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經驗交流范文

時間:2023-07-28 17:5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語文教學經驗交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篇1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農村;初中語文

一、互動教學法的概念

互動教學是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言的,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中,教師與學生以參與主體的身份共同遵守一些雙方共同接受的規則,是一種雙向的溝通和對話,而不是老師對學生或者學生對老師的單向反饋。同時,互動教學還要求師生同時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再是教學的單純接受者,而成為了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個體,其思維和視野會得到極大地提升,如通過角色模擬進行《背影》疑問的互動教學,就需要學生認真揣摩飾演角色的心理特征等,不僅加深了其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及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互動教學法在農村初中語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初中語文教育對農村學生而言極為重要,是學生接觸社會、形成自身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基礎,農村初中語文教育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知識方面。學生應該能夠了解重要作家的相關作品、相關的修辭手法和描法,并且應該能夠記熟課本中出現的生字詞及其用法;能力方面。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農村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理解、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思想層面。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其健康的審美趣味,逐步形成學生的健全人格。而所有的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互動教學法在其中的作用,如在課堂教學中就《海燕》一文表達的中心思想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方式,既使學生了解了其他同學的觀點、加深了對文章的認識,還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組長還能鍛煉組織領導能力。

三、農村初中語文教育過程中應用互動教學的主要障礙

(一)教師專業化素質偏低

教師是影響農村初中語文教育的關鍵因素,然而,目前我國農村的初中語文教師卻普遍存在著專業化素質低、教學觀念落后等問題目前許多農村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較低,缺乏互動教學的意識和觀念,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甚至會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尊重學生的個性,這就很難形成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二)教學設施相對落后

由于經濟條件的落后,大部分的農村初中學校教室陳舊、教學設施簡陋、教學活動場地少,教學環境和教學器材都難以滿足互動教學的要求。而且,部分農村初中班級規模較大、班級人數較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學自然難以開展。

(三)以成績為主導的語文教學評價標準

當前,雖然全國上下大力推廣課程改革,農村地區也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大部分農村地區語文教學的評價標準仍然是考試成績,不僅是老師對學生,上級領導也經常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對語文教師的評價標準。在這種以成績為唯一標準的評價機制下,語文教師是很難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

四、農村初中語文教育應用互動教學法的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轉變農村語文教學觀念

科學開放的教學理念是互動教學法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推廣的關鍵所在,正如前文所述,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封閉、落后的教育理念將會極大地阻礙互動教學法的推廣。徹底改變以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體制,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和信心采用互動教學法,家長和學生本身也會認識到互動的重要性而積極配合教學活動,多方努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對農村的教育投入應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首先,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農村經濟條件的特殊性,并且加強對農村語文教學課堂中多媒體設備以及活動場地的投入,這些都是互動教學過程中所必備的條件;此外,加強對農村語文教師專業化素質的培訓和引導,經常開展教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使教師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和諧的氛圍,通過互動教學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互動式教學方法

互動教學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采用多種方式,如針對所學文章的短劇表演、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三分鐘演講、辯論賽等方法。具體如下:

(1)課文問題導入。一方面,在開始學習開始時,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在的教學過程中帶著問題學習;另一方面在課堂上針對要點精心設計一些問題提問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一課時可以設計“大臣是否看到皇帝的新衣服呢?”、“如果是你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怎樣說?”。

(2)角色扮演。教師在某篇文章的學習中設定場景,讓學生各自飾演不同的角色,如在《范進中舉》疑問的學習中,讓學生分別扮演范進等不同的角色,使學生通過扮演及觀察其他同學舉止言談,學習技能。老師也在模擬進行指導和點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誦讀比賽、辯論賽以及演講等。例如,就臧克家《有的人》一文舉辦班級朗誦比賽,不僅會增加學生對文章所表達感情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高尚情操,還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的積極性。

(4)應用多媒體教學?;咏虒W法的應用處師生間的口頭交流外,還應借助于多媒體的教學設備,如在《出師表》一文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為同學們適當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于此部分的片段,這就會大大的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并且有利于課堂討論以及案例分析的開展??傊?,在教學過程除教師講授外,還應該突出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要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靈活的運用知識,尤其注意討論式和啟發式教學方式的運用,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法,避免瑣碎、機械的抄寫和記憶,全面提升農村初中生的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語文教育過程中,要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教師還要對學生充滿理解和信任,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見解時,教師應該能夠虛心地接受。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把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兩者相得益彰,全面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當然,在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的初期可能會存在不足之處,教師應該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探索,以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侯學偉.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學周刊,2013(4)

[2] 李紅婷.農村初中發展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中國教育學刊,2013(2)

[3] 王慧民,孫莎.農村初中教學現狀及改革出路.商洛職業技術學院,2011(9)

[4] 錢蓉.互動教學法新論.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