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老年人因牙周病、齲齒、牙齒的萎縮性變化,牙齒會出現脫落或明顯的磨損,從而影響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 舌乳尖上的味蕾數目減少,使味覺和嗅覺降低,以致影響食欲。
3. 黏膜萎縮、運動功能減退。年逾60歲者,其中50%可發生胃黏膜萎縮性變化,胃黏膜變薄、肌纖維萎縮,胃排空時間延長,消化道運動能力降低,尤其是腸蠕動減弱易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 消化腺體萎縮,消化液分泌量減少,消化能力下降??谇幌袤w萎縮使唾液分泌減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僅影響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易患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減少、活性下降,對食物消化能力明顯減退。
5. 胰島素分泌減少,對葡萄糖的耐量減退。對老年人營養吸收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身體中的各類消化酶活性降低,從40歲開始,人體內的酶活力就會迅速降低;到了60~80歲時,體內的淀粉消化酶的活力降到了40%,脂肪消化酶降到了大約60%;降低最多的是蛋白消化酶,酶的活力降到了年輕時的20%。
蛋白質不足,會造成體質下降
身體的肌肉以及免疫系統中的各種細胞和酶,都是由以蛋白質為主的營養成分構成的,由于蛋白質的補充跟不上需要,到了中老年以后,肌肉就會逐漸萎縮,機體的免疫力會下降。所以,當老年人攝入食物后,食物中的油脂被消化吸收的比較多,變成了身體的脂肪堆積起來,造成很多中老年都會肥胖,而食物中的蛋白質并沒有多少被真正利用。
因為害怕油脂過多會導致肥胖,有些中老年選擇素食類的清淡飲食。如果常年只吃清淡的素食,造成蛋白質不足,會導致老年人體質的降低。然而在飲食中加入充足的肉蛋類,其中的油脂又會被中老年人吸收變成脂肪。這是由于中老年對于脂肪和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上面的差異,食物中的蛋白質很多都沒有轉化為最終的營養物質。因此,日常的飲食已經無法滿足中老年對蛋白質營養的需要了。
大豆蛋白肽的保健功效
由于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而畜肉中的油脂含量很高,中老年人又不能吃過多的肉類來補充蛋白質,因此,中老年人就特別需要能夠被快速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這種構成人體“營養基石”的物質的補充。大豆蛋白肽正是具有適合中老年人的特點:(1)天然植物蛋白,不含油脂;(2)是氨基酸均衡的蛋白營養來源;(3)小分子,易吸收。中老年人只要在日常膳食中,每天搭配攝入10克的大豆蛋白肽,就可以滿足機體所需的蛋白質營養。
我們針對大豆肽對老年人的保健功效做過很多臨床試驗研究。我們給身體體質低下的老年人每天服用10克大豆肽飲料,堅持服用12個星期后,發現老年人群飲用大豆肽后能夠明顯改善虛弱的體質,大大增強了免疫能力。參加試驗的老年人群的步行速度也明顯加快,膝關節的伸屈能力也得到明顯的改善。
篇2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的第一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明確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以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边@里所講的“天年”就是指人類的自然壽命應該是超過百歲。
現代醫學對人類壽命的認識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動物和人的壽命與其生長期有關,凡生長期長的,壽命就長,并以生長期作為標準,推測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因為人類的生長期為20~25年,所以壽命應為100~175歲。第二種觀點認為動物與人的壽命與性成熟期有關,性成熟期長的,壽命就長,并以性成熟期為標準,壽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為14~15歲,壽命應為110~150歲。第三種觀點是美國學者海爾弗利于1961提出來的,是以胚胎細胞傳代的次數來推算壽命,人類的細胞傳代次數為50~60次,壽命應為100~120歲。目前絕大多數老年醫學學者都認為人類的最長壽命應該是110~120歲。從整體來分析,人類自10~15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能活到百歲的老人是很少見的,而突破110~120歲壽命界限的老年人更是罕見。
所以說,無論是我國的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認為人類的壽命期限應該是百歲以上。
健康長壽靠自己
