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支氣管炎的癥狀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呼吸道支氣管炎的癥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專家提醒,對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大家要保持高度警覺,積極預防,及時發現并有效治療,以防疾病進一步發展對身體造成侵害。
哪些呼吸系統疾病喜歡冬天來“找茬”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統稱,約有70%~80%的患者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之后發生,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更易感染。
2.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其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為特征,可分為慢性支氣管炎和急性支氣管炎兩種。急性支氣管炎以流涕、發熱、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特別是早晚咳嗽加重。
3.哮喘:哮喘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共同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常見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并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
4.肺炎: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其癥狀為發熱,呼吸急促,持久干咳,深呼吸和咳嗽時胸痛,痰多或少,可能含有血絲。
未雨綢繆先防病
1.注意通風,減少和抑制病菌繁殖
冬季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庭每天開窗換氣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用煤爐取暖和使用燃氣爐具取暖的居室,更要注意安裝強制通風裝置,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2.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冬天天氣干燥,濕度偏低,加上暖氣和空調的使用,會削弱人體上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此時應多喝開水,并使用空氣加濕器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3.勞逸結合,增強體質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同時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減少心理壓力,提高肌體的抵抗力。
4.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例如經常用鹽水清洗上呼吸道,減少細菌、病毒在呼吸道內的存留;去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好戴口罩;如果身邊有流感病人應及時采取消毒、隔離等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要藥――清肺消炎丸
篇2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斯奇康療效觀察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其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僅發病率高而且反復發作逐年加重很難治愈多呈慢性病程又可并發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之所以易發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遷延不愈除呼吸道局部防御機能降低外主要存在著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和體液功能紊亂的現象。斯奇康注射液是新一代免疫增強劑能夠增強、調節患者減退的免疫功能。為此我們對5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9年月~11年月收治就診慢性支氣管炎患者9例其中男58例女例年齡~78歲平均51±98歲。其中并發支氣管哮喘18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例支氣管肺炎1例阻塞性肺氣腫8例。9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例。兩組年齡、病史、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治療組5例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正規治療或使用支氣管解痙、平喘劑、病情控制穩定后即給予斯奇康注射液進行肌內注射每周次每次1ml使用個月后停藥。對照組5例患者按常規治療抗炎使用支氣管平滑肌、解痙、平喘劑后病情好轉改為口服用藥。
療效判斷標準:①基本痊愈:用藥7天后咳痰喘癥狀明顯改善肺部癥狀體溫炎癥指征都正常;②有效:用藥7天后咳痰喘癥狀肺部癥狀體溫炎癥指征明顯改善;③無效:用藥7天后癥狀無明顯改善。
結果
兩組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對照組為8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我國的常見病最主要的發病因素是吸煙因為高溫煙火會使得支氣管的上皮纖毛變短煙垢沉積會阻礙纖毛的運動煙焦油等化學物質會嚴重削弱肺泡吞噬細胞的活性同時可能引發痙攣導致氣道受阻。此外還有因為大氣污染、病毒感染和支氣管過敏而引發的支氣管炎。尤其是老年人的發病率高達15老年人呼吸道防御能力衰退受到外界刺激后更容易引發病變。臨床上也顯示慢性支氣管炎往往出現在干冷的冬天或者早晨起床后尤其是氣溫突然變冷的時候寒冷空氣刺激呼吸道反射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導致黏膜防御功能減弱分泌物排出困難。又或者之前有急性支氣管炎病發歷史即先是有病毒或者病毒混合支原體損傷了氣管支氣管的黏膜隨后有細菌著床進而加重病情或者引發長時間的氣管炎癥。此外部分人因過敏引發哮喘進而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的案例也是不少。斯奇康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其主要作用是增強細胞的免疫功能如加強N細胞活性也能使T細胞亞型比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功能的相應變化使細胞免疫功能加強;它還能減少血中IgE含量這一系列的免疫變化改變了呼吸系統局部的免疫力從而提高了抗菌能力使患者呼吸道反復被感染的機會減少達到延長緩解期改善預后的作用。本研究表明斯奇康能使慢支急性發作的臨床癥狀較快減輕感冒次數減少食欲增加。由于其價格便宜使用方便因此易被患者接受。它在臨床的應用為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急性發作的防治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樹俠.綜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1,1(18):56.
李曉卿.綜合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87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1,1(1):187-187.
吳暢游.慢性支氣管炎綜合治療1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8,(1):55-56.
篇3
什么是毛細支氣管炎?
點點媽的疑問:別的寶寶也得過支氣管炎,只不過咳嗽幾聲,吃點藥就好了,為什么我的寶寶就不一樣呢?
醫生答疑:毛細支氣管炎是2歲以下寶寶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6個月以下寶寶更為多見。全年都可發病,好發于冬春季節,主要為病毒感染所致,多為呼吸道合胞病毒,還有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
毛細支氣管炎不是一般的支氣管炎,而是發生于嬰幼兒的肺炎。它的病變部位主要在于直徑75微米~300微米的細支氣管,這些細支氣管只有平滑肌,沒有軟骨支撐,很容易塌陷。寶寶的氣道本來就很狹窄,一旦感染,會發生水腫、壞死,變得更窄,壞死的物質也會堵住氣道,造成氧氣和二氧化碳不能順利交換,從而出現氣急、喘鳴、胸凹陷、紫紺等危重表現。
為什么寶寶會得毛細支氣管炎?
