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投資計劃范文

時間:2023-08-04 17:3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庭投資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家庭投資計劃

篇1

吳先生今年35歲,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月收入5000元,業余時間與朋友共同經營一家小型公司,收入基本穩定,年收入10萬元左右。吳先生的母親已于2年前去世,父親67歲,現在自己獨立生活,暫時不需吳先生和太太照顧。

33歲的吳太太在一家中學做語文老師,月收入4000元。吳太太的父母今年63歲,在老家農村靠勞動獨立生活,小有積蓄以備老年急用,兩位老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目前沒有打算到上海養老。

家庭中的成員還包括2歲半的女兒。

目前,一家三口每月的開支大約是4000元。“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有記賬的習慣,但后來慢慢地就不記了。”吳先生說,4000元的月花費是大致估算的,女兒出生后,他們明顯感覺月結余少了。

10萬元的公司年度收入主要用于孝敬父母方面?!半m然他們不需要我們照顧,但逢年過節、周末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去探望的?!眳窍壬f,他和太太基本上每兩周會去看他父親一次,每兩個月也會回太太老家一次?!耙荒晗聛?開支大概在2萬元左右?!彼浪懔艘幌隆6O碌?萬元就可以結余下來了。

吳先生和吳太太現有住房兩套,一套是現在居住的140平方米的商品房,另一套是70平方米的單位福利房?!半m然現在我太太的父母沒打算來上海住,但將來年紀再大些,應該還是需要由我們照顧的。畢竟在他們家的幾個子女中,我們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上海的就醫環境也相對較好。”吳先生說,單位的福利分房就是為兩位老人準備的,現在以每月1800元的價格出租。因此,盡管兩套住房市值超過450萬元,但他們并沒有變現或換房的打算。目前家庭的每月結余在房租收入的支持下,有6800元。

此外,他們還剛買一輛20萬元的小車。車險5000元,年。目前無任何貸款和負債。開公司外不做其他投資

“雖然是和朋友合資的公司,收益比較穩定,但也挺占時間的。”吳先生介紹,自己工作之余都在忙公司的事務,而太太則對金融投資沒有一點興趣,所以結婚多年,他們都沒有參與過證券、基金方面的投資,更別說外匯、黃金等等了。

現在,他們2歲半的女兒即將上幼兒園,他們打算好好做一下教育規劃,看看這部分開支如何儲備。“我們想讓她上比較好的學校,還想買鋼琴、給她請輔導老師,這些開支應該都挺大的?!毕氲綄砼畠荷砩系拈_支,吳先生和太太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家庭財務,并進行一定的改進。

“除了投資方面,我們覺得在保險上也要完善才行?!眳窍壬莱隽诵闹械南敕?現在,他和太太都只有社會基本保障,除了車險外沒有任何商業保險,也沒有為女兒投保過?!拔覀冇X得,現在的風險是‘敞開式’的,比較危險?!彪m然沒有貸款,但吳先生仍然想構筑穩固的“防風墻”。

家庭資產配置

本刊金融工作室 國家理財規劃師 尹娟

吳先生家庭是眾多“三明治”家庭中的一員,收入情況中等,家庭的結余情況安排也比較理想。但是對于吳先生夫婦來說,一方面要考慮到父母養老可能帶來的經濟支出,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對女兒未來的教育進行一定的投入。

從對吳先生家庭的財產分析表中的數據來看,吳先生家庭存在著這樣幾個顯著的問題:

1 金融投資資產的比例太少家庭全部的收入來源為吳先生夫婦的職場收入與自營的公司經營性收入;金融資產則完全集中在活期存款上,能夠獲取的收益非常低,對于這樣一個屬于成長期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浪費。

2 固定資產占的比重過高盡管吳先生家庭的資產總額高達533萬元,但是其中90%的比例集中在房產上,主要的用途是自住和將來供岳父母養老居住。

3 家庭保障缺乏除了車險和基本社會保障外,吳先生家庭未進行任何商業保障的投入,對于“三明治”家庭來說,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隱患。

4 家庭生活質量待提高可以看到,吳先生除了月度結余較高外,年度支出中用于旅游、娛樂部分的支出也很少。盡管這樣可以減少經濟負擔,但不利于提高家庭生活的質量,建議吳先生家庭可適當多安排一些休閑娛樂計劃。

家庭財務目標分析

吳先生對于家庭財務的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對女兒未來教育的投入,這也是很多父母最為關心的問題;其次吳先生也意識到家庭保障的薄弱,希望增加這方面的投入。

不過,對于這樣一個典型的“三明治”家庭來說,需要考慮的理財目標還有不少。如吳先生父親和岳父母的養老問題,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岳父母,醫療保障可能較少,隨著年齡的增加,醫療、護理方面的支出將不斷增加。對吳先生夫婦來說,除了關心自己的女兒外,漸入中年也需要開始考慮自己的養老規劃。

資本配置理財建議

調整家庭備用金一般來說,家庭日常的備用金主要為了滿足短期內的資金需求,一般設置在3~6個月的日常支出范圍內。像吳先生一家的月均支出在4000元,以6倍的家庭備用金設置來計算的話,保留24000元在現金/活期賬戶即可。對于這部分資金,吳先生還可以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的方式進行投入,以提高資金的收益。

投資性資產的選擇由于日常的工作牽涉到了很多精力,加上投資經驗的不足,很多家庭寧可在資金在活期賬戶上睡大覺。事實上,有一些簡單可行的理財途徑可以為這樣的家庭提供幫助,最典型的產品就是開放式基金。介紹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吳先生可以按照不同的理財目標設置對應的投資賬戶,包括自己和妻子的養老需求、子女的教育需求和父母的養老需求等。

其中,對于吳先生夫婦的養老需求,考慮到離退休的時間還比較長,大約在25年左右,加上夫婦二人的職業特點也比較穩定,這部分投入的資金可進行較為積極的配置。推薦的產品主要為股票型基金,初始的投入可考慮將目前的15萬元存款進行這一項目的投資。女兒的教育金賬戶和父母的養老賬戶,初始投資各自保持在7.5萬元的配置,市場上一些偏債型基金可作為首選的投資標的。對于月度和年度的結余,也可持續以定投的方式進行補充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分作了三個不同的賬戶,但吳先生夫婦也可以隨時根據家庭情況的變化,對不同賬戶之間的資金進行臨時的調整,以滿足整個家庭的需求。

增加休閑娛樂項目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吳先生一家的生活質量。夾心層家庭往往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每年安排1~2次的旅行計劃不僅有利于身心的放松,也利于提高生活的品質,按照年度結余的情況,可投入2萬~3萬元的資金達成這一目標。

保險建議

武玉良

美國注冊理財規劃師(RFP)

從吳先生和太太的家庭結構、經濟狀況中可以分析出,這個家庭可能遇到四大風險。一是健康風險,二是意外風險,三是老人和小孩的開支儲備風險,四是兩人本身的退休風險。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可以通過保險保障來解決。為此,這里特別為吳先生家庭做了如下的保險配置,希望這些保險組合可以起到穩健財務的作用。

吳先生的保障利益

1 祝福金:每年給付900元,直至被保險人身故。首期祝福金于鴻鑫人生B款合同生效日給付。

2 身故保險金:若被保險人不幸身故,給付已支付的鴻鑫人生B款保險費,以及附加鴻鑫額外給付重疾已支付的保險費總額和該附加險保單現金價值兩者中較大者,主險及附加險合同終止。若因意外傷害導致180日內身故,還可給付50萬元身故保險金。

3 重大疾病保障:若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或在附加鴻鑫額外給付重疾合同生效或最后一次復效(以較遲者為準)之日起180天后因意外傷害以外的原因,被確診初次發生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20萬元,該附加險合同終止。

