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老師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5:4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老師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描寫老師的作文

篇1

描寫老師的小升初的英語作文

我的可愛老師(My Lovely Teacher)

My favorite teacher is Miss Huang. She is a beautiful lady. She has two big eyes, a high nose and a small red mouth. There is always a smile on her face.

我最喜歡的老師是黃老師。她是一位美麗的女士。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一個高高的鼻子和一個小小的紅色的嘴巴。她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Miss Huang likes singing and collecting posters. She is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 In the evening, she always sits in front of the piano and plays nice music. She is good at dancing, too. Sometimes she teaches us dancing.

黃老師喜歡唱歌和收集海報。她擅長彈鋼琴。傍晚的時候,她總是坐在鋼琴前面彈奏優美的曲子。她還擅長跳舞。有時候,她會教我們跳舞。

Miss Huang likes dogs very much because the dog is very friendly and cute. Her favorite color is blue. Because blue is the color of the sky and the sea.

黃老師非常喜歡小狗,因為小狗很友好,很可愛。她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因為藍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顏色。

This is my favorite teacher. Our classmates all like her very much.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很喜歡她。

我的英文老師(My English teacher)

Hello! I’m He Baoyi. We have three new teachers this term. But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English teacher. Who is she? Yes, she’s Linda.

Do you want to know her? Linda is very beautiful. Look! She has a round face, two small black eyes, a straight nose, a big mouth and two small ears. Her hair is very long. She is not tall and not short. She likes wearing a white dress. She looks like an angle. Linda works very hard every day. And she is strict to us. But she is kind. Her class is so much fun. Really? Yes. In class, she is our good teacher. After class, she is our good friend.

Her favourite food is tofu. It ’s very very healthy. She is not only good at pingpong, but also good at singing. She likes talking with us. We all like her.

你好!我他Baoyi啦。這學期我們有三位新老師。但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是英語老師。她是誰?是的,自己是琳達。

篇2

老人穿著一件破舊的黑色大衣。他的眼睛非常小,嘴已經變成黑色的,臉也變成了黑的了。他的頭發里參雜著一些白發。他的手上油乎乎的,仿佛剛從油桶里出來。指甲里面全是灰塵,看起來像幾年都沒有洗澡了。

這位老人沒有家,整天露宿街頭,把衣服當作棉被,在陽臺下睡覺。可是,竟然沒有一個人理會這位可憐的老人。

他沒有食物,只能用撿垃圾賣的錢來買最便宜的饅頭。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撿垃圾,忽然,他發現一個礦泉水瓶子,如獲珍寶,臉上立刻浮現出燦爛的笑容,嘴里嘟囔著:“這可是一毛錢??!”我想他這么高興一定是因為今天的飯有著落了吧!這位可憐的老人就是這樣一天一天生活的。

篇3

關鍵詞: 真情實感 關注生活 再現場景 寫出波瀾 突出特征

真情實感,從字面意義講,“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發的真摯感情,是發自內心的情感;“實感”就是作者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獨特感受及真切體驗。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季羨林先生說:“不管是抒情,還是敘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實?!碧招兄壬f得更是直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些都強調了真情實感的重要性。

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才能打動人,如果沒有真情實感,即使文辭優美,題材新穎,結構嚴謹,也難以讓人感動。我們回顧一下學過的課文:《風箏》寫出了作者回憶起二十年前對小兄弟“精神虐殺”的那一幕時內心的沉重,深刻反省,表現了魯迅先生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洞骸吠ㄟ^對春天五幅圖畫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凡是好的文章,都有真情實感。

文章的靈魂就在于“真實”,那么,什么才是“真實”?它有這么幾個層面:

1.真實地再現生活。把你的所見所聞如實地記錄下來,不夸大,不修飾,不走樣,從而真實地反映生活。這是真實的第一個層面。

2.真實地反映生活。講到這里,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文章可不可以虛構?當然可以,如小說、童話等都是創作出來的作品。童話就是通過想象、幻想和夸張的手法編出故事,對兒童進行教育的。比如:《皇帝的新裝》,雖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但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統治階級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符合生活的邏輯,能夠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這就是作文真實的第二個層面:符合生活的邏輯(真實地反映生活)。

3.真實地寫出個性。也就是說,你所寫的人和事,必須符合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符合人物的身份、性別、年齡等個性特征。

