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報告范文
時間:2023-09-22 17:58: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旅游文化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克難攻堅,開拓進取,順利完成了縣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縣生產總值完成69.5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3.7億元、35.1億元、10.7億元,分別增長4.8%、28.6%、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8億元,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億元,分別增長50%、45.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5億元,增長18.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4.1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4億元,增長1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5元,增長21.7%;農民人均純收入4879元,增長18.7%。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堅持以大項目招商為突破口,千方百計推介項目、引進項目、建設項目,對外招商成效明顯,全年引進市外資金12億元。共有在建項目68個,總投資33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9個,總投資16億元。國能??h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已成功并網發電,安黎環燕輪胎技改擴建項目正在安裝調試設備,淇雪淀粉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正在建設。簽約項目33個,總投資23億元。同時,加強與上級部門聯系,爭取資金4.5億元。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堅持工業興縣不動搖,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5.1億元、實現利潤5.1億元,分別增長33.4%、85.7%。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共有重點在建項目4個,淇雪淀粉公司麥芽糖漿生產系統改造工程被列入國家節能改造備選項目。實施名牌戰略,益民面業、立世集團被評為全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太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通過國家“AAA級標準化良好企業”驗收,雙黃酒業、漢生面業產品分別榮獲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博覽會金、銀獎,淇河酒被評為省優質產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安黎環燕輪胎、立世集團、綠寶農藥被認定為省科技企業,綠色生物酶蛋白飼料添加劑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達到國家領先水平。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新入駐項目9個,總投資6億元;黎陽工業集中區被評為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36.7億元,增長30%,占GDP的比重達到56%。
文化旅游業逐步壯大。加大民俗文化保護開發力度,正月古廟會被評為“河南省民俗經典”,“民間社火”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泥咕咕、十二生肖被評為省知名文化產品。深度開發特色文化產業,城關鎮被評為省特色文化產業鎮,屯子鎮鄭廠村被評為省特色文化產業村。加快文化產業項目建設,17家企業入駐石雕城,古風陶藝廠搬遷建設項目立項和選址工作已經完成,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設施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保護規劃。扎實推進景區建設,天寧寺、西摩崖路、千佛寺和紫泉別墅一期等建設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大伾山景區順利通過4A景區復核,姑山景區正式成立。加大宣傳促銷力度,進一步拓寬客源市場,實現旅游直接收入2641萬元,增長26%。
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資金4323萬元。糧食生產再創新高,總產達到68.3萬噸,增長4.9%,再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被評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農業科技推廣步伐加快,小麥、玉米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5%、100%,“豐黎”、“浚單”玉米種子被評為省名牌農產品。畜牧業實力進一步增強,實現畜牧業產值22.1億元、加工產值33億元,分別增長21.4%、11.2%,居全省40個畜牧業發展重點縣第16位,上升了6個位次。林業生態建設成效明顯,植樹258萬株,完成重點通道綠化175公里,荒山綠化1100畝,被評為省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縣。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淇雪淀粉、立世集團、益民面業、種子公司被評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8家。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改造中低產田4.8萬畝,被評為全省農業綜合開發先進縣;完成各類水利工程2800項,實現省“紅杯賽”十三連冠。勞務經濟迅速發展,輸出務工人員1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2億元。
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芙蓉路、大佛路、科技路北段和新華路北段建設任務,整修了黎陽路,開工建設了燕山路西段。宏基花園初具規模,黎陽花園全部完工;垃圾處理場已試運行,污水處理廠實現污水達標排放,浚內溝綜合治理已完工,黃河路排水道清淤正有序推進??h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1.5平方公里,人口10.5萬。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善堂鎮被評為省環境優美小城鎮,崗坡村被評為省文明村,東善堂村被評為省康居示范村。全縣小城鎮面積達到33.5平方公里,人口15萬,城鎮化率22%。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被評為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全面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路鉅線、永定線北段改造工程竣工通車;新建農村道路225公里,改善了141個村的交通條件;實現村村通班車。積極開展公路綜合治理,浚大公路被評為省級文明示范路,浚五公路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縣道文明示范路。解決了4.6萬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完成了“戶戶通電”工程,發展農村戶用沼氣7000戶。改造3所鄉鎮衛生院,新建67所農村標準化衛生室、2個鄉鎮文化站、15個農村文化大院,白寺鄉文化中心被命名為省示范性文化中心。新建改建農家店201家。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順利通過驗收,15畝連片超高產攻關田、一年兩熟平均畝產達到1733.7公斤,創全國畝產最高紀錄。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發放“兩免一補”資金2954萬元;加大教育投入,維修改造中小學校33所。大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成功舉辦了縣十運會。健全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全民健康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繼續保持全國優質服務先進縣榮譽,被評為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先進縣、全國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養示范區。強化土地資本運營,征收土地出讓金6204萬元,實現凈收益1787萬元。積極開展環保專項整治活動,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加強非煤礦山資源保護利用,開采秩序明顯好轉。全部拆除實心粘土磚窯廠,新型墻材生產企業達到31家。《??h志(**-20*)》正式出版發行。武裝、司法、糧食、農機、廣電、統計、通訊、氣象、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切實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83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及時足額發放養老金、城鄉低保金、五保金、失業金;新建改造鄉鎮敬老院9所,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35.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2%。認真落實廉租住房制度,為112個低保家庭發放了廉租住房補貼。切實做好扶貧開發和移民工作,解決了5個貧困村行路難問題,發放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637萬元,大理溝和理峪兩個移民村搬遷工作進展順利。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四城聯創”工作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浚縣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開通“政風行風熱線”,部門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嚴格執行審計、監察、財政等各項制度,加強廉政建設,機關作風明顯好轉。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成立群眾工作中心,切實做好群眾來信來訪,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狠抓安全生產,深入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篇2
大家好!
