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衛生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0-16 17:37: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飲食衛生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外語習得有重要影響。許多學者和研究者已經證實,學生的自尊與其學習成績有密切聯系。懷利(Wylie,1979)對該領域的大量研究證明,學生的自尊與學習成績存在正相關;瑞達(Reda,1995)的研究表明,自尊與學生的學習動機都與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行為加工水平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張林,2006)。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能記住學生的名字,就是關心、尊重學生的表現。另外,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管理。“稱謂學生”,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融洽,構建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約束和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質量。

二學生角度

庫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指出,孩子的自尊來源于他們所處的環境里的有利或不利的經歷以及“重要的人們”如何看待他們自己。在這些重要的人當中,父母是第一位,教師是第二位,朋友位列第三;父母對孩子的自尊影響最大,其次就是教師(Jane Arnold,2000)。

1學生的自尊

關于自尊的定義,不同的專家持有不同的理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羅杰斯(Rogers)就在其自我理論中提出“人人都有被關注的需要”;馬斯洛(Maslow,1965)認為自尊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要,個體一方面要求別人重視自己,另一方面要求自尊;馬克利爾(Mark Lear)從人際關系的角度對自尊進行定義,“自尊是個人人際關系好壞的內在反映。自尊是個人對其個人和社會,尤其是和重要的他人之間人際關系的主觀度量,反映了個體和他人的關系在個體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別人對他們親密程度的看法和關系程度”(張林,2006)。盡管他們對自尊的理解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但都承認自尊是個人對他人的關注和尊重的重視。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有很強的自尊心,渴望被人理解和受人尊重。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學生并保護其自尊。

2“記住學生的名字”,是對學生的尊重

人們在人群中被他人、尤其是領導或長輩叫出自己的姓名,會有受重視和尊重的感覺。學生也會有同感,能被老師叫出姓名,心里也會倍感親切和溫暖。作為教師的我們,曾經也作學生,也一定曾有過被自己的老師記住名字的自豪經歷或也體會過老師叫不出或叫錯自己名字的尷尬。而今已為人師的我們,站在講臺上,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我們還應該照顧到學生的感受,滿足學生的自尊需求。如庫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所強調的,教師對學生的自尊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增強學生的自尊,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及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

3“稱謂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英語不是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生在這門科目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本來的英語基礎也不扎實,上英語課時就顯得很吃力,遇到困難,很容易就放棄。為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和興趣,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特點,適時肯定學生的進步和能力,保護學生的自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優勢取有激勵作用的稱謂,如“耐心先生”“博學達人”等,這樣的稱謂可以讓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的優點,保持上進的心理;或者能做到不看名單就可以準確地稱呼學生的名字,時不時贊揚和鼓勵學生,說明教師注意到了學生的優點和能力,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而學生也會在獲得老師肯定后自我認可;如果教師叫不出學生的名字,只能用手指說“這位同學”或叫學號,這不僅顯得教師對學生不夠用心,而且學生聽了,心里不免會有失落感,會感到自己不受重視和被人遺忘,因為老師連自己的名字都記不住。這樣會導致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挫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興趣。而且英語對他們來說就是“副科”,若是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被打消了,學生就很難再燃起學英語的熱情了,更談不上進步了。

三教師方面

成功的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努力和學生的配合共同創建的。作為教師,不能只是站在講臺上低頭講課卻渾然不知學生具體在做什么,還要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確保學生認真、積極地學習。也就是說,上課時教師應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1.課堂管理

有效的課堂管理是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約翰遜(Johnson)認為“課堂管理‘是’建立和維持班級團體,以達成教育目標的過程”;艾默(Emmer)則將教師課堂管理視為教師一連串的行為和活動,旨在培養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合作感,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處理學生問題行為,創建教師情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杜蘋,2005)。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課堂管理是教師為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以發揮其最大效用和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而對影響教學和學習的諸因素進行協調的過程。

大學英語課堂普遍存在這些問題:紀律渙散,學生遲到、曠課或在課堂睡覺、看小說、玩手機;師生交流少,課堂互動難以進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無法顧及每個學生導致師生關系疏遠等。面對課堂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不能以事不關己的態度來應對,因為這樣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和學習的順利開展,還會導致課堂失去固有的嚴肅性,而學生也更加肆無忌憚地做他們的事情。教師是課堂管理的中心,對課堂管理問題的處理負主要責任(秦佳,2009)。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優化課堂管理,以促進英語課堂教學和學習的有效進行。

