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反思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4: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英語教學反思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篇1

通過列舉污染源,學生更清楚當前環境的不盡如人意,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從而使學生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他們動腦筋,想辦法,積極討論保護環境的措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二、活動過程

T: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Ss: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ion...etc.

T:Do you know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Ss: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T:All the factories?

Ss:No.

T:What factories?

Ss:Paper factories,printing and dyeing mills,plastic factories...ect.

T:What else can cause water pollution,too?

Ss: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lakes.

T:How can we help to solve this problem?

Ss:We can advise the directors of these factories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T:If they don’t accept your advice,what else can we do?

Ss:1.We can write a letter to Green China about it.

2.We can also ask newspaper reporters and TV station reporters to report these factories.

...

T:There is a paper factory in my hometown.It pours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every day.The people in the town drink the water of the river every day.They have advise the leader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many times.But he never accepts it.Can you write a letter about it to the Green China?

T:You have told me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and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You’re very clever.Thank you very much.But can you tell me what causes air pollution?

Ss:The smoke of factories,the smoke given out by buses,cars,trucks,motorbikes...ect.

T:There aren’t many factories in our city,Hangzhou.But the air is not good enough.Why?

Ss:Because there is much traffic.

T:Can you think out a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Ss:1.We can plant more trees on roads.

2.We can ask people not to drive their cars to work.

3.We can ask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4.We can tell people riding bikes is good for their health...

T:If their homes are far away from their workplaces,can they ride bikes to work?

Ss:No.

T:How can we solve it?

Ss:We can ask the leader of the city to develop the public traffic.Such as adding more buses,building underground...ect.

T:We have thought out many methods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I will try my best to tell our government that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make our hometown more beautiful.Have you ever made any pollution?

Ss:Yes.

T: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Ss:Yes.

S1:I sometimes spit in public places.

S2:I sometimes draw on public walls.

S3:I cut down a small tree in my school in Grade One.I feel very sorry now.

S4:We sometimes throw litter on the ground in and out of our classroom.

S5:I don’t pick up rubbish in public places.

T:Will you spit in public places from now on?

Ss:No.

T:Will you draw on public walls any more?

Ss:No.

T:Will you cut down trees in the future?

Ss:No.

T:Will you throw rubbish in public places?

Ss:No...

We must 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ity(our country) the most beautiful one in the world.

三、反思

1.本文所設計的問題實際上是英語課與生物課中的“環保”章節的整合,學生較熟悉。老師讓學生列舉污染源,學生講出了很多的污染源――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老師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解決這些污染問題,巧妙地運用合作學習法,從而不但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參政議政的意識。學生們以主人翁的身份,提出了種種解決方法。解決水污染問題,他們先用勸說的辦法,當此法行不通時,再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最后上告政府;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他們號召人們騎車上班。當老師提醒他們,若家離工作地方很遠,不能騎車上班時,該怎么辦?他們馬上想到了公交車。他們要求政府增加公交車輛,建造地鐵。

篇2

西安地區城鄉小學英語課程資源調查對比例證 侯俊萍,趙剛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張如星

小學變式英語語音法教學詞匯 管秀玲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情境和情境鏈的創設 丁寧

英語課本劇教學中教師角色及實施階段 陳丹

農村幼兒英語教師在職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 鄧琦

形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夏友紅

2010年高考英語(福建)試卷命題評析與探究 黃聚寶

構建英語學困生評價體系的策略 虞曉輝

寫作成長檔案袋伴隨學生快樂成長 高教龍,靳燕

"五環節"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陳維亮,滕開平

高職英語隱性分層遞進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 王志敏

從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看高中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 江世勇

初中英語寫作中語言障礙探因及對策思考 楊愛玲

關于培養低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自主性的探索 江佩兒

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洪芳,鄭曉華

初中英語教學中錯誤處理技巧初探 俞玉潔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策略設計與實踐研究 張艷輝