點點媽的疑問:點點才2個月大,平時一直母乳喂養,很少去公共場所,家里注重清潔衛生,即使寒冬到來,家里也有空調保暖,沒理由得病。不知是否與寶寶奶奶也感冒了,寶寶是早產兒有關?
醫生答疑:引起毛細支氣管炎的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體進行傳播。成人和大齡兒童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后,主要表現為感冒癥狀,但對于2歲以下的孩子,感染后卻很有可能引起毛細支氣管炎。秋末冬初既是流行期,如果恰好身邊又有傳染源,寶寶很容易中招。而伴有早產、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疾病等的寶寶,更是高危人群,病程持續時間更長,病死率也更高。
怎么才能區別寶寶是得了普通感冒,還是毛細支氣管炎?
點點媽的疑問:寶寶生病前既沒有發熱,咳嗽也不多,只不過有點鼻塞、流清涕,胃口比平常差點,原以為是普通感冒,結果沒想到這么嚴重,那怎么區分毛細支氣管炎和普通感冒呢?
醫生答疑:
1.毛細支氣管炎的癥狀
毛細支氣管炎剛開始時癥狀并不特異,寶寶受涼或接觸感冒者后會出現發熱(體溫在38℃左右)、噴嚏、鼻塞、流涕等類似感冒癥狀。還可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但不嚴重。有些寶寶也會不發熱,僅表現為輕微干咳,2~3天后咳嗽加重,呈持續性干咳,多以清晨、夜間、活動或接觸冷空氣時較明顯,伴陣發性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喘憋的癥狀。期間,寶寶還有氣急、呼氣時發出哼哼聲、精神變差、夜間睡眠不好等表現,只不過寶寶時常哭鬧,粗心的點點媽并未察覺到。
2.呼吸困難伴缺氧是病情危重的表現
由于病變位于細支氣管,氣道直徑越小,阻力越大,寶寶需要更多的力氣和更快的頻率進行“吸”、“呼”才能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求。吸氣時用力,多表現為“點頭樣”呼吸、鼻翼煽動、胸廓起伏明顯、胸骨上窩及肋間皮膚凹陷;呼氣時用力,則表現為呼氣時間延長、呼氣時發出哼哼聲、喘鳴音。因呼吸困難,寶寶會出現吃奶或進食困難,且因呼吸過快導致水分過度丟失,還可出現皮膚彈性變差、口唇黏膜干燥、小便減少等脫水表現。當用力呼吸仍無法滿足機體新陳代謝對氧氣的需求時,則出現缺氧表現:面色蒼灰、口唇發紫、精神萎靡、嗜睡或煩躁不安等。一旦缺氧,需警惕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可能,有可能需采取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搶救措施。
重要提示:當寶寶在安靜的狀態下出現呼吸頻率比平常加快(如小于2個月的寶寶≥60次/分,2個月~1歲的寶寶≥50次/分,1歲~5歲的寶寶≥40次/分)、咳嗽加重、呼吸用力、萎靡不振、吃不下東西時,應立即就醫。
患毛細支氣管炎后的居家護理
首先,毛細支氣管炎癥狀有輕有重,癥狀輕微的寶寶不需要住院,在門診就醫接受醫生的治療即可。回家后,家長需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面色、呼吸、體溫和食欲等,如有異常則及時就醫。
為幫助寶寶盡快恢復健康,居家護理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1. 家里的室溫盡量維持在22℃~24℃,濕度55%~65%,以利于寶寶氣道痰液的濕化和排出。
2. 寶寶有發熱癥狀時要及時退熱,如果體溫小于39℃,寶寶精神狀態還比較好時,可以使用溫濕的毛巾擦身進行物理降溫,以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較多的地方為主,也可洗個溫水澡。
如果體溫大于39℃,或者上升速度很快,可在專業兒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藥物,如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等,但此類藥物使用不能過于頻繁,至少間隔4~6小時才能再次使用,同一類退熱藥的用藥,在24小時內不能超過4次。
3. 可以在寶寶頭部和背部墊上舒適的靠墊或者毯子,保持寶寶半臥位,能適當緩解鼻塞,減少呼吸困難。鼻塞嚴重時可以往鼻子里滴一滴生理鹽水或乳汁軟化鼻子里結痂的黏液,然后用吸鼻器把鼻子里的黏液吸出來,切忌用手直接摳挖,以免損傷寶寶嬌的鼻粘膜。
4. 經常幫助寶寶翻翻身,改變,用空心掌拍背,可以改善肺部血液循環,促進肺部炎癥吸收、痰液排出。
5. 應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這不僅可以防止因呼吸急促所致的水分過度丟失,同時可以稀釋呼吸道內的黏液,容易消散、吸收或咳出。
6.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繼續喝母乳,應注意少量多餐。年齡稍大的寶寶飲食宜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以清淡、營養均衡、易消化吸收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為主,過甜、過咸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魚腥海鮮盡量不要吃。
7. 應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大人避免在家中抽煙、燒東西、刷油漆、涂抹香水等,清新的空氣亦是寶寶恢復的關鍵。
怎樣預防毛細支氣管炎?