2有效維護課堂紀律

公共課程的考勤主要是為了維護課堂的嚴肅性,督促學生按時上課??记陔m然是約束學生的有效方式,但也是費時費力的事情。而且在學生眼中,點名考勤還是機械呆板的行為,因為教師只能對著名單念名字,根本和學生對不上號,有時甚至出現一個學生給幾個學生答“到”而老師卻被蒙在鼓里的現象?!坝涀W生的名字”可以解決點名考勤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記住學生的名字之后,上課時不用看名單就可以叫出向學生的名字。學生不管遲到還是曠課,都很容易被老師發現。教師記住了學生及其名字后,如有學生的課堂行為影響其他同學時,老師可以直接叫出“肇事”學生的名字以提醒或制止。而且學生受到提醒后,自然不敢再放肆而選擇與老師配合。“記住學生的名字”不僅可以避免考勤的麻煩,還利于維護課堂秩序。

3以真情管理課堂

教師真摯的感情,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愿意同教師交往并產生強烈的內心體驗和情感上的共鳴(秦佳,2009)。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確保學生能充分吸收課堂學習內容,為此要用真情與學生交流,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敖處熡涀W生的名字”,是教師在學生身上投入情感的體現。教師只有通過用心去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特點,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才能真正記住學生,將人與名字對上號。學生意識到教師用心良苦,會對老師心存感激,感到老師關心、喜歡自己,也會喜歡老師和老師的課,上課時自然會懂得尊重老師,約束好自己的課堂行為,積極有效地投入課堂學習。

同時,還要優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途徑。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學英語課堂的交互式活動很難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很少有機會進行交流,學生之間也無法相互交流。而且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給教師組織課堂活動增加了難度。要解決師生互動、生生交流的難題,主要靠教師主動了解學生的特點及其英語水平狀況。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將學生的具體情況做詳細記錄,而最基本的就是從記住學生的名字做起。教師記住學生的名字和特點后,在課堂提問時,才能做到因人而問。在組織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時,也能迅速有效地將學生分組,促進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

4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

良好的師生關系利于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習效果。項茂英(2004)提出:為了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師生關系必須融洽。師生關系好,自然會促進英語學習,正如古言“親其師,便信其道”?!坝涀W生的名字”,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充分尊重學生和關注學生情感的表現。師生互相尊重、互助互愛,師生關系會變得和睦融洽,這樣有利于構建輕松、活躍的英語課堂。生動活潑的英語學習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鼓勵他們踴躍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現代教育也是提倡這樣的師生關系:平等互動、雙向交流、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夏紀梅,2006)。

四結語

叫一個學生的名字,表揚一下他的積極行為,都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馬桂華,2009)。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稱謂學生”,似乎是小事,但卻是教師熱愛、尊重學生的良好職業道德的體現,也是維護學生自尊的有效途徑。“記住學生的名字”,便于教師適時地維護課堂紀律,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和增進師生的交流溝通,創建寬松自由的課堂環境,從而推進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順利進行。

參 考 文 獻

[1]J.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Weidong Dai.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ethodolog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2005.

[3]杜萍.課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馬桂華.成功管理課堂的四個關鍵[J].中國音樂教育,2009(10):38-42.

[5]秦佳.初探大學英語課堂管理優化策略[J].華章,2009 (9):59-60.

[6]夏紀梅.現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項茂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外語界,2004(4):37-42.

篇2

體育衛生工作,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了適應新的課改需要,學科的教學設計、設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對于課堂教學為輔,課外教學為主的體育、衛生科,相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新課改要求體育衛生教師不能再作總導演,一言堂,學生也不再是演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協作者、促進者,學生詩問者、說者、做者、思者。

二、具體要求

1.體育方面

根據新課改要求體育教學工作具體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上體育課的目的,了解體育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向學生講明體育課的常規要求,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的足以事項,上好體育課。

(三)懂得早睡早起的好處,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直到為什么從小鍛煉身體,鍛煉身體有什么好處。

(四)知道鍛煉身體前要做好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懂得一些準備活動的方法。

(五)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身體素質,適當選擇體育器材,選擇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根據小學生體育達標要求,保護性的學習、鍛煉。