巧用激勵性評語培養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魯志華

探究中學英語閱讀與寫作的整合 陳安屏

反思性教學與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述評 孫曉慧

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反思內容的研究 陳世克

基于課例的英語聽評課教研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馬黎

外語教師的教學信念與課堂決策研究 顧春燕

高中英語詞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北京市東城區高中詞匯學習研究課題組

對英語教材詞表和例句設計思路的思考 董耐婷,陳穎

利用閱讀檔案提高學生英語課外自主閱讀能力 宋維華

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探索 宗兆宏

基于混合學習的英語寫作教學 常轉琴,劉瑋

注重語篇分析提高短文改錯能力 吳冬燕

音形統一拼讀一體 王勤海

英語教學中目標定向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 王東梅

英語閱讀課中語言知識學習課型的教學設計與剖析 孫志斌

如何有效開展英語課堂討論 祖靜云,陳冰冰

源自詞典的高考單項填空題命題特點探究 徐險峰

初中英語任務型寫作教學的實效性研究 李建榮

初中英語教學"情感助學"的策略與方法 冒曉飛

高中英語課常用的導入方法 劉國玲

從兩節同課異構課出發談《牛津英語》新課的有效導入 任玲

初中英語課堂情感教育目標實現的有效策略 王紅芬

中學語言教師追求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 鐘海霞

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語音素質調查與反思 王彩琴

教學反思: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李旸

"語言學習與語言使用策略:理論框架的修正"評介 穆宏佳,張冉冉,謝聰

檔案袋評價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效研究 吳萍萍

我國英語教學中實施檔案袋評價的問題及建議 黃庶

語義韻與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王德義

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因素及解決策略 潘忠海

自我評價在閱讀策略培訓中的作用研究 陳皓曦

初中英語自主學習型教學探究 于文峰

話題導向式高中英語寫作課模式探索 周宏星,顧元榮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詞匯教學 俞婷,袁冰梅

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析 巫雪青

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形成性評價 王志秀

英語課堂教學提問藝術初探 于成金

初中英語課堂做筆記的意義與方法 楊春

"同課異構"話有效 陳素萍

英語課堂教學互動中基于性格差異的因材施教策略 劉蓓莉

優化英語歌曲教學美化小學英語課堂 倪丹英

初中英語語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李玉華

全新的課程觀、評價觀、教學觀和學習觀 宋輝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劉艷紅

淺談英語教學中情感態度的培養 李林

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反思 朱麗大

外語/二語語言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研究——國外相關研究述評 劉煒

語言"學得"與"習得"理論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 何錫林

教師發展"借智發展"式的校本培訓 蔡美蓮

探索教研新思路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的舞臺——教研活動案例分析 何閩娥

中學英語校本教研初探 符海紅

從紙筆測試到表現性評定——評價模式的一種轉變 龍玉紅,姚璐,吳建穎

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 呂惠芳

開展小學英語課本劇教學的調查報告 吳慧娜

高中英語作業的優化設計 方愛君

同體反饋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 賀亞麗,辛力紅

"概念圖"——打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扇窗 章波勇

英語新課程"任務型教學設計"中的任務設計原則 王月鋒

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自我認同變化調查研究 李宗強

復合式聽寫在初中英語學習中運用初探 孫淳嫻

初中英語課時教學目標定位與有效課堂教學個案分析 周慧

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王瑞梅

高中生英語學習焦慮之調查與分析 陳東軍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誤區與對策 刁慧

優化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陳任青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 張巧燕,朱小林

如何緊扣教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王穎

英語課堂有效教學之我見 晏敏

篇3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 三維語法 教學案例分析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推動了地球村的建設,英語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溝通的主要語言,在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在我國初中教學中,英語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不能對相應的語法知識進行消化應用,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英語三維語法框架教學方式的應用,有效的改變了原來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同時,也滿足了新課改下初中英語的教學要求,提高了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三維英語語法框架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單方面的注重教學形式,強調一些語言規則,所采用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所謂的三維英語語法教學主要包括了:形式、意義、運用。三者能夠將傳統英語教學中形態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對應,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熟練的應用語法、自由的表達。

三維語法框架圖

在上圖中,將語法分為形式、意義、應用三部分,其中,形式主要包括了語言形態的變化及其變化規律;意義主要指詞匯、語法在特定環境中的應用,包括了詞語的意義、句子意思等;使用主要包括某些特定的語言環境下使用什么樣的語法。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緊密相關。

三維語法的應用,使得語法結構以及語法應用的規律得到了肯定,保證了英語語法應用語境的合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區分,針對學生自身的不同狀況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保證學生能夠明確英語的語言結構以及規則,采用不同的方式,達成預設的教學目的。

二、三維英語語法教學案例分析

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合適的案例進行分析,這樣,教師能夠明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的進行改正。通常來說,三維語法教學主要包括了教學案例的分析、教學過程等內容。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相關的英語語法都存在于句子中,教師主要通過總結歸納的方式將相關知識呈現給學生,例如:

案例一:教學中,英語感嘆句的構成主要包括了:What + a / an + adj. + n. + s + v.;How + adj. / adv. + s + v.;兩種形式。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相應知識的呈現十分直接,沒有有意識的設定情景,并且也不能和學生先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銜接,就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一定盲目性,導致學生不能接受新的知識。甚至有一些學生都不知道“a”或是“s”的意義,只是固定的對相應的內容進行機械式記憶。此種方式,雖然形式較為直接,向學生展現了清晰明了的知識結構,但是過于枯燥,導致課堂氣氛沉悶,課堂缺少活力。

案例二:

Teacher: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forget to do忘記去做;forget doing忘記做過。

Now, let's make some sentences.

