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腔衛生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6: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口腔衛生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引言
7-9歲兒童口腔處于替牙期,是齲病和口腔相關疾病高發時期,主要原因為:(1)第一恒磨牙萌出時間早,窩溝點隙深,易堆積食物殘渣;靠近易患齲的第二乳磨牙,易菌斑堆積;(2)乳牙易磨耗,鈣化度低,易齲壞;(3)替牙期乳恒牙排列錯位,同時存在多個生理間隙易食物堆積;(4)該年齡段兒童喜甜食、黏軟食物,自覺口腔衛生能力弱;(5)部分家長對于兒童口腔關注度不高,對牙齒保護意識淡薄。7-9歲兒童過早的齲壞并未及時充填會影響到患兒的咀嚼效率,導致消化和吸收低下,引起發育問題。7-9歲兒童學習掌握知識的能力比較強,良好的口腔知識對替牙期口腔衛生的維護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正確的口腔知識和方法也會讓其終生受用。
本項目通過調查了解7-9歲兒童對于正確口腔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平時的口腔習慣和行為,加強對于口腔知識的宣教,促成相關社會關注度的提高,通過宣教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使個人和社會終生受益[1]。
2.研究內容及方法
本項目以問卷形式對蘇州市姑蘇區部分7-9歲小學生的口腔衛生習慣及行為、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知識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總結[2],最終通過一定的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希望借此提高社會對兒童口腔的關注度,加大對兒童口腔知識的宣傳力度,讓兒童從小了解和掌握正確的口腔知識和方法,使個人和社會終生受益。本研究前期通過文獻研究法,結合口腔專業知識,篩選基本且重要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和口腔基礎知識,羅列于問卷調查表中。中期通過項目組成員到學校的調查走訪,實地口腔衛生講解和宣教[3],收集并了解7-9歲兒童口腔衛生的特點。后期通過統計軟件總結和分析兒童口腔衛生各方面的分布特點,從而全面、正確地掌握和了解相關信息,提出和闡述合理的觀點。
3.調查結果
4.討論
7-9歲兒童口腔內已有恒牙萌出,從本次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大部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會告訴孩子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但針對一些細節和衛生注重程度的教育不夠。
88.35%的兒童每天刷牙兩次及以上,92.23%的兒童知道晚上睡前應該刷牙,其中有11.65%的兒童每天刷牙三次及以上,61.17%的家長會監督孩子刷牙。這說明大部分父母都清楚地認識到刷牙對于保護口腔衛生是一個必需的過程,孩子應該從小明白并且每天必須完成。
自從70年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這種甜中帶苦的含氣飲料便受廣大孩子歡迎。但在這份調查統計中,有71.84%的孩子不喜歡喝碳酸飲料,另有74.76%的孩子不喝碳酸飲料,這可能與父母們的教育有很大關系。此外,86.41%的孩子清楚地知道吃甜食、喝碳酸飲料會導致蛀牙,這體現了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對口腔基本衛生知識的宣傳較普遍,與重慶調查數據相符[4]。
但是,從這份調查統計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88.35%的孩子認為牙齒的好壞是天生的,不用后天太過保護,89.32%的孩子表示家里使用牙簽而非牙線。這兩個問題反映出可能家長在自身口腔衛生知識不夠的情況下導致對孩子的教育、宣傳不夠,而學校、衛生部門、政府在公益宣傳的力度不夠可能是導致這類問題發生的一大原因,由于家長自己不知道,因此無法教給孩子[5]。
另外,2014年高達58.26%的孩子因為牙疼、蛀牙、拔牙三大問題前往醫院就診,只有16.5%的兒童家長會帶孩子做日常檢查,和深圳市光明新區小學生口腔疾病及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調查的情況相似[6]。我們希望這份調查能給學校、家長及衛生部門一定的提示,在正確的刷牙方法、牙線的普及使用、含氟牙膏的了解及適當選用等方面加大普及宣傳力度[7]。利用學校板報、社區宣傳欄等針對兒童正確護牙方法在全國愛牙日、窩溝封閉日的機會向大眾普及知識及其重要性[8]。關愛牙齒每一天。
參考文獻:
[1]符筠,郭欣.北京市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J].中國學校衛生,2013,1(34):9.
[2]李錦伍,韓曉蘭.7-9歲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效果的討論[J].吉林醫學,2012,2(33):7927.
[3]馮惠芬,鐘春儀,巢楓榕.從化市小學生口腔健康觀念知曉率的性別差異[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5(28):246.
[4]柴召午,鐘鳴,等.2012年重慶萬州三峽庫區7-9歲移民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抽樣調查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6):155.
[5]李香君,周志江,吳賢清.不同年齡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6(27):691.
[6]邰昌松,陳小良.深圳市光明新區小學生口腔疾病及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2,11(19):1664.
[7]楊鳳云,張金鳳.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J].中外醫學研究,2011,1(9):102.
篇2
[關鍵詞]門診口腔衛生宣教;兒童;窩溝封閉
[中圖分類號] R78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c)-0162-03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on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
LI Zhou-bi
Injection Room,Foshan C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Methods 200 children given infusion in outpatient clinic transfusion room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5 in Fosh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non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in education group were given d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re was n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non education group.After 1 year,the test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The same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by test children and took back.The survey results were counted.Results Understanding rate of dent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dental hygiene situation i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ose in no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Children;Fissure sealing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了兒童的飲食結構,食物的糖分含量增加,導致兒童口腔疾病的發病率升高[1]。兒童由于第一恒磨牙的頜面有較多窩溝空隙,易導致食物殘渣的留存;而窩溝的深度為1.3 mm左右,在刷牙時,牙刷毛不能進行有效清,因此易形成窩溝齲和平面齲[2-3]。為改善兒童齲齒的情況,我院采用門診口腔衛生宣教的方法對兒童進行口腔衛生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5年7~9月在佛山市口腔醫院門診輸液室輸液的兒童200例,并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雙盲分為宣教組(100 例)和無宣教組(100 例)。宣教組:男/女=47/53例,年齡為5~12歲,平均(6.11±0.78)歲;無宣教組:男/女=48/52例,年齡為5~12歲,平均(6.19±0.68)歲。所有參試兒童均為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或牙冠窩溝點隙均完全暴露于口腔。兩組患者的牙齒發育狀況、年齡、性別比例及平均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第一恒磨牙已經齲壞或未長出第一恒磨牙的兒童,排除精神不正常的兒童,排除有肝、腎及代謝異常性疾病兒童,排除重大疾病兒童。
1.2方法
宣教組進行講述指導、發放宣傳冊、播放窩溝封閉宣傳視頻及PPT等,于宣教組輸液室內張貼宣傳海報,加深患者對窩溝封閉的認識,根據患者的情況必要時引導前往牙防科進行窩溝封閉。無宣教組不做宣教處理。
調查口腔保健行為及知識:設計調查問卷內容,調查內容包含兒童基本信息,有無第一恒磨牙、有無做窩溝封閉術,及生產生活行為習慣等,并設計窩溝封閉相關知識的調查問卷,包含齲齒的危害、第一恒磨牙是否可被替換、什么事窩溝封閉及窩溝封閉的作用等。同時,與牙防科醫生協調好被宣教患者的診療路徑,保證醫護工作人員之間銜接,對宣教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完善對相關??浦R、宣教方式等的了解。1年后隨訪復查參試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參照標準為《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4],并有口腔醫生實施CPI探針檢查,同時讓參試兒童填寫相同內容的調查問卷,且當場收回,統計調查結果。參試兒童的問卷全部回收率為100.00%。
1.3觀察指標
統計兒童受教育后,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同時統計兒童的牙石檢出率、齲齒率、牙齦炎發生率及菌斑指數等。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結果的比較
宣教組兒童對牙齒方面的保健知識的了解率及用牙衛生等情況明顯優于無宣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兒童口腔狀況及窩溝封閉情況的比較
宣教組兒童的牙石檢出率、齲齒率、牙齦炎發生率、菌斑指數及窩溝封閉情況明顯優于無宣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兒童的飲食結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發生改變,其中糖分含量的升高是導致兒童口腔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齲齒病、牙周炎及相關的口腔疾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5-6]。我國口腔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患齲齒發生率較高,每位兒童平均有2.94顆齲齒[7]。窩溝的平均深度為1.3 mm左右,牙刷能到達的深度僅有0.4 mm左右,因此僅用刷牙的方法無法徹底清潔窩溝深處的菌斑,殘留的食物經過微生物作用產酸,破壞牙釉質,從而形成窩溝齲[8-9]。
兒童時期尤其是5~12歲兒童是口腔疾病發病的高發期,是影響兒童一生口腔健康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兒童進行口腔衛生宣傳教育,可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提高口腔保護意識[10-11]。宣傳教育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園宣傳教育的方式,不足之處是封閉性較大。如果通過門診口腔衛生宣傳的方式,發放宣傳資料,免費口腔檢查、窩溝封閉等,不僅能讓兒童自己認識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還能讓兒童家長也意識到口腔衛生的對孩子的重要性,讓家長起到其監督兒童的作用[12-13]。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家長對窩溝封閉可預防齲齒予以關注和認可,讓家長和兒童了解窩溝封閉的重要性,并引導患者前往牙齒防護醫生處就診[14],同時定期聯合牙防醫生在門診處舉行義診等活動,增強兒童及家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家長對窩溝封閉知曉率及窩溝封閉率[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沒有采用宣教的兒童對牙齒健康知識的了解率較低,其中,不良生活習慣,如牙刷的選用、刷牙次數、飲食習慣等方面的知識薄弱,對牙齒的保護意識不強;兒童經過健康教育后,對牙齒方面保健知識的了解率及用牙衛生等明顯好轉,且經過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教育兒童的牙石檢出率、齲齒率、牙齦炎發生率及菌斑指數明顯低于沒有采取措施的兒童。
綜上所述,對兒童進行門診口腔宣傳教育保健知識可提升兒童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提升口腔健康狀況,值得臨床普及。
[參考文獻]
[1]李潔儀,李叢華,曾興琪,等.350例兒童窩溝封閉預防齲的臨床療效及滿意度調查[J].重慶醫學,2015,44(6):834-835.