(六)懂得動作、要領、保護,達到體育鍛煉標準要求。

(七)有組織、有紀律的參加運動會及體育活動。

(八)上好“三操二課”,多參加戶外活動。

(九)責任教師對學深的安全負責。

2.衛生方面

(一)校園衛生

1、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衛生工作制度,成立衛生工作領導小組。

2、對校園實行美化、綠化、凈化措施,努力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

3、對教師、各功能教室、廁所分工到班,做到定期打掃,保持清潔,無異味。

4、嚴加管理,及時清除學校死角。

5、學校定期對衛生情況進行檢查,有記錄并及時進行表揚。

(二)飲食衛生

1、學校對廣大師生的飲食進行嚴加管理。教育學生不亂買零食,不吃霉亂變質的東西,不喝生水。

2、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注意防毒。

3、教師對學生的飲食衛生負責。

(三)健康教育

1、各班每周至少一節健康教育課,教師要認真準備,精心備課,保質保量。

2、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宣傳。

3、建立健全健康檔案。

4、每天有教師對學生個人衛生進行檢查,使學生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篇3

【關鍵詞】 慢性胃炎 護理體會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由于長期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或飲酒、吸煙、進食刺激性食物等,或幽門功能失調或胃大部切除術后導致膽汁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或由幽門螺桿菌(Hp)感染等均為慢性胃炎的誘因。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特殊類型三大類。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不伴有胃粘膜萎縮性改變、胃粘膜層見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慢性炎癥細胞浸潤的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是主要病因。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粘膜有萎縮性改變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其中萎縮性改變在胃內呈多灶性分佰,病變以胃竇為主的稱為多灶萎縮性胃炎;萎縮改變主要位于胃體部,由自身免疫引起的稱為自身免疫胃炎。特殊類型胃炎種類很多,由不同病因所致,臨床較少見?,F結合臨床護理工作體會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收集67例慢性胃炎患者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72歲,平均42.52歲。所有病人均由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噯氣、惡心、嘔吐、中上腹嘈雜、飽脹、胃脘部隱痛、上腹脹痛、食欲不佳、反酸等癥狀,病程遷延。嚴重者可有嘔血和(或)黑便,少數患者有嘔血與黑糞,吞咽食物時有燒灼、不適感等上消化道癥狀,自身免疫胃炎可出現明顯厭食和體重減輕,常伴貧血。經胃鏡確診者。

1.2 治療

應用抗生素根除HP感染,可根據醫囑選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枸櫞酸鉍鉀三聯用藥,或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等抗菌藥物。如膽汁反流者用氫氧化鋁凝膠,或給予硫糖鋁。如胃動力學改變可用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應向患者說明飲食與疾病的關系,注意飲食規律及飲食衛生,選擇營養豐富以易于消化、富有營養、少量多餐為基本原則,提供舒適的進食環境,避免不良刺激向患者說明攝取足夠營養的重要性,養成飲食定時、定量和進食細嚼慢咽的習慣,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以幫助消化。鼓勵患者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飲食,宜少量多餐,不暴飲暴食。胃酸低的患者宜進食濃肉湯、雞湯等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控制飲食中的粗纖維含量。糾正不良習慣,如暴飲暴食、飲烈性酒、吃生硬煎炸和對胃黏膜有刺激性食物,以及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戒煙及餐后從事重體力活動,以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慢性胃炎的病人應立即解除疲勞的工作狀態而加強休息,必要時臥床休息。病人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指導患者避免精神緊張,如可用轉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以利于疼痛的緩解?;颊邞查_一切煩惱,保持安詳、樂觀的人生態度。周圍環境應保持清潔、衛生和安靜,保證病人充足的睡眠??梢月犚稽c輕音樂,將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康復。急性發作時應臥床休息。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鼓勵患者晨起、睡前、進食前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觀察并記錄患者每日進餐次數、量、品種,以了解其攝入營養能否滿足機體需要。

2.2 對癥護理

對部分慢性胃炎常因癥狀反復而擔心惡變者,應予以耐心解釋,以解除其心理負擔。平時應注意腹部保暖,以緩解腹部不適;急性發作或伴消化道出血時應臥床休息,病人有上腹疼痛時可給予局部熱敷與按摩或針灸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部分腹痛較嚴重者可指導病人及時準確服用各種滅菌藥物及制酸劑等,以緩解癥狀。加強病情觀察,注意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與飲食的關系及有無周期性、節律性,有無出血等表現。