《黃帝內經》認為那些“半百歲而衰”的人就是因為不懂得養生之道,生活無規律,“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p>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人類健康與長壽因素進行系統地分析后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因素,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氣候環境的影響”。WHO的分析結果說明,影響人類健康與長壽的因素主要是個人因素造成的(60%),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是影響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所以說,人們的壽命不能達到百歲主要是自己不注意養生保健造成的。北京是知識分子最為集中地區,然而一份跟蹤了近10年的“知識分子健康調查”表明,這一人群平均壽命從10年前的58~59歲降至調查時期的53~54歲,50歲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上升最快,中青年人猝死或過勞死時有發生。中關村是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地方,但其中近八成的人卻因為忙于工作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自己的健康,他們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透支著健康和生命。同時,我們還看到像牛玉儒這樣的好干部卻因工作過度勞累而英年早逝。
北京的調查還發現,以高血壓、糖尿病為代表的生活方式疾病呈逐年上升之勢,有1/3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這些疾病,而生活方式疾病的高危人群覆蓋面達95.5%。天津市腫瘤醫院專家在“2004年天津市腫瘤防治宣傳周”提出,約有五成的癌癥與飲食因素有關,調整飲食結構可減少三成癌癥的發生。最新的一項統計表明,在我國時刻關注健康,健康意識較強的人只占了17%,大多數人缺乏健康意識。
教育家陶行知說:“忽視健康,就等于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我們的新聞媒體在宣傳先進人物的時候,往往是過分強調他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態度,從不宣傳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對人民大眾有一定的誤導作用。應該說,我們的社會更需要心身健康的好干部和科技精英,我們希望他(她)們長命百歲。
養生保健觀念上的誤區
但是,人們對養生保健的認識和理解也常常存在著不少的誤區,不但影響健康有時甚至可以造成人體危害。
1.認為養生保健是中老年人的事,與青少年沒有關系
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養生保健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小抓起,在這里套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話,叫做“養生保健要從娃娃抓起”。許多人會說,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時期,生龍活虎的還需要什么養生保健。其實,中老年時期的健康與否與青少年時期的養生保健做得如何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
我們以對中老年人危害最大、造成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心腦疾病為例。大家都知道引發中老年人的心腦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硬化的發展有著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并不是中老年才出現的。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動脈上已經出現“脂質條紋”,這種條紋的出現標志著動脈硬化剛剛開始形成,至青年時期已有少量脂質斑塊出現在動脈壁上,并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長,發展至影響心腦血管的血液供應時便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如果自兒童時期即開始注意養生保健措施的預防,就會明顯推遲動脈硬化的過程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希望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就能夠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與人的個體情況和外界環境均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人體的健康長壽與遺傳、社會環境、氣候環境、醫療條件和個人的生活方式均有關,所以不是一兩種養生保健方法就能保證自己健康長壽的。就個人因素而言,最少要通過五種養生保健的方法才能做到:一是要心態平和,處世樂觀;二是要起居有常,生活規律;三是要飲食有節,合理營養;四是要適量運動、持之以恒;五是要根據體質,適度滋補。前四種適合于所有的人,最后一種僅適合體質虛弱的人。只有進行綜合性地養生保健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由于人們希望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就能夠起到全面的養生保健作用的心理,所以當宣傳某種方法能防病治病時,往往從者甚眾,卻收效甚微,有時甚至會對機體造成危害。如數十年前曾風靡全國的“注射雞血療法”,到前幾年出現的“甩手療法”均屬此類。還有人認為經常服用某些高級保健品就能起著養生保健作用,這些認為都是錯誤的。
3.被廣告宣傳所誤導