目前用于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國外有通過在病毒流行季節之前或期間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及帕利珠單克隆抗體的方法,來降低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但限于經濟原因,國內尚未開展。
本病的主要“元兇”為呼吸道合胞病毒,該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體進行傳播。因此,日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
1.家長和寶寶勤洗手為最佳的預防方法,同時注意寶寶玩具的清潔衛生。
2. 給寶寶創造一個清新、潔凈、溫馨的室內環境,例如,家里多開窗通風換氣,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季節交替之際注意給寶寶保暖,家長不吸煙(被動吸煙會影響寶寶的氣道發育)。
3. 如果寶寶身邊有人身體不適,應注意其與寶寶隔離,避免親密接觸,實在不能避免,那么請帶上口罩,接觸寶寶前后勤用流動的清水及肥皂洗手,盡量切斷疾病傳播的途徑。
4. 寶寶出生后盡量堅持母乳喂養(有母乳喂養禁忌癥的除外)。因為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母乳喂養的寶寶更不容易得病。
篇4
【關鍵詞】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7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483-01
慢性支氣管炎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慌R床出現連續2年以上,每年持續3個月以上的咳嗽、咳痰及氣喘等癥狀。早期癥狀輕微,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后緩解,晚期炎癥加重,癥狀常年存在,不分季節[1]支氣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2。多發于中年以上人群,據統計,60 歲以上者發病率達27.2%[3。本病病理特點是支氣管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其病情反復,常可發展為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研究采用綜合治療及護理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取得明顯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20例,給予戒煙、抗感染、解痙、平喘等對癥治療,結合綜合護理及健康指導。共120例,男性78例,平均年齡(62.20±6.35)歲;女性42例,平均年齡(61.53±6.21)歲。根據患者癥狀、體征及X線征象明確診斷:患者臨床表現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發作,每年發病至少3 個月, 并且連續2年以上。X線征象提示陽性,兩肺下部肺紋理增粗或條索狀或有斑點陰影重疊,經支氣管碘油造影提示支氣管變形或狹窄或柱狀擴張。
1.2 治療方法
1.2.1 抗感染治療:首先給予青霉素、大環內酯類、一代、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嚴重感染時選用三代頭孢菌素類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及時進行痰培養及藥敏實驗,根據這兩項檢驗結果,合理選擇敏感藥物治療。
1.2.2 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戒煙、吸氧、解痙、平喘及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5%葡萄糖100ml靜脈滴注, 2次/日,治療7-10天為一個療程。
1.3 一般護理:將患者安置在舒適整潔的環境中,病室溫度在17~21℃,濕度50~60%;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取坐位或半坐位臥位,對痰多者應給予拍背、引流等排痰方法。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對呼吸及生命體征的波動能及時發現并實時給予正確的處理,是控制并發癥的關鍵所在[5]。
1.3.1 觀察病情護理 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避免劇烈運動,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濕化呼吸道有利于粘痰排出。定時翻身,叩擊背部,
有利于痰液排出??刂颇X水腫,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對于昏迷的患者應注意口腔、尿失禁、尿潴留以及泌尿道的護理,以避免褥瘡的發生[6]。
1.3.2 飲食護理:合理的飲食對疾病的治療非常重要。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消耗性疾病,需給予適當補充營養,患者可流食或半流食,如出現惡心、嘔吐等,應匯報醫生對癥處理。對于昏迷患者應禁食24~72小時,以避免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發生[7]。
1.3.3 心理護理:由于老年慢性病支氣管炎患者常年受疾病困擾,易出現抑郁、焦躁等負面情緒,因此,患者常??释玫郊胰说年P愛和醫護人員的安慰。針對患者以上的心理,我們要做好解釋工作,使其了解自身發病的原因,及時心理疏導,減輕心理負壓,消除負面情緒, 以積極熱情的態度,為患者創造有利于治療、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贏得患者對醫護人員的高度信任。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 描述,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120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癥狀明顯好轉,偶有咳嗽、咳痰,能勝任日常生活及工作,觀察一年無復發;47例患者咳嗽、咳痰及氣喘癥狀明顯減輕,治療3個月,無復發,9例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為92.50%。
3 討論
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常年反復發作,病因復雜,主要癥狀以咳嗽、咳痰、喘息為主,隨著病情發展可并發肺氣腫、支氣管擴張。人體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濾過, 加溫和濕潤的作用,氣管及支氣管纖毛的運動可以有效清除異物及過多的分泌物,加之細支氣管還能分泌免疫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因此,正常情況下,下呼吸道始終保持無菌狀態。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或免疫功能減弱,可為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提供內在條件。此外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氣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營養缺乏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相關因素。國內外研究證明吸煙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8]。戒煙后可使癥狀改善或消失,病情緩解甚至痊愈。感染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綜上所述,在以上一種或多種發病相關因素長期反復作用下, 最終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基于以上多種病因,本次研究采取戒煙、抗感染、解痙、平喘等對癥治療,結合綜合護理及健康指導。大部分老年病人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92.50%。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綜合治療及護理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延緩或阻斷了慢性支氣管炎向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展, 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其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鐘南山,陸再英.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版社,2013:19-21.