在實際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類似于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如果教師直接的將一些句子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且進行相應的講解翻譯,從某方面來說,教師只是按時完成了課本上的教學任務,但是,此種教學方式具有明顯的弊端,學生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同時,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學生由于沒有體會過真正的語境,不能進行有效利用。

案例三:

語法區分:used to do過去常常做某事,但現在不做;be used to doing習慣于做某事。

初中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往為了區分一些語法之前的差別,總是刻意將兩個差別較小的語法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某種程度上混淆了學生的思維,適得其反,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四:

在教授英語時態過程中,教師往往強調動作發生的時間,并歸納時間狀語。一般過去時經常帶有一些標志性的詞語,例如:yesterday,last night,four years ago等。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某些句子沒有出現一些標志性的詞語,學生該如何判斷時態?

A:Your phone number again? I(do not)quite catch it.

B:It's 69568442.

在此例子中,教師通過課堂的實際狀況,設置了一個情景對話,對話之中并沒有類似于yesterday,last night,four years ago等這些標志性詞語,但是,學生可以通過語言環境判斷出是一般過去時。此種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使得學生不再拘泥于呆板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對語境、語義的分析,從而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三維語法教學的應用措施

通常來說,三維語法英語教學的措施主要包括了:

1.強化理論學習,兼顧三維語法

在實際的教學中,雖然一些教師對于三維語法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僅僅停留在表面,同時,教師對于三維語法教學中的形式、意義、使用三者的關系不夠明確,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環節開展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要明確三維語法教學的含義,并且,還要明確三者之間的關系,只有搞清楚這些,才能進一步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在實際的應用中,教師還要對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三點:(1)將目標語法呈現的意義最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單方面的向學生展示語法,應該結合其實際意義,讓學生理解語法的含義,并且還要積極的創設情境,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2)不斷加強形式以及意義的結合。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訓練,將語法知識和其意義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3)加強綜合應用,在最后的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依據課堂所教語法的特點,創設相應的情景,使得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使學生在實踐中吸收知識,從而掌握真正的語法,同時,還能提高語法的綜合應用能力。

2.注重實際應用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語法的表現形式,嚴重忽視了實際應用,三維語法教學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語法的應用,能夠實現學生在特定環境下對相關語法的應用。并且,教師還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去其糟粕,在傳統方式上進行改進,不斷豐富教學方式,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及時設定語境,讓學生對課堂所學語法內容進行利用,強化課堂知識,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3.保證評價的合理性

在實際的教學中,評價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評價的片面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過程,還要保證教學評價具有客觀性。首先應該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進行補充,最后,教師應該從課堂的實際狀況出發,以客觀的形態進行綜合評價,還要積極的進行反思,不斷完善相關的教學方案,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

四、總結

綜上所述,三維語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側重語法的意義和實際運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證良好的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如彬.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淺析[J]. 考試周刊,2014(95):94.

[2] 彭林.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理念與實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26):28-29.

[3] 趙煒懿. 三維語法框架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案例分析[D]. 南京師范大學,2014.

篇4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興趣;對策

在現代生活中英語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國際交往中的日常用語。學好英語、具備較高的英語素質是現代教育培養的目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在英語教學中,初中教學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期,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水平,是在校師生共同面對的問題。興趣作為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學習主動學習英語的動力來源。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針對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一種內動力,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對策

1.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的語文教學和漢語語言的影響,初中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忽視對英語的學習,導致學習成績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中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對社會的認識不足,對于英語在社會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很大一部分人將英語學習看成是升學過程中的一個考試科目而已。同時,在英語學習中,對單詞記憶、語法理解以及課文的學習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在現代社會中英語已經成為國家、企業以及個人之間進行交流合作的基本語言,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學好英語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在學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領導者。一個學校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該校老師的素質水平決定的,這就要求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職業教師隊伍。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具有專業的英語知識,在發音、語法以及閱讀能力等各個方面都要具有很高的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在教學中能夠傳授給學生正確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創新,創新作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理念的束縛,對教學內容和形式要進行改革創新,用新的方式去吸引學生,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強科研能力??蒲薪虒W并不只是針對化學、生物等對科研要求較強的學科,英語教學中也需要不斷的科研。教師要對英語教材的變化給予及時的關注,明確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對教學內容時時更新,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

