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的研究意義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1: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質學的研究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地理學習 因地制宜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1-0153-01
經過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實踐,發現目前高中地理教學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當前學校在初中階段都會開設一年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必修課程,但是很多學校為了追求初升高的升學率,都忽略了地理教學,甚至于用學校認為更加重要的“正”課來替代被認為是“副”課的地理課程,這樣直接導致許多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較為淺薄。
其次,地理教學的師資力量薄弱。很多地區的學校,特別是農村地區,地理教師嚴重缺乏,地理課程是一些語文、數學等“主”課老師平衡工作量的“搭頭”課。這些兼職教師業務水平低下,教學經驗不足,缺乏地理基礎知識,根本不能滿足地理教學的基本要求,更談不上高的教學質量了。
另外,教學設備落后。目前,很多城區的教師都在使用地球儀、掛圖等教學用具,但是對于農村中學,教學設備只有少量的教學掛圖,有的還殘缺不全。
根據目前高中地理教學課堂存在以上問題,我通過優化教學方法,構建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發展需要的因地制宜的教學策略,以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實現全面素質教育。
首先,增強對地理教學的認知。進入高中,學生對地理學科地位的認識已經有所提升,比如高中的地理會考和高考都是促進這種認識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些都是外部因素,我們要從根本上將這種外部學習動機轉為內在的學習動力,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認識到地理學科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激發學生探索地理的強烈欲望。通過組織一些活動使學生從“要我學習”變為“我要學習”,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渴望學習的內部動力。
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了解一些基礎知識,比如講到高壓低壓時,就可以用簡單的道具針管讓學生形象的了解,啟發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講解哪些是高壓低壓現象,想象一下夏季悶熱天氣時,水里的魚兒為什么會浮出水面?夏天的時候為什么我們的自行車輪胎的氣不能打太飽?這些日常生活場景的討論都可以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使學生在了解、學習地理知識時不僅僅依靠記憶,而是真實的感受,感覺到地理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
其次,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從感官上誘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記得在農村我們上地理課時,都是靠“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照本宣科的教學。教師有時候都感覺乏味,讓學生自己看課本,連宣讀的興趣都喪失了,學生當然就更不愿意學習了。但是,現在很多農村也配備了多媒體,投影儀或者電視機、放映機等教學設備,因此,我就將很多“死教材”轉換為形聲俱備的影像,給學生帶去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也增強了學生的理解、感知能力。另外,也可以使一些原本傳統教學不能或者很難講解的地理形成、變化過程,用圖像、動畫的效果給展現出來,比如季風的形成、褶皺和斷層、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等。
另外,針對不同地區的同學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對于初中階段地理基礎素質較差,受到原有知識能力水平的制約,可能會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出現斷層現象。因此,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不能將教學目標確定的太高、太快。對于初中地理基礎知識掌握不足的同學,不能盲目地讓他學習新的地理知識,這樣可能會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困難、吃力,從而喪失信心和興趣,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現象。
最后,我們要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教學和鄉土地理實踐教學相結合。理論最終目的是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這些地理知識很多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體驗。例如,在講解太陽高度角計算時,我們就可以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帶著同學們走進蔬菜大棚去了解在農業生產中,冬天農民都是利用玻璃房子或者塑料大棚來栽種花卉、蔬菜,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教材上常說的溫室效應,只有真正走進去才能了解。
鄉土地理是指本地區的地理面貌、氣候變化、天文觀察、環境保護等。鼓勵學生從課堂走向野外,將封閉式的教學轉化為開放式教學。根據自己區域的地理情況,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比如了解各個地區的水域情況,開展環境保護,珍惜自然資源等活動。通過將地理教材理論和鄉土地理聯系起來,無疑會使學生更加了解家鄉,更加愛護家鄉,并能將地理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多思考、勤提問,達到最終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的目的。
誠然,要想改變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學現狀還要追溯到源頭,那就是改變初中教學中只注重語文數學教學的觀念,增強師資力量,但是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根據不同區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方法不失為一個“亡羊補牢”之舉,也能起到完善地理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2
一、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1.學習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任何學科都可以用理智上忠實的形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任何兒童?!彼^“理智上忠實的形式”,即適合于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學科基本結構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發現學習是一種最佳的方式。發現學習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己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其特點是:由學生通過獨立發現而不是通過接受的方式獲得經驗;著重于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結果;強調直覺思維在學習上的重要性;重視學習的內部動機。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理論認為學習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積極的知識探究者;發現學習能提高智慧的潛力、激發內在學習動機、學會發現和有助于所學知識的保持。
2.學習是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是學習材料本身具有邏輯意義,學習者具有同化新知識的有關觀念和有意義學習的心向,使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在有意義的學習過程中,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觀念建立了聯系,這種有關觀念叫作新知識在認知結構上的固定點。在有意義學習的過程中,新知識被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合適的觀念所吸收,從而獲得意義;原有的其固定作用的觀念(固定點)也發生變化,從而形成更為分化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稱為同化。同化是有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論認為,新知識的學習必須以已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從已有的認知結構中提取與新知識最有聯系的舊知識,這個聯系作用的過程就是“同化”。他認為影響學生學習的首要因素是先備知識,學習的實質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對新知識進行理解,使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實現同化并形成新認知結構的過程。
3.學習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
瑞士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睂W習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過程。外部信息本身沒有什么意義,意義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的反復、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成。同化和順應,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兩種途徑或方式。同化是認知結構的量變,而順應則是認知結構的質變。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協作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對學習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進程的自我反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以及意義的最終建構都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是協作過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環節。如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交流來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達到意義建構的目標,怎樣更多地獲得教師或他人的指導和幫助等;意義建構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其建構的意義是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由此可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也是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傊J知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積極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地理學習策略
1.同化順應,理解概念
按照奧蘇貝爾的同化學習理論,新地理概念的學習,主要取決于其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意義學習是通過新概念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相關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同化有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并列學習三種基本形式。下位學習是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新學習的概念的學習。如學習“南亞季風環流”和“東亞季風環流”兩個概念時,可以把這兩個概念納入“大氣環流”這一上位概念中。上位學習是當學生學習一種包含面較廣、可以把一系列原有概念從屬其下的新概念的學習。如自然資源是總概念(上位),而原已學過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從屬其下。并列學習是當學生學習的新概念與原有概念既不產生上位關系,也不產生下位關系時,新概念與原有概念可能產生并列關系。如等溫線與等壓線、綠洲農業與灌溉農業、熱帶雨林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等。
當學習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圖式來同化新的刺激時,便要對原有圖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適應環境。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很多概念存在著南北半球之間的對比,很多情況下南北半球截然相反。如南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旋轉方向(逆時針還是順時針)、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方向(向右還是向左)、南北半球的季節劃分等。當學生分析處于南半球的氣旋或反氣旋現象時,就不能直接使用北半球的氣旋或反氣旋之規律,而必須對其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適應新的情境。實際上,順應的過程與杜威所講的“教育是經驗的重組或改造的過程”是一致的。通過這種順應,原來概念的內涵不斷豐富、擴充。
2.擴充已知,吸納未知
奧蘇貝爾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一書的扉頁上寫道:“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币虼耍乩斫虒W中要重視學生已有知識,尤其是學生已有經驗在學習新知識中的作用。已有知識有助于一些原理性、規律性知識的理解,已有知識的數量越多、質量越高就越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由于與人類生活和自然的相互作用有關的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與地理有關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這種非正式的原生態教育中,學生會不知不覺積累一些經驗,如太陽的東升西落、月亮的陰晴圓缺、四季的更替、氣候的變化等感性經驗。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旅游)要加強有教育意義的已有知識的積累外,在學校教學中,當發現學生關于某一方面知識的已有知識不足時,地理教師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前加強學生已有知識的積累(如表1)。