[2]王春曉,陽揚,張麒,等.中國兒童第一恒磨牙齲齒患病狀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6,32(5):599-601.
[3]申洋,劉凡,蔣瑩,等.四川省綿陽市5歲兒童口腔健康現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10):940-942,946.
[4]唐莉紅,施樂,袁爽,等.3種不同方法預防兒童恒牙齲的臨床效果評價[J].上??谇会t學,2014,23(6):736-739.
[5]涂蕊,鐘亦思,李雪,等.四川省652名6歲兒童乳恒牙齲3年觀察結果[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5,33(1):46-49.
[6]羅光浩.玻璃離子用于窩溝封閉3年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7):2831-2832.
[7]鐘微,黃佩貞,甘標.廣州市海珠區窩溝封閉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10):1540-1542.
[8]蔡琛,程由勇,劉媛,等.醫?;涌谇积x病預防模式的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4):642-644.
[9]劉娜,趙君,韓曉蘭,等.合肥市3~17歲孤殘兒童患齲狀況調查[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6,51(9):1350-1353.
[10]日孜瓦古力?阿木提,劉菁,瑪依熱,等.457例維吾爾族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2年療效分析[J].上??谇会t學,2014, 23(2):201-203.
[11]潘恒標,謝超毅,顧豪勇,等.寧波市鎮海區接受窩溝封閉兒童家長相關知識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5,31(11):1386-1388.
[12]辜雙嬌,林居紅,王孟宏,等.重慶市4~17歲孤兒口腔健康現狀調查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4,32(4):378-381.
[13]丁賢彬,呂曉燕,毛德強,等.重慶市兒童口腔窩溝封閉干預的遠期效果評估[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7):1202-1205.
篇3
【關鍵詞】 學生;健康教育;窩溝封閉;牙周?。积x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rying out oral cavity health study,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defending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ental caries in schools. Methods 390 six-year teeth’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comparison group and two experiment group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78 students who lack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oral cavity and whose parents don’t agree to make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operations will be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rest of 312 studen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re the students who have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have an operation of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he second group were students who just need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and can’t get systematical oral cavity health education. After half a year of one year, all the students’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haviors, periodontal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 will be check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more than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i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behaviors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P
【Key words】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Periodontal disease; Dental caries
口腔衛生保健是“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牙病列為僅次于心血管和癌癥的非傳染性疾病。據文獻報道, 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 小學生又是開展牙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人群。牙周病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 引起口腔內牙菌斑積聚, 導致了牙周病的發生發展[1]。研究表明, 不斷、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2]。齲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齲病的發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齲的預防[3]。窩溝封閉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向全世界兒童推薦的一種保護新生恒牙的方法, 也是我國衛生部門向全國各地的幼兒園、中小學生推薦保護牙齒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國牙防組也向全國兒童推薦這種保護牙齒的方法[4]。為了解廣州農村小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及六齡齒窩溝封閉術預防齲病和牙周病的效果, 特此展開相關調查。
1 研究目標
通過與學校密切配合, 對學生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咨詢、講座、與學生及家長互動等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獲取正確口腔保健知識, 了解六齡齒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促進健康教育及窩溝封閉項目在學校推廣應用。為口腔健康一級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內容
2. 1 研究對象 通過普查九佛轄區內四所小學6~9歲的全部學生, 確定應實施窩溝封閉的3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2. 2 研究方法 將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分組, 一組對照組及兩組實驗組。由于各種原因家長不同意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術, 也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78名學生對照組。把余下的312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實驗組一為系統的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的學生。實驗組二是只對學生及家長宣教六齡齒行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單純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而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學生。
3 效果評價
3. 1 由口腔科與預防保健科共同設計調查問卷及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方案, 調查問卷以《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問卷》為基礎, 并根據實際情況及口腔臨床醫師意見, 部分內容適當修改。
3. 2 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窩溝封閉術。
3. 3 干預后半年、一年對口腔健康知識知曉及行為形成、預防齲齒效果、牙周健康狀況的變化三組對比, 進行效果評價。
6 討論
調查發現, 教育后, 即使實驗組一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大有提升, 但有些健康知識掌握仍然較低, 如齲齒是由什么引起的知曉率為53.21%;關于牙菌斑的概念57.1%;預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59.6%;而且在教育過程中發現, 學生關于什么是牙線, 怎么使用, 使用牙線的作用普遍認知較低。說明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全面不足。因此, 口腔健康教育還需進一步努力, 今后的教育工作應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推廣, 持之以恒。
通過健康教育, 實驗組一健康行為改善較其余兩組更為顯著, 但有些方面如牙齦出血的正確處理干預后僅34.0%;含氟牙膏的使用率47.4%;正確刷牙方法55.8%;定期口腔檢查率58.3%??赡芘c缺少家長監督, 以及家長文化水平低, 對相關知識認知不足, 不正確指導有關。而且, 從表1和表2對比發現,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行為改善率提高更明顯。因此, 未來醫務工作者應多與家長、學校形成互動, 把家長、學生、醫護人員與老師很好的聯動起來, 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從中探索建立一種長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機制。
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口腔衛生。對英國不同人群實行口腔保健工作的綜合分析表明, 口腔保健教育能夠在短期內降低菌斑數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齦炎[5]。本次實驗牙周健康人數教育后半年與一年比較, 一年后三組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看出口腔健康行為的逐步提高才能促使健康人數的不斷增多。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循證研究結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口腔衛生狀況有積極作用, 但對齲病的減少沒有明顯效果[6]。實施窩溝封閉術后, 實驗組一、二均無齲齒, 而對照組患齲率逐步提升, 由此說明窩溝封閉防齲的重要性。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齲病和牙周疾?。òㄑ例l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兩種最常見的疾病。從上述研究表明, 采取口腔健康教育的同時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一級預防措施, 可以有效的預防牙周疾病和齲病, 對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促進人類的健康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懷周.西安城中村小學生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7(05):363.
[2] 范旭.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Ch in J Conserv Dent), 2005, 15(6):337-339.
[3] 洪偉,邊立新,鄭喜春.光固化窩溝封閉劑對六齡齒初期齲的治療.中國婦幼保健, 2002,17(8): 512-512.
[4] 鄭伯鈞.預防兒童齲齒的良策-窩溝封閉.求醫問藥, 2006:39.
