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科普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10-26 17:54: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術室科普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普外科手術;急性胰腺炎;治療時機
急性胰腺炎屬于臨床中常見的急腹癥,其主要是由膽道疾病發生病變,從而出現胰管梗阻,胰液外流等現象[1]。本文旨在探索應用普外科手術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時機及臨床意義,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為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收治時間均集中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對所有患者進行動態隨機化分組方式,分別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
觀察組:35例為男性患者,25例為女性患者,年齡30~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8±3.62)歲,其中35例患者為合并胰腺出血性壞死患者,25例患者為合并膽道梗阻患者。
對照組:34例為男性患者,26例為女性患者,年齡31~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06±2.32)歲,其中36例患者為合并胰腺出血性壞死患者,24例患者為合并膽道梗阻患者。
觀察組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對照組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項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抑制胰腺分泌治療,抗生素治療,胃腸道減壓治療等常規治療,且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比如,對于合并膽道梗阻患者,應選擇在手術過程中將患者膽道內的結石全部清除,對于合并胰腺出血性壞死患者,應選擇在手術過程中將壞死胰腺組織全部清除干凈,并留置引流管。
對照組治療時間:在患者發病72 h后給予患者相應手術處理。
觀察組治療時間:在患者發病72 h內給予患者相應手術處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24 h引流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采用t檢驗,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后表明,觀察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對比兩組患者的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后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膽囊炎癥或膽道結石誘發的,易產生胰液外溢、胰黏膜屏障受損、胰管梗阻等現象,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嚴重時可出現休克現象,至今為止,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方法之一為手術治療,但不同時間段進行手術治療,效果差異顯著[2]。
手術時機可分為早期治療和晚期治療,早期治療指的是72 h內采取手術治療,晚期治療指的是72 h后采取手術治療。其中早期治療,可將機體創傷度降至最低,且可有效將毒性胰腺滲出液排除體外,在72 h內施行手術,可縮短手術時間,沖洗引流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降低死亡率[3]。除此之外,早期治療可徹底清除損傷性炎癥介質和滲入腹腔內酶性積液以及胰周壞死組織,從而可阻斷胰腺炎的病程進展,減輕急性反應期對胰外周圍重要器官和全身毛細血管內皮的損傷[4]。而晚期治療可加重機體水腫程度和充血程度,從而造成胰周圍損傷,且加大手術風險,延長手術時間,對患者預后也具有一定影響[5]。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
總而言之,在患者發病72 h內給予急性胰腺炎患者普外科手術治療效果確切,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楊瑾,邵欽樹,徐繼,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預的時機及療效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46):3691-3693.
[2]許志偉,陳勝,朱堅,等.重癥急性胰腺炎首次手術指征與時機的研究[J].腹部外科,2013,26(3):155-157.
[3]彭志.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預時機與預后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