3.實施啟發式教學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發育的起步階段,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這種特點,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啟發式教學。在上課之前,教師要進行充分的備課準備,多搜集一些在生活中能夠經常見到的案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進學生進步。教師在教授中,進行適當的鋪墊,在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之后,要把學生放在主要地位,針對課文的內容和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提高學習的興趣。在實施啟發式教學時,教師要積極的引導,設置合理的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利用現代科技的支持,采用多媒體教學,在教材的基礎上添加一些圖片、英語對話電影等多種形式,用這種方式達到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4.積極開展戶外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局限在課堂之內,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太大的作用。英語教學作為一種實踐能力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一定要突破原有課堂教學的束縛,將英語教學應用到生活中去。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把所學的知識通過在實踐中的運用才能鞏固。英語教學要將課堂搬到課外中去,在進行教學課程安排時,將更多的時間安排在課外進行,給學生運用英語創造更多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課外實踐,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動到日常生活中,通過這種日常的交流,增強學生對英語的把握能力,增強自信心,提高英語學習水平。此外,在課外進行教學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減輕在課堂中學習的壓力,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思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成為英語教學的關鍵。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在變換教學形式的基礎上進行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教學中出現一些失誤也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及時的反思,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于德龍.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2010.

[2]張遠芳.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

篇5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教學策略 創新機制

一、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傳統教學過于古板。

當代的社會環境對教學策略不斷有全新的要求,然而受多年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的中學教育體制還沒有完全改變。學生學習仍處于被動狀態,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過于死板,無法調動學生課堂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現代中學生學習壓力過大,他們對學習根本無法從興趣而談,在他們眼里學習是最乏味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除母語之外的英語,在英語方面不能產生興趣,學習英語的能動性大大減弱。

(二)大班授課不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國儒家的教育思想。然而由于中國的人口數甚大,導致學校學生過多,每個班級都有不少學生,因此幾十個同學一個老師教課,這就造成學生與老師的溝通減弱。但是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溝通的過程,這便成為學生和老師之間最大的隔閡。如果老師不能夠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就會導致教與學之間的偏差。

(三)學習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較大。

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可以說很大,“孟母三遷”的故事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不就是所講的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嗎?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知識水平較高的家庭中,孩子的知識水平也會高于一些普通家庭孩子的水平。學習英語,環境很重要,口語練習就是對英語環境的考察,許多人在國內的時候,英語無論學了多少年,都講得很蹩腳,但是如果出國留學一年再回國后,英語口語就有了質的飛躍。因此,學校如果不能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二、創新英語教學策略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創新性。

改變英語教學策略是近些年我國教育部在不斷調整的方案,不僅僅關于初中英語方面,在學習各個科目上,創新性的教學都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因為只有創新性的學習才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現在有許多孩子不愛上學,甚至于害怕上學,為什么在中國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學校、老師就沒有對教育方式進行反思嗎?這時就體現出了創新教育的真正意義,學生是祖國的新一代,只有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使他們激發起創造力和想象力。一個沒有想象力的民族是一個落后的民族,所以,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這是創新英語教學策略的重要意義。

(二)實踐意義大于“本本”教學。

實踐是國外教育的最重要的科目,國外的教育中對書本知識進行刻意講解的很少。他們主要強調孩子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孩子自己的創新能力,讓孩子不拘泥于書本知識。

然而中國式的教育理念卻最注重書本,孩子們有的是為了父母而學習,有的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有的是為了成績好的獎勵而學習。

三、案例剖析

首先把初中一年級某班的同學分成兩組,他們的學習平均成績A組高于B組,在接下來的一周中,A組仍舊接受原來的教學模式,跟隨老師的節奏,接受老師教授的知識。而B組則用新的教學理念,把B組的同學再分成幾個小組,對于每節課所講授的內容,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要提出一個問題,在英語課堂上,不僅僅有老師講述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學生用英語講小故事,學生自主為學生講課后小題等。