篇4
關鍵詞幼兒齲齒飲食習慣刷牙習慣
中圖分類號:R78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533(2012)08-0050-03
齲病是人類高發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曾將其列為心血管疾病與癌癥之后的第3大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齲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普遍認為高糖飲食、牙菌斑存在、致齲細菌的作用、口腔衛生不良等是齲病發生的高危因素。近20年兒童齲病發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飲食結構改變及口腔衛生不良有關。預防齲病的發生發展應從兒童著手。本文試圖通過對上海市楊浦區3所幼兒園3~5歲的兒童齲患情況的調查,分析幼兒齲病易患因素,摸索出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幼兒園、家庭三結合的模式,干預幼兒齲病的發生發展,藉此達到減少幼兒齲齒發生和早期防治幼兒齲齒的目的。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1年3~5月在上海市楊浦區83所托幼機構中,采用抽簽法抽取3所幼兒園全部3~5歲幼兒518人,其中男266人,女252人。
1.2方法
采用2005年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制定的口腔健康調查方法、按隨機表法抽取調查對象并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齲病檢查方法(第4版)[1,2],由口腔科醫生按統一標準進行口腔檢查。有齲齒者歸為齲患組,無齲齒者歸為正常組。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相關情況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幼兒基本信息、飲食情況、口腔衛生習慣、家長衛生知識掌握情況、幼兒健康狀況及家庭環境。所得數據均經SPSS12.0軟件包進行卡方檢驗,檢驗水準設為0.05。
2結果
2.1患齲率
共發出調查問卷518份,收回有效問卷518份??谇粰z查發現患齲者149人,無齲者369人,患齲率28.72%。調查發現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患齲人數有所增加。
2.2幼兒齲齒與飲食習慣
幼兒齲齒的發生與幼兒食用葷菜與蔬菜的種類及多少無相關性(P>0.05),但與這些兒童平時喜歡吃糖、吃零食及不喜歡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的習慣有明顯的關系(P<0.01),見表1。
2.3齲齒與刷牙的關系
調查發現幼兒齲齒的發生與幼兒開始刷牙的年齡、幼兒喜歡刷牙的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刷牙起始時間較早的幼兒患齲齒的人數相對較少,增加刷牙時間或能減少齲齒發生,但刷牙頻率與方式對齲齒的發生與否并無多大影響(表2)。
3討論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初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肩負著防治多發病常見病的使命。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正逐步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支持力度,希望藉此解決常見病、多發病的早期防治問題,并以此減輕三級醫院的負擔、降低醫療成本。幼兒園、中小學都是初級預防保健的重要場所。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上海市楊浦區在83所托幼機構率先啟動了“醫生進校園”的項目,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附近醫院的全科或??漆t生,定期赴各中小學、幼兒園幫助學校衛生保健人員開展常見病、傳染病的防治工作,監測兒童體質、營養狀況,建立健康檔案,加強健康教育與食品衛生監管等學校衛生工作。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口腔科醫生,防治兒童齲病是其主要任務之一。
齲病的高發病率,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且醫治齲齒的醫療費用較為昂貴。齲齒的發生可能存在一定的遺傳易感性,兒童期易患齲齒,有可能成年后也易患齲齒。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兒童齲齒的防治工作[3-5]。近20年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地提高,但齲齒發生率并沒得到有效遏制,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飲食結構改變及口腔衛生習慣有關。針對這些因素進行早期干預或能抑制齲齒的發生發展。成人的思維與行為習慣是從幼兒期漸漸養成的,如能在幼兒期建立以幼兒園為范圍、家庭為單位、社區口腔醫生參與、依托三級醫療保健網的社區口腔衛生保健服務提供體系,對減少與預防齲齒的發生發展將會有積極的作用。
刷牙是抑制牙菌斑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調查發現幼兒齲齒的發生與幼兒開始刷牙的年齡、幼兒喜歡刷牙的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刷牙起始時間較早的幼兒患齲齒的人數相對較少,增加刷牙時間應能減少齲齒的發生。有報道稱在日本幼兒園的小孩就會刷牙了,而且99.0%以上的日本人每天都會認真刷牙,每天刷牙兩次的人數接近80.0%。日本近20年齲齒發生率明顯下降或得益于此[8]。世界衛生組織曾倡議普及三三制刷牙法,即每次飯后3 min刷牙、每次刷牙3 min、每天刷牙3次,這也是最有效的預防齲齒發生的方法之一。本次調查發現上海楊浦區的幼兒園內也不是每個小孩都能堅持刷牙2次的。幼兒期是一個特殊時期,認知差但會模仿。父母是第一老師也是監督者,幼兒父母的口腔保健意識直接影響幼兒的口腔健康。因此,具有一定專業口腔知識的醫生應該定期進入幼兒園與保健老師共同擬定預防齲齒的計劃。以圖片、游戲、刷牙比賽(以家庭為單位)等多種形式教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營造愛牙護齒的家庭氛圍,傳授自作的護齒技能,教育父母有意識的培養幼兒對刷牙的興趣,對抑制幼兒齲齒發生發展一定會有積極作用。
與口腔健康有關的公共衛生團體已充分認識到飲食習慣對口腔健康的巨大影響,糖消費的后發效應導致齲齒的發生已不容忽視。本次調查發現喜歡吃糖與零食、不喜歡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的幼兒患齲齒的比例較高。這是因為含糖飲食及精致零食不僅易導致牙菌斑形成,還能降低口腔內pH值,如果沒有粗纖維食物的摩擦、足夠的口腔自潔(緩沖)能力與正確的刷牙方法來去除這些菌斑、升高pH值,加上致齲細菌的作用,牙齒脫礦進而形成齲齒就會無可避免[6,7]。近幾年,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相關行政部門已充分認識到了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學前教育,希望能指導幼兒選擇正確的飲食、逐步養成科學的飲食觀,從而達到減少齲齒發生的目的[4,8]。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口腔科醫生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例如走進幼兒園給這些學齡前兒童及家長做一些健康飲食教育,倡導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鼓勵多食有營養價值的天然食物,而不是精加工的工業化產品;建議兒童減少飲用含糖飲料,多食粗纖維食品,一定有助于降低幼兒早期齲齒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周海靜, 聶紅兵, 馬力楊, 等.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12歲兒童齲齒及相關因素研究[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09, 27(5): 568-571.
[2] 韓曉蘭, 馬燕, 高永梅, 等. 兩種探針對12歲兒童齲齒檢查結果的分析[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08, 43(11):684-685.
[3] Bankel M, Robertson A, Köhler B. Carious lesions and caries risk predictors in a group of Swedish children 2 to 3 years of age: One year observation[J]. Eur J Paediatr Dent, 2011, 12(4): 215-219.
[4] Tickle M, Milsom KM, Donaldson M, et al. Protocol for Northern Ireland Caries Prevention in Practice Trial (NIC-PIP) tri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o measure the effects and costs of a dental caries prevention regime for young children attending primary care dental service[J]. BMC Oral Health, 2011, 11(1):27-30.
[5] Huew R, Waterhouse P, Moynihan P, et al. Dental car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iet and dental erosion in Libyan school children[J]. Int J Paediatr Dent, 2012, 22(1): 68-76.
[6] Wong MC, Lu HX, Lo EC. Caries years in preschool increment over 2 children: a life course approach[J]. Int J Paediatr Dent, 2012, 22(2): 77-84.
[7] Fontana M, Santiago E, Eckert GJ, et al. Risk factors of caries progression in a Hispanic school-aged population[J]. J Dent Res, 2011, 90(10): 1189-1196.