3.總結歸納,形成結構
認知主義心理學家布魯納、奧蘇貝爾、皮亞杰等都重視學科結構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教材起著非常重要的媒體作用。在教材編制過程中,地理專家學者們會編制出符合學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教材,這些教材也有內在的教材結構,但一般是隱性的。地理學習之目的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教材,將地理科學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地理科學的知識結構、教材結構以及學生的認知結構之間有著內在邏輯關系(見圖1)。
篇3
[BFQ]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提出了“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的教學理念,強調“開展觀測、實驗等實踐活動”,要求按照認知規律,從感性到理性、從形象到抽象、由淺入深的一步步認識和理解,注重有效教學、有效學習。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每個個體身上都存在著8項智能,各種智能各具特點且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過程并使用不同的符號系統,同時,這些智能具體到每個個體身上則有不同表現。如某一項或幾項智能表現相對突出,而其他幾項稍差,正是這些不同,使得每個人的學習類型和智能類型各具獨特性。帶給教學的啟示是: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重難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向學生提供多種多樣量身定制的有效信息和參加活動的機會,從而保證教學的高效性。
為了讓學生輕松準確地理解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除文字材料、圖片、視頻等各種媒體信息之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自制教具進行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實際的空間物體概念,提高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2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的制作
目前,公知的教學地球儀上畫有很多經緯線,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教學指示功能。但是,這些地球儀上的經緯線是固定畫在球面上的細線條,在實際的班級授課過程中,教師任意指示的經緯線往往不能讓學生清晰的識記與區分,如果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增加晨昏線、日界線、晝弧、夜弧、球面上最短距離弧線等地球儀上無法直接表現的線條,將讓學生更加不能直觀的認識,更談不上對抽象知識的理解了,這樣勢必會使困難的溝通成為教與學過程中的瓶頸,造成教學效果的低下。
為了克服現有的地球儀不能任意指示或明顯有效的直觀展現經緯線、晨昏線、日界線、晝弧、夜弧等線條的不足,筆者自制了一種活動經緯地球儀。該地球儀最大的特點是加裝了很多能明顯區分的彩色線條,這些線條是活動的,能任意取用。
該活動經緯地球儀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傳統地球儀的球體外包裹一層刺毛面織物,在該織物上繪制(或印制)世界地圖,然后制作長短不一、有一定寬度(約1 cm)的魔術貼織帶。該織帶正反面分別是刺毛面和絨毛面,再染上色,用不同的顏色代表經緯線、晨昏線、晝弧、夜弧等不同線條(如:黃色代表經線、紅色代表緯線、綠色代表晨昏線、黑色代表夜弧、白色代表晝?。?/p>
在使用該自制教具教學時,只需把代表各地理意義的彩色雙面魔術貼織帶根據指示需要任意往地球儀上粘取就可以了,而且各織帶可以上下重疊粘貼。這樣,不僅能同時、任意指示經緯線、晨昏線、日界線等線條,而且還能直觀方便地區分各線條并展示其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地球運動的知識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與思維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3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的實踐應用
在活動經緯地球儀中所示線條都用雙面魔術貼織帶,可根據講授需要任意粘取,又由于是應用了不同色彩、有一定寬度的彩色條帶,能使學生直觀地理解晨昏線、晝夜長短等知識規律,更能全方位地向學生展現這些代表一定地理意義線條之間的空間關系。[BFY]
3.1模擬冬至日某時刻各地地方時分布規律
如圖1所示,冬至日某時刻,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北極圈1與晨昏線(2和3)相切。經線4為晨昏線中晨線3與赤道相交點對應的經線,對應的時間是當地早上6時;經線5為晝半球的中分線,該經線對應的時間是當地正午12時;經線6為晨昏線中昏線與赤道相交點對應的經線,對應的時間是當地傍晚18時;經線7為夜半球的中分線,對應的時間是當地午夜0時,也代表自然日界線。上述線條分別用彩色雙面魔術貼織帶粘取于地球儀上,再加上寫有“A”、“B”、“C”等字母及“0”、“6”、“12”、“18”等數字的魔術文字貼,這樣就清楚地展現出了冬至日某時刻全球各經線對應地方時的分布規律,能夠讓學生清晰地辨別出各地的地方時與它們的地理位置相關:經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時相同;地理位置越靠近東邊的地方,地方時的值越大。
3.2模擬冬至日各地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如圖2所示,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北極圈1與晨昏線(2和3)相切,北極圈1完全處于夜半球內而出現極夜現象;弧線8為北回歸線(235° N)上在該日的晝弧,弧線9為北回歸線(235° N)上在該日的夜??;弧線10為赤道(0°)上在該日的晝弧,弧線11為赤道(0°)上在該日的夜??;弧線12為南回歸線(235° S)上在該日的晝弧,弧線13為南回歸線(235° S)上在該日的夜弧。上述線條分別用彩色雙面魔術貼織帶粘取于地球儀上,這樣就清楚地展現出了各緯線上晝弧、夜弧所跨過的經度大小,顯著示意出冬至日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到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同時,結合上述模擬地方時的分布規律,再加上寫有“A”、“B”、“C”等字母及“0”、“6”、“12”、“18”等數字的魔術文字貼,能夠讓學生清晰地辨別出各地日落的地方時與它們的地理位置相關:在北半球,緯度越低,該地日落的地方時數值越接近18時(小于18時),且該地在冬至日的日落達到一年中最早;在南半球,緯度越低,該地日落的地方時數值越接近18時(大于18時),且該地在冬至日的日落達到一年中最遲。
4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的教學作用及效果
4.1教學作用
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可根據織帶顏色方便地區分各線條所代表的地理意義,又可以根據需要任意粘取以指示經緯線、晨昏線、日界線、晝弧、夜弧、球面上最短距離弧線等線條,把“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的教學內容由抽象變直觀,將知識形象化,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相對枯燥的地球運動學習變得較有趣,不僅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地理課堂變得開放、活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較為輕松地理解抽象的地球運動相關知識。
通過使用該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可以清楚地示意各地理意義線條之間的空間關系,再加上寫有“A”、“B”、“C”等字母及“0”、“6”、“12”、“18”等數字的魔術文字貼,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幫助學生落實各地理界線和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從而在大腦中建立虛擬模型,讓學生完全理解并正確區分地理分界線及其空間位置的關系。讓學生使用“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自制教具,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還能夠使學生在操作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使學生不斷摸索研究,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最終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地理空間想象能力。
區別傳統的地球儀,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所示線條都用雙面魔術貼織帶,可根據講授需要任意粘取、反復演示,提供按授課需要而進行直觀可變的可選方案,解決傳統教具無法隨時可變的問題,能較為方便地為學生量身定做有效教學信息,實施因材施教,實現有效教學。該自制教具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也有利于學生對地球運動及其意義相關知識的扎實掌握、深入理解和遷移運用。
4.2實施效果
在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對“參與和未參與”使用活動經緯教學地球儀教學活動的學生進行橫向評測研究以分析教學實施效果。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和試題考查的形式,進行知識的獲取與理解、創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對比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發現,參與使用該自制教具教學活動的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非常明顯的變化:①通過使用教具學生更容易理解地球運動的知識;②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且能保持較長時間;③體會到了攻克學習難點的樂趣,提升了學習地理的信心。通過試題考查也觀察到參與使用該自制教具教學活動的學生總體上獲得的分值要高一些。
篇4
【關鍵詞】 珠海地區; 沙眼衣原體; 泌尿生殖道感染; 分子流行病學
沙眼衣原體(CT)曾經被認為是眼部疾病的一種,但隨著流行病學的研究逐漸深入,研究人員發現諸多的泌尿及生殖系統非細菌性疾病并不是來自病毒感染,而是沙眼衣原體的感染[1-3]。尿道炎、宮頸炎、前列腺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反應性關節炎等,多于沙眼衣原體的感染有關[4]。分子流行病學是在分子生物化學的基礎上,利用病原體的分子特性,識別并捕捉病原體,對病原體的傳播途徑、流行動態進行研究,同時及時定位病原體的變異株分布[5]。本文以珠海地區資料為樣本,研究沙眼衣原體引起的生殖泌尿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學資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珠海地區常住人口158.26萬人,其中流動人口50萬人,2010-2013年接到沙眼衣原體感染患者5471例,其中生殖器沙眼衣原體感染1152例(14.98%),泌尿系統沙眼衣原體感染967例(12.57%),見表1。
表1 2119例患者的一般資料 例
人群類型 例數 生殖器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普通人群 203 76 22 82 23
婦科門診 152 0 79 0 73
男科門診 634 312 0 322 0
性工作者普查 1130 0 736 0 394
合計 2119 388 837 404 490
1.2 研究方法 在廣州華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專業技術服務支持下,使用多位點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對沙眼衣原體類型進行檢測分型[6]。同時觀察患者的炎性細胞數、癥狀表現等,并對于愿意透露職業的1103例患者數據進行單獨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3.7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分型結果 本研究感染源以D-K衣原體居多,2119例生殖器及泌尿系統沙眼衣原體感染患者中,1710例發生了D-K沙眼衣原體的感染,見表2。
表2 分型結果表 例
類型 性別 例數 A-C D-K L1-L3
普通人群 男性 158 27 118 13
女性 45 4 37 4
婦科門診 男性 0 0 0 0
女性 152 6 134 12
男科門診 男性 634 29 574 31
女性 0 0 0 0
性工作者普查 男性 0 0 0 0
女性 1130 222 847 61
合計 2119 288 1710 121
2.2 患者外科表現 可以看到,A-C感染的患者多為隱性感染患者,其炎性細胞超過10/油鏡(男性5/油鏡)的僅占7.99%,化膿性炎癥僅占8.33%,患者發生Ⅳ度以上疼痛的僅占6.60%,患者未發生息肉等炎性改變。而D-K感染的患者中,炎性細胞超過10/油鏡(男性5/油鏡)的占75.56%,出現化膿性炎癥的占54.50%,患者感覺到Ⅳ度以上疼痛的占54.15%,患者發生息肉等炎性改變的占13.63%。L1-L3感染的患者中,炎性細胞超過10/油鏡(男性5/油鏡)的占53.71%,出現化膿性炎癥的占35.54%,患者感到IV度以上疼痛的占26.45%,出現息肉等炎性改變的占85.12%。見表3。
表3 患者外科表現 例
表現 A-C D-K L1-L3
炎性細胞數 ≥10/油鏡* 23 1292 65
化膿性炎癥 有 24 932 43
無 264 778 78
疼痛 IV度以上 19 926 32
IV度以下 269 784 89
息肉 有 0 233 103
無 288 1477 18
注:*男性≥5/油鏡,**男性
2.3 患者職業分布 對愿意透露職業的1103例患者數據進行單獨分析,其他工作人員占到總感染量的53.13%,再是職業投資人或者企業高管,占總感染量的35.63%。其他工作的患者感染率并不高,但辦公室工作和工地工作略高于另兩項工作。見表4。
表4 1103例患者職業分布表 例
職業 A-C D-K L1-L3 合計
辦公室工作 11 33 5 49
工地工作 10 32 6 48
食品及禽畜加工類工作 1 10 2 13
機械操作及輕工類工作 2 11 1 14
其他(含性工作者) 85 476 25 586
投資人及高管 36 345 12 393
合計 145 907 51 1103
3 討論
本研究中,在界定方法上,泌尿及生殖共用器官感染,特別是未合并其他器官感染的,認為是生殖器官感染[7]。以男性尿道感染為例,尿道感染合并膀胱感染,則認為是泌尿系統感染,如果單純尿道感染,或者尿道感染合并生殖系統感染,則認為是生殖系統感染[8]。但根據以往疾病普查工作,男性感染者中50%以上以及女性感染者中70%以上都是無癥狀患者,也就是說,本研究中珠海地區的生殖器及泌尿系統感染人群比以上人群大的多。