那么怎么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

一、關注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也是感情的源泉。寫作要認真關注生活,感受生活,從心靈體驗出發,真實地再現生活底蘊,唯有描寫真實的人生,抒寫真摯的感情,才能使文章有可信度,從而賦予文章一種特殊的感染力,甚至沖擊力。在學生的平時作文中,甚至在中考作文中,我們常??吹綄W生說假話,說空話,要么拾錢包交還失主,要么冒險救火搶救集體財物,要么教師冒雨來給我補課,要么媽媽深夜冒雨背我上醫院,有的甚至不惜將自己寫成是父母雙亡的孤兒……諸多編造的故事,自己沒有親身的體驗,即使故事很離奇很典型,也難以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關注生活,就是要注重觀察。把思想的觸角伸向生活的各個角落,哪怕是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才能寫得真,寫得實。生活中處處有文章。

關注生活,還要學會認真品味生活。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空乏,概括敘述較多,文章中常出現這樣的語句:某老師對同學非常關心,她總是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在她的教導下,我們在不斷地健康成長。這段文字雖寫出了某老師的好品德,也寫出了老師的工作成績,還表達了對老師的贊揚之情。但是老師是如何關心、如何教育學生的只是停留在這簡單的交代上,沒有進一步描寫具體內容。這樣的介紹就顯得蒼白無力,要抒發感情也缺乏基礎。關注生活,就要把自己融入到社會生活中,關心祖國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關心學校和社區的發展變化,關心家庭和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就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積累寫作素材。生活中有笑容,也會有淚水;有歡樂,也會有傷心,把現實生活中那些苦辣酸甜通過品味、整理寫進作文里,內容自然就豐富了,文章內容豐富了,自然就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寫自己最熟悉的素材

作文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這是作文選材最起碼的常識,也是作文能否表達真情實感的重要因素。因為熟悉是產生真情實感的基礎。

1.寫自己最熟悉的,要能再現生動的生活場景。魏巍在《我的老師》中寫“我”思念蔡老師以至于“夢中尋師”,這一節寫得特別感人,因為那是“我”經歷的最難以忘懷的事。夢中尋師生活場景的再現使作者抒發的對蔡老師的熱愛之情達到了頂點。一年中考,一農村女孩寫家境貧寒“最需要錢”,父親工作無定難以掙錢養家,母親生病無錢住院治療,自己和弟弟面臨輟學。接著記敘了一段現實生活場景:(為了節約用電)早晨,只要天見魚肚白,媽媽就不讓我們在家里看書,硬是叫我們到窗前或屋外去看;下午放學到家,我剛想玩會兒,媽媽就會說:“丫頭呀,你不能趁亮寫會兒作業嗎?”晚上,媽媽更是實行“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政策,弄得別人都說我家晚上“黑燈瞎火,伸手不見五指”。這一現實生活場景的描述是該考生渴望家庭生活好起來這一情感的最有力的支撐。

2.寫自己最熟悉的,要能寫出具有藝術魅力的細節。成功的細節描寫能給人難以忘懷的印象,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魏巍在《我的老師》中寫了這么一個細節: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沒有空洞的議論,沒有做作的抒情,這一細節是師生心與心的碰撞,情和情的交融,很好地表達了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的思想感情。描寫細節首先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描寫的細節要能經得起推敲,不能虛構,不能憑空杜撰。再則細節描寫要有助于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助于表現文章的中心。如果細節描寫游離于文章的中心之外,即使描寫得再逼真再生動,仍舊是文章的敗筆。

篇4

作文不是文學創作,不能用文學創作的標準來要求。但在記敘文寫作中,也是要經常進行動作描寫的,記敘文中的動作描寫也要有意義,要蘊含有價值的信息。動作中的意義和信息,構成了文章可供回味的底蘊,會使作文顯得好看、耐看。中學生作文中的動作描寫,也應有一定的目的,要明白自己筆下的動作描寫有什么意義。

那么,記敘文中的動作描寫應有哪些意義呢?

一是動作描寫傳遞濃郁的生活氣息。有濃郁生活氣息的作文,會使人產生親切感。生活氣息,是作文的一種魅力。增加作文生活氣息的方法有很多,通過動作描寫傳遞生活氣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個初一的孩子作文中的一段話:

她悄悄把我叫到教室外面,低聲告訴我事情的來龍去脈,一邊說,一邊用指甲在紅磚墻_上漫不經心地劃著,劃出一道道縱橫交錯的細痕?!耙贿呎f,一邊用指甲在紅磚墻上漫不經心地劃著,劃出一道道縱橫交錯的細痕”,這句描瀉,寫出了人物說話時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乍一看沒什么意義,仔細品味,卻會發現,這個動作描寫使作文內容顯得很真實,呈現出鮮活的生活氣息,讀來覺得親切生動。在描寫人物動作時,適當地描寫人物具有生活實感的動作,可以增強描寫的現場感,從而增強文章的生活實惑。