篇5
幼兒期是齲齒的高發期,做好口腔保健是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從我園近十年對全園幼兒的體檢情況分析看,齲齒的患病率分別是:2歲為4.5%;3歲為11.1%;4歲為24.8%;5歲為32.8%。由此可見,幼兒患齲齒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這是由兒童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首先,3~6歲是乳牙萌出停止階段,也是乳、恒牙交替的時期,如果乳牙保護不好,往往會造成恒牙排列不齊或恒牙萌出困難;其次,幼兒喜食甜食,如糖果、糕點、餅干、巧克力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尤以蔗糖的致齲作用最顯著,能加速口腔內變形鏈球菌的繁殖,導致齲齒的生成;第三,現在的家長講究幼兒營養,早晚都喜歡給幼兒喝牛奶,特別是晚上臨睡前給幼兒喝牛奶,有些家長讓孩子喝完牛奶后不漱口就立即入睡,也加速了齲齒的形成。
要降低幼兒乳牙齲患率,關鍵在于改變舊觀念,做到家庭、幼兒園、醫院的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一、把好幼兒園的健康防護關
口腔保健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幼兒一天基本上都是在幼兒園渡過的,一日三餐都在幼兒園吃,這使幼兒園自然成為幼兒齲齒防護的重要場所,我們就從以下方面進行健康防護。
1 培訓教師:幼兒教師是幼兒健康教育的最好老師,理應承擔起幼兒口腔保健的重任。首先,由保健醫生定期給老師上口腔保健課,講授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從齲齒的形成、危害及如何防治等方面進行,提高老師們的衛生防病素質,同時組織教師進行幼兒防齲齒經驗交流,鼓勵教師自編與口腔保健密切相關的幼兒兒歌、課件、情景劇等對幼兒進行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教育,從小培養幼兒自我保健能力。并向幼兒反復傳授口腔衛生知識,進行口腔健康行為(如堅持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反復訓練,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教育幼兒科學吃糖,如吃糖果糕點后要漱口,以消除致齲因素。
2 落實一日口腔保健常規:建立明確的一日口腔保健常規制度。幼兒每天早晨入園用淡鹽水漱口,起到清洗口腔作用。每日三餐后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幼兒每日上午活動間隙喝一次含氟茶水,通過微量含氟物質吸收于體內,達到防齲的目的。
3 保健室每年定期為幼兒園體檢:發現齲齒幼兒及時與家長聯系,要求家長盡快帶幼兒到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指導家長開展口腔衛生保健工作,做到早防、早治,降低患齲率。
二、抓好家庭健康防護關
家庭也是幼兒培養自我保健能力、預防齲齒發生的重要場所,只有家長提高了自己的口腔衛生知識,才能承擔起家庭齲齒防護的重要職責。對此,我們主要嘗試了以下方法:
1 加強宣傳,改變家長觀念:許多家長普遍存在著錯誤認識,認為幼兒乳牙僅是暫時存在,遲早要被恒牙所替換,因而忽視了對乳牙齲齒的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其實,乳牙過早脫落,可導致乳牙換恒牙時產生牙列錯亂,牙頜畸形,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引起劇烈牙痛以及引起齒根齒槽的疾患,影響幼兒的食欲,咽嚼、消化吸收和生長發育,還可形成病灶引發全身疾患。因此,我們通過網站、溫馨提示、致家長信等形式,改變家長錯誤的觀念,提高口腔衛生保健知識,使家長充分認識到保護乳牙的重要性。
2 引導家長注意培養幼兒良好衛生習慣:3~6歲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可塑性,正是培養各種良好衛生習慣的好時機,家長一定要承擔起第一位健康教師的職責,通過講故事、看圖畫、電視、VCD向孩子傳授口腔衛生知識,如齲齒是什么樣的、齲齒的危害、刷牙的正確方法、什么時候刷牙最好,等等,讓孩子從小養成早晚各刷一次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每天檢查,提醒孩子堅持刷牙漱口,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發現齲齒,立即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
篇6
【關鍵詞】口腔健康;5歲前兒童;影響因素
1我國兒童5歲前的口腔健康情況分析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增高,5歲兒童患齲率與齲均都不斷增高。農村兒童的齲病的流行狀況要比城市兒童嚴重,通過對三個區域的調查都顯示這種特征。就好發牙為來說,患齲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上頜中切牙、下頜第一乳磨牙、下頜第二乳磨牙、下頜乳中切牙。那么危害5歲前兒童口腔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調查結果顯示這與兒童的家庭環境、所在地區經濟水平狀況、飲食習慣、口腔治療等都有重大的關系。
2影響5歲前兒童口腔健康的因素分析
2.1地區因素:郊區和農村兒童齲病嚴重兒童所在地區是影響患齲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地區不同,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家長的文化程度、職業、收入就會不同,家長口腔健康知識態度會有差別,在對待兒童的飲食習慣與口腔衛生習慣方面存在差異。綜合考慮這些因素,郊區和農村兒童的齲病要比城市嚴重,都是影響兒童齲病的危險因素。比如說農村家庭的兒童家長對口腔健康知識缺乏,態度不積極,很多兒童有含糖飲食習慣,也沒有很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導致齲病率很高,是城市市區兒童的1.8倍多。
2.2家長文化程度因素調查顯示家長文化程度與兒童的患齲情況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家長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患齲情況就越輕,反之就越嚴重。大專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家長,其子女患齲病的程度要明顯輕于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家長,因為他們獲得知識的渠道更多,能力更強,而且具有主動獲取口腔保健知識的意識和較強的應用操作能力,這容易讓他們得到更多、更豐富、更準確的口腔保健知識,且對保護孩子的口腔健康持正面積極的態度。
2.3含糖食物的攝入的方法與頻率調查顯示患齲嚴重程度與睡覺前含奶瓶兒童的頻率呈正相關。含奶瓶睡覺是一種不良習慣,因為奶瓶中的含糖液體與乳前牙會有長時間接觸,這時期的乳牙剛長出不久,還沒有完全礦化,很容易受到糖分的侵蝕。再有含糖飲料與食物等攝入的頻率越高,兒童換齲病的概率就越高,嚴重程度也隨之增加。因為糖的攝入增加會令兒童口腔內的變鏈菌等致齲菌可分解底物增加,進而增加產酸,侵蝕了牙齒。在5歲兒童中,每天吃甜點兩次及以上會比每天吃少于一次甜點的患齲嚴重程度高4倍多。因此應該在以后的口腔健康宣傳教育中重視對含糖食物合理攝入頻率的教育。
2.4主動就診的主要原因是治療齲病而不是預防經過多因素分析,5歲前兒童齲病有一個共同的因素是“過去一年有沒有看牙”,但是結果卻令人驚訝:過去一年接受口腔服務的兒童齲齒情況反而更嚴重。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分析發現,原來只有15%的兒童是去進行常規口腔檢查和預防性治療,而85%是為了治療已經發生的口腔疾病。即主動就診是為了治療而不是預防,只有當齲病嚴重了才帶子女就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即使像巴西這種發展中國家,主動就診中接受涂氟等口腔預防措施的也達到60%以上。
3加強5歲前兒童口腔健康的對策
3.1加強郊區與農村兒童口腔健康保障力度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低、家長學歷低、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這些一般發生在郊區和農村當中,其家庭中子女的患齲率也高。這些地區是口腔保健力量相對薄弱的地區,但卻擁有很龐大的兒童數量。為此必須將口腔保健的公共衛生資源向郊區、向農村傾斜,構建郊區和農村的口腔保健隊伍,加大資金投入。既要將口腔保健宣傳教育走入鄉鎮、農村,更要走進每家每戶。
3.2家庭干預策略家庭干預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低齡兒童和學齡兒童干預策略。
3.2.1低齡兒童家長家長要盡早幫助孩子清潔口腔,培養兒童接受口腔清潔的意識,這些要從一點一滴的行為中去實現。比如每次喝奶后,用清水紗布擦拭孩子口腔,幫助嬰兒提前感知口腔清潔;在孩子萌出第一顆牙后,就幫著嬰兒刷牙等;基于含奶瓶睡覺的危害,睡前應盡量減少喂奶的次數,提倡多量少次;睡前不能清潔嬰兒口腔的,應該在喂奶后飲用清水,達到間接清潔口腔的目的。
3.2.2學齡兒童家長學齡兒童這一階段的身體和心智已經發育到一定程度,家長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兒童養成自我的口腔清潔習慣,教授孩子正確的口腔保健方法,例如正確的刷牙的方法。對于家長的口腔保健教育,主要放在以下幾個方面:認識到兒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對兒童第一顆恒牙的保護,比如窩溝封閉,氟化物的應用;對于含糖食物的控制方面,家長可以記錄兒童含糖食物的量和時間,指導孩子正確規劃合理的攝入量,培養孩子自我口腔健康管理能力。
3.3家長應該定期帶孩子去拜訪專業口腔醫生齲病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兒童治療時的不適感也越少,將來對于口腔治療的恐懼感也越小,同時疾病的預后也越好。但是很多家長沒有主動定期帶兒童看口腔的意識和習慣,直到孩子齲病發展嚴重了,才帶孩子去看,這種被動就診導致齲病發生率增高,且嚴重。所以我們應該向家長強調兒童齲病的危害以及早期治療的必要性,同時介紹一些有效的方法去主動了解兒童的口腔狀況。
篇7
[關鍵詞]氟保護漆;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宣教;患齲率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3-0474-03
Elemental survey of fluoride protection paint application for dental caries prevention on preschool children
SU Fa-j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hiye Street Branch, Chengdu Women & Children's Central Hospital,Chengdu 610031,Sichu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find out the effect of fluoride protection paint for preventing tooth caries of preschool children. Methods Take two sample groups from two kindergartens,one with 0.1% fluoride protection paint treatment twice a year and another without such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made up of preschool children at 2.5 to 6 years of old and the ratio between girls and boys was about 1:1.1.The number of group one in the experiment was 1606,and group two was 1565. Results Group one showed much better performances in DMF,DMFT and DMFT indexes.The DMF of group one,especially,is less than 0.01,much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two. Conclusion A 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s and hospitals is need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luoride protection paint for preventing tooth caries of preschool children to guarantee the dental health of preschool children.
