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茶藝培訓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4: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少兒茶藝培訓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茶與文化創意產業巧妙融合,已然成為蘇州茶業界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從蘇州旅游、茶館、演藝業、展會等方面闡述了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當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蘇州的特點,在政策扶持、資源深挖、人才共育等方面尋求有效對策,以期助推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快速、長效發展。
關鍵詞:
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現狀與對策
2009年《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標志著文化創意產業被提升到了21世紀新興戰略產業的高度。2014年,蘇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為6.5%。文化創意產業必將成為蘇州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蘇州文化創意產業的格局
蘇州文化創意產業致力于向高端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方向。2013年,蘇州已擁有7個國家級、11個省級以及39個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主要涵蓋了數字內容、信息服務、影視、動漫等多家企業,初步實現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全覆蓋,初顯了產業集群效應。然而,發展的背后也透露出不少問題。目前,蘇州文化創意產業由于一擁而上的建設,帶來了品質參差不齊、缺乏標桿企業示范、缺少特色的運營模式,最終導致產能弱小,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
二、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升溫,蘇州的茶文化產業復蘇勢頭迅猛,與茶相關的創意產業悄然興起,具體表現為茶文化旅游、茶藝館、茶博物館、茶博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
(一)茶文化旅游初具規?;l展蘇州太湖旅游產業協會依托其自身優勢,將吳中太湖自然山水景觀與茶文化有機結合,打造特色鮮明的茶文化體驗之旅,推動當地茶文化旅游的發展。蘇州每年春季的“碧螺春茶文化旅游節”的舉辦已然成為推動當地茶文化旅游活動的重要活動與形式,并在當地呈現出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5年,隨著蘇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藝列入蘇州吳中區“非遺”名錄,蘇州茶文化旅游又新添亮點,深挖蘇州虎丘———山塘街線尋找蘇州“三花”文化旅游線,蘇州平江路上蘇州好風光土特產店成為許多游客慕名前往之地。
(二)茶館進入多元化發展時期蘇州的茶館先后經歷了多次的洗牌重組。最初的茶館多以親民價格、單一茶品的“清茶館”和聽評彈說書的“書茶館”等傳統茶館為主,之后興起了以自助茶點為特色的杭派茶館,再到現如今多元化發展的茶藝館,創新的經營模式和內容成為這一時期茶館的特色。蘇州現有的茶館,在設計與功能上都越發重視文化特色,不同文化主題的茶藝,如禪茶茶藝、文士茶藝、商務茶藝等,紛紛出現在各大茶館和茶文化展會活動中,處處彰顯現代的蘇式慢生活節奏。眾多茶館中,蘇州旺山“挹翠軒”茶館是最具蘇州特色的中式清飲茶苑,因絕佳的環境和深厚的隱士文化有機融合而形成蘇城獨具特色的茶館,并于2012年獲得全國十佳特色茶館榮譽。此外,2014年8月,蘇州斜塘老街開設第一家公益茶館“施斌茶館”,以茶為載體,為茶客們免費開設評彈講座、免費培訓蘇州話,旨在傳承蘇州優秀傳統文化,成為蘇州茶館的新星。這些正是蘇州茶館走向茶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嘗試。
(三)茶文化演藝業初試牛刀蘇州根據自身的文化優勢,曾先后邀請國內知名的明星劉亦菲和蘇州籍明星韓雪擔任蘇州吳中區旅游形象大使,成為地產碧螺春茶品牌代言人,同時還邀請國內著名導演張曉春拍攝吳中旅游形象片,強強合作,擴大了蘇州茶文化的影響力,極大地提升了蘇州茶文化的軟實力。目前,在茶為主題的演藝業方面首推福建,起步早、影響力大,主要作品有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山水實景劇《印象•大紅袍》,以及烏龍茶動畫片《烏龍小子》,這些已然成為了當地茶文化演藝的代表作。
(四)具備一定規模的茶文化展示場所2010年10月,江南茶文化博物館作為蘇州地區首家茶博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該博物館由東山茶廠投資建造,是一座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茶博物館。館內系統性展示了蘇州碧螺春茶的悠久歷史與輝煌文化。此外,展館還配套有以太湖水產為主的餐飲“得福樓”,以度假休閑為主的賓館“碧螺山莊”,以品茶觀景為主的茶館“紫金堂”等。江南茶文化博物館已成為地產碧螺春茶對外宣傳、展示的重要窗口。此外,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博覽中心也成為蘇州茶文化展會的重要場所。依托蘇州工業園區的全國商務旅游示范區的平臺以及一流的展會環境、專業的展會服務,該博覽中心已成為蘇州展示茶文化的新窗口。
(五)舉辦豐富的茶會展活動在茶會展和茶活動方面,蘇州正不斷地做大做強。2012年,蘇州舉辦首屆茶博會,展會活動主要集展示、鑒賞、交流、交易于一體,旨在通過大型展會以茶會友,促進蘇州茶文化的發展。如今茶博會已然成為常態,定期舉辦,成為推動蘇州茶葉市場經濟發展的有利推手。
三、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的思考
總體來說,蘇州的茶文化創意產業已經萌芽,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茶文化創意產業意識尚顯薄弱以往蘇州茶產業主要固守于傳統產業方式的發展,相關協會、行業只把文化作為單純的營銷工具,流于表象,缺乏對文化創意產業普遍的深刻認識。因此,蘇州文化創意產業意識的普及工作亟待加強。在蘇州的茶業界,“三萬昌”是百年老字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上世紀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蘇州三萬昌茶葉有限公司把“三萬昌”金字招牌重新樹立,加快店鋪連鎖經營建設。然而,隨著市場的變化與發展,曾經輝煌的“三萬昌”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原有的茶葉門店經營和傳統茶樓的發展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下市場的需求。面對“茶產業文化化”的發展形勢,蘇州茶企逐步意識到唯有將茶文化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方能不斷推陳出新,適應市場變化,成為業內的萬年青。