2.3 用藥護理

低胃酸的患者服用稀鹽酸時,宜用吸管送至舌根部咽下,避免接觸牙齒,服后用溫開水漱口;預防膽汁反流,中和膽鹽常用硫糖鋁,服用前先將藥片嚼碎或研成粉末(餐前l小時及睡前效果最好) 硫糖鋁它能與胃黏膜中的黏蛋白結合,形成一層保護膜,是一種很好的胃黏膜保護藥。同時,它還可以促進胃黏膜的新陳代謝。如需同時使用制酸藥,則宜在服硫糖鋁前30分鐘或服后1小時給予;刺激胃竇蠕動,促進胃排空常用甲氧氯普胺及多潘立酮,但不宜與阿托品等解痙劑合用(餐前服用);幽門螺桿菌(Hp)檢測陽性者可用膠體次枸櫞酸鉍、阿莫西林、甲硝唑,稱三聯方案,是當前根治幽門螺桿菌的最佳方案,根治率可達96%。2周為一療程。鉍劑宜在餐前30分鐘用溫水溶解后服下,但可引起便秘、大便和舌苔呈灰黑色,口中帶氨味等;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服用后可出現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甲硝唑還可引起口腔金屬味、舌炎和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在患者服藥前應將這些現象說明,并告知停藥后這些現象可自行消失,應按療程堅持治療;伴缺鐵性貧血者可予以鐵劑和維生素C,伴惡性貧血者可給予維生素B12。

2.4心理護理

病人因出現嘔血、黑便或癥狀反復發作,病人往往表現出緊張、焦慮等心理,有些病人因擔心自己所患胃炎會發展為胃癌而恐懼不安。根據病人的心理狀態,給予關心、安慰。護理人員耐心講授慢性胃炎的有關知識,向其說明原因,耐心的給予解釋和安慰。指導病人規律的生活和正確的飲食。消除病人緊張心理,使病人認真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安心養病。

3 討論

向病人介紹胃炎的病因及誘發因素。幫助病人確認易導致胃炎產生的食物和飲料。并鼓勵病人避免食用這些物質。嗜煙酒者應幫助其認清煙酒的危害,與病人、家屬一起制定戒煙酒的計劃并督促執行。告誡患者用藥的注意事項,堅持治療,避免使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藥物。告誡患者飲食衛生和有規律的飲食對治療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慢性胃炎中經胃鏡檢查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應囑其定期門診隨訪,告之定期胃鏡檢查的必要性。指導患者加強飲食衛生和強調規律進食,使生活規律化,去除病因。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身心健康,學會自我護理,定期復診。 參 考 文 獻

篇4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機易造成叫大范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較大。為此,幼兒園召開了領導班子成員緊急會議,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了全體教職工會議,使廣大教職工充分認識作好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做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抓,嚴格落實責任,加強督察力度,認真做好各項防治工作,確保幼兒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決不能讓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擴散。

二、突出重點,加強健康教育,加大宣傳及防控工作力度。

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傳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兒園在門口櫥窗內張貼了有關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識、幼兒園園報、懸掛了宣傳橫幅,園長對全體家長進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識的宣傳,讓家長提高認識,對幼兒加強健康教育。同時,幼兒園還對全體教師進行了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全員培訓,使全體教職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識,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全面落實晨午檢制度及衛生消毒制度等措施,并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幼兒正確的吸收方法,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通過在門口櫥窗內張貼預防手足口病的預防知識、溫馨提示、召開家長會、小喇叭廣播等形式,開展“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常通風、曬被褥”等為重點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宣傳,讓家長知道當前的形式及預防知識,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全員參與,全面實施防控。

針對當前手足口病發生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幼兒園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預防手足口病衛生保健工作要求、預防手足口病晨檢登記表,并把有關手足口病知識上傳到幼兒園網站上,讓教師、家長利用網絡進行了認真學習。同時,幼兒園還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各班教師按要求嚴格執行晨檢制度。堅持每天對到園幼兒要注意觀察精神狀態、體溫、手足口部是否有散在點狀丘疹、水皰等現象,要及時通知家長隔離,送醫療單位進行診療。