Key words:fluoride protection paint application;preschool children;dental health promotion;DMF
兒童是齲病的高發年齡,齲病對身心的健康成長和面容美觀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日益受到幼兒園及家長和醫療機構的重視。由于經濟條件、生活習慣、家長意識等原因,大部分兒童齲病未得到重視和及時有效的修復治療,因此幼兒園口腔保健的重點就是預防乳牙齲病。有效而簡便易行的預防齲病方法:在保持口腔衛生的基礎上,使用含氟防齲產品對牙齒進行保護。近三十年來,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齲病明顯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氟化物的適當應用。氟保護漆是局部用氟的一種,適合各年齡段的齲病預防,是WHO推薦的兒童群體防齲的適宜技術之一。瑞士偉瓦登特公司研制并生產的氟保護漆(Flour Protector)被有關專家和機構公認為首選群體防齲的產品[1],它操作簡便、安全、有效等優點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院從1999年開始逐漸在負責年度體檢的幼兒園中開展口腔健康宣教,并在絕大多數幼兒園進行2次/年,口腔預防滴涂0.1%氟保護漆,預防乳牙齲至今已十多年了。由于我院主要負責成都市一級一類(教委統一評審)幼兒園的體檢和預防,在經濟、社會條件、入園年齡等方面各園基本相同?,F將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園近兩年來在患齲率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近兩年來在我院進行年度體檢的幼兒園中未接受每年氟保護漆滴涂的為對照組,已接受防齲的為實驗組。兩年人數分別為1606例和1565例,女童與男童的比例為1:1.1,近年來隨著入學年齡提前到6周歲,在園學齡前兒童從嬰班到大班年齡多在2.5~6歲。
1.2方法
1.2.1分組情況:兩組均在上半年年度體檢時,發放口腔衛生宣傳掛圖資料及乳牙模型,并由老師在各班實施口腔保健常識普及的健康教育課程。對照組每年1次在上半年填寫口腔檢查情況于體檢本上,齲齒需治療時填寫口腔檢查治療通知單,實驗組則每人分上、下半年,每年2次滴涂0.1%氟保護漆后填寫口腔檢查預防治療通知單。
1.2.2調查方法:由經過口腔健康調查培訓的專業人員檢查確診,檢查方法在充足自然光線下以消毒棉簽撐開口腔視診為主,必要時使用平面口鏡和探針進行檢查,并記錄檢查情況。診斷標準按國家齲病統一標準規定,記錄乳牙患齲狀況,區分齲失補相應牙位、牙齦情況,口腔粘膜情況,咬合情況,有無乳牙滯留等。
1.3實施材料:實驗組所有兒童2次/年滴涂0.1%氟保護漆[2],規格:1ml/支,一個孩子的用量為 0.1~0.3ml/人次。棉簽,口罩,鈍頭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塑料膠管、探針、口鏡、手套,醫用空壓機(帶二用槍噴頭)。
1.4實施步驟:①用內附開瓶器打開瓶蓋,用鈍頭注射器抽取藥液備用;②讓兒童張口,用棉簽擦干預滴涂的牙面,將檢查情況記錄下來;③在用氣槍補吹欲滴涂的牙面,使之盡量保持干燥;④給鈍頭注射器套上一次性膠管并將藥液滴涂于相關牙面;⑤用氣槍分區吹各涂布層使之在被涂布的牙面上形成一層通透性較差的漆膜;⑥囑45min內不要給兒童漱口、喝水、吃東西。
1.5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患齲情況見表1。
2.2齲失補牙數、齲均情況見表2。
2.3齲失補牙數構成比見表3。
3 討論
3.1作用機理:氟保護漆的防齲機理是一系列機制的綜合,它不僅能夠增加牙釉質的氟含量,還能減少牙釉質的脫礦并加速牙釉質的再礦化,增加牙釉質的表面硬度,提高抗腐蝕能力,抑制牙菌斑中致齲菌的生長[3],多方面協同發揮防齲作用。
3.2類型及濃度:常見有兩種類型,一種含氟化鈉,另一種含氟化硅烷。含氟化硅烷的其代表是氟保護漆,它以聚氨基乙酸、乙酯為基質,經酸化和加固在空氣中呈透明的膜。我科使用的氟保護漆氟含量為0.1%F-(義獲嘉偉瓦登特公司,瑞士)。
3.3使用頻率及安全性:我科采用國際通用方法分上、下半年,2次/年滴涂0.1%氟保護漆防齲。Tweman等(1996)報道可降低齲29%[4]。另外研究表明,應用含氟涂料比氟凝膠安全,氟保護漆的濃度很低,即使用于幼兒也很安全。我科應用十多年來未曾發現副作用病例。
3.4防齲效果:本調查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兩年患齲率分別為38.27%,36.88%和50.63%,52.43%,統計學檢驗結果(P<0.01)可認為對照組學齡前兒童患齲率高于實驗組兒童,兩組的差別有高度的顯著性。患齲率,齲均等與馬飛、陶人川等[5]南寧市三所民辦幼兒園有差異,可能與我科體檢的為公立一級一類園、環境較好、教師素質、生源家庭經濟收入、社會條件、家長受教育程度等情況相對較高,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對兒童的口腔健康狀況重視有關。
另外本調查還表明,在齲失補構成比特別是補方面與詹福良,程睿波等[6]對遼寧省2005年城市兒童3.86%的構成比有差異??梢哉f這和我科近十多年來堅持在幼兒園進行口腔衛生健康宣教和實施2次/年0.1%氟保護漆防齲后發放口腔檢查預防治療單有密切相關。它既是修復治療通知單,又是口腔預防保健知識宣傳單。近兩年來發展到不少家長在拿到通知單后會及時到我科進行有效治療,說明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在不斷提高,進一步的修復治療既可以恢復功能,有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這也是筆者今后不斷努力的目標:“降低乳牙齲病的患齲率,提高齲齒的充填率”,讓更多的孩子展現出健康、美麗的笑容。
綜上,雖然實驗組的乳牙充填率可達14.56%,與計艷,龔玲等[7]南京市7~12歲兒童齲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中11歲組13.38%相當,但與國外乳牙充填可達34%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這可能與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和觀念相關,大部分家長認為乳牙是要被替換的,從而不重視乳牙齲病的修復治療。在后期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動中,我科將派專業人員到幼兒園對老師和家長進行專業指導,強調口腔保健預防在牙齒美容方面的重要性,宣傳齲病的危害與防治知識,逐步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教會正確刷牙方法,制定合理膳食,氟化物的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并積極推廣窩溝封閉,預防性樹脂充填,齲病的早期充填等修復治療,使家長及兒童主動參與口腔預防保健,定期進行檢查治療,最大限度地控制齲病的發生發展。筆者在工作中還發現嬰小班由于年齡較小,不易配合很少對哺乳齲進行治療,笑起來特別影響美觀;中大班因為齲齒發病率逐步增加,齲齒的充填率也相應增多了。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針對不同年齡進行分組、兒童乳牙齲壞類型的不同分別收集整理資料開展進一步細致研究。
[參考文獻]
[1]曾 蓮,李洪喜.氟保護漆防齲效果觀察[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3,(1):116-117.
[2]蘇發君,許 桂.兒童口腔預防中牙科畏懼癥的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08,21(8):1396-1397.
[3]楊 剛,林居紅,王金華,等.氟保護漆預防兒童乳牙齲病的臨床治療評價[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2):159-161.
[4]臺保軍,胡德渝.氟化物與牙健康//卞金有.口腔預防醫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8-129.