目前,由于我國政府部門對廣告宣傳的監管不利,各種媒體上的保健品廣告鋪天蓋地,有些保健品任意夸大效果,宣傳嚴重失實。盡管人們已經越來越理智地對待廣告宣傳,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對認識不清,甚至錯誤地認為越昂貴的保健品的效果就越好。還有的人認為,吃保健品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于是,廣告上說補鈣好就買鈣片,說補鋅好就買鋅片,說腎虛就補腎,說血虛就養血,保健品吃了不少,花了不少錢,但有時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吃出了一些副作用。
篇3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越來越關注健康,重視養生。
那么,到底該從什么角度闡述養生的理論和實踐呢?筆者認為,生態養生是最有時代特征、最符合現代人養生保健需要的全新養生法典。
中老年人尤其應該注意生態養生。而這種養生之道的主要原則分為三個方面,即養神、養性、養氣。
根在養神
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也就是人的精神狀態、思維活動?!熬獬?、神全”,為養生長壽之本,而調攝精、氣、神的關鍵就在于養神。
養神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做的是“安心”,即養成理智和冷靜的態度。中老年人在養生方面,應該心情安閑,心思若定,心除雜念,心清如鏡,以便真氣順暢,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形體勞作但不致疲倦,身體健康而無疾患。
此外,休眠也是養神的方法。綠色睡眠是中老年人休眠養神的理想方式。
貴在養性
養性,也稱養德,養性養德是中醫攝生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家的“德全不?!?,儒家的“德潤身”、“仁者壽”,釋家的“積德行善”,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養德行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養性的原則,無外乎仁禮、性善、知足、忍讓、寬容這幾個方面。
古代養生家認為,人若想養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壽,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權勢,無異于緣木求魚。中老年人不求名利,看淡曾經擁有的權勢,自然不會產生失落感。至于榮辱得失,更是不必計較。輕得失、淡榮辱,不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養生思想,是養生史上的一種靜養觀點。若為小事斤斤計較,便有違養生的本意了。
此外,還要注意舒暢情志。讀書吟詩,漫游山林,可暢情悅心,增添興趣,有利于增壽。
重在養氣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因此,要想健康長壽,不單單是靠藥物的治療,而且還要保養人體的真元之氣。
篇4
針對目前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中老年圖書市場大有潛力的情勢,為準確了解當前中老年人在圖書方面的閱讀需求與購買狀況,給中老年人提供更多喜聞樂見的圖書及更便捷的圖書購買服務,作為出版社編輯,筆者以向社會發放調查表的形式,進行了全面的城鎮中老年圖書市場社會調查。計共向福州市的夢山社區、西湖社區、新民社區、達明社區4個社區及其他社會上的中老年人發放“城鎮中老年圖書閱讀狀況問卷調查表”201份。調查后回收有效問卷142份,有效回收率為70.6%,基本符合調查的要求。
本次針對中老年閱讀購買圖書狀況的調查,調查對象有55.5%為男性,44.5%為女性,男女比例為1.25:1。以退休人員居多,占78.4%,其中60-69歲的占30.9%。從前或現在的職業,以公司企業職員/工人為最多,占29.7%;其次為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占18.7%;教師占14.9%,其他國家機關公務人員、軍人、新聞出版工作人員、自由職業、農民等均在10%以下。文化程度顯示以大中專及以上居多,其次是高中、初中、小學,這可能與愿意接受調查的大都是知識群體有關,故此結果與城鎮社會中老年實際學歷水平略有出入。
調查顯示,普通中老年人每天都有閱讀習慣的,占到95.7%,閱讀的時間或長或短,這表明中老年人因為個人時間充裕,是一個比較穩定的閱讀群體。但中老年人的閱讀方式顯得很雜,而尤以閱讀報紙及雜志居多,各占88.7%和47.2%,報紙雜志以時事新聞及隨意零散的信息居多,這表明中老年大部分的閱讀還是隨意性比較大,且多關注身邊的時事新聞及一些零散的信息,在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持續性的閱讀方式(如某些專題圖書)方面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閱讀圖書其次,占42.3%;而其他新興的網絡在線閱讀(15.5%)、電子書閱讀(2.8%)及手機閱讀(2.8%)也不乏其人,這表明現代不少的中老年人也有接受新鮮事物的需要,新興媒體內容也應該考慮到中老年人的閱讀需求。
中老年人閱讀圖書的主要目的,還是以生活保健為主,占54.9%,其次為提高個人知識和文化修養、休閑與消遣等。這也與中老年圖書市場以養生保健類圖書為主流的狀況相吻合,而我們的圖書市場主要面臨的對象也正是這一部分群體。另有一部分中老年人是以學術研究為主要閱讀目的的占11.3%,這一部分人基本是在高?;蚩蒲性核鶑氖聦W術或科學研究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的閱讀范圍大都是在各自的專業研究領域,而對普通的中老年圖書市場關注較少,基本不在我們的市場考慮范圍。
