在不斷壯大。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經濟正處在發展還不成熟的階段,污染企業的比例要明顯大于發達國家,而且多數企業的治污技術還比較落后,研發能力還比較弱。據統計,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從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6.7公斤。而一些發達國家規定每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得超過22.5公斤。因此,現階段要實現治污技術上的突破,主要依靠企業的科研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國家必須承擔起這方面的責任,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對環保研究和產業給予大力支持,促進其快速健康發展,以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當然,光有理論還不行,相關管路監督部門還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措施輔助堅實的理論框架,使之不致淪為一句空洞的口號。第一,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兩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與協調,國家在規劃和調整各個地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時,就應考慮各地的資源稟賦和環境容量,將環境準入作為經濟調節的重要手段,將環境管理作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措施,將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第二,落實官員的環境責任制,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對“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的規定,在相關的法規中做出明確的細則規定,從而使法律責任的追究成為可能。除此而外,還應看到:環境問題和社會公平問題是緊緊關聯在一起的。當前環境問題的一個新特點,是污染由城市向農村、由東部向西部轉移。所以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大部分地區,并不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而是貧窮的西部和廣大的農村,這些地區為發達地區輸出資源、承擔生態破壞的成本,卻沒有得到相應補償,導致貧窮和污染交合的惡性循環。要讓生態脆弱的地區更多地承擔保護生態而非經濟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有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開發地區對保護地區、受益地區對受損地區、城市對鄉村、富裕人群對貧困人群的生態補償機制來平衡各方利益。再次,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強化公眾環保意識。環境保護的多年實踐說明,沒有民眾參與的環保最終很難取得成功。目前,公眾環保參與程度不夠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從法律與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機制。特別是沒有一個真正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公眾沒有能確實的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所以,我們管理監督部門應該要就此問題,設立相關有獎舉報制度,如建立相關舉報網站、郵箱、工作部門,讓群眾方便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共同保護和監督環保工作。最后,還要加強行政執法,強化了對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工業粉塵、主城區餐飲油煙控制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與重點企業工作聯系會制度,共同協商和解決產生的環境問題,落實責任單位,反饋整改、完成情況。此外,還要不斷深化環境綜合整治,從多方著手,全面防治和保護環境,打擊了不法排污企業,使重點行業和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使環境污染防止工作真正做到四原則:(1)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3)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利用者補償、破壞者恢復的原則,(4)依靠群眾保護環境的原則。

環境污染的治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本文僅僅分析了造成環境污染的經濟根源及相應的對策。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目標,必須根據現實情況系統運用以上對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措施。而只有國家才能擔當這一艱巨的系統工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因此,中央政府必須制定強有力的政策,逐步改變現行主要由地方政府管轄的環境保護機構來執行環境監管任務的方式,并且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以不同方式參與環境污染的治理,以切實保證各種環境保護政策的真正落實。

相信:只要我們做好每一步環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止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與治理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協調起來,環境的防治和保護工作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金振蓉:光明日報,2007

篇6

[關鍵詞]霾 灰霾天氣 大氣顆粒物 危害 控制 治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交通運輸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化石燃料的消耗量隨之猛增,汽車尾氣、燃油、燃煤、廢棄物燃燒直接排放的氣溶膠粒子和氣態污染物通過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氣溶膠污染物與日俱增,使得霾現象日趨嚴重,城市大氣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姻蔡鞖猓@以大氣能見度降低為特征的現象,已引起我國民眾和眾多媒體的高度關注。

1.霾的定義

霾是由天然氣溶膠(沙塵)與人為氣溶膠(污染物)相互作用后,以細顆粒物為主要成分的混合氣溶膠。中國氣象局定義灰霾為:“大量極細微的顆粒物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普遍渾濁現象,使遠處光亮物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微帶藍色。”。

2.霾的主要化學成分

霾的主要成分是氣溶膠(aerosol),氣溶膠的主要成分是細顆粒,細顆粒中含有多化學元素和化合物,除砷(As)、鎘(Cd)、氟(F)、鈷(Co)、鎳(Ni)、鉛(Pb)、硫(S)、氯(Cl)、溴(Br)、銫(Cs)、鍘(La)、汞(Hg)、鉻(cr)等無機元素及一些水溶性無機離子外,主要還有元素碳(EC)、有機碳(OC)、揮發性有機物(VOC)、多環芳烴(PAH)等有機化合物及生物物質細菌、病毒、霉菌等。