2、各班教師認真做好缺勤幼兒登記、調查工作。及時了解因病缺勤患兒的診斷情況,發現手足口病或其他傳染病時要及時向園領導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3、為保持活動室空氣清新,各班教師每天早上入園、中午孩子起床后各開窗通風20——30分鐘。

4、各班每日對生活用具、玩具、餐具、水杯、手巾等物品用84消毒液浸泡、進行清洗消毒;對地面、門把手、樓梯扶手、活動室墻壁等物體表面每日用84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

5、各班教師教育幼兒養成了吃飯(吃點)前和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引導幼兒用六步洗手法洗手,講究個人衛生。

6、教師每天按規定帶幼兒到室外參加活動鍛煉,沐浴陽光。

7、各班通過家長會及接送孩子交流等方式,讓家長帶幼兒多參加活動鍛煉,沐浴陽光,確保幼兒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篇5

一、組織管理

為了切實加強新學期伊始,各種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和各類傳染病等安全事件的組織、協調和處置,學院特成立檢查領導小組,具體設置:

二、工作內容

2、重點檢查內容:

(1)、持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經營情況;

(2)、從業人員登記備案和健康檢查證辦理上崗情況,個人衛生狀況;

(3)、各商店超市、小吃店是否出售煙、酒、管制刀具,以及學院規定的其他禁用品和禁賣品等;

(4)、建立健全衛生管理組織機構和衛生管理制度以及落實崗位衛生責任情況,特別是各項預防食物中毒措施的落實情況;

(5)、建立食品采購索證、進貨驗收和臺賬記錄制度情況;

(6)、有否非法采購和使用劣質食用油,違法使用添加劑和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等情況;

(7)、消毒、保潔設施設備是否齊全,運轉是否正常;

(8)、食品儲存是否符合衛生規范要求;

(9)、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狀況,食品加工是否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及避免交叉污染;

(10)、消防安全工作。嚴禁電線私拉亂扯現象,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以及“三合一”現象等。

三、工作目標

1、監督機構

(1)對檢查小吃店、餐廳、商戶超市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

(2)對餐飲單位存在衛生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追蹤落實整改;

(3)對餐飲單位非法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行為查處率達100%,并根據查處情況進行處理。

2、餐飲單位

(1)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經營率100%;

(2)從業人員100%辦理健康證上崗;

(3)建立原料采購索證制度和進貨驗收登記臺賬達100%;

(4)食品采購、儲存、加工環節符合衛生規范要求。

四、工作要求

1、各檢查人員要本著對師生飲食衛生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加強春季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責任。確保新學期無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2、重視監督監察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要依法進行查處;

篇6

近年來,時有報道由餐、飲具不衛生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現對餐、飲具消毒效果的影響原因和保證措施研討如下:

1 影響消毒效果的主要原因

筆者在多年的食品衛生監督、監測工作中,對餐、飲具消毒效果監測結果總結、調查、分析發現,影響餐、飲具消毒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原有的飲食業戶基礎設施較差,餐、飲具消毒設施不健全,使用不合理,影響消毒效果。

1.2 消毒藥品使用不合理,藥品濃度未達到消毒標準或浸泡時間不夠就沖洗,也是造成餐、飲具衛生不合格的原因。

1.3 還有部分飲食業戶的從業人員不能經常保持個人衛生,上崗前及大、小便后不洗手,造成再次污染,使監測結果陽性率增高。

1.4 夏季(三季度)監測結果合格率比春、秋、冬三個季節偏低,原因是三季度氣溫較高,洗消完的餐、飲具存放過程中保潔不當,防蠅、防塵設施不健全,保潔柜沒行定期清洗、消毒造成了污染。

1.5 餐、飲具消毒效果監測結果證明,大型餐飲單位監測合格率為92.7%,企、事業單位食堂監測合格率為84.7%,小型個體餐飲店監測合格率為73.2%,從監測結果看較大型的餐飲單位,餐、飲具的監測合格率明顯高于小型的個體餐飲業戶,原因是大型餐飲單位領導對廚房衛生、餐、飲具衛生安全、消毒工作都比較重視。而部分個體業戶根本不重視此項工作,只用洗滌用品洗刷餐、飲具,造成再次污染。由于消費者缺乏健康的消費觀念,也助長了餐、飲業的不衛生之風。