中老年人閱讀圖書的主要來源還是書店購書,占到50%以上;其他別人送書及圖書館借書的也分別有16%左右,這一部分人群多為從事學術或科學研究的高級知識分子;也有一少部分人會通過網上購書(10.6%)或從網上下載電子書(5.6%),顯示出網上書店也是中老年群體購書的一個重要渠道。
在對中老年人的閱讀方向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有56.3%的人選擇了養生保健類,45.8%的人選擇了生活休閑類,這兩個類別均占到一半左右,是中老年人閱讀圖書的主流。其次就是時事政治類和歷史、人物傳記類,分別占36.6%、28.9%,剔除報紙雜志在其中的影響因素,中老年人對這一部分圖書有較大的需求,其市場也是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再次就是學術研究類(18.3%)、教育類(16.2%)、文學藝術類(14.8%)、哲學類(13.4%)。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類也在中老年閱讀中占到了較高的比例。這一方面顯示部分中老年人在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上的自覺努力,另一方面,更體現出當代中老年人對子孫輩教育的重視與關注,這也是一個具有潛力的市場。中老年人中對文學藝術類較為關注的也不少,其主要人群是文化程度相對高的知識分子。對哲學類感興趣的中老年人也不少,其中除一部分從事高端哲學研究的學者之外,很多是對《周易》、風水、命相等通俗術數文化感興趣的普通大眾。最后就是軍事類(8.5%)、電腦數碼類(6.3%)、心理類(5.6%)、旅游類(4.2%),在中老年人中也均有一定的市場關注度。
雖然中老年人對各種圖書都顯示出一定的興趣,但對圖書購買的調查顯示,中老年人購買圖書的現狀不容樂觀。只有22.5%的人經常到書店(包括網上書店)購買圖書,一半左右的人顯示偶爾有去,11.3%的人從來不去。中老年人購買圖書的主要渠道還是門市書店,占69.7%;網上書店也有11.3%;值得關注的是還有一部分人在其他途徑購買圖書(9.9%),這包括街上流動小攤、超市、舊書市場等;另有少部分人會打電話到出版社直購圖書(4.9%)。調查還顯示,一年內購買圖書在5本以下的占45.1%,有20.4%一本也沒有購買,510本的占24.6%,10-50本的占4.9%,50本以上只有1.4%。剔除其中可能有不實的部分,中老年購買圖書的數額實際上還會更少。
對目前中老年圖書的現狀,中老年人自己基本感到滿意。而不滿意的地方則主要在于圖書字太?。?8.7%)、價格太貴(占23.2%)、不方便購買(13.4%)、沒有適合自己需要的內容(9.9%)等。根據市場實際情形,制約中老年人購買圖書的一個主要因素其實還是圖書價格這一項。調查也顯示,中老年人最能接受的圖書價格是10元以內(26.1%);其次就是10-20元(20.4%);而只要喜歡,不在乎價格的也占不小比例。而影響中老年人決定購買何種圖書的因素,主要是圖書內容簡介(38.7%)和熟人推薦(33.1%)。這表明普通中老年購買一般圖書,尤其是事關生活的圖書,親朋之間、固定的圈子之間口耳相傳具有很大的決定作用?;诖?,中老年圖書的宣傳營銷就顯得特別重要。為此,出版部門應采取一些區別于傳統圖書的銷售模式,多借助一些老年社區、老年團體、涉老機構等進行現場圖書宣傳推廣活動,并以爭取圈子或小范圍團購為重要模式,同時也要特別注重圖書的銷售服務,必要時可考慮送書上門、直購等銷售模式,爭取以溫暖優質的服務贏得更大的市場。
篇5
合理膳食 攝入一些含鈣較多的食物,如奶類、蝦、魚、貝殼類水產品、動物骨骼制品、豆制品、綠色蔬菜等。飲食中含有足夠量的維生素D和適當的日照也是保證鈣吸收的必要條件。
適量運動 運動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環,促進骨代謝,提高性激素水平,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延緩骨量丟失,增加骨強度。骨質疏松者應積極參加鍛煉,選擇力所能及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散步、太極拳等。
減少碳酸飲料的攝入 長期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導致骨質疏松。這類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進入人體后,會使體內磷元素含量增加過多,導致血液中鈣元素相對缺乏。為維持血液中鈣、磷平衡,骨骼、牙齒中的鈣元素便會溶解到血中。
戒除不良嗜好 戒煙,限酒,少喝咖啡、濃茶,做到低鹽飲食。
積極治療慢性疾病 許多慢性疾病如胃腸疾病、甲狀腺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及血液病等均可導致繼發性骨質疏松,應積極治療。
(摘自《北京青年報》)
音樂與養生
我國古人很強調音樂的養生作用,這在《論語》、《禮記》、《列子》等古代名著中都有論述。魏晉時期嵇康的《養生論》一書在強調音樂的養生作用時曾提到,西漢時的竇公幼年不幸雙目失明,整日郁郁寡歡,憂悶成疾。后來他學會了彈琴,每遇不悅之事,即以琴抒懷,久而久之,不但解除了病痛,而且還活到高壽。
音樂雖然可以養生,但也須對癥下“樂”。不同的旋律、調式和節奏,對人體功能的影響是不同的。宮、商、角、徵、羽是五音,也組成五種音樂調式,與人體五臟一一對應。只有正確地選擇調式,才能達到調養身心的目的。
現代醫學發現,當一定頻率與振幅的外部振動作用于人體后,相應的臟腑部位就會產生諧振現象。這種特殊的諧振可起到“內部按摩”的作用,促使人體產生有益于生理健康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質,調節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等生理功能?!奥牼恢Ц?,勝服十劑藥”,既簡便又可行,何樂而不為呢?