3.霾的成因

灰霾是以細顆粒物(主要是PM2.5)為載體,與氣象條件和污染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一危害型天氣現象,是環境污染在一定氣象條件下的體現?;姻驳男纬珊桶l展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但其實質是環境污染問題,霾的形成是污染因素和氣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3.1霾形成的污染因素

高濃度的大氣顆粒物是灰霾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氣顆粒物的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類活動排放。自然源主要包括灰塵、礦物、硫酸鹽和硝酸鹽等物質;人類活動排放的大氣顆粒物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和生物質(植物秸稈、動物尸體和生活垃圾等)燃燒產生的顆粒物以及工業生產、汽車尾氣和生活中排放的有毒、有害顆粒物。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工業的迅猛發展、機動車輛猛增,使得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懸浮物大量增加。污染物濃度增大是導致霾日數增加、能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灰霾天氣的形成與空氣污染的程度有著密切關系。

3.2霾形成的氣象因素

氣象因素(如風速、風向、相對濕度、逆溫層、降水、日照和大氣混合高度等)會影響灰霾天氣的形成,其中風速、相對濕度、逆溫層被認為是影響灰霾形成的最主要因素。(1)風速增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擴散,同時也會使湍流變大,有利于污染物質在垂直方向的擴散和輸送,所以風速大時很少出現霾天氣。然而,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城市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數,使得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嚴重阻礙了風的水平流動,地面附近的污染物、揚塵等難以擴散或稀釋,在城區內積累形成了高濃度污染,從而導致灰霾天氣的出現。(2)相對濕度高有利于霾的形成??諝鉂穸却?,有利于水汽在氣溶膠粒子上凝結,從而影響大氣能見度。(3)垂直方向的逆溫現象。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城市上空容易頻繁出現逆溫層現象,垂直方向的逆溫層又導致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顆粒物和污染氣體等滯留在近地層,極易產生霾天氣。

4.霾的危害

灰霾這災害性天氣,不但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增加交通安全隱患,影響自然和農業生態系統,還加大了光化學煙霧污染的可能性,進而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1灰霾天氣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姻蔡鞖饪蓪θ祟惤】诞a生的負面影響包括:(1)灰霾天氣中大氣顆粒物尤其是PM2.5濃度較高,顆粒物表面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能直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并粘附在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誘發呼吸道疾病,長期積累還會誘發肺癌。特別是灰霾中的主要成分有機碳,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比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及水材、煙草等有機物在不完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的多環芳烴(PAHs)具有致癌、致突變、致畸作用,其代表物苯并(a)芘(BaP)是最具致癌性的物質,能誘發皮膚癌、肺癌和胃癌。另外,灰霾粒子中重金屬的毒性亦值得注意,如鉛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明顯的損害作用,影響兒童的神經系統和智力的發育。(2)灰霾大氣還會導斂近地層紫外線減弱。由于太陽中的紫外線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唯一途徑,紫外線輻射的減弱可能直接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同時,紫外線也是自然界殺滅大氣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紫外線的降低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活性增強,增加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3)灰霾天氣還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姻蔡鞖馊菀讓е氯说那榫w低落,讓人產生悲觀情緒,如不及時調節,很容易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4.2灰霾天氣增加交通安全隱患.灰霾天氣導致空氣質量差、大氣能見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發生交通事故,直接威脅海、陸、空的交通安全。

4.3影響自然和農業生態系統.灰霾通過對太陽光的吸收與散射,導致太陽輻射強度減弱與日照時數減少,從而影響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這可造成農業減產、綠地生態系統生長受阻等。研究表明,灰霾天氣太多,農作物減產可達25%。

4.4加大了光化學煙霧污染的可能性。大量細顆粒物和氣體污染物在太陽輻射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是一淡藍色的煙霧,它主要是由于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這些氣體在剛光和紫外線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毒性很大,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使人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現象?;姻蔡鞖鈺哟蠊饣瘜W煙霧污染的可能性。

