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2: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脈沖理療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脈沖理療的作用

篇1

關鍵詞:脈沖射頻;神經病理性疼痛;治療

神經病理性疼痛(NPP)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主要是由于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損傷或者受到壓迫,進而引發的慢性疼痛。近年來脈沖射頻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該病的診療中。它可以通過射頻脈沖破壞患者的神經痛覺的傳導,進而達到鎮痛的目的,有一定的臨床療效[1]。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采用傳統的脈沖射頻方式,可能引發熱損傷等不良反應,且在應用過程中發現對部分患者采用該方式并不能取到鎮痛效果。對此我院選擇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通過手動脈沖射頻的方式進行微創介入治療,取得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齡為36至74歲之間,平均年齡(52±0.8)歲。病程最長16年,最短為5個月。其中頸源性頭痛患者24例,三叉神經疼痛患者為22例,脊神經后支疼痛患者10例,腰椎手術后失敗綜合征患者6例。

1.2選擇標準

①通過視覺模擬評分(VAS)對這些患者進行綜合評分,得分大于7分;②通過鎮痛藥物治療后依然無法緩解疼痛,或者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依然需要長期服用鎮痛藥物且出現感覺障礙等不良反應者;③經過對局部神經進行阻滯治療后,病情依然會復發者。排除經過脈沖射頻治療效果不明顯、嚴重凝血功能障礙以及抑郁焦慮者。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臂式X光機下進行微創治療,對于頸源性疼痛患者找到第二頸椎后的背根部神經節進行治療;對于三叉神經疼痛患者,選擇三叉神經后的半月節進行治療;對于腰椎手術后失敗綜合征以及脊神經后支疼痛患者,選擇其病變部分的脊神經節。分別對選取的神經節進行穿刺,在X光顯示介入成功后與射頻儀器相連接,并將溫度控制在50攝氏度左右,射頻電壓范圍為60至100伏,脈沖頻率為2赫茲,周期設置為30毫秒,射頻時間約為15分鐘,手術完成后拔出射頻針。要求患者術后靜臥幾個小時,并給予神經藥物治療,及時補充營養。

1.4評價標準

通過VAS表對患者手術前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其中分值為0,表示疼痛完全消除;分值為10表示疼痛非常強烈。綜合評分在1至3分之間,則為輕微疼痛;綜合評分在4至6分之間,則為中度疼痛;綜合評分在7至10分之間,則為重度疼痛。同時分析患者術后的VAS評分了解臨床療效,VAS分值為1至3分,表示顯效;VAS分值為4至6分,表療效一般;VAS分值為7至10分,表示無效。

1.5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8.5分析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手術過程中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在術后通過定期隨訪,并采用VAS對患者術后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價。手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VAS評價,所得平均分值為8.6±1.5,而術后3天、7天、1個月、3個月以及半年后所得VAS的平均分值,分別為3.1±1.2、2.5±1.3、2.2±1.2、1.7±0.9以及1.2±0.5,這就表明手術后患者的VAS評分情況得到明顯改善(P

通過對比分析術后三天不同類型患者的VAS評分情況,可知經過脈沖射頻治療三天后,顯效為36例(58.06%),一般為22例(35.48%),無效為4例(6.45%)。具體見下表2所示。

3. 討論

神經病理性疼痛與中樞以及外周神經功能紊亂或者損傷有關,發病機制相對復雜,并且目前尚無很好的治療方法[2]。NPP的臨床表現一般有自發性疼痛、感覺異常、痛覺過敏以及異常疼痛等[3]。而根據患者疼痛部位的不同,也有神經性、軀體以及內臟疼痛之分[4]。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采用傳統的脈沖射頻方式,發現也可能引發熱損傷等不良反應。同時在應用過程中發現對部分患者采用該方式并不能取得鎮痛效果[5]。也有研究表明[6],脈沖射頻對于背根部神經節或者脊根部神經節并沒有損傷,并可讓脊髓或者神經節中的P物質上升,進而達到鎮痛的效果。

在實驗中體會到,若采取連續的脈沖射頻進行治療,這種加大熱效應的方式可能引發熱損傷等不良反應,而這些不良反應對于已經出現損傷的神經系統是不利的。而將脈沖射頻溫度控制在50攝氏度左右,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疼痛部位等情況,通過手動來控制射頻時間,不僅讓射頻效應得到發揮,也降低了出現熱損傷的概率。本次研究中,經過脈沖射頻治療三天后顯效為36例(58.06%),一般為22例(35.48%),無效為4例(6.45%)。在脈沖射頻術后患者的VAS評分情況得到明顯改善(P

綜上所述,采用脈沖射頻來對神經病理性疼痛進行治療,可以很好地發揮鎮痛效果,并能夠取得良好的近期與遠期療效。

參考文獻:

[1]翟利平,盧振和,陳金生.不同溫度對脈沖射頻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1,12(02):56-57.

[2]謝長春,高崇榮,盧振和.不同頻率脈沖射頻對大鼠脊髓背角C-纖維誘發電位長時程增強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2,11(06):44-45.

[3]馬蕓,劉延青.脈沖射頻治療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新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4(11):78-79.

[4]路志紅,梅其炳.環氧合酶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藥學分冊,2011,13(05):102-103.

篇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收集病例均來自前來療養的飛行人員,共255例;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38.5歲;病程為半月~18個月。主訴均為膝關節疼痛,診斷以病史和物理診斷為主,常規行膝關節正側位X線片(排除骨性損傷)。其中行CT或MRI檢查為45例。根據病史檢查診斷急性滑膜炎94例,慢性35例;半月板內側損傷18例,外側損傷21例;內側副韌帶損傷32例,外側28例;交叉韌帶損傷14例;滑膜皺襞綜合征23例。其中輕度135例,中度72例,重度48例。將255例患者隨機分為礦泉浴配合經絡脈沖電、按摩治療組(觀察組)128例;常規理療,口服活血、止痛藥物組(對照組)127例。兩組年齡、病型、程度等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觀察組采用礦泉浴、經絡脈沖電、按摩治療。礦泉采用興城礦泉,水溫38℃~42℃,全身浸浴法,1次/d,20~30 min/次,20次為一個療程,每次浸浴后行經絡脈沖電治療,利用華來牌脈沖整體治療儀(由北京金華器械研究所生產)。先接通電源,待指示燈亮后,將輸出通道上消毒后的濕性襯墊電板,根據病情按病灶部位循經取穴的原則,置于相應部位和穴位上,并用繃帶固定。為了更好地觀察療效,本組病例均采用兩組處方:2 kHz,矩形波,1~10 Hz來調制,力度為強度。根據傳統經絡學說,選穴以局部穴位為主,配合遠端循經取穴。主法為“通經活絡,鎮靜止痛”治療劑量,每組處方16 min,共32 min,10~20次為一療程[1]。理療后給予按摩,用舒理軟組織硬結和調整氣血方法,以彈拔、捏拿、撥伸、推壓、按摩、捋順等手法治療患部20 min。對照組采用紅外線照射患部,1次/d,20 min/次,20次為一療程,并給予口服舒筋活血、止痛藥物治療。

1.3療效評價使用改良的Lysholm評分表[2],總分100分,膝部疼痛25分,關節穩定感25分,關節腫脹20分,關節鉸鎖、股四頭肌萎縮、恢復體能訓練能力各10分?!?0分為優,70~89分為良,60~79分為可,