同學們,我們都學過這樣一首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詩很自然地把我們帶入了對于美好的大自然風光的遐想中。那么的生機昂然、那么的美麗和諧,每當接觸到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總有一絲絲的溫暖與親切漫過心田。是的,美麗的自然帶來美麗的心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摸壯麗;”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閑。曾經,我們擁有那么純凈的天空,那么動人的歌聲,那么美麗的鳥兒;我們領略過那么多的美好與感動;在自然的懷抱里,我們的心情是那樣的平和與歡暢。
曾幾何時,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人類的朋友慘遭涂炭。曾幾何時,無人的洗手池邊,水龍頭正孤獨的流著淚水,曾幾何時,班里沒有人,電燈卻使勁地睜著眼睛。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森林退化,沙塵暴揚,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災頻發,噪音刺耳??罩袩焽枇至?,濃煙滾滾,河中死魚漂蕩,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廢渣成堆……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于自掘墳墓,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于困境。洪水襲擊、沙塵暴來襲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同學們,我們熱愛地球,熱愛自然,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節能環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我們可以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我們可以保護小動物,我們可以關緊水龍頭,我們可以把沒用的電燈關掉,我們更可以號召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來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篇3
旅游業發展至今其文化屬性表現愈發突出,欣賞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現代旅游者對旅游活動的終極要求。因此,展現民族文化內涵、張揚民族文化個性、突出民族文化差異性是我縣旅游業不變的靈魂和永久的主題。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強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進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根據縣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順縣民族事務局日組織了專門的調研組,對我縣的芙蓉鎮旅游進行調研:中國查字典
一、芙蓉鎮民族文化與旅游開發現狀
我縣是一個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主要居住著漢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縣49.5萬人,土家族有37.2萬人占總人口的75%。歷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遺產得到不斷的傳承、不斷光大、不斷變革。這里沉淀著民族千年的智慧結晶,內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歷史文化、民族飲食、民風民俗、民間工藝、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鎮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區和發祥地,之所以備受廣大游客的青睞,之所以被縣委政府不遺余力將其打造為我縣旅游黃金帶,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觀之外,更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鎮,陳列著溪州銅柱等土家民族創造的、極為豐富的、以文化遺產為主體的眾多人文旅游景觀,這里遺留著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這正是大批游客心儀芙蓉古鎮的重要理由。
1、歷史文化
芙蓉鎮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的古鎮,它是土司統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賈云集,號稱“酉陽雄鎮”,原名王村,因中國電影泰斗導演謝晉、著名明星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統一于斯、建都于斯、發展鼎盛于斯。被專家譽為“土家源、千年古鎮”。因得舟輯之利,可上通川、黔,下達滬、杭。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與楚王馬希范發起土家歷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戰”,公元940年雙方言和立銅柱(現存該鎮,是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于該鎮會溪坪。明嘉靖年間,“東南戰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該鎮起程,率部三千前往東南抗倭。而這里發現和挖掘的漢代古墓與天主教堂、醫院等見證著該鎮的歷史。
2、自然生態文化
古鎮三面環水,自古以來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竄鎮而過的營盤溪瀑布連著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寬60米,飛流而下,聲響如雷,故芙蓉鎮又被稱“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沈從文先生曾對古鎮王村贊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麗清奇的碼頭,應數王村,夾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巖石黛黑,水深而清,魚大如人”。鎮內還有著稱“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麗宜人的美景。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麗的芙蓉山水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天然資源和生態條件。