5.霾的預防及控制治理

灰霾大氣的實質是環境污染問題,因此首先要加大對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包括城市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等。堅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其次要開展灰霾成因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建立灰霾天氣的預報、預測、預警系統。

5.1堅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制定并實施更加嚴格的火電、石化、鋼鐵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對動力煤洗選,以及水泥、電力和鋼鐵行業的除塵,及施工場所揚塵及噴涂等領域的一次性顆粒物排放進行控制,大力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總量,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的形成。

5.2切實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有力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采取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經濟調節手段,加快推進車用燃油品質與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同步實施,提升車用燃油清潔化水平。加強機動車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全面提高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

5.3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加強產業發展規劃及環境影響評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加大產業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5.4推進城區綠化.各類植物是凈化大自然的最好幫手,不僅能有效吸附空氣中有毒有害物質,還可綠化美化環境。因此協力推進城區立體綠化、道路綠化、屋頂綠化、居室綠化,讓城市綠地發揮吸煙除塵、過濾空氣及美化環境等環境效益,從而凈化城市大氣,改善城市大氣質量。

5.5增強灰霾監測能力。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3項常規指標基礎上,逐步增加細顆粒物、臭氧、揮發性有機物、黑炭等指標;分析各地灰霾天氣產生的主要原因,了解顆粒物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及來源,這對大氣環境的保護及污染的防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5.6探索建立大氣霧霾預警體系,逐步形成風險信息研判和預警能力。研究制定大氣污染防治預警應急預案、構建應急體系,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實行道路清掃、灑水,重點排放源限產限排、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業、機動車限行等應急措施,積極向公眾提出防護措施建議。

篇7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拌和站; 生產使用; 常見故障

Abstract: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is a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also developing vigorously in this booming forced people to the related factors are Paramount concern, as a bridge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 necessary factor, the laid of asphalt also gradually entered the line of sight of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also has caused the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o some common fault.

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Production use; Common faults

中圖分類號: TU528.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眾所周知,瀝青混凝土在各種城建工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點在公路橋梁建設中也不例外,隨著瀝青混凝土使用量的增加,瀝青混凝土的攪拌也顯得尤為重要,而作為最主要的攪拌工具---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使用便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目前技術的限制,在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使用中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這些故障也是我們極其不需要的,如何避免這些措施也成了重中之重,但在解決之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主要有哪些常見的故障。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實踐,發現目前我國常用的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外乎五種情況,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下。

1產量不高

對于任何機械設備而言,我們最關心的還是它的產量問題,這也是機械設備的主要作用所在。而針對目前的瀝青混凝土拌和站來說,它的產量極不穩定,從而導致了生產效率的低下,很多的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產量都達不到它所標注的額定產量。觀察發現,影響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產量的因素不外乎以下幾點:首先第一點就是原料問題,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原料一般是采用的砂石料,因為砂石料的大小規格各不相同,而每一個瀝青混凝土拌和站都有其標注的最適合的規格,但我們在具體的生產中不可能滿足這一要求,這就造成了瀝青混凝土拌和站會產出很多我們不需要的物質來,從而影響了產量,另外不僅是規格大小會影響產量,砂石料的含水量也會嚴重影響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作業,砂石料的含水量過多將會嚴重導致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產出方面的功率下降,從而影響產量;其次是燃料問題,一般來說,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對于燃料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它需要燃燒純正的柴油、重柴油、重油或者高熱量值燃燒煤粉,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生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往往會燃燒一些劣質的混合油或熱量值達不到要求的燃燒煤粉,從而就會降低了燃料的供能,也就對于產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瀝青混凝土配合比不當,這點是在我們的正常生產中遇到的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常常犯的一個問題,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對于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有嚴格的規定,只有按照他所規定的規格才能獲得最大的產率,而一般在我們的生產中不會得到理想的配比,也就降低了產出率;設備操作問題也會造成產量的下降,瀝青混凝土拌和站需要按照嚴格的規定來進行操作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但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我們都把握不好分寸,也就得不到標注的最大產量。