3.1 研究衣原體分型的重要性 以往研究中,沙眼衣原體的確診工作較難,而通過多位點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型法[9],不但能直接確診患者受到沙眼衣原體的感染,還可以對沙眼衣原體進行精確的分型考察,確定是何種分型導致了患者的感染,這對充分研究沙眼衣原體的致病規律有著較直接的幫助作用。
3.2 從衣原體分型反觀患者外科表現 從衣原體分型反觀患者的外科表現,可以看到患者在D-K感染狀態下表現出更多的化膿性炎性表現,而在L1-L3感染狀態下表現出更多的肉芽及腫瘤狀表現,而在A-C感染狀態下,患者的隱性表現更多[10]。
3.3 患者職業與衣原體分型之間的關系 無業人員中部分人群泌尿生殖衛生經常被忽視,從事一些邊緣行業或者有犯罪行為的無業人員,更加不重視泌尿生殖衛生[11]。特別是失足婦女等因為職業原因,其泌尿生殖衛生難以保證[12]。
投資人及部分企業高管等,因為業務需要頻繁出入一些不潔場所,也給起泌尿生殖健康帶來威脅[13]。同時此職業人員工作壓力較大,身體植物神經及內分泌容易發生紊亂,進而造成起免疫能力低于常人,所以,其更容易患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辦公室工作及工地工作的共同點在于工作時間長,生活不規律,最終容易引起泌尿生殖系統問題。特別是工地工作粉塵較嚴重,容易接觸到傳染源,而辦公室工作大部分人出差頻繁,長期再外居住也容易接觸感染源[14]。
一般認為,視頻加工業特別是禽畜屠宰業更容易接觸傳染源[15],但本文研究中并沒有在數據中看到支持該觀點的表現。而車間工人因為工作時間工整,生活較為健康,其感染概率也較低。
參考文獻
[1] Huang Jianghao, Chen Baona, Chang Shuai,et al. Different testing methods influence on the result of detection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evaluation[J].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2014,20(5): 74-75.
[2] Xie Chunyan, Hu Qin, Cui Haiyan, Chen Ribing. Investigation on chlamydia, gonorrhea, syphilis and HIV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and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2014,25(2): 63-64.
[3] Du Kun. Different methods in detection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in comparison to[J].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2014,20(3): 85-87.
[4]鄭曙光, 梁愛芳, 張艷麗, 等.多形外膜蛋白與沙眼衣原體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4,12(4):72-73.
[5]韓燕, 尹躍平, 鐘銘英,等.沙眼衣原體生殖道感染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4,22(2):26-27.
[6]王靜.醫務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分析與控制策略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碩士論文,2013.
[7]趙筱蘋, 王強.2008-2010年西安醫學院附屬醫院性病報告流行病學分析[J].海南醫學,2011,38(10):101-103.
[8] Tang Yanqin, Song Xiuchan, Wei Xiaoyun, et al.135 case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infection [J].Journal Survey, 2012,23(5): 28-30.
[9] 周娜娜,劉全忠.沙眼衣原體的基因分型及其臨床意義[J].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12) :1004-1005.
[10] 鄭勇,高緒鋒,張松濤,等.68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感染及耐藥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1):65-66.
[11] 薛慧芳.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屬與衣原體屬感染及藥敏結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0):2137-2138.
[12] 展小飛.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隨訪和治療方法的評估及病程與維生素D3水平的聯系[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2.
[13] 祁雙寶.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體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2):108-110.
[14]梁桂珍,王武琦.2008-2012年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耐藥趨勢[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8):112-114.
篇5
[關鍵詞] 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job burnou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nd put forward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dvice and referenc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with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three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PASW Statistics 18.0 for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eachers' job burnout and relevant variables. Results Job burnout syndrom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was prevalent but not serious on the whole, teachers mainly feel emotional exhaustion. Sex and degree did not influence job burnou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while professional title, years of teaching and average weekly workload exert obvious influenced on teachers' job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particular (P = 0.000, 0.009, 0.025). Conclus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up a right professional ideology, enhance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and work out a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 pla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dministrators should create a goo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relieve teachers' work stres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lso should conduc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s to relieve job burnout,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univers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Job burnout
近年來,教師職業倦怠問題逐漸引發教育專家和管理者的廣泛關注和探討。美國社會心理學家Maslach和Jackson將職業倦怠定義為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的一種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的癥狀。其中,情緒衰竭指個體情緒情感處于極度疲勞狀態,工作熱情完全喪失;非人性化指個體以消極、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態度對待工作對象;低成就感指個體評價自我意義與價值的傾向降低[1]。在以學生為服務對象的教學領域中,高校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已經是一個客觀事實[2]。
隨著全民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公眾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持續批判,教育部先后進行了多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處于風口浪尖的大學英語教師一方面要面對來自社會的質疑和行政部門的監管,一方面還要完成高校擴招所帶來的日趨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職稱評審所要求的科研任務。多重壓力之下,大學英語教師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問題,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已經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3]。有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高校英語教師有工作倦怠問題[4]。 陷入職業倦怠的教師,自我效能感低,影響其對工作的投入以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5]。長遠來看,職業倦怠作為教師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對教學質量、學生發展及教師隊伍穩定有重要的影響[6]。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事關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高素質人才培養,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目前,針對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偏少,且僅涉及某一所學校[7],不具代表性。實際上,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長期處于強勢學科之外的邊緣位置,其職業發展舉步維艱,困惑重重,職業倦怠問題更值得關注。本研究旨在對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探究現狀,分析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并嘗試提出應對策略,以期有效緩解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促進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良性發展和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4年12月~2015年1月選取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3所醫學院校從事本科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對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研究。問卷調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學歷、職稱、教齡和平均周課時數5項內容。問卷調查第二部分采用了在職業倦怠研究領域影響最大、應用最廣泛的Maslach職業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中的教師版量表MBI-ES(Educator's Survey)。因其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已發表的有關工作倦怠的實證研究中,90%以上的論文和研究報告都采用MBI作為測量工具[8]。該表共有22道題目,涉及3個維度,分別為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本研究對MBI量表采用5點式計分法,要求研究對象根據自身情況對題目中描述的感受出現的頻率進行選擇,1~5表示頻率依次增強。其中,情緒衰竭和去人性化兩個維度的得分越高說明職業倦怠越嚴重,情緒衰竭維度得分為32~45分說明程度嚴重,23~31分說明程度中等,9~22分說明程度較低;去人性化維度得分為18~25分說明程度嚴重,13~17分說明程度中等,5~12分說明程度較低;個人成就感維度為反向題,該部分得分越低說明職業倦怠越嚴重,8~19分說明程度嚴重,20~27分說明程度中等,28~40分說明程度較低。
1.3 統計學方法
對有效問卷中的所有數據使用PASW Statistics 18.0進行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研究共發放問卷60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58份,有效回收率為96.7%。研究對象一般情況見表1。
2.2 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總體情況
結果顯示,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問題,但是總體上職業倦怠程度并不嚴重,而職業倦怠3個維度的差異較為明顯。其中,情緒衰竭程度中等,去人性化程度較低,個人成就感程度較低,說明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主要體現為情緒衰竭。見表2。
2.3 北京地區醫學院校不同性別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
結果顯示,女性大學英語教師在情緒衰竭、去人性化維度得分均高于男性,在個人成就感維度得分低于男性,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性別對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程度影響不大。見表3。
2.4 北京地區醫學院校不同學歷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