晚上跑步睡得更香
一天的工作學習過后,晚上出來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不過也有不少人擔心,跑完就睡覺,能不能達到鍛煉效果,運動那么劇烈,會不會影響睡眠。其實,從運動醫學的角度看,晚上跑步更科學。只要掌握好運動強度,晚上跑步還會讓人睡得更香。
運動醫學已經證明,早晨鍛煉無論從人體生理功能還是外界環境的角度講,都不如晚上鍛煉。另外,晚上適度運動產生的輕微疲勞感會使睡眠質量大大提升。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晚上跑步健身,最好堅持一周3次以上,每次30~60分鐘。
沒有鍛煉習慣的人可以從每天散步20分鐘開始做起,第二周走25分鐘,第三周增加到30分鐘,第四周加些慢跑,第五周散步、慢跑并重,最終慢慢跑起來。
跑前輕壓腿,做做下蹲,可以讓心臟和肌肉更快進入運動狀態。如果一開始走幾步,然后快走、小跑,最后正式開始跑,也能有效熱身。
跑完步用溫水洗腳15~20分鐘,能使腳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使人易入夢鄉。
重新認識巧克力
巧克力以其獨特的香濃口感,使頰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而深受老幼婦孺的喜愛。過去,巧克力因人們擔心會引起血脂水平升高誘發心血管病,和其所含咖啡因不利于兒童生長而受到冷遇。
近年研究發現,人們的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巧克力有一百多種調節生理功能及營養保健的作用。常吃巧克力能增加羸弱者的體重,能刺激虛弱者的神經系統,但對興奮亢進者又有鎮靜作用,能促進胃腸功能,協助人體消化吸收,并且有一定利尿作用。
巧克力中所含的可可脂是由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組成。有輕度降低膽固醇和潛在的抗動脈硬化作用。研究結果可以消除人們既往恐懼巧克力升高血脂的疑慮。巧克力中雖然含有咖啡因,但較之可樂飲料少得多。
巧克力還含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鋅、錳、銅、鐵、氟和鈣、鎂、鉀及類黃酮物質,后者是一類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是捕捉氧自由基的“能手”。吃巧克力不但能使人精力充沛,而且對心臟有好處。
不過,皰疹病毒引起的神經痛、偏頭痛及有燒心的人不宜食用巧克力。
家常胡蘿卜菜肴
爽口金銀絲
原料:去皮胡蘿卜250克,白菜幫150克,鮮橘皮20克,精鹽3克,白糖40克,白醋25克,濃縮橙汁10克。
制法: 1.胡蘿卜和白菜幫均切細絲,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以保持其脆嫩的口感),稍后撈出瀝盡水分;鮮橘皮洗凈,摘除白色橘絡后,切成細末。
2.將胡蘿卜絲和白菜絲納盆,放入精鹽、白糖、白醋、濃縮橙汁、橘皮末等拌勻,即制成爽口金銀絲。
特點:脆嫩爽口,清香怡人。
蜜汁胡蘿卜
原料:胡蘿卜500克,白糖150克,白醋10克,濃縮橙汁10克。
制法: 1.胡蘿卜去皮洗凈,切成滾刀塊,放入糖水(用150克開水溶化150克白糖,晾涼即成)中浸泡24小時,中途還需翻動幾次,以便浸泡均勻。
2.將浸泡后的胡蘿卜塊和糖水倒入不銹鋼小鍋內,加入白醋并上火燒開,隨后轉小火煮約30分鐘,調入橙汁,待煮至汁水濃縮呈蜜汁狀時,起鍋晾涼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透亮,酸甜可口。
下蹲能養生
下蹲運動適合老年人在家中手扶床頭或者門框進行鍛煉。該運動可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一、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及神經功能,有效地促進靜脈的血液回流和減輕靜脈壓,促進下肢的血脈相通。
二、能改善心、腦血管的功能,在穩定血壓、調整內分泌紊亂、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能增強腰、膝和踝關節的活動范圍,滑利關節、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從而延緩關節的退變。
四、下蹲時由于大腿與腹部肌肉的碰撞、臀部肌肉的收縮與舒張以及腰部的屈、伸運動,所以,對痔瘡、前列腺炎、腎結石、便秘、腰肌勞損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虛證才需服補藥
很多中老年人認為經常服一些補益中藥或保健品,可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目的。其實服用補益中藥在養生保健方法的排位中是屬于最后一位的。養生保健方法中位居第一的是精神養生保健方法,第二位的是飲食養生保健方法,第三位的是運動養生保健方法,最后一位才是藥物養生保健方法。
補益中藥用于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應該是在身體已虛弱到應用以上3種方法無效,或已患有慢性疾病的情況下方可以采取的方法。補益中藥并不是像有些商業宣傳的那樣“純天然藥物,無毒副作用”、“適用于各類人群”等。補益中藥主要適用于中老年人中體質偏于虛弱的人群,身體強壯的人沒有必要服用補益藥。
七類人員更要密切注視心臟病
心臟病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容易患心臟病的大致有以下七類人員。