2溫度不穩定

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產出溫度是極其不穩定的,這對于瀝青混凝土的使用來說是極大的不便,因為我們都知道瀝青混凝土的使用具有極其嚴格的溫度要求。這一常見的問題是對于產出結果最大的影響,也是最不利的,是需要被拋棄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對于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控制上,不管是對于瀝青溫度的控制還是對于砂石料溫度的控制不當都會嚴重影響結果的產出,造成瀝青混凝土的溫度極其不穩定,也就使得其不能在鋪設過程中被使用。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措施就是在瀝青混凝土拌和站操作中嚴把控制關,控制好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選項。

3油石比不穩定

瀝青混凝土的使用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標準那就是油石比的控制,油石比顧名思義就是指瀝青和砂礫料的比值,過高或者過低的油石比的瀝青混凝土都不能夠被使用,過高的油石比會使得瀝青混凝土顯得比較松軟,而較低的油石比則不易凝結,所以這也就提高了對于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要求,而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產出值卻并不怎么理想,它產出的瀝青混凝土的油石比極不穩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所選用的砂礫料不規范,所含的土較多,這樣不僅僅是降低了油石比中石的含量,其中土的存在對于瀝青混凝土的使用也存在極大的干擾,這是導致油石比不穩定的主要原因,解決辦法無非就是嚴格控制好砂石料的質量問題;2)計量工具出問題也會造成油石比的差異,不管是瀝青計量秤還是砂石料計量秤出現了故障都會導致油石比的不穩定,而我們都知道在瀝青混凝土拌和站中,瀝青計量秤和砂石料計量秤都是極易出現偏差的,尤其是瀝青計量秤出現一點的偏差都會對油石比產生極大的干擾,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進行嚴密的核查;3)瀝青噴嘴發生堵塞,由于長時間的工作,瀝青噴嘴可能就會被砂石料所堵塞,從而造成瀝青在噴射過程中的不穩定性,也就造成了油石比的不穩定,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就需要在實際生產中多加排查瀝青噴嘴的堵塞與否,嚴格控制堵塞情況。

4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各方面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都得到了嚴格的控制,這點在建筑行業體現得最為明顯,因為建筑行業對于環境的污染是極為嚴重的,在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使用中尤為突出。我們總是離得很遠就能夠看到濃煙滾滾的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可見它對于環境污染的程度之深,其實它不僅僅污染了環境,對于實際操作人員的身體狀況也產生了極大的危害。究其根源,主要有兩點:第一個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砂礫料的質量問題不過關,也就是我們上文說的含土量太大,如果砂石料中含土量過大那么就會極易造成塵土飛揚,煙塵滾滾的現象,這也就會造成環境的極大污染。因此,嚴格檢查好砂石料的質量便顯的更為重要,只要是質量不過關的砂石料一律不能使用,要嚴格控制住;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瀝青混凝土拌和站中的除塵系統出現了故障,目前瀝青混凝土拌和站中所采用的除塵系統一般是水除塵或者干式二級布袋,水除塵系統利用循環水源制造高壓水簾過濾排進大氣中的超大灰塵顆粒,這種除塵系統對水源要求較高,也就是說要求對水池定期及時清理,否則污水極易堵塞高壓噴頭而使水簾不均勻導致大氣污染。布袋除塵的布袋雖然價格很貴,但是效果也是很明顯的,能夠很好地達到環保要求,因此也就是說如果這一除塵系統能夠很好的正常工作的話能夠確保環境不被污染,一旦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那么既有可能就是除塵系統出現了損壞,而造成損壞的原因不是干式二級布袋被堵塞就是產生了漏洞而徹底壞掉了,針對這一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定期的更換干式二級布袋,不能只圖省錢而忽視了環境的保護問題和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問題。

5其他問題

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會伴隨著出現一些其他的問題,主要的還有三種:輸送帶跑偏,雖然這種現象不常出現,但是一旦出現就會使得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停止工作,從而造成極大的損失;氣壓系統漏氣,我們都知道在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正常運行中,氣壓系統是必不可少的,氣壓系統的正常運轉才能確保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正常工作;其他部件的損壞,由于一些缺乏養護的問題從而造成的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其他部件的損壞也會對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正常工作產生極大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工作中會常出現的一些主要問題,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學會如何針對這些問題來進行具體的操作從而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的具體操作人員在今后的施工中加強控制。

參考文獻

[1] 徐淑坤. 淺析常見影響瀝青拌和站計量精度的幾種原因[J]. 硅谷, 2011,(03) .