結果顯示,不同學歷大學英語教師在職業倦怠的3個維度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學歷層次對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程度影響不大。見表4。
2.5 北京地區醫學院校不同職稱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
本調查研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北京地區醫學院校不同職稱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因問卷中教授職稱只有1人,方差分析及相應的P值是針對助教、講師、副教授3個職稱的大學英語教師進行的比較。
結果顯示,不同職稱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在情緒衰竭維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0< 0.01),在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維度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情緒衰竭維度進一步采用LSD-t多重比較可知,與助教比較,講師、副教授情緒衰竭程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講師與副教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5。
2.6 北京地區醫學院校不同教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
結果顯示,不同教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在情緒衰竭維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9 < 0.01),在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得分維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情緒衰竭維度進一步采用LSD-t多重比較可知,與教齡0~5年者比較,>10~15年、>15年教齡者情緒衰竭維度得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0~5年教齡者與>5~10年教齡者比較,>5~10年教齡者與>10~15年和>15年教齡者比較,>10~15年教齡者與>15年教齡者比較,情緒衰竭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6。
2.7 北京地區醫學院校不同平均周課時數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
結果顯示,不同平均周課時數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在情緒衰竭維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5< 0.01),在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維度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情緒衰竭維度進一步采用LSD-t多重比較可知,與平均4~8周課時者比較,平均>8~12周課時者和平均>12~16周課時者情緒衰竭程度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平均>8~12周課時者與平均>12~16周課時者比較,情緒衰竭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7。 3 討論
本次調查研究表明,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現象,但是總體上職業倦怠程度并不嚴重,主要表現為情緒衰竭。性別和學歷對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整體影響不大,而職稱、教齡和平均周課時數對教師職業倦怠,尤其是情緒衰竭程度產生了顯著影響:職稱越高、教齡越長、平均周課時數越多,教師情緒衰竭程度越嚴重。
性別因素是教師職業倦怠研究中的熱點,研究者對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的元分析表明性別不是影響職業倦怠的因素[9],與本調查研究結論一致。相關研究指出,學歷對教師的職業倦怠產生重要影響[10],與本調查研究結論不一致。原因在于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學歷集中為碩士(84.5%),故學歷對職業倦怠整體影響不大。
相關研究指出,不利的工作特征可能會對職業倦怠產生影響[11]。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中的情緒衰竭較為突出,原因之一在于大學英語教師教學工作量大,常年單調重復,缺乏創造性,而醫學生專業課程負擔重,對大學英語學習熱情不高,課堂較為沉悶,對教師的認可程度不高,容易導致大學英語教師出現沮喪、挫折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緒;此外,英語在醫學院校屬于邊緣學科,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歸屬感不強,在關系到教師切身利益的職稱評審和課題申報等職業發展重要環節,大學英語教師明顯處于弱勢,結果不盡人意,這種情況的持續會導致大學英語教師產生困惑、失落和絕望。此外,高?,F有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尚不完善,采用同樣標準考核專業課教師和大學英語教師的情況也較為普遍,大學英語教師尤其是高職稱教師面臨著空前巨大的科研壓力,情緒衰竭程度日益明顯,個人成就感也隨之降低。
職業倦怠的程度衡量核心以情緒衰竭為主[12]。北京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情緒衰竭程度嚴重,導致職業倦怠感加強,嚴重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和學校都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節,降低或消除教師職業倦怠及其負面影響。
3.1 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增強職業認同感
隨著市場經濟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教師所面臨的機會和誘惑也越來越多,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價值取向出現問題,抱怨教師職業收入不高,付出回報率低。在醫學院校,英語學科邊緣化,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渠道不暢,導致教師對自身工作產生困惑和懷疑,職業信念動搖,甚至厭倦所從事的職業,對教學敷衍了事,對學生缺少關懷,無法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相關研究指出,職業認同和職業倦怠之間存在很強的負相關性[13]。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認識到教師職業教書育人的神圣性,通過從事教學研究增強職業認同感和職業信仰,正確看待和應對教學工作和職業發展中的各種競爭和壓力,敦促自己更新教學理念,提高研究能力,從而有效緩解或消除職業倦怠。
3.2 教師應制訂合理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和相應措施
對職業發展不合理的期待是導致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因其在學校學科體系中的弱勢以及由此造成的職業發展瓶頸而產生職業倦怠。教師應考慮學校專業特色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將個人職業發展與學校發展相結合,找到兩者的契合點,制訂合理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教師可以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醫學生開設醫學英語翻譯或醫學英語寫作課程,這既為自身職業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又服務于學生專業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有了明確的規劃和定位,教師就不會再對職業發展產生困惑,其成就動機也得以明確。研究指出,成就動機對職業倦怠水平起到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14]。有了合理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教師職業發展就有了成就動機和動力,職業倦怠相應得以減弱。
3.3 學校應為教師發展創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和評價考核體系,減輕教師壓力
學校的組織氛圍對教師的職業倦怠具有重要的影響[15]。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部分來自于學校對其在職稱評審和任職考核方面與強勢專業教師采用同樣標準而帶來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過大會在行為上突出表現為職業倦怠[16]。學校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考慮學科特點和差別,考慮教師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為教師創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建立以教師發展為導向的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在職稱評審和課題申報等方面對大學英語等學科和師資實行分類管理,減輕教師壓力,并通過國內外進修和在職培訓等途徑提升大學英語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助力教師職業發展。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提出了“人心向學 善待教師”的理念和一系列具體舉措[17],無疑在此方面做出了表率。
3.4 教師和學校應針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進行必要的心理調節
鑒于職業倦怠對教師職業發展和教學質量的負面影響,教師和學校都應進行必要的心理調節。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與職業倦怠呈顯著負相關[18]。存在較高程度職業倦怠的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應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增強抗壓能力,樂觀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擺脫挫折感和失落感,更好地應對情緒衰竭等職業倦怠問題。高團隊認同水平增加了獲得成就感的渠道,從而有助于緩解職業倦怠[19]。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參與教學團隊建設,通過團隊內部交流與合作獲得心理歸屬感,在工作中獲得快樂。學校方面應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通過座談、心理咨詢和團體輔導等方式對教師職業倦怠進行心理調節。團體輔導對青年教師的職業倦怠干預有效[20],這為學校層面的職業倦怠心理調節提供了有益參考。
綜上所述,本次調查研究盡管樣本量偏小,但研究結果和相關討論可以為緩解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促進其職業發展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礎和參考,教師和學校都應客觀地看待并采取相關措施緩解職業倦怠。
[參考文獻]
[1] Maslach C,Jackson S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1981,2(2):99-113. [2] 唐艷杰.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研究[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5,34(2):45-49.
[3] 劉莉.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與信息技術環境中職業發展路徑分析[J].外語學刊,2014,(6):136-139.
[4] 李莉.高校英語教師工作倦怠與組織公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5):695-699.
[5] 劉萍.大學英語教師自我效能感和職業倦怠的關系研究[J].外語教學,2014,(6):68-72.
[6] 范琳,楊杰瑛.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及應對策略探究――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視角[J].外語教學,2015,36(3):44-49.
[7] Li SY. 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burnout in a medical university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5,38(2):234-245.
[8] 賈曉波,陳鳳榮.工作倦怠的測量及其干預研究綜述[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4(1):55-60.
[9] 李昌慶.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的元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1):67-69.
[10] 劉英爽.基于性別差異的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統計學分析[J].外語教學,2013,34(3):74-76,80.
[11] 崔媯,王芳,許燕,等.醫生職業承諾對職業倦怠與工作要求關系的調節作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5,29(2):134-138.
[12] 王麗容,肖七秀,羅慧娟,等.急診科護士職業倦怠調查及應對策略[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29):39-42.
[13] 孫遠,葉書蘭.高校教師職業認同和組織承諾與職業倦怠的關系[J].職業與健康,2015,31(7):882-884.
[14] 宋虎,徐為.醫學實習生成就動機與職業倦怠的關系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5):33-34.
[15] Friedman IA. High and low-burnout schools: School culture aspects of teacher burnout [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84(6):325-333.
[16] 劉賢敏.高校青年教師的心理壓力來源及緩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5,(10):115-117.
[17] 徐安龍.人心向學 善待教師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J].中醫教育,2016,35(1):1-5.
[18] 李華芳,劉春琴,厲萍.積極情緒在精神科護士心理彈性與職業倦怠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5, 50(9):1083-1086.