[5]馬 飛,陶人川,陳 波,等.402名南寧民辦幼兒園學齡前兒童齲病狀況調查[J].口腔醫學,2010,30(3):167-169.
[6]詹福良,程睿波,張 穎,等.遼寧省5歲兒童齲病流行病學等調查十年對比分析[J].口腔醫學,2010,30(2):109-111.
篇8
【關鍵詞】口腔疾病的種類;治療;預防;宣傳;保健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068-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口腔疾病的認識越來越多,口腔疾病以發病率高、患病人群廣、大眾化為特點,成為世界上最為多發的一種疾病。其中牙病的發病率尤其顯著,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發病率之后的第三位. 口腔疾病是全世界范圍內的大眾型多發疾病,而中國面臨的情況更為糟糕,發病率竟高達七成,中國早已被列入世界口腔疾病的高發國行列。
我國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包括:口腔潰瘍、齲齒,牙周病。齲病和牙周病是危害人群口腔健康的兩大疾病,口腔保健意識較差、缺乏口腔保健常識直接影響到人群的口腔健康行為,從而導致到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
1 口腔潰瘍常見的臨床癥狀及治療愈后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是口腔黏膜最常見的潰瘍類疾病,為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淺表性潰瘍,具有周期長、復發性、自限性的特點。①好發于唇、頰、舌及軟硬腭等黏膜處。病因多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現在雖然原因不明,有各種可能因素引起,但此病有自愈性,輕者病程約7~10天,重者月余甚至數月。局部以消炎、止痛,防止繼發感染,促進愈合為主;全身對因治療、減少復發。愈合后應繼續鞏固治療及調護,易食清淡及富含維生素較多的飲食,少食辛辣油膩食品,控制復發。
2 齲病的病因及治療
2.1 齲病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因素的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其主要發病機制是由于菌斑下的致齲菌在代謝過程中產酸,造成局部微環境的PH值下降,導致局部硬組織脫礦,羥磷灰石晶體溶解破壞,無極鈣、磷移除所致。②早期齲壞部分表現為透明度下降,呈白堊色,隨之有色素沉積,呈褐色或棕褐色斑點,脫礦后牙齒的硬度明顯降低,探針時會有粗糙感。
2.2 早期齲臨床可通過去腐凈后行充填治療,效果非常好;洞面大而深但未暴露牙髓者也可通過保護牙髓或墊底后行充填治療,治療后定期復查,如不適應及時復診,愈后效果也較佳。
2.3 牙齒楔狀缺損也是社區口腔科中常見的疾病,它屬于牙體硬組織疾病的一種,牙體組織受機械、物理、化學或者綜合刺激作用下造成的慢性損傷,可能有牙本質敏感的癥狀,也可繼續發展形成齲齒、牙髓炎、根尖炎、牙髓壞死、牙冠從牙頸部處折斷。缺損小、無癥狀時去除局部機械因素可不予以處理,缺損較大者可復合樹脂充填治療,缺損大而深伴有敏感癥狀者應先墊底再進行充填。如已發展為牙髓炎或根尖炎時應行牙髓治療和根管治療術;對牙冠折斷者應根據剩余壓根情況擬定治療計劃。
2.4 臨床早期齲患者自身很難發現,在社區工作中,口腔科的患者有八成以上是因牙齒疼痛而難以忍受才前來就診的,這時齲齒就已經變成牙髓或根尖發炎的疾病了,再進行簡單的去腐充填治療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只能去除發炎的牙髓做根管治療,后期根據情況還要做修復治療。這就要求社區口腔科大夫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宣傳,患者配合大夫做到對齲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降低齲病的患病率。
3 牙周病
3.1 牙周病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調查資料顯示兒童和青少年牙齦炎的患病率可到達70%~90%到青春期達高峰;而牙周炎從35歲開始發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也增加,切病情漸加重,到40~50歲時到高峰。牙周病晚期可致牙松動、脫落,并影響消化功能,引起胃腸道疾患,直接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由于牙周病也是導致牙喪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口腔醫生必須遵循世界衛生組織(1984)提出的“牙齒無洞,無疼痛,牙齦部流血”健康人的原則,進行宣傳教育,是人們了解防牙周組織病的重要性,提高群體的口腔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識。③其中牙周病主要指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常見的感染性口腔疾病。
3.2 牙齦炎主要發生于青春期少年,菌斑可引起的牙周疾病,與青春期內分泌變化有關。青春期正處于混合牙列時期,因牙列排列不齊以及口呼吸等習慣,口內會滯留大量的菌斑微生物,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易堅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導致青少年齦炎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
3.3 慢性牙周炎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有菌斑引起,其特點是有牙周袋的形成,附著喪失,牙齦退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不可逆,指的是退縮的牙齦、吸收的牙槽骨不會再長回來,只能通過復查和復治控制病情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3.4 牙周疾病在進行口腔衛生指導的同時,應給予臨床齦上潔治術,牙周炎患者還應配合齦下刮治術和跟面平整術等基礎治療,徹底去除菌斑和牙石,局部齦袋沖洗、袋內上藥和含漱劑漱口。青春期齦炎經治療一般可痊愈,后期應定期做牙周檢查即可;牙周炎患者治療后,牙周環境也會明顯改善,停止疾病的發展,恢復牙周組織的形態和功能,也應定期檢查,防止復發。
在日常社區工作中,很多患者對于義齒修復還有很多問題。首先大多數患者來就診時來就診時已經是牙周炎晚期的病人了,牙齒三度松動,以現在的醫療技術是恢復不到以前健康的牙周狀況了,這樣的牙齒臨床醫生是建議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拔除的,但是拔牙后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去恢復牙槽骨才能再做修復治療,但對于美觀要求較高的患者,有一種義齒可以在病人牙齒拔出后立即帶上,可保持面部外形、語言和咀嚼功能。這種義齒稱為即可義齒,也可稱為過渡性義齒。
即刻義齒是在病人患牙拔除前就預先做好,牙齒拔除后應立即戴入的一種義齒。全部牙缺失或部分牙缺失的病人,均可制作即刻義齒。即刻義齒屬于一種暫時性義齒,待拔牙創口完全愈合、牙槽骨的吸收和改建基本穩定后,常需要重作。因工作需要的病人,如教師、演員、外事工作者或因工作需要而不能缺失前牙 等。④它的優點是可以止血、保護傷口、減輕病人疼痛、促進傷口的愈合,減緩牙槽嵴的吸收,因拔牙后立即戴入義齒,恢復了生理刺激,防止廢用性萎縮和舌體擴大。這種義齒價格也比較便宜,適合拔完牙后立即修復。待牙槽骨吸收穩定后再選擇重新修復。
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要加大對孕婦口腔保健的宣傳。妊娠期的婦女是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時期,因生活規律改變,進食次數增多,所以會經常忽略對口腔的衛生保健。由于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升高,而使原有牙齦炎癥加重或形成妊娠期牙齦炎,造成牙齦呈鮮紅或紫紅色,顯著的炎性腫脹、肥大,有齦袋形成,輕探之易出血。
孕前口腔檢查也是十分重要的,如發現有齲壞應及時治療,若未及時治療齲壞會越發展越深,深及牙髓時牙齒會疼痛難忍,再治療時可能就會局麻下開髓才能解除痛苦,然而妊娠期局麻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可能會造成胎兒的畸形;
如口腔中有殘根或智齒也可引起疼痛,需拔出時必須也要局麻下,局麻術中可能會引起流產或早產。
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康宣教口腔知識的宣傳指導下,孕婦應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識,掌握正確的口腔保健方法,盡量徹底清除牙菌斑,保持口腔處于清潔衛生狀態;定期檢查口腔狀況,避免照射X線和拍攝X線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謹慎用藥。