4 意外殘疾:因意外傷害導致180日內殘疾,最高給付50萬元。

5 紅利:鴻鑫人生主險保單為分紅保單,參與公司每年的紅利分配。

吳太太的保障利益

1 身故(全殘)保險金:(1)意外身故(全殘):金瑞主險,給付有效保險金額,合同終止;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99),給付20萬元,合同終止。(2)非意外身故(全殘):金瑞主險,180日內,給付已支付保險費的125%,合同終止;180日后,給付有效保險金額,合同終止。

2 重大疾病保障:若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或180日后因意外傷害以外的原因,被確診初次發生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10萬元。

篇2

1986年2月出生的楊先生和同年12月出生的太太雖然看上去仍有些稚氣未脫,卻已為人父母?,F在,這對“80后”小夫妻想為今后的家庭生活好好籌劃下。

“我和太太是去年7月結婚的,現在寶寶剛剛滿月?!睏钕壬榻B,他和太太是在大學讀書時認識的,一個是2004級、一個是2005級。太太畢業后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現在,他們可是各自班級里最早當上爸爸、媽媽的。

對于當父母的感受,楊先生感覺辛苦并快樂著。“這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體驗,要陪寶寶游泳,給她穿衣服、換尿片,哄她睡覺,還要看很多育兒書?!彪m然生活因此變得繁忙甚至辛苦,但卻甜滋滋的。楊先生覺得,他和太太一夜間“長大”了,責任心完全激發了出來。為了讓寶寶今后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他們希望在財務方面做個梳理,也有個長遠的規劃。

收入進入上升通道

楊先生在IT公司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太太是一名幼教老師,月收入400Ql元?!拔?008年剛剛開始工作時,收入只有3000元,一年試用期滿后收入才上漲,我太太的月收入也是同樣,開始比較低,現在已經漲過一次了。”楊先生介紹道。

在花銷方面,小倆口倒也不是月光族,“我們家和我爸爸媽媽家同在一個小區,平時我們都上爸媽家吃晚飯?!毙》蚱迋z每月給父母600元搭伙費。

楊先生和太太平日的基本花銷大約3000多元,“包括各項公共事業費、交通費、還要添置衣物等等。”楊先生粗略統計了下,每月他和太太可以存下的錢在5000元左右?!皩殞毘錾耙魂嚮ㄤN倒是挺大的,添置嬰兒用品什么的花了至少5000元?!睏钕壬烙嫞彝ソ窈竺吭碌拈_銷會增長一些,在500~1000元。

“去年年底我拿過一次年終獎,有1萬元,我太太還沒有拿過?!眱扇说牡谝还P年終獎在旅行時花掉了。

父母資助解決住房問題

在資產方面,雖然楊先生和太太剛踏上社會不久,但靠著雙方父母的資助,住房問題算是解決了?!艾F在住的2房2廳是我們雙方父母合資購買的,而且沒有貸款?!狈课輰懺趦扇嗣?,市值約160萬元。有了這筆強有力的資助,兩人生活中最大的花銷省下了,不需要為月供還款煩惱的他們,生活壓力小了很多。

理財一片空白

因為沒有理財的經驗,兩人的收入結余都只是存在銀行卡中,沒有參與任何投資,總額大約在7萬元。“我們學的專業都與經濟、金融無關,身邊認識的朋友也很少投資股票、基金,所以就沒有參與?!辈贿^,為人父母的他們發現,單靠收入的結余,很難滿足日后上漲的生活花費。

“現在小孩剛剛滿月,花費還不算高,但俗話說‘女孩要富養’,我們今后的壓力可是不小啊。”楊先生希望有新的收入來源讓家庭財務更加穩健。

篇3

1981年出生的曉露2004年底大學畢業后,與先生一起來到上海闖蕩,短短5年時間,她已經成為一家公司的人事部門主管,先生在建筑行業的公司擔任中層管理人員。

“美食達人”成本頗高

曉露每月稅后收入5000元,先生每月11000元。由于在上海尚未購房,每月的房租需要支付1500元,不過,這還不是兩人占比最大的花銷,相比之下,每月4000元的飲食花銷、4500元的基本生活開支顯得更為龐大?!拔覀儍蓚€人倒也沒什么特別的愛好,就是對食物的要求比較高。”曉露說,由于兩人不善廚藝,所以幾乎天天在外吃飯,變著法子滿足自己的食欲,這樣一來,每月4000元的餐飲花費在所難免。加上養車的費用和其他置衣、娛樂費用,偶爾還會突破1萬元。除了消費性支出外,兩人每月會投資1000元基金定投。

曉露的年終獎金并不高,也就相當于一個月的收入,而先生的則比較可觀,能夠達到6萬元左右。

在年度支出方面,人身保險費380元,車險3180元,孝敬老人、人情花費需要1萬元,其他旅行等娛樂消費還需要2萬元。年度結余51620元。

老家房產是最大資產

雖然曉露和先生沒有在上海置房,但在老家卻有兩套房產,其中一套是公公婆婆的單位內部房,尚在建造過程中,已經由兩位家長一次性全額支付了60萬元的款項,算是送給兒子兒媳的禮物。另一套是公公婆婆幾年前就寫在兒子名下的老房子,大約90平方米,目前價值40萬元,每月由婆婆收租1800元,但租金由婆婆保管。據曉露介紹,現在兩人的積蓄還不多,也沒有賣掉老家房子的打算,等過幾年經濟條件再好些可以考慮在上海買房。

兩年前,他們共投資21萬元到股市中,經過了一跌,虧損較為慘重,目前金融資產的市值僅為13.8萬元,其中基金為11萬元,股票為28000元。不過,他們的心態還算不錯,他們說:“反正我們還年輕,只要長期堅持,賺回本錢應該不難吧。”上個月,他們賣掉了部分有盈利的股票,獲得17000元的投資收益。

為了預防臨時開支過高,兩人備有15000元現金及活存。2005年底購買的私家車現在價值70000元。減去信用卡欠款3000元后,家庭凈資產有122萬元。還未到而立之年的夫妻倆家庭資產已經過百萬元,對此曉露表示主要還是靠公公婆婆的支持,他們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盡快實現買房的愿望。

保險配置是首要問題

對于現在的家庭狀況,曉露基本上都很滿意,唯獨覺得保險有些欠缺,讓人不是很安心。“因為我和先生是外地來滬人員,在上海都沒有社保,單位為員工購買了綜合保險和員工團體險,門急診就醫可以報銷50%~80%。我先生在老家有社保,繳納三金,還有一份商業養老保險。”曉露的先生有一份每年繳費5800元的養老險,已經由婆婆繳費10年了。

在這些保險基礎上,她和先生都希望再配置一些重大疾病險或其他醫療保險。

除此之外,曉露對父親的身體狀況有些擔憂,因為老人所在單位破產后沒有收入,也沒有社保,更沒有商業保險,一旦身體有恙,女兒當然要全額負擔,她不知道該怎么準備這筆資金。是靠保險(老人已經59歲)還是自己儲備呢?