篇6
關鍵詞:水利工程制圖 課程定位 課程體系 教學目標 研究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b)-0159-02
1 課程定位、課程體系及教學目標
1.1 課程定位
《水利工程制圖》是一門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經過調研分析:水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水利工程的現場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輔助設計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運行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各種工程圖樣的識讀,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崗位上能夠直接指導實踐工作。在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數學和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本課程的基礎課程,而本課程又是為后續學習《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及頂崗實習等專業課程奠定基礎。因此,《水利工程制圖》在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1.2 課程體系及教學目標
依據“本科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普通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調整編制水利專業工程圖學課程體系如下(見圖1)。
1.2.1 知識目標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
(2)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
(3)理解水利水電行業制圖標準及有關規定,并有一定的應用能力。
(4)能依據工程形體正確繪制其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和標注尺寸。
(5)能識讀樞紐布置圖中各建筑物的布置情況及建筑物與地面的連接關系。
(6)能識讀常見水工建筑物建筑結構施工圖中工程形體的形狀和尺寸要求。
(7)了解房屋建筑圖、道路橋梁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8)培養計算機繪圖能力。
1.2.2 能力目標
具有正確應用制圖標準相關規定的能力,具有識讀水利工程圖中所示工程形體的形狀與尺寸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繪制水利工程圖樣的能力。
1.2.3 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能正確應用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作風嚴謹;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刻苦學習的學習態度。
2 課程整體設計
2.1 課程設計的理念
該課程教學設計的理念是:“基礎性、實踐性、實用性”通過工程案例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緊密結合,融理論知識與實訓為一體,加強技能和能力的訓練,促進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盎A性”是指本課程為理工科學生的一門技術基礎課,訓練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其它任何課程不能代替?!皩嵺`性”是指該課程與水利工程實踐緊密相連。“實用性”是指該課程在水利工程領域中應用范圍廣,實用性強。
2.2 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在進行課程開發時,首先建立課程團隊。由課程負責人、企業專家、課程教學骨干教師構成的課程團隊,統籌課程建設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關鍵性工作:
(1)以應用型能力培養為重點,制定體現就業需求的課程標準。以職業崗位和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為主線,按工作過程的不同工作任務和工作環節進行能力分解,細化成若干能力點,然后得出本課程的應用能力標準。
(2)根據工作領域所需的工作任務以及職業能力確定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結合工作崗位對教學內容提出具體的要求。
(3)以學習性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4)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設計綜合運用的教學方法。
(5)進行教學實施和課程評價。
課程設計的合理與否需再次深入企業調研。課程如此開發循環進行,直到用人單位滿意為止。
3 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
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將必須夠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素質教育、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突出培養應用能力這條主線,構建本課程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選取。
3.1 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內容的選取
3.1.1 制圖基礎模塊教學要求
(1)掌握制圖的基本標準及有關規定,能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
3.1.2 形體構成與表達模塊教學要求
(1)能閱讀和繪制組合體視圖。
(2)能依據三視圖繪制正等測圖和斜二測圖。
(3)能依據工程形體正確繪制其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和標注尺寸。
3.1.3 水工圖模塊教學要求
(1)培養繪制、識讀水利水電工程圖樣的能力。
(2)掌握水利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3)了解房屋建筑圖、道路橋梁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3.1.4 計算機制圖模塊教學要求
熟練使用AutoCAD的各種工具、命令,快捷、準確繪制水利工程圖。
實訓內容:以二維圖形的繪制為重點, 將所做的水工模型用CAD軟件進行繪制。
3.2 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3.2.1該課程的重點
(1)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組合體的繪圖與識圖;
(2)工程形體的表達方法;
(3)水工圖的識讀;
(4)計算機繪圖。
3.2.2 課程的難點
(1)制圖技術標準、規范及其應用;
(2)組合體視圖識讀;
(3)水工圖的識讀。
3.2.3 解決辦法
(1)借助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以及讀圖搭積木,通過150多道組合體的搭積木訓練,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組合體的讀圖能力,為突破立體表面的交線難點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課堂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安排學生參觀水工模型陳列室、實際水利工程,進行實物模型教學和現場教學,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圖――物對照現場參觀,提高了學生識讀專業圖的能力。
(3)計算機繪圖按照實例圖形的繪制特點講解相關命令,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學生學起來有目標性和成就感,在計算機繪圖理論課后安排18學時計算機繪圖綜合實訓,目的是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強化使用AutoCAD的技能,達到熟練、快速、準確繪圖的目的。
4 該課程實施教學的設計方案
《水利工程制圖》課程設計的特點是構建工學結合的立體化學習環境與教學模式,融理論知識與實訓為一體,加強繪圖技能和識圖能力的訓練,才能培養科學素質中的思維能力和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能力,通過以下教學環節促進本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4.1 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
我們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即成為水利行業受歡迎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起點和依據,對原有的教育中不合理的重教法輕學法、重進度輕效度、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科的完整性、輕知識的應用性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等進行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專業制圖識讀能力特別是應用創新能力。
(1)課堂教學主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兼顧問題提問法、讀圖搭積木實訓法,注重師生互動、講練結合,課堂學習氣氛好。
(2)專業制圖教學與工程實際相結合進行現場教學。安排學生參觀校內水工模型室,灌區實際工程進行現場教學,增加感性認識。
(3)計算機教學與職業技能考證結合,與計算機制圖大賽相結合,綜合實訓引入工程實際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專業制圖綜合實訓:采用項目導向法和自主教學法相結合
4.2 課程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教學手段
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升課堂的品質和內涵,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教學效果。具體如下:
(1)《水利工程制圖》課程反映圖形圖像的內容較多,用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我們通過工程圖片、PPT、視頻等方式將工程實體展現出來,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教學的效率。
(2)開設開放性實訓課,進行三維實體造型等內容訓練,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3)開展技能比賽、計算機繪圖職業資格考試。
4.3 加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水利工程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教學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保證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達到1:1。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課堂識圖繪圖訓練與作業;制圖綜合實訓(含參觀水利樞紐工程2天)、模型制作、計算機繪圖綜合實訓。
為了提高學生識圖能力,本課程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組合體視圖識讀采用“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的模型搭建法教學模式,專業圖識讀采用“項目導向實訓”模式,用灌區實際工程圖紙作為學生制圖綜合實訓的內容,學生分小組根據實訓指導書讀專業圖,通過現場教學圖――物對照,最后按老師指定的水工圖做模型,并且手工繪制自己所做的工程圖。
這種教學方法都特別強調在團隊學習中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在互相合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整個教學過程從傳統教學的注重“教法”轉到注重“學法”,注重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指導者和主持人,使用輕松愉快的、充滿民主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從教學過程的主要講授者淡出。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知識”,而且還能“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他人交往”。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學生的識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動手能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及就業技能方面等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提高。為后續專業課學習和課程設計及工程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4 建立科學課程考核方式
制圖課程考試形式與成績評定采用過程性考核占30%,專業實訓占20%,期末考試占50%。過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核作業、答辯、實踐、測驗,期末考試檢驗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專業圖綜合實訓成績評定以答辯、小組互評、老師點評進行綜合評定。這種考核方法兼顧了學習的過程控制和最后的總結提高。
4.5 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調節
教師通過多渠道如課堂氣氛、學習積極程度、作業、測驗、實訓課成果獲得反饋信息后,教師做出及時評價,并對教學活動作恰當的調節,保證了課程教學效果。
5 結語
課程組全體教師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水利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在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生活滿意度;中小學教師;汶川地震災區
[中圖分類號]R15 [文章標識碼] A
[Abstract]
The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seek out the state of the occupational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ers from both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earthquake hit area of Wenchuan, which is expected to help the bureaus concerned make policies that could improve both life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teache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and finally two important conclusions have been achieved. First, as a whole, the degree of occupational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those targeted teachers is good. Those teachers who are very satisfied about their work are 8.5% of the population while those ones who are satisfied are 69%. Further, those who are not satisfied and very unsatisfied are 20.7% and 1.8%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degree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occupational satisfaction of those teachers is not well balanced, which could be seen in the second finding. Specifically,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the public support is highest while those for both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work are also high. Moreover,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in schools is in the middle but the one for the post-disaster working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low. Lastly,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work amount and salary is scored lowes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although those teachers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occupation and life, we should further adopt more ways and take some interventions to develop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life and occupation.