1.4 統計學處理經統計學處理,療效用百分率表示,處理用x2檢驗。

2結果

兩組治療結果(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差異顯著(x2=23.81,P

3討論

膝關節非骨性損傷是飛行人員體能訓練中的常見病,其臨床特點多為膝關節扭傷史,常見于400 m障礙,體能訓練受傷機制多為膝關節受過伸、旋轉、外展或內收暴力所致,受傷后大部分患者有膝關節腫脹、疼痛、關節腔積液。經休息后腫脹消退,而遺留膝關節疼痛、彈響、關節不穩等[3]。另外其傷情復雜,診斷困難,急性期均有關節腫脹、疼痛,物理檢查相對困難,易誤診或漏診。膝關節非骨性損傷大部分是韌帶及軟組織傷,易導致非炎性滲出,日久便形成粘連、變性,從而導致局部疼痛,活動功能受限等[4]。我們利用礦泉浴配合經絡脈沖電、按摩綜合治療非骨性膝關節損傷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機理是:礦泉水溫熱作用,可以擴張末梢血管的通透性,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借助礦泉水的滲透壓,改善局部營養代謝,從而抑制局部的過氧化,促進炎癥產物的吸收和氧化基的清除[5]。脈沖中頻整體治療儀治療選用矩形波脈沖電流比正弦波電流刺激大,震動強,電位差高,通過人體后,有較強的刺激神經作用,使痛閾值增高,故有鎮痛作用。另外,刺激經絡穴位,可造成穴位高處有較高電位差,沿經絡傳導時,有較強的疏導作用。根據經絡學說,本組病例主穴,在脈沖電流的刺激下,可達到:舒筋利節,強壯腰膝。按摩用舒理組織硬結和調理氣血手法,彈拔、捏拿、撥伸、推壓、按揉、捋順等手法,可解決軟組織損傷所致粘連,松弛肌肉,增強血液循環及代謝,促進毒物排出[1]。

礦泉浴配合經絡脈沖電、按摩治療膝關節非骨性損傷,能顯著改善受傷組織的血液循環,消除水腫,加強代謝,促進炎性物質的吸收,從而緩解粘連,減輕和消除疼痛,使受損組織得以修復,功能恢復。

經觀察治療,礦泉浴配合經絡脈沖電、按摩綜合治療膝關節非骨性損傷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該方法是一種治療飛行人員膝關節非骨性損傷的理想的方法。此外,在部隊進行的體能訓練時應做好預防工作,如訓練前做好熱身運動,訓練中嚴格動作要領,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以確保部隊戰斗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萬學.理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105-110.

[2]Lysholm J,Gillguist J.Evdluation of dnee Ligament sur-gery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Am J sport med,1982,10:150.

[3]王亦璁.膝關節韌帶損傷及其不穩定[J].中華骨科雜志,1986,6(3):229.

[4]韓西.軍訓所致膝創傷性滑膜炎的動物試驗及臨床防治研究[J].人民軍醫,1993,9(增):18.

篇3

關鍵詞:綜合理療;腦卒中;偏癱肢體功能障礙;護理治療

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隨若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雖然病死率有所下降,仍有50}% -70%左有患者留有肢沐癱瘓及失語等嚴重井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理療是物理治療,具有無損傷性、安全性高、療效較好等優點,、理療在腦卒中偏癱治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其對改善患者的肢體障礙、促進神經功能康復療效較好。我院2()l0年10月一2012年2月對50例腦卒中偏癱忠者在常規訓練的叢礎上采用綜合理療及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本院住院治療的10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頭顱CT或MRI檢杳證實,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00例患者中男63例,女47例,年齡46至78歲,中位數年齡62.8歲,所有患者均為初次腦卒中,單肢癱瘓。排除嚴幣認知障礙、病情進行性加重患者及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將100例患者隨機分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肌力等臨床資料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川常規護理, 如: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和康復指導(床上抗痙孿的肢體擺放、各關節被動訓練、起坐訓練、床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觀察組采用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采用綜合理療及護理,具體如下:

1.2.1超聲波治療:選擇頭顱照上的顱內病變區域的投影區進行超聲波理療,將超聲頭涂抹稠合劑放置于患者的相應部位,選用脈沖式輻射及轉動法,劑量1 w/c:m2。治療電極板均勻涂抹導電膏,放至與患者的偏癱部位的肌肉群上,一般上肢取肪二頭肌,下肢取股四頭肌,用彈性繃帶固定,電刺激強度以引起肌肉收縮、患者耐受為限,1次//d , 20min/次,10次為1個療程。

1.2.2針灸:取穴:上肢取極泉、尺澤、內關、合谷、八邪;下肢取骸

關、伏免、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太沖f}l。分期針刺,早期取健側,中期患側及健側交替進行,后期針刺患側,針上加灸?;颊咧w功能恢復越理想。②改良Barthel指數:滿分為100分,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③生活質量測評表:包括軀體功能、物質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總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

量資料用(X1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肢體功能障礙和生活能力比較:兩組護理后FMA評分和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均較護理前有顯著性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

注:對照組VS觀察組,*P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較護明

前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

表2兩組患者生活質童比較

注:對照組VS觀察組,*P

3討論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等特點,偏癱是腦卒中常見的臨床癥狀,偏癱的患者半身不遂,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生活質量較差。腦卒中偏癱的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綜合的手段治療。理療在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綜合理療手段:超聲波、針灸、推拿等手段用于偏癱患者的康復治療中,超聲波直接作用于偏癱的病變組織,借助超聲波的機械、溫熱和理化三種效應,加速治療部位的化學和氧化反應,改善血液循環,幫助側枝循環的建立,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中醫學認為腦梗塞是風、火、痰、氣、血互相影響,使脈絡阻滯,致使肢體廢用[[3]。針灸是祖國醫學的傳統治療方法,具有疏通經脈,解痙止痛的作用。針灸能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大腦的血液循環,刺激人體大腦皮質產生電活動,以誘發肌張力或緩解肌張力,改善肢體功能障礙。穴位推拿具有疏通經脈、行氣活血、祛風化痰、滑利關節,加快肌體功能恢復的作用。結果發現,患者的FMA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改善,且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康復治療組(P

參考文獻:

[1]吳文剛,孫麗華.穴位推拿治療腦梗塞偏癱56例[[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1):53-55.

[2]高強,關敏,何成奇,等.運動治療及針刺對急性期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與平衡功能的影響.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 , 25 (8)764-767.