在投資方面,考慮到每年有10萬元左右的結余,兩人有加盟連鎖店創業的想法?!氨热缒切╋嬃线B鎖店、便利店等等,我們還是蠻有興趣的,不知道是不是有好的加盟項目,也不知道我們兩人是不是適合投資?!睍月断M碡攷熃o些意見。

因為還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經濟基礎還不夠牢固,兩人不打算在2年內生寶寶,不過他們倒是對換車有些憧憬。“我先生想買個更好一些的車子,估計需要30萬元左右,靠我們現在的經濟實力,不知道積累3年是不是可以實現?!睍月哆€是想聽聽專業理財師的觀點,看看換車是否可行。

資產配置分析與具體理財建議

胡立力

家庭資產狀況分析

曉露家庭目前處在家庭形成期,在這一時期內,曉露家庭基本開支將會遙漸增加,同時保險需求增加,需要通過一定投資,加快資產積累,著重考慮購房置業等大型開支安排、保險安排、養老安排等。首先,看一下曉露家庭量化指標:

曉露家庭的收支和資產負債情況,主要有以下特點:

家庭流動資金偏低 曉露家庭有1.5萬元的活期及現金,緊急預備金倍數在1.5,流動資金過低,在財務應急能力方面偏低。

固定資產偏高 曉露的總資產122.3萬元,基本無負債還款壓力。固定資產比率82%,資產集中在房產上,相對來說金融資產偏低,目前可以合理安攤支出,進行金融投資,加快金融資產的積累。

家庭風險保障不足 曉露家庭保險費年度總支出為380元,年保障支出占家庭年總收入的0.1%,比例偏低,保障安排需加強。

資產配置相關建議

曉露提出的生活安排主要有以下的目標:一、完善家庭保障;二、曉露父親養老醫療安排;三、加盟連鎖店創業;四、3年內換30萬元左右的車;五、盡快實現買房愿望。根據曉露目前的財務狀況和理財目標,有以下資產配置建議。

曉露目前商業保險僅一份意外險,曉露的先生除了社保外僅一份養老險,雙方保障都不充分,都需要增加商業保險作為補充。

曉露的父親目前已經59歲了,接近退休的年齡,在這時候購買醫療或重大疾病保險,費率會非常高,并不合適,只建議購買意外保險。而父親的養老和醫療費用,主要通過曉露父母的積蓄和曉露的資助籌集。

曉露家庭目前的金融資產13.8萬元,每年的結余12萬元多。針對加盟連鎖店創業的目標,建議曉露暫時不考慮,因為目前曉露夫婦都是管理層人員,事業正在起步階段,如果再另外創業,會耗費較多的精力和時間,可能會影響到現在的職業規劃;另外曉露家庭目前的可用資產并不多,父母的養老,幾年內的購房換車都會增加較大開支,創業存在的風險較大。目前的資產情況不足以承受這樣的風險。

3年內換30萬元左右的車,按照現在的資產和收入情況,3年后可以實現。曉露夫婦現在可以開始考慮買房的計劃。從控制支出、提高費產收益等多方面著手,根據具體的住房要求,再確定實現的時間、資金等。建議曉露家庭改變一下飲食的習慣,可以考慮雇傭鐘點工來為他們做晚飯、利用優惠券會員折扣等多種方式降低部分開支。

具體投資建議

應急金投資分配 曉露目前的備用資金不充足,可留4萬~5萬元期或者

貨幣市場基金。作為應急準備金,其余資金用于收益率更高的金融投資。另外,曉露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卡,一方面可以利用財務杠桿、享受免息期;另一方面信用卡消費,可享受一些優惠商戶帶來的折扣,包括美食、購物等等。

多元化投資 多樣化投資可分散理財風險。同時還能獲得來自于不同投資領域的市場機會。由于曉露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資經驗,可選擇風險適中的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作為主要投資產品。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建議曉露增加基金定投的種類和金額,將每個月收入結余,按照比例投資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后根據市場情況,再調整投資產品和比例。通過這種投資方式,幫助曉露分散風險,提高收益。

完善家庭保險 曉露擁有單位的團體綜合險和醫療保險,一份意外保險,先生除社保外,擁有一份養老保險。曉露的丈夫作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者,建議增加一定保額的萬能壽險或兩全壽險,兼契儲蓄理財和保障的功能,同時附加保費較低的住院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另外再購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做到全面保障。曉露可以增加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和保費低廉的定期壽險。全年的保險費用控制在2.5萬元左右,在考慮支出的前提下,保額是年凈收入的10倍最佳。

保險建議

馬娜

曉露夫妻倆的情況在如今的“80后家庭”中,還是很有代表性的。他們個性獨立,注重生活品質,初具理財觀念,但資金配置還不盡合理。同時,這類家庭還沒有開始非常關注保險的問題,小夫妻倆的人身保障通常過低,長期風險抵抗力較弱。針對曉露家整體的資產配置情況,我們認為保障過低是他們一個較大缺失。

先看對疾病和意外的風險準備,夫妻倆在這方面都比較缺乏。特別是先生作為家中主要收入來源,應當給予充分的保障??紤]到公司已經為他購買團體醫療保險,主要是可以報銷部分門急診和普通醫療費用,為此建議著重增加先生人身和重大疾病的保障。作為事業剛剛起步的年輕人,暫時也沒有子女,這類人群的人身險保障形式主要可以用定期壽險和意外險來完成,保額與他3―5年年收入總和持平為宜,差不多需要50萬~60萬元左右的總保額。特別是作為建筑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意外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可以采用20萬元定期壽險+40萬元意外險的組合形式。

先生的重大疾病保險目前階段也可以選擇消費型的產品,保障期限可以先選擇20年左右,等到未來有了孩子收入再提升以后,比如到35歲左右再考慮終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險。保額可定在10萬~20萬元。

篇4

關鍵詞:家庭理財;常用理財工具;家庭生命周期;理財誤區

一、家庭理財規劃的意義

(一)家庭財富的增加需要進行理財規劃

現如今,國民家庭財富快速增長,但同時市場不確定性也在增大,例如房價難跌,物價上漲,教育醫療難得保障等,如此看來維持一個家庭并不容易,如何規避由不定因素導致的潛在危險以及提高生活水平是每個家庭所面臨的問題。解決該問題則就需要家庭進行一定的理財規劃。家庭理財規劃不僅僅能使家庭資產在不貶值的前提下得到一定的保值增值,還能根據不同時期可能面臨的問題作出預判以及防范。家庭如何對“閑置”的財富進行有效處理,進而達家庭財富增值的目的,則需要做適宜的家庭理財規劃。

(二)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需求要求進行理財規劃

家庭也有生命周期,包括:單身期、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對于家庭不同時期,家庭會有不同的目標和需求,需要規劃注意的問題也有差異。例如,單身期,此時期收入不高,但普遍存在個人有較強的消費心理,該階段主要需要考慮消費支出以及婚禮籌劃的問題;家庭形成時期(結束單身-子女出生),此階段收入普遍不高,該階段主要需要考慮,車房規劃,子女養育計劃,養老計劃等;家庭成長時期(子女出生-子女獨立),此階段收入較為穩定,該階段主要需要考慮教育金,養老金等問題以及前期還貸規劃;家庭成熟時期(子女獨立-退休),此階段收入達頂峰,支出相對減少,該階段主要需考慮準備退休基金和醫療基金;家庭衰老期(退休-身故),此階段收入大多來自理財,該階段家庭主要考慮醫療娛樂等支出。因此,一份適宜的家庭理財規劃會幫助你和你的家庭在現在及未來的各個階段避免支付困難。

二、家庭投資理財的主要工具

(一)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一種較為傳統保守的理財工具,相比其他理財工具,銀行存款的顯著優勢在于其靈活性高,另外,其存款品種較豐富,且具有保值增值的安全性穩定性,再加之操作的簡便性,它基本適用于所有的家庭購買。

(二)國債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由于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其收益較高,但國債期限較長,因此,它更適用于持有長期閑置存款的家庭購買。

(三)基金

基金是由具有資質的專業投資機構成立的集合理財的一種方式?;鹜顿Y整體收益比銀行理財更高,具有專家理財、積少成多、分散投資風險、透明度相對較高等優勢,當然,風險也相應要高些。它適用于缺乏專業知識又愿意承擔一定風險的追求高收益的家庭購買。