[2] 三明.金蕎麥片聯合頭孢哌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療效觀察[J].床肺科雜志,2010,15(4):466-467.
[3] 小燕.雷氏貝羚膠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及對肺部感染控制的影響[J].海醫藥,2010,31(5):234-235.
[4] 惠勇,郭曉燕.柴胡清肺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臨床療效觀察[J].林中醫藥,2011,31(3):223-224.
[5] 李春燕,劉秋云.實用呼吸內科護理及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6] 劉東杰.劉春暉,邢淑慧.淺談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體會與健康教育[J].黑龍江醫學:2010,12:958.
篇5
狀況面面觀
孩子患支氣管炎,家長應當重視,不經適當治療延誤病情有引起肺炎的風險。通常,身體健壯的孩子并發癥較少,但在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僂病等患兒中,不但易患支氣管炎,且易并發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竇炎。
小兒氣管炎發病可急可緩。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也可忽然出現頻繁而較深的干咳,以后漸有支氣管分泌物。
嬰幼兒不會咯痰,多經咽部吞下。
癥狀輕者無明顯病容;重者發熱38℃~39℃,偶爾會高達40℃,一般2~3日即可消退。孩子會感覺疲勞,睡眠食欲不佳,甚至發生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
咳嗽延續7~10天,有時2~3周,有反復發作的可能性。
原因與常見類型
小兒支氣管炎有許多不同的分型,根據感染的病原,可分為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根據病變的部位,可分為氣管炎、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等;根據形成的病因,分為感染與非感染兩大類,在非感染因素中,異物吸入和過敏是最常見的原因。在小兒支氣管炎中有以下2種常見的類型:
1. 毛細支氣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氣管炎或支氣管炎,臨床癥狀像肺炎,但以喘憋為主,此病80%在1歲以內。6個月以下的嬰兒高發,常出現在上呼吸道感染2~3日后,會有持續性干咳和發熱,體溫以中、低度發熱為見。
2. 哮喘性支氣管炎:指嬰幼兒時期以喘息為突出表現的支氣管炎。
由于嬰幼兒沒有鼻毛,鼻黏膜柔弱且血管豐富,所以很易受到感染?;枷灾夤苎椎暮⒆佑邢喈斠徊糠譃檫^敏體質,主要是因為過敏體質的孩子一旦感染,出現特異性IgE抗體,其體內組胺水平明顯上升,易引起喘息。多見于1~3歲,有明顯濕疹或其他過敏史的孩子。有反復發作傾向,但大多數患兒隨年齡增長而發作減少,最后痊愈,少數會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掌握居家護理要點
嬰幼兒病情變化迅速,一旦出現不適,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對于患有急性支氣管炎的孩子,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包括積極的抗感染和對癥治療,對癥治療有止咳、化痰、退熱和平喘。家長除了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正確的家庭護理對于的康復同樣重要。
1. 保暖: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注意保暖,使其體溫保持在36.5℃以上。
2. 多喂水:患支氣管炎時,孩子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飲食以半流質為主,以增加體內水分,滿足機體需要。
3. 營養充分:患支氣管炎時,孩子營養物質消耗較大,加之發熱及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兒體內營養缺乏是不容忽視的。對此,家長對患兒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
4. 翻身拍背:患支氣管炎時,排痰十分重要,如果痰液排出不通暢,會阻礙炎癥的消退,甚至痰液在體內成為細菌繁殖的培養基,引發繼發感染,加重病情。除了增加飲水量、藥物化痰等措施外,叩背排痰是重要的排痰措施之一。叩打時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杯狀,以這種手形在背部自肋骨最下緣向上順序叩打,如此反復至叩打遍整個背部,注意脊柱不可叩打,叩打最好隔一層內衣,不可在的皮膚上進行,用力要恰到好處,不可使患兒感覺疼痛。一般叩打10分鐘,每日2~3次。目的是使肺內分泌物松脫,以便咳出。
5. 退熱:患支氣管炎時,孩子多為中低熱。如果體溫在38.5℃以下,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體溫高,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
支氣管炎預防很關鍵
俗話說,醫不如預。那么,如何預防支氣管炎的發生呢?