二是動作描寫反映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有時,人物的一些內心活動,直接寫出來,不如通過人物的動作間接地反映出來顯得生動。有些微妙的內心活動,很難直接表達,而通過描寫則能逼真地呈現出來。下面是本刊本期“2006年全國中考滿分作文展評”欄目中《門其實開著》一文中的一段話:

門虛掩著,從門縫中透出幾絲暗淡的光線。我伸手準備叩門,手在離門還有兩厘米的地方又停了下來。一種莫名的恐懼油然而生,慢慢吞噬著我的心。我縮回了手,側過頭看著同學們。

這段話寫一位班長受同學們的推舉,去敲老師的門,給老師提意見?!拔疑焓譁蕚溥甸T,手在離門還有兩厘米的地方又停了下來”,“我縮回了手,側過頭看著同學們”,這些動作描寫,生動逼真地表現出了人物猶豫不決、惶恐膽怯、忐忑不安的復雜心理,細致微妙,為文章增色不少;同時,這些動作描寫也增加了作文的生活實感。這篇作文中類似的動作描寫,對這篇作文得高分有一定幫助。

三是動作描寫反映人物的性情。這是動作描寫一個最基本的意義,平時老師在講作文技巧時也講得最多。通過描寫人物動作,反映人物性格,刻畫人物形象,在記敘文寫作中很常見,也很有效。下面是本刊本期“校園文學社之頁”欄目中《父親的鞋》一文中的一段話:

我把他擋在門口,生氣地問:“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應酬?”父親不耐煩地說:“小孩子,管什么管!”說完,便晃到客廳看電視了。

篇5

學生發愁:寫什么,怎么寫?老師困惑:怎么教,怎么讓學生愿意寫,樂意寫,且能寫得生動傳神優美動人?《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的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習作興趣的要求,在實施建議中也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因此,想方設法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學生才會“樂于表達”。結合我多年的作文教學實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各位語文同仁進行交流:

一、從生活中攝取寫作素材

語文來源于生活,也是對生活的真實反映。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多觀察生活,盡量從生活中汲取有價值的素材,進行搜集整理,放入自己的作文資源庫。在集中了一段時間進行作文片斷訓練后,我作了如下設計:將名著引讀中介紹的名著、寫景美文、教材內容與片斷練習結合起來進行訓練,寫他們熟悉的生活。順序為單純寫景訓練―將景物描寫運用到敘事類的作文中或渲染氣氛,或表現人物心情或襯托人物的性格―人物外貌描寫―人物動作神態描寫。第一次進行的是景物描寫訓練,我預先選了三段寫景美文,聽完后,大家的臉上出現了快樂而又的羨慕神情,接著請大家仿寫,我提示學生思考:本段寫了哪些景物,意在表現什么,用了哪些方法寫得生動有趣。例文:雨從一片樹葉跳上另一片樹葉。如果你仔細地聽,你會聽見小鳥喝水的聲音,你會聽見知了關門的聲音。雨在池塘上面擊起一串串的水泡,如果你把腳伸進水里,說不定還有一尾魚輕輕地啄你的腳趾。水夾雜著黃泥,流進池塘,發出一種潺潺的聲音,加深著靜謐的意境。(節選自盛慧《記得》)結合訓練內容,我給學生布置了習作練習“雨水”:雨水抓不住綠葉而墜到另一片綠葉上,有的還摔到地上發出“哎呦”的聲音。如果留心聽,你會聽到蝴蝶用翅膀拍打雨水的聲音,也會聽到屎殼郎在水中游泳的聲音,還會聽到螞蟻在水中求救的聲音。

二、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全身心體驗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有什么樣的文字?!苯處熞o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導學生珍惜感受生活的過程,讓他們情緒飽滿地回憶過去曾參加過的游戲、勞動、辯論、演講等活動。如根據學生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一些游戲,如“我來比劃你來猜”等。游戲前,告訴學生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們的言行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高興,自然也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也就不難了。再如,很多學生喜歡捉魚,老師可以讓學生到溪流河溝,親自玩玩捉魚的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會不經意記住一些內容和環節,為日后作文素材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如老師叫同學們也一件趣事時,學生就可以回憶小時捉魚的細節,寫起作文,信手拈來?!棒~”的趣事可以這樣寫:魚在池塘漾起一圈圈漣漪,如果你把手伸進水里,說不一定,還有一條小蝌蚪輕輕的觸碰你的指尖,雨滴帶著花香,滴入池塘,發出一種輕脆的聲音,更顯周圍的靜謐。池塘上漂著一朵朵小傘似的浮萍,水被染成了綠色,那是生命的顏色,是希望的顏色,是寧靜的顏色。從這幾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到學生們豐富的想象,清新且充滿童趣的語言,更能感受到他們寫作時內心的快樂。讀這樣的文字,我的內心也是無比快樂的。