篇4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的作用:①作用于大腦皮質和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使血壓下降;②調整自主神經功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緩解小動脈痙攣,從而有助于降壓;③改善情緒,從而減小血壓波動幅度并減少神經官能癥癥狀。

運動常用方法有太極拳、氣功、醫療步行和降壓體操。

醫療步行:高血壓患者平地步行時間較長,??墒故鎻垑好黠@下降,步行可在清晨、黃昏或臨睡前進行。每天1~2次,步行4~5km,盡管健身跑對中老年人心肺功能有良好影響,但據觀察,高血壓病人慢跑心率可達120~136次/分,運動量太大,不宜采用。

降壓體操:目的在于增強人體的調節功能。四肢大幅度的活動和放松的腹式呼吸練習,有助于降低周圍血管的阻力,有助于降低血壓。在做體操時應按節次循序進行,不做長時間頭低位運動如過度體前屈,不跳躍,不快速旋轉,不使勁憋氣,不緊張用力等,以避免血壓波動或增加心臟負擔。高血壓運動量與冠心病不同,宜小不宜大,這是因為大運動量可以使血壓波動過大和心率劇增。既會引起頭痛、頭暈等癥狀,也有發生腦血管意外以及心絞痛的可能。而較小的運動量,則可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心臟每分鐘輸

出量減少、血壓下降,運動時心率維持于102~125次/分為宜。

氣功:其特點是通過意念活動調節機制功能。用于高血壓的功主要是松靜功。練功的基本原則時強調放松、安靜、自然、下降和協調。

太極拳:①動作緩慢柔和,姿勢放松,有助于血壓下降;②打太極拳時用意念引導動作,思想集中,動中求靜,精神松弛,血壓因而降低;③它也是一種平衡性和協調性訓練,可以改善頭暈、腿軟等癥狀。

物理療法

適合用于早期、輕癥高血壓病。

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常用藥物溶液有5%~10%溴化鈉,10%硫酸鎂,5%~10%碘化鉀,1%煙酸或0.8%~3%川芎堿等。電極置于頸區或頸動脈竇或胸腹交感神經節處。

脈沖超短波療法:無熱量脈沖超短波,電極置于太陽神經叢區域或頸動脈竇處。如無脈沖超短波,也可行超短波為熱量腎區治療。

穴位磁療:選百會、曲池、足三里、太陽、風池、神門、風府等穴位,開始敷貼時選其中2~3個穴位,以后可根據情況增加。也可應用耳穴耳位降壓溝。

水療:如脂?。?6~38℃)、氡浴、二氧化碳浴等。高血壓?、瘛ⅱ蚣壔颊咭部梢匀ズI進行療養康復。

篇5

【關鍵詞】 綜合康復理療;腦卒中偏癱;臨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101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b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hysiotherapy for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LIU Hong-lan, LIU Fa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85 Hospital, Handan 05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effect b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hysiotherapy for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inat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hysiotherapy to Ginaton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37 effective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as 92.5%. The control group had 28 effective cases, with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as 70.0%.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6.6462,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hysiotherapy; Stroke hemiplegia; Clinical effect

腦卒中在臨床上為常見類腦血管疾病, 由于多種因素致使腦血管疾病臨床患者的腦內動脈狹窄和閉塞以及破裂等, 若是患者并發了偏癱, 則會對患者自身健康、生活質量等造成嚴重的影響[1], 本院對臨床患者予以綜合康復理療在臨床上的療效展開研究, 現評價結果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1例, 年齡46~67歲, 平均年齡(56.1±3.7)歲。觀察組中男30例、女10例, 年齡48~71歲, 平均年齡(59.1±4.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符合腦血管病學術會所制定的對腦卒中相關診啾曜跡 在48 h內行顱腦CT、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后證實均為首次發病。待穩定生命體征后, 控制血壓、心率在相對正常的范圍內。

1. 2 方法 對照組予以金納多臨床治療, 在靜脈端進行滴注, 確保5 ml/次, 且1次/d, 持續治療約3周;觀察組在其基礎之上予以綜合康復理療, 具體如下。

1. 2. 1 按摩 由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肢體出現了運動, 故需對其實施按摩治療, 可以有效促使患者偏癱肢體的血液循環, 以緩解痙攣臨床癥狀。使患者行坐位, 選取上肢的陽溪與陽谷和肩貞及曲池, 選取患者下肢的足三里和氣沖與太溪穴, 而后予以按摩, 確保10 min/次且3次/d[2]。

1. 2. 2 運動 患者在治療期間內, 醫務工作者要依照患者病情實際狀況制定出合理的運動規劃。對于手腳可以運動的臨床患者, 對下床運動予以協助, 圍繞著病房予以來回的走動。對于部分手腳不可自行運動的臨床患者而言, 醫務工作者應予以協助使用雙手對腳趾緊握, 使其反復感受足趾行屈、伸的運動。與此同時, 對足背面的肌肉行按摩進而對足趾的屈伸產生刺激之感[2]。

1. 2. 3 心理干預 心理活動主要是由腦神經功能的活動所表現, 而腦卒中在腦血管疾病中具有常見性、難治性, 發病比較急, 通常會致使患者的腦神經遭受損傷, 在較短的時間之內不能確保生活自理。因此, 醫務工作者應該密切的觀察, 予以關心和體貼以及教育, 進而消除不良情緒。在工作之中應該耐心且和藹的回答患者問題, 主動將病情介紹給患者, 以及治療狀況與效果, 提升患者正確認知疾病的能力, 實現在情緒上的穩定, 以此使健康心理和積極情緒為疾病治療提供重要的支撐。另外, 為患者營設舒適且安靜的病房環境, 以此促使患者在心理上有健康的狀態[3]。

1. 2. 4 綜合理療 協助患者進行仰臥位, 伸開其患側上下肢, 運用多功能的電腦中頻電療法, 在電療中確保20 min/次, 且1次/d。而后運用脈沖超聲波針對患者的頭部對應病變區域予以超聲波治療, 確保10 min/次, 且1次/d[3]。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治療有效37例, 治療有效率為92.5%;對照組治療有效28例, 治療有效率為70.0%。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6462, P

3 討論

腦卒中槌<類心腦血管臨床疾病, 該疾病在臨床中表現為較高的發病率、較高的致殘率, 嚴重影響著患者生命以及健康狀況[4, 5]。臨床患者在病發之后產生功能障礙主要是運動障礙, 降低了患側的肢體肌力、平衡能力, 升高了肌張力, 極易產生異常的步態, 行走的穩定性減弱, 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可自理狀況, 為患者帶去了較大的身心與機體痛苦[6-9]。在此, 應該關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產生嚴重的下降狀況。偏癱是腦卒中患者引發的重度并發癥之一, 實施有效且及時的治療具有較強重要性[4, 10-12]。本院對于腦卒中偏癱臨床患者予以綜合康復理療的治療之后獲取了比較顯著的療效, 有力促使臨床患者恢復健康, 提升臨床患者的生活質量。金納多是銀杏葉的提取物, 為臨床注射液, 將其主要應用在腦部和附近血流循環的障礙中, 針對臨床患者予以金納多的治療, 經對兒茶酚胺相關釋放的刺激、降解的抑制, 及其經對前列環素的刺激、內皮舒張因子進一步生成而舒張了患者動脈, 一起維持動脈、靜脈血管等所具有的張力[13]。在綜合治療的方案中綜合康復理療具有有效性, 針對臨床患者予以此治療方法, 能夠利于對偏癱癥狀的恢復, 促使臨床患者康復肢體功能, 能夠對體質進行增強, 提升其抗病的能力, 同時對衰老癥狀予以延緩。另外, 運動指導、按摩治療能夠對患者血管的彈性有改善效用, 促使患者全身血液的循環, 提升了腦血流量, 對血管具有擴張作用, 進而加速了血流[5, 14-16]。

綜上所述, 針對腦卒中偏癱的患者予以綜合康復理療有力促使了患者身體健康, 有效改善了臨床患者在生活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斌.綜合康復理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68):65.

[2] 劉新榮.綜合康復理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分析.當代醫學, 2015(22):39-40.