(四)股票

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借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買賣的差價收益和股息與紅利。股票的優勢有:操作簡便,套現容易,并且從長遠來看,股票算是收益性最高的投資理財產品之一。然而,高收益的同時,股票投資的風險性較其他家庭投資理財工具高。因此,它更適用于有較強專業知識并且能承受一定風險的家庭購買。

(五)保險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保險投資可以說是每個家庭投資活動中都必須涉及的。建議每個家庭根據自身需求購買。

(六)其他

如P2P即個人對個人(伙伴對伙伴)。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現其門檻低、收益高、期限短的特點受到大眾關注,因此它適用于各個家庭購買,但同時也有網絡欺詐事件出現,請謹慎辨別。

三、家庭理財規劃的基本程序

家庭理財規劃目的是使家庭可支配財富和消費支出相匹配。未來想要有高品質的生活,就得讓你的可支配財富和消費支出動態的、適宜的進行匹配。所以,我們要及時做好理財規劃方案,具體來講,可以通過以下四個基本步驟進行規劃。

(一)評估自身家庭財務狀況

家庭理財規劃,首先要掌握家庭的實際財務狀況,想想家庭有多少財產?掙了多少?需要花費多少?用在哪些方面?具體可以借助現在的手機智能記賬軟件,比如:隨手記、挖財等等工具,及時記錄發生的收入和支出,還可以設置預算,很方便清晰地記錄家庭每天每周的收入支出情況。

(二)確立家庭理財目標

如果不明白想得到什么,就無法得到什么。設置理財目標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理財目標必須量化,二是要有預計實現的時間。理財目標的設定必須是合理的,完全脫離現實而確立的理財目標是無效的。未來你可能有一些較大的支出計劃,或是投資計劃,可以選擇將理財目標細化、層次化。

(三)制定實施計劃

有了目標,還必須制定行動指南即實施計劃。計劃大致有債務計劃,保險計劃,籌資計劃,退休計劃,以及逝世后家庭成員的相關計劃,對于不同的時期而言,其計劃是有差異的。下面結合不同家庭生命時期的特點進行計劃建議。

第一階段,單身期。這個階段的人初入社會,收入較低,支出較大。該階段主要目標是結婚,由此可將理財資金的一半左右做儲蓄或是投資低成本的理財產品作為貯備資金,剩余的理財資金可投資一些容易變現的理財產品以防不時之需。該階段適宜先節制消費,才有財可理。

第二階段,家庭形成期。這個階段的人事業處在成長期,追求收入成長,家庭收入逐漸增加。支出體現在由于較強的消費沖動,以及正常的家計支出、禮尚往來,還有一部分人為了學業考慮深造,都是較大的消費支出。這個階段理財比較適合的方式是貨幣基金。因為這個階段可支配財富較少,所以需要采取這種兼顧了收益較高、安全性高、流動性較高,并且門檻低的投資方式。另外,這個階段風險承受能力強,可以適當拿出部分資金去投資股票,但是如果資金對股票不了解一定要咨詢專業人士,或是選擇投資基金的途徑來降低投資風險。

第三階段,家庭成長期。這個階段的人事業處在成熟期,個體收入大幅增加,家庭財富得到累積。但消費支出也不少,如父母贍養費用、正常的家計支出、子女教育費用,還要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作出保險類的支出準備,有一定經濟基礎后還要考慮換房換車等。該階段家庭整體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這個階段可以考慮債券、基金、銀行理財及偏股類資產,還要給家庭買好保障類的保險產品。并且可以開始為退休做準備。

第四階段,家庭成熟期。這個階段正是事業鼎盛期,個體收入達到頂峰,家庭財富有很大的累積。支出主要體現在父母贍養費用、家計正常的支出以及為子女考慮購房費用。該階段家庭整體收入大于支出、生活壓力減輕、理財需求強烈。這個階段需要采取較為穩健型理財方式,可以考慮債券、銀行理財等產品,并且可以為養老做基金定投儲備。

第五階段,家庭衰老期。這個階段家庭正常的收入有退休金、贍養費、房租費用,還有一部分理財收入。支出體現在正常的家計支出及健康支出,還有一部分休閑支出,如旅游等。該階段狀態可能是收入不抵支出,需要子女幫助。這個階段適合國債、銀行存款等非常穩健的方式。

具體理財工具的選擇,和家庭周期所處階段、家庭投資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都有緊密關系,需要把家庭情況和經濟環境結合起來綜合決策,才能使理財計劃更合理

(四)實施計劃

再完美的計劃不行動都沒有任何意義,理財規劃是一個長期規劃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按既定的計劃進行按部就班的實施,以更好達到規劃目標,避免計劃成擺設,另一方面也不能生搬硬套,遇到特殊情況也需及時做相應調整。

理財過程中,需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就能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并在下一次遇到類似問題時,能采取正確的策略。如此,便能有效減少失誤,提高整體的投資效益。而對于個人而言,家庭財務更加復雜,可能疏漏的地方也會更多,因此更需要自我反思和總結。

四、家庭理財規劃的誤區

(一)理財目標不明確

相較于國外的投資理財者,國內投資理財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投資理財時頻繁地買進賣出。導致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是投資者沒有明確的家庭理財規劃目標。

具體的理財目標是理財規劃的重點。別人會向你建議不同的理財目標,但是你自己必須明確究竟想要何種目標。個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并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不要有太多的隨意性,或者盲目性,然后根據目標來設計并實施理財方案,并根據市場自身的變化進行調整,便它一直跟隨目標而動。

(二)風險意識不強

眾所周知,股票投資是屬于高風險一類投資,并非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股票,比如抗風險能力較差的退休老年人群體等。老年人風險意識不足便很容易跟風炒股,一旦選股失誤,則很可能損失慘重。

家庭理財是需要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來規劃的,只有家庭理財健康發展,才能使家庭理財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點,讓經濟發展得更為穩健。

參考文獻:

[1] 老驥,家庭理財中應注意的5大問題,中國工會財會,2015(12)

篇5

年齡:42歲,環保類實業私營企業主

楊太太

年齡:40歲,一家中型國企會計

兒 子

年齡:10歲,小學4年級

年收入:50萬元。資產:楊先生家現有人民幣存款100萬元(定期存款90萬,活期10萬),美元存款5萬,股票投資20萬元,開放式基金10萬元,國債10萬,金銀紀念幣5萬。目前有私家車一輛,主要是楊先生用。自住房一套三居室。

家庭基本狀況:

楊先生沒有保險,楊太太單位給上了社會保險,同時也為兒子購買了學生險,年保費支出1000多元。夫妻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基本沒有什么病癥.但為了公司發展,楊先生不得不經常加班,楊太太工作則比較輕松,生活規律基本正常。

現在,夫妻倆希望兒子高中畢業后去國外留學,希望退休后依然過著舒適的生活;楊太太今年想為自己購置一部轎車;由于現在的家庭收入較高,在不影響整體家庭長期生活目標的條件下,能夠盡可能的享受高品位的時尚生活。

考慮到日漸增加的支出和目前經濟環境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楊先生一家決定尋求理財規劃師的幫助,根據自己的家庭現狀和未來的目標定制一份理財計劃,以保障這些目標得以實現。

家庭現狀分析和理財規劃建議

1 根據上述資料,我們對這個家庭財富積累狀況作出了初步分析:楊先生的家庭處于家庭財富高速增長的中年期。

楊先生從安排兒子將來留學需要的教育經費、夫妻以后的退休生活、楊太太的購車計劃、享受舒適生活等,這些不同的目標都需要一份詳盡的理財計劃才可完成。及早理財規劃,不但可以使儲蓄和其它金融投資有足夠的增值,而無需擔心孩子的教育費和未來的退休生活保障。同時,由于教育費用已經得到適當安排,楊先生和楊太太的其他計劃(例如購車,退休,生活消費等)就不會因為其它支出而受到影響。