一周后對兩組同學分別做相同的本周小測驗,結果出乎意料,原本成績并不高的B組,成績在本周測試中明顯高于A組,且同學們很樂于接受這樣的學習。

四、初中英語教學策略創新的方法

(一)課堂內容的多樣化。

通過上文的案例可以看出,多樣化的課堂內容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學習質量,還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由于他們都是未成年人,對于一直運用一種教學方式,他們并不能整節課都集中精力,因此課堂內容方面的多樣化可以使孩子更能接受新穎的教學方式。

(二)不完全“脫離”書本的教育。

初中生都是心智并不成熟的青少年,他們對于書本上深奧的理論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因此在整個學習中,老師應該盡量引導學生多動口、多說、多寫,而不應讓學生坐在鴉雀無聲的課堂上聽老師講一些聽不懂的“天書”。

(三)分組學習,針對性教學。

分組學習能夠使老師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點,在國外的學校里,老師會讓學生分成幾個組學習、討論。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清在小組中擔任的角色,這樣就會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不會導致一個課堂里只有老師提問、幾個同學思考的事情發生。

參考文獻:

[1]陳輝.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研究[A].中國知網,2010.

篇6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技巧

一、前言

對于初中生個人來說,英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最為現實的一點就是,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它的成績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個人是否被好的高中錄取,甚至決定能否上大學進修,乃至于決定一個人的前途。英語好的人可以直接利用這一巨大的優勢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二、初中英語教學難的原因解析

(一)學生個人方面的原因

第一,學生的知識儲備還達不到靈活運用的程度。新課改后,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是不可否認的,但是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學科,而初中校園缺乏英語環境,學生對于英語的知識儲備還有限,知識面往往比較狹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肚子里沒有墨水”,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

第二,部分學生有自卑傾向,“啞巴英語”現象突出。初中生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已經有一定的辨別美與丑、榮與辱的能力了。部分學生由于受個人性格或家庭等其他原因的影響,總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有了這種自卑傾向后就容易事事謹慎,造成課堂上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也增加了英語教師的教學難度。

(二)英語教師方面的原因

第一,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問題。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枯燥乏味的講解英語基礎知識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而采用多媒體教學、課堂大討論等教學方式往往得到學生的青睞。另外,初中生渴求得到他人的肯定,作為教師更應該注意這點,創造一個和諧的英語課堂和和諧的師生關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對于學生的肯定和鼓勵,只要學生勇敢的站起來就應該給予鼓勵和肯定,當然,作為教師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一味的肯定而造成學生盲目自大的心態。

第二,英語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深遠。中考英語主要是以筆試的考查方式進行的,所以很多的英語老師就會以中考為指揮棒,一切以中考重點為教學重點,中考英語考什么老師就重點教什么,而其他的都放在次要位置,一切圍繞考試轉,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學生和老師都過分追求考試成績而忽視了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的本質。

三、初中英語教學的技巧和方法

(一)英語課前

英語課前,英語教師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課前準備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備課,還包括對每個學生的了解。演藝界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的,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需要調動教師的畢生之功。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有專業的英語專業知識,然后仔細研讀教學大綱和英語教材,根據新課改的思路,認真鉆研英語教材內容,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教師是非常關愛自己的學生的,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大,所以老師需要對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以及學生本人的個性特征有所了解,以便因材施教,更好的服務學生。

(二)英語課堂

當然,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技巧,比如講授法、討論法、對比法、談話法、閱讀指導法、自學輔導法、案例教學法等等,對于英語教學來說,不同的語法就應該用不同的方法來使不同的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例如,名詞性從句用討論法去導入讓學生理清句子成分;強調句型用對比法讓學生在做題時能夠容易辨析;定語從句可以從講授法開始等等。那么,怎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呢?

第一,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言:“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和保證?!庇⒄Z課堂需要師生共同參與,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人格,以慈母嚴父的形象出現,才能使學生“親其師則信其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英語感興趣了,才能更好的學好這門課程[2]。

第二,創設英語學習環境,還原語言學科本質。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英語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英語環境的創設。有條件的學??梢云刚埻饨躺险n,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英語交流。在課堂上,英語教師應該盡可能的使用英語講課,還要鼓勵學生之間的英語交流??梢詫⑷鄬W生分成幾個小組,有問題需要討論的時候可以學著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三,引導學生閱讀和背誦外文資料,熟悉地地道道的英語。重復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離不開背誦,鼓勵學生閱讀和背誦外文資料,并多練習口語。像風靡一時的《新概念英語》無疑是公認的好文章,在英語課堂上拿出部分時間閱讀和背誦這類文章,效果遠比講枯燥的語法要好的多。將英文歌中的句子用到語法教學中會收到不錯的效果,比如,在講解do/does/did+動詞原形表示加強語氣這一語法點時,可以運用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歌My Heart Will Go On中的句子: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我相信這心將永恒)又如,在教more than這個詞組時可以聯想到歌詞: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愛你在心口難開)這樣,不僅較容易地記住了語法知識,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熱情。