[3] 張朝莉.腦卒中偏癱康復理療臨床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6):223-224.

[4] 趙旭日, 齊兵, 王慧英, 等.腦卒中偏癱康復理療臨床分析.求醫問藥(學術版), 2012, 10(11):167-168.

[5] 張小萍.腦卒中偏癱患者社區綜合康復的探索與實踐.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 2011, 2(10):24.

[6] 王宏波, 高祚芝, 李富勇, 等. 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國衛生產業, 2012(26):106.

[7] 上官守琴, 楊志宏, 陳光輝, 等. 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療效觀察.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3, 20(5): 285-287.

[8] 薛煥霞. 腦卒中偏癱患者應用規范三級康復治療對綜合功能的影響研究. 臨床研究, 2016, 24(4):124-125.

[9] 段永偉. 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外醫療, 2010, 29(35):52-53.

[10] 謝克亮. 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吉林醫學, 2010, 31(3):363-364.

[11] 謝瑛, 郝永玲, 尤欣. 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國水電醫學, 2007(3):148.

[12] 曹續政, 姜瀛, 郭娜, 等. 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學工程, 2012(8):106.

[13] 谷海燕. 新型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浙江臨床醫學, 2015(3):448-449.

[14] 崔永攀. 腦卒中偏癱康復理療的臨床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20):4592-4593.

[15] 覃星悅, 肖海, 樊金蓮, 等. 卒中偏癱患者綜合康復治療的臨床觀察. 廣西醫學, 2014(2):242-244.

篇6

坐骨神經痛患者116例分為兩組?!耙纛l電”組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齡21~73歲;病程1個月~15年;坐骨神經炎26例,椎間盤突出癥12例,骨性脊椎炎18例,病因不明4例,均有不典型坐骨神經痛癥狀及體征。采用上海產YC-Ⅲ型音頻電療機,浸泡液配方為威靈仙、延胡索各30 g,當歸、川芎、羌活、絡石藤、白芷各20 g,雞血藤、牛膝各10 g,以50%酒精500 ml浸泡,7~10 d后用多層紗布過濾,玻璃瓶密閉保存備用。兩襯墊下置酊劑藥墊,根據病情分別置于患者腰、臀點或臀、股點或股踝點,電流密度0.4~0.6 mA/cm2。中藥直流電導入組56例,采用滬或穗產直流電機,陰極電極(30±5)cm2,加10%陳醋威靈仙藥墊置于痛點,輔極(35±5)cm2并置于旁區,電流密度0.2~0.3 mA/cm2。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均具可比性。上述治療均每日1次,20 min,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7~10 d,治療30~40次后判定療效。療效標準根據總后衛生部《臨床疾病治愈好轉標準》判定。

結果和討論

“音頻電”組平均治療29.7次,痊愈16例占26%,顯效26例占43%,好轉14例占23%,無效4例占6%,總有效率90%;中藥直流電導入組平均治療28.0次,痊愈2例占3%,顯效28例占50%,好轉6例占10%,無效10例占17%,總有效率85%。兩組療效與病程無直接關系。治療結果用Ridit法進行分析,所得95%可信區間不包括0.5,在α=0.05水準處拒絕H0,接受H1,差異有顯著性,“音頻電”透入法療效優于中藥直流電導入療法。

多年來,臨床上一直采用直流電進行藥物導入治療。中頻電藥物透入的研究證明,較傳統的直流電導入,中頻電透入具有透入量大、耐電量大、有藥物離子和中頻電流雙重作用等特點。但用未經整流的中頻電進行藥物透入報道不多。研究表明,在電流作用下,離子不僅通過毛孔和汗腺管口,而且還通過皮膚細胞間隙進入人體[1]。元素可穿透皮膚,被真皮層內的血管-淋巴管吸收。經皮吸收須經三種屏障:皮層角質層;連接角質層;表皮與真皮連接處的基膜。分子量>300及某些水溶性不解離物質不易通過完整的皮膚,但大多數呈離子狀態的及脂溶性物質可通過表皮,并經乳突毛細血管進入血循環。經皮吸收過程開始是經擴散系數大的毛囊、皮脂腺、汗腺的滲透吸收占優勢,有效面積大的角質層吸收占優勢[2]。未經整流的中頻電流無極性之分,雖不能進行離子導入,但具有增強活性生物膜(皮膚)通透性的作用,因而有利于藥物分子的透入[3]。

實驗證明,中頻電(尤其是頻率2000 hz的電流)可使局部血液循環明顯加快,局部血流量增大55%[4]。“音頻電”通過溶液時,交變電場引起離子極化,形成離子交變機械震蕩,致使水化膜厚度變薄,削弱溶劑與溶質間的引力,從而增加溶液中藥物離子擴散和離子遷移速度。“音頻電”每一個脈沖具有較高的電位,可改變離子透入人體時的滲透壓,有利于離子透入人體,提高藥物透入率?!耙纛l電”無極性區分,應用藥物廣泛且不發生電解傷,不產生極化電位,可使用較大電流,有利于延長治療時間,一側或兩側電極下放藥均可,操作簡便。

坐骨神經痛系中醫痹癥范疇。該配方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行氣散瘀”之作用。經50%酒精浸泡后其有機化合物溶解在其中,采用該法將分子狀態的中藥酊劑透入人體,具有“音頻電”與藥物的綜合作用,且用較大電流密度(>0.3 mA/cm2)時,一般無直流電的刺痛感而只有震麻感,患者對該電流的耐受量比直流電大,臨床應用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1,李遜之.中頻脈沖直流電離子導入的研究.中華理療雜志,1982,5:139-140.

2,陳清,盧國埕.微量元素與健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40.

篇7

寧夏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VIP病房二病區,寧夏銀川 750001

[摘要] 目的 觀察微波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老年性肺炎的療效及護理。方法 將160例老年性肺炎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79例,治療組8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抗感染、對癥治療及護理支持,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微波理療儀局部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觀察治療14 d后,治療組顯效56例(70%),有效24例(29.6%),無效1例(0.12%),對照組顯效12例(15.2%),有效54例(68.3%,無效13例(16.4%)。結論 微波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用于老年性肺炎能明顯緩解病情,治療效果滿意,能夠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

[

關鍵詞 ] 護理;老年性肺炎;微波理療;參芪扶正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2(a)-0074-03

[作者簡介] 薛華(1973-),女,陜西定邊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系統損傷等引起,是呼吸道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老年患者由于呼吸系統生理的老化與胸壁和肺部組織的順應性改變,并且老年患者呼吸系統免疫力功能低下,容易感染肺炎[1]。老年患者肺部受到細菌侵入或寒冷等刺激時導致肺炎,老年性肺炎臨床癥狀不典型,發生肺炎時癥狀通常無咳嗽、咳痰發熱癥狀,而表現為精神狀態不佳、嗜睡、食欲差、腹瀉、大小便失禁等[2]。老年患者各個器官組織抵抗力下降,往往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老年患者一旦患有肺炎后,各個臟器受到累及,病程長,治療時往往療效不明顯。該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間使用微波治療儀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老年性肺炎,把160例老年性肺炎分成治療組好對照組,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同時使用微波治療儀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老年性肺炎能明顯縮短病程,治療效果滿意,能夠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在應用過程中,探索和完善了的護理操作規程與護理觀察,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于該科住院治療的老年性肺炎患者16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診斷標準[2],男112例,女48例,年齡65~85歲,平均75歲,均X線射影檢查和痰液細菌培養檢查確診肺炎。均有基礎疾病,其中冠心病34例,高血壓42例,糖尿病46例,慢性支氣管炎38例,部分患者有兩種以上基礎病。