[Key words] life satisfaction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arthquake hit area of Wenchuan
前言
生活滿意度指的是一個人根據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產生的主觀感受與評估,它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指標[1]。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生活滿意度是指教師對于自身職業生活的滿意度(也稱為工作滿意度),即教師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其職業生活(教師工作)質量所做出的帶有情緒色彩的主觀評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對自身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水平關注程度的提高,生活滿意度已成為學術界尤其是健康領域(主要為心理健康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在最近20年間,由于研究的日益豐富,關于教師職業生活(工作)滿意度的探討也吸引了國內不少研究者的興趣。許多學者對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結構(如馮伯麟,1996;陳衛旗,1998;張忠山,2000)[2] [3] [4]、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狀況及影響因素(如郭血萍等,2009;楊婉秋,2003;李儒林等,2003)[5] [6] [7]、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與生活滿意度、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如楊宏飛等,2002)[8]、提高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策略(如杜秀芳,2003;徐富明等,2001) [9][10]等問題作了分析和探討。大量研究表明: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幸福感與其身處的環境及個人因素關系極為密切。而地震災區在特定時間特殊的生存環境與工作條件,必然會影響到生活在這些地區中小學教師的生活與工作滿意度。但我們注意到,國內目前對于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非常鮮見。
5.12汶川大地震不僅給災區的學校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毀,也給災區的師生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創傷。一年多過去了,災區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秩序正在逐步恢復并走向正常。但應看到,目前災區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創傷還較嚴重,工作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工作壓力與強度大,社會期望值高,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其職業生活的滿意度與身心健康狀況。本研究力圖通過調查了解震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狀況,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對策建議,為提高災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與借鑒。
1 研究目的
探明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狀況,提出有利于增強其工作滿意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
2 研究方法與程序
2.1調查對象
2009年7月―8月,利用來自汶川、映秀、廣元、江油、德陽、綿陽、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四川省地震災區39個重災縣(市)的550名中小學教師在成都參加培訓的機會,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其中,男教師264名,女教師286名 ;小學教師有181人,初中教師200人,高中教師16 9人,其樣本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訪談法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問卷系我們根據對生活滿意度內涵的界定以及對中小學教師訪談的結果,結合地震災區的情況,借鑒已有相關問卷編制并經修改而成,問卷的信效度可靠。問卷內容除教師對于總體生活質量的主觀感受與評估之外,還分6個維度對于其職業生活各個側面的滿意度進行調查,這6個維度包括教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 (維度1),“對災后工作環境的滿意度” (維度2),“對學校領導及管理的滿意度” (維度3), “對工作量與收入待遇的滿意度”(維度4),“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維度5),“對災后社會支持的滿意度”(維度6),共27個項目。問卷個人信息主要涉及教師的3個特征因素,即地域、性別、教學場景。
2.3研究程序
2.3.1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狀況及原因。調查利用被試參加培訓的時間集體施測,教師當場匿名答題的方式進行,發放問卷550份,回收有效問卷525份。
2.3.1結合訪談從更深入的層次了解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狀況及原因。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總體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為探明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總體狀況,我們特編制了相關問題對其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其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總體狀況良好,感到“非常滿意”的占 8.5 %,“比較滿意”的占69.0%,“不太滿意”的占 20.7 % ,“ 很不滿意”只占1.8%。其原因除部分教師對于教育工作本身的熱愛,以及近年來教師社會地位有所上升、教師職業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之外,也和地震災后教師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與支持不無關系。調查同時發現,雖然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其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總體狀況良好,但對于其職業生活各個側面的滿意度極不平衡,這可從以下調查結果中加以顯示。
3.2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各維度的調查與分析
3.2.1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自身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于“自身從事工作的滿意度”是比較高的,超過69.0%的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性質、教學效果 ,都感到“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 ,這一研究結果與徐富明(2001)[10]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其原因除近年來教師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教師職業的穩定性較強等之外,能夠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調查結果顯示:“經?!蹦軌驈墓ぷ髦蝎@得成就感的教師有26.7%,“有時”能夠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的教師有68.3%)并認為從事教育工作具有“極高”或“較高”的挑戰性也是導致地震災區的中小學教師對于“自身從事工作滿意度” 較高的重要因素。同時我們在對災區教師代表和心理專家進行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國家相關部門與媒體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給予災區中小學教師在災難發生時的教育行為表現給予的積極評價與肯定也是強化他們對“自身從事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3.2.2 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工作環境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為了解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工作環境滿意度”的狀況,我們也編制了相關問題開展調查,結果表明,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較低,表示對現有工作環境和條件“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占82.9%,“比較滿意”的也只占15.6%。結合訪談的信息,我們發現:極重災區目前仍在臨時板房學校開展教學的中小學教師對于目前工作環境和條件的滿意度最低,“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占90.1%;其次是在修復加固的原校舍上課的教師,“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占78.3%;在異地復學的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于現有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滿意度稍高,“比較滿意”人數比占47.3%,“不太滿意”占34.5%,“很不滿意”只占9.5%。以下是訪談極重災區目前在臨時板房學校開展教學工作的某位教師的部分內容:
訪談對象:映秀某學校張老師
問:您對目前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感到滿意么?
答:談不上滿意。在板房學校中辦公還能勉強對付,但是我們中午沒有休息的宿舍了(地震之前學校給老師提供了午休宿舍),常常下午工作時精神不好,精力不濟。關鍵是板房教室隔音效果差,上課時教室之間相互串音,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另外現在學生的活動場所也太小了,體育活動與課外活動很難開展,文化生活比過去差遠了。
的確,就我們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在板房學校中,不但教師的辦公條件很差,而且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不高,學生的活動空間更受到限制。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極重災區目前仍在臨時板房學校開展教學的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于現有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滿意度最低了。同時,超過半數的教師對于目前學校的工作氛圍和文化建設狀況也感到“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因此,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是目前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災后重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此外在調查中筆者還了解到,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于地震之前的工作環境和條件的滿意度(尤其是物質環境)就不是很高,“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分別占41.5%和5%。主要原因是由于汶川地震災區的39個重災縣(市)除都江堰、德陽、綿竹等少數地區之外,大多屬于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如汶川、北川、茂縣等,這些地區中小學校的環境條件原本就相對較差,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學校。所以,加大力度改善震區、尤其是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校的辦學條件,給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勢在必行。
3.2.3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學校領導與管理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對學校領導與管理滿意度”也是構成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方面。調查數據顯示,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學校領導與管理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50.3%的教師對學校總體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方式感到滿意;超過60.0%的教師認為學校領導“非常關心”或“比較關心”教職員工的工作、生活;60.0%的教師認為學校領導“經?!被颉坝袝r”能積極聽取并適當采納教師的合理建議。但對于學校對教職工實施的激勵機制教師的滿意度則不高,“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分別占到50.5%和9.2%。這一結果值得相關機構和領導加以反思并在管理上有所改進。比如在學校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方式上可以更加靈活、人性化,激勵機制的運用可以更加科學合理,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增強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3.2.4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工作量與收入福利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在國內眾多同類的研究中都發現[11] [12],中小學教師對于自身“工作量與收入福利滿意度”較低,這一結果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調查發現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工作量與收入福利的滿意度”很低,“非常滿意”的只占0.6%, “比較滿意”的占11.4%,“ 不太滿意 ”的占54.4%,“很不滿意”的占33.7%。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承當的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但工資收入與自己的工作量不太適當,因而“很不滿意”,心理極為不平衡。尤其在地震發生后,不少教師感覺工作壓力較之以前更大,尤其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的工作量和難度均加大,職業生活滿意度明顯下降,我們可以下面訪談的內容為例。
訪談對象:德陽某學校王老師
問:您感覺自己目前的工作壓力比較大?
答: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大。
問:您感覺和自己的付出相比,您的收入如何?
答:收入偏低!偏低!和其它行業相比中小學教師心理很不平衡。
結合上述調查與訪談結果可知,對收入、福利待遇的不滿意已經成為影響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教師的收入與福利待遇,對于增強他們的職業生活滿意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至關重要。