(三)英語課后

課外學習英語主要是靠學生自己的興趣。但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可以組織英語課外活動小組和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資料和平臺;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初中英語教師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廣泛開展英語第二課堂,要求學生課下進行大量的英語閱讀和聽、說、寫作訓練,全面提高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家長在家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孩子觀看英語類節目,家長懂英語的話可以陪著孩子練習,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篇7

關鍵詞 信息技術;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4-0041-02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具體實施者,當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師,要培養符合社會全面發展要求的學生,就必須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滲透,又給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專業素養的內涵是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素質和修養,是經過系統的師范教育,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逐漸發展而成的具有專門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素養。由此而知,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就像醫生、律師一樣,每個行業都有其各自的專業素養。筆者根據在德州某農村中學實習一學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

1 信息技術環境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素養現狀

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滲透,農村地區的學校教育也相繼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教師也緊跟學校教育的發展步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但就目前的教育實踐而言,部分農村初中教師,尤其是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專業素養提升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思想觀念滯后,教育信息化能力欠缺 應試教育對很大一部分農村初中教師產生巨大的影響,許多農村初中教師對英語教學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因此產生相對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比較陳舊的教學模式,對新鮮事物從心底持一種懷疑甚至是排斥的態度,不愿去嘗試、創新。就目前部分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教育實踐而言,還是延續以前的以教為主、滿堂灌輸、死記硬背等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對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積極創新能力等的培養,最終產生“高分低能”的現象。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領域內的理論與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應能夠熟練使用掛圖、投影、幻燈、電子白板等教育信息化工具。由于部分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思想上和觀念上懷疑甚至排斥教育信息化,認為應用信息化的工具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浪費時間,故沒有拿出時間或者精力去學習并提升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必備的能力。

理論知識不足,教學功底薄弱 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師的學歷普遍偏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跨學科教學,以前根本就沒有認真學習過外語教學的基本理論,更沒有形成正確的教學理念。

在專業能力方面,部分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自身的教學基本功較差,聽、說、讀、寫能力低下,在駕馭課堂、組織教學等方面不能游刃有余。

缺乏發展意識,對本專業的前景不聞不問 部分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對自己的專業現狀和今后的專業發展缺少清晰的認識。在日常教學中,每天重復一樣的教學活動,日復一日,完成每天的課時數,完成學校要求的及格率、優秀率等,就已經很滿足了,從而忽略了自身的學習,停滯不前。久而久之,教師就會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也可以說沒有意識去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整天處在一個相對封閉和落后的環境中,安于現狀,缺少居安思危的意識,得過且過,失去了作為一個教育者應該具有的積極進取性。

2 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素養的策略

自學充電、充實完善 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課余時間繼續充實、完善英語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英語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是英語教師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首要條件。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自主學習各項教育政策、法規,系統學習語言學、語言心理學、語言教育學等理論,了解學習者的身心發展規律。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設定的教學目標中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方面的素養,不僅是對學生提出的目標要求,更是對中學英語教師語言專業素養提出的要求。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借助現代信息化的工具充實、完善自己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深入了解中英文化的異同,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此外,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還應該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訂閱與本專業相關的教學期刊、報紙,收聽、收看廣播,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了解本專業在世界各地的最新發展動態,逐漸培養自己的專業發展意識。

觀摩反思、切磋交流 教師自身不斷的努力,能夠促進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比較緩慢,較快速的方法就是教師集體的幫助與促進。英語教師要重視向同行學習,加強與同行的切磋與交流。教師之間可以互相聽課、評課,交流設計思路和教學心得,切磋設計方案等。這些活動均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且都是可以在本校內部就能實現的。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之處。如果想要學習校外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或者想要聽取有關專家的教學建議,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觀摩優秀教師教學錄像,或者通過信息化的工具與有關專家取得聯系,不出校門就可以得到想要獲取的信息或知識。與專家之間的學術研討,為英語教師與有關專家之間提供了一個交流觀點的平臺。在觀摩教學錄像或親自參加觀摩研討會時,要求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選取某個角度作為切入口,注意觀察和記錄,聽課后進行案例分析,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是如何做的,明確與優秀教師之間的差距是什么,最后寫出觀摩心得。