2 為實現這個家庭的目標和實現這些目標所需要的財富積累,對楊先生家庭目標按照重要性進行了排序:

第一,兒子將來的留學準備教育經費

第二,長期的退休養老計劃

第三,楊太太購買轎車

第四,在目前經濟狀況下享受生活,比如合家定期旅游,夫婦的身體和肌膚定期保養等健康消費。

3 財富分布與資產比例分配建議

根據楊先生家的金融資產分布比例,人生周期,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力的分析,目前這個家庭的資產結構不太合理,而且過于保守。100萬元的銀行存款比例過高,建議減少定期存款的比例,追加投資基金產品,國債和股票的投資比例。此外,也可以考慮投資第二套房產用于出租,獲得租金收入,在房價高的市場環境中還可出售獲利。

4 理財規劃建議

(1)兒子教育規劃

當兒子18歲左右到海外留學的教育費(包括大學預科和本科)和生活費大約為每年30萬,利用現有的金融市場(股票,基金和國債)上40萬元的投資籌措教育經費顯得吃力,對于較高收入的家庭來說,可以采用美元和黃金的對沖規律實現資本保值和抵消通貨膨脹的影響。具體操作建議:5萬元美元存款可以購買一些保本的美元理財產品以獲取高于存款利息和美元升息帶來的收益;5萬元的金銀紀念幣可繼續持有。

此外,對于現有的金融市場投資組合,可以適當調整投資策略以達到設定的收益。由于目前其投資主要集中于股票,正好迎合了在投資初期選擇進取型策略,將大部分資金放在股票等較高風險的投資產品上,小部分則放在債券及貨幣市場證券等低風險的投資產品,尋求更高回報以積累財富的準則。而日后應該根據不同的投資期進行策略性資產調配,投資組合應逐漸由較進取轉為較審慎的組合。到了投資后期,大部分的資金應放在低風險且易于變現的投資產品上,而將高風險投資的比例降至最低,從而減低風險及令資金保值。如果設定目標期限為8年,年投資回報收益率為7%,8年后楊先生的該筆投資就可以變現,可以應付孩子的海外留學和生活部分費用。

(2)夫妻退休養老計劃

退休計劃方面,目前只有楊太太有社會保險,而且社保不足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要想退休后仍然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還需要通過長線投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手段積累。可考慮采用定額供款的形式投資,由于年限較長再加上“復利回報”的威力,到退休的時候其收益必然相當可觀。比如,每月抽取一定數額的資金以“定期供款”的形式投資,假設其投資組合每年的平均回報率為7%,在60歲退休時便取回資金作為退休之用。這樣做的好處是:足夠時間讓投資增長;增長隨時間復式膨脹;計劃所需金額只占家庭收入的小部分,易于應付;退休計劃安排妥當,部署其他計劃的所需資金可更準確周詳。

(3)至于楊太太的購車計劃,我們不反對年內購買轎車,因家庭年收入約50萬,但是需要充分考慮企業運轉所需的現金流的時間分布。

(4)家庭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在目前家庭收入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很容易實現。

財富保護:風險保障建議

篇6

經歷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波動,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家庭財富保障的重要性。財富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很容易受到經濟起伏的影響,進而影響家庭的整體財務規劃。

記者了解到,為滿足家庭保障性理財的需求,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豐中國)5月9日推出“匯豐卓越理財家庭金融服務”,提供包括子女教育、醫療保健、安家置業和退休養老等一系列金融保障型服務,并啟用財務需求分析工具,幫助家庭發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需求。這是外資銀行首次在內地以家庭保障為概念而推出的綜合理財服務。

記者走訪了匯豐中國北京分行行長丁國良,他表示,家庭對每個人都極為重要。面對市場波動,人們認識到家庭保障的迫切性。子女教育、醫療保健、安家置業和退休養老等是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匯豐卓越理財家庭金融服務,旨在為家庭的基本需求提供保障,幫助家庭應對經濟的起伏。不妨看個例子。

王先生,35歲,國企部門主管。兒子3歲,父母年齡分別為65和63歲。家庭月開銷除貸款還款外1.5萬元,包括每月孝敬父母3000元。現有存款50萬元,股票投資50萬元,月收入3.5萬元,年終分紅10萬元以上,目前有自住房一套,市值300萬元,按揭貸款余額100萬元,剩余還款期限為10年,無投資物業。參加基本社會保障,公司也為其投保了100萬定期壽險,沒有購買商業保險。有兩年投資股市的經驗,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屬于平衡型投資者。由于在國企工作,平時對資金的大額支出需求不多,可以考慮做長線投資。

王先生希望能送兒子去海外讀大學,預計學費和生活費開銷每年20萬元。希望能在55歲時退休,退休后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假設通脹率為3%,投資組合回報率5%。

子女教育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珍寶,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為孩子創造美好的未來。為這個未來做準備,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早。也許有些父母認為等孩子大一些再準備教育經費也不遲,但這樣的想法往往沒有考慮經濟的起伏以及通脹的因素。

作為3個孩子的父親,丁國良特別談到了他自己的子女教育安排?!霸诿總€孩子出生時,我就為他們做出了教育金規劃。但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個孩子2008年出國留學時選擇了學醫,學制5年。而當初我是按照4年的學制來進行教育資金規劃的,所以現在不得不馬上對這部分資金規劃進行調整?!?/p>

丁國良也特別提醒各位父母,計劃讓子女出國留學,一定要盡早規劃?!凹彝ダ碡斠巹潨y試不是一勞永逸的,同樣一個家庭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背景和條件下,對理財的需求都是會不斷變化的。所以一定要不時根據變化進行財務需求測試和評估,盡早了解家庭財務需求的短板,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理財規劃?!?/p>

面對日益昂貴的教育費用,教育金準備不足或準備過晚是常見問題。匯豐的最新調查顯示,在內地受訪者中,有計劃將子女送往海外求學的比例高達82%。匯豐卓越理財家庭金融服務提供從教育需求分析、教育金準備到留學海外的全套服務,包括借助財務需求分析工具發現教育金的缺口,提供教育金保障產品,協助留學前的準備及提供環球網絡支持等。在子女赴海外留學時,也提供選擇學校,申請簽證,海外賬戶預約等服務。

上例中,王先生兒子滿18歲時,在海外讀大學的費用將為118.8萬元。由于目前還沒有進行任何的教育金儲備,因此子女教育需求缺口為118.8萬元。根據假設的通脹率和投資組合回報率,為了彌補這個缺口,需每月準備4588元。

了解了這一缺口,王先生就有了非常清晰的準備目標,并且制訂相應的計劃,如可采用定期儲蓄、投資收益和教育基金保險等組合進行配置,從容應對未來的需求。

醫療保障

醫療費用是家庭保障中的一大隱憂,需要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對此,丁國良建議,只依靠基本的醫保計劃遠遠不夠。要為家人提供更堅實的保障,還需及早做好額外的醫療保障規劃。匯豐卓越理財家庭金融服務提供具有雙重保障功能的健康保障計劃。針對頻繁海外出差、求學、旅行的投資者,匯豐還提供覆蓋環球醫療網絡的保障計劃,不但可以享受國內一系列高素質醫療機構的服務,同時這一計劃還覆蓋世界各地的醫療機構,無論身處世界何處,可隨時提供醫療支援。

王先生現有可用資產和保障為200萬元,而其子女、太太和父母未來27年的開支需要共計約為375萬元,目前的家庭保障需求缺口為175萬元。

現有的現金流充裕,本身偏好平衡型投資,建議繼續注意控制風險。同時本人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可以對自身進行充足的保險保障。意外、醫療以及定期或終身壽險都是可考慮的保險保障計劃。另外,對于太太和女兒,也可以通過人壽和醫療保險加強保障,轉移風險。