第一類是A型性格者。A型的人一般來說,性格特征“快、急、忙”,這類人容易發生動脈硬化。他們若逐漸改變急躁焦慮性格,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病易患率。
第二類是體重大起大落者。體重反復變化者,患心臟病的危險性比常人高1倍。
第三類是口吃者??诔哉呖傄驗閾淖约赫f話不流利而產生心理壓力,從而會促使心臟負荷加大。
第四類是大腹便便者。腹部過胖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肝臟制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了患心臟病的風險。
第五類是體重超標30%的婦女。體重過重可以使血壓升高,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并易患糖尿病,這些都是導致心臟病的重要因素。
篇6
“多元文化”應屬學者們研究的范疇,可是,多元文化與養生保健聯系起來,就形成了老百姓探詢的話題。一日生活許多領域都涉及了多元文化,諸如:教育、藝術、醫療,還有養生等。這些領域既然包容了多元文化,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觀點、理念、運作、成效等。人們在認知、理解、感受、體驗等方面,就會有所差異,甚至截然不同。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都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傳統文化依然演繹傳承,創新文化也在層出不窮。我們正處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于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于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據說, 1988年春天,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動一場課程改革,被后來學者們稱為“文化革命”,引起深遠的社會影響。到了1992年《美國研究》載文,提出“文化多元主義”的概念。至今仍有許多疑問未解?!岸嘣幕痹~語,雖被世界高度使用,卻無公認的定義和清晰的界定。
最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了一次世界多元文化的研討會,提出“對全世界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應該是友善、和諧和相互尊重?!敝袊嫾曳对鴧⑴c盛會研討,他認為,中西文化邂逅,實現“化羽成蝶”。人類文化的多元性,早在原始社會就已存在。如何看待,原則是“君子和而不同”,這是先哲孔子之教,也可作多元文化之旨歸。現在看來,是有些保守。其實,前進和保守之間,它們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守護既有的文化,是生發新文化之源。守護多元文化,則是使文化得以在新的時代,產生更加多元的基礎。如今,文化再多元,只分為兩元,即是東、西方文化。東方始于中國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西方源于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思維方法確立不同,西方說著”宇宙經典鐵律“,東方稱為”天機不可泄露“。西方推演的邏輯思維和東方感悟的歸納法則,思想基礎的差別,便是”人“和”天“。電腦時代盛行,東西方文化會不會進一步拉大距離,各保一元的地位,世人拭目以待靜觀其變。
回到生活中來,觸摸身邊瑣事,領略多元文化,非常需要我們用清醒冷靜的頭腦,審慎面對,認真思考,權衡得失,泰然處之?;A是跟上時代,融進潮流,轉變觀念;根源是,心胸豁達,高瞻遠矚,人格完善。有了這樣的思維模式,自會正視身邊的多元文化現象,能接納,求包容,懂鑒賞,會吸收。這樣就能做到媒體常見的話語:心氣順暢,待人和善,處事通達,歲月平安。此與保健養生大有裨益,遠比心理醫生勸解要好得多。
篇7
坐下來做自己愿意做的事,靜下心來看書,讀報,瀏覽雜志,進入知識的海洋,采珠拾貝,意味盎然。報紙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知識面廣,信息量大,內容豐富,長期堅持讀報,不僅能充實精神生活,凈化心靈,修身養性,還可以給人增加精神營養,促進身心健康。瀏覽報紙后,將重點篇目勾畫出來,然后仔細研讀,將有用的資料、信息、文章一一剪下,分門別類裝入各個資料袋。我將剪報資料分為讀書、散文、養生等幾大類,又在每一大類中,根據內容不同分成若干細目。如對“養生”又把它分成養生理論、飲食與健康、鍛煉與健身、心理與健康、老年保健、心腦血管病防治及生活方式7個細目,經過這樣分類整理,到需要的時候便于查閱。
這個剪報整理過程是一個動靜結合的運動過程:動手剪報、整理歸類活動了全身和四肢,屬于動的鍛煉;坐下來賞讀,心平氣和屬于靜的鍛煉,這就達到了人們常說養心在靜,養身在動的養生目的。一動一靜,就像氣功師和書法家練功習字時進入到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起到樂而忘憂、癡而忘疾、心靜體動的作用。長期堅持,身體自然而然地在高雅的愛好中強健起來。此外剪報手腦并用,既積累了資料,還靈巧了雙手和大腦,動靜結合,身心雙修,其樂無窮。
在我身邊有這樣一件事,有兩位患了鼻癌但又不是晚期的五十歲左右的人,因為了解醫學知識,對疾病的態度不同,其結局也不同。
老張患病后,每天定期服藥,配合醫生治療,由于他平時堅持看報,懂得一些醫藥衛生知識,思想上想得開,放得下,心情穩定,心理平靜。幾個療程后復查,醫生告訴他,癌癥已控制,病情已緩解。而另一位老李也得了鼻癌,此人平時不看書讀報,知識貧乏,知道自己患了癌癥后,心理恐懼,愁眉不展。住院后打針吃藥做化療,但療效不大,一年后病情惡化,癌細胞擴散,不久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兩個人的事例生動地說明,多看書讀報,掌握積累一些醫藥衛生知識和養生保健知識和手法,對中老年人戰勝疾病保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篇8