實戰演練、總結反思 在有了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能力之后,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實踐教學中,依據學習者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恰當的信息化教學媒體,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根據學習者的反饋及時總結和反思,進而做出適當的調整,使自己的專業素養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此外,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還應該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英語專業技能大賽,做到能正確認識自己,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及自身的優點和成就,不斷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達到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雙重目的。教師不僅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者,還是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者、開發者。所以,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還應將自己視為研究型教師,以研究者的角色不斷發現問題,對有價值的教學課題進行研究,努力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3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滲透,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針對當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有客觀正確的認識,認真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找出恰當的策略去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時效,最終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友華,熊林江.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文獻綜述[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4):93-94.

[2]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篇8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20-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和學校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也同樣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目前,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廣大英語教學工作者急需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有助于改善英語教學的現實狀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打造新型的英語課堂教學環境,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是每位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1 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含義

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授課達到高效率,學生聽課有高效果。自新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來,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中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最優化。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就是指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身心能夠健康,課堂氛圍和環境和諧,教學環境平等、民主、協商,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高效的課堂中教師能夠高效地教學,學生能夠高效地學習,是低成本和高產出的活動。

2 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中的優勢

信息技術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物質基礎和現實條件,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和應用,高效課堂的構建將大打折扣。對于英語課堂教學來說,主要以聽、說、讀、寫為主,這些方面的教學均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支持,將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到英語學科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途徑。將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進行深層次的整合是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的必然趨勢。這種深度整合不僅能夠改進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還能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過程中涉及的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進行較為系統的整合,從而進行更優化的設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實現課堂結構的根本性變革,這不僅體現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還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涉及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四大要素,這四大要素構成了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對這四大要素的協調和溝通作用。有信息技術的支撐和應用,英語課堂結構更加穩定??傮w來說,英語高效課堂在教學內容上要以教材為主,同時要依托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教學媒體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幫助學生掌握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為學生能夠學會使用自主認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我學習,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便捷地開展深度對話和交流,幫助學生實現主體性的構建和知識意義的構建。

3 信息技術支持下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的一般模式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主要包括教學目標分析、信息化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和教學評價。

3.1 教學目標分析

一堂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主要包含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知識目標以及信息素養目標等。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學目標不偏頗任何一個方面的目標,追求各方面能力和素養平衡發展。

能力目標是指運用英語正確表達時間和談論日常作息安排,來提高學會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情感目標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創設各種學習情境,通過情境設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同時,通過與他人互相溝通交流,詢問對方的作息時間,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和計劃安排。知識與技能目標是掌握基礎的英語詞匯和語句。

3.2 信息化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設計

將信息技術融入英語課堂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已有的教育資源尋找恰當的結合點,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還能幫助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深度對話,教師根據每堂課中的重點和難點,運用網絡資源、光盤資源、衛星資源或遠程教育等收集豐富多彩、內容充實的教學素材,例如,各種課件、習題或者案例等。對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講解的教學內容最好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也不能忽視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3.3 教學活動設計

新課程倡導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主張通過音頻、視頻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課堂活動設計有利于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的技能。如果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的目標,那么即使再有趣的教學活動設計也很難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筆者認為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設計中,使每個活動設計都有很強的目的性,才有助于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3.4 教學評價

教師利用評價的結果可以明了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狀況,從而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通過教學評價,學生可以有機會了解自己學會了什么;學習的程度如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學生學得好,還是比其他學生學得差。教學評價作為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4 結語

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需要,是每個初中英語教師的追求。在信息時代下,英語教師要善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探索,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大化。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四中,甘肅 岷縣748407)

參考文獻:

[1]陳金蓮.農村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如何“動”起來[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10):17―17.