安家置業

相比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國家庭更注重自有物業的購置。如何全盤考慮家庭大計,妥善安排置業資金,做到不顧此失彼,是很多人面臨的挑戰。丁國良介紹,匯豐卓越理財家庭金融服務提供包括每月定額、雙周定額、每月遞減等在內的多種還款方式。此外,匯豐中國還提供增值服務,如一對一專業服務,協助安排律師行、房產評估行、公證處和保險公司等一系列第三方服務,多項人民幣和外幣按揭貸款優惠利率,多項費用減免等。

退休養老

對很多目前處在創業期的人來說,退休也許非常遙遠,但如果希望退休后,依然維持同樣的生活品質,享受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則需要未雨綢繆。

丁國良表示,根據匯豐中國最近一次“未來的退休生活”調查顯示,隨著養兒防老觀念的淡化,以及社會高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國人越來越傾向于自己為未來的退休提供經濟保障。然而很多人并未意識到,目前所作的保障并不足以在退休后維持同樣的生活品質。匯豐卓越理財家庭金融服務借助財務需求分析工具計算退休保障的缺口,同時,定制養老年金保險計劃。

篇7

經濟寒冬來襲,中產階層的生活也隨之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沖擊的源頭來自于職業收入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

所以,面對變數較多的生活,更需要進行全方位的周全計劃,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危機對家庭帶來的影響和風險。

消費:精打細算適度從緊

配置原則

日常生活開支(含生活必需品、飲食、服裝、公共交通等)盡量控制在月收入30%以內,房貸支出控制在30%左右。

高收入、高支出,很多收入不錯的家庭,往往面對著這樣的“雙高”問題。就像他們三口之家,盡管稅前年收入達到了30萬元,然而扣除了日常的花銷、固定的支出之后,真正結余的資金并不多。

在家庭收入穩步向上的條件之下,結余比例低一些還不會給家庭經濟帶來太大的威脅,可是一旦收入降低,過低的結余就意味著支出較多,未來可能難以承受。因此,從未雨綢繆的角度考慮,我們的小康之家也應當適度從緊,削減消費,提高結余比例,也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我們從家庭的生活成本表可以看到,這個家庭在扣除房貸外,每個月需要的生活費用為11216元,尤其是飲食費用、服裝消費、日常支出三項的金額較高,達到了7500元。對于家庭主婦們來說,這可能就是考驗她們當家能力的好機會了。其實,只要稍稍精打細算,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你就會發現生活支出的成本大比例降低,而生活質量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留足備用金防意外

配置原則

一般家庭至少留足3個月生活費用的備用金,職業風險較大的家庭至少留足6個月生活費用的備用金。此外,還要留有一定的資金確保房貸、信用卡等貸款的還款能力。

金融危機來襲,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因此,除了對消費要有所計劃和節制之外,家庭財務中的方方面面也離不開精心的“計劃”。

大概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進行考慮。一是家庭備用金的準備。通常來說,我們要為日常生活留足一定的備用金。備用金一般為3個月的生活費用,采用現金的存留方式。但是,對于職業風險比較大的家庭來說,起碼要留足6個月的備用金。也就是說,即使遇到失業的情況,半年之內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確保生活的同時,能夠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積極的心態,這對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二是對債務有所籌劃。并不是說要一下子將債務還清,而是預先考慮出一些可以操作的途徑,防止在風險發生時難以應對。像馬萬里這家主要的負債集中在住房貸款上,由于收入比較高,特別是公積金沖還貸的比例較大,所以對于他們這個家庭來說,50多萬元的負債完全屬于可承受范圍之內。不過,要是職業上出現一些變化,還款能力就會受到影響??梢钥紤]的幾種方式有:將家庭的現金調出一部分,用于提前還貸,以降低每月供款的壓力;或是采用延長還款期限的方式,比如將還款期限從20年調整到30年,這樣月供款的壓力就會有所降低。計劃的重要性就體現在它的未雨綢繆上,對于各種情況發生后如何應對,會對生活產生怎樣的改變,如果能夠有所了解,那么即使危機出現,也可以從容應對。

第三點是對于培訓費用的計劃。這段時間以來,培訓市場倒是出現了“逆勢上揚”的局面,原來由于不少公司在年底開展了裁員計劃,很多職場人士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下也很難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人倒是愿意利用上這段時間,去參加一些培訓課程,像MBA課程、英語培訓以及專業考試等等。不過,對于培訓費用也應當有所計劃,特別是那些一次性投入較高的培訓課程,花費在十幾萬至20多萬元,衡量一下這些培訓的投入與產出的性價比,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尤其是好多人都是拿著公司的賠償金去參加培訓的,是投資于培訓中,還是補償日常的生活,或是進行金融投資,需要全面地考慮。

投資適當配置

配置原則 高、中、低風險理財產品進行適當配置,進行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組合投資,兼顧收益性和靈活性。 投資的問題同樣也離不開計劃。在馬萬里這家所遇到的問題中,不確定性因素非常大,可能出現的變數很多。所以,他們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一是要進行合理的配置,二是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化,可以隨時進行調整。

篇8

張先生在北京擁有一套住房,市價240萬元左右,無貸款。來到上海之后,張先生立刻買了一套房子,市價為320萬元,貸款60萬元。目前張先生的稅后月收入為1.4萬元,北京的房子出租,月收入6000元。目前一家三口有活期存款16萬元,股票市值3萬元,預計未來平均年收益率為5%。張先生一家基本生活支出每月3000元,請保姆1500元;1年內增加支出項目為孩子上幼兒園費用,每月2000元左右,無其他負擔。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下:

1.小孩逐漸長大,教育費用將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夫婦倆希望能準備50萬元的教育金給小孩兒上大學的時候用。

2.家里3人都沒有任何的保險,除了張先生在公司份額不大的團體保險之外希望可以增加保險保障。

3.為將來的養老做好準備,屆時希望有200萬元的現金。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根據張先生目前的家庭財務情況,可制表1和表2如下。

根據相關數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估張先生家庭的財務情況。

結余比率

該數據能反映張先生家庭提高其凈資產水平的能力。張先生家庭的結余比率約為42.50%,該指標參考值為30%,實際比率與理想值相比稍高,反映出張先生家庭有一定的儲蓄意識和節約意識,能夠主動積累財富,也有一定的提升凈資產能力。

投資與凈資產比率

該數據能反映張先生家庭通過投資提高凈資產規模能力。張先生家庭的投資與凈資產比率約為0.6%,而參考值則為50%,實際比率過低,說明張先生投資意識較為薄弱,未能充分提高資金價值。

負債比率

該數據能反映張先生家庭的償債能力。目前張先生家庭的負債比率為10.36%,說明其資產負債狀況較為安全,不存在償債壓力。

流動性比率

該數據能反映客戶支出能力的強弱。張先生家庭的流動性比例約為13.91,而該指標的參考值為3~6,實際值高于參考值,表明張先生家庭抗風險能力和應付財務危機的能力很強,但現金及活期存款過多,雖然可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但也存在收益過低的問題。

負債收入比率

該比例能反映客戶在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的良好程度,張先生家庭目前的負債收入比率為25%,該比率合理范圍在40%以下,說明張先生家庭短期償債能力尚佳。

總體來看張先生家庭的各項財務指標,可以知道其財務狀況安全性較高,債務負擔合理,但是資產結構與資產流動性均缺乏一定的規劃,家庭成員缺乏健全的風險保障,無法抵御各類風險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傷害。