1.2研究方法

1.2.1分組及治療方法將入選的16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79例)和治療組(81例)兩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對照組給予常規抗感染、對癥治療及護理支持;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微波理療儀(珠海市和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CYP-I的微波治療儀,微波治療儀的探頭直徑為10cm,頻率為2000MHz)局部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生產;批號:Z19990065,250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2周)治療。微波治療儀對肺部炎癥定位點進行理療照射,肺部定位點為背部濕性啰音集中部位,理療功率調整為60~70W,脈沖式照射,照射時間為20min,1次/d,治療10d為1個療程,第1個療程結束后休息2d可根據患者肺部聽診濕性啰音情況進行第2個療程。

1.2.2護理方法對照組的護理方法。常規護理:適當休息、提供生活護理、清淡飲食、補充水分、間斷低流量吸氧,協助有效咳嗽、咳痰,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健康宣教:講解疾病及藥物相關知識。心理護理:了解患者心理需要,給予心理疏導。治療組的方法護理是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加微波治療儀照射的護理及靜脈滴注參芪扶正注射液的護理?,F就治療組護理方法的內容進行詳細介紹:(1)一般護理。治療前需要評估患者,首先評估病史,疾病病程,了解患有的基礎病,糖尿病病史,檢測血糖的值,皮膚病史,是否有熱過敏病史。其次評估病情,體溫的波動(主張體溫在正常范圍內進行微波照射治療),活動能力與自理能力,臥位要求。最后評估皮膚和心理狀況,了解既往史有無熱療史及其反應,檢查病灶部位及其周圍皮膚無破潰、皮疹或過敏,了解患者心理活動。靜脈治療的同時可進行微波理療照射,在治療期間的環境保持安全、安靜、溫濕度在舒適范圍內,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治療環境。(2)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照射治療前護士向患者介紹微波理療儀的作用原理,治療機制,護士具體操作的流程,治療時間,讓患者了解微波治療儀的相關知識,同時靜脈治療前向患者講解參芪扶正注射液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功能主治,滴注方式、單次滴注時間、用藥療程并講解老年性肺炎的相關知識,以便消除老年性肺炎患者的擔憂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3)微波治療儀照射的護理。①照射位置的護理。根據肺部聽診濕性啰音選擇背部定點部位,為患者選擇舒適后暴露照射部位,用微波理療儀的輻射器照射定點部位,距離為3~5cm。注意室內的溫度調整,給予相應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受涼。②照射過程中的護理觀察。向患者講解照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不能隨意調整照射角度、距離、時間以避免燙傷局部和眼睛、受到輻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咳嗽、咳痰及照射局部的皮膚溫度感。因老年患者皮膚感覺下降反應遲鈍,局部皮膚容易燙傷,在治療中隨時觀察上述情況,必要時床旁陪伴觀察。照射結束后關閉治療儀的電源,觀察患者有無不適及照射的局部皮膚情況。

1.2.3靜脈滴注參芪扶正注射液的護理參芪扶正注射液中的部分活性成分如皂苷、多糖、多肽可能引起血管收縮,產生局部疼痛癥狀。老年患者靜脈血管細小表淺,皮下脂肪少,血管彈性差。由于以上原因在靜脈輸入參芪扶正注射液時宜造成血管不適,護士應鼓勵患者選擇留置靜脈針,對靜脈血管進行保護,減少發生血管不適的幾率,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壓力。在選擇血管時選粗、直、易固定部位的血管穿刺,可減少穿刺次數。指導患者留置靜脈針的肢體不提重物,減少肢體下垂,在洗漱和更換衣物時防止針頭打折、彎曲、受壓、脫出[3]。輸入過程中嚴格控制輸液速度,40~60滴/min,對于老年患者的滴速應控制在40滴為宜,速度在60滴/min的患者,可能增加患者的血管壁的側壓力,導致靜脈炎的發生,輸液速度過慢,則影響當天的治療。輸入過程中勤巡視病人,觀察患者用藥不良反應和輸液部位局部皮膚及血管情況。

1.2.4觀察指標觀察治療效果:①顯效:發熱、咳嗽、咳痰癥狀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線射影檢查肺部炎癥完全治愈,血常規白細胞結果正常。②有效:無發熱,偶有咳嗽、咳痰癥狀,肺部啰音大部分消失。X線射影檢查肺部炎癥完全治愈,血常規白細胞結果正常。

1.3統計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用t檢驗,兩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臨床癥狀、肺部啰音、胸片消散比較

發熱、咳痰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胸片檢查炎癥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效果評價

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8.7%,對照組顯效總有效83%。兩組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不良反應

治療組與對照組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3討論

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多發病、常見病。伴隨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人日益增多,由于病原體的變遷、抗生素的濫用,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潛在疾病多,臨床癥狀不典型,很容易漏診、誤診,病死率很高,約5.6%~23.3%[4]。早期足量聯合選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療老年人肺炎的原則。加強營養,支持療法,增強免疫力,治療伴發病,防止并發癥是則是治療的重點[5]。

參芪扶正注射液是由黨參、黃芪等組成,內含皂苷、黃芪、甲苷等成分的中成藥制劑,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缺氧及血液循環,具有抗炎,抗內毒素的作用,并且補氣、改善患者全身營養狀況[4]。大量的研究發現,參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腫瘤病人的免疫力[6]。

醫用微波治療儀對人體有一定的透入度并引起熱與非熱效應的雙重作用,可使機體組織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組織細胞膜通透性增高,組織營養代謝增強,促進組織再生,同時具有解痙、改善新陳代謝,促進上皮細胞的再生,加快肺部炎癥的吸收作用,并且與參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協同作用[7]。有研究發現[7]微波對腦卒中后肺炎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并且患者臨床癥狀、咳嗽、胸痛明顯緩解,痰量減少,肺部啰音吸收快且能縮短病程。凌琳對96例社區獲得性肺炎病例療效的觀察發現微波聯合抗生素與單純的抗生素治療效果比較,微波聯合抗生素治療療效更好,可使患者癥狀如咳嗽、咳痰、胸痛等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縮短,且住院時間亦縮短2~6d,總有效率為91.67%,也優于單用藥物治療的對照組81.25%,亦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8]。

根據上述機制及既往研究結果,該研究認為微波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的效果可能更好,但目前尚無類似研究和報道。該研究通過16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研究發現,微波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組的發熱、咳痰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胸片檢查炎癥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治療效果也有明顯差別,與上述結果一致。另外,有文獻報道[9]參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應包括血小板減少、過敏反應、呼吸困難、發熱等。但在研究發現中,治療組與對照組均無不良反應發生,與文獻報道相似[10]。

綜上所述,微波理療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老年性肺炎療效確切,安全,同時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認真評估,細致護理,操作簡單,對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梁麗萍,武坤莎,梁景姬.5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1):175-176.

[2]張福新,宋菊蘭,蘇曉林.68例老年性肺炎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78-79.