3.2. 5 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人際關系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教師工作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創造性,但這種工作同樣需要來自方方面面的配合。從某種角度上講,教育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人際交往的過程。所以,教師“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也是構成其職業生活滿意度、影響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既然如此,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如何呢?調查表明: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較高,無論是與學校領導、同事,還是與學生以及朋友、家人,超過90%的人都表示相處得“非常愉快”或“比較愉快”。這與經歷過大災大難后,災區中小學教師與其領導、同事,學生、朋友以及家人都體會到師生情、友情、親情的可貴、從而努力改善人際關系不無關系。這是我們在此次調查中體會最深刻的一點。
3.2. 6 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社會支持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人們在經歷過大災大難后能否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是其戰勝困難,重新發現生命意義、工作意義,重建生活信心的重要因素。我們在調查中欣喜地發現災區中小學教師“對社會支持滿意度”較高。無論是對災難發生后各級部門與各種機構(或個人)對于教育工作提供的支持,還是災難發生后各級部門與各種機構(或個人)給教師提供的培訓、學習機會,大多數教師都感到“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尤其是對災難發生后各級部門與各種機構(或個人)給教師提供的培訓、學習機會的滿意度最高。“非常滿意”的人數比占28.5%,“比較滿意”的人數比占64.1%。超過90.0%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領導、同事、學生及家長的支持。同時在訪談中我們還了解到大部分教師能與同事相互合作,獲得他們的幫助,并從中獲得幸福的體驗。這是導致災區中小學教師“對社會支持滿意度”較高的重要原因。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活滿意度的總體狀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狀況良好,但對于其職業生活各個側面的滿意度極不平衡,在某些方面的滿意度較高、某些方面的滿意度較低。
第二、具體說來,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社會支持的滿意度”最高;其次“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和“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也較高;“對學校領導及管理的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對災后工作環境的滿意度”較低;“對工作量與收入待遇的滿意度”最低。
4.2建議
4.2. 1一種職業的社會地位,取決于它的經濟地位和職業聲望,同時也決定于該職業的吸引力。因此,要想使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從工作中獲得更強的職業幸福感,提高生活滿意度,必須通過相應政策的傾斜和輿論、宣傳等手段,進一步提高其職業聲望。我們在本次研究中發現,地震災區的中小學教師對于“自身從事工作滿意度” 之所以較高,也與國家相關部門與媒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在大地震之后對于災區中小學教師在災難發生時的所作所為的給予了積極評價和肯定是分不開的。
4.2. 2逐步提高災區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工資待遇。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教師的收入水平與福利待遇還難盡人意,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農村地區情況更差。本研究表明,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對自身收入與福利的滿意度”是最低的,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結論。只有逐步提高災區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工資待遇,減少他們因社會比較而產生的心理上強烈的不平衡感,建立職業自豪感,才能增強其工作的滿意度。
4.2. 3從物質環境上看,目前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尤其是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教師的教學條件的確較差。在此我們建議,應盡可能地加快災后學校的建設步伐,著力改善教師工作的客觀環境,如良好的辦公條件、安靜的教學環境,使他們盡快從板房學校中搬離出來,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此外,應盡量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及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如電腦、多媒體教學儀器等),以滿足教師的教育教學需要,增強工作的快樂感。
4.2. 4社會各界應加大對災區教師的社會支持力度,減輕其心理壓力。多關心、多理解災區中小學教師,為他們的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提高其職業生活的滿意度,確保其身心健康。
4.2. 5 眾所周知,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其生活滿意度的關系是相輔相承的。目前,汶川地震災區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環境仍較艱苦,工作壓力大,極易加重其心理負擔,出現心理問題。因此,我們應通過開展專業培訓、編發健康教育資料等多種途徑[13]、采取各種手段,教會他們使用各種心理自預策略。這些策略包括:及時合理地宣泄情緒、尋求社會支持、轉移注意力等,以助他們增強幸福體驗與工作滿意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J] 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2] 馮伯麟.教師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6,(2):42―49
[3] 陳衛旗.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結構及其離職傾向、工作積極性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6);38―44
[4] 張忠山.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3)39―42
[5] 郭血萍等.不同地區教師工作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76―78。
[6]楊婉秋.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4):243-244
[7]李儒林等.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理論[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11):783-785
[8]楊宏飛等.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3):316-317
[9] [12]杜秀芳.教師工作滿意度及提高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03,(19)33―35
篇8
關鍵詞:課程資源;因地制宜;初中生物
最近兩年,我參加了我市的初中生物課題研究“農村初中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結合我所任教學校的實際,著重就“農村中學生物課程資源開發”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下面談談參與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困難和做法。
一、農村初中開展生物課程資源開發存在的困難
1.學校不重視,投入不足
由于初中生物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學校為追求升學率,往往不重視生物教學。生物實驗設備建設嚴重不足,比如,沒有掛圖、沒有生物園、實驗設備多年不更新等。
2.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不少農村學校專業生物教師配備不足,加上學校對學科的不重視,因此普遍存在其他科老師兼任生物課的現象。而非專業教師在觀念上總是覺得自己是兼職,在教學或教研、課題研究等方面熱情就大打折扣,因此無法在學校內形成有效的課題研究。
雖然農村初中學校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但農村初中生物課程資源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忽略大地、小草、樹林、哪怕是農田、河流和魚塘的教育價值,它們是城市學校所沒有,學生身邊就有大量的課程資源需要我們去開發,關鍵是我們怎么運用它們。我們缺乏的是對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和應用的意識與能力。
二、因地制宜開發農村初中生物課程資源
1.到生活中去,從大自然中獲取知識
農村學生從小生活在山水田野之間,和大自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農村中的田間、池塘、河流、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都可以成為初中生物教學的實物標本,是最大的課程資源。我們在教學中應大膽創新、走出課堂,采用野外實地教學或利用實物標本進行直觀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的形象,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培養探究能力。如,在講解《昆蟲》時就布置學生事先采集昆蟲標本,如蝗蟲、蜜蜂、蝴蝶等。結果學生一共采集了10多種昆蟲,在教學時由學生展示和介紹采集的標本,增強了學生的直觀認識,并使課堂氣氛高漲,學生充滿成就感。如,講解《鳥類》相關內容時,有些學生甚至從家里帶來雞、鴨等動物。這種方式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物學科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覺得生物課學之有物、用之有益,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激發。
2.適當利用學生家庭中的課程資源
農村學生接觸的生物資源十分廣泛,學生自家的農田、果園、魚塘等更是蘊涵著豐富的生物教學資源。家長平時也經常談及作物栽培、家畜飼養、魚蝦養殖等,學生耳濡目染,會積累不少感性知識。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指導學生在家中栽培一種植物或飼養一種小動物,寫好觀察日記,引導他們從身邊的農作物中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學生在學習中展現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為了更好地應用的這些資源,我還定期檢查學生的操作和觀察記錄,并給予相應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知識的學習積累,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加生物課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3.整合校內資源
學校所提供的課程資源是生物課程資源中最重要的。就初中生物課程而言,除各學科通用的課程資源外,還應當配備生物實驗室及相應儀器設備、生物教學軟件、生物類圖書及報刊、教學掛圖、音像資料等,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建設生物園。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適當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對課程資源的需求可能會有較大的差異。比如,關于生物體的結構、花的結構、心臟的結構等,實物或模型有真實感和立體感,可以作為首選的資源;掛圖或投影片具有圖像清晰、各種結構名稱有明確標注等優點,可以在觀察實物或模型后結合多媒體課件來演示進行輔助教學。因此,對各種課程資源的選擇和整合,是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活生生的生物,校園中的生物及現有的生物材料,都是學校提供的重要課程資源?!读x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觀察、觸摸活體生物,與面對模型、標本、掛圖甚至觀看錄像相比,學生的情感體驗要更為豐富和深刻。在實踐中,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學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優勢,在學生中開展“為學校生物物種立標牌”的活動,要求幾個人一組,選擇學校的一棵樹,為它們立標牌。首先指導學生設計標牌,引導學生收集所選樹木的相關資料,完成標牌設計及物種相關知識的收集,形成報告,最后審核無誤后為樹木標牌。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認識身邊的花草樹木,了解植物的相關知識,培養觀察能力;學會多渠道收集信息及信息整理、提煉、分類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認識自然、熱愛自然以及熱愛美麗校園的良好情感;設計制作有特色的植物掛牌,培養學生初步設計的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4.善于利用現代化農業資源
我所在的學校地處珠三角,水道林立、農業資源豐富,這里是生態農業園所在區域,因此現代化農業和生態旅游發達。這里有“白蕉海鱸”生產基地,享譽全國,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園林花木基地遍地開花;魚塘蝦塘林立;還有袁隆平超級稻“示范田”;六鄉水松林是亞洲最大的水松林……這些都是重要的生物課程資源,為學生學習生物學提供了豐富的的自然資源。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海魚的淡水養殖、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等,又為學生學習生物學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資源。從課程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發動學生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學習,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進社會,是利用社區課程資源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常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順明”養雞場、養鱉場、魚蝦苗場、園林花木基地、水松林等參觀學習,使學生了解動物的生殖和生長發育的過程,了解農業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了解節水農業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應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總之,在農村,生物學科有著豐富的課程資源,教師應樹立新的教學資源觀,用現代教育理念去辯證地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農村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農村初中生物課程資源。
參考文獻:
[1]盧文祥.新課程理念與初中生物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楊林,王紹勇.鄉土生物資源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整合[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94-95.