保險及理財規劃方案

一個完整的家庭財務規劃應包含現金流動、自身保障、子女教育規劃、退休養老、家庭財產保障5個基本規劃。

流動現金

正常的現金流動能保證家庭的應急需求,參考張先生家庭的每月開支,建議將活期存款部分控制在7萬元,其中的50%可參加一些保本且有相對穩定回報的計劃,如貨幣基金等,剩余的9萬元可轉向有較高回報的項目。

自身保障

目前張先生家庭的保障計劃基本處于空白,考慮到日常生活的風險及張先生的收入對家庭的影響,以及孩子未來教育所需的資金,建議張先生的壽險保障額應覆蓋家庭5年的生活開支及50萬元教育金,考慮到通脹等因素,總保額定位在130萬元較妥。

同時張先生應考慮自身及家人的重疾和醫療保障,以應對此類風險對家庭開支的影響。參照目前一般的重疾的醫療費用,建議將保額定位在30萬元。例如《友邦保險全佑一生“六合一”保險計劃》,這是一款涵蓋六大保障利益的終身健康保險,除了可以滿足人們最為關注的重大疾病保障需求外,還兼顧了身故保障、全殘保障、老年長期護理保障、疾病終末期階段保障等,可以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終身健康保障。至于日常的醫療支出,可選擇一些醫療補充方案以彌補社保的不足。

張先生可選擇100萬元保額的定期壽險加上30萬元的重疾計劃,每年保費的支出在16660元;張太太可以考慮30萬元重疾計劃,每年保費為10230元;孩子要安排30萬元重疾計劃,每年保費為960元。3人的醫療補充方案的每年支出為2500元,可提供意外傷害、意外醫療費用、住院醫療費用及每日住院100元補償等。

整合上述的計劃,張先生家庭的每年保費支出為30350元,家庭年收入在24萬元,考慮到其每年的生活支出及對未來的安排,保費應控制在收入的10%~15%,即2.4萬~3.6萬元,上述計劃的支出尚在合理的范圍內。

子女教育規劃

張先生和太太希望在孩子上大學的時候能有50萬元的教育基金,孩子目前3歲,距離領取教育金尚有15年的時間跨度,可以選擇定投基金劃,或是購買少兒教育金保險保障計劃為孩子儲備教育金,同時考慮到未來的通脹因素,每年的投資額應在4萬元。

退休養老

張先生距離退休尚有30年的時間,可以通過定投基金,或者購買養老金保險的方式來進行投資,以儲備充足的養老費用,參照目前的通脹及投資回報率,每年的投資額應在3萬元,屆時應可達到預計的目標。

家庭財產保障

張先生一家有兩套房產,一套在北京的目前出租,另一套是目前在上海居住。房產無論是出租還是自住,一旦發生意外,結果往往是損失慘重。為此也需要準備相應的家財計劃,以轉移此類的風險,每年費用在1000元。

實施方案

篇9

鄧先生是國家公務員,保障比較全面;妻子有基本醫療保險、銀行養老金和重大疾病保險。家庭收入每月有結余3750元,目前存款8萬元。尚無子女。還有房貸5萬元未還清。鄧先生屬于風險厭惡型,想選擇安全系數能達到80%的理財方式。

理財目標

1、合理安排家庭支出,平衡家庭財務杠桿。

2、計劃兩年后買一輛10萬元的車。

資產分析

1、資產負債分析

鄧先生資產主要是房產市值、現金及活期存款共計680000元;負債主要是按揭貸款,共計50000元。

償付比率=凈資產,資產-630000/680000=0.93;負債收入比率=負債/收入=50000/89400=0.56。數據說明鄧先生家庭負債率很低,償付能力很強,暫時不會遇到財務透支問題。但鄧先生家庭資產中固定資產占比很大,未來承受債務空間已經不大。

2、收入支出分析

鄧先生是公務員,收入穩定,保障比較全面,家庭年收入約為89400元。支出主要是按揭貸款、生活支出及其他支出,全年共計支出約40400元。

儲蓄比率=盈余,收入=49000/89400=0.55,表明家庭可用于財富積累的資金相對適宜,未來家庭財富將穩步增長。

3、其他財務分析

房產情況:按揭貸款購房一套,市值600000元,尚有50000元貸款余額,月供400元。房屋按揭貸款如何處理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保障情況:鄧先生是公務員,保障比較全面。妻子除了基本醫療保險和銀行養老金之外,還有重大疾病保險。對于二人家庭而言,意外險還是有必要買的。

教育基金:目前沒有小孩,暫時不用考慮儲蓄教育基金,可以在計劃要小孩之后再進行教育基金的規劃。

總之,鄧先生家庭財務比較平衡,暫時不會出現財務透支問題,資產負債結構相對簡單,但是資金投資方式單一,投資產品收益低,資產增值速度慢,影響了家庭資產的積累。

理財建議

1、精打細算,加強財富積累。

縱觀鄧先生家庭的支出細項,交通費支出一項達1100元,月,占家庭月總支出的近1/3,偏高,建議縮減,在不必要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嚴格控制支出,交通費每月支出500元,其他費用也相應削減,調整后,鄧先生家庭每年可以凈積累財富57400元;家庭新的儲蓄比例調整為0.65,這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是比較合理的。

2、不急于提前還清房貸。

目前房貸利率處于歷史同期低位,如果符合相關條件,還可以享受7折的優惠利率。預計未來2-3年,我國仍將維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因此,建議鄧先生繼續選擇月供方式還款,不用著急還清房貸。

3、留足家庭備用金。

家庭緊急預備全一般應準備4-7個月的固定開支比較合適,根據鄧先生調整后的家庭支出,該筆資金約為15000元。該部分資金的存放形式,一是可以為貨幣基金。目前市場上的貨幣基金7天的年化收益大約在1%-2.5%左右,買賣均沒有手續費,T+2交易模式足以滿足流動件需求。二是理財套餐功能,如中信銀行的理財寶功能,既能享受活期的便利義能享受定期收益,保證了一定的流動性,又保持了一定的收益水平。同時,我們建議鄧先生辦理一張信用卡,充分利用最長可達56天的免息還款期,作為日常現金的替代。

4、購車計劃。

由于現在家庭的可流動性資產為80000元,未來兩年內還可以積累一筆大約12000元的資金,這樣總計將達100000元,完全可以一次性全款付清汽車款。但是汽車屬于消費品,即買即損品,是不會給家庭帶來任何額外收益的資產,因此這部分支出不要占用太多家庭現金資產。故我們建議,家庭可以采用貸款的力式購買汽車。假定購買汽車首付40%的款項,那么首付款為4萬元,余下的6萬元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逐步付清。銀行5年期貸款利率為5.76%/年,月供款約為960元/月。按照目前鄧先生家庭收支情況分析,購車之后交通費一項支出基本沒有了,因此該筆月供款是完全有能力支付的。我國尚處于經濟上行區間,如果將剩余的6萬元用于投資,將能充分享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

5、投資艦劃。

投資的思路主要還是實現收支平衡,盡量積累多的財富。分散投資,適度增加權利類投資,分享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沒有認購費、申購費與贖回費,管理費也比股票型基金低,而且大部分貨幣基金的投資門檻為1000元。大幅降息后,債券價格上漲,貨幣基金浮動盈余增加,短期內貨幣基金仍將出現較高的年化收益率,預計未來1―3個月內會在3%-4%。貨幣基金大多采取T+2交易模式,因此在考慮流動性因素后,可將目前持有的活期儲蓄部分購買貨幣基金,既保證流動性又獲得高收益。