如今,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凸顯。老年人,按聯合國的標準是指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而我國老年人的概念是指60歲以上的人,據最新統計我國60歲以上人口以達到1.3億,是世界人口總數的2%,接近我國人口的11%,引人注意的是,這一數字正以每年3%增長,幾十年后,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老人。面對一個日益擴大的中老年群體,我們的廣播媒體為中老年朋友制作的節目卻顯得微不足道。當前,全國各地廣播電臺都在辦老年節目,可是如何辦好老年廣播節目,是一個值得我們長期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老年人不再滿足吃飽、穿好,而是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追求時尚。除了養生保健等方面,他們渴望與時俱進、開拓眼界、推陳出新。老年人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加上“視覺退化”等生理原因,老年人會選擇伴隨性強的廣播作為娛樂消遣的一個工具。老年人青睞廣播,這給廣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筆者結合本人幾年來辦老年節目的實踐,談一談辦好老年廣播節目的粗淺認識:
一、根據受眾的需求準確定位
老年廣播節目越來越根據老年聽眾的特點發展變化而變化。如今,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信息、服務、娛樂、情感、教育、消費、維權等方面,存在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因此,老年廣播節目在欄目設置上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特定收聽群體的愿望和需求。老年廣播節目要真正的實現由提供節目內容向提供服務轉變,首先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求,需求決定節目定位。
老年人在心理上的共同點主要表現在:老年人最關注健康,更珍視生命,老年人需要生活幫助,需要價值認同,老年人害怕寂寞,也希望展示自我,希望受到尊重;希望為社會發揮“余熱”。老年節目就要為這些老年人提供幫助。因此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老年節目《桑榆情》開設的愛心版,以來信、來電為新聞線索,傾聽老人的心聲,幫助老人尋找親人朋友,溝通人與人的感情。黑龍江衛星廣播電臺的老年節目《與長者聊天》,首次為全省的老年聽眾建立了電腦檔案,儲存他們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并在這些特殊的日子里,給他們送去“金色祝福”。
比如:鶴崗人民廣播電臺開辦的《老王婆聊天》節目開設了《知心話》、《逗秀場》、《連心橋》等欄目深得老年人的喜愛,在老年人自己的節目中,他們既可以了解到國內外的民生信息,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可以說自己的心里話,也可以尋求一些幫助,《老王婆聊天》節目真正成為了中老年人的朋友。
在和一些老年人的接觸中,經常聽到老年人訴說有些用了多年的舊物和老式電器、家具因小有損壞而無處修理,這對于節儉的老年人來說是很大的遺憾;還有老年人表示由于不會上網或者使用現代的通訊工具等,希望得到相關信息和幫助等等。我們的節目就可以通過老年生活資訊的提供為他們解決類似的困難,真正做到貼進老年人的生活。
二、老年節目要注重內容設置的科學性
從老年受眾角度來講,廣播和其他媒體相比也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編排任何類型廣播節目時,都要根據受眾群體做出科學的分析,使節目更貼進受眾,更好的服務于受眾。老年節目尤其要體現出科學性。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在老年聽眾經常收聽的廣播節目類型中,醫療保健、健康養生類節目居第一位,占65.7%;新聞節目以58.6的比例居第二位,曲藝/相聲/小品節目的選擇比例也達51.4%,居第三位。此外,老年聽眾經常收聽的節目類型還包括交通資訊、心理咨詢、法律知識、天氣預報、訪談節目、小說/評書/廣播劇以及生活資訊小常識等。
現在老年廣播節目普遍重視的內容就是健康和養生。實際上,老年人的需求多種多樣,養生保健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老年人所需要了解和得到幫助的方面還有很多,比如:老年信息、老年心理、夫妻情感、老年文藝、老年教育、老年消費理財、離退休的角色轉化等等。
離退休職工在社會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障礙,比如被遺棄感、孤獨感、封閉感等。因此,老年廣播節目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好老年聽眾的心理調適工作。鶴崗人民廣播電臺的《老王婆聊天》節目設置的《知心話》欄目就是為老年朋友開辟的傾訴空間,在節目中,主持人用親切的語言和聽眾交流,撫慰了很多老年人孤獨寂寞的心靈。筆者認為,廣播更應該為老年人提供這種服務,因為他們往往是社會群體中心理問題最嚴重的人群。孤獨感、焦慮癥等常常困擾著他們的晚年生活。通過舒緩的音樂、親切的交流,可以使老年廣播節目成為老年人的知心朋友。