2 控制消毒效果的主要措施

通過多年的餐、飲具消毒效果的監測結果總結調查與分析,我們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

2.1 進一步加大《食品衛生法》和餐、飲具衛生安全對人體健康重要性的宣傳及監督、監測檢查工作的力度,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參與社會監督意識,強化經營守法經營意識,堅決打擊違法經營等不法行為,確保消費者的飲食衛生安全。

2.2 對原有的飲食企業實行基礎設施逐步改造,使其達到衛生要求標準,對新申請營業的網點嚴格衛生學審查,建立健全餐、飲具消毒設施,嚴格執行餐、飲具消毒制度。

2.3 對餐、飲具消毒用化學藥品,統一購入符合衛生要求和具備生產衛生許可證的合格產品,統一發放,并定期測定有效成分含量,以確保消毒效果。

2.4 積極組織飲食企業及個體業戶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法》及衛生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指導工作,提高從業人員遵章守法的自覺性。

2.5 要求各飲食企業及個體業戶必須設專人定崗、定位,負責餐、飲具的消毒管理工作,并進行專項培訓指導。對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后,進行預防性疫苗注射,凡患有痢疾、傷寒、傳染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帶菌者)和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者,不得從事此項工作。

2.6 對飲食業及個體業戶必須逐戶設立餐、飲具消毒登記簿制度,做到一餐一消一登記制度(消毒藥品名稱、比例、浸泡時間、消毒時間、消毒員姓名等),并定期進行消毒效果監測、檢查,對監測結果以篩報的形式予以公布,對監測結果一次不合格的經營業戶給予警告,二次不合格的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并對企業負責人及直接責任人進行現場指導、培訓。

2.7 要求各飲食業戶必須有符合衛生要求的保潔柜,以確保消毒后的餐、飲具不受污染,保潔柜定期清洗、消毒。

2.8 加強一次性餐、飲具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力度,對一次性餐、飲具用后必須廢棄,不得回收再用。

2.9 消毒用水必須符合國家城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10 對由于餐、飲具消毒不嚴格,造成食源性疾病傳播與流行的依據《食品衛生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取締。

2.11 飲食行業必須嚴格執行一沖、二洗、三清、四沖洗、五保潔,一餐一消毒制度,以確保每餐所用的餐、飲具衛生安全。通過對飲食業餐、飲具消毒工作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及加大《食品衛生法》和消毒藥品的合理使用等衛生知識的宣傳、培訓,指導工作力度,使我市的飲食業餐、飲具消毒效果監測合格率逐年上升。

篇7

一、提高學生對安全衛生工作的認識

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衛生教育,及時表彰對安全衛生工作做得好,指出安全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對安全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杜絕和減少安全衛生事故的發生,使學生整體工作開展。

二、安全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

1.抓好交通和安全衛生工作,要求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在一些陡坡陡嶺與急彎路段設卡檢查,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

2.防止流行性、傳染性的疾病發生,教育學生注意公共場所的衛生,消除學校衛生死角,保持學校水源衛生,要求學生有病及時治療,發現有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人員及時隔離,送往醫院,報告上級,防止事態惡化。

3.防止食物中毒,要求學生不購買無出廠地點,無合格證的商品和霉爛變質的商品,教育學生注意飲食衛生,提高衛生素質,杜絕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

4.防止觸電,教育學生安全用電,不觸摸學校的用電設施與設備,保護用電設施和設備,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5.教育學生防止被狗、蛇、貓、老鼠等有毒動物咬傷,如有發生,應及時治療。

6.不準打架斗毆、不準不正派的社會閑雜人員進入學校,杜絕打群架的事故發生,同學之間有矛盾要通過學校、家長妥善解決。防止社會上的壞人威脅學生的安全,杜絕侵犯學生人身安全的事件發生。

7.進行防火、防盜教育,學生不準放火和玩火,以免引起火災事故的發生,教育學生保護好自己的財物,同時禁止盜竊他人財物,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8 .在上體育課、實驗課、開運動會時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體育老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對有疾病,不宜參加某些運動項目的學生,要加以照顧。實驗操作要遵守規則,加強危險藥品的管理,防止腐蝕和爆炸事件的發生。