債券型基金。可考慮購買中信證券推出的主要投資高信用等級公司債等固定收益類產品――中信“債券優化”集合理財計劃。這款理財產品剝所購公司債進行定期跟蹤,定期評級,一旦風險超過安全邊際,就會及時調整債券種類,確保投資者資金安全。截至3月30日,該集合計劃凈值為1.0165,年化收益達7%,遠高于市場同期漲幅。近期,中信證券又推出了該計劃的升級版――中信證券“聚寶盆”傘形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該計劃分三個獨立帳戶運作,穩健、積極和成長3類,而且帳戶之間還可以互相轉換,可實現便捷最大化和投資收益最大化。鄧先生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購。

篇10

論文摘要: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采取強制儲蓄模式,很好地解決了新加坡國民綜合保障,特別是養老保障問題,這時于完善中國養老保障具有多方面的借鑒意義。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CPF)是政府立法強制個人儲蓄,采取完全積累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就是說,新加坡建立的是以個人賬戶為標志,強制儲蓄的保障模式。該制度對促進新加坡社會經濟發展,加強政府對經濟的調控,維護社會穩定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進而成為東亞乃至世界范圍內養老保險成功運行的典范,很有研究價值。

一、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的相關情況分析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是一個綜合的社會保障儲蓄計劃,包括了養老保障計劃、醫療保健計劃、“居者有其屋”計劃、家庭保障計劃以及資產增值計劃等方面的內容,能夠給予尚在工作的新加坡人以安全感以及對于自己老年生活的信心。其基本內容包括:

1.在資金來源及分配上,中央公積金制度規定由雇主和雇員雙方繳費,政府只承擔讓利、讓稅的義務(在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存款和利息免稅);雇主和雇員繳納的所有公積金款項都存人政府依照“中央公積金法令”為每位參加者設立的“個人賬戶”中,被分別存人普通戶頭、保健儲蓄戶頭和特別戶頭,分別用以支付購房等家庭的其它投資及教育信貸、醫療、本人退休后的養老金和應急支出。公共和私人部門雇員都要加人中央公積金,制度繳費率則視國家經濟狀況經常進行調整,其總體趨勢是隨著新計劃的不斷引人、制度所提供服務和保障的不斷增多而不斷提高;不同年齡段的雇員不僅繳費率不同,而且劃人普通戶頭、特別戶頭和保健儲蓄戶頭的比例也不相同。在會員到了55歲的時候,普通戶頭和特殊戶頭要向退休戶頭轉換,個人戶頭就變成了退休戶頭和保健儲蓄戶頭。雇者自愿加人公積金計劃。

2.根據1953年通過的“中央公積金法令”,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計劃由隸屬于勞工部的中央公積金局統一管理,由勞工部制定有關政策并進行監督。中央公積金的具體投資運營是由新加坡貨幣管理局(MAS)和新加坡政府投資管理公司(GSIC)負責,其中,新加坡貨幣管理局負責中央公積金對國債和銀行存款的投資管理;而新加坡政府投資管理公司負責把積累的基金投資于國內的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把大量資金投資于外國資產以獲取較高的收益,成為新加坡龐大的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來源。另外,如果公積金計劃會員個人希望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可以在政府規定的投資工具內,通過法定的托管人(中央公積金局指定的銀行)自行投資。

3.中央公積金存款的利率是由政府決定的,普通戶頭的存款利率是按照新加坡四大本地銀行12個月的定期存款利率(80%的權重)和月底儲蓄利率((20%的權重)進行加權求和;但從2001年10月1日起,特別戶頭、保健儲蓄戶頭及退休戶頭上的存款利率則高出上述名義利率1.5個百分點,原因是這兩個戶頭上的存款的期限較長。同時,根據“中央公積金法令”規定,中央公積金局保證會員獲得的利率不低于2.5 %,特別戶頭、保健儲蓄戶頭及退休戶頭上的存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得到額外1.5個百分點。此外,新加坡還對政府債券的投資有最低回報率的擔保,保證利率不低于2.5 %;對于個人選擇的其他投資工具,不保證最低回報率。

二、對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的評價

1.制度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自創立到現在已逾半個世紀,取得了巨大成就,帶來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1)作為一個功能全面、綜合性的自我保障制度,中央公積金制度通過強制儲蓄,實行與個人收人關聯的完全積累制的籌資模式,在國民中強調自我保障意識,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也能夠激勵國民更加勤奮工作,增加個人收人和公積金存款,以使自己能夠退休后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實施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障計劃,給予會員及其家屬“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者有其屋”等較為全面的社會保障,大大改善了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待遇,促進了國民素質的提高;通過家庭保障計劃和“填補最低存款”政策的實施,強化了公民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意識,使得家庭各成員之間的社會保障利益相關聯,加強了家庭和國家的凝聚力,增強了家庭保障功能。

(2)中央公積金制度所帶來和帶動的國民儲蓄有力地推動了新加坡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央公積金制度本身所擁有的大量穩定的存款,主要被投資于國債、國內住宅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為新加坡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直接提供了大量的建設資金。

(3)中央公積金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政府搞好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公積金是一項強制性的長期儲蓄,政府可以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變化情況,通過調整制度繳費率以及公積金投資,來引導個人消費、影響有效需求,抑制通貨膨脹,緩解通貨緊縮,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因此,在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已成為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利器。上世紀70年代初,新加坡經濟曾以兩位數高速增長,但也帶來了很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新加坡政府逐年提高公積金的繳費率,到1984年達到雇員工資的50 % ,終于使得新加坡的通貨膨脹率從70年代的平均5.1 %,下降到80年代前期平均3.8 %;當80年代中期新加坡經濟出現衰退跡象后,政府又通過降低公積金繳費率,既減輕了企業負擔,又增加了國民的購買力,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經濟復蘇。 2.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它并非是完美無缺的,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面臨著許多巨大的挑戰。

(1)雖然中央公積金制度通過“填補最低存款”政策和家庭保障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家庭成員間的內部互濟,但其范圍、數量以及作用極其有限,與社會統籌的互助共濟尚有很大差距,缺乏共濟性。由于國民個人收人的差別,很容易導致會員之間在公積金存款上差距懸殊,進而致使他們在退休后養老待遇極不平衡,很難為每一個會員提供公平有效的社會保障。

(2)由于中央公積金制度會形成數額巨大的基金積累,而公積金投資運營機構卻將大部分存款投資于收益率低的國債、國內住宅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即使新加坡政府為公積金存款提供最低利率擔保,公積金存款的保值增值也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巨大挑戰。另外,新加坡公積金由國家統一管理,形成壟斷經營,缺少競爭,又容易受到行政的干預。因此,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收益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投資效果不是很理想。

(3)中央公積金制度過高的繳費率,一方面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另一方面高繳費帶來國民儲蓄過度,已經超過其能夠在國內作再投資的限度,致使大量國民財富被強制儲蓄在公積金賬戶內,國民消費及有效需求不足,成為新加坡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掣肘。

三、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對中國完獸養老保障的啟示

1.在正式的養老保障制度安排之外,應充分重視家庭養老的作用。新加坡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強調家庭在社會中的作用,并以家庭為中心處理社會問題,相應地在中央公積金制度中也有所體現,如通過建立子女對父母公積金的最低存款填補制度和家庭保障計劃,增強了年輕人對父母的責任感和家庭意識,密切了家庭關系,提高了社會穩定性。在當前的中國,公民個人收人水平普遍不高、國家財力相對不足,在解決公民養老問題時,應該高度重視和發揮家庭在養老保障中的作用,在正式的養老保障制度內,特別是設計未來農民養老保障制度時,可以使家庭內各成員間的社會保障相關聯,鼓勵家庭內部成員間的轉移支付和互助共濟;在正式的養老保障制度外,則加強輿論引導,努力在社會上形成家庭成員內“尊老敬老,共濟養老”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