三、主持人要形成平易近人,親切自然的主持風格
筆者認為,老年節目主持風格的形成主要依賴于對節目宗旨、節目特色、節目對象的把握。老年節目面對的是老年人,節目宗旨就是為老年人服務,做老年人的知心朋友,力求從老年人的需要出發,體現節目關愛、幫助的功能。
主持人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探索積累、錘煉升華的過程。一些優秀的主持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成為觀眾喜愛的富于個性的主持人。老年節目主持人與其他節目的主持人不同之處在于:不僅知識要多元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關愛、尊重老人的心。面對一個需要社會關愛的群體,主持人更應該注重感情投入、心靈溝通。只有如此,主持人的風格才是發自內心的、真切的和充滿感染力的。
篇9
體育運動有益健康。我國城市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習慣在早晨鍛煉。這是件好事,但有幾件事須注意。第一不要摸黑鍛煉。因為天亮前地面空氣又冷又濕,而且質量不好,尤其是樹叢林間含氧量更低,對呼吸道刺激大,不利健康。最好在太陽升起后到空曠處鍛煉。第二不要在霧中晨練。晨霧中含過量冷水和大量有害成分及灰塵,吸入大量晨霧有害健康。第三不要練出大汗。早晨過度運動很傷身體,是痛快一時而長期有害的習慣,應當以全身微熱為度。第四也是最被忽視的,不要空腹起早鍛煉。
空腹運動弊病很多。清晨剛起床就鍛煉是一個大轉變。睡眠時機體處于休整狀態,生理活動處于最低點,代謝水平低下,即基礎代謝狀態;早起鍛煉由于劇烈肢體活動,需要各系統有較高的代謝產物的要求。中老年人的這種生理調節能力遠不如年輕人那么迅速靈活。如果遇上生理機能節律低谷期就容易發生意外。同時,清晨體內的血糖水平和肝糖貯量都較低,為了提供體育運動的能量消耗,要靠轉化一部分脂肪來滿足需要。這給肝臟突然增加了額外負擔,心臟同時也要滿足肌肉和肝臟功能的血液供應,往往不堪重負。此時容易發生疲勞及頭暈等低血壓、低血糖癥狀、低血糖暈厥,甚至猝死也時有發生。正確的做法是洗漱后吃少量易消化的食品,如幾塊餅干加一杯牛奶,有了“填底”再鍛煉。這如同給汽車加點油再將發動機預熱發動后行車。這時各系統經“熱身準備”,既提高代謝水平又有能量補充,就適應早起鍛煉了。
我國居民把晚飯看得最重,往往吃得又多又好。這是只有晚飯才有充足時間在家享受的緣故。更糟的是往往晚飯后不久就上床睡覺。這種習慣很不好。首先,睡眠時全身大部分器官處于相對休息狀態,吃飽了就睡迫使消化系統單獨“加班加點”,與整體生理節奏不一致,既影響睡眠質量,又容易誘發潰瘍病。而且睡眠時腸胃蠕動減緩,消化液分泌相對較少,食糜在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導致腸內異常發酵,氨、吲哚、胺酶等有毒物質的產生增加。并對大腦造成毒性刺激,研究者還認為會誘發大腸癌。其次,充盈的胃腸必然壓迫周圍器官,睡眠的靜態臥姿會使受壓器官給大腦傳去信息,與正忙碌的消化道信息一起引起大腦興奮紊亂,影響睡眠質量。也是發生噩夢、磨牙、夢魘的重要原因。再次,飲食中的礦物質經吸收利用后,要經腎臟排出,睡眠時尿量少而濃,飯后睡得太早正值排鈣的高峰,因而很容易形成腎結石、膀胱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
篇10
體育運動有益健康。我國城市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習慣在早晨鍛煉。這是件好事,但也須注意:第一不要摸黑鍛煉。因為天亮前地面空氣又冷又濕,而且質量不好,尤其是樹叢林間含氧量更低,對呼吸道刺激大,不利健康。最好在太陽升起后到空曠處鍛煉。第二不要在霧中早鍛煉。晨霧中含過量冷水和大量有害成分及灰塵,吸入大量晨霧有害健康。第三不要練出大汗。早晨過度運動很傷身體,是痛快一時而長期有害的習慣,應當以全身微熱為度。第四也是最被忽視的:不要空腹早鍛煉。
空腹運動弊病很多。清晨剛起床就鍛煉是一個大轉變。睡眠時機體處于休整狀,生理活動處于最低點,代謝水平低下,即基礎代謝狀態;早鍛煉由于劇烈的肢體活動,需要各系統有較高的代謝產物的要求。中老年人的這種生理調節能力遠不如青少年那么迅速靈活。如果逢上生理機能節律處于低谷期時就容易發生意外。同時,清晨體內的血糖水平和肝糖貯量都較低,為了提供體育運動的能量消耗,要靠轉化一部分脂肪來滿足需要。這給肝臟突然增加了額外負擔,心臟也要同時滿足肌肉和肝臟功能的血液供應,往往不堪重負。此時容易發生疲勞及頭暈等低血壓、低血糖癥狀,低血糖暈厥甚至猝死也時有發生。正確的做法是漱洗后吃少量易消化的食品,如幾塊餅干加一杯牛奶,有了“墊底”再鍛煉。如同給汽車加點油再將發動機預熱發動后行車。這時各系統經“熱身準備”,代謝水平提高又有能量補充,就適應早鍛煉了。
我國居民把晚飯看得很重要,往往吃得又多又好。認為只有晚飯才有充足的時間在家享受。更糟的是往往晚飯后不久就上床睡覺了,這種習慣很不好。首先,睡眠時全身大部分器官處于相對休息狀態,吃飽了就睡迫使消化系統單獨“加班加點”,與整體生理節奏不一致,既影響睡眠質量,又容易誘發潰瘍病。而且睡眠時胃腸道蠕動減緩,消化液分泌相對較少,食糜在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導致腸內異常發酵,氨、吲哚二胺酶等有毒物質產生增加,并對大腦造成毒性刺激,還會誘發大腸癌。其次,充盈的胃腸必然壓迫周圍器官,睡眠的靜態臥姿會使受壓器官給大腦傳去信息,與正忙碌的消化道信息一起引起大腦興奮紊亂,影響睡眠質量,也是發生噩夢、磨牙、夢魘的重要原因。再次,飲食中的礦物質經吸收利用后,要經腎臟排出,睡眠時尿量少而濃,飯后睡得太早正值排鈣的高峰,因而很容易形成腎結石、膀胱結石等泌尿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