(二)豐富的茶文化資源未得到充分挖掘蘇州碧螺春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積累和沉淀意蘊之深遠可以肩比杭州龍井茶文化,碧螺春茶早已融入蘇州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然而,蘇州的茶文化資源不止于此,尚有許多資源未被挖據與利用起來,例如方興未艾的蘇州地產碧螺紅茶以及其衍生茶產品,還屬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蘇州茶文化資源的利用還有很大的可為空間。
(三)茶文化創意高素質人才短缺茶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興發展的產業形態,它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專業人才。目前,蘇州各大院校對茶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偏向于茶文化基礎知識及茶館經營管理等方面,而針對茶產品設計、策劃等文化創意能力的培養,顯得相對薄弱,導致傳統產業的人才已不能滿足茶文化創意產業工作的需要。近年來,蘇州許多高職類院校紛紛開設了茶學專業或茶相關課程,為蘇州市場輸送著具備茶知識與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正不斷壯大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的人才隊伍。
四、助推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積極倡導茶文化消費2014年,蘇州成為擁有500多萬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巨大的消費市場給茶文化消費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文化消費需求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應通過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完善文化消費基礎設施、開展具有特色的茶事活動,積極創建茶文化消費氛圍:定期開展形式各樣的茶事活動,如“武林斗茶”擂臺賽、茶學專題研討、專題茶展會等;在全市的基礎教育中增設與茶相關的主題活動,如聘請茶專業人士給中小學生開設茶藝課外活動課,在蘇州各區的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設公益性的少兒茶藝體驗活動,從娃娃抓起,引導廣大青少年了解并走進茶的世界,崇尚中國茶文化。
(二)構筑茶文化創意產業園,發揮產業集聚效應蘇州的茶企業、茶葉店數量雖然較多,但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茶業城紛紛出現,蘇州茶產業正在不斷升級,試圖改變原有的小而分散的格局。目前,蘇州建有大龍港茶城(2000年)、美地茶園(2006年)、港龍國際茶城(2011年)以及天荼茶城(2013年)四個初具規模化的茶葉專業市場,并在長三角地區打響了品牌。應對“茶文化產業化”的市場趨勢,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模式正成為新的發展方向。隨著蘇州大龍港茶葉市場轉型更名為大龍港茶文化創意產業園,其經營項目集茶葉茶具、茶文化交流及培訓、茶工藝品設計、倉儲物流及茶相關產業為一體,積極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實現文化促進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充分挖掘,巧妙利用蘇州茶文化資源茶文化資源是茶文化產品的創作來源,應充分挖掘文化資源,打造蘇州茶文化產業集聚區。蘇州除了知名的碧螺春茶之外,一些養在深閨的名茶如茉莉花茶、虎丘白云茶及相應的文化等還有待挖掘與利用。利用現代傳媒的推廣力,加強對地方產茶歷史文化的宣傳工作,積極宣傳蘇州茶俗文化,復蘇蘇州傳統的茉莉花茶制茶工藝,大膽革新碧螺春紅茶制茶工藝。同時,巧妙地將茶與蘇作工藝有機融合,打造形式多樣的茶文化產品,豐富蘇州的茶文化市場。
(四)培養人才推動蘇州茶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未來,蘇州高校培養的專業學生必將成為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力軍。我們可以依托現代信息化教育手段打破院校間的限制,將茶文化相關課程推廣為國際教育園區網絡共享課程,從而普及茶文化專業知識。同時,依據市場變化,與時俱進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專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學科有機融合,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從而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真正適應市場需求,從而推動蘇州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罡.關于蘇州高職教育對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思考[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2]夏良玉,官玉琴.論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以閩茶文化產業為例[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2).
[3]李令群,謝向英.福建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初探[J].武夷學院學報,2014,(1).
[4]郭莉.閩臺茶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的新亮點———茶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開發[J].當代旅游,2012,(4).
[5]毛雪莉.淺論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2,(10).
[6]曹瑞陽,李中斌.基于SWOT分析的武夷山創意茶文化旅游業發展探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