三、多誦讀詩歌,體會借景抒情的藝術魅力

詩歌是學生最喜歡的文學之一。很多孩子從小就會背兒歌,因為,詩歌短小易記,瑯瑯上口,詩歌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作者心情的反映。借景抒情,是詩歌做重要的表達方式。我在詩歌的教學流程安排中,也進行了以景物來村托心情的片段訓練。首先出示兩首詩,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和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第一首通過對西湖早春的景色的描繪,形象的表現了早春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特點,飽含詩人對早春西湖的喜愛。第二首從第一二句就可看出詩人孤獨寂寞之情。至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感,結合詞人當時的處境,南唐亡國后他被囚于一座深院小樓之中,學生很容易明白這一點。再進一步追問,詞人選取哪些景物來表現此情?學生很快找出清秋、殘月、梧桐、深院一組意象。這時,我再出示一組詞語:愉快、欣喜、沮喪、痛苦、煩惱等。學生任選一個詞語通過景物描寫來表現。例如下列的借景抒情就很精妙:他從老師的手中接過試卷,一個刺眼的紅色數字映入眼簾。窗外冷風陣陣,一叢竹子相互碰撞,發出刷刷的聲音。冷風竄入教室,帶走了他身體的一些溫度,也帶走了他的希望。閃爍的星光隱沒在黑色的夜幕中,他的心也暗得像無盡的黑夜。這位同學通過“冷風”“黑夜”等景物較好的表現了內心的沮喪、痛苦。

四、注重人物外貌動作和細節描寫

篇6

把以前學過的《最后一課》《背影》《羚羊木雕》《阿長與山海經》等課文再次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勾畫出描寫人物心理的語句并歸納心理描寫的作用:“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么討厭,帶著又那么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蓖ㄟ^“小弗朗士”的內心獨白,突出了“小弗朗士”的懊悔、自責的心情?!拔易x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通過想象,突出了“我”對父親的懷念之情?!拔以僖彩懿涣肆?,推開媽媽的糖盒,冒著雨飛快地跑出門去……我站在過道里不肯再往前走……萬芳愣了一下,沒有接小刀,只是咬著嘴唇看著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昨天不是說得好好的,你怎么能這樣呢?’”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突出了“我”難過的心情?!豆陋氈谩分羞@樣寫道:“水邊的蘆葉里,飛著無數的螢火蟲,有時,他們幾十只,幾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边\用環境描寫,用夜景的美好、和諧反襯出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心情?!栋㈤L與山海經》中,當長媽媽給“我”拿回了山海經的時候:“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边\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我”震驚的心情。

二、歸納整理心理描寫的方法,指導學生寫作——撬動“頑石”

學生之所以畏懼寫作,是因為長期以來語文教師不重視寫作,尤其輕視寫作的指導,更不愿把課堂時間用于寫作訓練。因此看別人文章就如同鏡花雪月,縱有奇詞妙句也不能在自己的筆尖流淌。通過上述閱讀的積累,在經過對“心理描寫”這一讀寫結合訓練點的閱讀訓練,學生總結出多種心理描寫的技巧,如“內心獨白”“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的暗示”“自然環境描寫的烘托”“前文巧妙的鋪墊”等,他們試著把這些方法用到自己的作文或作文片段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習作,如一名同學描寫考試之后的心理:月考結束了,當語文老師抱著考試卷走進了教室,“啪”的一聲,試卷摔在講桌上。那聲音似乎是按鍵,一下子把我內心的加速鍵給砸中了,我的心“砰砰砰”狂舞不止,似乎就要沖出我的胸膛,兩股也戰戰:“這次不知考得如何?我曾經向老師保證過要上110分的,要是上不了可怎么辦?。空Z文老師會不會生氣?。俊薄罢f時遲,那時快”,課代表已經一個箭步躍到我的面前了,詭秘地笑著,我知道“完了”!他嫻熟地撮起試卷一邊,手腕靈活一轉,“啪”!試卷扣在了桌子上。我不敢翻開卷子看分數,更不敢抬頭看語文老師,我似乎感覺到語文老師正惡狠狠地瞪著我,我仿佛看到了老師那雙充滿兇聲惡煞的眼神猶如激光向我掃來。我咽了口唾沫,決定面對這現實。我捏起了試卷的一角,慢慢翻開“2-1-1”“112”!我還沒從大悲轉移到大喜中來,我做到了,緊張的心情就像“駿馬跑千里,銀燕入云霄”一下子飛到了九霄云外。我放松了心情,似乎嗅到了窗外飄來的丁香花的味道,偷偷地朝窗外一瞥,樹葉在陽光下綠得發亮,白云也把天空擦得如此澄凈、透明,我立刻神清氣爽起來。