1. 孩子應在家長的指導下適當開展戶外活動,進行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身體抵抗力。
2. 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服,避免受涼或過熱。
3.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避免交叉感染。
4. 積極預防營養不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貧血和各種傳染病,按時預防接種,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篇6
【關鍵詞】 喘息性支氣管炎 診斷 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62.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031-02
喘息性支氣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氣管炎,是一種過敏性質的、常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疾病。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本病多發生在嬰幼兒時期,患兒常有溫疹及其他過敏史。同時本病病程較長,且具有一定的反復性,臨床表現以反復性喘息、咳嗽、氣促癥狀為主。及時診斷并干預治療是提高本病患者預后水平的重點所在。因此,為進一步研究細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特征及治療方案,本文選取我院近期所收治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30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間,住院部所收治的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共計30例作為研究對象?;純褐髟V存在反復性喘息(表現特點為:喘息多在夜間或清晨加重,部分患兒可出現心力衰竭)、咳嗽(表現特點為:咳嗽以刺激性干咳為主,哭鬧后咳喘均加重)、氣促癥狀,癥狀持續10d以上。所有患者臨床診斷為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按照數字隨機表方法分組,形成對照組、觀察組,每組患者15例。對照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齡為(1.8±0.2)歲;觀察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齡為(1.6±0.3)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取鼻咽深部分泌物,以ELISA法對呼吸道病原體進行檢測。具體檢測方法為:熒光顯微鏡配合免疫熒光染色診斷試劑檢測肺炎支原體、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感染率。同時給予胸部CT診斷檢測。
對照組患兒給予甲基強的松龍與平喘霧化治療,觀察組患兒給予支氣管肺泡灌洗與平喘霧化治療。具體治療方案為:37.0℃滅菌生理鹽水經纖維支氣管景對病變位置進行灌洗治療,劑量為1.0ml/kg。
結果分析:1:治愈:咳嗽,喘息緩解,肺部無干濕羅音。2:有效:咳嗽,喘息減輕,肺部干濕羅音明顯減少。3:無效:咳嗽,喘息稍有減輕,肺部干濕羅音無明顯減少。
1.3 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當 P
2 結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為43.33%(13/30),明顯高于其他項目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
3 討論
有關研究資料與報道顯示: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疾病多發生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以冬春季為主要發病季節[1]。從致病機制的角度上來說,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主要是受到患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影響所形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又都可成為支氣管炎的致病原,從而導致患者感染往下蔓延,并在短時間內誘發患兒支所管壁發炎,黏膜充血水腫,管壁肌肉痙攣,支氣管因而變得相對狹窄,產生哮鳴音。在本次所研究的30例疾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病患兒當中,男患兒共計22例,女患兒共計8例,男患兒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女患兒。該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證實需要將其作為本病的高危人群,提高篩查力度,盡早診斷與治療[2]。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疾病多以病毒感染為主要的誘發因素。在本次所研究的30例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當中,通過對病原檢測結果的分析可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為43.33%(13/30),明顯高于其他項目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
同時,在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既往研究多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與平喘霧化干預治療。本組30例患兒按照計算機隨機分組方法劃分為兩組,對照組均給予甲基強的松龍與平喘霧化治療。而觀察組則通過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與平喘霧化,取得了確切的治療效果(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
綜上所述: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疾病男患兒發病率高于女患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為主要誘發因素,CT診斷下以呼氣相氣體潴留作為異象表現可提高診斷精確率,及時給予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可確保治療有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亮,盧宏柱.小兒喘息支氣管炎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8):909-911.
[2] 李君召,喬紅梅,尤海龍等.喘息性支氣管炎31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4):265-267.
篇7
摘 要 目的:總結慢性支氣管的護理經驗,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方法: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0例,進行精心護理。結果:本組5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過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護理質量大大提高,患者滿意度也明顯升高。結論:加強心理護理、用藥護理、氧療護理、預防風寒感冒、及時排痰、適當休息、堅持鍛煉、改善居住環境和飲食調節是提高慢性支氣管炎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 慢性支氣管 護理 氧療
Nursing of 50 cases of chronic bronchitis
Zha Caiqin
Xuebu Central Hospitals of Jintan City,Jiangsu 213254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chronic bronchitis,furth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Methods: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January 2014.Theye were given careful nursing.Results: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in this group were cured after careful nursing.The nursing quality was greatly improved,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Conclusion: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medication nursing,oxygen therapy,preventment of cold,timely sputum,proper rest,exercise,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diet regul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of chronic bronchitis.
Key words Chronic bronchitis;Nursing;Oxygen therapy
慢性支氣管炎的特點是長期發作,并且有明顯的季節性。由于該病病程長,難治療,生活中除了積極治療,還要注意加強護理[1]。為總結慢性支氣管的護理經驗,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我院對2013年5月-2014年1月的5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精心護理,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44~83歲,平均年齡66.8歲。病程3~18年,平均8.9年。
護理:①加強心理護理: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應該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醫務人員應該給予患者鼓勵和同情,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給予耐心解答,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詳細介紹,同時進行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教育,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減輕心理負擔,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②用藥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其治療過程比較漫長,在疾病急性發作時,應該按時、準確地給予患者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藥物治療。在用藥過程中,應該對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密切關注,同時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密切觀察患者在服藥過程有無出現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心悸、頭痛、失眠等[2]。③氧療護理:適當的氧療可改善氣管癥狀,糾正低氧。氧療的原則為低流量、連續性、長療程。目前認為,要使患者能夠獲得較好的氧療效果,每日吸氧>15小時,動脈血氧分壓至少達到8.0kPa(60.0mmHg)。④預防風寒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是因為上呼吸道反復感染引起的,患者患感冒后常會引起病情的急性發作,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或急性發作。因此,患者生活中要注意預防感冒,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3]。⑤及時排痰: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要注意及時排痰,以免因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生活中可以適當吃一些化痰止咳的藥物,緩解身體癥狀。⑥適當休息:當患者出現發熱、咳喘癥狀時,為了避免加重心臟負擔,加重病情,必須絕對保持臥床休息;發熱、咳喘癥狀好轉時,患者可以適當下床輕微活動[4]。平時日常生活中,應該適當參加活動。⑦堅持鍛煉:應該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鍛煉的項目,如醫療保健操、太極拳、五禽戲等,堅持鍛煉能提高自身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活動量以無明顯氣急、心跳加速及過分疲勞為度。⑧改善居住環境:空氣中的灰塵、霉菌等物質常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的發作,因此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經常保持室內通風[5]。室內的溫度不要與室外相差過大,以免引起病情的反復發作。⑨飲食調攝:飲食宜清淡,忌辛辣葷腥,戒煙酒,多飲茶。因為吸煙會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引起反射性支氣管痙攣,導致患者排痰困難,痰液集聚使病毒、細菌大量生長繁殖,最終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情加重[6]。酒精也可以刺激呼吸道,引起病情加重。茶葉中含有茶堿,能夠對交感神經起到興奮作用,從而擴張支氣管,使咳喘癥狀改善。
結 果
本組5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過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護理質量大大提高,患者滿意度也明顯提升。
討 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多種因素引發的疾病,它起病緩慢,病程漫長,反復發作,是一種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因素很多,包括感染、吸煙、大氣污染、職業、家庭遺傳因素、特異性體質、免疫及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等。在護理過程中,要針對發病因素,心理護理與生理護理同步實施,藥物治療與健康教育并重,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減少復發次數,延緩病程進展,從而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春燕.實用呼吸內科護理及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562-567.