老年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口腔科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口腔治療可能引起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的變化,對于安全問題應給予重視。老年人修復時應盡量利用余留牙,增加義齒的支持和提高咀嚼效率。盡量保留條件較好的殘根,經過根管治療后可制作帽狀冠、套筒冠以增加義齒固位。余留牙齒條件差,增加了修復治療的難度;老年人較多的食物嵌塞癥狀給義齒的設計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老年人應該給予特殊照顧,老年人常伴有吞咽障礙,易發生誤吞,要求口腔科大夫操作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居民對于牙菌斑了解甚少,對于齲齒的原因和如何預防齲齒及如何有效去除牙菌斑的知曉率較低,只有氟化物防齲是無害的知曉率較高。⑤居民對于口腔疾病認識主要還是要社區服務機構的大力宣傳,組織體檢,總結分析體檢報告,加強口腔防治和檢查。向患者宣傳口腔衛生的重要性,示教正確的刷牙方法,不斷清除牙菌斑,預防齲病,牙周病的效果。社區醫護人員要堅信可以控制菌斑,預防牙病,向患者宣傳教育,要正面鼓勵患者并積極與社區居委會配合,組織開展預防口腔疾病健康大課堂活動。
消除菌斑的方法:
(1)最常用而有效的消除菌斑的方法就是正確刷牙。每天刷牙2次以上,早晚刷牙,使用保健牙刷以及每3個月更換牙刷;
(2)正確使用牙線清除牙齒鄰面菌斑;
(3)牙簽適用于有食物嵌塞的牙間隙。在晚飯后,刷牙前,用圓頭的三角形木質牙簽剔除每個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和菌斑。
初級口腔衛生保健要盡量包括所有人。內容包括定期進行齲病與牙周病的檢查、記錄與報告,建立居民口腔健康檔案,以監測口腔疾病發病狀況;通過潔治、窩溝封閉、預防性重填等項預防疾病的發生;進行早期齲的簡單處理。⑥社區服務機構通過健康教育的形式使人們主動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為以達到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團隊的作用,對社區居民進行廣泛宣傳,組織專題講座,發放資料、宣傳櫥窗等措施,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對于預防保健方面的問題可以進行交流、討論,還可以直接面對面的提出問題。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口腔科醫生應針對日常工作中和社區健康體檢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口腔衛生保健信息及口腔衛生指導,廣泛動員社會每個成員積極關注與投入,深入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讓居民理解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關系,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在社區范圍內開展口腔衛生指導、窩溝封閉預防齲齒,推薦居民使用含氟牙膏。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健康牙齒的標準是牙齒干凈、沒有蛀牙、不會疼痛、牙齦顏色正常和沒有出血現象。作為社區口腔科醫師應該積極參與到社區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宣傳中,通過社區的醫療保健工作來滿足社區居民的保健需求,改善社區居民的口腔健康狀況,當好社區百姓的“守門人”,為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牙齒健康標準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少華 卓鋒 左金華.《使用臨床口腔病學》.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11
[2] 左金華 郭秀娟 魏志民.《臨床口腔病學》.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3] 董世濤 張涵.《實用醫學研究與診療全書―口腔科學》.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11
[4] 王翰章.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六十一 口腔醫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6
篇9
【摘要】牙科恐怖癥是人們對牙科治療所持的特殊心理和行為的表現。本文就流行病學、相關因素、危害、治療進行概述,醫學論文以期引起醫務工作者的重視。牙科恐怖癥(Dental fear,DF)又稱牙科焦慮癥(Dental anxiety)或牙科恐懼癥(Dental phobia),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關鍵詞】牙科恐怖癥 特殊心理 治療
在牙醫給患者診治過程中,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悸、出汗、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高聲叫喊,甚至躲閃和拒絕治療。這種人們對牙科所特有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直接影響病人與醫生的合作,對牙科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工作極為不利。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外就有學者對牙科恐怖癥進行調查,并對其描述、判斷和測量有了統一的方法和判定指標,而國內對牙科恐怖癥的報道相對少些。
現回顧國內外牙科恐怖癥的進展。流行病學牙科恐怖癥一般存在于有牙科治療經歷的人群。Moore等(1993)對645名丹麥成人隨機抽樣調查,結果表明40%有DF[1]。Weinstein等(1993)對3041名日本中學師生調查發現88%有DF,42?1%屬高度DF[2]。國內洪炯(1996)對口腔修復患者調查,38%有DF[3]。調查中發現,兒童年齡越小, DF發生率越高[4],成人DF隨年齡增加而降低[5],也有認為年齡與DF無關的。多數調查表明,女性DF多于男性。這與大部分畏懼和焦慮一樣,女性比男性更敏感,而男性的控制力和耐受力比女性強。DF中50?9%產生于兒童時期,22?0%產生于青春期,27?1%產生于成年[6]。
發生牙科恐怖癥的相關因素
1 父母,尤其是母親受教育程度越高,由于母親的影響及良好家教,兒童相對懂道理,自制力較強,DF發生率越低[4]。
2 以前口腔治療時的疼痛經歷及不良感受。疼痛多出現在牙體治療中,Berggren(1984)調查發現,33%的DF害怕高速渦輪機,42%DF害怕低速牙鉆[7]。其他如用探針探知齲蝕深淺,牙髓活力測,注射麻藥等均給病人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颊叩奶弁唇洑v使他對以后的復診產生相當程度的畏懼,甚至延期或取消復診。
3 陌生的醫生及診療環境。醫生衣冠不整,態度生硬,缺乏自信,或經驗少,操作能力低,都會使患者產生不信任感,進而對診治不配合。Skaret等(2000)對挪威754名12―18歲青少年錯過或取消牙科預約的原因進行調查表明,對牙醫的不信任是失約的主要原因[8]。診療室混亂,其他病人治療時發出的尖叫,高速渦輪機鉆牙的聲音都會加重病人的緊張情緒。
4 他人言行的間接不良影響。通過看到別人在牙科治療的情景或聽過他人對不愉快治療經過的描述,而產生潛在的畏懼,這一點不容忽視。
5 身心狀況。Hagglin等(2001)對778名38―54歲的婦女做心理檢查時發現,神經過敏和弱外向型的婦女易出現牙科恐怖癥[9]。
牙科恐怖癥的危害
1 降低了早期就診率。Weistein等(1993)報道,日本中學生因DF而延誤就診的占50%[2]。Al- berth等(2001)報道DF病人口腔缺牙數較多,補牙數少,老年人中DF與缺牙數呈正相關關系,年輕人中這種趨勢也愈發明顯[10]。這種危害的最終結果是無牙。DF只能使病情加重,診治過程更加復雜,痛苦增加,醫療費用更大。
2 降低了診療質量。在診治過程中,對牙體牙髓病的診斷和鑒別很大程度上依靠病人對疼痛的主觀描述,以及對各種測試的反應。由于病人的畏懼,可能提供不準確甚至錯誤的信息,增加誤診率。治療中,病人因DF而發生躲閃、掙扎等會影響操作的質量,甚至發生軟組織損傷等事故。
3 降低了工作效率。診室內患者的恐懼情緒相互感染,候診的病人也會相互交流彼此的治療體會,醫生護士要用更多的時間對病人進行解釋、安慰以及其他處理,降低了單位時間內看病人的數量,增加了其余患者的候診時間。
4 惡化了醫患關系。DF患者對醫生多不配合,為了給不配合的DF兒童治療,可能會采取固定頭部,按壓四肢,用開口器強行張口等,增加了患者對醫生的反感和敵對情緒,加重了畏懼,造成惡性循環。
5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DF患者,因對牙科治療的畏懼,不僅口腔狀況日趨惡化,有時的口腔治療過程中,還會因疼痛、精神緊張、恐懼等原因發生心律失常、心室顫動、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嚴重并發癥。牙科恐怖癥的防治1969年, Corah等提出牙科恐怖癥評分法(Corah s dental anxiety scale,CDAS)以來,國內外學者對DF有了統一的認識,DF也越來越成為醫務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有效地降低病人對牙科的畏懼情緒,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1 醫生工作時應衣帽整齊,操作臺面保持干凈整潔,器械擺放井然有序,以及醫生親切的語言、和藹的面容,都是醫生贏得患者信任的前提,也是患者消除畏懼的主要因素。