篇7

一、觀察生活,積累情感

托爾斯泰說過:優秀的作家都是蘸著自己的血肉寫出來的,真誠的文章是從作者的心里流出來的,而不是硬擠出來的;只有真正動了情,才能寫出情感的東西。又如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比~圣陶先生的話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生活實踐是情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要想學生在作文中寫出情感,就必須教會學生面向社會,關注生活,以高度的熱情和獨特的眼光與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積累情感,將情感融進作文中。

作文同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要把各種實踐活動引進作文中來。積極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參觀訪問、搞科技小制作、參加各種活動等,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想象,去感悟,從而積累情感,運用于作文之中。例如:寫作文《記一次勞動》,寫作之前,我先讓學生積極參加家務勞動,感受勞動的甜酸苦辣,再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文。結果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參加過勞動的同學一氣呵成地完成了作文,內容真實,描寫具體,感受深刻,充滿情感。沒有參加過勞動的同學的作文內容空洞無物,三言兩語之后就感到無話可說了,根本寫不出勞動的苦與樂。

二、細節描寫,表達情感

細節描寫就是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環境或事件的某一特征,某一局部,某一細微事實所做的具體、深入的描寫,包括語言、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它是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表現生活環境的重要因素。著名作家李準說過:“細節在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捏著同樣的作用?!背晒Φ募毠澝鑼懩苁棺x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感同身受,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真實性,可讓作文充滿情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籠統的、概括的敘述,即使是親身經歷過的,也往往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根據寫作的主題,從自己經歷的生活中篩選素材,選擇對表達文章中心最有幫助的材料,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身臨其境般的細節描寫。我特別強調學生進行細節描寫,要用詞準確、生動,要多樣化;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還要善于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聯想。

有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師公布出我的分數,我把頭輕輕地低了下去,目光躲閃著,腦袋像過電影一樣過著媽媽知道分數后那生氣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還是讓她失望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媽媽,你不要生氣…… ”這一段話寫得很精彩,同學考試考砸之后忐忑不安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正如郁達夫所說的“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藝術功效。細節描寫是作文中的點睛之筆,能更好讓學生表達情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情感。

三、賞識評價,交流情感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本質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弊魑脑u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評價有真情,就一定能激發學生情感。只要老師以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哪怕拙劣的作文,只要老師以真情為重,并積極與學生交流,長此以往,積淀學生的情感豐富了,學生作文也就會因此而筆到情到,句句真情,字字實感。

學生的作文凝聚著學生的心血,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贊賞。在作文教學中,不管學生的作文有多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都會尋找其閃光點。一個生動準確的詞語,一個富于文采的句子,一顆善良的心在作文中的出現,我都不會放過賞識學生的機會。在評價作文的時候,我特別對那些被歧視、內心自卑的學生作文中采用賞識式作文評語,因為對他們來說,飽含愛心、贊賞之情的只言片語便是一種情感的慰藉,它將被化作無形的學習動力。

我班有一個學生,不善言談,作文基礎差,比較自卑。他在一次作文中寫出了自己受人資助的真實經歷,雖然語言平淡,但感情真摯。在作文評講課上,我抓住了作文的閃光點,帶領學生欣賞了他的作文,并用真誠的語言來評價他: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你的情感,這些都是寫好作文的基本素質。這時,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從此,他對寫作更感興趣了,作文也更具情感了。

要寫出感情真摯的作文,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寫作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寫作的情感培養與交流,才能取得理想的作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8