2 方曉惠,鈕善福.沐舒坦針劑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療效觀察[J].上海醫科大學學報,2000,27(2):152-153.
3 林芳.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福建中醫藥,2005,4(36):56.
4 王瑋琦,吳偉宏.兒科肺炎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6):113-114.
篇8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表現;治療;觀察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性反應,臨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1]。文章對廣東省興寧市人民醫院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感染者49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49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規范》的診斷標準[2],排除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ㄈ绶谓Y核、肺膿腫、支氣管哮喘、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49例中男19例,女30例,年齡45~74歲,平均54.5歲,其中45~55歲21例,55~65歲13例,65~74歲15例。發病季節在3~12月間,病史一般在3~20年,其中3~4年者5例(10.52%),5~9年者13例(26.53%),10~19年者17例(34.69%),20年以上者14例(28.57%)。臨床表現以咳嗽,咯痰、喘息為主。中低度發熱26例,高熱1例,無發熱22例。患者均有肺部干濕啰音,伴有肺源性心臟病者15例,高血壓7例,冠心病1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7例,糖尿病6例,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14例(28.57%),X線胸片示慢性支氣管炎并感染征像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或肺野透明度增加,橫膈下降且平坦,活動減弱。
1.2 治療方法:①控制感染。根據病原菌藥敏選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紅霉素、氨基甙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②祛痰、鎮咳。應用氯化銨合劑、維靜寧等祛痰、鎮咳以改善癥狀;③解痙、平喘。選用氨茶堿、特布他林;④應用氣霧療法氣霧濕化吸入或加復方安息香酊,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促進排痰。
1.3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用藥5~7 d咳嗽、咯痰、體溫等臨床癥狀及肺部體征及胸部X線征象消失;分泌物明顯減少,氣喘癥狀消失,肺部噦音消失;②有效:5~7 d臨床癥狀、癥狀、體征改善或部分改善;分泌物減少,咳嗽、咯痰、氣喘癥狀減輕;③無效:臨床癥狀、肺部體征及胸部X線征象無改善,甚至惡化[3]。
2 結果
本組49例顯效37例,有效8例,死亡4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總有效率為91.84%。
3 討論
支氣管炎常發于冬春季節,咳嗽痰多,反復發作、遷延難愈,由于病程長,多數患者身體虛弱呈肺氣虛體質,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特別是老年人,由于各種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通常伴有多種疾病,它的發病是在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底下、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機體抵抗力弱的基礎上 ,由于呼吸道反復感染及過敏因素的參與,引起支氣管壁充血水腫、炎性細胞侵潤及平滑肌痙攣等病理改變而發病[4]。
3.1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特點: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無特異性,早期癥狀不典型,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肺部出現干濕性噦音等體征。病程發展緩慢,常誘發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以及肺動脈高壓。起病初期咳嗽重,痰為白色黏痰或漿液泡沫性,反復發作后會出現氣短癥狀,肺部聽診有哮鳴音,喘息癥狀隨感染或接觸過敏源而加重。急性加重期時病情在2~3 d內突然加重。咳嗽、咯痰明顯加重,痰為膿性或黏液膿性,可伴發熱。慢性遷延期時多數患者癥狀在較小幅度內反復波動,咳嗽、咯痰遷延不愈,咳白色黏痰或黏液泡沫痰,痰量多少不等。常有肢體寒冷,易出虛汗。
3.2 慢性支氣管炎藥物的選擇:臨床治療期間控制感染,依據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藥敏選用抗生素。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由于病程長及長期應用多種抗生素所產生的不同程度耐藥,入院時盡可能首選殺菌力強的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類或第三代喹諾酮類抗生素,待痰細菌培養結果,再選擇相應敏感性強的抗生素,力求短期內控制感染,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免產生耐藥菌株[5]??垢腥局委煹耐瑫r,應用祛痰、鎮咳藥物,改善癥狀,同時給予支持療法及治療其他伴發疾病,以提高臨床療效。
3.3 預防與健康教育: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復發作的特點,采取防治結合的綜合預防措施:①提倡不吸煙,戒除吸煙的不良習慣,加強個人衛生,進行適當運動量的體育和耐寒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暖,預防感冒;②改善環境衛生,改善居住環境,做好個人保護,避免呼吸道受刺激,避免煙霧、粉塵等對呼吸道的影響;③注意飲食營養,經常進食新鮮蔬菜瓜果,以確保對維生素需要,不宜過咸,多食潤肺化痰食物。
4 參考文獻
[1] 萬桂芹.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56例臨床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6):1813.