[2] 曾愛明. 針對ACP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燃油噴槍回油控制閥心磨損過快的一點小技改[J].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 2011,(03)

[3] 陳新軒,時磊. 間歇式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的標定與分析[J]. 建筑機械化. 2011(6): 85-87.

[4] 李夏. 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生產質量控制及常見故障分析探討[J]. 科技信息. 2011(9): 351-358.

[5] 劉波,潘莉莉. 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冷料級配控制技術研究[J].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 2010(11): 86-88.

[6] 劉武斌,王新林. 瀝青混凝土拌和站成品料的質量控制[J]. 工程機械與維修. 2009(2): 172-173.

[7] 邱俊. 淺析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管理策略[J]. 信息系統工程. 2010(5): 54.

篇8

【關鍵詞】大氣;污染;治理;預防

一、大氣污染的原因

所謂的大氣污染就是指人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氣體和氣溫,以致環境不能承受,大氣質量變差,影響到人們正常生活的現象。

我們常說的大氣污染主要是包括了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其實自然污染發生的頻率遠沒有人為污染發生的頻率高。這是因為,自然污染主要是來源于自然的一些災害,這些災害使得自然界產生一些污染物,而這些污染物進入到大氣之中,從而對大氣產生污染。就像火山爆發、地震災害,它們都會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這些自然污染我們是幾乎不能防范的。而人為污染才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人們開車產生的汽車尾氣、工廠施工產生的廢氣等,這些都被排放到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而要對這些污染進行治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國目前對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二、如何治理大氣污染

1、主要途徑

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中,其最常使用的就是措施就是對能源進行清潔和對生產工藝進行清潔,當然,有時還要對煤礦資源進行一定的管理,要合理使用。除此之外,相關部門要對大氣環境進行一定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證環境的質量。

(1) 調整能源戰略,采用清潔能源。大力開發水利資源,有步驟地發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我國水能資源僅開發5%,還有95%待開發,大力開發利用水利資源是調整我國能源戰略、改變能源結構的首要任務。

(2) 推行清潔生產工藝是實現清潔生產、減輕大氣污染的重要途徑。

(3) 采用高新技術,合理利用煤炭資源,推廣型煤,改進燃燒方式。

(4) 依法強化城市大氣污染管理,進行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

2、對大氣質量進行有效地監測

上文曾經說到,大氣污染物成分復雜,有害物質非常多,因此,對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是一項必要的工作,而如何進行監測就成為了重心。因此,有關部門可以在大氣污染較嚴重的地方進行設點監測,以便發現污染物成分的變化,從而及時有效地處理污染問題。

顆粒物質的測定:顆粒物質是大氣污染物中數量最大、成分復雜、性質多樣、危害較大的一種,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還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在大氣中的運載體、催化劑或反應床。在某些情況下,顆粒物質與所吸附的氣態或蒸汽態物質結合,會產生比單個組分更大的協同毒性作用。

所以,對顆粒物質的研究是控制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內容。大氣中顆粒物質的檢測項目有: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及粒度分布的測定、降塵量的測定、顆粒中化學組分的測定。其中。顆粒物濃度的測定最常用的是重量法。二氧化硫的測定:大氣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2S、SO2、SO3、CS2、H2SO4和各種硫酸鹽。它們主要來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燒、含硫礦石的冶煉、硫酸等化工產品生產排放的廢氣。

作為大氣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種大氣污染物中分布最廣、影響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檢測中常常以二氧化硫為代表。

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可分為化學法和儀器法兩類。

化學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15435-95、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鉻-石英砂氧化法。其中Saltzman法僅適于測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鉻-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檢測大氣中氮氧化物總量。

3、綜合整治

綜合整治主要是根據城市的大氣質量情況和未來大氣質量的發展進行規劃治理。這類整治要求考慮到城市的一些能源結構、交通狀況等因素,并根據當地狀況采取最合適的治理措施,也就是說,在治理大氣污染的時候,一定全局考慮,并且做到因地制宜。