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現淺談幾點作文教學中的感悟。

一、寫出真意,抒發真情

情感是寫作的動力,文章的萌發和誕生都離不開情感。感情的傾吐是寫作的關鍵,情感是文章的第一生命。怎樣才能寫出撥動讀者心弦的真情實感之作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是情感的源泉,學生平時應留心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寫作時才能對美好的事物贊美之情溢于言表。魏巍的《我的老師》中寫的幾件事情,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而這是真情流露,對老師的依戀超出了師生之情。以至夢里尋師,其情是多么的真切,表達對老師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這就是生活帶給的真情。魯迅先生寫的《藤野先生》也是從生活中選取幾個事件:糾正解剖圖,修改講義,詢問我實習的事等,字里行間體現了藤野先生偉大的人格,表達了魯迅對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多年以后一直念念不忘。先生寫的《我的母親》也是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的幾件小事,教育“我”嚴格,愛“我”慈祥,不與嫂子們爭吵,過年不批評大哥……這些事情雖然小,可是母親的人格給了“我”深深的影響,在今后做人的征途上使我受益匪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油然而生,讀來令人感動。至真至情的文章,才能打動讀者,我們要教育學生抒發真情,以真情感人,才能寫出真文章。只有發自肺腑的語言,才能打動人,只有抒發真情,才能感人。因此,要求學生在作文中一定要寫出真意,抒發真情。

二、學生的作文要有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p>

如何讓學生的寫作有個性?

1.要求學生說真話,寫真事。

只要一提寫作文,大部分學生唉聲嘆氣,寫出的作文是千人一面,虛假編造。無一點情感,更別說有個性。只有說真話,才能抒發真情。有一位學生寫親情類的文章時,寫自己的爸爸在外邊打工,兄妹二人全靠母親一人照顧,而母親又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和奶奶,全家的勞務全部落在了母親一人身上,看見母親每天忙碌的身影,消瘦的身體,這位學生寫著寫著竟然哭了起來。是的,抒發真情才能感人。只有寫出了自己的感情,寫出了個性才能打動自己,打動別人

2.要求學生寫出創新的作文.。

創新是時代的潮流,創新是民族前進的動力。因此,老師要求學生寫作文要力求創新。無論是選材,還是立意。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作文個性張揚。

教師要指導學生自覺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創新能力,不要人云亦云。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是寫作的內容。內容創新的意義就是要選擇新鮮而有味道的材料。可是學生寫作文時七拼八湊,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選取的材料是平平淡淡,毫無新鮮感。在立意上,更是平淡無奇,例如寫老師一類的文章,無非是老師帶病上課,或是冒雨輔導差生。寫友誼,與同學鬧矛盾,從友誼破裂到恢復等等,俗不可耐。這樣,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束縛了學生個性作文的發揮。

沒有創新的作文是不能感動人的,它嚴重阻礙了學生的作文個性的張揚,學生的作文永遠不能脫穎而出。只有走創新之路,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

三、作文中應注重細節描寫

細節是指那些細微的環節,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動作、心里、語言等。生活中充滿了細節,而正是這些細節反映了人物的心里活動和性格特點。

細節描寫能反映人物特點。我們學習的孫梨的《荷花淀》,文中的老頭子這個英雄形象就是通過動作的描寫體現出來的。他利用埋在水里木樁上的鐵鉤子,把鬼子掛得鬼哭狼嚎,然后用竹篙打得鬼子屁滾尿流。他利用水上的優勢打得得心應手,手中的竹篙揮舞得上下翻飛,這個細節描寫把老頭對敵人的憎恨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這個細節描寫,刻畫了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眾所周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一段描寫:“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路邊,慢慢的探身下去……”作者抓住這個細節,不惜筆墨,作了細致的具體描述。通過對父親的穿著打扮從頭到腳的描寫,刻畫一個家境貧寒的老父親形象,而“我”穿的卻是貂皮大衣,愛子之情,不言而喻。生怕兒子口渴,不惜自己肥胖的身體,艱難的來回爬月臺為兒子買來橘子,這位慈愛父親形象躍然紙上。父親對兒子的舐犢之情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這位父親的形象在我們腦間回旋,讓我們為之感動,甚至潸然淚下。

細節描寫來自作者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深刻地分析和獨立的思考,注重細節描寫才能使文章生動形象,才能給讀者真切的感受。打動讀者。

四、對學生的作文批改評講要注重技巧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孩子只要在兩三個月里看不到自己的腦力勞動的成果,他的學習愿望就會消失。”

人與人之間總有差異的,中學生也不例外,素質教育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作文的批改講評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護每一位學生的作文熱情。對每一位學生建立作文檔案,只與本人的作文相比較,肯定成績,鼓勵進步,從而使他們對寫作充滿信心和希望,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呵護鼓勵,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中來。