篇9

如果教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我們只有認真地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現狀和我們的教學實踐,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科學的、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減少遺憾。所以,好的教法是開展好教學活動的基本保證,在教學活動中善于總結,善于應用,才能不斷地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熟悉教學內容,能夠做到承上啟下,準確授課。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為準確制定目標奠定基礎。該“會運用”,就要能當堂運用,不能人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讓學生在上課時就明確學習目標,使其學習有方向,激發其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在以后各個環節里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

案例片段(一)思考的問題:在單詞教學中如何變單一為多樣,變死板為生動?我在教授單詞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單詞的使用語境,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這兩個單詞的時候,我分別出示了幾張圖片(一些櫥具和兩位櫥師),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直觀感知,從第一印象開始就對他們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認識,從而避免了對

這兩個詞匯的混淆。然后再通過“he is a good cook,he has a lot of cookers.”這樣的例句加深學生對他們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反思:新目標(人教版)的教材詞匯量大,單詞長,生僻詞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但我們又必須讓學生掌握,否則難以適應教材的要求。那么我

們該采取什么方式來教學單詞呢?美國學者??怂估字赋觯骸澳軌蛞饘W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睂嵺`證明,拼圖法,數字游戲,單詞接龍游戲,小歌訣,順口溜等傳統教學方法并不過時,教師再輔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借助圖片,課件。動漫等手段,真正達到重情景,重趣味.重運用,使單詞具有語言的意義,使其在特定的語境中被引出,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印象也深刻,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適時地加入這些美味的“作料”,無疑是一種優化組合的創新,它不但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案例片段(二)思考的問題:如何把英語對話教學引入到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是往往學習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英語,還不能開口說英語,而只能紙上談兵。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

對對話的理解和運用,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

想。如我在教授:

sandra:hi,gina!

gina:hi,sandra!how’s it going?

sandra:i。m in france.ifm calling to see how you are.

gina:oh。thanks!

sandra:how’it going?

gina:pretty good!i'm just doing my homework.how

are you?

sandra:great!i'm with my pen pal.she’s from paris.

we ale having lunch.

gina:cool!how’s the weather there?

sandra:great!hot and sunny.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gina:also hot.and really humid.

這個對話,在第二天提問時。學生的背誦情況很好,但當我要求他們重新組織一個對話時,效果不盡人意。要么兩人一組的搭配不合適,按照固定的座位進行操練,有的搭配過于懸殊。開展不了對話;要么只會運用近期的知識點,稍微久遠的就遺忘。

1.問題之源起

篇10

有效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活動方式已逐漸被我國英語教育工作者認識和接受,它已成為我國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新走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是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勞累、學生上課倦怠、求知欲望不強、學習的效果也得不到有效保證這一背景提出來的,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和諧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課后的積極反思,在英語有效教學研究中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已經進入到嶄新的時代,其課堂教學有效性體現在英語“教”和“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課堂活動對英語課堂的有效性達成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成為教育教學專家、學者和教師認真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課前準備是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達成的前提

要想真正實現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課前準備工作是基礎。教師應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深入研究英語教材,系統合理地設計課時教學案例。備課時還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生的個性特質,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和他們的興趣愛好。

現實生活是語言學習的最佳場所,語言交流必須通過情景實現。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接觸英語交際情景的機會非常有限,也不善于尋找機會練習和使用英語,學無以致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備課時,就應結合教材,在課堂中創設情境,讓課堂活躍起來,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和使用語言,把死板的課本材料轉化為真實的交際內容,在交際中學會語言。

二、和諧民主是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達成的關鍵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參與的實效性,要求每位英語教師應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較高的專業水平,熟練的現代教學技術,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師生平等交流合作。

著名的教育實驗“羅森·塔爾”效應表明: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讓每位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并抓住時機將自己的熱情、關心、信賴和期望傳遞給學生,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和語言實踐的積極性。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繼續向上的動力,使學生感覺到課堂輕松的氣氛,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三、合理設計教學任務是英語教學有效性達成的基礎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英語學習的規律是“接受一建構”式的,是一個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接受已有英語知識的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建構活動。而在此活動中,教師的啟發引導尤為重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叭蝿招徒虒W”要求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組織貼近實際生活的有意義的活動任務,使學生“從做中學”,以活動為載體學會“用言語做事”,其初衷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全體學生都能動起來,在任務活動中落實教學目標。但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效果卻常常令人失望。常見到許多精彩紛呈、熱熱鬧鬧的課,但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卻難以得到應有的錘煉,任務活動趨于形式化,并且在任務型教學中學生習慣于小組討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被削弱,依賴他人的意識增強。真正讓學生在做中學,減少一些無效的活動,這是教師在課前準備中應三思的問題。

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談、說、評、議”等語言表達活動,從而達到學生個體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課后反思是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達成的保障

反思給英語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在這里可以進行教學后的自我評價,還可以把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奇思妙想、自己的教學研究等記錄下來,這些日積月累的第一手材料,不僅是教師成長的寶貴財富,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有力保障。反思更是成就教師、發展教師、完善教師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