[2] 高 翔.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經驗總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9):790.
[3] 周翠娜,杜海強.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及護理[J].山東醫藥,2008,48(27):157.
篇9
【關鍵詞】 布地奈德;復方異丙托溴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861-02
毛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發生在2.5歲以下的小兒,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起病較急,臨床上以憋喘、喘鳴及三凹征為主要表現,可引起發紺、呼吸停止、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而危及生命[1]。我科于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布地奈德及復方異丙托溴銨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84例,均符合兒童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2]。除外支氣管異物,心臟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3個月——2歲,平均1.2±0.4歲;治療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齡3個月——2歲,平均1.2±0.6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及其他臨床資料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鎮靜、營養支持等常規綜合治療,對照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布地奈德2ml,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治療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布地奈德2ml及方異丙托溴銨溶液2ml,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每天2次,每次15-20min,治療7天。治療期間注意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時對癥治療,并記錄患者癥狀體征變化情況。療程結束后收集兩組相關數據,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咳嗽、憋喘消失,兩肺聽診無哮鳴音及濕羅音;有效:咳嗽、憋喘減少,兩肺聽診哮鳴音及濕羅音減少;無效:上述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χ±sD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7天后兩組的治療效果,治療組顯效22例,有效18例,無效2例,顯效率為62.4%,總有效率為95.3%,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21例,無效8例,顯效率為31.0%,總有效率為81.0%??傆行氏啾?,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經χ2檢驗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的病原主要為呼吸道合胞病毒,約占54-70%;其它依次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數病例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其起病較急,有感冒前期癥狀咳嗽、噴嚏等,1-2天后咳嗽加重,出現發作性呼吸困難、喘憋、面色蒼白、口唇發紺、三凹征,肺部體征早期喘鳴音為主,繼之出現濕濕羅音,嚴重者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腦病以及水和電解質紊亂。一般體溫不超過38.5℃,病程1-2周。其病理變化為毛細支氣管黏液分泌物增加,黏膜細胞脫落、壞死,以及氣管壁水腫和氣管痙攣等。近年來國內外大量實驗和臨床證據表明由免疫細胞介導的氣道炎癥反應是毛細支氣管炎的重要特征之一,毛細支氣管患兒氣道分泌物及血中具有類似哮喘患者所特有的炎性物質,如病毒特異性IgE、組胺樣物質、花生四烯酸等,這些炎性物質可引起氣管平滑肌收縮、血管擴張而致血漿滲出水腫,增加氣道腺體分泌,導致毛細支氣管阻塞。小兒呼吸道管腔狹小,黏膜柔嫩,纖毛運動和咳嗽排痰能力差,極易造成氣管痙攣,甚至堵塞,嚴重者危及患兒的生命[4]。因此,除了抗病毒、抗炎等治療外,清楚呼吸道分泌物、緩解平滑肌痙攣、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具有重要作用。
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它能增強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抑制免疫反應和降低抗體合成,從而使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減少和活性降低,并能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時激發的酶促過程,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而減輕平滑肌的收縮反應,減輕呼吸道高反應,減輕黏膜水腫及減少腺體分泌,修復呼吸道,降低呼吸道阻力,迅速緩解臨床癥狀,尤其是喘息癥狀,是當前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有效的藥物[1]。異丙托溴銨為季胺類抗膽堿藥物,主要通過阻斷節后迷走神經傳出支,通過降低迷走神經張力而舒張支氣管,具有較強的對支氣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5],還具有控制黏液腺體的分泌及改善纖毛運動的作用,從而減少了痰液阻塞以改善通氣,同時痰液的減少也減輕了對支氣管的刺激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而對呼吸道腺體和加快心血管沒有明顯影響,不良反應少。布地奈德與復方異丙托溴銨聯合應用,互相補充協同,既能控制毛細支氣管炎癥又能擴張氣道故而療效肯定。
本研究中治療組患兒經布地奈德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后,可以明顯改善患兒的咳嗽、憋喘癥狀,較快恢復患兒的通氣功能,減少并發癥,促進患兒早日康復,縮短住院時間,且未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提示布地奈德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安全有效,可作為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常規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奇萍,朱航.聯合吸入復方異丙托溴胺及布地奈德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77例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6):816-817.
[2] 吳瑞萍,胡旺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3] 龐紅霞.多索茶堿聯合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36例[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5):38-39.