篇9
[關鍵詞]新疆地區;各民族;乙型肝炎;前S2抗原;抗-PreS2
[中圖分類號] R44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21-09-03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具有較高的感染性,在我國具有較高的感染率。新疆地區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特點,造就了生活習慣和風俗的不同。我國新疆地區乙肝的感染率較高,PreS2Ag、PreS2Ab與乙肝病毒復制和清除有明顯的伴隨關系[1],PreS2Ab在新疆不同民族中的陽性率及其表達特點是否具有其民族特異性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收集了新疆地區五個民族共319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用ELISA法分成兩中血清學標志物模式HBeAG+組:HBsAg+、HBeAg+、HBcAb+;Anti-HBe+組:HBsAg+、HBeAb+、
HBcAb+,并分別進行了PreS2Ag、PreS2Ab檢測。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HBV感染者血清標本的族別分布情況見表1,共計319例。
1.1.2 檢測試劑 前S2抗原(PreS2Ag),抗-PreS2(PreS2Ab),ELISA試劑盒由北京大學肝炎試劑公司提供,批號:200501205,20050205。
1.1.3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sAg、Anti-HBs、HBeAg、Anti-HBs、Anti-HBs試劑盒(上海申友生物工程公司,20060403)。
1.1.4 前處理使用酶標儀,洗板機。測定使用SLAN全自動熒光PCR監測系統。
1.2 檢測方法
1.2.1 血清PreS2Ag、PreS2Ab的檢測方法 在450nm波長下,使用MK3酶標儀空白調零,測定各空白OD值,PreS2Ag的臨界值=0.15+陰性對照平均值;PreS2Ag陰性:標本OD值臨界值。
1.2.2 PreS2Ab檢測方法 根據公式(陰性對照平均OD值-樣本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陽性對照平均OD值)×100%,計算PreS2Ab抑制率。
判定依據:(1)抑制率
1.3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采用的是SPSS12.0,以陽性率進行x2檢驗,P
2 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新疆地區五個民族(漢族、維族、哈族、回族、蒙古族)共319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采用ELISA法將各民族HBV陽性血清分成HBeAg(+)組和Anti-HBe(+)組,分別進行了PreS2Ag/PreS2Ab檢測。血清標本均經過3次測定,并對OD值在1.30左右的PreS2Ab血清標本進行不同批次試劑的測定。結果表明,在各民族HBeAg(+)組129例中,PreS2Ag標志陽性119例,PreS2Ab陽性10例;在各民族Anti-HBe(+)組190例中,PreS2Ag標志陽性175例,PreS2Ab陽性15例。測定結果見表2,在HBeAg(+)和Anti-HBe+組中的PreS2Ag的檢出率,經統計,(x2=8.54,P
3 討論
乙型肝炎是血液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嬰傳播及性傳播,皮膚黏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血液制品現已嚴格控制,傳播可能性大大減少,不規范輸血及血制品時才有發生。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視。乙型肝病炎病毒(HBV)的表面抗原(HBsAg)包括前S、前S1、前S2三種蛋白,分別為S區、前S1區、前S2區編碼[2]。目前,用合成肽分析已證實HBV前S1是吸附于靶細胞的配體,前S2在吸附中起輔助作用。HBV對末梢血單核細胞的吸附主要涉及前S2。前S1和前S2的主要臨床意義在于:(1)作為病毒復制的指標;(2)可作為對藥物療效評價的參考指標之一。前S1和前S2抗體見于乙型肝炎急性期和恢復早期,表示病毒正在或已被清除,預后好。在HBsAg攜帶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均查不到前S抗體,前S抗體遲遲不出現,意味預后較差。研究表明PreS2Ag在HBV感染肝細胞的機制、機體的免疫反應和臨床診斷上有著比較重要的意義[3-4]。PreS2Ag、PreS2Ab是HBV感染、毒復制及乙肝患者診斷治療和預防后的一個新的血清學標志物,PreS2Ag標志陽性檢出率92.25%,與游景韓等[4]報道的結果基本相符。我們通過對五個民族乙肝感染者血清的HBeAg(+)和Anti-HBe(+)組中PreS2Ag的研究,發現各民族在Anti-HBe(+)組中PreS2Ag標志陽性190例,陽性率為77.89%,比HBeAg(+)組中PreS2Ag陽性率要低,兩組中的PreS2Ag陽性率經統計,(x2=8.58,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Anti-HBe+組中,通過對漢族與維族、哈族、回族之間的PreS2Ab的陽性率比較,(x2=7.88、14.43,P
PreS2Ab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并與抗HBe密切相關,PreS2Ab的出現預示病情好轉和正在恢復[5]。通過對表2 PreS2Ab陽性病例分析,發現的結果與何有成等[6]報道的結論基本一致,即PreS2Ab的出現與HBeAg(+)、Anti-HBe(+)、HBV-DNA(-)、(+)的存在無明確的伴隨關系。提示在HBV的慢性感染中,PreS2Ab陽性的出現,并不一定意味病情的恢復和HBV-DNA的清除,由于病例較少,PreS2Ab的臨床意義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在Anti-HBe(+)組中,漢族與維族、哈族、回族之間PreS2Ab的陽性率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HBV病毒在體內的清除過程、新疆地區種族差異、飲食習慣等均有一定的關系,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陽根,徐忠玉,謝志雄,等.乙性肝炎患者前PreS2Ag/PreS2Ab測定的臨床意義[J].現代診斷與治療,2004,15(1):28.
[2] Milich DR,George B,Robert A,et al.Enhanced immunogenicity to the pre-S region of hepatit is B surface antigen[J].Science,1985,228:1195.
[3] 楊欣,林順芝.乙性肝炎前抗原研究現狀與展望[J].國外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4,17:57.
[4] Itoh Y,Takai E,Ohnuma H,et al.A 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involving the product of the pre-S(2)reg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protect ive efficacy in chimpanezz[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6,93:9714.
[5] 游景韓.HBV前S2抗原/抗體與其病毒標志物的關系[J].現代診斷與治療,2001,12(4):202.
篇10
【關鍵詞】 代謝綜合征;脂聯素;胰島素抵抗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in metabolic syndrome patients(MS) without diabetes and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Methods:An examination was made among 92 MS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MS group)and 30 healthy controls. Serum adiponectin level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Homeostasis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 were calculated. Results:The serum level of adiponect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S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15±0.81mg/L vs 4.81±1.20 mg/L, P<0.01).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serum adiponectin level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oma-IR(P<0.01)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SI(P<0.01). Howeve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serum adiponectin level was on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oma-IR. Conclusion:The level of serum adiponectin in MS cases without diabetes is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e serum adiponectin level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oma-IR, suggesting that the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are remarkably correlative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Key words Metabolic syndrome;Adiponectin;Insulin resistance
國內外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稱胰島素抵抗綜合征,它與 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1],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脂聯素(Adiponectin)是由脂肪組織特殊表達的一種脂肪因子[2],目前研究發現脂聯素可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本研究選擇非糖尿病M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脂聯素水平的變化,以期為MS患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非糖尿病MS組:入選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92例患者,均符合MS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性40例,女性52例,年齡30~74歲,平均53.79歲,剔除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庫興氏綜合征及嗜鉻細胞瘤等代謝性疾病、嚴重心功能不全及肝腎疾患。對照組:選擇在我院體檢的健康人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32~74歲,平均51.35歲。兩組年齡、性別具可比性(均P>0.05)。
1.2 臨床資料的收集 所有研究對象檢查時,脫鞋帽、穿單衣,準確測量身高、體重、腰圍及臀圍。腰圍在肋骨下緣和髂前上棘連線中點水平面上測量,臀圍則在股骨粗隆水平面上測量。靜息15分鐘后坐位測量右側肱動脈血壓。
1.3 采血及脂聯素測定方法 清晨空腹采肘靜脈血4mL,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脂聯素,試劑盒由美國TPI公司提供,操作方法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
1.4 其他觀察指標 體重指數(bood mass index,BMI)=體重/身高2(kg/m2)、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腰圍/臀圍、胰島素敏感指數(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Ln(1/FINS×FPG)[4]、穩態式胰島素抵抗指數(homeostas is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 Ln(FINS×FPG/22.5)[5]、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島素水平(fasting serum insulin, FINS)、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均數比較采用兩均數比較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四格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直線相關分析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P
2 結果
2.1 MS組與對照組血壓、血脂、血清脂聯素等比較見表1。MS組脂聯素水平、HDL-C均低于健康對照組(P<0.01),血壓、BMI、WHR、TG和FBG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1)。
表1 非糖尿病MS與健康對照組血壓、血脂、血清脂聯素等血清脂聯素比較(略)
*P<0.01
2.2 MS患者血清脂聯素與ISI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Homa-IR呈顯著負相關(P<0.05),與TG、HDL-C、BMI及WHR無明顯相關性(P>0.05),詳見表2。
表2 MS患者血清脂聯素與其他因素的相關分析(略)
2.3 以血清脂聯素為應變量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脂聯素與胰島素抵抗指數呈顯著負相關(P<0.01),與TG、HDL-C、BMI、ISI及WHR等因素無相關(P>0.05)。多元線性回歸方程:脂聯素=3.36-1.43Homa-IR(表3)。
表3 MS患者血清脂聯素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略)
3 討論
脂聯素為近年來發現的一種由脂肪細胞分泌的激素,與肥胖、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的發生有關,提高脂聯素水平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及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從而預防冠心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的發生。本課題選擇非糖尿病MS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脂聯素水平的變化,旨在為MS患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參考。
本研究結果表明,非糖尿病MS患者體重指數、甘油三酯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健康對照組,支持MS診斷,并觀察到MS組患者血清脂聯素水平明顯低于健康組,與Yamamoto 等[6]的報道一致。本研究結果還提示,MS組患者血清脂聯素水平與胰島素敏感指數呈顯著正相關,與胰島素抵抗指數呈顯著負相關。胰島素抵抗時胰島素的生理功能下降,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表現為外周組織,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已有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發現脂聯素表達水平與機體胰島素抵抗程度呈負相關,與本研究的結果相符合。
脂聯素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抗炎的作用,MS患者脂聯素水平下降,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以下因素有肥胖者脂聯素基因突變導致其轉錄、翻譯及分泌調節功能失調。脂肪細胞產生的多種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對其轉錄有抑制作用。血脂對脂聯素基因表達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通過本研究觀察到在代謝綜合征較早階段,即在發生糖尿病之前就可有血清脂聯素水平下降,而且血清脂聯素水平越低,患者胰島素抵抗程度越重,血清脂聯素水平有可能成為反映患者胰島素抵抗的嚴重程度的指標。
參考文獻
[1] 徐成斌.代謝綜合征[J].中國醫刊,2005,40(2):3-4.
[2] Flier JS. Obesity wars: molecular progress confronts an expanding epidemic[J].Cell,2004,116:337-350.
[3] 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作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代謝綜合征的建議[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2):156-161.
[4] 蘇工,葉平,黃澤峰,等.苯扎貝特聯合降壓治療對高血壓合并高甘油三酯患者胰島素抵抗和血壓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4,12(1):77-80.
[5] 張家慶.Homa-IR是個較好的胰島素抵抗指數[J].中國內分泌雜志,2005,21(4):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