要治理大氣污染,首先就需要了解清楚該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其次就是根據該城市的交通狀況以及城市能源結構進行合理選擇治理措施。這種因地制宜的方法能更快更有效的治理該城市的空氣狀況。我國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汽車尾氣排放和燃燒可燃物造成的,于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就是總懸浮顆粒和二氧化硫。找到了大氣污染的根據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要有效地減少城市大氣污染就需要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和污染物的燃燒。其具體表現有: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型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消滅千家萬戶的小煙囪,提高道路硬化率,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創建無煙控制區。調整工業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便理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強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技術和行政的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提高城市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樹種,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三、結語

大氣污染已經成為了環境污染中最主要的一個部分,那么如何對其進行預防與治理就成為了保護環境的關鍵。本文對大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做了一個分析,并有針對性地總結出了一些治理大氣污染的經驗,這些治理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甚至解決大氣污染問題。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潔能源與清潔生產工藝,這兩個因素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產生大氣污染物的可能,也能夠節約能源,起到很好的保護環境的效果。因而,我國目前正著手于此。

其實要從根本上治理大氣污染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這需要相關部門對大氣污染情況進行長期地監測,從而方便技術部門進行綜合整治。不管如何,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我們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從而降低污染物產生的可能性。這樣就能夠逐步地治理大氣污染,從而保護環境。

參考文獻

[1]李賓.幾種常見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0)

[2]高鵬,張秀榮,李濤.淺析大氣環境與健康、疾病的關系[J].油氣田環境保護,2009(01)

[3]劉文仲.環境與健康系列談(之五) 大氣污染物種類及來源[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08(05)

[4]胡曉東.內江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

[5]孫錦華.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研究與案例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8

[6]武欣鵬.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

篇9

“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的主題之一。但是,如今的環保問題日益嚴重,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現在距離北京奧運會只有100多天了,在這100多天里,我一定要做些什么,也為奧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要保護環境,首當其沖的是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也許你會認為,用電用水與環境污染有什么關系?其實,現電最主要還是依靠火力發電站。而火電發電站就必須依靠燒油或燒煤,并且大部分都是使用煤炭。然而,燒煤時所產生的有毒氣體,不僅會加劇溫室效應,而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自來水,并不是自然來的,而是將天然水沉淀.過濾消毒后用泵打到我們房間的水管中。但是,這其中的很多程序依然需要使用大量的電。所以,我家的燈都是使用節能燈管,無論做什么都不會無節制地用水。

“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如果每個人都履行了,校園里怎么還會有那些漫天飛舞的紙屑呢?我真不明白,為什么這些紙屑的主人就不能多走幾步路,將它們扔進垃圾桶呢?要知道,每張紙可都是樹的一部分??!假如將這些紙扔進垃圾桶,它們不僅能夠被回收利用,還不會影響環境衛生,不是兩全其美么?我要把這些思想向同學們傳播,讓大家一起攜手來保護環境。所以,要保護環境,還必須做到不亂扔垃圾和不亂丟雜物。

一次性物品一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一次性物品的危害,可不是眾人皆知的。大部分的一次性物品都無法降解,亂扔的話會對環境巨大的破壞。而一些如竹筷一樣的一次性物品由于無法再生利用,會大大耗費樹木資源。所以,我們都應當做到在任何場合都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保護環境。

篇10

例1 國際上對河流的開發利用率一般不超過40%,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約達20%,西北地區為53.3%,其中黃河流域為55%,內陸河流域為52.5%。據此可知,西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產生活需水量大

B.氣候干旱,降水少

C.灌溉農業發達

D.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高

解析 本題以各地水資源利用率的高低不同為引子,引導分析我國西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的原因。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區域特征就是干旱,之所以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主要還是由于氣候干旱,降水少,為了滿足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發展的需要,盡可能地利用地表及地下的水資源。生產生活需水量大不是根本原因,因為我國東部地區的需水量更大,但由于降水比較多,所以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并不高,其它兩個選項更不合理。

答案 B

例2 “母親水窖”是重點幫助西部地區老百姓擺脫嚴重缺水帶來的貧困和落后的工程,人們在地下修建的蓄積雨水的容器,被稱為水窖。該工程可緩解水資源的( )