篇10
關鍵詞: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拍背;排痰
中文分類號:R32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3-000-02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于嬰幼兒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小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難、氣促、組織缺氧為臨床特征[1]。僅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多數是1~6個月的小嬰兒,因微小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腫及肌收縮而發生梗阻,導致氣道狹窄引起喘憋。故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治療上除了擴張支氣管平滑肌和減輕水腫外,有效疏通呼吸道尤其重要[2]。對于此類患兒除給予必要的抗炎對癥處理及霧化平喘化痰外,常建議多飲水,多拍背,促進痰液排出。經臨床實踐,有效地拍背排痰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排痰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兒科住院診治的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共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齡≤6個月88例,>6個月32例。排除有并發癥的患兒,按入院當天先后次序依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2例,男性36例,女性26例;對照組58例,男性30例,女性28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以及兩組患兒家屬在學歷和年齡上無差異性。
1.2 臨床表現
所有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均有咳嗽、喘憋,肺部滿布哮鳴音、中細或粗濕羅音,胸部X線片顯示為:肺紋理增多、增粗,可見斑點片狀影。120例患兒中血常規WBC10.0×109/L8例。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抗炎、激素平喘及霧化平喘化痰處理,一組為對照組,給予傳統的拍背排痰;另一組為觀察組,給予改良式拍背排痰法。拍背方法:患兒取頭低臀高俯臥位,五指并攏向里微彎手掌呈中空杯狀叩擊背部,自腰背部正中向上方,第一掌腰背部,第二掌背部正中,第三掌肩背部,三掌為一次,連續叩擊背部20~30次/min,約5分鐘左右,于每次霧化前后進行,促使患兒肺泡及小氣管內的分泌物在霧化稀釋前后通過震動而松動,并借助重力進入氣管,方便排出。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喘憋消失、咳嗽明顯減輕、痰鳴音、濕羅音消失的時間以及患兒住院時間和家屬依從性,進行對比分析。
1.4 效果評價
患兒給予有效的拍背排痰,如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痰液能順利地由呼吸道排出、喉部的痰鳴音消失、呼吸較處置前平穩為顯效,如臨床癥狀和體征減弱,喉部的痰鳴音減少為有效,如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好轉或反而加重為無效。顯效加有效計為總有效。在護士指導下患兒家屬能自愿正確按規范完成拍背者為依從,反之,為不依從。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到卡方檢驗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效果比較
2.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2.3 兩組患兒家屬依從性的比較
3 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由多種病毒所致,除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見的病原體外,還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等[3]。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與年齡和氣管的解剖學特點有關。嬰幼兒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狹窄、血管豐富、軟骨柔軟、缺乏彈力組織、支撐作用薄弱[4],炎癥時易導致炎性滲出物堵塞氣管或支氣管,同時嬰幼兒咳嗽反射弱,氣道平滑肌收縮功能差,纖毛運動功能亦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微生物和炎性滲出物,所以易導致呼吸道機械性阻塞,持續時間較長者,可成為閉塞性支氣管炎。若不能及時有效緩解呼吸道阻塞,會致病情加重,出現呼衰、心衰、酸堿平衡失調而危及生命。因此,祛除氣道分泌物,維持呼吸道通暢是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重要環節。拍背是臨床上用于促進排痰、維持呼吸道通暢的一項基本操作,主要原理是通過叩擊震動患者背部,間接地使附著在肺泡周圍及支氣管壁的痰液松動脫落,使沉積在肺部的痰液松動向上移走,進行有效咳嗽排痰,將痰液從氣管中排出,使肺部通氣得到改善,血氧飽和度得到提高,糾正缺氧。
傳統的手動排痰是通過給患兒予翻身、叩背、引流來輔助排痰,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作者通過改良式拍背排痰臨床研究顯示在患兒臨床癥狀、體征緩解、住院天數和依從性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拍背法,同時較傳統拍背法步驟簡單、操作易行、家屬易于掌握,樂于接受。同時也發現家屬在拍背過程中,隨著患兒痰液排出、飲食、睡眠和精神狀態明顯改善,多數家屬均能獲得成就感,降低家屬內疚、緊張情緒,增加家屬對醫護人員信賴度,醫患關系更加和諧。雖然,作者通過一年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實施改良式拍背法的觀察,仍未能統計出拍背能否真正減少嚴重的并發癥、降低病死率。但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無一例死亡,而對照組患兒有2例治療后效果較差,長達一個月左右的治療后,病情越來越重,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胸部CT提示為閉塞性支氣管炎)。這可能與患兒痰液不能及時排出,在細支氣管處形成痰栓,最終阻塞細支氣管,導致患兒呼吸困難越來越重。所以,作者認為及早排出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痰液對于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總之,作者認為改良式拍背法有助于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恢復,縮短患兒住院時間,可以作為對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常規性健康教育和入院介紹的一部分,力求用最價廉的方法收到更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Ruuskanen O,Ogra PL.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J].Curr Probl Pediatr,1993,23:50-79.
[2] 張莉婭.扣背對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排痰作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5):363-366.
[3] 胡亞美,江載芳.褚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199.
[4] 慕逖等.兒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