9 .教育學生在與壞人壞事作斗爭中,要勇于斗爭、敢于斗爭,但必須善于斗爭,講究策略,減少那些不必要的重痛代價。

10.教育學生提高辨別是非能力,防止壞人帶壞學生,要特別注意,當學生受金錢誘惑或在思想困惑時,容易被壞人利用,可能導致學生離家、離校出走,必須杜絕丟失學生的現象。

三、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進行交通安全衛生的教育。

十月份進行預防甲型流感中毒的教育。

篇8

許多中學生不吃早餐,應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處于長身體階段的中學生面黃肌瘦,身體免疫力差,頻繁生病。更另人擔心的是許多人買吃的不看保質期,時常買到過期食品。而街頭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學生的飲食衛生問題。除了飲食衛生,就是中學生的校食堂的問題了,有的學校食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餐具不干凈,飯菜不衛生,不時會發生學生中毒事件,使學生、家長憂心重重。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有叫外賣的習慣,或是不在學校食堂吃飯,很有一些女同學也朝這方向去發展,為了形體的美,或者是說找一些借口不在學校吃飯,說學校食堂飯菜不好吃,排隊時間太長,飯菜里有不干凈的東西,不過根據我們的調查一些學校食堂的衛生飲食也確實有問題,例如飯菜里有石頭、昆蟲,甚至煙頭等這方面的問題,食堂的這么不注意,當然就加大了中學生在食堂飲食的逆反心理。問題很明顯就出來了。所以說如果說住讀學校要求一定要在學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應該注意飯菜問題、清潔工作,加強這方面的管理。至于學生呢?要改變長期認為學校食堂漏洞的問題,出現問題要及時于食堂相關部門反映。這樣學生與學校雙方配合,才能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

1、 關于正餐的分析

經過校內大部分學生詢問得知,有許多學生有不吃正餐的習慣。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時間倉促,其次是為了減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飯堂伙食差,沒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學生就選擇叫外賣、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為主食。

學習任務繁重使中學生深感時間的不足。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更使本來就緊張的時間更顯緊張。為求學業和活動間的平衡,大部分學生會從生活時間中擠壓,如吃飯、睡眠的時間。于是就有學生出現有不吃正餐的現象。飯堂的伙食是經學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數相對較高,營養結構比較科學合理,價格也比較公平。選擇飯堂的伙食,不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學生的身體發育、節約金錢。然而在飯堂打飯要浪費時間,這無疑使時間緊張的中學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學生特別是女同學,為了追求形體美,忍饑挨餓,以至營養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這種盲目的行為無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盡管時間倉促,中學生還是應該食用正規的正餐。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中學生才應考慮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處身體發育中的中學生更不應盲目追求形體美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2、關于中學生食品的安全意識分析

中學生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會選擇購買食品代替到飯堂吃飯,那么中學生對購買食品的安全意識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學生在購買食品時會看食品的生產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曉食品過期后不會進食該食品。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中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并不高。只有約為一半的中學生會注意食品包裝上的信息,這無疑加大了中學生食物中毒的風險。在面對食物中毒的情況時,有的中學生會選擇自行急救,或馬上到附近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有的會先找些藥吃,或因情況而定,甚至有的會置之不理。由此,我們可得知大多數中學生能正確處理食物中毒的現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學生沒有意識到食物中毒的嚴重性并及時進行處理。所以,引導中學生正確處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任重道遠。

建議:

1、 學習科學安排學習時間,幫助學生正確安排學習和生活時間。

學習任務重,在加上豐富的校園活動,中學生的時間十分緊迫。于是,大部分中學生選擇犧牲吃飯、睡覺等生活時間,以求取得學習與課外活動的平衡。為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習應適度調整時間安排,引導學生正確地安排時間,幫助學生認識到吃正餐對身體的重要性。

2、 中學生應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學會正確地處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

中學生有不吃正餐的情況,可見中學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和認識不足。因此,中學生應提高對身體健康的認識,學會正確的處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地安排時間。另外,廣大中學生不應以身體健康為代價追求所謂的形體美。

3、因學生對食品安全的忽視,才會發生各類的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學校各宣傳部門機構應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中毒的急救知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是學習的本錢。中學生只有從運動、飲食等方面保持身體健康,才有可能有最佳的學習狀態。因此,面對時間倉促的問題,中學生應更注重時間的安排,做到使生活與學習平衡。