A.空間分布不均 B.時間分配不均

C.地區利用不平衡 D.循環利用率低

解析 “母親水窖”工程是在降水多的季節收集雨水,在降水少的季節使用,它改變了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

答案 B

點撥 水資源問題,通常指一個地區的缺水問題。由以上例題可知,分析缺水的自然原因時,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氣候干旱,水資源總量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降水多但徑流少等。掌握了這些原理之后再根據不同的區域和題目中的文字圖表信息即可作出準確的判斷。

二、人為原因

例3 讀“2006年我國水資源、人口、耕地和經濟總量區域比重圖”, 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經濟發展匹配較差的區域是( )

比重(%)][水資源總量][人口總量][耕地面積][GDP]

A.北方區和南方區

B.北方區和西南區

C.西北區和西南區

D.西北區和南方區

解析 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經濟發展不匹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水資源短缺,但人口、耕地、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另一種是水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水平低。從圖中可以看出,匹配較差的區域為北方區和西南區。

答案 B

例4 下表為“部分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及每萬元GDP耗水量表”。據此回答(1)(2)題。

(1)由表中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和水資源總量均低于法國

B.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約是美國的10倍

C.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是因為水資源特別豐富

(2)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發達,耗水量大

B.技術水平低和節水意識淡薄

C.人口眾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嚴重

解析 (1)通過對表中數據分析,并結合各國人數進行計算可知: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于法國,但水資源總量遠遠高于法國,故A選項錯。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大約是美國的9.82倍,接近10倍,故B選項正確。世界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4.05倍,故C選項錯。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并不是因為水資源特別豐富,而是因為人口總數少造成的,故D選項錯。(2)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相對落后,科技水平低,設備更新慢,再加上國民素質較低,節水意識淡薄,浪費現象嚴重,使得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國家。

答案 (1)B (2)B

例5 近百年來,上海市飲用水主要水源地發生了很大變化:1910年為蘇州河,1928年改至黃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黃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長草沙(見下圖)。

(1)分析上海市飲用水主要水源地變化的原因。

(2)提出保護城市水源地應采取的措施。

解析 (1)本題的解題關鍵是從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飲用水主要水源地變化的特點,從而分析其原因。根據材料可知,上海市飲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遠離城區,說明原來的水源地污染越來越嚴重,由蘇州河、黃浦江到長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斷變大,說明上海市需水量不斷增加。

(2)由(1)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嚴重,保護城市水源地應采取的措施主要從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應急處理方案、加強環境教育、增強環保意識、強化管理等方面來考慮。

答案 (1)環境污染嚴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強水質監測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案;加強城市水環境教育,增強公眾水環境保護意識;強化水資源管理等。

點撥 由以上例題可知,分析缺水的人為原因時,一般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生產生活用水量大;水資源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破壞植被等。最后需注意的是,水資源問題的原因分析清楚了,水資源問題的解決措施應與原因一一對應。

當前,水資源緊缺已成為許多國家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人們正在采取多種措施擺脫這一困境。據此完成1~3題。

1.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目前人類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氣水、土壤水

D.大氣水、淡水湖泊水、沼澤水

2.根據自然條件與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斷,下列四組國家中,水資源都非常緊缺的一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國、以色列 D.美國、墨西哥

3.跨流域調水是解決地區水資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國家中,根據本國自然環境特點進行大規?!皷|水西調”的是( )

A.俄羅斯 B.加拿大

C.中國 D.澳大利亞

4.華北地區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徑流季節變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發量大 ③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不足 ④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新加坡的年降水總量十分稀少

B.工業高度發達,水污染嚴重

C.新加坡年降水總量豐富,但季節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總量豐富,但缺少河湖蓄水

6. 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屆“中國水周”。經研究確定,2010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嚴格水資源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

10萬~50萬

>50萬][南海諸島]

中國各省區單位面積水資源分布(單位:m3/km2)

(1)我國各省區單位面積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 。

(2)圖中水資源擁有量

(3)圖中所示三條河流中,流域內水資源擁有量最少的是 ,該河流流域內水資源時間分配的特點是 。目前該流域面臨嚴峻的水危機,其最主要的人為原因是 , , 。

(4)根據區域開發的原理,你認為上題所述該流域水資源開發機構可進行的主要工作有 ,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