2 心理方面?;颊呔驮\前,應主動與患者交流,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的要求。也可根據患者的年齡、職業、性格等特點與他們交談感興趣的話題。并請患者放心,醫生會認真檢查并解決好問題的。安慰性的語言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使恐懼的患者獲得安全感,同時使患者對醫生產生信任而得以放松。安慰時,對患者應有高度的同情心,向患者交待整個治療可行的方案,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每一步要做什么,可能出現什么反應,如疼痛的話,希望病人不要躲閃,舉手示意給予配合;如因疼痛而躲閃,也要表示理解。然后再開始治療。
3 診療環境。舒適優雅的候診及診療環境,輕松的背景音樂,極大程度地松弛病人緊張的神經。Gardner等認為音樂能緩和氣氛,直接抑制網狀結構和下視丘對疼痛刺激的傳導[1],在口腔治療時收到良好的鎮靜、鎮痛效果。Frere(2001)采用視聽設備對輕中度DF病人進行口腔治療,無明顯的操作干擾,減輕了病人的恐懼和焦慮,縮短了治療時間,有益于醫生和患者[12]。同時候診室應設有診前教育展板和圖片,循環播放宣傳錄象,擺放一些口腔器械,讓患者親自接觸,消除陌生感,增強就診的信心。
4 無痛治療。正確運用藥物為患者止痛是解除畏懼的有效措施??诜偼存傡o藥如水合氯醛糖漿、咪唑安定等;吸入一氧化氮超淺麻醉;或者靜脈給異丙酚后進行口腔治療,如拔牙等;以及氟派利配合哌替啶使用,在輔以局麻的同時,產生良好的鎮靜、抗焦慮作用,并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13]運用這些方法時,可達到醫患雙方滿意的鎮靜程度,患者放松、舒適,無緊張焦慮感,張口合作,配合治療。藥物治療是行為方法治療的輔助,一般作為配合措施實施。
5 提高口腔保健和衛生教育。很多有DF的病人對口腔衛生知識和牙病沒有足夠的了解,認為牙痛不是病,這是口腔保健和口腔衛生教育工作沒有廣泛開展的結果。對牙科治療或保健工作缺乏正常心理和正常的態度,導致了DF。許多學者認為,讓兒童接觸牙醫,定期接受口腔保健,使兒童從小就對口腔治療有個良好的心理準備和習慣過程,有效地預防的發生。Peretz(2000)對以色列牙科學生進行四年的追蹤觀察發現,隨著專業知識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臨床經驗獲得的增加,DF可逐漸減少[14]。提示我們對居民普及口腔知的重要性。
結語
篇10
[關鍵詞] 窩溝封閉;適齡兒童;健康教肓
[中圖分類號]R7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1)13-0063-02
臨床很多資料表明,在恒牙中,下頜第一磨牙患齲病的頻率最高,第三是上頜第一磨牙。第一磨牙是兒童6歲時萌生,通常6齡牙齒在7-8歲完全萌出,6齡牙是承擔咀嚼功能最主要的牙齒,由于萌出早,如沒接受口腔健康教育,不注意保護,很易患齲齒病?;箭x齒可給兒童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可成為患心腎等病的誘因,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窩溝封閉主要用于兒童與青少年新萌出的恒磨牙,可達到很好預防窩溝齲病的作用,因此對7-9歲的兒童第一恒牙磨牙行窩溝封閉非常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這方面的認識,不能接受,為了讓適齡兒童及家長認識到窩溝封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科進行了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通過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我科于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807名適齡兒童,很順利地接受并進行了第一恒牙磨牙窩溝封閉,取得了良好效果?,F將兒童第一恒牙磨牙窩溝封閉的健康教肓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
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4月30日,850名適齡兒童在我院接受窩溝封閉,對其中適合做窩溝封閉的807名適齡兒童,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磨牙窩溝封閉。
2、采用的方法
2.1 窩溝封閉前健康教育
2.1.1 廣泛宣傳,營造人人關注口腔衛生的氛圍。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開展大型義診宣傳活動,發放窩溝封閉的宣傳資料,及時解答。引起社會各方人員對窩溝封閉可防齲病的關注、認識,擴大宣傳、教育面,為準備讓自己家或親戚朋友家里的適齡兒童,接受作窩溝封閉作準備。
2.1.2 在轄區范圍的小學門口,張貼7-9歲適齡兒童免費做窩溝封閉檢查及治療的通知。與小學校長及一至四年級班主任聯系好,發給學生做窩溝封閉的宣傳資料,收回學生及家長的反饋意見,解答家長疑問,引起并了解做窩溝封閉的興趣與必要性。
2.1.3 每次聯系好30名學生及家長來醫院,在門診大廳循環播放窩溝封閉相關內容錄像,并拿著模型牙和相關內容圖片,淺顯易懂地講解錄像內容:窩溝與窩溝齲,什么叫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有什么好處,窩溝封閉的時機,窩溝封閉是否對牙齒、身體產生危害?窩溝封閉適應癥。反復講解、播放多次,耐心、認真解答家長疑問,個別交談,讓他們認識到窩溝封閉對孩子牙齒、身體無任何傷害,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讓家長和兒童知道窩溝封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家長、兒童播放影音圖片,發放資料,不斷加深、提高對窩溝封閉的認知,使其產生愿意、樂意接受窩溝封閉的愿望,為適齡兒童接受窩溝封閉打下堅實基礎。
2.1.4 兒童來院接受窩溝封閉時,再次告知兒童、家長窩溝封閉對孩子牙齒、身體無任何傷害、操作時間不長、無痛苦、無創傷,認真回答提問,同時認真評估其對窩溝封閉的了解、認知情況,根據評估結果再進行全面指導和講解,打消其緊張心理,是順利接受窩溝封閉的前提。
2.2 窩溝封閉時健康教肓
多數兒童普遍存在害怕看牙的恐懼心理,在治療過程中可有不合作現象,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做好封閉前的心理指導十分重要。
2.2.1 創造一個適合兒童特點,優美的環境,消除兒童對環境的恐懼心理。
2.2.2 簡單告知兒童將要做什么,告知封閉不會產生疼痛,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對其進行安慰、表揚,禁止恐嚇;話語要筒單形象,聲調溫和,要有耐心,使患兒感到親切可信,建立融洽良好關系,為順利進行窩溝封閉起到了保障作用。
2.2.3 讓家長陪伴,同醫護人員密切合作,有利于治療。
2.2.4 在進行牙面酸蝕時,告訴兒童感覺味道會有點酸苦,要堅持盡量張大嘴。在用光固化器時,應給兒童戴好防護眼鏡,兒童很好的配合好醫生,這樣既縮短了治療時間,又降低了脫落率。
2.3 窩溝封閉后健康教肓
2.3.1 窩溝封閉一般在7h內完全固化,告訴家長及兒童,讓孩子禁食2h,24h內禁用窩溝封閉牙咀嚼食物,避免咬過硬過粗食物。
2.3.2 窩溝封閉還應定期復查,講解定期復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其無所謂、一勞永逸心理。指導其三個月、半年、一年各復查一次。認真填好窩溝封閉復查預約單二份,一份貼在窩溝封閉單上,一份發給其家長保存,提醒家長保管好,每次復查讓家長在原始窩溝封閉單上親筆簽名。
2.3.3 到頇約復查時間,??谱o士要通知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復查,復查時觀察封閉劑保留情況,脫落時應重作封閉。復查時認真解釋家長問題,提供一些口腔保健護理相關知識,擴大教育面。
3、結果
通過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使850名7-9歲適齡兒童,很樂意地在我院接受行窩溝封閉的檢查,對其中適合做窩溝封閉的807名適齡兒童的3001顆牙,很順利的進行了第一磨牙窩溝封閉,其中窩溝封閉接受率為100%,窩溝封閉率94.6%,到時間復查率為100%。我院得到了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好評、贊許,順利完成了四川省疾病預防中心交給的任務。
4、體會
兒童第一恒牙磨牙窩溝封閉的總體目標是能夠很好的預防窩溝齲病,并能給予及時干預,減少窩溝齲病的發生。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并加強了家長、兒童對口腔保健的認識、參與。通過我院對807名適齡兒童的3001顆牙,進行第一恒牙磨牙窩溝封閉的結果顯示,均達到和完成了四川省疾病預防中心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的目標要求。2011年前四個月窩溝封閉接受率為100%,行窩溝封閉率94.6%,復查率為100%。窩溝封閉前健康教育讓家長理解和支持,用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講解相關的醫學知識,并及時解答各種問題,糾正不正確認識,降低、消除顧慮水平,為適齡兒童接受窩溝封閉打下了堅實基礎;窩溝封閉時健康教育讓其家長、兒童更加全面的了解窩溝封閉的重要性和無損害性,為順利進行封閉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窩溝封閉后健康教肓讓其家長意識到窩溝封閉復查的重要性和提高、鞏固其防齲病的作用,為窩溝封閉復查和窩溝封閉目標完成起到了保證作用。因此積極有效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是進行第一恒牙磨牙行窩溝封閉至關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