篇9

    近一段時間,山東臨沂市和安徽阜陽市等地兒童中發生了以發熱伴口腔、手、足、臂部皮疹為主要癥狀的手足口?。╡v71感染)疫情。近期,在楚雄州境內也發現了散發的手足口病病例。為此,省教育廳和州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加強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楚雄州衛生局和楚雄州教育局聯發了《關于加強學校和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加強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永仁縣教育局也專門下發了永教通〔2009〕37號《永仁縣教育局關于加強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的文件,面對當前的緊急形勢,結合我校實際,我們主要開展了如下學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高度重視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并力求抓緊、抓實、抓好。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極易在短時間內造成流行。目前,由于氣溫升高,進入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期,通過對各級教育部門文件精神的學習,我們充分認識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學校當前的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為切實加強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領導,我校特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指導、檢查、督促全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中學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梁子超

組  員:萬再賢  楊真平  華德法 李發明  余  金  高宗珍  尹陽紅  張云龍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學校行政辦,由華德法負責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處理日常事務。

二、認真落實,重在預防

近段時間以來,我校認真落實了師生健康狀況每日晨檢報告制度,力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在宣傳學習關于手足口病文件的教職工大會上特別要求各位教師每天早上第一節課必須對該班學生進行晨檢,內容主要包括:對上課的每名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統計出勤率,追蹤缺勤原因,統計生病學生。在晨檢的過程中如有發現學生的早期癥狀(如發熱、皰疹等)以及疑似病例時,必須及時告知學校,學校將進一步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對病例的早發現、早報告、早期識別。若統計生病學生有異常時將及時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相關衛生部門,以便調查處理。

三、認真做好學校食品衛生、飲水衛生以及環境衛生

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為學生提供飲用開水。認真做好校園環境衛生,對食堂、教室、宿舍、廁所等重點場所進行了定期消毒。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洗澡。要求學生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要求全校師生注意家庭室、教室和宿舍內外的清潔衛生,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曝曬,經常宿舍、教室進行通風換氣。

四、加強手足口病防治的宣傳工作

篇10

患者,男,41歲。上腹部燒灼痛反復發作,常發生于空腹或夜間,伴反酸、噯氣半年余。患者自服胃得樂效果不佳,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社區醫生考慮患者因首先除外惡性病變,故轉診到上級醫院檢查胃鏡。胃鏡結果提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直徑1 cm。胃液分析:胃酸分泌增高;細菌學檢查:幽門螺桿菌陽性。

臨床診斷 十二指腸潰瘍。

處方用藥 奧美拉唑20 mg,2次/日,口服;阿莫西林0.5 g,3次/日,口服;甲硝唑片0.4 g,3次/日,口服治療。

用藥后前5天患者感覺良好,胃痛較前減輕,但第10天又出現上腹痛癥狀同前,再到我中心復診。社區醫生追問患者服藥情況,患者服用以上藥物5天后,因惡心、腹脹加重而胃痛較前減輕,遂自行停服甲硝唑片。因患者出現上腹痛癥狀同前而又自行停藥,故考慮十二指腸潰瘍未能治愈(特別是幽門螺桿菌未能根除)所致,故對病人加強健康教育說明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并加用枸櫞酸鉍鉀片240 mg,2次/日,口服治療?;颊邎猿种委?周后胃痛明顯減輕,將藥物減量后又堅持服用2周,患者癥狀消失并且復查呼氣試驗,為幽門螺桿菌陰性。

病例分析

在社區會遇到一些出現上腹痛而服用一些藥物后又不能緩解的病人,這時社區醫師絕對不能直接加用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而應說服患者去做胃鏡檢查,首先除外惡性病變,明確診斷,再進行合理治療。這對于>40歲的中老年人尤其重要。

幽門螺桿菌(Hp)為消化性潰瘍(包括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性因素已被公認。在治療消化性潰瘍Hp陽性的方案中,配伍應用抗生素已成為臨床醫生的共識,只有先解決Hp問題,才能使潰瘍病得到根治。本例患者已檢出Hp陽性,故采用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或1種膠體鉍劑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3種抗菌藥物中的2種組成“三聯療法”,連用>2周,可顯著降低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對于首次治療不能根除Hp的患者,復治時應更改治療方案,必要時采用“四聯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