批改講評作文就是要多鼓勵,引導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師生的情感交流為紐帶,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實現全方位的育人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就要重情,作文指導要激情,作文批改講評要留情。教師要用滿腔熱情激發學生的興趣,保全學生的作文積極性。

篇9

關鍵詞:細節描寫;滿分;安排

說起細節描寫,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語文教科書中許許多多精彩的細節描寫,也會如數家珍地說起它們的種種妙處。如,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篇《背影》中對自己父親外貌衣著的細致描寫:“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這個外貌細節是在特定場合下留給作者刻骨銘心的記憶,它定格在作者的腦海深處,表達了朱自清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情感。這篇散文最讓人銘記于心的就是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動作細節描寫:“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边@一連串動詞的運用,如同慢鏡頭,再現了當時的情景,既表現了父親愛兒子而不辭辛勞的深厚感情,又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激與敬愛之情,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同樣精彩的心理描寫、景物描寫也能感染讀者。如,《蘆花蕩》開頭,就有一段精妙的景物細節描寫:“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這些細致的景物描寫不僅渲染了故事的氣氛,也給作品增添了一種戰斗的詩情畫意,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類似這樣的對一些富有藝術表現力的細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細微的舉止行動,以及景物片斷等的具體細膩的描寫就是細節描寫。它包括外貌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景物細節描寫等,它能對刻畫人物性格、推進情節發展、增強作品的真實性,深化文章的主題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細節描寫在文章中的地位看似閑筆或贅筆,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輕視或忽略。正所謂“于細微處見真情”。作家李準說:“一個細節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有著同樣的作用?!笨紙鰸M分作文,都是能夠運用細節描寫來打動閱卷老師的佳作,因為它給作文增加了亮點。

那么,怎樣才能讓細節描寫成為作文的亮點呢?

一、讓細致的外貌描寫成為作文的亮點

如,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對他的媽媽是這樣描寫的:“我的媽媽個子不高,身材偏胖,總是梳著一個馬尾辮,她的額頭很窄,圓圓的臉上鑲嵌著一雙大大的眼睛,那雙眼睛不光漂亮,還懂我的心思。她的眼睫毛特別長,還向上翹,恰好配著那雙大眼睛。她的嘴唇比較厚,是粉紅色的,講起話總會讓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她穿著一身黑色的運動服,還配著一雙黑色的高跟鞋,走起路來,步態穩重,就像是一位女教師?!奔氈碌耐饷裁鑼?,使人物形象生動,成為該文亮點之一。

二、讓細致的動作描寫成為作文的亮點

如,一位考生在作文中描寫了一位捏泥人老人的動作:“老人的雙手很靈巧。一個泥人在他手里誕生,只要幾分鐘??此帜闷鹨粓F泥,先捏成圓形,再用手輕輕揉搓,使它變得柔軟起來,光滑起來。接著,又在上面揉搓,漸漸分出了人的頭、身和腿。他左手托住這個泥人,右手在頭上面擺弄著,不一會兒,泥人戴上了一頂偏偏的帽子?!边@些文字描寫細致入微,生動可感,寫出了老人手藝的嫻熟與精湛,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

三、讓細致的語言描寫成為作文的亮點

徐州市2006年中考滿分作文《父愛中所誕生的》中的一段關于“灌水”的對話描寫非常具體:

父親踱步而來,溫柔地笑著:“今天中考。加油!”

“行,行?!蔽矣袣鉄o力地答道。

“還要買瓶飲料什么的嗎?”

“不了,咱家的水就行?!闭f罷,拿出剩了半瓶水的瓶子,開始灌水。

“倒掉!聽到沒有?給我倒了??!”

父親怒目圓睜,一向顫巍巍的手竟精確地搶過瓶子,倒掉剩水。那剩水乖乖地在空中跳出一圈弧線。

父親慍色不減:“這喝壞肚子怎么能行?!”

我一沉臉,徑自離開。

這個語言細節描寫寫得如此細膩、真實,使人如臨其境,是很難得的。通過“灌水”的細節,就使一個對兒子關懷備至的父親躍然紙上。

四、讓細致的景物描寫成為作文的亮點

如,一位考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天邊那一彎新月發出淡淡的清輝,靜靜地灑在陽臺上。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紅的花、青翠欲滴的葉,都顯得暗淡多了。這時候,幾朵剛開的曇花冰清玉潔,散發出縷縷清香,沁人心脾。?。∵€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兒,會不會開呢?我端詳了好一會兒,忽然間,花蕾動了一下……終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覺裂開了一個小孔,接著,小孔緩緩地張開,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漸舒展開來。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連一條條花脈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潔白柔嫩,花邊透出了一層鵝黃。”作者詳盡地描寫了花的質地、氣味、色彩、紋路,花蕾開放的整個過程,細膩入微,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香。這是該篇滿分作文的亮點之一。