3、土家飲食文化
土家族具有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土家族酸辣香的飲食特性,積累并創造了品種繁多、風味各異的民族特色佳肴。天下第一螺、土家臘肉、猛洞河桂花魚、土家酸菜等傳統飲食和小吃蒿子粑粑、劉曉慶米豆腐等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而伴隨旅游業的蓬勃興起,櫻花蜜酒、牛頭宴、土王全席等具有千年歷史的美食開始重放光彩。即傳承推廣了土家飲食文化,又達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創收。
4、特色建筑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獵時期,土家先民以樹筑巢、以石壘屋、以石洞而居?!岸囱ň印焙髞砼c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發展成明清時期的封火統子大屋;“樹巢居”則是土家先民為防潮濕防野獸在樹上搭建居住的簡陋窩棚,后與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發展成今日的轉角吊腳樓,成為溪州土家族當代的主要建筑風格。土家族民歌唱到:“唱支山歌難開頭,木匠難起吊腳樓,鐵匠難打釣魚鉤……”,轉角吊腳樓的主構特征為吊腳轉角,下吊金瓜,上掛貓弓眉枋;吊腳廊欄、門窗多扎“萬”字花格;吊腳下欄廊枋多通雕“萬”字浮雕花邊。屋頂坡面小青瓦,飛檐翹角,翹角以雄為美。而在芙蓉古鎮這種轉角吊腳樓有土王行宮、醫院等與古鎮五里石板街構成了古鎮標志性建筑,而石板街上磨光發亮的石板更是見證了古鎮千年發展歷史。
5、土家服飾文化與民間工藝
自古以來,土家族的服飾就是別具一格,分男裝、女裝和童裝,頭戴青絲帕,腳穿麻草鞋,彩絲繡鉤花……形成自己的服飾文化。土家人善于繡花和織錦,自稱“西蘭卡普”,在古鎮依然建著具有土家特色的織錦作坊,生產出土家服飾、土家織錦和繡花鞋墊。芙蓉鎮上土家人與織錦作坊一樣建有獨具特色的竹篾加工作坊,編織出土家人特有的篩、簸以及宋祖英歌中精致的小背簍,同時還有石雕、木雕、根雕等,并以此來招攬游客。
7、民風民俗
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自 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學。其內容豐富,有神話、歌舞、傳說、民歌、喪葬文化等。取材極為廣泛,主題明確,表現生動,流傳深遠,具有多學科價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如土家族擺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梯瑪歌、土家族民歌、土家族過年趕年等,而這些民風民俗與旅游的有機融合在芙蓉鎮都有了一定的嘗試。
二、芙蓉古鎮發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契機
1、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精心打造。永順縣委政府連續幾年經濟會議提出了旅游發展王村的戰略決策,從資金、政策上給予了傾斜,給芙蓉鎮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2、良好的發展空間。新建的國家二級公路1828線穿鎮而過,張家界-王村-鳳凰旅游線路已成精品旅游線路,電影《芙蓉鎮》的拍攝,《烏龍山剿匪記》、《血色湘西》取景拉動了芙蓉古鎮民族文化旅游向前發展。
3、土家族原始戲劇舞蹈毛古斯入選奧運開幕式。原始戲劇舞蹈毛古斯產生于土家族祭儀式中,土家語稱“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拔步卡”。作為湖南唯一入選奧運開幕式的表演節目,在國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土家族文化。這也給土家族聚居區和發祥地芙蓉鎮發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賜良機。
三、芙蓉古鎮發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旅游硬件建設,整合民族文化資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應重點突出、特點鮮明、豐富多彩的展覽出民族文化,應避免文化遺產旅游產品的單一性,因地制宜,加強組合,包括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組合,主題不同的文化遺產景觀組合等。加強民俗村,歌舞廣場等硬件建設,如發展土家族民俗游,把當地土家族的民俗風情(包括服飾、居住、飲食、歌舞、婚俗、土家織錦、刺繡等)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時也給那些沒有機會向更多游客進行展演的單項文化遺產項目提供展示平臺,可謂一舉多得。加強行業管理,對旅游從業人員和旅游區居民進行專門培訓,進行民族統一著裝,學會簡單的土家語。對古街進行集中改造修建,構建土家吊腳樓群,打造土家一條街。
篇4
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我市娛樂產品不斷豐富,但旅游消費結構變化不明顯,購物和娛樂消費所占比重仍較小,因此調整旅游產業結構迫在眉睫。下一步,市旅游部門將加快休閑度假和體驗型旅游項目建設步伐,建設大型旅游購物超市和成熟的獨具特色的旅游美食街、風情街,著力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旅游手工藝品、紀念品品牌。同時,加大對現有旅游商品和旅游演藝產品的營銷力度,培育消費市場。
外地游客來源日趨多元化
調查顯示,牡丹文化節期間來洛旅游的外地游客來源日趨多元化,人數最多的是省內游客,占43.28%。省外游客中,與我省毗鄰的山西、陜西、湖北、河北等省的游客最多,分別占游客總數的7.74%、6.82%、5.43%和5.08%。
今年來洛的游客以散客為主,以家庭或親朋結伴、個人旅行方式出游的人分別占45.69%和40.49%;旅行社組團出游者只占8.95%。在交通方式的選擇上,自駕車出行的人占35.11%,乘火車的人占35.91%,乘坐飛機來洛的游客僅占3.98%。
來洛游客以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為主
調查顯示,游客了解洛陽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歷史知識和電視,分別占游客總數的22.88%和21.75%。
游客對我市的文物古跡和山水風光最感興趣,人數比重分別占35.85%和32.75。此外,洛陽的文化藝術、民俗風情及飲食文化等,也排在游客感興趣項目的前幾名。游客感興趣的景區(點)排在前五位的是龍門石窟、白馬寺、王城公園、中國國花園和國家牡丹園。游客最感興趣的旅游商品主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和工藝品、土特產,分別占23.91%和17.7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消費行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