[3]劉克峰,劉培中,陳林榕,等.參芪扶正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的影響[J].新中醫,2011,43(11):24-25.

[4]張玉紅,趙根梅.老年性肺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大家健康,2013,7(3中旬刊):142-143.

[5]丁麗麗.老年性肺炎的臨床治療及鑒別診斷[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3):117.

[6]王爽,許爾屹,趙淑梅.參芪扶正注射液在腫瘤科的應用及護理[J].黑龍江醫學,2011,35(8):634-635.

[7]齊志華,梁俊華,吳冬云,等.微波輔助治療腦卒中后肺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5):951-952.

[8]凌琳.微波聯合藥物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1):26-27.

[9]殷媛.參芪扶正注射液在輔助治療惡性腫瘤中致血小板減少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23):170.

篇8

【關鍵詞】 牽引;低頻脈沖電;頸椎病

牽引等理療法是治療頸椎病常用的有效療法。我院于2002~2005年收治頸椎病患者96例,分別采用牽引、牽引后進行低頻脈沖電治療頸椎病。結果后者的療效優于前者,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96例,患者有明顯的頸肩病,短期內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當頭部或上肢姿勢不當時,可有眩暈或閃電樣銳痛。檢查:患者頸部肌痙攣,肩部上聳,橫突、斜方肌及三角肌等處壓痛,患肢上舉、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每位患者均經X線片、MRI確診。其中:神經根型78例,脊髓型12例,推動脈型6例,治療分為牽引并低頻脈沖電療法組和牽引組。牽引并低頻脈搏沖電療組(簡稱綜合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31~70歲,病期1~3個月16例,4~9個月18例,1~5年14例;牽引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32~67歲,病期1~3個月15例,4~9個月18例,1~5年15例。

1.2 治療方法 采用南京電子管廠生產的自控式頸椎牽引器,患者坐位,頭前傾約20°~30°,牽引重量從5 kg開始,一般維持重量15~25 kg,最多不超過40 kg,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0 min,10d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1周。綜合組采用北京產H6-8Q-VA推按運經儀,輸出電流波形為方波,頻率1/8~150 Hz,調幅度100%、75%、50%,輸出電流峰值50 mA,功率小于等于15 W,強度調節為連續調節,輸出通道為單通道,患者俯臥位,暴露頸肩部,于頸肩最痛點置陽極,陰極置同側列缺穴,如雙側頸肩痛,將點穴極陽極置另一側最痛點,陰極置另一側列缺穴。陽陰極板上均勻涂正紅花油。輸出頻率Ⅱ(140次/min)Ⅰ(80次/min)依次減檔,各進行15 min,輸出強度從1%~100%逐漸增加,以患者耐受為度,1次/d,10次為1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減輕:癥狀、體征部分消失或減輕;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

2 結果(表1,表2)

綜合組治療8~30 d,平均12.5 d,治愈顯效率79.2%;牽引組治療8~25 d,平均11.3 d,治愈顯效率35.4%。經統計學處理,治愈顯效率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綜合組療效優于單純牽引組。

3 討論

頸椎病是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多發病。近年來,國內有作者提出頸背部軟組織勞損無菌性炎癥也是引起發病的重要原因,或骨組織結構受損與軟組織勞損兩種病變是相互關聯的。我們于牽引后采用低頻脈搏沖電治療頸椎病,以利于緩解肌痙攣、疼痛,加速充血、水腫等繼發性炎癥性反應的消退,從而增強牽引的治療效果。結果表明治療的近期效果較單純牽引明顯,不僅頸部不適感、上肢發麻感減輕,頸臂疼痛亦明顯減輕(P

篇9

關鍵詞:艾鹽包;低頻電脈沖技術;產后子宮復舊

子宮復舊(involution of uterus)是指胎兒出生后,子宮逐漸恢復到未孕狀態時的全過程,子宮復舊快慢程度與產婦的年齡、孕次、產程長短、分娩方式、是否哺乳有直接關系,同時若孕期或分娩時發生胎盤、胎膜殘留、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后屈等情況同樣會對子宮復舊產生影響,容易導致子宮復舊不全引起產后出血等癥狀,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促子宮復舊方法對挽救產婦的生命至關重要[1-2]。近年來本院通過應用艾鹽包聯合低頻電脈沖技術促進產后子宮復舊,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 2014年1月~ 5月在本院生產的 20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 例,所有產婦均為足月妊娠,陰道分娩,無合并癥。兩組患者的年齡、妊娠時間、產次、臨床癥狀、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產后護理,并對產婦的子宮復舊情況進行評估。產后2h內是產婦最易發生出血的時間,由分娩中心助產士觀察,此時要對產婦的子宮收縮、陰道流血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同時囑產婦大量飲紅糖水,有尿意時及時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子宮收縮;對產婦的子宮進行觸診,密切觀察產婦的表情變化,是否有疼痛、觸痛等癥狀,若子宮縮小延緩,需對子宮底進行按摩。分娩中心觀察2h后送回病房,由病房護士定時對子宮的復舊情況再次進行評估,特別是對產婦面色表情、陰道流血、宮底高度等情況,給予進一步的檢查。

1.2.2觀察組 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產后24h后給予艾鹽包腹部熱敷,2次d,3d為1療程,先將艾鹽包表面微微噴濕,通過微波爐小到中火加熱3~5min,墊上毛巾或直接熱敷在人體皮膚表面。同時應用SOKO 9001 型低頻電脈沖技術治療儀(北京海龍馬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對產婦進行脈沖治療,將涂好導電膠的圓形脈沖治療片放置在產婦骶尾的兩側,正負電極之間的距離3~4cm左右,給予固定帶將其完善固定,打開子宮復舊程序的開關,由低到高逐漸加大治療的刺激強度,但不能超過產婦的忍受值,治療2次/d,30min/次,3d為1療程。

1.3治療效果評價 以子宮復舊情況和止血狀況為評價標準, 將治療效果分為三級, 即顯效、 有效和無效, 通過計算總有效率來評價治療效果。顯效:子宮復舊良好,宮底恥骨聯合上≤5cm,腹痛能忍受,惡露干凈;有效:子宮復舊一般,宮底恥骨聯合上6~7cm,腹痛明顯,惡露明顯減少;無效:子宮復舊不良,宮底恥骨聯合上>7cm,腹痛難以忍受,惡露無減少;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7.0 軟件處理實驗數據, 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2.2兩組惡露干凈時間及腹痛消失時間指標相比較,見表2。

2.3兩組宮底下降情況比較,見表3。

3 討論

妊娠分娩是一個完整的女性所必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女性的腹壁、盆底肌肉、筋膜以及會陰會受到極度的牽拉和損傷,生產后明顯變的松弛。妊娠過程中子宮的大小、重量均明顯增加,分娩后一般會迅速恢復,若子宮收縮乏力,子宮復舊過程持續延長,極易引起產后子宮復舊不全。