五、讓細致的心理描寫成為作文的亮點

徐州市2006年中考滿分作文《父愛中所誕生的》中的一段文字:“父愛中所誕生的十幾年風霜,將昔日力壯的父親琢磨成垂老的中年人,他在這十幾年里將愛鑄在我身上。父親!您在十幾年中如山般愛得深切!在我不知情中關懷著我!不光為那瓶父親親手灌的水,也為這深切的愛,我定要充滿信心地走向自己的舞臺!帶著信心,收拾山河!”這段文字細致入微地寫出了小作者在感受到父愛后的一段心理活動,表達了小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總之,細節描寫極其重要。作文中的細節描寫可以使作文有真實感。如果能在作文中恰當運用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現人物的性格,惟妙惟肖地傳達人物的精神,那么這成功的細節描寫也就繪就了作品的完美,成為作文的亮點。

篇10

1 進行作文口頭訓練

結合閱讀教學,通過朗讀、背誦、擴句、復述、談學習體會等途徑,在課堂上加強口說練習,并展開講新聞、一分鐘講演、朗誦會、故事會、論辯會、等語文活動,訓練學生說話圍繞中心,思路清晰,口齒清楚等技能。

2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寫觀察日記

針對學生作文胡編亂造,嚴重脫離實際的情況,我們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要他們當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讀社會這部活書,做到對生活“靜觀默察,爛熟于心”。把觀察下來的寫在日記中。通過日記我們達到如下的目標:1、解決形式作文中空洞無物的問題,把作文和生活銜接起來,找到作文的“源頭活水”。2、通過日記訓練學生的鋪寫能力。做到敘述具體,描寫生動細膩。

3 進行作文片段訓練

以課文作文片段訓練為范例。結合閱讀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四種文體的片段練習,每種文體又分成若干個片段進行單項訓練,如記敘文中可分為,景物描寫、場面描寫、人物的肖像描寫、對話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若干片段,逐一練筆,掌握其寫作技巧。方法上采用“閱讀感悟――寫法討論――寫作實踐――反饋講評一總結提高”的程序,“低起點,小步子,勤反饋”以提高作文成功的機率,培養成功心理,激發寫作興趣。

4 大作文訓練

口頭作文、日記、小作文都是為大作文作鋪墊的。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均為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最大的特點是開放性強,實行“標題自擬,立意自定,體裁自選”的“三自”原則,因此,大作文訓練主要進行話題作文訓練。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采用開放作文與限時作文相結合的方法,在實踐一段時間的開放且有創新的作文訓練之后,再讓學生進行課堂限時作文訓練,讓學生體會到那種“操練――比試――再操練――再比試”的練兵式的作文訓練的樂趣和滋味。在練習中,著重強化這幾種意識:1、考場意識;2、卷面意識;3、求新意識;4、修改意識。主要訓練學生如何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如何提煉主題;如何圍繞中心選材剪裁,如何掌握文章的詳略;如何開頭結尾;如何構思新穎,寫出新意,并在作文指導中注重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寫出有新意的文章,以提高敘述作文的質量。

5 學生自己批改應成為作文批改的主要形式

在作文批改上,我們采用學生自己批改為主,以老師批改為輔的方式。以往的作文批改方式老師又苦又累,而學生卻愛理不理,結果效果不佳,苦了老師,誤了學生,如果讓學生參與批改,效果則不一樣,通過自改、互改、集體交流,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參與批改,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學習,會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適宜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自改的形式可采用以下的方式進行:

5.1 朗讀修改法,作文寫完后。好多同學喜歡邊默讀邊修改,但一般情況下,這種方法不是最佳,因為在默讀時,速度往往較快,又加上文章是自己寫的,對里面的內容比較熟悉,容易把錯的地方看成對的看下去,而朗讀則不一樣,他的速度相對較慢,要讀出字音看清字形,因此就能更好的發現一些錯誤,如語病、漏字、添字、錯字等等。同時通過朗讀,能發現自己的作文是否通順流暢。文筆是否優芙等。

5.2 交換互改法。交換互改法就是把自己的作文同其他同學交換修改,交換的對象可以是同桌,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找喜歡的同學,交換互改法往往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同學們用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去審視別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廬山不識真面目”,同學門在交流過程中,取長補短,便于更好的修改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