產后子宮復舊不全是指產后6w子宮仍未能恢復到非孕狀態, 即子宮體肌纖維不能如期縮復和子宮內膜再生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血性惡露持續淋漓不凈或反復間隙性血性惡露和產后腹痛,并在此基礎上繼發感染。因此產后及時給予干預促進子宮復舊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來,隨著不斷的臨床實踐,本院通過應用艾鹽包聯合低頻電脈沖技術促進產后子宮復舊取得了滿意療效。艾鹽包,又稱理療包、溫灸包,是中國最古老的養生保健產品,艾鹽包以包內的艾鹽和中藥成分,通過加熱敷在人體皮膚表面上放的穴位實行熱灸。借其溫熱的作用,滲透肌膚層,通過經絡的傳導、扶正祛邪、溫通經絡、調暢臟腑氣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氣、舒經通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補腎助陽、養血益氣等,它是一種對機體毫無損傷且具有獨特保健功能的中醫外治法。艾鹽包由礦鹽、薰衣草、艾草、香薰精油等主要成分組成。礦鹽具有祛濕、生機、溫經散寒作用。薰衣草具有舒緩壓力,促進疤痕愈合,促進睡眠的作用。艾草氣味芳香、苦燥新散,能理氣血、溫靜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保健中藥。產后熱敷,不但可以緩解腹痛、促進惡露排出,還可以理療保健。

低頻電脈沖技術主要是運用物理治療方法幫助產婦子宮、盆底組織修復的一種方法。女性在妊娠時子宮的大小及重量顯著增加,分娩的過程中,腹壁、盆底肌肉及筋膜極度牽拉,在分娩后,腹部、子宮、盆底需要迅速復舊。此技術可以加速盆腔底的血液循環,有利于局部水分的吸收,對產后的切口疼痛、水腫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可以帶動子宮韌帶運動促進子宮復舊,加速惡露的排除。操作簡便、見效迅速,治療時感覺舒服,對身體無創傷,無痛苦、無副作用,安全可靠。

本研究結果表明艾鹽包聯合低頻電子脈沖治療儀可有效促進產后子宮復舊,宮底下降明顯、有效緩解腹痛、惡露提早干凈。兩者協同互補,加強作用。 低頻電子脈沖治療儀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療效確切,是現代高科技治療手段在醫學康復領域的科學實踐,同時艾鹽包方法簡單易行,可教會產婦自行操作,兩者結合效果更佳,值得在產科護理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篇10

一、導致失眠病癥的五大主要原因

1、疾病原因:

導致失眠的疾病比較多:心律失常、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關節炎、頸椎病、內分泌紊亂、骨關節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腦神經疾病、疼痛、脾病、腎病、肝病、胃病等等,因此,患者要特別注意睡眠的質量,如果患者由于疾病導致長期的失眠,會更加身體每況愈下。

2、心理原因:

心理的原因比較常見:過度悲傷、離婚失戀、經濟損失、仕途失敗、自尊傷害、恐懼等等。這類原因造成的失眠病癥一般不好治愈,這類“心病”筆者一般情況下不主張使用藥物治療,如果必須使用,以短期用藥為主。心理治療和物理療法治療對心理原因導致的失眠癥,有特殊的治療效果。

3、生理原因:

生理原因導致的失眠,主要是由于外界不良因素干擾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光線過強、有噪音、室內溫度過低或過高等等;對于因環境的改變引起的失眠,多發生在敏感體質、環境適應性差的人群身上,他們在出差、旅游、新居室、室內空氣污濁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失眠。屬于生理原因的失眠患者,臥房的窗戶要用隔光的窗簾阻斷室外的光線,養成關燈睡覺的習慣。住房靠近馬路的,要安裝隔音的雙重玻璃窗。注意室內空氣質量。

4、精神疾病原因:

精神疾病原因引發的失眠比較好理解,這類患者一般病癥比較嚴重。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造成大腦功能障礙引發的失眠,在醫學臨床上的治療主要是靠藥物,對于癥狀較嚴重者,也有進行手術治療的。值得讀者注意的是,處于更年期的婦女,很多人的表現與精神疾病的癥狀反應類似或相同,有連續1年到5年的重度失眠癥狀,此類患者應以調整內分泌功能為主,不要按照精神疾病原因服用藥物治療,這種做法有百害而無一利。

5、藥物原因:

藥物主要有兩類:一是中樞興奮類藥物和含有中樞興奮作用成分的食物、飲料等,如苯丙胺、咖啡堿等。二是神經抑制和麻醉類藥物產生的藥物依賴性、藥物耐受性的副作用。特別是麻醉類藥物、會直接導致大腦啡酞類生物物質分泌功能下降和喪失。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患者,即便戒掉了也會出現戒斷癥狀――多噩夢、睡眠淺、不能夠連續睡眠等。

二、預防失眠病癥最重要

人人都有過失眠,失眠病癥不是人人都會得、人人都可能會得的。

長期失眠的患者是很痛苦的,疾病會引起失眠,并且患者有了失眠癥狀,體質進一步下降,疾病的治療難度也就更大。失眠也會直接造成其他疾病的產生,因失眠引起的疾病,同樣也不容易康復。失眠是影響人類壽命的一大因素,不想失眠的人和患者,預防最重要。預防失眠很容易,但是要堅持。預防失眠主要有:心理、機體、飲食衛生習慣、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等幾個方面。

1、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是預防失眠癥的重要方面之一。會支配控制自己心理的人,說睡覺就睡著了,心臟搏動平穩,少夢、記不住夢,睡后身體疲勞消失,食欲旺、消化快,呼氣無異味(沒有肺排出的悶嗅氣),身體好,樂觀,善于忘記怨恨(事物),喜歡與人交往,好運動,勤奮,皮膚泛光澤“冬暖夏涼”,衰老慢、易長壽。

心理不健康的人群,特別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一般不容易長壽。

心理健康除了遺傳、家庭生長環境、家庭與社會教育等條件之外,重要的一方面是如何“鍛煉”自己。

(1)心理健康的自我修養原則

心平氣和、遇事不驚、不慌、不貪、不怨、不悲、不憤、不愁思、不暗戀事物和人、不記仇與不復仇、不反復無休止辯解、喜事不大喜。

(2)心理健康家庭和社會環境的營造

善待家人、族人、同事、朋友、動物,為自己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例如,不斷的搞一些形式和內容多樣化的家庭小聚、同學小聚、同事小聚、族人小聚,善于接受別人邀請參加的活動等等,培養你自己:“我是個受歡迎的好人”。

(3)心理健康的專業幫助

專業性幫助主要是指心理醫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與治療。

心理有問題(我們先不定義為心理疾患,姑且叫做自己有想不開的事、自己認為可能有心理障礙問題現象),應該看心理醫生,求得專業幫助,進行預防性的治療后你的心態就會很快調整過來。也可以參加專業心理指導機構組織的知識講座和活動,可以豐富自己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這方面的活動和宣傳目前還比較少,倡議有關專業機構和專家多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多做有意義的嘗試與思考。

2、機體健康

人的機體是否健康,是直接影響睡眠質量的內在主要因素。

(1)亞健康人群的失眠

經常出現的癥狀:耳鳴、頭暈目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宿便、夜尿多、飲水過少、上火、腿腳寒冷等亞健康癥狀,會直接導致睡眠質量問題:淺睡,睡了就做夢(醒了記得住,有的夢可以長時間記憶,并且在夢中反復),惡夢驚醒,反復入睡超過3次以上,夜間睡覺時間達不到7小時,睡后仍然困倦,心臟跳動頻率與白天不運動時候的搏動次數相差不大等等。

亞健康者出現的睡眠質量差或不是連續性的失眠,不要吃藥治療,一般通過運動、固定睡眠時間、良好的衛生習慣、按摩、理療等方法就可以恢復正常。一些體質比較差、免疫力不好等原因造成睡眠質量差的人,建議到醫院做體檢,查出原因。找到原因后,通過食療或服用含有相關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配合物理療法調整補充機體內在環境能量,就可以很快地恢復正常睡眠。

(2)患者人群的失眠

患者人群的失眠現象是普遍的,并且其中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屬于失眠病癥,需要結合所患的疾病綜合治療。這些患者應該到醫院進行診治,自己不要直接到藥店買藥服用,以免藥不對癥,造成不良后果。

3、飲食衛生習慣

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可以起到保持陰陽平衡、維護正常機體生理功能、預防失眠,保持機體健康狀態的作用。

中醫講藥食同宗,是指食物及飲料中含有不同作用的成分,例如:酒對一部分人有抑制神經傳導的作用,更多的會刺激神經系統,使之高度興奮,因此,每一個人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

失眠因素涉及一個人的飲食衛生習慣細節,這與生活經濟條件無關,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1)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什么?

一個人的飲食傳統習慣的形成,先天來源于父母、地域水土、民族和后天的生活環境等方面。筆者主張:先天傳統遺傳給你的飲食習慣,一般不要做本質性的“改造”,益多于弊;后天養成的飲食偏好,就順其自然。

飲是飲料,包括水、牛奶、酒、湯、汁等液體的東西,人離不開水,營養成分溶于液體,利于吸收。食物包括固體、半固體和液體的東西,糧、菜、水果、肉和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豆腐、果凍、奶酪、油等)等。

怎樣就算有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呢?有四大原則:

藥食同宗、歸順自然、不偏不貪、不饑不飽。

第一個原則:藥食同宗

中醫藥源95%以上來源于植物和動物,而作為人類食物的東西基本都在中藥之列。紅棗、大蒜、紅豆、黑米等等,肉可以補氣、補血、補腎、補陽、育陰等。因此,當你想吃的時候,千萬要想一下食物有什么藥理作用。但是,99%以上的人不是中醫大夫,中醫大夫也不管你吃什么,怎么辦?很容易:

第二個原則:歸順自然

不改變先天傳統遺傳給你的飲食習慣,來源于父母、地域水土、民族的飲食習慣,基本上是正確和符合科學的。

不吃或基本不吃反季節的蔬菜、糧食、水果和這些東西加工的成品與半成品,這是機體內部保持陰陽平衡的最主要物質條件。舉例:夏天吃綠豆、冬天吃紅豆,秋冬大白菜蘿卜補氣補陽、春天和夏天吃黃瓜西瓜滋陰潤肺消火。

第三個原則:不偏不貪

要養成不偏食、不貪食的飲食習慣。粗糧與細糧、粗菜與細菜、葷食與素食、糧食與蔬菜等方面,搭配合理就不會造成偏食或貪食的問題。

第四個原則:不饑不飽

不饑是指要按時吃飯,在饑餓狀態下工作和學習是不利于健康的。不飽是指吃飯不要吃十分飽。人所謂“飽了”,實際上是胃部“告訴你吃的太多了”的警示。吃飽了應該是:吃舒服了還想吃的時候的感覺,這種感覺也是胃的神經傳導“給你的語言提示”。

(2)良好的衛生習慣是什么?

良好的衛生習慣比較好理解,室內經常打掃、勤換衣、勤洗澡、曬被子、高溫蒸煮餐具等等,不在此多言。

4、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

有些人在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風俗等環境中不適應,有了挫折就處理不了,因此,導致失眠是在所難免的。這部分人的失眠最容易發展成為病癥,輕者需要治療,重者影響一生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治療難度很大,并且需要患者個人、家庭、社會、單位、醫院等多方面的配合。

自然環境主要涉及的是居室和工作學習地方的內外環境質量:空氣保持新鮮流通、無噪音污染、無化學污染、無光污染、無高頻電磁場污染、無塵土污染、無生物污染(如螨蟲、有機物腐敗氣味、寵物寄生蟲等等)。一張舒適的好床,也有助于好的睡眠質量。

如果你的身體很好,沒有不良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習慣,但是你經常有失眠或睡眠質量問題,那你就應該找一找原因,看看你的環境好不好,有了問題要及時修正解決。

三、失眠病癥的治療

患有失眠病癥的人有強烈的疲勞感、心理不安、無精打采、反應遲緩、做事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全身乏力、頭痛、記憶衰退快、容易感冒等癥狀。失眠病癥如果不及時治愈或充分控制發展,將會在精神和機體兩方面產生疾病,嚴重的會導致憂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神經衰弱,甚至發展為精神分裂癥,威脅生命。

失眠病癥的治療常規方法主要有食療法、中醫針灸、按摩、理療、中西醫藥物。

失眠癥狀較輕的患者采用食療、按摩、體育運動等方法效果比較好。

1、食療治療失眠是首選

食療治療失眠配方在我們國家比較多,分別對陽盛陰衰、陰盛陽衰都有對癥的食療配方,在湯、飯中加入一量的中藥效果尤其好。豬心棗仁煲湯、粳米加入天麻棗仁煮粥、龍眼冰糖砌茶、臨睡前用酸棗仁添加白糖研合均勻溫開水服用等,失眠者均可以試用,哪種方法效果好,就連續服用,療程沒有嚴格的規定。

2、中醫治療失眠安全副作用小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失眠病癥比較重的患者服用中藥和進行針灸治療比較好。

中藥對失眠的辨證論治以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肝郁化火、痰熱內擾、心虛神怯、痰食積滯、瘀阻腦絡等,按照陰陽辨證之法原則,分別配伍藥物。

針灸治療失眠取穴,體針取穴以神門、內關、三陰交、足三里、安眠、心俞等為主,耳針取穴以神門、心腦等為主。患者也可以在睡覺前找比較好找的穴位,如內關、三陰交、足三里等,進行指壓、推揉、捶等,堅持10分鐘左右,效果很好。

四、失眠病癥的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治療失眠的方法豐富多彩:按摩、水療、桑拿浴、日光浴、光療、運動、磁療、低頻電脈沖刺激相關穴位、拔罐、刮痧、氣功、熱療等等,均對失眠癥狀有一定的直接效果,甚至對重度失眠癥患者比藥物治療的效果更持久,而且沒有副作用。

例如,體力、腦力消耗過多的人會導致人體生物電不平衡,就應該在睡覺前洗澡、泡腳,以釋放和降低因維護體力、腦力勞動狀態時主要器官大量產生的電荷數量與其電荷正常傳導的能量失衡,特別是有助于降低和恢復心臟正常的搏動頻率,因為體力、腦力勞動時候的機體,尤其是主要勞動器官對物質需求量、消耗量、代謝量增大,作為主要的物質供應的動力器官心臟,就必須提高供血量和心律頻率,以保證物質的代謝需要,如果不幫助心臟搏動頻率降到“心平氣和的條件狀態”,是不可能有很好的睡眠質量的。

隨著生物醫學物理學和其在臨床的研究不斷深入,物理療法在治療失眠病癥方面,以其效果顯著、療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微小(無醫療事故)而被廣泛運用于臨床和家庭。

失眠在臨床的診斷證據是生物電、磁的物理數據、傳導現象等相應的物理能量對人體機能直接產生良好的生物生理作用。